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教材知识点整理安全疏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17666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教材知识点整理安全疏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教材知识点整理安全疏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教材知识点整理安全疏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教材知识点整理安全疏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教材知识点整理安全疏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教材知识点整理安全疏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教材知识点整理安全疏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教材知识点整理安全疏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教材知识点整理安全疏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教材知识点整理安全疏散.docx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教材知识点整理安全疏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教材知识点整理安全疏散.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教材知识点整理安全疏散.docx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教材知识点整理安全疏散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教材知识点整理:

安全疏散

(1)

[8月9日]

安全疏散

考点1安全疏散基本参数

安全疏散基本参数主要包括人员密度计算、疏散宽度指标、疏散距离指标等参数。

1.人员密度计算

100座及100座以上餐馆、食堂中的餐厅与厨房(包括辅助部分)的面积比(简称餐厨比)应符合:

餐馆的餐厨比宜为1∶1.1;食堂餐厨比宜为1:

1。

有固定座位的场所,其疏散人数可按实际座位数的1.1倍计算。

展览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展览厅的建筑面积按0.75人/㎡计算。

2.疏散宽度指标

(1)百人宽度指标百人宽度指标是每百人在允许疏散时间内,以单股人流形式疏散所需的疏散宽度百人宽度指标=Nb/At(式2-6-1)

式中:

N——疏散人数(即100人);t——允许疏散时间,min;

A——单股人流通行能力(平、坡地面为43人/min;阶梯地面为37人/min);b——单股人流宽度,0.55~0.60m。

厂房内疏散出口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0.9m;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1.4m;疏散楼梯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1m。

高层民用建筑的疏散宽度,应按1m/百人计算确定。

公共建筑内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0m。

电影院、礼堂、剧场疏散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观众厅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应按每百人不小于0.6m的净宽度计算,且不应小于1.0m;边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0.8m。

注意:

与百人宽度指标(m/百人)区分地下或半地下人员密集的厅、室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确定。

办公建筑的门洞口宽度不应小于1.00m,高度不应小于2.10m。

(1)建筑内疏散走道和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

不超过6层的单元式住宅一侧设有栏杆的疏散楼梯,其最小宽度可不小于1m。

高层住宅建筑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20m。

(2)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其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4m室外疏散小巷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0m。

民用建筑最小宽度要求:

3.疏散距离指标

安全疏散距离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门的疏散距离,二是从房门到疏散楼梯间或外部出口的距离。

我国规范采用限制安全疏散距离的办法来保证疏散行动时间。

对于丁、戊类生产,当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厂房时,其疏散距离可以不受限制。

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当层数不超过4层时,可将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不大于15m处。

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疏散门或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或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30m;当该疏散门不能直通室外地面或疏散楼梯间时,应采用长度不大于10m的疏散走道通至最近的安全出口。

当该场所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增加25%。

跃廊式住宅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应从户门算起,小楼梯的一段距离可按其1.50倍水平投影计算。

木结构工业建筑中的丁、戊类厂房内任意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分别不应大于50m和60m。

1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教材知识点整理:

安全疏散

(1)

[8月9日]

考点2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

1.安全出口

概念:

安全出口是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

疏散楼梯平面布置。

(1)疏散楼梯宜靠近电梯设置。

(2)疏散楼梯宜靠外墙设置。

疏散楼梯竖向布置

(1)疏散楼梯应保持上、下畅通。

高层建筑的疏散楼梯宜通至平屋顶。

疏散门设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但人数不超过60人的房间且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30人时,其门的开启方向不限(除甲、乙类生产车间外)。

(1)民用建筑及厂房的疏散门应采用平开门。

(2)当门开启时,门扇不应影响人员的紧急疏散。

(3)公共建筑内安全出口的门应设置在火灾时能从内部易于开启门的装置。

(4)高层建筑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上方,应设置挑出宽度不小于1.0m的防护挑檐。

安全出口设置基本要求

每座建筑或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目不应少于2个,每个防火分区相邻2个安全出口或每个房间疏散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m。

可利用设置在相邻防火分区之间向疏散方向开启的甲级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

该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大于1000㎡时,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数量不应少于2个;该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000㎡时,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数量不应少于1个;

公共建筑安全出口设置要求

一、二级耐火等级公共建筑,当设置不少于2部疏散楼梯且顶层局部升高层数不超过2层、人数之和不超过50人、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200㎡时,该局部高出部位可设置一部与下部主体建筑楼梯间直接连通的疏散楼梯。

公共建筑中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当其建筑面积不超过60㎡时,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0.9m;公共建筑中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当其建筑面积不超过75㎡时,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40m。

地下、半地下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目不应少于2个,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火分区相邻布置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一个通向相邻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2.疏散出口

概念:

疏散出口包括安全出口和疏散门。

疏散门是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门、直接开向疏散楼梯间的门。

疏散出口设置基本要求

公共建筑内各房间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每个房间相邻2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除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医疗建筑、教学建筑内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外,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房间可设置1个疏散门:

(1)对于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建筑面积不大于50㎡;对于医疗建筑、教学建筑,建筑面积不大于75㎡;对于其他建筑或场所,建筑面积不大于120㎡;

(2)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建筑面积小于50㎡且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0.90m,或由房间内任一点至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不大于15m、建筑面积不大于200㎡且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1.40m;

(3)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内建筑面积不大于50㎡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厅、室或房间;应控制通过每个安全出口的人数:

即每个疏散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人;当容纳人数超过

2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教材知识点整理:

安全疏散

(1)_第3页

[8月9日]

考点3疏散走道与避难走道

1.疏散走道

概念:

疏散走道是指发生火灾时,建筑内人员从火灾现场逃往安全场所的通道。

疏散走道的布置要求:

1)走道应简捷,并按规定设置疏散指示标志和诱导灯。

2)在1.8m高度内不宜设突出物,走道中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3)尽量避免设置袋形走道。

4)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区处应设置常开甲级防火门。

避难走道

概念:

设置防烟设施且两侧采用耐火极限≮3h放火隔墙分隔,用于人员安全通行至室外的走道。

避难走道的设置规定:

1.)走道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0h;

2)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应少于2个,并应设置在不同方向;当走道仅与一个防火分区相通且该防火分区至少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时,可设置1个直通地面的出口;在任一防火分区向避难所走道门至避难最近走道直通地面出口距离≯60m。

3)走道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4)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0㎡,开向前室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5)走道内应设置消火栓、消防应急照明、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线电话。

3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教材知识点整理:

安全疏散

(1)_第4页

[8月9日]

考点4疏散楼梯和楼梯间

1.疏散楼梯间一般要求(理解)

1)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及合用前室的窗口与两侧门、窗洞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

2)楼梯间内不应设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

3)楼梯间不应设卷帘。

4)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它障碍物。

5)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禁止穿越可燃气体的管道。

敞开楼梯间不应设燃气管道;当必须设置时,应采用金属配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装置等保护措施。

6)除通向避难层错位的疏散楼梯外,建筑中的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面位置不应改变。

7)用作丁、戊类厂房内第二安全出口的楼梯可采用金属梯,但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倾斜角度不应大于45°。

8)疏散用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宜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

必须采用时,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度不应大于10°,且每级离扶手250mm处的踏步深度不应小于220mm。

9)高度大于10m的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应设置通至屋顶的室外消防梯。

室外消防梯不应面对老虎窗,宽度不应小于0.6m,且宜从离地面3.0m高处设置。

10)除住宅建筑套内的自用楼梯外,地下、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必须共用楼梯间时,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完全分隔,并应有明显标志。

2.敞开楼梯间:

是低、多层建筑常用的基本形式,也称普通楼梯间。

3.封闭楼梯间:

指设有能阻挡烟气的双向弹簧门或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的适用范围:

1)医疗建筑、旅馆、老年人建筑;

2)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建筑;

3)商店、图书馆、展览建筑、会议中心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

4)6层及以上的其他建筑。

高层建筑的裙房;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1m且不大于33m的住宅建筑,其疏散楼梯间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当住宅建筑的户门为乙级防火门时,可不设置封闭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1)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或防烟楼梯间。

2)除楼梯间出入口和外窗外,楼梯间的内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

3)高层建筑、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设置封闭楼梯间时,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其他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可采用双向弹簧门。

4)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

4.防烟楼梯间

1)带阳台或凹廊的防烟楼梯间。

2)带前室的防烟楼梯间:

利用自然排烟的防烟楼梯间,采用机械防烟的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的适用范围

1)一类高层建筑及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建筑;

2)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

3)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

4)当地下层数为3层及3层以上,以及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时。

规范3.7.6

高层厂房和甲乙丙多层厂房的疏散楼梯应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应采用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要求(理解)

1)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楼梯间应按规定设置防烟设施,并应设置应急照明设施;

2)在楼梯间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开敞式阳台或凹廊等。

前室可与消防电梯间的前室合用;

3)前室的使用面积:

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

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以及高层仓库不应小于10.0㎡,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

4)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5)除楼梯间门和前室门外,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内墙上不应开设其它门窗洞口。

室外楼梯的构造要求(考数字)

1)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1.1m;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

2)倾斜度不应大于45°;

3)楼梯和疏散出口平台均应采取不燃材料制作。

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楼梯段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

4)通向室外楼梯的门宜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室外开启;门开启时,不得减少楼梯平台的有效宽度;

5)除疏散门外,楼梯周围2.0m内的墙面上不应设置其它门、窗洞口,疏散门不应正对楼梯段。

高度大于10m的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应设置通至屋顶的室外消防梯。

室外消防梯不应面对老虎窗,宽度不应小于0.6m,且宜从离地面3.0m高处设置。

6.剪刀楼梯

剪刀楼梯的特点是,同一个楼梯间内设有两部疏散楼梯,并构成两个出口。

采取下列防火措施:

1)剪刀楼梯应具有良好的防火、防烟能力,应采用防烟楼梯间,并分别设置前室;

2)为确保剪刀楼梯两条疏散通的功能,其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实体墙分隔;

3)楼梯间内的加压送风系统不应合用。

4)楼梯间的前室或共用前室不宜与消防电梯的前室合用;楼梯间的共用前室与消防电梯的前室合用时,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12㎡,且短边≮2.4m。

(补充)规范5.5.28住宅单位的疏散楼梯,当分散设置确有困难且任一户门至最近疏散楼梯间人口的距离不大于10m时可采用剪刀楼梯间,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防烟楼梯间;2)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防火隔墙;3)楼梯间的前室不宜共用,共用时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