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鲁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25218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鲁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鲁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鲁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鲁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鲁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鲁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鲁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鲁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鲁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鲁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鲁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鲁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鲁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鲁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鲁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鲁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鲁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鲁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鲁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鲁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鲁教版.docx

《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鲁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鲁教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鲁教版.docx

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鲁教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中考知识点

李花

龙山中学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

第一节酸及其性质

一、如何识别酸

1、电离

(1)定义:

物质溶于水后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2)、溶液导电的原因: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3)、电离方程式:

(溶于水)

①HCl=H++Cl-

②H2SO4=2H++SO42-

2、由①②得:

酸: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例:

硝酸、碳酸、硫酸、盐酸、醋酸等

二、酸的性质

1、盐酸和硫酸的物理学性质(浓)

(1)盐酸(物理性质)

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大,打开浓盐酸瓶塞,瓶口出现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工业盐酸因具有杂质而略显黄色。

(2)、硫酸(物理性质)

①无色、粘稠油状的液体,密度比水大,具有吸水性,因此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②稀释浓硫酸:

把浓硫酸沿玻璃棒慢慢引流到水里,切不可将水注入浓硫酸。

2、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稀)

因为盐酸和硫酸在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1)酸与指示剂的作用

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成红色,使无色酚酞不变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

(2)酸+金属——盐+氢气

③Na2CO3=2Na++CO32-

④CuSO4=Cu2++SO42-

由③④得:

盐:

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例:

氯化钠、硫酸铜、碳酸钠等

A、化学方程式

Mg+2HCl=MgCl2+H2↑

Fe+2HCl=FeCl2+H2↑现象:

铁的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有无色变成浅绿色

Zn+2HCl=ZnCl2+H2↑

2Al+6HCl=2AlCl3+3H2↑

Mg+H2SO4=MgSO4+H2↑

Fe+H2SO4=FeSO4+H2↑现象:

铁的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有无色变成浅绿色

Zn+H2SO4=ZnSO4+H2↑

2Al+3H2SO4=Al2(SO4)3+3H2↑

B、用途:

验室制氢气

(3)、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①化学方程式

Fe2O3+6HCl=2FeCl3+3H2O现象:

铁锈消失,溶液有无色变为黄色

Fe2O3+3H2SO4=Fe2(SO4)3+3H2O现象:

铁锈消失,溶液有无色变为黄色

②用途:

金属除锈

(4)、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

①化学方程式

2HCl+Na2CO3=2NaCl+H2O+CO2↑用于检验碳酸根离子

HCl+AgNO3=AgCl↓+HNO3用于检验氯离子

H2SO4+BaCl2=BaSO4↓+2HCl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

②实例:

检验一瓶无色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取无色溶液少许注入试管,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证明原溶液中含有碳酸根。

(5)、复分解反应

①定义:

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中的一种。

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生成沉淀、气体、水

第二节碱及其性质

一、如何识别碱

(1)电离方程式:

⑤NaOH=Na++OH-

⑥Ca(OH)2=Ca2++2OH-

(2)由⑤⑥得:

碱: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例: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二、碱的性质

1、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1)、氢氧化钠(物理性质)

俗称:

火碱、烧碱、苛性钠

白色固体,易溶液于水,溶于水后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放在空气中溶易吸收水分而潮解,具有强腐蚀性。

(2)、氢氧化钙(物理性质)

俗称:

熟石灰、消石灰

制法:

CaO+H2O=Ca(OH)2(放出大量的热)

白色固体,微溶液于水。

2、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因为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在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氧离子,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1)、碱与指示剂的作用

碱能使紫色的石蕊变成蓝色,使无色酚酞变红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

(2)、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①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检验二氧化碳

CO2+2NaOH=Na2CO3+H2O

SO2+2NaOH=Na2SO3+H2O工业除去二氧化硫

SO3+2NaOH=Na2SO4+H2O

②氢氧化钠为什么必须密封保存

因为氢氧化钠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还容易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3)、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

Ca(OH)2+Na2CO3=CaCO3↓+2NaOH工业制氢氧化钠

Ca(OH)2+CuSO4=Cu(OH)2↓+CaSO4现象:

产生蓝色沉淀

2NaOH+CuSO4=Cu(OH)2↓+Na2SO4现象:

产生蓝色沉淀

3NaOH+FeCl3=Fe(OH)3↓+3NaCl现象:

产生红褐色沉淀

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

一、溶液的酸碱性

(1)、判断试剂:

紫色石蕊、无色酚酞、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

(2)、现象:

①酸性的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变成红色,使无色酚酞不变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

②碱性的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变成蓝色,使无色酚酞变红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

二、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PH值

1、PH值范围:

0—14

(1)PH=7时,溶液呈中性

(2)PH>7时,溶液呈碱性,PH值越大,碱性越强。

(3)PH<7时,溶液呈酸性,PH值越小,酸性越强。

2、测定方法:

用玻璃棒蘸少许待测液涂在PH试纸上,然后拿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得溶液PH值。

PH试纸不能用水润湿

三、酸和碱性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1、酸碱对植物生长的意义

大多数农作物适宜在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酸性太强或碱性太强的土壤都不适宜农作物生长。

2、溶液酸碱性与人类生命活动的影响

健康人的体液PH必须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如果体液PH超过正常范围,就会导致生理功能失调或发生疾病,甚至发现“酸中毒”或“碱中毒”。

3、酸雨

酸雨:

常把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

形成原因:

含碳燃料的燃烧(煤、石油)等。

影响:

使土壤,湖泊等呈酸性,不利于植物的生长,腐蚀建筑物等。

第四节酸碱中和反应

一、酸和碱之间发生什么反应

①NaOH+HCl=NaCl+H2O

②Ca(OH)2+2HCl=CaCl2+2H2O

③Ca(OH)2+H2SO4=CaSO4+2H2O

④Al(OH)3+3HCl=AlCl3+3H2O

⑤Mg(OH)2+H2SO4=MgSO4+2H2O

(1)中和反应:

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中和反应的实质:

H+和OH-结合生成水

(3)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根据反应现象。

例如:

在④⑤中,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白色固体消失,则证明反应进行。

在①②③中,反应物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硫酸和盐酸均为无色,反应生成物氯化钙、硫酸钙和氯化钠也为无色,所以无法根据现象判断,必须借助指示剂。

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1、应用于医药卫生

治疗胃酸过多:

Al(OH)3+3HCl=AlCl3+3H2O

Mg(OH)2+2HCl=MgCl2+2H2O

NaHCO3+HCl=NaCl+H2O+CO2↑

2、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Ca(OH)2+H2SO4=CaSO4+2H2O

3、处理工业废水

Ca(OH)2+H2SO4=CaSO4+2H2O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生物资源

化学资源

海洋化学资源矿产资源

动力资源

一、海水中的物质

石灰乳盐酸通电

①②③

1MgCl2+Ca(OH)2=Mg(OH)2+CaCl2

2Mg(OH)2+2HCl=MgCl2+2H2O

3MgCl2

Mg+Cl2↑

二、海底矿物

煤、石油、天然气、

1、化石燃料:

天然气水合物:

又称“可燃冰”

2、金属矿物:

“锰结核”锰、铁、镍、铜、钴、钛等20多种金属

三、海水淡化

蒸馏法:

多级闪急蒸馏法:

减压下,水的沸点降低,产生瞬间蒸发。

海水淡化结晶法

膜法

第二节海水“晒盐”

一、海水“晒盐”的过程

1、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定义:

饱和溶液:

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2)、判断方法:

继续加入该溶质,看是否能继续溶解

(3)、转化:

(1)升温

(2)加溶剂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降温

(2)加溶质(3)蒸发溶剂

2、浓溶液稀溶液

(1)、浓溶液:

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多少

(2)、稀溶液: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

温度一定:

不同的溶质: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同种溶质:

饱和溶③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二、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1、溶解性

(1)、定义:

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能力

(2)、大小:

①与溶质和溶剂的种类有关②与温度有关

2、溶解度

(1)、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

(2)、特征:

①一定温度

②100克溶剂

③饱和状态

④单位(克)

(3)、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溶解度(20º)

>10g

>1g

<1g

<0.01g

(4)、溶解度曲线

①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

②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如氯化钠

③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3、气体的溶解度

气体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和压强有关: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三、粗盐的提纯(学生实验中讲过)

过滤

(固体不溶于液体)

混合物的分离蒸发溶剂

(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

如氯化钠

结晶

(固体溶于液体)

冷却热饱和溶液即降温结晶

(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

如硝酸钾)

第三节海水“制碱”

一、氨碱法制纯碱

精制吸氨碳酸化过滤、热解

(1)

(2)

(1)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2NaHCO3

Na2CO3+CO2↑+H2O

1、碳酸钠:

俗称:

纯碱或苏打,

用途:

2、碳酸氢钠:

俗称:

小苏打(用途一定得看噢)

用途:

二、纯碱的性质

1、纯碱的化学性质

(1)、与指示剂的的作用

纯碱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证明溶液呈碱性。

(2)、与酸的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用于检验碳酸根离子)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实例:

检验一瓶无色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取无色溶液少许注入试管,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证明原溶液中含有碳酸根。

(3)、与氢氧化钙的反应

Ca(OH)2+Na2CO3=CaCO3↓+2NaOH工业制氢氧化钠

(4)、与氯化钡的反应

Na2CO3+BaCl2=2NaCl+BaCO3↓

2、盐的溶解性

钾、钠、硝酸、铵盐溶

盐酸盐中银不溶(氯化银不溶于水)

碳酸盐溶钾、钠、铵

硫酸盐中钡不溶(硫酸钡不溶于水)

碱中钾、钠、钡、钙溶

3、盐的性质

(1)、与指示剂的的作用

纯碱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证明溶液呈碱性

(2)、盐+金属——另一种盐+另一种金属

①化学方程式

Fe+CuSO4=FeSO4+Cu现象:

铁的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Cu+2AgNO3=2Ag+Cu(NO3)2

②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a、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置换出来

b、这里的盐必须为盐溶液

c、KCaNa除外

③波尔多液为什么不能用铁桶来盛(波尔多液的成分为氢氧化钙和硫酸铜)

Fe+CuSO4=FeSO4+Cu

(3)、盐+酸——另一种酸+另一种盐

①化学方程式

2HCl+Na2CO3=2NaCl+H2O+CO2↑用于检验碳酸根离子

HCl+AgNO3=AgCl↓+HNO3用于检验氯离子

H2SO4+BaCl2=BaSO4↓+2HCl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

②实例:

检验一瓶无色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硫酸根离子)

取无色溶液少许注入试管,向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氯化钡),然后滴入稀硝酸,如果产生的沉淀不溶解,证明原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硫酸根离子)。

(4)、盐+碱——另一种碱+另一种盐

盐和碱要反应:

反应物必须溶于水,生成物必须有沉淀、气体、水生成

Ca(OH)2+Na2CO3=CaCO3↓+2NaOH工业制氢氧化钠

Ca(OH)2+CuSO4=Cu(OH)2↓+CaSO4现象:

产生蓝色沉淀

2NaOH+CuSO4=Cu(OH)2↓+Na2SO4现象:

产生蓝色沉淀

3NaOH+FeCl3=Fe(OH)3↓+3NaCl现象:

产生红褐色沉淀

(5)、盐+盐——另外两种新盐

盐和盐要反应:

反应物必须溶于水,生成物必须有沉淀、气体、水生成

Na2SO4+BaCl2=BaSO4↓+2NaCl

NaCl+AgNO3=AgCl↓+NaNO3

第九单元金属

第一节常见的金属材料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1、大多数金属:

具有金属光泽,密度和硬件度较大,熔、沸点较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导热性能。

除汞外,金属在常温下都是固体。

2、各自特性:

二、合金

1、定义:

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金属与合金性质比较:

优于纯金属(纯金属变为合金后,内部组织结构发生改变,性质改变)

三、炼铁的原理

1、原料:

赤铁矿(主:

氧化铁)

磁铁矿(主:

四氧化三铁)

菱铁矿(主:

碳酸亚铁)

黄铁矿(主:

二硫化铁)

2、设备:

高炉

3、原理:

3CO+Fe2O3

2Fe+3CO2

(1)现象:

红褐色的氧化铁变成黑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还原反应;氧化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

(3)尾气处理:

用酒精灯点燃

有气球收集

(4)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再加热氧化铁

先点燃尾气处的酒精灯

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铝在氧气中燃烧

(1)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固体

(2)结论:

4Al+3O2

2Al2O3

2、铝制品的保护层

铝制品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从而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起到保护作用。

二、与酸的反应

1、酸+金属——盐+氢气

(1)化学方程式

Mg+2HCl=MgCl2+H2↑

Fe+2HCl=FeCl2+H2↑现象:

铁的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有无色变成浅绿色

Zn+2HCl=ZnCl2+H2↑

2Al+6HCl=2AlCl3+3H2↑

Mg+H2SO4=MgSO4+H2↑

Fe+H2SO4=FeSO4+H2↑现象:

铁的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有无色变成浅绿色

Zn+H2SO4=ZnSO4+H2↑

2Al+3H2SO4=Al2(SO4)3+3H2↑

(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①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②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除K、Ca、Na)

三、金属与盐的反应

1、盐+金属——另一种盐+另一种金属

(1)化学方程式

Fe+CuSO4=FeSO4+Cu现象:

铁的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Cu+2AgNO3=2Ag+Cu(NO3)2

(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①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置换出来

前换后,盐可溶

②这里的盐必须为盐溶液

③KCaNa除外

(3)波尔多液为什么不能用铁桶来盛(波尔多液的成分为氢氧化钙和硫酸铜)

Fe+CuSO4=FeSO4+Cu

四、置换反应

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第三节钢铁的锈蚀与防护

一、导致钢铁锈蚀的因素

1、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反应

2、钢铁的纯度

3、环境的温度

4、湿度和酸碱性等因素

二、减缓钢铁锈蚀的方法

1、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

2、在铁制品的表面涂一层保护膜如:

涂油、刷漆、

3、镀一层不易锈蚀的金属以及改变金属的组成和结构(制成合金)

三、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

①防止金属腐蚀

1、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③合理开采矿物

④寻找金属的代用

2、意义:

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第十单元化学与健康

第一节食物中的有机物

有机化合物:

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最简单的有机物:

甲烷)

无机化合物:

不含碳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钙等碳酸盐,因为它们的组成和结构跟无机化合物相似)

一、糖类

1、分类

蔗糖(C12H22O11)

糖类葡萄糖(C6H12O6)碳水化合物

淀粉[(C6H10O5)n]:

高分子化合物(特性淀粉遇碘变蓝)

2、转化和功能

淀粉

(1)淀粉葡萄糖

缓慢氧化

(2)C6H12O6+6O2======6CO2+6O2(放热)

3、存在

二、油脂

1、分类

(1)油脂:

通常情况下呈液态

(2)脂肪:

通常情况下呈固态

2、转化和功能

放热

3、存在

三、蛋白质

1、转化和功能

蛋白酶一部分重新组合成肌肉、皮肤、毛发、血液等所需蛋白质

蛋白质氨基酸

水多余的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尿素、和水等排出体外

2、存在

四、维生素

1、功能

维生素A:

保护视力,缺少会引起夜盲症。

维生素C:

对皮肤和牙龈有重要作用,缺乏引起坏血病。

维生素D:

有助于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发育,缺乏引起佝偻病

第二节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一、人体中的化学元素

1、分类

常量元素:

在人体中,含量超过0.001%。

如:

O、C、H、N、Ca

微量元素:

在人体中,含量不超过0.001%。

如:

Fe、Zn、I、Se

2、作用

(自学)

二、元素在人体内的平衡

合理膳食

三、均衡膳食

(自学)

第三节远离有毒物质

一、预防无机盐中毒

受热

浓硝酸

蛋白质变性化学变化

重金属盐

甲醛

二、不吃变质食品

识别有毒物质,不吃霉变食品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三、拒绝烟草

(自学成才)

四、远离毒品

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化学与能源开发

不可再生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

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一、清洁高效的氢能

来源广

氢能的优点热值高

无污染

二、应用广泛的化学电池

1、电池优点:

体积小、电容量大、移动方便

2、化学电池:

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热能

3、化学能光能

电能

第二节化学与材料研制

一、玻璃是如何制成的

1、原料:

石英砂(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纯碱、石灰石

2、原理:

CaCO3+SiO2

CaSiO3+CO2↑

Na2CO3+SiO2

Na2SiO3+CO2↑

3、骤冷:

钢化玻璃

玻璃种类多层玻璃和某种胶片叠合:

防弹玻璃

高温熔融抽丝:

玻璃纤维

二、“塑料王”是怎样诞生的

1、有机高分子材料: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2、优点:

有机高分子材料,质轻、易加工成型、不导电、不传热、抗腐蚀等特点

3、聚乙烯是一种常用的塑料,无毒,聚氯乙烯有毒。

4、“塑料王”:

聚四氟乙烯

三、玻璃钢是钢吗

1、玻璃钢:

在塑料中加入玻璃纤维制成的

2、复合材料: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按一定方式复合在一起形成的新材料。

(1)举例:

玻璃钢、不粘锅

(2)优点:

优于组成它的成分材料

第三节化学与农业生产

一、化肥——农作物的重要食粮

1、化学肥料与农家肥的比较

(1)、化学肥料:

所含元素种类少,肥效快,所含营养元素质量分数高,易溶于水,但对土壤的结构影响大

(2)、农家肥:

所含元素种类多,肥效慢,所含营养元素质量分数高,易溶于水,但对土壤的结构影响小

2、氮肥

(1)、定义:

含氮元素的化学肥料

(2)、种类:

硝酸铵(硝铵)、氯化铵、硫酸铵(硫铵)、尿素、碳酸氢铵(碳铵)等

(3)、铵根的检验:

①NH4NO3+NaOH=NaNO3+NH3↑+H2O

(NH4)2SO4+Ca(OH)2=CaSO4+2H2O+2NH3↑

2NH4NO3+Ca(OH)2=CaNO3+2H2O+2NH3↑

②方法:

取白色固体放入试管,然后加入氢氧化钠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的石蕊试纸放在管口,如果试纸变成蓝色,证明产生氨气,因此说明有铵根离子。

③铵态氮肥如何贮藏和使用:

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保存,不能曝晒,不能遇水等。

(4)、作用:

使农作物叶色浓绿。

3、磷肥

(1)、定义:

含磷元素的化学肥料

(2)、种类:

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等

(3)、作用:

使农作物颗粒饱满,开花结果等。

4、钾肥

(1)、定义:

含钾元素的化学肥料

(2)、种类:

硝酸钾、硫酸钾等

(3)、作用:

使农作物茎生长健壮,抗倒伏能力强。

5、复合肥

(1)、定义:

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

(2)、种类:

硝酸钾等。

二、农药——作物生长的卫士

1、波尔多液:

胆矾(CuSO4·5H2O)和生石灰

2、优缺点:

(自学)

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

一、保护生命之源

1、水的污染

(1)、工业中的“三废”

(2)、农业中农药、化肥的任意使用

(3)、生活中污水的任意排放

2、防治方法

(1)、化学方法:

中和法、氧化法

(2)、工业中的“三废”净化后再排放

(3)、农业中农药、化肥合理使用

(4)、生活中污水净化后排放

(5)加强水质监测等

3、赤潮和水华

赤潮:

海洋中

水体富营养化

水华:

淡水中

二、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1、空气的污染

(1)化石燃料的燃烧

(2)工厂排放的废气

(3)汽车尾气

2、防治方法

(1)、植树造林

(2)、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使用新能源

(3)工厂排放的废气净化后再排放

(4)、汽车尾气安上“催化转化器”

三、与自然和谐相处

绿色化学:

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