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13194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0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海拔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海拔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海拔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海拔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海拔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高海拔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高海拔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高海拔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高海拔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高海拔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高海拔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高海拔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高海拔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高海拔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高海拔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高海拔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高海拔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高海拔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高海拔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高海拔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海拔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方案.docx

《高海拔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海拔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方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海拔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方案.docx

高海拔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方案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documentisforreferenceonly-rar21year.March

 

高海拔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方案

1.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本标段位于海拔为3700~4000m的雅鲁藏布江峡谷区,自然条件恶劣,低气压、缺氧、高寒、干燥、强紫外线照射等,对施工人员的生理、心理健康和劳动能力将带来一定影响,同时本标段为鼠疫等传染病的自然疫源区。

因此,职业健康安全保障工作极为重要,只有保证施工人员身体健康才能保证施工顺利完成。

承包人将依据自治区、发包人相关规定的要求,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完善的组织形式,严密的保障措施,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贯彻执行国家和行业部门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地方有关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安全的规定和要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规定和要求。

针对高原地区缺氧、低温、沿线为疫区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防止高原病、职业病发生,防止传染病、地方病发生及流行,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1.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项目经理部成立职业劳动卫生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工地劳动卫生和医疗保障系统的领导工作,切实做到领导到位,制度健全,措施得力。

贯彻执行OHSMS18000职业健康安全保障体系。

1.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机构

1.3.1.机构组成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各部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职业健康安全保障领导小组,职业健康安全保障组织机构见图。

职业健康安全保障组织机构框图

根据发包人要求,施工现场设立医疗室及配备相关医疗设备,配备有医疗急救经验的医生,满足日常医疗及急救服务。

与距工地较近的医院签署友好协作联劳合作协议书,以便及时提供医疗和急救服务,为职工就医和施工生产提供保障。

1.3.2.主要职责

职业健康安全保障体系图

(1)建立健全本项目职业劳动卫生保障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项目职业劳动卫生保障制度和操作规程。

(3)保证本项目职业劳动卫生保障投入和保障体系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本项目的劳动卫生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5)制定项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报告职业劳动卫生事故。

1.4.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1.4.1.劳动保护措施

(1)健全制度,严格执行劳动安全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则。

项目经理部对易产生职业危害的工点、工序、项目,如:

混凝土拌和站、隧道施工现场、钻孔爆破、运输便道、冬季施工等重点项目列出重点检查内容和规定日期。

(2)对职工进行劳动安全卫生知识培训,普及劳动安全卫生知识,增强职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发动班组、全体职工查隐患、堵漏洞、自觉遵纪守法,使有关政策、法规、标准落实到班组和工作岗位。

(3)做好劳动保护工作,确保施工人员身体健康。

认真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作业的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职工健康档案。

根据劳动强度等级,合理安排施工人员。

劳动保护用品和生活物资采购供应由专人负责,采购供应要严把质量关,注意审核产品的“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安全鉴定”等有关资料。

严格按照国家劳动、卫生等有关规定,为劳务人员提供符合卫生、安全要求的食宿条件。

(4)制定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及管理办法。

根据施工需要配备劳动保护用品。

并按规定配发、穿戴和使用。

对在使用中的劳动防护用品要定期检查,做到有效防护,安全使用。

建立防护用品收发台帐,指定专人管理,建立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登记卡(册)。

(5)加强施工机械化程度,减轻作业人员劳动强度。

(6)对隧道掌子面作业、混凝土拌和等经常接触粉尘作业的人员定期检查身体。

(7)对在高噪音环境工作人员,采取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

戴耳罩、防声头盔、耳塞、塞耳棉等。

安排间隔施工的方法,确保劳动者的健康。

(8)严禁使用未满18周岁未成年人从事本工程的施工作业。

(9)施工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体格健康检查,建立健康登记卡制度,实行定期(每半年一检)体检制度,严格禁止无体检登记或不适应高原环境者进入施工现场。

(10)严格预防鼠疫,施工单位进入工地后应与当地政府配合做好鼠疫的防治工作。

建议组建医疗救治机构和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监督体系。

1.4.2.定期体检措施

选拔适应高原环境的施工人员是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

承包人将对所有上场人员进行严格体检,体检包括工前、工中、工后体检,并对工作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全程动态健康监护。

1.4.2.1.施工前上场体检

平原地区体检:

在上场之前进行,对上场人员进行严格体检,根据禁忌症范围,严格掌握准入标准,进行全面详细的健康体检,筛选合格的工作人员。

建立健康档案,确定血象、心电图、心脏超声、肺功能为健康监护指标。

适应地区和工作地区体检:

将分别在进入格尔木或拉萨一周后进行体检,主要是对高原反应严重人员进行,重点是心、肺功能和血象,以淘汰不适应在高原工作人员。

1.4.2.2.施工过程中体检

高原工作期间,统一组织每半年进行一次工中体检,以尽早发现慢性高原病及地方病患者,弄清职业有害因素早期损害征象,并严密监测各种传染病,及时采取预防、治疗措施。

对施工期间,发生严重高原反应不能坚持者,由医疗卫生防疫中心决定并组织后送,调回平原地区。

每次施工过程中体检按健康监护要求认真记录,以完成全程动态监护。

1.4.2.3.工后体检

施工结束后对返回低海拔地区人员进行工后体检,根据标准诊断慢性高原病及地方病患者,进行治疗及随访。

工后体检按健康监护要求认真记录,以完成全程动态监护。

1.4.3.健康教育

在进驻高原工地前,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教育。

开设进点职工健康教育课,以《高原卫生防病知识健康教育手册》为培训教材并做到人手一册,使每个人都了解高原的地理、气候特点,高原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熟悉高原病、传染病、地方病的特点及预防措施,积极宣传防寒保暖、防紫外线和各项活动时的卫生要求,掌握适应性锻炼的方法,增强信心,克服恐惧心理。

在进驻高原工地后,继续以黑板报等形式进行进一步健康宣传教育,向广大施工人员宣传急性高原生理反应和急性高原病的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要点,既要消除职工对急性高原病的恐惧心理,又要要求广大施工人员如实反映病情,积极采取防治措施,防止贻误病情。

并加强对鼠疫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了解其危害性,传播途径,临床症状及预防方法。

加强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宣传,做好卫生防病工作。

在施工期间,通过适当的文体活动,缓解高原紧张情绪,疲劳、单调等对心理情绪的不良影响,做好心理卫生工作。

1.4.4.卫生学勘察

在中标后,承包人将迅速组织专职人员进行现场卫生学勘察,收集本标段气象水文资料、传染病、地方病的流行分布等情况,对水质净化、预防控制疾病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为施工队伍进驻、选址提供科学依据。

1.4.5.进驻高原生理适应措施

进入高原和重返高原人员,机体处于高寒缺氧环境需要有一个克服适应的过程,采取进驻高原生理适应措施,缓解高原反应,降低高原反应发病率,提高工作能力。

1.4.5.1.进驻高原前的准备

建立人员习服中转基地。

根据工作人员进驻工地要坚持阶梯升高原则,在格尔木、拉萨建立后方基地,为人员习服做好食宿、适应性锻炼、医疗保健等项工作安排,保证大批人员安全顺利抵达施工点。

对拟进场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和严格体检。

做好物资准备工作。

因高原气候变化较大,各类保暖、防护、急救药品、供氧器具应准备齐全。

1.4.5.2.进驻高原

控制登高速度和高度,形成良好的习服适应方法,即合格的施工作业人员,每次进入拉日铁路建设前,先从低海拔进入较高海拔(格尔木),再进入高海拔(拉萨),从富氧地区进入次富氧区(格尔木),再进入低氧区(拉萨)的阶梯习服适应过程。

据本标段实际情况,拟第一阶段在格尔木休息不少于3天,缓解疲劳。

第二阶段从格尔木乘火车到达拉萨,在拉萨休整一周。

习服高原环境,进行第二次体检。

进驻施工地区,尽快熟悉高原生活、工作环境,提高体能耐力。

适应性锻炼。

在拉萨休整期间,进行适应性锻炼,前三天采取轻度体育活动,如早操、散步,三天后组织中等体育活动如慢跑等,防止大运动量及高速率运动,体育活动每天不超过小时,由卫生人员监护,检查锻炼人员脉搏、血压、呼吸、体重。

选择晴暖天气进驻工地。

合理安排运输车辆,途中注意防寒保暖,防止感冒,途中适当休息,保障伙食供应。

给予预防性药物如红景天等中成药,减轻高原反应。

1.4.5.3.进驻高原后适应性措施

劳逸结合,防止过劳。

上场初期,安排一周高原适应时间,不组织施工。

一周后开始安排少量劳动,劳动强度遵循从轻度到中度逐步适应提高的原则,注意充分休息,睡眠不少于9小时,坚持实行夜间查铺制度。

防寒保暖,预防发病。

注意营养补充。

合理使用个人补氧器及其他吸氧器具,积极预防急慢性高原反应,缓解疲劳,恢复体力。

采取各种综合措施增强体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1.4.6.劳动保护措施

1.4.6.1.劳动强度

本标段海拔高,对施工人员劳动能力有较大影响。

施工作业尽量采取机械化,体力劳动强度保持在中等强度以下。

如必须从事强度较大的体力劳动,则缩短一次持续劳动时间,增加劳动休息的交替次数。

1.4.6.2.作息轮岗

制定合理的劳动组织,原则上工作人员一次在高原连续作业时间不超过6个月,根据本标段施工组织方案,采取部分轮岗方式,保证施工人员每年至少在低海拔地区休整3个月。

寒季安排部分人员留守工地,必须配置医务人员。

1.4.6.3.劳动保护用品配备及标准

本标段自然条件极为恶劣,必须配备足够的御寒装备、护目镜、皮肤保护等劳保防护用品,性能标准见表。

其他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等视施工需要配备齐全,选购时审核其产品的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

未列入国家生产许可证管理范围的劳动防护用品以部主管部门路用劳动防护用品许可证制度为准。

表劳保用品配备标准表

配备物品

性能标准

防寒服

防寒性能符合GB/TB459-92中总保暖量6.0clo要求,质量符合LD61-94

防寒帽、防寒手套

材质选用动物反毛皮

防寒鞋

牛皮面,毛毡棉内衬

护目镜

符合GB/T36091-94中遮光号3要求

防晒油

卫生理化指标符合GB/T13641-93,防晒因子≥20

防冻防裂膏

卫生理化指标符合GB/T13641-93,防裂性能符合TB/T2610-94中高效级要求

雨衣、雨靴

个人氧气呼吸器

1.4.6.4.重视劳动保护,加强行政管理

(1)劳保用品必须提前采购,配置充足,统一发放。

(2)施工前与施工技术人员密切联系,使施工组织措施符合劳动卫生保障要求。

合理组织劳动力,严格按照劳动定额设计组织施工。

在实际施工中,由综合管理部和物资设备部负责劳动卫生保障工作的监督与落实,必须强化管理,保证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保障施工顺利完成。

1.4.6.5.隧道洞内外供氧措施

洞外设制氧站,洞内设氧吧,工作面采取弥漫式供氧。

(1)制氧系统

空气经过过滤器净化后进入空气压缩机压缩,经过后冷器冷却后进入变压吸附制氧机,将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分离,氮气排除到室外,高浓度的氧气进入制氧机的储气罐。

该种吸附式制氧工艺如图所示。

空气

消声器

产品氧气

减压阀

流量计

过冷气

吸附器1

吸附器2

内螺纹隔膜阀

气动式角阀

氧气储罐

废气

冷却水

气动式角阀

图吸附式制氧工艺流程

(2)供氧系统

隧道制氧供氧系统由压氧系统及隧道氧吧车等部分组成,其流程见图。

制氧系统

氧压机

灌充台

氧气瓶

储气囊

输氧机

吸氧者

氧吧车

吸氧者

图隧道端面供氧系统流程图

(3)制氧供氧系统主要设备

制氧供氧系统主要设备包括:

原料气压缩机:

压缩原料空气,为变压吸附制氧装置提供气源;

过冷器:

冷却被压缩的原料空气;

变压吸附制氧机:

从冷却压缩原料空气中提取氧气;

压氧机:

将氧气加压便于用户灌充;

灌充台:

将氧气灌充入瓶;

输氧机:

为隧道氧吧车供氧;

储气囊:

调节氧气生产和氧气使用之间的平衡;

弥散供氧装置:

将氧气喷入隧道掌子面形成氧雾;

氧吧车:

供隧道施工人员在工作之余休息时吸氧。

(4)氧吧

每个氧吧长2m、宽、高2m,氧吧内装有12个输氧回路,配置有流量控制设备。

另外相对设置10个座位,可同时供10人吸氧。

内置照明、通风,确保明亮舒适。

氧吧的四个轮子可使其在隧道内方便地移动。

(5)压氧系统

压氧系统通过氧气压缩机将制氧系统制取的氧气灌充到呼吸器的钢瓶中。

氧气压缩机的能力为30个/h(2升瓶)。

(6)呼吸器

呼吸器由背架和供氧器组成,充气后总重,可连续使用2-4h,轻便灵活,对作业没有影响。

采用呼吸器可以确保施工人员呼吸高纯度氧气,获得旺盛精力。

1.4.6.6.实行劳逸结合

施工现场由于工序施工、工作条件及特殊性需要,工作日不受固定工作时间限制,采用无定时工作日工作。

因此要合理安排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做到有劳有逸,劳逸结合。

加强施工生产的计划性,根据本标段施工组织方案,制定更加合理的劳动组织,充分利用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如工序需要延长工作时间,采取部分职工轮岗休息方式。

严格控制加班加点,长时间延长工作时间。

让职工经过必要、充分的休息,再进行更好地工作。

1.4.6.7.监测职业危害因素

对高原地区施工中可能产生的粉尘、有害气体等职业危害因素予以监测,并提供防治方法供施工使用。

1.4.7.营养膳食与食品卫生管理

1.4.7.1.营养膳食

在高原上作业的劳动者,能量消耗高于在平原地区,对营养素的需要与平原相比有增加的趋势,为确保工作人员合理营养,增强对高原的适应性,提高劳动效率,制定营养配餐方案,严格按配餐标准供应。

1.4.7.2.食品卫生管理

(1)保证所用食品及饮水符合卫生防疫要求。

(2)重视食品的运输、贮存、保管,防止食品污染、冻害、腐烂变质。

(3)采用符合高原特点的烹饪方法,增压烹调。

配有消毒设施。

做到饭菜热熟,并尽量采用减少营养素损失的烹饪方法。

(4)提高烹饪技术,为增进食欲,适当选用酸、辣、香的调料。

禁止饮酒及限制,严禁在公共场合吸烟。

(5)每日补充维生素复合胶囊,按月发放。

1.4.8.生活区卫生

1.4.8.1.人员住房

人员住房选用活动保温房,取暖采用暖气,以防煤炭燃烧不充分发生煤气中毒,保证室温不低于12℃。

宿舍内设置卫生间。

每个生活房间配置氧气瓶及吸氧面罩。

选址遵循以下原则:

避风、向阳、距施工现场较近、远离地质灾害危险区、距汛期水位较远。

宿舍内定期撒药灭跳蚤、蚊虫。

宿舍周围挖防鼠沟,定期投放毒饵灭鼠。

1.4.8.2.环境

保持驻地环境整洁,尽可能减少对环境植被的破坏,生活区相对集中,周围设置围栏,避免野生动物进入生活区。

1.4.8.3.饮水

对拟采用的饮用水,经过防疫站检验,感官理化、微生物各项指标符合饮用水要求方可饮用,若经检验不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必须经过过滤、去离子消毒等措施有效洁治,重复检验合格后才能饮用。

夏季在饮用水中加入绿豆、菊花等材料。

严禁饮用生水。

采用增压措施,保证宿舍和工地的饮用水烧开热饮。

特殊的工作面或远离生活区的操作点有电热水器,确保职工喝上开水。

1.4.8.4.食堂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设计符合高原条件的职工食堂,食堂内消毒、灭蝇、防火、防腐措施齐全,冬季有保暖措施,食堂工作人员由经防疫部门体检合格的人员担任,并备有体检合格证,以备专业部门的检查。

食品制作要保证饭菜做熟,营养合理。

食堂内的生、熟食品分开,处置时不能采用同一种工具,严禁有腐败的食物进入食堂,食堂的售饭口及灶台等都进行硬化处理,并铺白瓷砖,做到光亮整洁。

食品制作人员必须进行培训,了解高原食品制作的特点和要求。

严格实行食品卫生监督和管理,接受上级和地方管理。

1.4.8.5.生活垃圾

严禁随地丢弃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需有封闭式容器收集,可降解废弃物可在距离食堂宿舍较远的距离处随时掩埋,不可降解的废弃物如塑料袋等集中收集,运至指定垃圾处理地点统一处理。

医疗垃圾单独处理。

如有野生动物在垃圾堆放处觅食,及时消毒,用土覆盖。

保持驻地环境整洁,定期消毒、杀虫和灭鼠。

1.4.8.6.个人卫生

营房设置有取暖设施的盥洗室、洗澡间和文娱活动室及其他设施,解决好施工人员洗澡、理发等实际问题。

教育职工勤洗衣物、勤晒被褥,搞好个人卫生。

厕所及盥洗室、洗澡间设专人进行清扫,保证无异臭味。

1.5.医疗卫生保障、疾病防治、疫情防治措施

1.5.1.医疗卫生保障措施

本标段地处雅鲁藏布江峡谷区,自然条件恶劣,医疗任务将较为繁重。

项目经理部与地方卫生医疗、防疫机构签订卫生保障协作协议。

工地医疗室、卫生防疫中心和当地医院形成三级医疗保障体系,改善基层医疗条件,保证一线职工因伤病能在1小时内得到初级医疗救治,24小时内能对常见病、多发病实施必需的医疗诊治。

1.5.1.1.人员保障

本标段沿线设置1个医疗卫生防疫中心和2个医疗室。

(1)医疗室

每个医疗室编设医护人员和卫生防疫人员5人,其中医师2人,护士2人,专职卫生防疫人员1人。

其职责为:

运用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健康教育;

开展卫生防病和卫生监护,杜绝传染病,地方病和疫源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对施工一线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断治疗;

急症、外伤的早期抢救处理,本标段要求保证职工伤病在半小时内得到有效救治;

施工工地的巡诊医疗。

(2)医疗卫生防疫中心

设在项目经理部。

编设医护人员和卫生防疫人员8人,其中具有高原救治经验的医师3人,护士3人,专职卫生防疫人员2人。

其职责为:

全标段内食品卫生、饮水卫生、环境卫生、劳动卫生和传染病、地方病防治的监测、监督工作。

对辖区内出现的疫情信息及时向上一级医疗机构报告;

指导医疗室工作;

伤病员的抢救和医疗后送;

职工体检;

其他医疗任务。

1.5.1.2.设备保障

根据本标段的施工工程量、上场人员数量,配备充足的医疗设备。

1个医疗室基本医疗设备配置见表,医疗卫生防疫中心基本医疗设备配置见表。

表医疗室基本医疗设备配置表

序号

品名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个人制氧器

15

2

小型制氧机

智能型

1

3

氧气瓶

6

4

诊断治疗床

4

5

二折担架

1

6

综合急救箱

1

7

内科急救箱

1

8

外科急救箱

1

9

出诊箱

1

10

对讲机

健伍

1

11

心电图机

6511

1

12

常用手术器械

1

用于清创、缝合

13

高压消毒锅

mQ-0.8

1

14

紫外线消毒灯

1

15

手术弯头灯

1

16

输液架

4

表卫生防疫中心基本医疗设备配置表

序号

品名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救护车

海狮面包

2

2

制氧机

KDON-50/100

1

3

氧站

8立方

1

4

氧气瓶

10

5

高原轻便加压舱

1

6

个人制氧器

15

7

小型X光机

100mA

1

8

生化分析仪

半自动

1

9

血球计数仪

PQE-170

1

10

尿检查仪

m-4210

1

11

急救复苏器

DF-1450SC

1

12

B超

SL-200

1

13

麻醉机

1

14

电动吸引器

3

15

自动呼吸机

1

16

监护仪

1

17

对讲机

2

18

担架

3

19

心电图机

6511

2

20

综合急救箱

2

21

内科急救箱

2

22

外科急救箱

2

23

出诊箱

2

24

手术器械

2

25

气管插管器械

1

26

肺功能测定仪

1

27

高压消毒锅

mQ-0.8

1

28

紫外线消毒灯

1

29

手术弯头灯

2

30

简易手术床

1

31

简易无影灯

739

1

32

诊断治疗床

12

33

床单位用品

30

34

消毒隔离衣

8

35

洗衣机

1

36

输液架

15

37

发电机

GF50∕100

1

药品配置必须保证医疗用药。

加强药品管理,所用药品必须为正规厂家生产,注意使用期限。

1.5.1.3.管理措施

(1)所有医务人员均进行高原岗前培训。

包括高原病防治、高原地方病、疫源性疾病、高原劳动卫生、劳动保护、膳食营养、行政生活管理等知识。

(2)提前上场,所有医疗人员及医疗装备必须提前进驻,配备足够药品,做好医疗及卫生防疫准备工作。

(3)工地实行免费医疗。

后送至其它医疗机构的费用,由本单位统一结算。

(4)开展健康教育。

(5)做好上场初期高原医疗保障工作。

上场初期,尤其最初两周内是急性高原期生理反应高发期,也是急性高原病发病高峰。

认真做好这一阶段卫生保障工作,是减少高原环境对人体危害,为施工生产创造良好条件的关键阶段。

要求加强巡视,及早发现病人,夜间卫生人员轮流值班,逐个巡视。

并积极采取措施,减轻急性高原反应,防止急性高原病发生。

对急性高原反应严重或早期急性高原病人,及早组织后送。

(6)对伤病员救治做到及时果断。

对相邻施工单位的人员伤病﹑出现危及生命的突发疾病需抢救的,给予及时救治。

(7)积极与地方及上级医疗机构协调,做好伤病员后送工作。

掌握好后送指征,做好后送准备工作,配备后送医生和护士,途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与接收医院联系。

初上高原发生大批严重高原反应后送的,组织专门车辆后送,除卫生人员外,还要派有关人员协助照顾好后送伤病员,注意防冻伤、防颠簸、防事故。

承包人医疗机构不能自行解决的医疗伤病,可依托当地医疗机构解决。

1.5.2.食物中毒应急救援措施

(1)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2)项目经理部立即召集抢救小组,进入应急状态。

(3)由医疗卫生防疫中心判明中毒性质,初步采取相应排毒救治措施。

(4)经工地医生诊断后如果需要将患者送医院救治,联络组与医院取得联系。

(5)组织安排使用适宜的运输设备(含医院救护车)尽快将患者送至医院。

(6)由项目经理组织对现场进行必要的可行的保护。

1.5.3.突发传染病应急救援措施

(1)发现疫情后,立即封锁现场,并及时报告项目经理和所在地区卫生防疫部门。

(2)项目经理召集救护组进入应急状态。

(3)由医疗卫生防疫中心组织调查发病原因,查明发病人数。

(4)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负责控制传染源,对病人采取隔离措施,并派专人管理,及时通知就近医院救治。

(5)切断传播途径,工地医生对病人接触过的物品,要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操作时要戴一次性口罩和手套,避免接触传染。

(6)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