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检验标准docx.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20845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妆品检验标准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化妆品检验标准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化妆品检验标准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化妆品检验标准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化妆品检验标准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化妆品检验标准docx.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化妆品检验标准docx.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化妆品检验标准docx.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化妆品检验标准docx.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化妆品检验标准docx.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化妆品检验标准docx.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化妆品检验标准docx.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化妆品检验标准docx.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化妆品检验标准docx.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化妆品检验标准docx.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化妆品检验标准docx.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化妆品检验标准docx.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化妆品检验标准docx.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化妆品检验标准docx.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化妆品检验标准docx.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妆品检验标准docx.docx

《化妆品检验标准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妆品检验标准docx.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妆品检验标准docx.docx

化妆品检验标准docx

.

七分妆公司成品检验QA程序

一、检验程序

 

1检查重量

使用电子称称净重(必须先除皮)

2检查外观

产品外观实施瓶瓶全检,查看包装外表是否有脏点、污点、缺陷

3化妆品标签

标签是否贴错/反/漏,标签是否有色差

4抽样

抽样数量为5‰,抽样检查为微生物查验

5留样

检验合格后每批产品留样数量应足够两次检验,并且在有效期不得转移。

 

二、微检基本点

 

1围

本规规定了化妆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

本规适用于化妆品样品的采集、保存、供检样品制备。

 

2仪器和设备

2.1

天平。

2.2

高压灭菌器。

2.3

振荡器。

2.4

三角瓶。

2.5

玻璃珠。

2.6

玻璃棒。

2.7

刻度吸管。

2.8

研钵。

2.9

均质器。

2.10

恒温水浴箱。

2.11

采样用具:

不锈钢勺,剪刀,开罐器等。

 

3

培养基和试剂

3.1

生理盐水

成分:

氯化钠

8.5g

蒸馏水加至

1000mL

 

.

 

溶解后,分装到加玻璃珠的三角瓶,每瓶

90mL,103.43kPa(15lb)20min

高压灭菌。

3.2SCDLP

液体培养基

成分:

酪蛋白胨

17g

大豆蛋白胨

3g

氯化钠

5g

磷酸氢二钾

2.5g

葡萄糖

2.5g

卵磷脂

1g

吐温80

7g

蒸馏水

1000mL

制法:

先将卵磷脂在少量蒸馏水中加温溶解后,再与其它成分混合,加热溶解,调pH为

7.2~7.3,分装,103.43kPa(15lb)20min高压灭菌。

注意振荡,使沉淀于底层的吐温80充分

混合,冷却至25℃左右使用。

注:

如无酪蛋白胨和大豆蛋白胨,也可用多胨代替。

3.3灭菌液体石蜡。

3.4灭菌吐温80。

 

4样品的采集及注意事项

4.1所采集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一般视每批化妆品数量大小,随机抽取相应数量的包装

单位。

检验时,应分别从两个包装单位以上的样品中共取10g或10mL。

包装量小于

 

20g的样

品,采样量应适量增加,其总量应大于

16g。

4.2供检验样品,应严格保持原有的包装状态,进口产品应为市售包装。

容器不应有破裂,

在检验前不得打开,防止样品被污染。

4.3接到样品后,应立即登记,编写检验序号,并按检验要求尽快检验。

如不能及时检验,

样品应放在室温阴凉干燥处,不要冷藏或冷冻。

4.4若只有一份样品而同时需做多种分析,如微生物、毒理、化学等,应先做微生物检验,

再将剩余样品做其它分析。

4.5在检验过程中,从打开包装到全部检验操作结束,均须防止微生物的再污染和扩散,所

用采样用具、器皿及材料均应事先灭菌,全部操作应在无菌室进行,或在相应条件下,按无菌操作规定进行。

 

5供检样品的制备

5.1液体样品

5.1.1水溶性的液体样品,量取10mL加到90mL灭菌生理盐水中,混匀后,制成1:

10检液。

5.1.2油性液体样品,取样品10mL,先加5mL灭菌液体石蜡混匀,再加10mL灭菌的吐温80,

在40℃~44℃水浴中振荡混合10min,加入灭菌的生理盐水75mL(在40℃~44℃水浴中预温),

在40℃~44℃水浴中乳化,制成1:

10的悬液。

5.2膏、霜、乳剂半固体状样品

5.2.1亲水性的样品,称取10g,加到装有玻璃珠及90mL灭菌生理盐水的三角瓶中,充分振荡混匀,静置15min。

取其上清液作为1:

10的检液。

5.2.2疏水性样品,称取10g,放到灭菌的研钵中,加10mL灭菌液体石蜡,研磨成粘稠状,再加入10mL灭菌吐温80,研磨待溶解后,加70mL灭菌生理盐水,在40℃~44℃水浴中充分

 

混合,制成1:

10检液。

5.3固体样品,称取10g,加到90mL灭菌生理盐水中,充分振荡混匀,使其分散混悬,静置

后,取上清液作为1:

10的检液。

如有均质器,上述水溶性膏、霜、粉剂等,可称

10g样品加入

90mL灭菌生理盐水,均质

1min~2min;疏水性膏、霜及眉笔、口红等,称

10g样品,加

10mL灭菌液体石蜡,

10mL灭菌

吐温80,70mL灭菌生理盐水,均质3min~5min。

 

三、菌落总数

AerobicBacterialCount

 

1围

本规规定了化妆品中菌落总数的检验方法。

本规适用于化妆品菌落总数的测定。

 

2定义

本规采用下列定义

菌落总数(aerobicbacterialcount)是指化妆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如

培养基成分、培养温度、培养时间、pH值、需氧性质等),1g(1mL)检样中所含菌落的总数。

所得结果只包括一群本方法规定的条件下生长的嗜中温的需氧性菌落总数。

测定菌落总数便于判明样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是对样品进行卫生学总评价的综合依据。

 

3仪器和设备

3.1

三角瓶。

3.2

量筒。

3.3

pH计或精密pH试纸。

3.4

高压灭茵器。

3.5

试管。

3.6

平皿:

直径9cm。

3.7

刻度吸管:

10mL、2mL、1mL。

3.8

酒精灯。

3.9

恒温培养箱。

3.10放大镜。

 

4培养基和试剂

4.1

生理盐水:

见总则中

3.1。

4.2

卵磷脂、吐温80—营养琼脂培养基

4.2.1

成分:

蛋白胨

20g

牛肉膏

3g

氯化钠

5g

琼脂

15g

卵磷脂

1g

吐温80

7g

蒸馏水

1000mL

4.2.2制法:

先将卵磷脂加到少量蒸馏水中,加热溶解,加入吐温80,将其他成分(除琼脂

外)加到其余的蒸馏水中,

溶解。

加入已溶解的卵磷脂、

吐温

80,混匀,调pH值为

7.1~7.4

加入琼脂,

103.43kPa(15lb)20min

高压灭菌,储存于冷暗处备用。

4.30.5%

氯化三苯四氮唑

(2,3,5-triphenylterazoliumchloride,TTC)

成分:

 

蒸水100mL

溶解后,103.43kPa(15lb)20min

 

高菌,装于棕色瓶,置

 

4℃冰箱用。

 

5操作步

5.1用菌吸管吸取1:

10稀的液2mL,分注入到两个菌平皿,每皿1mL。

另取1mL

注入到9mL菌生理水管中(注意勿使吸管接触液面),更一支吸管,并充分混匀,制

成1:

100液。

吸取2mL,分注入到两个菌平皿,每皿1mL。

如品含菌量高,可再稀

成1:

1000,1:

10000,⋯⋯等,每种稀度1支吸管。

5.2将融化并冷至

45℃~50℃的卵磷脂吐温

80养脂培养基注到平皿,每皿

15mL,

随即平皿,使品与培养基充分混合均匀,待脂凝固后,翻平皿,置

37℃培养箱培

养48h。

另取一个不加品的菌空平皿,加入15mL卵磷脂吐温80养脂培养基,待脂凝固后,翻平皿,置37℃培养箱培养48h,空白照。

5.3便于区化品中的粒与菌落,可在每100mL卵磷脂吐温80养脂中加入

1mL0.5%的TTC溶液,如有菌存在,培养后菌落呈色,而化品的粒色无化。

 

6菌落数方法

先用肉眼察,点数菌落数,然后再用放大5~10倍的放大,以防漏。

下各

平皿的菌落数后,求出同一稀度各平皿生的平均菌落数。

若平皿中有成片状的菌落或

花点菌落蔓延生,平皿不宜数。

若片状菌落不到平皿中的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

落数分布又很均匀,可将此半个平皿菌落数后乘以2,以代表全皿菌落数。

 

7菌落数及告方法

7.1

首先取平均菌落数在

30~300个之的平皿,作菌落数定的。

当只有一个稀

度的平均菌落数符合此,即以平皿菌落数乘其稀倍数

(表1中例1)。

7.2

若有两个稀度,其平均菌落数均在

30~300

个之,求出两菌落数之比来决

定,若其比小于或等于

2,告其平均数,若大于

2告其中稀度低的平皿的菌落

数(表1中例2及例3)。

7.3

若所有稀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于

300个,按稀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倍

数告之(表1中例4)。

7.4若所有稀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个,按稀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倍

数告之(表1例5)。

7.5

若所有稀度的平均菌落数均不在

30~300个之,其中一个稀度大于

300个,而相

的另一稀度小于

30个,以接近

30或30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倍数告之

(表1

中例6)。

7.6

若所有的稀度均无菌生,告数每

g或每mL小于10CFU。

7.7

菌落数的告,菌落数在10

以,按有数告之,大于

100,采用二位有效

数字,在二位有效数字后面的数,以四舍五入法算。

了短数字后面零的个数,可

用10的指数来表示(表1告方式)。

在告菌落数“不可”,注明品的稀度。

 

表1

菌落计数结果及报告方式

例次

不同稀释度平均菌落数

两稀释度

菌落总数

报告方式

10-1

10

-2

10

-3

菌数之比

CFU/mL或

CFU/mL或CFU/g

CFU/g

4

1

1365

164

20

16400

16000或1.6×10

2

2760

295

46

1.6

38000

38000或3.8×104

4

3

2890

271

60

2.2

27100

27000或2.7×10

4

不可计4650

513

513000

510000或5.1×105

5

27

11

5

270

270或2.7×10

2

6

不可计305

12

30500

31000或3.1×104

7

0

0

0

<1×10

<10

*CFU:

菌落形成单位。

 

四、粪大肠菌群

FecalColiforms

 

1围

本规规定了化妆品中粪大肠菌群的检验方法。

本规适用于化妆品中粪大肠菌群的检验。

 

2定义

本规采用下列定义

粪大肠菌群(Fecalcoliforms)系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在44.5℃培养24h~48h能发酵乳糖产酸并产气。

该菌来自人和温血动物粪便,是重要的卫生指示菌。

 

3仪器

3.1

恒温水浴箱或隔水式恒温箱:

44℃±0.5℃。

3.2

温度计。

3.3

显微镜。

3.4

载玻片。

3.5

接种环。

3.6

电炉。

3.7

三角瓶。

3.8

试管。

3.9

小倒管。

3.10pH计或pH试纸。

3.11

高压灭茵器。

3.12

刻度吸管:

10mL、2mL、1mL。

3.13

平皿。

 

4培养基和试剂

4.1双倍乳糖胆盐培养基

成分:

蛋白胨

40g

猪胆盐

10g

乳糖

10g

0.4%

溴甲酚紫水溶液

5mL

蒸馏水

1000mL

制法:

将蛋白胨、胆盐及乳糖溶解于蒸馏水中,调

pH到7.4,加入

0.4%溴甲酚紫水溶液

5mL,混匀,分装试管(每支试管中加一个小倒管)。

68.95kPa(10lb)20min

灭菌。

4.2伊红美兰(EMB)琼脂

成分:

蛋白胨

10g

乳糖

10g

磷酸氢二钾

2g

 

琼脂

20g

2%

伊红水溶液

20mL

0.5%

美蓝水溶液

13mL

蒸馏水

1000mL

制法:

先将琼脂加到900mL蒸馏水中,加热溶解,然后加入磷酸氢二钾、蛋白胨,混匀,

使之溶解。

再以蒸馏水补足至1000mL。

校正pH值为7.2~7.4

,分装于三角瓶,103.43kPa(15

lb)15min高压灭菌备用。

临用时加入乳糖并加热融化琼脂。

冷至

60℃左右无菌操作加入灭菌

的伊红美蓝溶液,摇匀。

倾注平皿备用。

4.3蛋白胨水(作靛基质试验用)

成分:

蛋白胨(或胰蛋白胨)

20g

氯化钠

5g

蒸馏水

1000mL

制法:

将上述成分加热融化,调pH值为7.0~7.2,分装小试管,103.43kPa(15lb)15min

高压灭菌。

4.4靛基质试剂

柯凡克试剂:

5g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溶解于

75mL戊醇中,然后缓慢加入浓盐酸

25mL。

试验方法:

接种细菌于蛋白胨水中,于44±0.5℃培养

24h。

沿管壁加柯凡克试剂

0.3~

0.5mL,轻摇试管。

阳性者于试剂层显深玫瑰红色。

注:

蛋白胨应含有丰富的色氨酸,每批蛋白胨买来后,应先用已知菌种鉴定后方可使用。

4.5革兰氏染色液:

4.5.1

染液制备

4.5.1.1

结晶紫染色液:

结晶紫

1g

95%

乙醇

20mL

1%

草酸铵水溶液

80mL

将结晶紫溶于乙醇中,然后与草酸铵溶液混合。

4.5.1.2

革兰氏碘液:

1g

碘化钾

2g

蒸馏水加至

300mL

将碘与碘化钾先进行混合,加入蒸馏水少许,充分振摇,待完全溶解后,再加蒸馏水至

300mL。

4.5.1.3脱色液:

95%乙醇。

4.5.1.4复染液:

a.

沙黄复染液:

沙黄

0.25g

95%

乙醇

10mL

蒸馏水

90mL

将沙黄溶解于乙醇中,然后用蒸馏水稀释。

b.稀石碳酸复红液:

称取碱性复红10g,研细,加95%乙醇100mL,放置过夜,滤纸过滤。

取该液10mL,加5%石碳酸水溶液90mL混合,即为石碳酸复红液。

再取此液10mL加水90mL,

即为稀石碳酸复红液。

 

4.5.2染色法

4.5.2.1将涂片在火焰上固定,滴加结晶紫染色液,染1min,水洗。

4.5.2.2滴加革兰氏碘液,作用1min,水洗。

4.5.2.3滴加95%乙醇脱色,约30s,或将乙醇滴满整个涂片,立即倾去,再用乙醇滴满整

个涂片,脱色10s,水洗。

4.5.2.4滴加复染液,复染1min,水洗,待干,镜检。

4.5.3染色结果

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注:

如用1:

10稀释石碳酸复红染色液作复染,复染时间仅需10s。

 

5操作步骤

5.1取10mL1:

10稀释的检液,加到10mL双倍浓度的乳糖胆盐培养基中,置

养箱中培养24h~48h,如不产酸也不产气,则报告为粪大肠菌群阴性。

5.2如产酸产气,划线接种到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置37℃培养18h~24h

44℃±0.5℃培

 

同时取该培

养液

1~2滴接种到蛋白胨水中,置

44℃±0.5℃培养

24h。

经培养后,在上述平板上观察有无典型菌落生长。

粪大肠菌群在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上

的典型菌落呈深紫黑色,圆形,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常具有金属光泽。

也有的呈紫黑色,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或粉紫色,中心较深的菌落,亦常为粪大肠菌群,应注意挑选。

5.3挑取上述可疑菌落,涂片作革兰氏染色镜检。

5.4在蛋白胨水培养液中,加入靛基质试剂约0.5mL,观察靛基质反应。

阳性者液面呈玫瑰

红色;阴性反应液面呈试剂本色。

 

6检验结果报告

根据发酵乳糖产酸产气,平板上有典型菌落,并经证实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靛基质试

验阳性,则可报告被检样品中检出粪大肠菌群。

 

五、绿脓杆菌

PseudomonasAeruginosa

 

1围

本规规定了化妆品中绿脓杆菌的检验方法。

本规适用于化妆品中绿脓杆菌的检验。

 

2定义

本规采用下列定义。

绿脓杆菌(Pseudomonasaeruginosa)属于假单胞菌属,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氧化酶阳性,

能产生绿脓菌素。

此外还能液化明胶,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在42℃条件下能生长。

该菌对人有致病力,可使伤处化脓,引起败血症等。

 

3仪器

3.1

恒温培养箱:

37℃、42℃。

3.2

三角瓶。

3.3

试管。

3.4

平皿。

3.5

刻度吸管:

10mL、2mL、1mL。

3.6

显微镜。

3.7

载玻片。

3.8

接种针、接种环。

3.9

电炉。

3.10

高压灭茵器。

 

4培养基和试剂

4.1SCDLP液体培养基

见总则中3.2。

4.2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培养基

成分:

牛肉膏

3g

蛋白胨

10g

氯化钠

5g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0.3g

琼脂

20g

蒸馏水

1000mL

制法:

除琼脂外,将上述成分混合加热溶解,

调pH为7.4~7.6,加入琼脂,68.95kPa(10

lb)20min灭菌后,制成平板备用。

4.3乙酰胺培养基

成分:

乙酰胺

10g

氯化钠

5g

无水磷酸氢二钾

1.39g

 

无水磷酸二氢钾

0.73g

硫酸镁(MgSO·7HO)

0.5g

4

2

酚红

0.012g

(1.2%溶液1mL)

琼脂

20g

蒸馏水

1000mL

制法:

除琼脂和酚红外,将其它成分加到蒸馏水中,加热溶解,调

pH为7.2,加入琼脂、

酚红,103.43kPa(15lb)20min

高压灭菌后,制成平板备用。

4.4

绿脓菌素测定用培养基

成分:

蛋白胨

20g

氯化镁

1.4g

硫酸钾

10g

琼脂

18g

甘油(化学纯)

10g

蒸馏水

1000mL

制法:

将蛋白胨、氯化镁和硫酸钾加到蒸馏水中,加温使其溶解,调

pH至7.4,加入琼

脂和甘油,加热溶解,分装于试管,

68.95kPa(10lb)20min

高压灭菌后,制成斜面备用。

4.5

明胶培养基

成分:

牛肉膏

3g

蛋白胨

5g

明胶

120g

蒸馏水

1000mL

制法:

取各成分加到蒸馏水中浸泡

20min,随时搅拌加温使之溶解,调

pH至7.4,分装

于试管,经68.95kPa(10lb)20min

灭菌后,直立制成高层备用。

4.6

硝酸盐蛋白胨水培养基

成分:

蛋白胨

10g

酵母浸膏

3g

硝酸钾

2g

亚硝酸钠

0.5g

蒸馏水

1000mL

制法:

将蛋白胨和酵母浸膏加到蒸馏水中,加热使之溶解,调pH为7.2,煮沸过滤后补

足液量,加入硝酸钾和亚硝酸钠,溶解混匀,分装到加有小倒管的试管中,68.95kPa(10

lb)20min灭菌后备用。

4.7普通琼脂斜面培养基

成分:

蛋白胨10g

牛肉膏3g

氯化钠5g

琼脂15g

蒸馏水1000mL

制法:

除琼脂外,将其余成分溶解于蒸馏水中,调pH为7.2~7.4,加入琼脂,加热溶解,分装试管,103.43kPa(15lb)20min高压灭菌后,制成斜面备用。

 

5操作步骤

 

5.1

增菌培养:

取1:

10样品稀释液10mL加到90mLSCDLP液体培养基中,置37℃培养

18h~

24h。

如有绿脓杆菌生长,培养液表面多有一层薄菌膜,培养液常呈黄绿色或蓝绿色。

5.2

分离培养:

从培养液的薄膜处挑取培养物,划线接种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琼脂平板

上,置37℃培养18h~24h。

凡绿脓杆菌在此培养基上,其菌落扁平无定型,向周边扩散或略

有蔓延,表面湿润,菌落呈灰白色,菌落周围培养基常扩散有水溶性色素,此培养基选择性

强,大肠艾希氏菌不能生长,革兰氏阳性菌生长较差。

在缺乏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培养基时也可用乙酰胺培养基进行分离,将菌液划线接种

于平板上,放37℃培养24h,绿脓杆菌在此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扁平,边缘不整,菌落

周围培养基略带粉红色,其它菌不生长。

5.3

染色镜检:

挑取可疑的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阴性者应进行氧化酶试

验。

5.4

氧化酶试验:

取一小块洁净的白色滤纸片放在灭菌平皿,用无菌玻璃棒挑取绿脓杆菌可

疑菌落涂在滤纸片上,然后在其上滴加一滴新配制的

1%二甲基对苯二胺试液,在15s~30s之,

出现粉红色或紫红色时,为氧化酶试验阳性;若培养物不变色,为氧化酶试验阴性。

5.5

绿脓菌素试验:

取可疑菌落

2~3个,分别接种在绿脓菌素测定培养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