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鉴书写规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21378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鉴书写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年鉴书写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年鉴书写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年鉴书写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年鉴书写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年鉴书写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年鉴书写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年鉴书写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年鉴书写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年鉴书写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年鉴书写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年鉴书写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年鉴书写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年鉴书写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年鉴书写规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年鉴书写规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年鉴书写规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鉴书写规范.docx

《年鉴书写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鉴书写规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年鉴书写规范.docx

年鉴书写规范

年鉴的撰写格式和要求

对于年鉴的编辑撰写要求及格式大家对年鉴比较生疏,其实一介绍大家就比较清楚了。

   一、什么是《年鉴》

   《年鉴》年鉴属史料性文献,它以年为期,记载、汇辑上年度自然或社会历史发展历程性的资料。

年鉴具有服务现实,明鉴春秋的功能。

年鉴是昨天的历史,今天的镜子,明天的见证。

按年度出版,便于读者查考检阅的资料工具书。

既为读者及时提供新资料,也为社会积累史料,对现实对历史都有文献价值,它是史志的一种类型。

无论什么《年鉴》,都是反映本年度全貌的“百科全书”。

所以年鉴主要是记录当今,提供借鉴、备千百年后的考证。

   年鉴的特性:

①年鉴是刊物,每年出版一次;②年鉴是志书,是史书,写时站在历史的角度用陈述句如实记录,不形容、不评价、不溢美,评说事属后人事;③年鉴与方志不同点在于年鉴只记上一年度的事,方志是记多年的事,按国家规定,20年修一次方志,这样方志记20年的事。

④地方年鉴是全面翔实记录某行政区域上一年度工作的百科全书,单位年鉴是全面翔实记录单位上一年度工作和基本情况;⑤用第三人称写,站在年鉴刊物的角度写,不能有“我”字出现;⑦年鉴的格式是相对固定的,各年变化很小,认真写一次,可管好多年。

原因是每年干的都是那些工作,很少变化。

   二、条目的撰写

   要知道年鉴条目写什么。

也就是年鉴撰稿人先要明确的选题。

具体地说,一是年鉴条目的记述的内容应是本年度发生的事,一般不作历史回顾,也不预测未来。

二是即内容要有一定的意义,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三是能够传达事物的发展变化的状态。

年鉴的条目是不能以心理活动、思想活动来立目,因为心理活动不是实践,年鉴只收已经实践过的并且已经完成了的事情,在一般情况下,心理活动,怎样思想的都不是人们的实践过程,更与事物发展无关。

在哲学的范畴心理活动属于主观世界,而主观世界根本不属于年鉴应该收录的内容。

   具体撰写时,年鉴要求首先要有标题,标题一般应使用直述式,字要少,一句话直述主题,一般中间不用逗号,用一句话或词组表明,表现内容的主题词要放在前面。

标题要“概括、精炼”,尤其不能加见解、评论、形容。

曾有过《小荷初露尖尖角》这样的标题,这个标题什么也不能说明。

标题要是主谓宾短句,用非常简短、完整的一句话点明条目的主题。

用小四号黑体字加粗,用方角括弧括上,标题前不空格与正文空一个字格,正文用小四号宋体。

标题也可以不加单位名称,省去主语。

   年鉴条目内容要求要用纪事本末体,纪是世纪的纪,可以说是世纪的事,本末,即头尾,就是把一件事情从头至尾写清楚。

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

是以记事为主,把历史上的大事,详其首尾,集中表述其过程。

大家都是教研员,笔杆子,写东西不在乎,只是对年鉴接触得少,不了解其体裁。

纪事本末体不同于教案、工作总结、工作汇报、论文、小说、信息等其他体裁,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著史体裁,是每事一题,为一专条。

要素需完整,能独立成条。

   纪事本末体要求开门见山,直书其事,用朴实的语言,把事情讲清楚。

不需要导语、铺垫文字、不需要描写、也不要写活动的目的、感想评价、评语之类的语言,用事实说话,寓观点于事实之中。

把事实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写清楚,只写事情的全过程,把事情、活动的中心、重点写清楚。

用事实去体现观点,使读者自己从中得出结论,获得信息。

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去评价你的活动、工作。

在能够准确表达意思的前提下,用最简洁、最精炼的文字陈述事实,力争做到无一句多余的话,无一个多余的词。

朴实、庄重、简炼、严谨,是撰写年鉴条目的基本语言风格。

因此不要出现1.2.3.4.5.的序列号。

涉及到参加人员,除主要领导的职务姓名外,尽量少写,尤其陪同人员,可写可不写的,尽量不写。

而参加活动的人员总数是一定要的,这表明了活动的规模。

   有的条目在记载事物和叙述成就时,使用受到领导教师的高度评价、发挥巨大作用、发表了重要讲话等语言,这些都不需要,而是要重点把活动的核心交代清楚。

比如,写一节研究课、观摩课,往往写了一些参加的领导、专家,受到了领导专家的一致好评,而课程的闪光点却写得寥寥无几。

成就也应写明成绩成果的核心,不加任何评价,只有证书奖牌能够说明问题。

编写年鉴条目时要尽量挤去水分,浓缩信息含量,恰如其分,要原原本本陈述事物,不说过头话。

作者也不发表任何主观见解和评论,不穿插描写或对话,不介绍经验和做法,也不对未来做展望。

一定要干净利落记录史实,不加任何其他语言。

条目中不写年份,因为2008年鉴是统一一年的,出席活动的领导职务名称要写准确,注意要标出撰稿人。

正文还要求,开始先写具体时间日期,不要年份。

然后是单位名称,一般也不要写非常具体的地点,如某某会议室等。

   举个例子,以下条目与我们上交的许多条目非常相似。

   原文是:

     【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某区教委于12月下旬召开了某区小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

会议围绕“如何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如何对课堂改革进行管理”两个专题进行。

会议第一天(23日)展示了具有较强改革精神的4节课。

它们是某第四小学李文惠的数学课“圆的周长”、某中心小学刘飞的语文课“白杨”,某第一小学傅雪松的科技活动课、自编教材“蜂巢的结构”,某小学李文祥的音乐课“迎春秧歌”(竖笛合奏)。

课后授课教师分别就个人的教改的思路和体会以课为例进行了说明。

接着由小学教研室4位教研员结合课的教改特点进行评议,同时分析了我区学科教改的现状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会议第二天是4项教改经验介绍。

它们是思想品德课教研员王斌的《创设教学互动条件的实践探索》,某小学赵圣贤的《低年级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形式的探索》,某中心小学王世琴的《关于小学作文训练四落实的试验》,某乡教委刘西之的《在低年级语文教改中以说为突破口,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改实验》。

这是该区教委为进一步深入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全区小学教学改革及其管理提供经验,提供管理模式,探索教育发展新路而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大会由教委领导同志做了总结,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

   上述条目需要改动的地方比较多,

   第一,标题使用了排比句,主题不明了。

年鉴条目要求是“一事一条”,读者无法弄清楚这个条目到底是讲“深化教学改革”还是“推进素质教育”。

因此,这个条目标题可以改成:

“交流小学教学改革经验”。

   第二,使用相对时间代替了绝对时间。

时间是年鉴条目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位于条目导语之首,在撰写中要尽量保留绝对时间。

年鉴要求不书写年份,因此,本条目导语应该改成:

12月23至24日,某区教委召开小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

   第三,出现不应出现的八个人名和单位。

都应删掉,除重要领导和人物一般不写。

同样的没有实际意义的单位也应该删掉。

我们有些条目总怕漏掉领导名、主要人物名。

   第四,出现了多处不该使用的“了”和“的”,以及不应出现的修饰语“具有较强改革精神的”等。

   第五,条目记述使用了不应该的第一人称“我”。

年鉴必须使用第三者的口吻来记述客观实事,不能出现“我”、“我区”、“我市”、“我校”等语体。

   第六,出现了大段的议论文字。

年鉴只承担记述史实的功能,客观的历史就是客观的历史,不需要在年鉴里画蛇添足地加以评论。

第七,使用了较大篇幅的空话。

第八,标题格式不对,要用小四号黑体加粗,方角括号括上,正文距标题一个全角字格。

       综上所述,上述条目可以修改成为以下一段文字:

     【交流小学教学改革经验】 12月23至24日,某区教委召开小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

会议以“如何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如何对课堂改革进行管理”为主题,评议数学课“圆的周长”、语文课“白杨”、科技活动课(自编教材)“蜂巢的结构”和音乐课“迎春秧歌”(竖笛合奏)4节教改实验课,并以《创设教学互动条件的实践探索》、《低年级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形式的探索》、《关于小学作文训练四落实的试验》和《在低年级语文教改中以说为突破口,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改实验》为题介绍4项教改经验。

   改完后会发现到底有多少人参加会议没有,同时没有撰稿人,改了半天条目还是不很完整。

   关于照片,第一撰稿人要与摄影人联系,不要交没有条目的照片,这样的照片交了也没意义,没有地方放。

二是好的条目,很重要的活动,尽量要配照片,一个活动很多张照片最好不要自己选一两张上交,使我们没有选择余地。

照片应与年鉴内容要相吻合,照片标题要准确,有摄影人。

   关于录像,07年第一年征集,大家都没有经验,今年希望各单位选择重点内容上交原始素材,不要交自己编辑的成片,有的还插入了一些其他内容,二次编辑比较困难,效果也不好。

   三、选题指导思想

 1.围绕教委、本单位年度中心工作、重点工作记录。

 2.强化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的编辑思想,特别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兼顾德育、体育、卫生、基本建设、教育技术、高等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民办教育等类目。

 3.取材要具体、实际,不出现笼统的总结、展望未来、目标、设想的条目。

   四、选题范围

 1.综合性条目:

包括本单位、本部门年度的基本工作情况、重要事件。

 2.专题条目:

包括年度主要工作、重点工作、专项工作、重要活动、连续性工作的重大进展。

 3.重要会议性条目:

要求写清名称、时间、地点、举办单位、主要内容、结果。

 4.科研成果及获奖性条目:

写清成果名称、完成单位(个人)、时间、性能、获奖情况、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5.基本建设条目:

包括年度总投入、总规划落实项目、项目名称、投资工程本体(规模、设施、资金)、质量水平(达到标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6.本单位、本部门部门其他作为年鉴具有记录价值得工作、活动、事件。

整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建工作及领导视察、检查等;二、教育教学:

教学研究、教研活动、课程建设;三、德育:

德育活动、班主任工作;四、体育、美育、卫生:

开展的各项活动;五、教育科研:

立项、研究、成果;六、现代教育技术:

投入、开展活动;七、校园建设;八、其他:

各项有记录价。

 7.一般不写承办活动。

 8.教科研课题开题、阶段会、也不写,主要写成果性的,要将成果的核心内容表述清楚。

时刻要记住是后人借鉴和考证的作用,要反映出该项工作的特点特色,让人受益。

框架层次

 

一、框架是全书内容的总体设计,是年鉴的基本结构,应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具有独特个性的框架。

二、框架要基本稳定,不宜年年多变,以利保持年鉴自身的特色、风格和连续性。

但年鉴框架也要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有所调整,有所创新,使之更好地反映客观实际和充分发挥年鉴的功能。

三、框架设计要覆盖面广,分类科学,层次清楚,结构严谨,领属关系得当,内容均衡适度。

四、框架结构要符合年鉴体例,做到结构栏目化,主体内容条目化。

年鉴主体一般分为3个~4个层次。

3个层次分为栏目(类目)、分目和条目;4个层次分为栏目(类目)、分目、子目和条目。

五、条目标题要明确、简洁,见题如义。

一般使用直述式,用一句话表述一个完整的信息,中间不用逗号。

六、条目标题要突出体现主题内容的词,以便检索。

文字应简明醒目,不要用号召用语和形容词。

七、条目标题“动”、“静”应统一,同一类的标题必须统一。

会议标题不要既用动态的又用静态的。

八、条目标题用字要简洁明了,突出主题,尽量不超过15个字。

九、同一分目的条目标题,应按一定顺序排列。

可以时间为序排列,也可以轻重主次排列,或分门别类排列,使条目之间的排列体现一定的逻辑顺序。

十、综述和概况。

综述置于栏目之前,概况置于分目之首,综合地反映不同栏目和分目所记领域一年内发展变化的全貌和基本情况。

所有栏目和分目,一般均应设置综述和概况。

综述和概况要“全”(全面)和“概”(概括)。

一般应包括基本情况、主要成绩、总体特点、典型材料、重要数据、存在问题等几个方面的要素。

要素要齐全,防止空洞无物和残缺不全两种倾向、注意动静结合,每个综述和概况既要设置若干相对稳定不变的项目(或方面),又要写出各个年度的变化和发展,以增强历史感,体现资料和信息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综述和概况对所涉领域的总体评价应寓于事实的叙述之中,做到述而略论,点到为止,防止以论代述,借题发挥。

注意综述、概况和条目在层次上的区别,防止在材料和数据的选用上过多重复,也要寻找到各自的角度,合理运用。

同时,要注意三者之间的统一,防止在事实、数据、评价等方面前后不一,产生矛盾。

十一、重大活动类条目。

包括时间、地点、名称、主办单位、参加人员及人数、内容、结果等基本要素。

应着重记述活动的主要内容、特点和结果。

注意避免叙述一般过程、罗列出席人员、抄录领导人讲话、偏重气氛描绘等做法。

十二、会议类条目。

包括时间、地点、名称、主办单位、规模、人数、中心议题、会议成果等基本要素。

应着重记述会议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做出什么决定,提出什么新的理论观点,新的政策、措施等等。

避免写日程安排、会场布置及气氛,领导人名单、接见、讲话等要少写以至不写。

注意控制会议条目的数量。

有些同类会议可以适当合并或列表记载,一些缺乏实质性内容的会议,不立条。

有些会议的标题,可视情况,可以会议名称立条,也可以会议内容立条。

十三、机构类条目。

包括机构名称、成立时间、批准机关、组织形式、主要职能(范围)、内部机构设置等基本要素。

应着重介绍主要职能及工作成果等。

避免在成立原因、过程、意义上多做文章,对领导人不必大量罗列,记主要领导人即可。

十四、科研成果类条目。

包括成果名称、完成单位或个人、完成时间、成果价值、获奖等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基本要素。

应重点介绍成果的价值。

对研制过程、意义、应用范围等应避免广告式用语。

介绍学术观点时,要客观、公允,切忌带有个人观点进行褒贬。

十五、工程类条目。

包括工程名称、工程本体(规模、设施)、质量水平(达到的标准)、地点、时间(开工、完工)、完成单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基本要素。

应重点介绍工程本体、质量水平和效益。

避免在开工(竣工)典礼场面、领导人员出席及讲话、建设过程、自我评价等方面多花笔墨,避免广告式用语。

十六、竞赛类条目。

包括时间、地点、竞赛范围、项目、结果等基本要素。

应重点记述竞赛项目及结果。

注意避免对意义、目的、过程、赛场气氛的评价。

十七、事故类条目。

包括时间、地点、单位、原因、损失(危害)程度、处理结果等基本要素。

应重点记述损失程度及处理结果(尚未处理者可不写)。

注意避免描述领导重视、布置抢救及抢救经过、现场气氛。

十八、人物类条目。

依次包括生卒年月日、性别(男性不注)、民族(汉族不注)、籍贯、党派情况、最高学历、主要经历(以时为序)、职务(职称)或活动领域、重要事迹、成就、著作、影响、奖励称号等基本要素。

应重点介绍主要经历,重要事迹和成就。

除“逝世人物”外,新闻人物还应该着重介绍人物的思想品质、性格特征、言谈举止,不用“杰出”、“卓越”等褒扬定语。

涉及国家领导人的条目,必须按有关规定审批后方能采用。

十九、各类专题性条目均应注意标题和正文的衔接,尽量避免正文起始重复标题。

如人物类条目,在标题(人物姓名)之后的正文,应接写生卒年月日,不必重复人物姓名;会议类条目,在静态标题(“×××”会议)之后的正文,可接着写“于×月×日召开”,不必重复写成“×××会议于×月×日召开”;在动态标题(“召开×××会议”)之后的正文应有主语,可写成“该会议于×月×日召开”。

二十、条目篇幅。

综述一般控制在1500字以内,概况一般控制在800字以内。

专题性条目可分长、中、短三类,短条300字以下,中条400字左右,长条700字左右,应以中、短条为主。

二十一、语言

1.准确,即用词恰当,逻辑严密,资料准确。

统计数字应以统计部门提供的为准;不属统计部门的统计数字,由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提供。

稿件中慎用“最大”、“国内领先”、“国际水平”、“第一”等文字,直述其事,让读者自己判断;如是经过评比的,直接写明评比结果,并写明评选的部门。

2.规范,即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不用文言、方言、俚语,忌用仅在行业内通用的简称、某些简约的用词,应在首次使用时加括号具体说明。

如开展争创“两个一流”(建一流队伍,创一流工作)活动;评选“三学”(学知识、学科学、学技术)状元;“三机关一部门”(党政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和经济管理部门),等等。

文句要符合语法、修辞和逻辑要求。

3.简洁,即用简炼、严谨的语言,向读者提供高浓缩的信息。

要惜墨如金,挤干水分,删去不含有价值信息语言。

4.明了,即开门见山,直陈其事,不用导语,不用铺垫文字,用最明确的语言,把信息传递给读者。

5.朴实,即用词把握分寸,如实记事,不以偏概全或言过其实,忌用空话浮词,忌用宣传与广告色彩的语言。

对人物、事物的褒贬,寓于事实的叙述之中。

二十二、文体。

基本使用两种文体。

记事、记物、记人用记述文;对事实和知识作介绍、解释,用说明文体。

不描写、不抒情、不议论。

避免使用总结报告、新闻报道、散文等文体。

二十三、条目文稿一律使用统一的打印稿纸,开本大小根据各单位归档要求而定。

每个条目另纸开头,不接写。

稿纸左边留出装订线,装订线内不应有文字。

二十四、条目标题顶格书写,前后加方头括号(【】),后空一格接写正文。

综述、概况一律不另加标题,均以“综述”、“概况”为标题。

“综述”、“概况”的书写格式必须全书统一。

二十五、除“综述”可分段书写外,其他条目不分段。

二十六、条目作者在文后署名(图片作者在文字说明署名),顶后格,加圆括号。

条目一般不以单位署名,集体创作可用笔名。

由单位提供的图片、表格、资料,写作“××(单位)供稿”。

二十七、改稿不用铅笔和圆珠笔,三审须用三种不同的颜色笔改稿;在电脑上改稿必须留下原稿和改稿者的修改痕迹。

二十八、除专文、引文外,条目行文统一使用第三人称的称谓,一律不用第一人称或第一人称代词。

如不用“本市”、“我党”、“我军”、“本公司”等称谓。

应直书市名、党名、军名、单位名,如“中国共产党”(可简称“中共”)、“中国人民解放军”(可简称“解放军”)、“××公司”等。

二十九、凡人名一律直书其名,不用“同志”、“先生”等称谓。

需要说明职务、职称、学衔的,可将职务等加在姓名之前。

如“上海市市长×××”、“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上海大学教授×××”、“医学博士×××”等。

三十一、关于华侨等人士的称呼,以“华侨、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同胞、外籍华人”的称呼为准。

关于涉台用语遵照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联合下发的《关于正确使用涉台宣传用语的意见》执行。

三十二、会议、组织、机构等名称,除常用简称外,在文中首次出现时,一律用全称,并用圆括号注明简称,以后用简称。

名称的使用必须前后一致,对同一会议、组织、机构不能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名称。

三十三、涉及区级政府机构的名称,一般不用简称而用全称。

三十四、行政区划的称呼顺序应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全国行政区划和上海市行政区划的排列应按照有关规定排列。

三十五、质量认证体系的书写格式为“ISO9000:

2004”(英文字母与数字之间空汉字的四分之一距)。

三十六、所有外国人名、地名、机构名称、学术名词等,均应译成中文,并视需要括注外文。

译文一般以新华社和人民出版社的译名为准。

三十七、时间一律具体书写,不用“今年”、“前年”、“本月”、“目前”、“现在”等时间代名词;不用“近几年”、“最近”、“目前”、“几年来”、“不久以前”等模糊时间概念;不用时间简称,如“1990年”不能写成“90年”。

三十八、公历年月日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农历年月日一律用汉字表示,并不得混用。

如“1998年10月1日”不得写成“1998年十月一日”。

凡人物生卒年月、年龄、年份等也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在括号内注明人物生卒年月和干部任职起讫时间的,年月日可以用脚点表示,如“周恩来(1898-03-05~1976-01-08)”。

三十九、年份之间的起讫时间“年”字,如“1980年~1985年”不可省略为“1980~1985年”。

月、日的用法可同上。

但不同月的不能省略“月、日”,如“1998年10月28日至11月25日”,在使用时必须做到全书统一。

四十、纪年统一用公元纪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纪年,历史纪年之后括注公元纪年。

历史纪年中的数字,民国之前的用汉字书写,民国时期的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如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民国24年(1935年)。

南汇县解放(1949年5月16日)之后,一律采用公元纪年。

四十一、人们熟知的历史上著名事件、日期的写法,一般不加引号,中间也不用间隔号圆点,如五四运动、五一国际劳动节、八一三事变,不必写成“五•四”运动、“五•一”国际劳动节、“八•一三”事变等。

但涉及一月、十一月、十二月的,应用间隔号圆点将表示月和日的数字隔开,并外加绰号,避免歧义,如“一•二八”事变,“一二•九”运动等。

四十二、数字用法以1995年12月发布的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为准,并根据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统一的情况,对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数字的情况进行规范。

四十三、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的:

1.数量量值中的数字,如“1米”、“3公斤”、“5天”、“20℃”等。

2.物理量量词(计数单位)前的数字,如“5人”、“30元”、“200个”等。

3.计数的数值,如正负整数(2,-6)、小数(2.80)、百分数(50%)、比例(3∶7)。

4.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并不得与汉字混用,如“20世纪90年代”、“1998年5月6日”、“14时12分36秒”等,不能写成“20世纪九十年代”或“二十世纪90年代”。

5.代号、代码,如“GB3100-93”、“国办发[2005]1号文件”。

6.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在表示数值的范围时,使用连接号“—”,两个连用的数值之间不能省略单位名称,如“150千米~300千米”、“10℃~20℃”、“10%~15%”。

四十四、必须使用汉字数字的:

1.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专用名词、诗词、古文中的数字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如“一律”、“一方面”、“十滴水”、“七上八下”、“八国联军”、“四书五经”、“五四运动”、“十月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二万五千里长征”等。

2.相邻的数字连用表示的概数和带有“几”字的概数,如“三四个人”、“五六十岁”、“几十”、“三千几百”、“一两个小时”、“三五天”等。

3.数字后不带数量词的,如“三省”、“四市”、“五国”、“四大项”等。

4.星期数,如“星期二”、“星期六”等。

四十五、视情况而定的:

1.在统计数值中的分数用阿拉伯数字(1/2),在非统计数的行文中,分数可用汉字,如“三分之二”、“五分之四”、“千分之一”等。

2.序数一般用汉字,如“第一次”、“第二名”、“第三局”等。

但与其他阿拉伯数字联用时,则用阿拉伯数字,如“1998年第4期”。

3.约数,用“多”、“余”、“左右”、“上下”、“约”等表示的约数,一般用汉字,如“十余次”、“一千多件”、“五十名左右”、“约三百元”等。

但一组数字中既有精确数字,也有约数时,为保持局部体例上的一致,其约数也可使用阿拉伯数字,如“拿出1900万元,调拨钢材3000多吨、水泥2万多吨、柴油1400吨”。

四十六、数字增长的比较,年度比较的写成“比上年增长×××%”,季度或月份比较的,可写成“比上年同期增长×××%”,一般不用“同比”或“增长×个百分点”,对增长速度进行比较时可用“提高×个百分点”。

四十七、4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