文言文专题讲特殊句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04696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专题讲特殊句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文言文专题讲特殊句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文言文专题讲特殊句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文言文专题讲特殊句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文言文专题讲特殊句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文言文专题讲特殊句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文言文专题讲特殊句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文言文专题讲特殊句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文言文专题讲特殊句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文言文专题讲特殊句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文言文专题讲特殊句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文言文专题讲特殊句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文言文专题讲特殊句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文言文专题讲特殊句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文言文专题讲特殊句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文专题讲特殊句式.docx

《文言文专题讲特殊句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专题讲特殊句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言文专题讲特殊句式.docx

文言文专题讲特殊句式

文言文专题第四讲:

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式②被动句式③倒装句式④省略句式⑤疑问句式⑥否定句式

文言判断句式

一、定义:

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二、特征:

判断句式在现代汉语中主要借助于判断词“是”,文言文判断句的最大特点不是用判断词“是”,而往往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用以对主语进行判断,主要借助于“者”和“也”。

译为白话文时一律要加上判断词。

三、类型:

①一般判断句②简略判断句③特殊判断句

(一)一般判断句:

有标志,易辨别的判断句。

1.在主语后加“者”表示停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在谓语后加“也”,表示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

句式标志:

“……者,……也”“……者也”“……,……也”“……也”“……者,……”

【实例】

(1)廉颇者,之良将也。

(《史记·廉蔺列传》)[译文:

廉颇是国的名将。

]

(2)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晏子使楚》)[译文:

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

]

(3)此谋攻之法也。

(《子·谋攻》)[译文:

这是用谋略进攻的方法。

]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资治通鉴》)

(4)粟者,民之所种。

(贾谊《论贵粟疏》)[译文:

粟是民众种植的。

]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动词“为”“是”表判断。

【注:

“是”表判断出现较晚,先古汉语中比较少见,汉以后逐渐多起来;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

【实例】

(1)余为伯鯈(tiáo),余而祖也。

(《左传·宣公三年》)[译文:

我是伯鯈,我是你的祖先。

]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译文:

知道它就承认知道它,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便是真正的知。

]

3.用“乃”、“则”、“即”、“皆”、“必”、“固”、“诚”、“本”、“亦”、“素”等副词(用在)动词谓语前兼表判断,加强判断的语气,但不是判断词。

译时应把副词的原义译出并补上判断词。

(否定判断句谓语前加否定副词“非”,也不是判断词。

)】

【实例】

(1)此乃信所以去也。

(《史记·侯列传》)[译文:

这便是信离开的原因。

]

(2)且相如素贱人。

(《廉蔺列传》)[译文:

况且,蔺相如本来是地位低下的人。

]

(3)非其父兄,即其子弟。

(《左传·襄公八年》)[译文:

不是他们的父亲、兄长,便是他们的儿子、弟弟。

]

4.语气词“惟”(“维”)表判断,可照旧译为语气词,也可译为判断词,或者两者结合。

【实例】

(1)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诗·文王》)[译文一:

周虽然是老国,它的政令嘛却新。

][译文二:

周虽然是老国,它的政令却是新的。

]

(2)尔惟旧人。

(《尚书·大诰》)[译文:

你嘛是老人啊。

]

(二)简略判断句:

无任何标志的判断句,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不易识别。

1.普通的简略判断句

【实例】

(1)荀卿,人。

(《史记·孟荀列传》)[译文:

荀卿是国人。

]

(2)夫鲁,齐、晋之唇。

唇亡齿寒,君所知也。

(《左传·哀公八年》)[译文:

鲁国是齐国、晋国的嘴唇。

嘴唇没了,牙齿便挨冻,这是您知道的道理。

]

(3)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

2.省略主语的判断句:

主语要从上下文判断,译时补一个适当的代词作主语。

【实例】

(1)对曰: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刿论战》)[译文:

回答说:

”这是尽心办事的表现,可以靠它打一仗。

]

(2)子曰:

“非吾徒也!

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论语·先进》)[译文:

孔子说:

“他不是我们的人了!

您可以击鼓进攻他呢!

”]

(三)特殊判断句:

具有判断句的形式,但主语和谓语间不是典型判断关系,不是同一类别或同一事物。

1.谓语表示相似或比喻。

译时可加判断词“是”,也可以加比喻词“像”。

【实例】

(1)视其行步,窃鈇(fū)也;颜色,窃鈇也。

(《吕氏春秋·去尤》)[译文:

看他走路的样子,像是偷了斧子;脸上的表情,像是偷了斧子。

]

(2)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荀子·王霸》)[译文:

君主是船,民众是水。

]

2.谓语解释原因。

【实例】

(1)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

(《非子·五蠹》)[译文:

轻易辞掉天子的职位,不是因为清高,而是因为权势太少。

]

(2)故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柳宗元《论封建》》[译文:

所以,分封建立诸侯国,不是因为圣人的主观意图,而是由于当时的形势。

]

3.只有中心语:

主语部分或谓语部分只突出了某一关键的词语,因而不形成同一关系。

译时,可补充必要成分。

(1)夫战,勇气也。

(《左传·庄公十年》)[译文:

打仗是依靠勇气的事。

]

(2)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

(《战国策·齐策四》)[译文:

千镒黄金是很重的聘礼;带领一百辆车的使臣是显贵的使臣。

]

文言省略句式

一、特点:

普遍,难点——必须具有较强的语言感知能力才能确切把握运用。

【注:

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

二、类型:

省略主语、谓语、宾语,省略介词、修饰语等。

(一)省略主语

1.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承前省)

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异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捕蛇者说》)

2.呼应下文省略(蒙后省)

如:

沛公谓良曰:

(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

3.在对话中省略主语(对话省)

如:

(孟子)曰: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王)曰:

不若与人。

(《孟子·梁惠王下》)

4.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

如: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日蹙。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5.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

如: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桃花源记》)

(二)省略谓语(一般不能省略)

1.承前省

如:

①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2.蒙后省

如: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行)三四里……

(三)省略宾语

1.省略动词的宾语

如:

①项王曰:

“壮士!

赐之卮酒。

”则与(之)斗卮酒。

(《鸿门宴》)

②以相如功大,拜(之)为上卿。

(《廉颇蔺相如列传》)

2.省略介词的宾语(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等的宾语“之”往往承上文省略)

如:

①竖子不足与(之)谋!

(《鸿门宴》)

②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桃花源记》)

③旦日,客从外来,与(之)坐谈。

(《邹忌讽齐王纳谏》)

(四)省略介词(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

如:

①取之(以)百金。

(《荆轲刺王》)

②赐之(以)彘肩。

(《鸿门宴》)

③臣与将军戮力而攻,将军战(于),臣战(于)。

(《鸿门宴》)

④后数日驿至,果地震(于)陇西。

(《衡传》)

(五)省略修饰语

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文言被动句式

一、定义:

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二、类型:

被动句式在现代汉语中主要借助于被动词“被”,而文言文中表达被动的形式较多。

(一)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

1.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

如:

①故惑于袖,外欺于仪。

(《史记·屈原列传》)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

如:

①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资治通鉴》)

2.借助“见”“见于”“见……于……”表被动。

如:

①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暴见于王。

(《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

如:

①冀君实或见怒也。

(《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为此种用法。

3.借助“为”“为……所……”表被动。

如:

①(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资治通鉴》)

②身客死于,为天下笑。

(《屈原放逐》)

③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赤壁之战》)

4.用“被”表被动。

如:

①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五人墓碑记》)

②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史记·屈原列传》)

(二)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如:

戍卒叫,函谷举。

(《阿房宫赋》)——“举”表被动,是说“函谷关被攻占了”。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资治通鉴》)——“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谋攻》)——“杀”字表被动,是说“(攻城的)士兵被杀了三分之一,可是城还是攻不下来,这是攻城的灾难啊。

蔓草犹不可除。

((《伯克段于鄢》)——“除”字表被动,“被除去”之意。

文言倒置句式

一、定义: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

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即倒装句——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

主要有:

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等几种。

二、类型:

(一)主谓倒置(谓语前置或主语后说),一般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如:

①小人哉,樊须也!

(《论语》)

②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二)宾语前置(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

②时人莫之许也。

(寿《三国志.诸亮传》)

③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硕鼠》)

【否定词:

不、未、毋、无、莫……】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动宾、介宾都前置)。

如:

①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

②沛公安在?

《史记•项羽本记》)

【注:

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

如:

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疑问代词:

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到动词的前边,以突出强调宾语。

“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如: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

②吞舟是漏。

(《与伯之书》)【有时,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

如:

“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4.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介词宾语有时也前置。

如:

业文南向坐。

(《史记·项羽本记》)

(三)定语后置

现代汉语一般为定语在前,中心词在后,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

如:

①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

②求人可使报者,未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

【注:

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四)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在动词前边作状语,在动词后边作补语;而文言文中,介词结构明明在动词后边,翻译的时候却必须作状语。

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如: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

②将军战,臣战。

(《鸿门宴》)——“战”即“战(于)”,应理解为“于战”。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

如:

①具告以事。

(《史记·项羽本记》)——以事具告(之)。

②覆之以掌。

(《促织》)——“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3.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如: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愈《师说》)——“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

(五)特殊现象:

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

文言疑问句式

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

有时也不用疑问词。

另外,还有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如:

“又安敢毒耶?

”(又怎么敢去怨恨呢?

“尔亦知射乎?

”(你也懂射箭吗?

“为何人哉?

”(是什么人?

“夫子奚不时来观乎?

”(您为什么不时常来参观呢?

“然则何时而乐耶?

”(但是什么时候才能欢乐呢?

文言否定句式

文言否定句,所用否定词有否定副词(不、非、勿、毋、弗、否等),否定代词(莫)以及否定性动词(无)。

文言固定句式

一、定义:

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指由几个文言虚词搭配而成的一种固定形式的句子,这些句式在文言中有其较为固定的意义,阅读时,掌握和熟记这些较为固定的意义,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

二、语法特点:

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

三、类型(按表达语气分)

1.表述语气常用的有:

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被动)、见……于(被动)、以……为……(把……(当作)……)、唯……是(“是”无意义,起宾语提前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与其……宁……相当于“与其……宁可……”

2.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

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何(对……该怎么办)、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3.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

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4.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

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1. “不亦……乎“连用,表反问,语气比较委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

例1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吕氏春秋?

察今》)                                   

 2. “不为……乎“连用,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算是……吗?

例2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列子•汤问》)

3. “不……则“、“不……即“连用,表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不是(这样),就是(那样)“。

例3 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

(轼《教战守策》)

例4 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

(樵《书何易于》)

4. “非……而……“连用,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却“。

例5 非字而画。

(《促织》)

5. “非惟……抑亦“连用,表递进,相当于现代汉语“不只……而且“。

例6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寿《隆中对》)

6. “庸……乎“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例7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愈《师说》)

7. “如何(何如)“、“奈何“、“若何(何若)“同义结构有“何若”、“奚如”、“胡如”、“奚若”连用,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样(的)“、“为什么“、“怎么“等。

例8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9 非国家之利也,若何从之?

(《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

例10樊哙曰:

“今日之事何如?

”(司马迁《鸿门宴》)

8. “如(奈、若)……何“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对……怎么样“、“把……怎么样“。

例11 以残年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列子?

汤问》)

 9. “何……之有“连用,是“有何……“的倒装,“何“一般作定语。

“何……之有“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呢?

例12 宋何罪之有?

(《墨子?

公输》)                                       

10. “得无……乎(耶、邪)“连用,表测度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该不会(恐怕、莫不是、只怕是、莫非)……吧“。

例13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耶?

(《促织》)

11. “何也(何……也)“、“何哉(何……哉)“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呢“、“什么……呢?

“、“怎么……呢?

例14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轼《石钟山记》)

12. “何(奚)以……为“、“何(奚、曷)……“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做什么呢?

“、“要……干什么呢?

“、“为什么要……呢?

例15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论语?

季氏》)

例16 项王笑曰: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史记?

项羽本纪》)

13. “岂……乎(哉)“连用,表感叹或反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

“、“怎么……呢?

例17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鸿门宴》)

14. “其……乎(也、耶)“连用,表揣测、希望、反诘等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大概(恐怕)……吧!

“、“还是……吧!

“、“ 难道……吗?

例18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愈《师说》)

 15. “……孰与(孰若)……“连用,表比较、选择、反问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和(同、跟)……相比,谁(哪个、哪样)……“、“……比……怎么样?

例19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例20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16. “为所“、“为……所“连用,表被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被“。

例21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例22 而为人积威之所劫。

(洵《六国论》)

17. “以……为“连用,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认为……“、“把……当作“、“凭借(依靠)……作为“等。

例23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庄子?

秋水》)

例24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廉颇蔺相如列传》)

18. “与其……孰若“连用,表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与其……哪里比得上“。

例25 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19. “安……乎“、“安……哉“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呢“、“哪里……呢“。

例26 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赤壁之战》)

例27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

涉世家》)沛公安在?

20. “独……耶“、“ 独……哉“连用,表示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

例28 独不怜公子之姊耶?

(《信陵君窃符救》)

例29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廉颇蔺相如列传》)

 21. “无乃……乎(欤)“连用,表揣度,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恐怕……吧“。

例30 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崤之战》)

22. “非……欤“连用,表示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

例31 子非三闾大夫欤?

(《屈原列传》)

23. “宁……耶“ 连用,表示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例32 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祭妹文》)

24、“何所”,表疑问的固定结构。

是“所……者为何”的移位和压缩。

可译为“……的(人、事、物)是什么”。

例33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木兰诗》)

25、“然则”,连词性固定结构。

“然”承接上文,“则”表示推断。

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例34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仲淹《楼记》)

26、“是以(以是)”,表示结果的固定结构。

可译为“因此”。

同义结构还有“以此”、“是用”、“用是”、“用此”、“是故”、“以故”。

例35此皆良实,智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诸亮《出师表》)

27、“有所……、无所……”,这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固定结构。

“有”、“无”是动词,“所……”是“所”字短语作“有”或“无”的宾语。

可分别译为“有……的(人、事、物)”、“没有……的(人、事、物)”

例36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

(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

28、“有以……、无以……”,这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固定结构。

它们用在谓语动词前,相当于助动词的作用。

可分别译为“有用来……的(人、事、物)”、“没有……的(人、事、物)”。

例37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荆轲刺王》)

29、“……之谓也”,表示总结性判断得固定结构。

其中“之”时标志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谓”是动词,“说”的意思;“也”是表判断的语气助词。

可译为“说的就是……”。

例38诗云: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如果“之谓”位于句中,宾语在“谓”的后边,这是另一种固定结构。

可译为“……叫作……”、“……称作……”。

例39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鱼我所欲也》)

翻译下列句子:

2、王以为何如其父?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

5、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司马迁《鸿门宴》)

译文:

6、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译文:

8、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庄子《逍遥游》)

译文:

1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

学而》)

译文:

13、孰与君少长?

(《鸿门宴》)

译文:

1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

译文:

17、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