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0字3000字会计案例分析报告三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04820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200字3000字会计案例分析报告三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3200字3000字会计案例分析报告三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3200字3000字会计案例分析报告三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3200字3000字会计案例分析报告三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3200字3000字会计案例分析报告三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3200字3000字会计案例分析报告三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3200字3000字会计案例分析报告三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3200字3000字会计案例分析报告三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3200字3000字会计案例分析报告三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3200字3000字会计案例分析报告三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3200字3000字会计案例分析报告三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3200字3000字会计案例分析报告三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3200字3000字会计案例分析报告三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200字3000字会计案例分析报告三篇.docx

《3200字3000字会计案例分析报告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200字3000字会计案例分析报告三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3200字3000字会计案例分析报告三篇.docx

3200字3000字会计案例分析报告三篇

3200字-3000字会计案例分析报告三篇

  哈特曼公司营销案例分析报告

  一、企业背景

  1.公司背景

  哈特曼箱包公司成立于1877年,从1930年开始生产皮包。

刚开始它的产品是同行业最昂贵的,是针对需要最好、最耐用皮箱的消费者设计的。

公司只在百货商店和箱包专卖店销售自己的产品,一直到1955年以前,它限制分销,在每一个区域市场只通过选择一个中间商销售产品。

在新一任领导卡兹上台之后,哈特曼公司拓展了它的分销覆盖面,消减了产品线,制定出了一套全面的零售人员培训方案。

xx年,哈特曼公司总收益是3300万美元,年销售增长率22%,卡兹试图将哈特曼公司的年收益增长率提高5%-10%,同时,增大它在高品质箱包的市场占有率。

  公司的产品线包括框架式与软边式两类皮箱的四个系列,其中价格最昂贵的是4700系列。

现在,卡兹正考虑对哈特曼产品线加一些变化,用新产品代替已经销售疲软的超麂皮产品。

哈特曼公司的最主要的直接竞争对手是Lark公司和French公司。

  2.决策背景

  xx年,哈特曼公司总裁卡兹对公司过去实行的价格促销策略进行评价,同时考虑在新的一年里是否继续实行这一策略。

关于是否继续这一策略,专家研究的结果与营销副总裁舒斯特的看法产生了分歧。

除了价格促销策略之外,哈特曼公司还实行过:

馈赠礼品与连带购买促销策略。

  二、决策选项

  1.卡兹不支持继续实行价格促销策略

  专家研究报告认为,价格促销策略虽然增大了销售,但是所生成的贡献却低于不实行该策略所获得价值。

而且,卡兹认为价格促销会有损哈特曼公司的形象。

  2.舒斯特支持继续实行价格促销策略

  舒斯特认为价格促销能够增大顾客对哈特曼箱包的兴趣,吸引新的消费者,鼓励现有顾客增加对哈特曼产品的购买,从而增加销售量。

  三、决策标准

  1.公司利润

  经济利润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指标器,它指导人们把资源用在最有价值的地方,正因为如此,经济利润是决策的基础。

任何一个公司都是以盈利为目的,为了实现价值最大化,利润的不断提高,从而回应对不同阶段而实行不同的决策。

  2.产品销售量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需要根据产品销量灵活的调整产品定价、存储策略、销售方案等。

合理的销售预测对于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定有重要的意义。

  3.品牌形象

  随着国内外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较以往大的多,当企业计划推出一种新产品时,由于广告成本的急剧增加,使得新产品的风险相对提高。

因此企业的经济模式逐步从产品经济转向了品牌经济,企业希望通过建立品牌形象减少产品的销售成本,减少产品开发的风险,增加企业的竞争优势。

  4.公司战略目标

  公司会为自己在未来几个月或几年的时间内制定自己公司的战略目标,而企业公司,为了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实现利益最大化,不断推进自身的发展。

会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战略目标而制定不同的决策,从而影响决策的实行。

  四、决策标准的论据

  1.公司利润的案例论据

  专家报告分析指出,1978年的促销费用使哈特曼公司的贡献毛利益减少了13xx元。

无促销定价

  20%促销价哈特曼公司平均每个产品的定价资料平均零售价平均制造商销售价变动成本1004834.78041.634.7平均毛利益13.36.9

  表1哈特曼公司产品定价资料

  但相反一面,哈特曼公司在实行零售促销计划时受到零售商的欢迎。

1979年其4200系列产品的税前净利润达到21%,4700系列达到36%,而Samsonite公司的Silhouette系列只达到13%。

到xx年5月,哈特曼建议的零售价格向零售商提供了54%的毛利润率,相比之下,整个箱包行业的平均毛利润率只有46%。

  所以说,不实行价格促销策略也可以为公司带来高额利润。

  2.产品销售量的案例论据

  1979年4月22日到5月6日,哈特曼公司对全部四种箱包系列中三种最流行的手提式皮包实行20%的削价促销。

但在促销结束之后的一段时间,对三种手提式皮箱的订单量明显低于1978年的同期水平。

xx年的促销合同中,大约销售出了144000件促销产品,只达到了预期数量的一半。

  根据专家研究结果表明,促销活动造成4400产品线在销售量上互相残杀;1978年3月-5月,4400产品线的销售量为15130件,低于17020的预期数量,使贡献毛利润减少40366美元。

  所以说,哈特曼可能在促销中蒙受了损失,销售量迅速增长和销售收入大幅增长是不可能同步的。

  3.品牌形象的案例论据

  1979年,哈特曼公司对年龄在25岁以上、家庭年收入超过25000美元的消费者进行调查,结果只有12%的消费者认识哈特曼品牌,而美国旅行者的品牌认知水平超过了90%。

只有5%的被调查者回忆起曾见过哈特曼的广告,而哈特曼的价格促销活动只能通过,较大的零售商进行地区性广告宣传,广告着力突出公司的名称和声誉。

  所以说,即使实行价格促销,而不提高企业形象,消费者对该品牌的认知度仍然较低,从而并不会增加其销售量以及顾客对其产品的购买需求。

  4.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不应该继续实行价格促销策略。

  五、行动计划

  1.继续实行馈赠礼品和连带购买策略

  为促销专门制作生产礼品或连带购买的商品,促销结束以后,此商品不再进行售卖。

  2.加大企业形象和品牌认知度的推广

  在高端杂志、报纸期刊刊登广告;在奢侈品展销会进行展销;利用名人效应,进行代言;请专业人士宣传,进行口碑营销。

  3.实行特殊节日营销方案

  在店庆、特殊节假日、VIP顾客生日等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候,进行馈赠典藏版箱包活动。

减少库存,将存货改装为限量版非卖品。

  4.体验式营销

  重视顾客的体验和对产品满意度的反馈。

可以将公司在新一季度的新产品和特殊性产品在上市前,免费发送给限定的VVIP顾客体验,并进行及时的反馈信息的收集。

对产品进行及时的修改和更进。

  5.经销商,消费者订货优惠

  实行提前订货,享受分期付款,优惠折扣,赠送产品等优惠。

  六、行动计划的风险

  1.不能合理预测销售量,造成连带购买或馈赠的产品数量无法控制。

导致供不应求或库存积压,影响销售额和产品成本的预估。

  2.提升品牌形象可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充足资金流是对企业的一大考验。

对于顾客对品牌的认知度和形象的提升,需要一定时间的接受过程,见效慢,短期收益不会有太大的提高。

  3.关于体验式营销的方案,可能导致顾客只体验不购买。

一旦,该产品在顾客体验过程中,得到满意度低的结果,那么对于后来产品在营销过程中有很大的不利影响。

  4.分期付款或延期付款。

容易导致资金一时无法到账,企业正常营运受到影响。

容易出现坏账等现象,造成企业的损失。

  七、风险的解决方案

  1.合理预测促销中连带购买品或馈赠品的数量,并且在促销活动结束后,该产品不再进行生产和售卖。

  2.提高自身的信誉度,联系好与银行或其他风投的关系,以便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为公司经营和扩大企业规模和产品线做后盾。

  3.提高产品品质和顾客满意度。

在体验期一旦出现问题,及时修改,并将改进品再次进行体验,避免负面影响过大。

  4.在产品设计上加大重视,吸取行业精华,力求走在行业的最前端。

满足更多客户的产品时尚需求。

  3200字-3000字会计案例分析报告2

  关于麦科特公司造假问题的分析报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会计职业也逐渐的发展起来,形成了一系列相关的管理监督制度。

由于市场的自发性,导致我国出现了一连串的造假事件,使诚信危机愈演愈烈。

  一、事件回顾

  麦科特公司xx年8月7日在深交所上市,拥有光学机械、纺织轻化、生物医药、精工电子、投资贸易等五大产业,是全国最大光学生产基地之一。

经查,麦科特利用虚构巨额利润、欺诈上市。

证监会通过对麦科特利润虚假问题调查,查明该公司的问题主要为通过伪造进口设备融资租赁合同,虚构固定资产9074万港元;采用伪造材料和产品购销合同、虚开进出口发票、伪造海关印章等手段虚构收入3011.8万港元,虚构成本20789万港元,虚构利润9320万港元。

为达到上市规模,麦科特将虚构利润9000多万港元先转成资本公积金再转为实收资本,明显属于欺诈上市。

  二、案例分析

  1.麦科特事件的原因主要就在于人的素质缺乏和制度的不完善

  会计职业人员诚信缺失,缺乏职业道德修养,在利益的链条上环环造假。

在麦科特发行上市过程中,深圳华鹏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为其出具了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广东大正联合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评估师出具了严重失实的资产评估报告,广东明大律师事务所律师出具了严重失实的法律意见书,南方证券有限公司券商参与编制了严重失实的发行申报文件。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要求,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事关企业的成败。

诚信从业更是会计人员工作的必要前提。

麦科特造假事件突显了严重的诚信危机和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麦科特做假案曝光后,再一次引起市场哗然。

究其原因,不仅该企业三年内共虚构利润9000多万港元,并以此骗得虚假上市的行径让人愕然惊叹;更恐惧的是,在此过程中所有中介机构无一例外地"开闸放水"、"推波助澜",使这起造假工程发挥到了"极致"。

对在麦科特上市过程中,由会计师、评估师、律师及券商出具的审计报告书、资产评估书、法律意见书及发行申报文件,中国证监会发言人一概给出了"严重失实"的结论,并认定其中有涉嫌犯罪的行为。

如此"全面"地追究中介机构造假的刑事责任,在中国证券市场还是第一次。

中介机构本来就是作为一种市场制衡力量来设置的,"勤勉尽责,诚实守信"是其最基本的职业信条,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中介机构会不约而同地选择这一条路呢?

这与我国证券市场长期监管不到位有关的,即便处罚也不痛不痒打不到痛处,也正因为如此使中介机构视法律为儿戏。

把违规当游戏。

在利益的驱动下,造假者只要将其成本与效益作一比较,总会选择"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并且总会认为该行为不会受到太大的伤害。

  2、麦科特本来是不具备上市资格的,如果现在因其补足了虚假出资就将其欺诈获得的上市资格保留,那么;对于公司来说,无异于以骂名换来大实惠,麦科特发行股票筹集的5xx万元的资金只有7158.96万元投入项目,闲置资金用于购买国债19320万元,归还银行流动资金借款7711万元,剩余17810.04万元则躺在银行生利息。

如果大股东仅仅将相当于募集资金18.5%的9074万港元的等值人民币划入上市公司账户以补足出资不实部分,就可以将虚增股本、欺诈上市、违规多募集资金等一笔勾销,那么,对于其违法违规的行为无疑是极大的鼓励,杜绝上市公司出现造假和盲目圈钱及盲目投资等违规现象将根本无从谈起。

  3、通过这个事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册会计师应保持和坚守应有的独立性和道德防线。

(2)应该强调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谨慎理念。

过去我们做审计时习惯于按照传统的帐目基础审计方法,从报表到总帐、明细帐、记帐凭证直至原始凭证进行追索审计,但从发生的各项案件来看,对我们的审计技术方法、职业谨慎理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现在证券市场的会计舞弊与作假,我会朱祺珩副会长将其概括为"三高"现象:

第一"高"是作假所牵涉到管理层的职位越来越高,以前会计报表作假的是会计,现在基本上都是董事长、总经理;第二"高"是现在作假的技术手段越来越高,过去原始凭证涂改涂改,记账凭证涂改涂改,现在高科技作假在上市公司得到充分的体现,增值税发票、报关单、销售合同都可以做到天衣无缝的地步;第三"高"是高度的组织性与系统性,对上市公司来讲系统化的假帐,从各部门到子公司到分公司等等。

  (3)注册会计师在承接任何类型的审计业务时都应评估其风险。

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规定,注册会计师在承接业务时对必须评估客户的经营风险和审计风险,没有能力做的业务应予以拒绝,不要勉强地做。

  (4)要注意防范和化解注册会计师及其助理人员的道德风险的。

事务所业务质量能否得到保障是依赖于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但从另一方面讲,并非专业水平越高就越能能保证执业质量,还应注意防范道德风险问题。

  3200字-3000字会计案例分析报告3

  1、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有哪些?

企业选择不同的方法和计提比例会产生什么不同结果?

(可举例说明)

  答:

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采用备抵法估计企业的坏账,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

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通常有账龄分析法、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赊销百分比法等。

企业可自行决定采用何种方法,或根据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但一旦选用,不得随意变更。

  因为企业选择不同的方法和计提比例会对当期利润的高低造成影响。

比如:

哈空调xx年年报表示,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销售收入增长,同时特别强调,"由于会计估计变更,即对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由账龄分析法变更为迁移模型法,增加本年净利润4116.54万元,占净利润总额的17.47%"。

  2、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哪些?

选择不同的计价方法对企业有什么影响?

(可举例说明)

  答:

存货的计价方法分为计划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

而采用实际成本计价的方法又可以分为:

①先进先出法:

假定先收到的存货先发出,按进货先后顺序和各批单价,随时计算发出和结存余额的一种计算方式。

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

根据每种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价计算发出存货实际成本的一种计算方法。

③个别计价法:

以某批存货购入时的实际单价作为该批存货发出的单位成本的一种计价方法。

  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将会产生不同的利润和期末存货估价,并对企业的税收负担、现金流量产生影响。

采用先进先出法。

期末存货的价格接近于当时的价格,真实的反映了企业期末资产状况,符合谨慎原则的要求。

先进先出法虽然能够较好地符合存货管理、存货估价及业绩评价的要求,但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会导致较高的所得税支出。

当企业采用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时,本期销货成本是在早期购货成本与当期购货成本之间。

但采用这两种方法会使当期计算得出的销售利润大于与当期销售成本配比的实际销售利润。

计算得到的销售成本既不能与当期销售利润配比,又不能完全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因而就可能同时损害了前后两个不同会计期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哪些?

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企业有什么影响?

(可举例说明)

  答: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通常分为直线折旧法和加速折旧法两类,具体包括:

  

(1)年限平均法:

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

  

(2)工作量法:

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x100%,一般应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4)年数总和法:

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加速折旧前期计提较多的折旧费,增加企业成本费用,从而减少本期利润,减少企业本期所得税的缴纳。

尽管在固定资产的整个使用年限内,直线折旧法与加速折旧法在计提的折旧总额和缴纳的所得税总额上是相同的,但这种年度间的差异,给企业带来了好处,企业可以利用迟延纳税机会,更充分地利用货币资金,减少资金筹措成本。

并且加速折旧法使企业在短时期内迅速收回大部分投资,减少财产风险。

  二单项案例:

  答案提示:

  首先应计算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期末在产品成本。

  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包括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分别计算如下:

  本期消耗的材料=期初库存的材料成本+本期购入的材料成本-期末库存材料成本=275200+712400-248000=739600(元)

  本期消耗的材料包括生产产品消耗和车间一般性消耗的材料两部分,题中已知车间一般性消耗的材料为29600元,故:

  生产产品消耗的直接材料为739600-29600=710000元;

  直接人工费为147200元;

  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55000+29600+33000+2xx=139600元

  本期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生产费用总额=710000+147200+139600=996800元。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12900+996800-15360=994340元。

  其次计算本期销售产品成本。

  本期销售产品成本=期初库存产成品成本+本月完工入库产品成本-期末库存产品成本=164360+994340-188900=969800元。

  本月实现的销售收入为1193840元,

  本月发生的销售费用为12900元,

  销售税金为58260元,

  产品销售利润=1193840-969800-12900-58260=152880元。

  本月发生的管理费用为28640+17000+1040+200+1200=48080元,

  财务费用为4800元,

  营业利润=产品销售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152880-48080-4800=100000元。

  由于该企业没有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项目,所以营业利润即为利润总额。

另外根据题中所给资料,没有其他纳税调整项目,因而利润总额就是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出的所得税=100000×33%=33000元,而该企业会计计算出的所得税额为23548.8元,显然是错误的。

会计刘敏在计算上出现了错误。

我们可以采取倒推的方法来寻找错误:

按照刘敏的计算,所得税额为23548.8元,即应纳税所得额为23548.833%=71360元,与正常的利润总额相差28640元,而这个数字恰好是该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也就是说会计刘敏在计算利润总额时重减了行政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导致了利润总额虚减28640元。

  三综合案例

  1、案例介绍:

  沈阳黎明服装股份有限公司xx年12月23日公开发行7000万社会公众股,xx年1月28日股票上市,股票代码:

600167。

公司主营业务:

服装、服饰、毛纺织品及原辅料开发设计、加工、制造、批发、仓储等。

上市当年该公司为粉饰经营业绩,通过非法手段编造虚假财务数据,虚增资产8996万元,虚增负债1956万元,虚增所有者权益7413万元,虚增主营业务收入1.5277亿元,虚增利润总额8679万元,虚增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两项分别占对外披露数字的37%和166%,于xx年被财政部驻辽宁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查出。

  黎明股份造假的主要手段如下:

  

(1)通过与关联企业或非关联企业对开增值税发票虚增收入和利润。

例如,该公司所属的黎明毛纺织厂通过与11户企业对开增值税发票,虚增主营业务收入1.07亿元,虚转成本7812万元,虚增利润2902万元,虚增存货2961万元,巧妙地利用增值税抵扣制度,对开增值税发票,即达到虚增收入的目的,又不增加税负。

  

(2)虚开销售发票、虚增收入和利润。

该公司为了达到虚增收入和利润的目的,不惜付出真纳税的代价。

公司所属营销中心,xx年6月和12月,虚拟了两个销售对象即沈阳红尊公司、宜昌盛泰服饰公司,虚开不能做进项抵扣的普通增值税发票,虚拟主营业务收入2269万元,虚增主营业务成本1124万元,管理费用105万元,虚增利润1039万元,相应虚增应收账款1748万元,坏账准备105万元,预提费用174万元,应交税金224万元,虚减内部往来款206万元。

  (3)利用有关出口货物优惠政策虚构收入。

该公司利用出口货物可以自制发票的条件,虚拟外销业务以达到虚增收入、利润的目的。

例如:

公司所属的进出口公司xx年6月通过这种方式虚增主营业务收入582万元,虚增主营业务成本519万元,虚增利润63万元,相应虚增应收账款582万元,虚减存货519万元。

  (4)人为扩大出口企业销售核算的范围、虚增收入。

如:

黎明进出口公司擅自将本应在委托发出材料科目核算的委托加工服装业务,通过与被委托单位对开发票的形式进行销售核算,虚增销售收入888万元。

  2、案例思考:

  

(1)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动机何在?

  

(2)你还能列举出哪些会计造假手段?

  1、造假动机:

  

(1)融资(圈钱)。

资金于企业,犹如血液于人体,赚钱的公司为扩充设备,需要更多的资金;亏本的公司为了营运周转,更需要资金。

企业为了达到借款或增加资本的目的,可能虚报其财务报表,以便说服资金提供者,作出决策。

第一,初次发行阶段。

证监会要求公司有3年盈利,公司为了能上市,就进行财务包装。

这与发行审核体制有关系。

第二,配股阶段。

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净资产盈利率3年平均6%才能配股。

为实现配股,上市公司也会进行财务包装。

第三,增发新股。

公司增发新股定价由承销商与发生公司协商,也会导致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财务包装行为。

  

(2)二级市场炒作(操纵价格)。

企业股票如果上市,为维持股价或为使股票价格能达到预期的波动,常利用不实的财务报表,以达到目的。

股票价格预期的波动也可能是蓄意地使股价作暂时性的下跌,以便操纵者得以廉价购进股票,以取得更大的控制权或待价而沽。

琼民源与银广夏造假案主要目的是配合庄家二级市级操纵价格。

  (3)其他考虑。

我国上市公司粉饰报表另外一个目的是避免带帽("ST"、"PT")以及退市;如果已带帽了,"ST"不想沦为"PT","PT"不想最后退市,这些带帽公司一般都表现出强烈的扭亏为盈的欲望,以达到摘帽的目的。

此外,公司管理阶层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借以表现其为成功的经理人;或是为了贪得绩效奖金或分红,可能虚报财务报表。

前者可能为了表现自我或与工作职位安全有关;后者则是为了物质报酬。

有人称此类舞弊为"绩效舞弊"手段。

ST黎明造假首要目的是不亏损,以避免带帽并为以后圈钱作准备。

  2、常见造假手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多计存货价值。

对存货成本或评价故意计算错误以增加存货价值,从而降低销售成本,增加营业利益。

或虚列存货,以隐瞒存货减少的事实。

  

(2)多计应收账款。

由于虚列销售收入,导致应收账款虚增;或应收账款少提坏账准备,导致应收账款变现净值虚增。

  (3)多计固定资产。

例如少提折旧、收益性支出列为资本性支出、利息资本化不当、固定资产虚增等。

  (4)费用任意递延。

例如将研究发展支出列为递延资产,或将一般性广告费、修缮维护费用或试车失败损失等递延。

  (5)漏列负债。

例如漏列对外欠款或少估应付费用。

  (6)虚增销售收入。

会计期间划分不确实,或会计原则适用错误,导致提前确认销售收入;或虚列销售收入交易事项,以增加利益。

  (7)虚减销售成本。

由于虚增期末存货价值,导致销售成本随之虚减。

  (8)隐瞒重要事项的披露。

例如重大诉讼案、补税、借款的限制条款、关联交易、或有负债、会计方法改变等,不予适当披露。

  等等。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