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语文寒假作业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含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16365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56.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三语文寒假作业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含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高三语文寒假作业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含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高三语文寒假作业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含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高三语文寒假作业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含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高三语文寒假作业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含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最新高三语文寒假作业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含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最新高三语文寒假作业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含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最新高三语文寒假作业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含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最新高三语文寒假作业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含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最新高三语文寒假作业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含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最新高三语文寒假作业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含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最新高三语文寒假作业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含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最新高三语文寒假作业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含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最新高三语文寒假作业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含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最新高三语文寒假作业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含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三语文寒假作业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含解.docx

《最新高三语文寒假作业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含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三语文寒假作业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含解.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高三语文寒假作业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含解.docx

最新高三语文寒假作业专题07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测含解

专题7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测一测

(45分钟60分)

姓名分数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题目。

(20分)

潮州韩文公庙碑

(宋)苏轼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

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

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

孟子曰: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

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辩,是孰使之然哉?

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

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

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

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

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

故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而不得回宪宗之惑;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皇甫缚、李逢吉之谤;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

盖公之所能者,天也;所不能者,人也。

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

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

信乎孔子之言,“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

而庙在刺史公堂之后,民以出入为艰。

前守欲请诸朝作新庙,不果。

元秸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守是邦。

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

民既悦服,则出令曰:

“愿新公庙者,听!

”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庙成。

或曰:

“公去国万里,而谪于潮,不能一岁而归。

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

”轼曰:

“不然!

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

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焄蒿凄怆,若或见之。

譬如凿井得泉,而曰水专在是,岂理也哉?

元丰七年,诏封公昌黎伯,故榜曰:

“昌黎伯韩文公之庙。

”潮人请书其事于石,因作诗以遗之,使歌以祀公。

(选自《四部丛刊》本《经进东坡文集事略》)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卒:

通“猝”,突然,仓促

B.而不能弭皇甫馎、李逢吉之谤弭:

消除,制止

C.自是潮州之士,皆笃于文行笃:

重视,专注

D.诏拜公昌黎伯,故榜曰榜:

文告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潮人之亊公也,饮食必祭/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秦亦不以城予赵

C.君子学道则爱人/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D.信乎君子之言/则齐国其庶几乎

3.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表现韩愈历史功绩和成败得失原因的一组是()(3分)

A.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公去国万里,而谪于潮,不能一岁而归。

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也

B.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

C.文起八代之衰,而勇夺三军之帅/公之所能者,天也;所不能者,人也

D.在天为星辰,而明则复为人/能开衡山之云,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先论述古代圣贤的伟大和死而不朽的原因,看似离题,却是将韩愈置于历史的长河中,在古今先贤的排序中给韩愈确定一个合适位置,从而为评价韩愈定一个基调。

B.韩文公曾谈论过天道和人事的区别,认为人没有什么事不能做出来,只是天不容许人作伪。

人的智谋可以欺骗王公,却不能欺骗小猪和鱼;人的力量可以取得天下,却不能取得普通老百姓的民心。

C.作者指出韩愈的成功是以在于合乎“天道“,因而他合普通老百姓的心,能够受到南海人民世世代代的祭祀。

但韩愈却不能尽人事,因而他触怒宪宗,遭人毁谤。

D.韩愈在潮州兴学,带来了潮州教育的发展。

潮州人十分信仰、缅怀他,作者认为韩愈虽然在潮州任职不到一年,但他死后,神灵无所不在,也自会眷恋潮州。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

(4分)

(2)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

(4分)

为名词用作动词,解释为“取得信任”,“庙食”为名词用作动词,解释为“享受庙堂祭祀”,同时注意状语后置的调整。

考点: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廷反映,建座新庙,没有结果。

元祐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此地做官。

凡是教育读书人、治理人民的措施,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19分)

童华,字心朴,浙江山阴人。

雍正初,为知县。

时方修律例,大学士朱轼荐其才,世宗召见,命察赈直隶。

乐亭、卢龙两县报饥口不实,华倍增其数。

怡贤亲王与朱轼治营田水利,至永平,问滦河形势,华对甚晰,王器之。

寻授平山知县,邑灾,不待报,遽出仓粟七千石贷民。

擢真定知府,权按察使。

以前在平山发粟事,部议免官,特诏原之。

怡贤亲王奏以华理京南局水利,华度真定城外得泉十八,疏为渠,溉田六百亩,先后营田三百余顷。

滏阳河发源磁州,州民欲独擅其利。

自春徂秋,闭闸蓄水,下游永年、曲周滴涓不得。

时改州归直隶,以便控制。

华建议仿唐李泌、明汤绍恩西湖遗规,计板放水,数县争水之端永息。

华又以北人不食稻,请发钱买水田穀运通仓,省漕费,民得市稷黍以为食,从之。

调江苏苏州,会清查康熙五十一年以来江苏负课千二百余万,巡抚督责急,逮捕追比无虚日,华固请宽之。

巡抚怒曰:

“汝敢逆旨耶?

”对曰:

“华非逆旨,乃遵旨也,上知有积欠,不命严追而命清查,正欲晰其来历,查其委曲,或在官,或在役,或在民,或应征,或应免,了然分晓,奏请上裁,乃称诏书意。

今奉行者不顾名思义,徒以十五年积欠立求完纳,是暴征,非清查也。

今请宽三月限,当部居别白,分牒以报。

”巡抚从其请,乃尽释狱系千余人,次第造册请奏。

时朝廷亦闻江南清查不善,下诏切责,如华言。

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於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上意解,命往陕西以知府用。

署肃州,佐经略鄂尔泰屯田事,凿通九家窑五山,引水穿渠,溉田万顷。

以忤巡抚被劾罢官。

乾隆元年,起福州知府,调漳州。

颇好长生术,招集方士,习丹家言,复劾罢归。

数年卒。

(选自《清史稿·循吏二》,有删改)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问滦河形势,华对甚晰。

形势:

河流状况。

B.以前在平山发粟事。

以前:

从前,以往。

C.当部居别白,分牒以报。

部居:

分门别类。

D.次第造册请奏。

次第:

依照顺序。

7.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於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

B.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於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

C.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於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

D.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於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

1.用于句首的发语词:

夫、惟、盖、凡、窃、敬、请、苟、若、岂、且夫、无乃等。

2.用于句末的语气词:

者、也、矣、焉、乎、哉、与(欤)、耶、耳、邪等。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童华心怀百姓,做事敢于担当。

他去检察赈灾事宜,发现乐亭、卢龙两县上报饥荒人口不实,就增加了一倍的数额;在平山闹灾时,来不及等上级同意,就开仓济民。

B.童华尽职尽责,管理有方。

他在治理水利时,把泉水疏通为渠,灌溉了六百亩田地;采用正确的办法解决民间纷争,因地制宜,节省开支,方便百姓。

C.童华刚直敢言,不媚上官。

任职苏州,他反对巡抚附和朝廷强征拖欠赋税的做法,并极力建议缓期清查,最终巡抚采纳了他的建议。

D.童华不畏权贵,仕途不顺。

当受到李卫谗毁时,他敢于为自己辩解,得到世宗理解;他一生官场数度起伏,晚岁终老田园。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反对朝廷强征拖欠赋税的做法”这一说法于文中无据

考点:

筛选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C。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巡抚督责急,逮捕追比无虚日,华固请宽之。

(5分)

(2)徒以十五年积欠立求完纳,是暴征,非清查也。

(5分)

【答案】

(1)巡抚督责急迫,没有一天不追查捉拿有关人员,对此童华坚持请求宽限。

(关键词“追比”、“虚日”“固”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2)现在奉命行事的官员不认真考虑旨意要求,只是以为朝廷是要把十五年的积欠迅速全部征收上来,这是暴征,不是清查。

(关键词“顾名思义”“徒”“是”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解析】

浙江总督李卫曾经在苏州捕人,童华因为李卫没有文书不肯交人,李卫发怒了,向皇帝诽谤他。

世宗召见童华,指责他沽名钓誉。

童华回答说:

“我为国家竭尽全力,近于沽名;一心一意为了百姓,近于钓誉。

”皇上的不满消除了,任命童华到陕西担任知府。

暂时代理肃州知府时,辅佐经略鄂尔泰办理屯田一事,凿通了九家窑的五座山,引来渠水,灌溉田地万顷。

因为违逆了巡抚被弹劾罢官。

乾隆元年,被起用为福州知府,调任漳州。

童华非常喜好长生之术,召集方术之士,按照炼丹家的方法反复练习,又被弹劾罢官回家。

几年后去世。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21分)

贤士隐居者

士子修己笃学,独善其身,不求知于人,人亦莫能知者,所至或有之,予每惜其无传。

比得《上虞李孟传》录示四事,故谨书之。

其一曰,慈溪蒋季庄,当宣和间,鄙王氏①之学,不事科举,闭门穷经,不妄与人接。

高抑崇居明州城中,率一岁四五访其庐。

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相对小室极意讲论自昼竟夜殆忘寝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欢甚。

或问抑崇曰:

“蒋君不多与人周旋,而独厚于公,公亦拳拳于彼,愿闻其故?

”抑崇曰:

“余终岁读书,凡有疑而未判,与所缺而未知者,每积至数十,辄一扣之,无不迎刃而解。

”而蒋之所长,他人未必能知之。

世之所谓知已其是乎?

其二曰,王茂刚,居明之林村,在岩壑深处。

有弟不甚学问,使专治生以糊口,而茂刚刻意读书,足迹未尝妄出,尤邃于《周易》。

沈焕通判州事,尝访之。

其见趣绝出于传注之外云。

气象严重,窥其所得,盖进而未已也。

其三曰,顾主簿,不知何许人,南渡后寓于慈溪。

廉介有常,安于贫贱,不蕲人之知。

至于践履间,虽细事不苟也。

平旦起,俟卖菜者过门,问菜直几何,随所言酬之。

他饮食布帛亦然。

久之人皆信服,不忍欺。

苟一日之用足,则玩心坟典,不事交游。

其四曰,周日章,信州永丰人。

操行介洁,为邑人所敬。

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

家至贫,常终日绝食,邻里或以薄少致馈。

时时不继,宁与妻子忍饿,卒不以求人。

隆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

望其容貌,听其论议,莫不耸然。

县尉谢生遗以袭衣,曰:

“先生未尝有求,吾自欲致其敬耳,受之无伤也。

”日章笑答曰:

“一衣与万钟等耳,倘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

”卒辞之。

是四君子,真可书史策云。

——选自(宋)洪迈《容斋随笔》,有删改。

注:

①王氏:

王安石

10.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率一岁四五访其庐率:

大概

B.自昼竟夜,殆忘寝食殆:

大概

C.虽细事不苟也苟:

马虎

D.辄一扣之扣:

求教

11.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不蕲人之知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①不妄与人接②欲呼张良与俱去

C.①与所缺而未知者②重为乡党所笑

D.①苟一日之用足,则玩心坟典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2.以下各项中都属于直接表现“贤士隐居者”的“贤”的一项是()(3分)

①蒋君不多与人周旋,而独厚于公②王茂刚,居明之林村,在岩壑深处

③廉介有常,安于贫贱④一衣与万钟等耳,倘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

⑤每积至数十,辄一扣之,无不迎刃而解⑥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④⑤⑥D.③④⑥

13.以下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蒋季庄不仅看不起王安石的学问,而且不愿参加科举考试,总是闭门研究经书,从来不与外人交往。

B.王茂刚和他弟弟不一样,他弟弟不喜欢做学问,他却潜心读书,不轻易外出,尤其对《周易》有很深的造诣。

C.顾主簿家中并不富足,买菜却不在乎价钱。

如果东西够一天用了,他就专心研究典籍,不喜欢交游。

D.周日章家中很贫穷,经常断粮,但从不求人,连县尉谢生送给他一套衣服他也拒不接受。

14.用“/”线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3分)

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相对小室极意讲论自昼竟夜殆忘寝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欢甚

15.翻译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6分)

①士子修己笃学,独善其身,不求知于人。

(3分)

②隆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

(3分)

考点: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粮食一样,如果无理由地接受它,就是不能分辨礼义啊!

”最终还是推辞掉。

这四位君子,真应该写进史书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