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05164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5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审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审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审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审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审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审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审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审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审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审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审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审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审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审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审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审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审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审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审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审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全.docx

《《审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全.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审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全.docx

《审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全

一、单项选择题

1.审计的主体是( B)。

A.审计关系人  B.审计人C.被审计人   D.审计委托人

2.(A)是审计的总目标。

A.评价受托经济责任 B.审查财务收支C.审查财政收支 D.审查预算收支

3.(B)是审计的本质特征,也是保证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A.权威性B.独立性C.合法性D.合理性

4.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是(A)。

A.受托经济责任关系B.生产发展的需要C.会计发展的需要D.管理的现代化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在全国实施的时间是(B)。

A.1994年1月1日 B.1995年1月1日C.1996年1月1日  D.1997年1月1日

6.宋代审计司(院)的建立,是我国“审计”的正式命名,从此,“审计”一词便成为(D)的专用名词。

A.财会审核B.经济监督C.经济执法  D.财政监督

7.审计的职能不包括(B)。

A.经济监督B.经济司法C.经济鉴证D.经济评价

8.按照预先规定的时间进行的审计,称为(A)。

A.定期审计B.不定期审计C.事前审计D.事中审计

9.在西方,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审计机关是(B)的国家审计机关。

A.司法系统B.立法系统C.行政系统D.管理系统

10.税务机关的财务收支业务应当由(A)来进行审计。

A.国家审计B.内部审计C.民间审计D.监事会

11.绩效审计属于(C)。

A.财政财务审计B.财经法纪审计C.经济效益审计ID.经济责任审计

12.逆查法应先从(D)查起。

A.原始凭证B.记账凭证C.会计账簿D.会计报表

13.函询法是通过向有关单位发函了解情况取得证据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一般用于(C)的查证。

A.无形资产  B.固定资产C.往来款项  D.流动资产

14.(B)是指在审查某个项目时,通过调整有关数据,从而求得需要证实的数据方法。

A.鉴定法B.调节法  C.盘存法D.抽样法

15.民间审计属于(A)。

A.任意审计B.强制审计C.专项审计D.突击审计

16.(D)是民间审计组织与审计委托人就审计项目所签定的正式文件。

A.审计通知书B.审计报告C.审计建议书D.审计业务约定书

17.民间审计的业务范围不包括(D)。

A.验资B.审计业务C.会计咨询业务D.会计监督

18.民间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中,发现有弄虚作假等不法行为的,应当在(D)中明确提出。

A.管理建议书B.审计约定书C.审计工作底稿D.出具的审计报告书

19.一般审计准则都对审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提出高标准,并且把(C)作为审计工作的灵魂。

A.真实性B.正确性C.独立性D.权威性

20.在审计过程中,如果遇到低层次的规定与高层次的规定相抵触时,则应以(A)的规定为准,做出判断和评价。

A.高层次B.低层次C.审计制度D.会计制度

21.为了赢得(B)的信任,必须实施审计准则。

A.股东B.社会公众C.被审计单位D.上级领导

22.总体审计计划包括的内容有(A)。

A.审计目的B.审计程序C.审计执行人D.审计工作底稿

23.收集审计证据的阶段是(B)。

A.准备阶段B.实施阶段C.终结阶段D.后续审计阶段

24.审计通知书应由(B)下达。

A.会计师事务所B.国家审计机关C.内部审计机构D.审计小组

25.不属于审计准备阶段的内容是(C)。

A.明确审计任务B.确定审计重点C.正确处理期后事项D.编制审计计划

26.确定重要性水平是在审计(A)中进行。

A.准备阶段B.实施阶段C.终结阶段D.后续阶段

27.审计计划由(B)编制。

A.部门经理B.项目负责人C.助理人员D.主任会计师

28.(D)证明力最差。

A.实物证据B.书面证据C.口头证据D.环境证据

29.下列证据中证明力最强的是(A)。

A.应收账款函证回函B.银行对账单C.销货发票D.材料出库单

30.下列证据属于口头证据的是(B)。

A.会计记录B.座谈记录C.付款凭证D.收款凭证

31.属于内部证据的有(D)。

A.购货发票B.飞机票C.银行对账单D.材料出库单

32.综合类工作底稿包括的内容有(A)。

A.审计计划B.经济合同C.协议章程D.实质性测试记录

33.下列证据的证明力大小顺序是(D)。

A.实物证据>口头证据>书面证据B.口头证据>书面证据>实物证据

C.书面证据>实物证据>口头证据D.实物证据>书面证据>口头证据

34.具体审计计划包括的内容有(B)。

A.审计风险B.审计程序C.审计结论D.审计领域

35.(D)是指从实物的外部特征和内含性能来证明事物真相的各种财产物资。

A.环境证据B.加工证据C.书面证据D.实物证据

36.(D)是内部审计证据。

A.火车票B.购货发票C.银行对账单D.材料入库单

37.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未能发现或防止重大差错的风险是(B)

A.固有风险B.控制风险C.检查风险D.经营风险

38.上级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因不同意原审计结论和处理意见提出申请所进行的审查称为(A)。

A.复审B.后续审计C.再度审计D.连续审计

39.(B)是内部控制的描述方法。

A.鉴定法13.流程图法C.逆查法D.抽查法

40.(D)业务属于不相容职务。

A.经理和董事长B.采购员和购销科长C.保管员和车间主任D.记录日记账和记录总账

41.(D)易于判断选择。

A.文字描述法B.流程图法C.绘图法D.调查表法

42.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

(A)。

A.前者可以用概率论方法评价审计风险,而后者不能

B.后者可以用概率论方法评价审计风险,而前者不能

C.两者都可以用概率论方法评价审计风险

D.两者都不可以用概率论方法评价审计风险

43.从预计总体误差率为零开始,边抽样边评价来完成抽样工作的方法是(A)。

A.停一走抽样B.发现抽样C.属性抽样D.变量抽样

44.审计人员准备从2000张编号为0001至2000的现金支票中抽取100张进行审计,并将抽样起点随机确定为1975,

采用系统抽样法所抽取的第五个样本号为(D)。

A.1975B.1995C.2015D.0055

45.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相比,其优势在于(C)。

A.能充分利用审计人员的经验与职业判断力

B.所需要的样本量少,从而可以提高审计效率

C.可以根据样本分布的规律计算抽样误差的范围,并通过调整样本量来控制抽样误差和风险

D.适用于会计资料较全的企业

46.按抽样决策的(D),审计抽样分为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A.任务B.条件C.环境D.依据

47.将某一审计对象总体划分为若干具有相似特征级次总体的过程称为(D)。

A.分段B.分部C.分组D.分层

48.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的主要作用是(C)。

A.检查B.评价C.鉴证D.监督

49.当注册会计师表示(A)意见时,审计报告的说明段可以省略。

A.无保留意见B.保留意见C.否定意见D.无法表示意见

50.具有法定证明效力的审计报告是(B)。

A.国家审计报告B.民间审计报告C.部门审计报告D.单位审计报告

51.某注册会计师于2003年4月5日完成了对某公司2002年度的审计,2003年4月20日准备签发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日为(C)。

A.2002年12月31日B.2003年4月20日C.2003年4月5日D.2003年4月1日

52.审计报告的标题统一规范为(B)。

A.审计意见B.审计报告C.审计记录D.审计工作底稿

53.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应由(D)负责。

A.委托单位B.国家审计机关C.注册会计师D.会计师事务所

54.提交(D)是民间审计人员竭诚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一种表现。

A.审计报告B.审计业务约定书C.审计工作底稿D.管理建议书

55.管理建议书是提供给被审计单位的(A)。

A.内部控制报告B.会计咨询报告C.审计报告D.财务状况说明书

56.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就其整体而言是公允的,但个别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不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注册会计师应出具(A)审计报告。

A.保留意见B.无保留意见C.否定意见D.无法表示意见

57.民间审计报告应遵循的要求是(A)。

A.内容完整B.书写端正C.措辞恰当D.报送及时

58.管理建议书与审计报告的区别主要是(B)。

A.时间不同B.对象不同C.编写单位不同D.地点不同

59.在复审期间,原审计结论和决定(A)。

A.照常执行B.拒绝执行C.暂缓执行D.禁止执行

60.审计报告的范围段包括(C)和已实施的审计程序。

A.审计证据B.审计分类C.审计依据D.审计方法

61.(B)为审计报告截止日。

A.资产负债表日B.外勤工作结束日C.审计报告完成日D.审计报告报送日

62.审计报告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C)。

A.与会计报表反映有关的所有重大方面发表审计意见

B.特定时期内所有重大方面发表审计意见

C.特定时期内与会计报表反映有关的所有重大方面发表审计意见

D.全部经营管理活动发表审计意见

63.当审计人员发现了被审计单位有违纪行为,然而却无法取得充分的证据,应当发表(D)类型的审计报告。

A.无保留意见B.保留意见C.否定意见D.无法表示意见

64.当审计人员发现了被审计单位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严重地违反了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应当发表(C)类型的审计报告。

A.无保留意见B.保留意见C.否定意见D.无法表示意见

65.当审计人员发现了被审计单位会计政策的选用、会计估计的作出或会计报表的披露不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虽影响重大,但不至于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应当发表(B)类型的审计报告。

A.无保留意见B.保留意见C.否定意见D.无法表示意见

二、多项选择题

1.由(A)和(B)进行的审查才是审计。

A.专职机构B.审计人员C.会计人员D.管理人员

2.从事某项审计活动时必须依据的法律包括(ABC)。

A.宪法B.会计法C.审汁法D.注册会计师法

3.只有由(ABC)三方面关系人构成的关系,才是审计关系。

A.审计人B.被审计人C.审计委托人D.当事人

4.审计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ACD)。

A.独立性B.合理性C.权威性D.公正性

5.审计的独立性主要表现为(ABCE)。

A.机构独立B.人员独立C.工作独立D.思想独立E.经济独立

6.审计与会计的联系主要表现在(ACE)。

A.两者起源密切相关B.两者本质完全相同

C.两者彼此渗透、融汇D.两者职能基本相同E.两者目的最终一致

7.审计与会计的区别主要表现在(ABCD)。

A.产生的基础不同B.方法不同C.工作程序不同D.职能不同

8.审计的基本职能有(ADE)。

A.经济监督B.经济司法C.经济建设D.经济评价E.经济鉴证

9.下面有关审计的职能叙述错误的是(BD)。

A.经济监督是最基本的职能B.经济鉴证侧重于证明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C.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是经济监督的演进和发展D.经济鉴证只能表现在民间审计中

10.审计的制约作用可以概括为(ABC)。

A.揭露损失浪费B.揭露贪污舞弊C.揭露失职渎职

D.可以加强廉政建设E.可以促进和加强宏观调控

11.按审计主体分类,可分为(BCD)。

A.全部审计B.民间审计C.内部审计D.政府审计

12.按审计地点分类,可以分为(CE)。

A.民间审计B.部分审计C.送达审计D.强制审计E.就地审计

13.按审计范围分类,可以分为(AB)。

A.全部审计B.局部审计C.送达审计D.强制审计E.专项审计、

14.经济效益审计与财政财务审计的主要不同在于,经济效益审计注重的是检查(ACD)。

A.资源利用和经济性B.财务收支的合法性C.经济活动的效益性D.执行目标的效果性

15.送达审计一般适用于(BCD)。

A.大型商场B.学校C.研究所D.物价局

16.审计方法的选用必须(ACE)。

A.服从审计目标B.服从于委托人的要求

C.服从于审计方式D.适应于当前的政治需要

E.适应于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

17.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有(ABC)。

A.审阅法B.核对法C.查询法  D.比较法

18.核对法包括(ABCDE)。

A.证证核对B.账证核对C.账表核对D.表表核对E.账账核对

19.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主要包括(BCDE)。

A.核对法B.盘存法C.调节法D.观察法E.鉴定法

20.下列财产中,(AD)采用突击性盘点。

A.黄金B.固定资产C.无形资产D.现金支票

21.民间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具体包括(BCD)。

A.科学原则B.独立原则C.公证原则D.客观原则

22.国家审计机关在审计过程中,不享有的权限是(BDE)。

A.监督检查权B.行政处分权C.行政处罚权D.刑事处分权E.纠正违法规定权

23.西方各国国家审计机关,按其隶属关系不同,主要类型有(ADE)。

A.立法型B.联合型C.纪律型D.司法型E.行政型

24.《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规定了民间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包括(ABCDE)。

A.一般原则B.专业胜任能力与技术规范C.对客户的责任

D.对同行的责任E.其它责任

25.民间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按其形成原因分为(CDE)。

A.行政责任B.民事责任C.违约责任D.过失责任E.欺诈责任

26.民间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按其性质可分为(BDE)。

A.普通过失责任B.行政责任C.重大过失责任  D.民事责任E.刑事责任

27.我国审计专业技术职称包括(BCD)。

A.注册会计师B.高级审计师C.审计师  D.助理审计师E.高级会计师

28.世界各国对注册会计师的任职资格都有严格要求,概括起来应同时具备(ABD)等项条件。

A.专业教育B.资格考试C.资格审核  D.工作经验E.专业学历

29.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指(AC)。

A.代理纳税申报B.验资C.代理记账  D.会计报表审计

30.如果审计人员中(ABD)是被审计单位的负责人或主管人员,审计人员则需要回避,否则就不符合独立性原则。

A.父亲B.母亲C.兄弟D.子女E.祖父母

31.一般公认审计准则由(ABD)等构成。

A.一般准则B.工作准则C.报表准则D.报告准则

32.一般准则包括(ABD)。

A.独立性B.训练与能力C.制定审计计划  D.职业道德

33.我国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包括(BCD)。

A.独立审计准则B.独立审计具体准则C.独立审计实务公告  D.执行规范指南

34.审计人员对被审事项合法、合规性评价有(ABC)等依据。

A.法律B.法规C.制度D.法理

35.审计人员选用审计依据,必须遵循的原则为(ABCD)。

A.准确性B.针对性C.辩证性D.有效性

36.审计依据的特点为(ACDE)。

A.层次性B.可比性C.相关性  D.时效性E.地域性

37.审计程序一般包括(ACD),每个阶段又包括若干具体工作内容。

A.准备阶段B.计划阶段C.实施阶段D.终结阶段

38.技术经济标准是指(ACD)来表明相关经济部门、各企业对生产水平、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率的指标。

A.相对数B.绝对数C.平均数D.有效数E.参数

39.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有(AB)。

A.审计范围B.审计目的C.审计计划D.审计事项

40.(ACDE)为审计终结阶段工作的内容。

A.复核审计工作底稿B.签署审计业务约定书C.正确处理期后事项

D.关注或有负债E.撰写审计报告

41.下列情况中,审计人员应当合理运用重要性原则的有(BC)。

A.确定是否接受委托B.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C.评价审计结果  D.执行审计程序

4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BCD)。

A.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B.重要性水平越低,应当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

C.样本量越大,抽样风险越低D.可容忍误差越小,需选取的审计证据越多

43.审计人员可以控制的风险有(CD)。

A.固有风险B.控制风险C.检查风险D.审计风险

44.被审计单位的应收账款金额为200万元,重要性水平为2万元,现对其中的50%进行抽查,发现0.96万元的错报,审计人员应当采取的方法是(BCD)。

A.确认其金额和性质B.进行函证C.追加审计程序D.建议调整

45.审计证据按形式分类,可分为(BCDE)。

A.直接证据B.实物证据C.书面证据D.口头证据E.环境证据

46.收集审计证据的基本要求是(ABDE)。

A.充分性B.成本效益性C.独立性  D.重要性E.相关性

47.审计工作底稿按类别划分,可分为(CDE)。

A.表格B.流程图C.综合类工作底稿  D.业务类工作底稿E.备查类工作底稿

48.(ABCDE)为内部控制的要素。

A.控制环境B.风险评估C.控制活动D.信息交流E.监督

49.内部会计控制包括(ABCD)。

A.会计凭证控制B.会计账簿控制C.会计报表控制  D.会计分析控制

50.流程图法的优点是(AD)。

A.直观B.省事省力C.深入D.灵活

51.(ABC)为禁止无关人员接触的主要物品。

A.现金B。

支票 C.报表D.办公用品

52.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的方法包括(BCD)。

A.核对法B.穿行试验法C.检查证据法D.现场观察法

53.内部控制总评的要点是(ABC)。

A.健全性和科学性B.层次性和适用性C.经济性和协调性D.合理性和可行性

54.审计抽样按内容划分可分为(CD)。

A.统汁抽样B.非统计抽样C.属性抽样  D.变量抽样

55.样本设汁需考虑的因素有(AB)。

A.审计目的B.抽样单位C.抽样方法D.抽样结果

56.样本选取的方法有(ABCD)。

A.随机数表法B.分层法C.系统选取法D.整群选样法

57.下面关于变量抽样的叙述正确的是(BD)。

A.用于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B.用来估计总体金额而采用的方法

C.测定总体特征的发生频率而采用的方法D.用于账户余额或报表项目的实质性测试

58.审计人员依据不同的要求和方法,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若(C),就构成了不同的(D)。

A.抽样风险B.町容忍误差C.抽样单位D.样本

59.评价抽样结果的具体步骤为(ABCD)。

A.分析样本误差B.推断总体洪差C.重估抽样风险D.形成审计结论

60.具订法律效力的审计报告是(BC)。

A.国审计报告B.财政财务审汁报告C.民间审计报告D.经济效益审计报告

61.审计人员在提出(BD)审计意见时,应在说吸部分充分叙述对会计报表所持意见的理由。

A.无保留意见B.保留意见C.反对意见D.无法表示意见E.肯定意见

62.没有法律效力的审计报告有(ACD)。

A.国家审计报告B.民间审计报告C.内部审计报告D.部门审计报告

63.编制审计报告一般需要经过以下步骤:

(ABCD)。

A.整理和分析审计工作底稿B.调整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

C.确定审计报告意见的类型和措辞D.撰写审计报告

64.若审计人员经过实施有关实质性测试后,还认为与某一重要账户的认定有关的检查风险不能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应当发表(BC)的审计报告。

A.无保留意见B.保留意见C.否定意见D.无法表示意见

65.管理建议书与审计报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ABD)。

A.对象不同B.责任不同C.目的不同D.影响程序不同

三、判断题

1.审计的独立性表现为双向独立的是注册会计师审计。

  (√)

2.审计是一种直接的经济监督活动。

         (√ )

3.审计的职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

(√)

4.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

     (√)

5.审计的主要内容是指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

 (×)

6.财政、银行所从事的经济监督活动,同样可称为审计。

(× )

7.报送审计主要适用于国家审计机关对大型企业的审计。

(×)

8.无论是国家审计、内部审计、民间审计,在审计开始前,审计结构都要与被审计单位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 )

9.详查法的优点是节约人力、物力和时间。

    (×)

10.盘存法适用于对被审计单位的存货进行审查。

 (√)

11.在被审计单位存在重大贪污盗窃和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是,应当采用详查法。

(√)

12.通过对书面资料的阅读的审查而取得审计证据的方法称为审阅法(√)

13.调节法只包括对未达账项的调节。

     (×)

14.内部审计具有权威性和独立性。

      (×)

15.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往往把审阅法与核对法结合起来加以运用。

(√)

16.函询法是通过向有关单位发函了解情况取得证据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往来款项的查证。

(√)

17.国家审计机关无权审查财政预算的执行和财政决算。

      (×)

18.在我国,注册会计师只有加入会计师事务所,才能承办业务。

(√)

19.民间审计组织不得以降低收费的方式招揽业务。

      (√)

20.地方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审计署负责。

       (×)

21.国家审计机关指导监督内部审计的工作。

         (√)

2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是行业纪律组织,不承担行政管理职能。

(×)

23.审计人员在提供专业服务时,可以代行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决策职能。

  (×)

24.独立审计基本准则不具有强制性,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指南具有强制性。

(×)

25.审计依据包含审计准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