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研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23564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期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新时期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新时期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新时期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新时期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新时期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新时期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新时期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新时期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新时期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新时期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新时期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新时期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新时期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新时期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新时期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新时期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研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新时期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研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新时期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研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新时期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研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时期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研究.docx

《新时期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期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研究.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时期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研究.docx

新时期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研究

“新时期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钢都小学校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背景

1.德育生活化的时代要求

教育向人的生活世界回归是教育的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人类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也是终身教育的四大课题,又提出建立“无边界教育制度(学习制度)”等。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是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

该报告着眼于未来的大目标并从各国的实际出发,视野开阔,深刻,又注意可行性,许多内容如关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德育的突出地位,教育的四大支柱,终身教育等具有开创性和指导意义。

贴近生活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

未成年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关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

目前,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党中央、国务院最近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根据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强调,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生活化是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小学作为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新课程的理念倡导教育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把下一代培养成品德良好、勇于创新、乐于探究、热爱生活、德才兼备的国家所需要的接班人。

小学生年龄较小,喜欢模仿身边的事物,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渴望,因此,探讨小学生活化德育教育是课改的需要。

2.学校德育实效低的现状

道德具有唤醒人的良知,协调人际关系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功能。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之首。

然而,当前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却很不乐观,问题很多。

而究其原因,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在于,当前小学德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节。

相当多的教育工作者只看到了德育的“政治意义”而看不到德育的“生活意义”(华中师范大学杜时忠教授《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十大矛盾》)。

事实上,很多教育工作者把学校德育与“政治教育”完全等同起来,也因此造成一系列的错误做法:

如德育目标被无限提升,只注重高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知识教育;注重历史文化伟人、英雄人物事例的讲解;习惯用“成人世界”的思想、观念来教育学生,而忽视了对学生生活实际的分析与指导。

德育工作变成一个单向的知识传授与灌输过程。

这使得我们对德育的投入与产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知行脱节,道德认识不能转化为行为,在遭遇复杂的社会生活时难以适应;一些学生还具有“多重人格”,表现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让学校德育从抽象、空洞、政治化的说教中走出来,贴近现实生活,根植于学生生活的现实世界,尊重生活,创造生活,以生活为教育源泉,才能克服德育“高原现象”,求得实效。

(二)选题意义

本课题立足于学校的德育实践研究。

因此,在生活教育的基础上,我们着眼于小学生的思想实际,立足于学校的教育现状,让学校德育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通过德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探索学校德育教育的模式,引导学生用学生自己的生活、自主的活动进行自我教育,以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目前,德育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原因是,许多学校往往把上级的一些带有评估性质的任务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而较少从学生思想品德成长特点和社会要求看学校的德育工作。

从某种角度上看,学校德育有时所关注的仅仅是工作本身,而不是学生本身的成长。

学校道德教育较少地关注青少年学生个体的生命体验与内在精神的发展,更多地受外在功利的制约,于是,导致极具生命活力的道德活动蜕变为对规范与守则的盲目遵从与机械的行为操练。

德育过于注重形式,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不太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比较强调灌输,强调的是形式的新颖,而不去了解受教育者的看法和感受。

久而久之,学校德育开始走样了。

同时,德育过分强调即时效果。

在德育的过程中,有的内容确实需要灌输;但是,单靠灌输肯定是不行的。

那些“你们应该怎么样”、“你们必须怎么样”,只是让学生追赶德育的终点,不让他们感悟教育的真谛。

1.对本校德育改革的意义。

我校的“德育生活化”研究就是要使学校德育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要根植于学生的生活世界并为学生的生活世界服务,强调道德教育直面生活中的问题与困境。

通过研究我们认识到,第一德育目的不仅要使个人完成道德上的社会化,还要帮助个人完成对于人生意义的求索。

因此德育要为人的生活,为人的生命发展服务。

第二德育内容生活化,重视生活中道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生活实践进行道德教育,即德育内容要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与学生日常生活、自主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等紧密相联,强调将道德教育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生活的土壤。

第三德育方法体现实践性,即德育方法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心理世界,让学生在各种具体的生活场景中,通过主体参与和亲身体验,逐渐丰富自己的道德情感,形成对人生和对生活的道德信仰。

大量事实证明,学生获得了切身体验的东西,才能入脑入心,珍藏永久,对人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巨大的导引作用。

因此,学校德育最有效的途径是——有效地组织道德实践活动,有效地创设富有感染力的真实的道德情境,促发学生对道德的切身体验。

如果导引学生参与生活环境的设计和美化过程,其道德体验效果更佳。

我们在实验课题过程中较多的是从以学生为本的角度、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角度去设计、安排、组织和实施德育情景和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体验活动、参与管理等实践中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实现自我教育。

2.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

德育生活化意味着德育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

每个人思想品德的成长往往源于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在生活中形成对道德要求的认同。

德育生活化,必然要求德育模式从时间和空间的封闭状态走向开放。

德育生活化意味着每一个老师应该学会从身边发生的事去寻找德育的内容。

德育并不是离现实很远,相反,它就是生活本身。

要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关系中了解道德的价值,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判断和选择,让学生从中学会容让和坚持。

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使德育重新散发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育人魅力,现实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立足社会生活,以现实生活世界建构道德教育大厦才是德育产生实效的基础。

大量成功中小学生的实例表明,那些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热爱父母,对生活有深刻体验的学生,对学习往往有较为深入的理解、感悟,其学习动力强,效率和质量高,学习过程轻松愉快。

道德教育必须从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让学生体验生活和生命的乐趣,使德育生活化正是实现生活教育的突破口。

为此,我校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开展“新时期德育生活化实践与研究”,旨在克服上述弊端,以学生现实生活为根基,制定具有层次性的生活化德育内容序列,设计出生活化的系列德育活动,加强学生对道德的体验和自我内化,充分发挥学生德育主体的自主性、创造性,并以此为突破口,努力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探索出一条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生活化的小学德育之路。

二、课题的界定

生活德育:

即重视生活中道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生活实践进行道德教育。

小学德育生活化:

学校德育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要根植于学生的生活世界并为学生的生活世界服务,强调道德教育直面生活中的问题与困境,让德育与受教育者个体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等紧密相联。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

联系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用学生自己的生活、自主的活动本身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启迪与引导;联系学生的学校、家庭、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展学生的评判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提高他们道德认识的水平和道德修养,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打下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遵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的指示精神。

《意见》中提出“要切实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寓德育于活动之中”;二是“要做到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切实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

中央的指示精神第一次提出了活动、实践作为德育手段、形式的重要意义,对我们开展课题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2.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发生于生活,教育不能脱离生活而存在,对学生的教育只有在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中才会产生实效。

教育家陶行知吸取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思想提出“生活即活动”、“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它为德育生活化理论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他指出“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生活即教育”意味着有生活即有教育,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

“生活即教育”意味着生活需要教育,教育必须作用于人的生活。

“生活即教育”意味着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决定教育。

陶行知多次把生活教育阐述为“生活的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用生活来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连接。

他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还强调儿童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

可见,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又改造生活,为生活服务,在改造生活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

所以学校教育活动要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生长点,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融合。

3.活动教育的理论。

活动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认识和能力发展主要是在活动和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学生在自由活动的过程中进行感知、体验、学习、提高,教育从学生当前的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因而具有实效性。

学生的德育过程,同样需要在活动实践中内化道德认识,并在实践中外化成道德行为。

4.关注儿童生活也是课程改革体现的重要理念。

学校教育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教育,是为学习者——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备的。

教育作为“在生活中并且是为了生活而展开的一种人类活动”,可以为学生的美好生活、有意义的生活提供预期性的启发和引导,正是这种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通过教育而逐渐积累的准备:

包括精神的充实、知识的丰富、能力的提高,为儿童成人后的生活品质和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指出:

“德育要渗透、贯穿在各科教材和教学过程及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并力求生动和形象化。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很明显,新的德育课程具有鲜明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三大特点。

因此,在学校德育中,要把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从学校的小范围扩大到社会的大范围。

四、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探索构建以学生生活为主题、符合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工作体系和理论框架。

2.通过研究,探索德育教育生活化的途径方法。

3.通过研究,进一步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式,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德育实践能力。

五、课题研究内容

1.小学德育生活化的理论研究。

在充分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较为系统的学习、思考与梳理,对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内涵、特质、价值观、学生观、活动观及德育生活的原理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建构起小学德育生活化、活动化的理论框架。

2.研究小学德育生活化的途径和方法。

从关注学生个体生存与发展的角度,突出德育的“生活”、“活动”特性,体现德育方法的实践性,德育途径的开放性。

3.研究和增补大量有关青少年生活中典型、敏感与棘手的内容,从贴近和关注受教育者的个体生命和现实生命出发,构建出能体现社会要求的观念、规范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的,并能适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受教育者所需要的德育内容系列。

六、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法,观察法:

采用问卷、座谈、观察等形式搜集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2.行动研究法:

边研究,边行动,边反思。

3.经验总结法:

对实验过程中的资料和积累的经验不断进行总结,寻找规律,进行理性升华。

七、课题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

实施准备阶段(2006.5~2006.11)

组建课题组,撰写课题方案,广泛搜集资料,组织理论学习和教师培训,申报立项,

第二阶段:

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06.11~2008.11)

依据方案要求组织实施,形成学校科学的德育管理网络和评价体系;搜集典型个案材料及课题论文专集;进行有关数据、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开展德育活动,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创设生活化的学生活动、实践的时间和空间,有效开展系列活动,有效进行德育生活化尝试、探索和研究,有效开展系列活动。

如:

开展常规德育活动;组织开展劳动实践,参与社会实践,全面提升学校德育工作水平。

第三阶段(2008.11~2009.11)

全面总结整个实施计划,汇集整理研究资料与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材料,探索出较为有效的提高和发挥生活教育功能的有效策略。

八、课题研究成果 

(一)明晰了德育生活化的新概念

学校一贯注重将德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学生的生活成为德育工作的主阵地,让学生在参与活动、参与管理、走向社会的体验中接受生活的教育,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为此,我们在实施“规划”中,充分认识到德育的“生活意义”,在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紧紧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尊重生活,创造生活,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成长”,形成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道德信念”,是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的关键。

明晰了了德育生活化的新概念:

1.学校德育要面向学生经历过的生活世界、现实的生活世界、可能的生活世界和未来的社会生活世界,要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德育宝贵时机蕴藏在学生经历的经验和教训中,蕴藏在学生现实的生活需要、生活态度、生活遭遇、生活方式和生活行为中,蕴藏在学生内心世界的情感和价值追求中。

3.学生的生活世界是重要德育资源,也是重要的德育课程资源。

开发和利用学生的生活世界是开掘学生道德品质生成和发展的源头活水。

4.向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生活、自我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提供内化道德规范价值,提高生存质量,攀登理想生活的机会和“支架”,让学生用自己的亲历去感悟,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

5.构建生活课堂,渗透生活教育,把学科教学生活化和德育活动生活化与信息技术整合起来,形成以生活为基点的当代德育的模式。

(二)探索了德育生活化的系列途径与方法

几年来,在德育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反思,形成了一套德育教育生活化的有效策略,真正做到“润物无声”。

1.贴近社会生活,开拓小学德育课程资源

时代不断进步,社会生活天天都在变化,教材总会滞后于社会生活的变化。

因此,教师要要有敏锐性,有意识地把社会影响大、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入到课程中,提高德育的针对性。

(1)回归真实的道德生活

道德与道德教育既源于生活,又为了生活。

正是在此意义上说,道德教育应回归生活。

然而,道德教育应回归什么样的生活呢?

只能是学生真实的道德生活。

当前的道德教育之所以没有真正回归生活,就在于它没有回归真正的生活——学生的真实道德生活。

立足于儿童的生活原型或适合其生活经验的那些生动、活泼、真实的道德事件、冲突与场景,由于与其切实的利益关系相涉,故能吸引学生的道德兴趣、省思与判断,借助于师生、生生的对话与讨论,真实的道德生活事件就可以引发学生的道德需要、热情及具体的道德行为,真实的道德生活流露出、折射着学生自在而真实的德性。

对于儿童来说,儿童自己的生活才是真实的生活,立足于此的道德教育才是真实的道德教育。

如此,学校德育课程生活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应尽可能以儿童的真实道德生活为主要资源和参照,将现实的社会生活转化为贴近儿童直接生活经验的事件,引导其从中自主地发现真善美,自然地流露出对道德的亲近与理解。

案例一:

围绕《武汉的特色小吃》,以“小吃”为线索,巧妙设计,整合了课本与生活中资源,有序开展小吃的种类、各种小吃由来、制作材料、主要特点、制作方法、小吃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等系列研究,实现了多层次的教育目标:

活动中,学生自行设计,自行组织,自主探索和研究,自我总结和反思,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彰显;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合作,互动交流,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增强了;通过深入社会调查、访问,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锻炼。

不仅探究武汉小吃的文化内涵,更激发了学生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这比空洞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这种爱发自学生心灵深处,,也许对他们的一生都有影响。

案例二:

近两年“创建节约型社会”是现在大家关注的热门问题,在创建节约型社会中,开展“低碳生活我先行”主题课程,学校组织开展了“26度空调节能行动”、“‘小调查,大收获’用水用电情况统计、分析”、“‘梦想在我心中,创造在我手中’变废为宝制作”、“‘家庭节能,现在出发’节能知识竞赛”、“楼道里的‘节能个性标语’设计大赛”、“节能生活方式创意写作大赛”等活动,引导学生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树立节约意识。

学生经历了观察比较、收集资料、合作交流等多种体验,通过体验他们不仅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质,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带动社区,树立节约意识,建设节约文化、倡导节约文明。

学生的文明素质在活动中养成。

道德意识在活动中得到了加强。

……同样,毒奶粉事件、网络成瘾等社会热点问题,都被拓展成课程资源。

这样的课程紧扣社会热点,学生高度关注,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形式又多样,学生参与度非常高,效果很好。

(2)依托真确的道德事件

真实的道德生活是由一系列具体而现实的事件构成的,道德事件是德育课程生活资源的主要载体。

只有将生活资源转换为儿童可亲可感、真确无妄的道德事件并有序地呈现于课程,道德生活才能进入课堂,才能具有教育意义。

也就是说,进入德育课程生活资源的内容,不应仅表现为一些空泛无味的观念、知识,而应通过一系列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真确的社会事件、道德事件串联而成。

“儿童的道德意识往往依附于具体生活事件、生活过程、生活细节,依附于他的身体活动和行动,是一种‘经验性的结构’。

”)正是这种基于儿童真实生活经验与事实之上的道德事件才能唤起儿童的道德情感,诱发其道德冲突,激发其道德思考。

真实的道德生活通过真确的道德事件呈现在课程资源中,展现于德育课堂中。

德育课程资源若要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就必须围绕学生熟悉的、亲历的道德事件进行科学筛选和开发设计。

真确的道德事件是构成德育课程资源的主要素材和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案例一:

一个三年级学生和妈妈一起逛街,见到一个乞讨的残疾人,他要求妈妈捐50元钱,但妈妈只给了5元钱。

这个学生很不理解:

这个残疾人这么可怜,为什么只给他5元钱呢?

回家后妈妈告诉他:

钱是妈妈辛辛苦苦挣来的,给他的是妈妈的钱,不是你自己的钱。

你现在还小,没有能力挣钱,当然也没有能力随便捐钱,等你长大挣了钱就可以自由支配你自己的钱了。

这个小学生经过反思后,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

我们献爱心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要凭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这才是真正的献爱心。

从这则案例,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小学生在日记中得出了经过自己思考后的道德观点,这正是基于真实的道德情境下对具体道德事件的体悟与理解。

真实是这一事件能引发其道德观念进步的前提。

因而,唯有真确的道德事件才能使学生的道德生活变得真实可靠。

案例二:

 如2008年5月份,四川发生了大地震,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抗灾难。

我们共同设计《万众一心,共抗“震”灾》的主题课程,组织同学们通过报纸与网络了解灾区的情况,收集震灾中可歌可泣的感人瞬间与英雄人物,捐款给灾区受难的同胞;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多场活动,交流、分享应付灾难的方法,歌颂谭千秋等震灾英雄,……

(3)利用真正的道德冲突

应当承认,新课改后的德育课程资源中,学生的生活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大量与社会现实生活、儿童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动的场景、资料出现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诸德育课程中,回归生活的道德教育理念得以初步体现,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然而,不容回避的是,尽管现行的德育课程中生活资源的比重得到了提高,但因撷取的生活片段未必都是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并为其喜闻乐见的真实生活场景或事件,所以要引发学生真正的道德冲突也并不容易。

因此,如何利用真确的道德事件,以引发学生真正的道德冲突,成为学校道德教育欲以改革创新、提高实效的基本突破口。

学校德育课程资源的设计与运用,应当在立足学生真实道德生活的基础上,通过真实的道德情境与道德事件的选择与合理使用,有目的地创设符合学生道德认知发展实际和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道德冲突事件,使其在与自身利害关系紧密相关的真确无妄的冲突中获得对道德的真情体验与深刻理解。

这样,对某一具体的道德活动而言,学生的道德需要得以唤起和纯化;对整个道德教育而言,道德冲突加深了学生对道德价值的理解与体悟,为其自主而能动地参与其他道德活动提供了经验。

正是在这种反复的道德冲突锻炼中,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得以逐步提高。

(4)真情的道德体验

德育课程资源中所蕴含的生活元素,无论是道德事件的呈现还是学生道德冲突的诱发,其最终目标都在于唤起学生真情的道德体验。

道德体验既是道德教学的手段,又是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指向之一。

没有真情实意的道德体验,就没有完整的道德素质,也形成不了高尚的道德情感。

通过体验,能够唤醒学生的道德意识,激励其参与道德生活,开拓新的道德生活,学会过美好的道德生活。

2.创设生活化的课堂,重视德育的渗透。

学生在校时间大部分在课堂上,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永远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学科教学德育功能的发挥是落实德育规划的关键。

因此结合教学内容的课堂德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是德育的重点工作。

通过课堂联系生活的教学,使学生在进行科学知识、技能和艺术教育的学习中自然地接受教育。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生活化的课堂才是灵动的课堂,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

教师要善于从生活入手,在生活中寻找教材的切入点,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真切地体验到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并产生共鸣。

(1)构建教材内容——贴近生活实际。

课堂讲授是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主要方法。

新教材中出现了许多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生活,感受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各科教学课前,必须深入备课,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合理利用教材内容。

既要弄清教材的知识内容,又要对教材内在的教育因索深入体味。

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适时适度的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思想教育、美育教育、并与艺术科等学科有机的结合起来,打破以往的“纯学科知识教学”。

案例:

在教学一年级的语文识字课时,老师巧妙地将写字与做人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字品即人品。

在讲解“国”字的时候,这样讲到第二笔横折,提醒学生“转折处要慢行”后,又接着问学生写字的时候转折处要慢行,那么在校园中、在我们的日常出行中,有哪些地方也要慢行呢?

孩子们联系实际想到了楼梯拐弯处、十字路口等。

整节课老师利用通俗易懂的儿歌或自编民谣,将德育内容不露痕迹在课堂教学中,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2)促进学生学习——联系生活实际

将学习内容融入生活。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去观察生活,采集生活中的教学实例,创设生活情境为课堂教学服务。

将课堂活动融入生活,课堂上,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

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要力求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思想教育于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