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01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224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01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01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01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01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01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01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01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01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01Word下载.docx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0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01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01Word下载.docx

(3)理解信息处理、数据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运用所学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应用领域中的若干实际问题。

(4)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方法。

初步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方面的工具,能够借助工具书查阅外文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

(5)有参与大型计算和应用开发的实习经历,了解信息产业的社会需求,具备参与应用开发和管理等工作的知识。

2、能力结构

(1)能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具有较好的算法分析和设计能力。

(2)具有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参与大型计算和应用开发,具有从事IT企业、计算机教学与管理工作的能力。

(4)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能力,具有知识更新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5)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具有一定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结构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立德树人的基本观点。

(2)具有健康的体魄、坚定的意志、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体质健康情况达到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水平。

(3)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较高的人文素养、爱岗敬业,能够团结合作,有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

(4)具有高尚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良好的团队协作工作意识和习惯。

三、专业培养规格实现矩阵

培养规格

(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

实现途径

课程设置

其他(如教学方式、技能竞赛等)

知识结构

(1)数学方面的知识和数学思维训练。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论统计、数学建模与实验、数值分析、大学物理与实验、离散数学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数学竞赛、学术报告及讲座

(2)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理论、技术及应用。

信息科学基础、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数据库应用、密码学原理

学术报告及讲座,实习实训、大学生创新思维训练

(3)信息处理、数据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计算机理论、方法和技能。

大学计算机基础、密码学原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分析

学术报告及讲座,实习实训

(4)科学研究,信息技术、资料查询,文献检索、研究报告和论文。

大学英语、专业英语、专业论文选读与训练、毕业论文(设计)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5)实习经历,应用开发和管理。

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毕业实习

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大学生创新思维训练、大学生职业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设计

能力结构

大学计算机基础、数据结构、数学建模与实验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学术报告及讲座

学生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数学建模与实验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专业相关论文

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毕业实习

学术报告及讲座、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社团活动

大学生社会实践、大学生职业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数学建模与应用

教师科研项目、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程序设计大赛、大学生创新思维训练、实习

大学生创新思维训练、大学生创业基础、创新创业类通识教育选修课、数学建模与实验

素质结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

学术报告及讲座、社团活动、思想政治课课程实践、大学生公益劳动

大学体育、人文社科类通识教育选修课、艺术教育类通识教育选修课

大学生社会实践、大学生职业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类通识教育选修课、学术报告及讲座、社团活动

毕业实习、通识教育选修课

教师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学术报告及讲座、社团活动

大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大学生职业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创新思维训练

专业相关论文、资格证书、学术报告及讲座、社团活动

四、主干学科

数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五、专业核心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信息科学基础、C++程序设计、常微分方程、数值分析、数据结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数学分析:

本课程是用极限方法研究函数的一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极限理论、一元微积分学、多元微积分学和级数理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论证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后继各门课程提供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高等代数: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多项式理论和线性代数理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公理化方法和抽象思维的方法。

教学过程中着重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论证推理能力,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提供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学习能力。

解析几何: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向量代数,空间直线和平面,常见曲面,坐标变换,二次曲线方程的化简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用代数研究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对空间图形的直观想象能力,为后继课程奠定必要的数学知识、方法和思维基础。

信息科学基础:

本课程研究通信系统的目的就是要找到信息传输过程的共同规律,以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有效性、保密性和认证性,以达到信息传输系统最优化。

所谓可靠性高,就是要使信源发出的消息经过信道传输以后,尽可能准确地、不失真地再现在接收端。

而所谓有效性高,就是经济效果好,即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和尽可能少的设备来传送一定数量的信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香农(Shannon)信息论为主要内容的基本信息理论,掌握几类常规的无失真信源编码方法与抗干扰信道编码方法,了解失真编码的基本原理,并结合上机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C++语言程序设计:

本课程主要讲授C++程序设计语言、程序结构和过程化基础,以及在C++程序设计基础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对程序设计入门、掌握程序设计方法以及把握C++程序设计的灵魂。

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进而学会利用C++语言解决一般应用问题,并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奠定程序设计基础。

常微分方程: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常微分方程的基本理论、定性稳定性理论基础、近似方法及其实现、建立微分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微分方程的基础理论,提高用常微分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数值分析:

本课程是研究各种数学问题求解的数值计算方法及其理论的一门课程,它将科学计算、理论分析与科学实验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内容丰富而且实践性强,研究方法深刻又有自身的理论体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验,使学生能够掌握数值计算的基本思想与理论,掌握对各种算法实现数值计算的基本方法,并且会对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与各种软件的实际操作能力、算法设计能力和程序设计能力。

数据结构:

本课程主要介绍如何合理地组织数据、有效地存储和处理数据,正确地设计算法以及对算法的分析和评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透地理解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的基本概念以及有关算法,培养基本的、良好的程序设计技能,编制高效可靠的程序,为学习操作系统、编译原理和数据库等课程奠定基础。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本课程主要内容有随机事件和概率、随机变量的分布、多维随机变量的分布、数字特征、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的回归分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继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六、主要实践环节

专业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数学建模竞赛等。

七、学制和学分要求

本专业实行学年学分制,修业年限四年,要求修满175学分。

八、毕业条件

学生四年学习期满,完成并通过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方可毕业。

九、学位授予

本科毕业生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经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可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十、课程体系构成及学时学分比例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学分

学时

备注

总学分

%

总学时

理论

实验

实践

通识教育课程

必修

45

816

738

32

46

 

选修

10

160

专业教育课程

专业基础及核心课

47

849

753

96

专业拓展课

15

288

128

职业教育课程

9

122

38

8

64 

集中实践课程

41

合计

175

100

2433

2029

3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