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考试复习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224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刑法考试复习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刑法考试复习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刑法考试复习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刑法考试复习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刑法考试复习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刑法考试复习题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刑法考试复习题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刑法考试复习题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刑法考试复习题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刑法考试复习题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刑法考试复习题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刑法考试复习题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刑法考试复习题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刑法考试复习题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刑法考试复习题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刑法考试复习题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刑法考试复习题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刑法考试复习题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刑法考试复习题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刑法考试复习题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刑法考试复习题Word下载.docx

《刑法考试复习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法考试复习题Word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刑法考试复习题Word下载.docx

某边抵挡边冲到黄某面前,拣起石块将其头部砸伤,黄某见头上流血,慌忙逃走。

从刑法理论上看某的行为属于哪种情况?

A.紧急避险B.正当防为C.防为过当D.对象错误

7.学沛,男,26岁,工人。

王义勇,男,24岁,工人。

、王二被告均系我国公民。

某年10月,该二人受雇在美国轮船上工作。

同月24日,轮船停泊于巴西某港口后,二人在轮船上饮酒闹事,不仅不听从船长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劝阻,反而公然杀死制止他们的中国公民世良。

杀人后又抢劫了一些其他船员的财物,然后逃到巴西某市藏身,并策划逃到第三国。

由于在隐藏期间二人的财物被盗,王义勇被迫回到船上,并报告了学沛隐身之处。

其后,巴西警察将、王二犯逮捕。

我国对此案可行使管辖权,依据是()。

A属地管辖B属人管辖C保护管辖D普遍管辖

8.当我国的一辆国际列车行使到俄罗斯境时,俄罗斯人维尔沙文与美国人查理发生激烈争执,维尔沙文将查理打成重伤。

关于维尔沙文的犯罪行为,下列说确的是( 

A.应当适用俄罗斯刑法或者美国刑法B.应当适用我国刑法C.不能适用我国刑法D.可能适用我国刑法

9.关于刑法的解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贾是高中同学,高中毕业之后有十多年后没有见面。

某日在偶遇,两人均特别激动,某一拳打向贾某以示哥们情谊,不料贾某随即倒地昏迷不醒,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即死亡。

经法医鉴定,贾某患有严重的脾肿大。

某从来没有听说过贾某患有这种疾病,某的行为与贾某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B.高某花5000元新买的手机被一个小男孩宋某偷了,高某当场发现并追赶,在抓住宋某以后,宋某丝毫没有悔改之意,并趁高某不注意欲挣脱逃走,高某一气之下把宋某推到河中。

宋某不会游泳,向高某呼救。

高某是省二级游泳运动员,心想本来就是宋某偷东西在先,自己是受害者,于是没有对宋某进行施救,宋某最终溺水身亡。

高某的行为与宋某的死亡之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C.王某与辛某积怨已久,王某经暗地调查得知辛某患有严重的心脏病。

某日王某当众侮骂辛某,辛某受到刺激,心脏病发当场死亡。

由于辛某是特殊体质,故王某的行为与辛某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D.某扒窃了田某的钱包后夺路狂奔,田某在其后紧追不舍,某慌不择路,撞在了停在路边的挖掘机上,身受重伤。

田某的行为与某的重伤之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10、在中国的外国留学生某甲,在一次争斗中,把其同学(中国人)打死,由市检察机关批准予以逮捕,这种情况主要适用()。

A.属地管辖原则B保护管辖原则C属人管辖原则D.普遍管辖原则

11.在我国注册登记、悬挂我国国旗的由日本人经营的一艘远洋客轮,停泊在法国马赛港时发生一起案件:

船员甲(中国人),在甲板上散步时,被英国人乙开枪打死,我国对此案件()。

A.无管辖权,因为船舶停泊地为法国,应当由法国管辖

B.无管辖权,因为被害人为中国人,依据是属人管辖原则

C.无管辖权,因为侵害人为英国人,由英国当局管辖

D.有管辖权,船舶乃我国延伸领土,依据是属地管辖原则

12、我国客轮停靠在美国纽约港时,德国人甲在轮船上窃取我国公民乙价值4000元人民币的财物。

对本案确立我国刑法效力的依据是()。

A.属人原则B.保护原则C.普遍管辖原则D.属地原则

13.甲某为了防止自家西瓜地里的瓜被盗,在瓜地的周围拉上电网,天黑时便通上高压电,一日晚,将来偷瓜的乙某电死。

甲某的行为构成()

A、故意杀人罪B、过失致人死亡罪C、正当防卫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14.乙某盗窃正在架设中的高压电线500米,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l万元。

乙某的行为构成()

A、破坏电力设备罪B、盗窃罪C、故意毁坏财物罪D、破坏生产经营罪

15.某为了表现自己的英勇行为,将造纸厂一造纸原材料草堆点燃后再去救火,但火势迅速蔓延,某虽奋力扑救,但仍造成损失20万元,自己也被烧伤,某的行为构成()

A、放火罪B、危害公共安全罪C、失火罪D、破坏集体生产罪

16.甲开办一间小汽修店,因修理一进口轿车缺零配件,便于晚间在一停车场将一同型号小轿车备用轮胎一个(价值1200元)和发动机(价值50000元)拆下盗走,甲的行为()。

A.构成盗窃罪和破坏交通工具罪,数罪并罚

B.构成盗窃罪和破坏交通工具罪,属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即破坏交通工具罪定罪处罚

C.只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

D.只构成盗窃罪

17.甲男(15岁)与乙女(13岁)在同一所中学上学,二人在参加校文体活动时相识并成为好友,关系日渐密切。

某日二人在公园发生性关系时被发现。

据甲交待,二人还曾在自己家中发生过一次性关系。

甲、乙均表示是双方自愿。

乙的家长要求追究甲的刑事责任。

经调查二人确属自愿且未造成其他严重后果。

甲的行为()。

A.构成奸淫幼女罪B.构成强奸罪

C.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D.构成猥亵儿童罪

18.甲与乙投宿同一旅店,甲得知乙身携巨款,于是利用聊天机会在乙的茶杯中偷放安眠药,待乙熟睡时将巨款拿走,甲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B。

诈骗罪C、抢劫罪D、抢夺罪

19.甲某正在盗窃时,被乙某发现,乙某对甲某说:

“交出1000元,否则告发你。

”甲某被迫交给乙某1000元,乙某的行为构成?

()

A.抢劫罪B。

盗窃罪的共犯C。

敲诈勒索罪D。

不构成犯罪,但应收缴其所得1000元。

14.甲某在被押解途中,乘民警不备逃走,甲某的行为构成()

A.越狱罪B。

脱逃罪C、抗拒抓捕,但不构成犯罪D、暴力袭警

20.某国有公司会汁蓝某从银行领得8000元公款,欲占为己有,便谎称在回来的路上现金被抢,并向司法机关报了案。

其行为构成()

A、盗窃罪B、诈骗罪C、贪污罪D、职务侵占罪

21.江某被某国有企业委派到某合资企业担任中方副经理,其利用职务之便,将公司的巨额资金占为己有,江某的行为构成()

A、挪用公款罪B、挪用资金罪C、职务侵占罪D、贪污罪

22.犯罪的()是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分类的基本依据。

A.同类客体B.一般客体C.简单客体D.主要客体

23、某,男,30岁,将一骑车回家的女中学生甲某截住,然后疯狂地用钢锯伤害甲某的下体。

某被捕后,经鉴定为性变态患者。

则对于某()

A、某为精神病患者,不负刑事责任

B、某为精神病患者,应当减轻处罚

C、某为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人,应当负完全刑事责任

D、某为精神病患者,可以从轻处罚

24、丁某住在十层的高楼上,一日在打扫卫生时发现一块旧砖,就随手从窗户扔了下去,结果正好砸到楼下一个清洁工,清洁工当场死亡。

丁某对清洁工的死亡是什么心理态度?

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

25.甲运输毒品遭遇乙抢劫甲为保护毒品暴力反抗致使乙重伤。

甲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防卫过当D、故意伤害

21.我国刑法规定的数罪并罚的原则是()

A、并科原则B、吸收原则C、限制加重原则D、折中原则

26.甲某在出国前将一批贵重物品托其好友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乙某保管,3年后甲某回国,但乙某谎称保管物不慎丢失,拒不交出。

乙某构成()

A、诈骗罪B、侵占罪C、职务侵占罪D、贪污罪

27.离休干部汤某,利用其原矿务局局长的便利条件,通过任现职的矿长,为请托人以国家平价购买1800吨煤,收受请托人人民币3万元。

对汤某()

A、以受贿罪论处B、给予党纪政纪处分C、不构成受贿罪,不予处理D、请托人构成行贿罪的,汤某才构成受贿罪

28.某甲1994年5月1日因犯绑架罪被判有期徒刑11年,至2002年12月仍在狱中服刑,对某甲能否适用假释?

A.适用新刑法,可以假释B适用旧刑法,不得假释

C.根据新刑法规定,不得假释D.适用旧刑法,符合规定的可以假释

29.犯罪的本质特征是()

A.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B.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具有刑事性

C.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犯罪是触犯法律的行为,具有性

30、管制的期限一般是()

A.3个月以上2年以下B.15日以上6个月以下

C.2个月以上3年以下D.3年以上15年以下

31、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A.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2、下列犯罪有犯罪目的的是()

A.直接故意犯罪B.间接故意犯罪C.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D.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

33、共同犯罪是指:

A.两人以上共同犯罪B.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

C.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D.两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过失犯罪

34、甲扬言要杀害乙,乙报案后公安人员尾随而至,将携带凶器的甲抓获。

甲是()

A.犯罪中止B.犯罪既遂C.犯罪未遂D.犯罪预备

35、为邻居素有冤仇,一日甲乘乙不在将其儿子打伤,乙回家后得知怒火中烧,持菜刀到甲处将其砍成重伤,乙的行为构成:

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防卫过当D.故意伤害

32、一男子喝得酩酊大罪,神志模糊,躺的马路边,旁边放着一只皮包。

王某就对周围的人谎称该男子为其朋友,将该男子扶到僻静无人之处,悄悄拿走其皮包(有现金3500余元)。

王某的行为构成()

A.诈骗罪B.盗窃罪C.抢劫罪D.抢夺罪

36、下列行为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

A.走私毒品B.贩卖毒品C.决水D.拐卖妇女、儿童

37、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

A.从轻处罚B.从轻、减轻处罚C.免除处罚D.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8、甲乙共同实施盗窃犯罪,盗得财物后,甲离去。

乙发现屋有一熟睡的少女,顿起歹意,将少女强奸。

对于强奸犯罪()。

A.由乙独立负刑事责任B.甲构成未遂,乙构成既遂

C.甲构成中止,乙构成既遂D.甲乙构成共同犯罪

39、某某,男,某市建筑公司工人。

某日晚ll时许,某某从一朋’友处喝酒后回家。

行至一小路岔口处,看到在他前面有一妇女单身行走,便起歹意。

遂从后面冲上去,抓住该妇女的皮包就往回跑。

刚跑出不到10米,只听后面喊到:

“某某,你怎么抢我的东西?

”某某回头一看,见被抢者是其同学的妹妹,便赶紧走上前去说:

“阿妹,我看你一个人走路,不放心,逗你玩玩。

走吧,我把你送回家。

”遂将该妇女护送到家。

当时,该妇女包有现金3000元。

某某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既遂D犯罪中止

40、甲某,非国有企业工作人员,乘座出租车,上车以后发现车座上有一价值4000元的手机,知道是原先乘客遗失在此,司机对此并不知情,甲某趁司机没有注意,偷偷将手机放在本人书包里,据为己有。

甲某的行为()。

A构成盗窃罪B属不当得利,不构成犯罪C构成侵占罪D构成职务侵占罪

41、甲患有梦游症,一天夜晚在梦游时将同宿舍的室友某乙杀死,某甲早上醒来后见状大惊,随即报案。

此案中,某甲的行为是()。

A构成故意杀人罪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是受到精神强制下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D是睡眠中的无意识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42、醉酒的人犯罪()。

A从重处罚B应当负刑事责任C不负刑事责任D减轻处罚

43,朱某,某县公安局干部。

某日晚11时40分左右,朱某已睡下,忽然听到自家门外有响动,便起身持手枪出门察看,发现对门家院大树下有个人影晃动。

朱上前问道:

“谁?

干什么的?

”那人转身就跑。

朱认为是有人偷东西,便追赶。

一面追,一面喊“站住”。

当追到邻居丁家房屋后门附近,看人影像是往右拐,随即在相距一百多米处朝人影开了一枪,王某(男,19岁)当即中弹倒地,在送医院途中死亡。

朱某对王某的死亡是何种心理态度()。

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

44、温源和,泰国籍。

戴文,省市人。

余锡宽,省台山县人。

上述三人在泰国曾策划进行跨国贩毒活动。

约定戴文负责接运毒品,经我国、至市出境。

某年4月18日,戴文与余锡宽进入市与从泰国到达的温源和会面后,共同约见了潜入市的国外贩毒分子,商定在市交接毒品的时间和地点。

8月16日下午6时许,戴文和余锡宽在市火车站外水果摊接收毒品时,被当场抓获,缴获海洛因22768克。

温源和于当晚亦被抓获归案。

我国行使管辖权的依据是()。

A属地管辖原则B属人管辖原则C普遍管辖原则D保护管辖原则

45、某某与本村的庄某某、某某、某某等5人,给吕某某家砍木料。

归途中,发现路边草丛中有一条毒蛇。

某某在明知是毒蛇的情况下,将其捉到手中。

5人成纵队向前行走,某某走在最后,距他前边的庄某某仅l米。

当庄某某弯腰拿起放在路边的衣服时,某某手中的毒蛇将其右腿咬伤,当即中毒肿大,不能行走,被人抬回家。

庄某某经手术右腿截肢。

某某对庄某某受伤是何种心理态度()。

二,多项选择题

l.对下列哪些行为可以适用我国刑法?

A.外国公民某甲将一枚炸弹邮寄到我国地,致使一人被炸死

B.外国公民某乙在我国境杀死了第三国公民

C.我国公民某丙在某外国境将该国公民杀死

D.外国公民某丁在其本国杀死我国某公民

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下列哪些情形适用属地管辖原则()。

A.外国人甲在中国境外打猎,因疏忽大意击中中国境的外国公民斯某,致其重伤

B.外国人乙乘坐外国航空器,当该航空器进入中国领空时在该航空器上实施犯罪

C.中国人丙乘坐中国民用航空器,当该航空器进入外国领空时在该航空器上实施犯罪

D.中国人丁在中国境打猎,因过于自信的过失造成中国境外外国公民布某重伤

3.下列行为中,哪些构成犯罪?

A、子女对父母不尽赡养义务,致使父母饿死

B、过路人看见孩子溺水不救,致使孩子被淹死

C、成年人甲带邻居小孩去游泳,小孩溺水、甲见后能够救助而不及时抢救,致使小孩被淹死

D、扳道工不按时扳道,致使火车相撞

4.对于下列哪些情形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A、l5周岁的甲贩卖海洛因7000克B、l5周岁的乙奸淫幼女

C、l5周岁的丙在聚众斗殴中致人死亡D、15周岁的丁非法拘禁他人使用暴力致人死亡

5、某,22岁,伙同其弟(15岁)共同实施诈谝,骗取大量财物,则()。

A、二人构成共同犯罪B、弟不构成犯罪

C、弟构成犯罪D、某单独构成犯罪

6.甲与婆婆乙不和,意图杀害乙,一天,甲趁乙生病时,在乙的饭碗里下了毒。

乙怀疑碗里有毒,就把饭端给邻居小孩丙吃,丙中毒死亡。

在本案中()。

A、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B、乙对丙之死亡有间接故意

C、乙构成故意杀人罪D、甲有杀丙的间接故意

7.三想杀仇人四,准备了一把手抢。

一日夜,三看见四屋里有一人影,体形与四一模一样,就开抢射击,.致四之弟五死亡。

三的行为属()。

A、意外事件B、对象的认识错误

C、故意杀人未遂D、故意杀人既遂

8、某甲和某乙合谋盗窃一电器仓库,由某乙先配制一把"

某乙的行为不属于下列哪些选项?

A.不构成犯罪B.构成盗窃罪,但属于犯罪中止

C.构成盗窃罪,但属于犯罪未遂D.与某甲一起构成盗窃罪既遂

9.对正在进行的()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死亡的,不属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A、杀人B、强奸C、盗窃D绑架

10、犯罪客体的种类有()。

A.直接客体B.间接客体C.同类客体D.一般客体

11、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有()

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既遂

12、如果行为人已经认识到危害结果必然发生,则不可能是()。

A.直接故意犯罪B间接故意犯罪C.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D.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

13、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区别在于:

A.未遂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中止是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B.未遂是“欲达目的而不能”,中止是“能达目的而不欲”

C.犯罪未遂可以有预备未遂,犯罪中止则无D.有无犯罪结果不同

14、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包括()

A.死刑B.有期徒刑C.无期徒刑D.缓刑

15、依法不得适用死刑的罪犯有()。

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B.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C.犯罪时怀孕的妇女D.又聋又哑的人

16、我国刑法规定的量刑制度包括()。

A.累犯B.立功C.减刑D.自首

17、一般累犯成立的条件()。

A.前罪和后罪均为故意犯罪

B.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都必须是有期徒刑以上

C.后罪发生于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

D.前罪和后罪均触犯同一罪名

18、正当防卫行为必须是为了使合法利益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下列情况不属于正当防卫的有()。

A.防卫挑拨B.互相斗殴C.为保护非法利益而进行的防卫D.假想防卫

19、下列行为中,构成放火罪的有()

A、以放火为手段杀人,烧毁了数十间房屋

B、为了自杀,采取自焚的手段。

但火烧毁了公园的一部分建筑

C、犯罪后,为掩盖罪证而放火,火势曼延到附近的建筑物,损失不小

D、出于嫉妒放火烧毁了邻居的柴草垛,但不会危及公共安全

20、已满l4周岁不满l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危害公共安全的哪些罪名,应负刑事责任?

A、放火罪B、投放危险物质罪C、破坏交通工具罪D、爆炸罪

21、哪些行为构成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

A、国有公司经理甲某在一次业务交往中收受对方1万元的回扣,为女儿买了一台电脑

B、某股份的业务员乙利用掌管经销大权之便,在经营中多次收受回扣,乙并不具备国家工作人员身份

C、丙是国有公司委派到一非国有公司从事监管的人员,多次索要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

D、丁是私营业主雇来的管理人员,在一次交易中收受了对方较大数额的金钱,便故意将经手的商品以低价出售

22、甲下班回家,骑车不慎碰到乙,两人发生口角,乙打甲一拳,甲未敢还手,当乙走过几十米后,甲忽然持刀从背后猛刺乙后背,乙因主动脉被刺破大出血休克死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是正当防卫B、甲构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C、甲构成故意杀人罪D、甲是间接故意

23、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A.故意杀人罪B抢劫罪C.贩卖毒品罪D.制造毒品罪

24、下列犯罪中,其主体只能是司法工作人员构成的有()

A、非法拘禁罪B、暴力取证罪C、刑讯逼供罪D、非法侵入住宅罪

25、下列犯罪中要求客观方面具有利用职务便利的有()

A、职务侵占罪B、受贿罪C、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D、贪污罪

26、下列哪些人员是贪污罪的犯罪主体()

A、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B、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C、上述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D、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27、某为一家国有电脑公司的总经理,某日,某去公司仓库找保管员乙查询当月库存情况,碰巧乙到外面提货,忘了将仓库的门锁上,某顺手取走两台手提电脑,l台送给自己的侄子,1台给自己儿子用。

下列对某的行为定性错误的有()

A、构成贪污罪B、构成盗窃罪C、构成侵占罪D、构成职务侵占罪

28、甲在一僻静胡同里遇一年轻女子,顿生邪念,欲奸淫之。

于是掏出身上的匕首威胁对方,恰乙下班路过,见此情景,遂捡一石块砸甲,不料正中甲头部致甲当场死亡。

乙的行为不构成()。

A、正当防卫B、防卫过当C、故意伤害致人死亡D、过失致人死亡

29、某,男.25岁,某机电修配厂工人。

某日晚8时许,某乘邻居云(女,29岁)一人在家之机,闯进家,锁上房门,提出和发生性关系。

不同意,即把从里间门口推到里间床上,按住的双手,骑在的身上。

在反抗中抓破的脖子,卡住的脖子,使无法反抗,然后把的裤子扯到臀部以下,欲行强奸。

急中生智,说:

“俺小姑子一会儿要来。

”并看了一下手表。

闻听,恐告发,就罢手起身,向赔礼后走掉。

某的行为不属于何种犯罪停止形态()?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既遂 D犯罪中止

30、撤销假释的法定情形有()。

A、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犯有新罪;

B、在假释考验期限內,发现其有漏罪;

C、在假释考验期限,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

D、违反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行为。

三、名词解释

1、犯罪构成2、犯罪故意3、犯罪过失4、自首5、一般累犯

6、共同犯罪7、犯罪预备8、犯罪未遂9、犯罪中止10、正当防卫11、紧急避险

四.简答题

l.什么是一般累犯?

其构成条件是什么?

2.简述共同犯罪的特征

3.正当防卫的特征是什么?

4.假释的条件是什么?

5.简述故意伤害与故意杀人未遂的界限

6.简述缓刑的法律后果

7.不作为义务的来源有哪些?

8、简述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与意外事件(致人死亡)的区别

五.案例分析

1.甲某乘座出租车,上车以后发现车座上有一价值4000元的手机,知道是原先乘客遗失在此,司机对此并不知情,甲某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