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盐水工艺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30932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8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次盐水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一次盐水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一次盐水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一次盐水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一次盐水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一次盐水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9页
一次盐水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9页
一次盐水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9页
一次盐水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9页
一次盐水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9页
一次盐水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9页
一次盐水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9页
一次盐水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9页
一次盐水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9页
一次盐水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9页
一次盐水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9页
一次盐水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9页
一次盐水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9页
一次盐水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9页
一次盐水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9页
亲,该文档总共7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次盐水工艺操作规程.docx

《一次盐水工艺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次盐水工艺操作规程.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次盐水工艺操作规程.docx

一次盐水工艺操作规程一次盐水工艺操作规程一次盐水工艺操作规程编制: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

第一部分一次盐水工艺操作规程第一部分一次盐水工艺操作规程21.生产任务22.产品概述23.原辅材料介绍34.精制目的及原理55.负责范围96.工艺流程97.生产控制指标118.开车操作139.正常生产操作1610.停车操作1811.主要设备的操作及维护1812.异常现象处理2913.设备一览表3014.巡回检查路线36第二部分脱硝工艺操作规程1.系统概述372.膜法除硝工艺流程393.冷冻脱硝工艺流程414.负责范围425.控制系统说明436.设备的启动、运行和停止447.水泵与电机的运行与维护:

538.系统操作、维护注意事项559.常见故障及其处理5710.系统耗材一览表7011.设备一览表7012.巡检路线7213.岗位巡回检查制度7314.设备维护保养制度7315.岗位交接班制度7416.岗位安全卫生7517记录7918.更改记录79第一部分一次盐水工艺操作规程1.生产任务本工段的生产任务是通过澄清(预处理)、精制、过滤等手段,把盐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除去,制成符合工艺要求的一次盐水,供二次盐水工序使用。

同时接收脱氯淡盐水、树脂塔的回收盐水、再生废水、蒸发碱性冷凝液等送到卤水井使用。

如果卤水系统故障也可在本工段化盐使用。

2.产品概述2.1物理化学性质本工序产品是去除了钙、镁等化学物质及不溶于水的机械性杂质后的一定浓度的氯化钠饱和水溶液,无色、透明、碱性,有咸味,密度在5060时为1.181.17kg/l,在直流电作用下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氯气、氢气、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

2NaCl+2H2O直流电2NaOH+Cl2+2H22.2产品用途本产品经二次盐水精制后,用作离子膜电解制取氯气、氢气、氢氧化钠的原料。

2.3产品包装、贮存、运输本产品无需包装,以钢制防腐贮罐存放,泵和管道输送。

2.4产品质量指标名称指标名称指标名称指标NaCl3055g/l游离氯未检出SS1.0mg/lCa2+Mg2+4mg/lSiO22.3mg/l有机物10mg/lSO42-5g/lAl3+0.1mg/lNH4+4mg/lNaOH0.10.3g/lBa2+0.1mg/lSr2+2.5mg/lNa2CO30.30.5g/lFe2+Fe3+0.1mg/lNi2+0.01mg/lI-0.2mg/lPH值9.510温度55603.原辅材料介绍3.1原材料:

卤水、原盐3.1.1特性分子式:

NaCl,分子量:

58.44,纯净的氯化钠为无色晶体,但原盐是由许多小晶体集合成的,另外晶体之间的缝隙中往往含有母液或空气因而变成白色且不透明,并因含泥沙而呈土灰色。

比重:

2.164。

无吸湿性,由于原盐不纯,特别是因含氯化镁而极易吸湿,另外常因温度变化而固结,熔点:

800,沸点:

1413。

溶解度:

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但随着温度的提高其溶解速度加快很多。

卤水是含有多种化学杂质和不溶性机械物的盐水,因而略显浑浊。

3.2辅助材料3.2.1纯碱3.2.1.1特性分子式:

Na2CO3,化学名称:

碳酸钠,俗名:

苏打,分子量:

106白色粉末,密度2.533g/cm3(25),熔点854,易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有较大变化,35.4达到最大溶解度,水溶液呈碱性。

吸湿性强,能因吸湿而结成硬块。

3.2.1.2规格Na2CO398.0%生产中将纯碱用纯水溶解成浓度为20%水溶液使用。

3.2.2烧碱3.2.2.1特性分子式:

NaOH,分子量:

40,化学名称:

氢氧化钠,纯的无水氢氧化钠是白色半透明的晶体,质脆、溶于水,溶液为无色透明液体,呈强碱性,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含碱量32%左右,温度40,密度1.334g/cm3,沸点98,在空气中易潮解并吸收CO2,对皮肤有滑腻感,可烧伤皮肤。

使用时谨防溅到人的皮肤上、眼睛内,以免灼伤。

3.2.2.2规格NaOH32%NaCl70mg/l本工序使用的烧碱是由电解工段送来的浓度为32%氢氧化钠,然后用水稀释至浓度约为10%使用。

3.2.3三氯化铁3.2.3.1特性分子式:

FeCl3,分子量163,黑色粉末,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对铁、铜等金属腐蚀性特强,水溶液呈酸性。

3.2.3.2规格FeCl396.0%生产中将固体FeCl3用水溶解成1%的水溶液使用。

3.2.4亚硫酸钠3.2.4.1特性分子式:

Na2SO3,分子量:

126,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

3.2.4.2规格Na2SO396.0%在生产中,将Na2SO3用水溶解成浓度5%的水溶液使用。

3.2.5次氯酸钠3.2.5.1特性分子式:

NaClO,分子量:

74.5,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常用于氧化消毒。

3.2.5.2规格本工段使用的次氯酸钠由氯氢工段用泵送至次氯酸钠高位槽,然后加水配成有效氯浓度为5%的次氯酸钠溶液使用。

3.2.6盐酸分子式:

HCl,分子量:

36.5,密度1.159g/cm3(15),浓度31%。

纯的盐酸为无色透明液体,工业盐酸因含有铁等杂质而呈黄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能溶于水、乙醇和乙醚中,具有强腐蚀性。

规格:

HCl31wt%Ca2+Mg2+0.5wtppmFe0.3wtppm蒸发残渣25wtppm游离氯5wtppm温度常温3.3精制剂的配置在配置槽中放入水,开蒸汽加热到60(FeCl3不需加热),把精制剂倒入槽中开压缩空气搅拌均匀打入高位槽。

a.NaOH溶液的配制本工序中把32%NaOH溶液配制成10%的NaOH溶液使用。

配制方法:

每0.5m3的32%NaOH溶液加1.6m3水。

b.Na2CO3溶液的配制本工序中使用的Na2CO3溶液浓度是20%。

配制方法:

每1000kgNa2CO3加4m3水。

c.FeCl3溶液的配制本工序中使用的FeCl3溶液的浓度是1%。

配制方法:

每50kgFeCl3加4.95m3水。

d.NaClO溶液的配制本工序中使用的NaClO溶液的有效氯浓度是5%。

配制方法:

1m3含有效氯10%的NaClO溶液加入0.92m3水。

e.Na2SO3溶液的配制本工序中使用的Na2SO3溶液的浓度是5%。

配制方法:

每50kgNa2SO3加0.85m3水。

4.精制目的及原理4.1精制目的卤水或原盐中含有许多杂质,其中的钙镁杂质将会加大二次精制螯合树脂塔的生产负荷,缩短再生周期,严重时会使螯合树脂出现穿透现象,因此要求钙镁含量在规定值之内;同时盐水中的游离氯会破坏螯合树脂的结构,使之失去作用;重金属离子能使螯合树脂中毒;有机物附着在螯合树脂上面,会使树脂溶胀,影响螯合树脂的吸附作用。

这些杂质的存在将严重影响二次精制盐水的质量,对离子膜电解槽的运行造成不可恢复性的损坏,对离子膜的使用寿命、电流效率、电耗以及安全生产等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必须对盐水进行精制。

盐水中的SO42-含量高时将在离子膜电解槽内阻碍Cl-放电,并在阳极产生O2,降低电流效率;另外Na2SO4结晶会沉积在离子膜上,造成离子膜堵塞,Na2SO4在盐水中结晶会堵塞管道;SO42-含量高还会使食盐溶解度降低,所以盐水中的SO42-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4.2.1SO42-的去除SO42-主要是以Na2SO4的形式存在的,本工艺是通过对淡盐水的预处理(去除游离氯,调节PH5-8,温度降到35左右)通过高压泵把淡盐水送入对一价离子和二价离子有选择透过性的膜过滤装置,贫硝水回返井槽,富硝盐水通过冷冻结晶法来除去SO42-的。

4.2.2Mg2+的去除Mg2+通常以氯化物的形式存在于粗盐水中,加入精制剂氢氧化钠(NaOH)生成不溶性的氢氧化镁(Mg(OH)2)沉淀,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Mg2+2OH-Mg(OH)2为了提高反应速度和反应程度,氢氧化钠的加入量需要超过理论用量,以保证适当的碱度。

Mg(OH)2在PH=8时,开始生成胶状沉淀,而在PH=10.511时,反应完全。

在本工艺中,控制粗盐水中NaOH过碱量为0.10.3g/L。

通过添加烧碱,粗盐水中的铁离子、三价铬离子等生成氢氧化物沉淀与镁离子一同除去。

4.2.3Ca2+的去除Ca2+离子一般以氯化钙(CaCl2)、硫酸钙(CaSO4)的形式存在于原盐中。

精制时向粗盐水中加入碳酸钠溶液(Na2CO3),使其与盐水中的Ca2+离子反应,生成不溶性的碳酸钙(CaCO3)沉淀,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Ca2+CO32-CaCO3上述反应的进行程度取决于反应时间和精制剂的加入量及NaOH的过碱量。

加入碳酸钠的量为理论用量时,需搅拌数小时,才能使反应达到碳酸钙沉淀的终点。

但若加入超过理论用量0.8g/L时,会使反应在15分钟内完成90,在不到1h之内就能实际完成并使溶解的Ca2+离子浓度在1PPm以下。

为了把Ca2+除净,精制剂Na2CO3的加入量必须稍稍超过反应所需理论用量。

本工艺,控制粗盐水中Na2CO3过碱量为0.30.6g/L。

4.2.4有机物的去除盐水中的有机物会对HVM过滤膜及二次盐水工序中离子交换树脂造成损害,所以必须除去。

在本工艺中,通过加入氧化剂次氯酸钠(NaClO)溶液,把盐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最终通过絮凝剂的吸附和共沉淀作用,在预处理器中除去。

4.2.5过量游离氯的去除盐水中游离的氯,一般以ClO-的形式存在,会对过滤设备、二次盐水精制设备造成很大危害,必须全部除去。

本工艺采用加入还原剂亚硫酸钠(Na2SO3)溶液,使其与盐水中过量的游离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除去盐水中残留的游离氯。

ClO-+Na2SO3Na2SO4+Cl-本工艺要求合格一次盐水的游离氯含量未检出。

4.2.6FeCl3加入的目的FeCl3在碱性溶液中与OH-反应生成的Fe(OH)3具有胶体性质,有吸附和共沉淀作用,做为絮凝剂使用,本工艺在澄清桶前加入FeCl3,是为了促进BaSO4的沉淀,在预处理器前加FeCl3是为了增加Mg(OH)2的絮凝,加快浮上效果,但Fe3+不能过量,过量则与NaOH生成的Fe(OH)3会堵塞离子膜,降低电流效率。

FeCl3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FeCl3+3NaOHFe(OH)3+3NaCl4.2.7预处理精制过程中产生的大量Mg(OH)2沉淀为胶状絮片,极难沉降,同时也不利于HVM膜过滤器正常操作,故采用浮上法经预处理器将Mg(OH)2先行除去。

首先,将粗盐水通过加压融气罐,罐内保持0.20.30MPa压力,在压力的作用下使粗盐水溶解一定量空气(一般5L/m3粗盐水),当粗盐水进入预处理器后压力突然下降,粗盐水中的空气析出,产生大量细微的气泡,细微的气泡在絮凝剂的作用下与盐水中的机械杂质形成假比重较低的颗粒一起上浮,在预处理器上面形成浮泥,通过上排泥口定时排放,部分较重颗粒下沉形成沉泥,通过下排泥口排放。

清液自清液出口流出。

预处理(浮上澄清法)的优点是适合于含Mg2+较高的原盐,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清液分离速度快,生产能力大。

预处理(浮上澄清法)的效果取决于

(1)精制反应充分完成;

(2)空气与粗盐水有足够的接触机会,并保持一定的压力;(3)溶于盐水中的空气在絮凝反应室内完全释放为细微的气泡;(4)粗盐水中加入适量的絮凝剂;(5)盐水温度稳定;(6)盐水流量稳定;(7)及时排出浮泥和沉泥。

4.2.8HVM膜过滤经预处理器处理后的粗盐水中仍含有少量的机械杂质、大量的Ca2+离子及微量的氢氧化镁,因此需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充分反应后,生成CaCO3沉淀,在一定的压力下通过平均孔径约为0.5的HVM膜,使杂质被过滤掉,从而得到纯净的一次盐水。

4.3中和经HVM膜过滤后,盐水中的Ca2+、Mg2+含量降低了,但还存在没有滤掉的CaCO3和Mg(OH)2微粒,Mg(OH)2微粒溶解的PH值为10.5,CaCO3溶解的PH值为9.4。

由于盐水的PH值为10.5,这些微粒无法溶解。

二次盐水精制螯合树脂只能吸附Ca2+、Mg2+离子,而不能吸附微粒中的Ca、Mg成分,造成二次盐水中的Ca2+、Mg2+含量超标。

为杜绝这种现象,采用添加盐酸来降低盐水的PH值,使Ca2+、Mg2+微粒完全溶解,而被螯合树脂吸附。

4.4盐泥压滤盐泥是一次盐水工序的主要废料,每吨100%NaOH约排出盐泥浆0.30.9m3,盐泥含固体物约1012%,固体中主要含有Mg(OH)2、CaCO3、Fe(OH)3、Al(OH)3、SiO2、NaCl等无机物,其余8890%均为水分。

为回收盐泥浆中的盐分和水分,降低原盐消耗。

采用自动板框压滤机压滤盐泥,得到的滤液用做化盐水回收利用,另得到含水率在45%左右的泥饼外排处理。

5.负责范围5.1管辖范围5.1.1从本界区化卤水储罐(V-431A/B)到过滤盐水储罐(V-409A/B)之间的所有管线、设备、仪表、相应公用物料管线、消防设施等。

5.1.2从本界区精盐水泵(P-409A/B)到电解界区盐水加热器(E-153)进口第一片法兰之间的精盐水管线5.1.3从本界区反井水泵(P-432A/B)到界区外下管廊的淡盐水管线;卤水管线出地面到卤水罐之间的管线。

5.1.4从本界区蒸汽冷凝液泵(P428)到氯化氢合成及盐酸工序之间的冷凝液管线。

5.1.5从本界区盐酸泵(P-424)到污水处理之间的管线。

5.2对外联系5.2.1与分析室联系,及时调节精制剂用量及相关指标、参数,控制盐水质量。

5.2.2与电解工序联系,了解返回淡盐水的质量及精盐水的质量、流量、压力、温度,满足电解工序要求。

5.2.3与氯化氢氢合成工序联系,确保蒸汽符合工艺要求。

5.2.4与成品罐区岗位联系,及时输送碱液和次氯酸钠。

5.2.5与仪表、电气部门联系,维护仪表、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5.2.6与调度联系,了解淡盐水的外送情况。

6.工艺流程工艺流程6.1除氨出卤水储槽(V-431A/B)的卤水加次钠和烧碱溶液,通过卤水泵(P-431A/B)输送至卤水加热器(E-402)(利用脱氯淡盐水的余热)和卤水加热器(E-403)(蒸汽加热),调节蒸汽量保证卤水出口温度在605后进入卤水高位槽(V-427),卤水通过高位槽溢流入氨吹除塔(T-401),在氨吹除塔中,卤水与鼓风机(C-401A/B)产生的压缩空气逆流,卤水中的NH2Cl、NHCl2气体被吹出排空。

卤水自底部流出进入前反应。

如果卤水浓度不够出氨吹除塔(T-401)后卤水进入返井槽(V-432A/B),这时两个返井槽要分开用(一个进卤水、一个接收淡盐水等),通过化盐水泵(P-401A/B)把卤水送入化盐水加热器(E-401)加热后进入化盐桶(V-402A/B),化盐桶中要保持一定的盐层。

饱和盐水从化盐桶中溢流进入折流槽、粗盐水池。

6.2前反应及预处理从氨吹除塔(T-401)出来的卤水,进入折流槽加次钠和烧碱溶液,保持PH10.512,进入粗盐水池(V-404)搅拌,用加压泵(P-404A/B)把粗盐水加压后经过汽水混合器(M-402A/B/C)送入加压容气罐(Z-402),在加压容气罐内通过空气缓冲罐(Z-401)的压缩空气保持加压容气罐的压力在0.20.3MpG,出加压容气罐的盐水通过文丘里混合器(M-401)加FeCl3进入预处理器(V-405),在预处理器中浮泥从上部排出,较大颗粒下沉进入沉泥斗,清液从清液出口流出,进入反应槽(R-401A/B)。

6.3后反应及过滤盐水进入反应槽(R-401A)同时加入Na2CO3,经过搅拌后,从反应槽(R-401B)溢流进入缓冲槽(V-406),缓冲槽的盐水通过位差自流进入凯膜过滤器(N-401A/B/C),不合格盐水返回粗盐水池(V-404)。

过滤后的合格盐水用盐酸调节阀(AV-5101)加入适量的盐酸(保持盐水的PH9-10)在折流槽中加Na2SO3(ORP控制在50mv)进入一次盐水储槽(V-409)用一次盐水泵(P-409A/B)打入二次盐水。

凯膜过滤器的排气、反冲等产生的盐水进入中间槽(V-407),通过P-407A/B进入缓冲槽(V-406),再次经过凯膜过滤(N-401A/B/C)。

6.4盐泥压滤预处理器、凯膜过滤器、反应槽的泥排入盐泥池(V-420),通过盐泥泵(P-420A/B)打入厢式压滤机(M-420),滤液进入滤液槽(V-430),通过滤液泵打入反井槽(V-432A/B),泥饼卸入盐泥库另处理。

7.生产控制指标7.1仪表控制项目序号控制项目仪表位号正常控制范围最高限最低限1盐水加热器(E-401)出口温度指示、调节、报警TICA-510160652卤水出除氨塔温度指示、调节、报警TICA-510655653氨吹除塔(T-401)液位指示、调节、报警4080%4空气缓冲罐(Z-401A)压力指示、调节、报警PICA-51010.20.3MPaH:

0.35MPa5卤水罐液位LIA-5131(A/B)1395%6返井盐水罐(V-432A/B)液位指示调节报警LIA-5132(A/B)2085%7粗盐水池(V-404)液位指示报警LIA-51025080%8一次盐水储槽(V-409)液位指示报警LIA-5103(A/B)6080%9中间槽(V-407)液位指示报警LIA-51065070%10加压容器罐(Z-402)液位指示调节报警LICA-51046080%11缓冲槽(V-406)液位指示报警LIA-51054070%12卤水PH值调节报警ARCA-5104913化盐桶(V-402)出口折流槽PH值调节报警ARCA-510110.511.514一次盐水储罐(V-409)入口ORP值调节报警ARCA-510250mvH:

500L:

-50015一次盐水储罐(V-409)入口PH值调节报警ARCA-51039.5107.2分析指标名称分析项目控制指标取样地点分析频次备注化盐水SO42-5g/lP401出口1次/8h中控分析粗盐水游离氯0.050.3mg/lP404出口1次/2h中控分析NaCl305315g/l1次/2h中控分析NaOH0.10.3g/lV405A进口1次/2h中控分析Na2CO30.30.6g/lR401B出口1次/2h中控分析总铵4mg/lT-401出口1次/天中控分析一次盐水游离氯未检出P409出口1次/2h中控分析NaCl300310g/l1次/2h中控分析SS1mg/l1次/天中控分析PH9.5101次/2h中控分析Ca2+、Mg2+未检出(容量法)1次/2h中控分析SO42-5g/l1次/天中控分析ClO32-7g/l1次/周中控分析三氯化铁浓度1(wt%)V417抽检中控分析碳酸钠浓度20(wt%)V415抽检中控分析氢氧化钠浓度10(wt%)V416抽检中控分析亚硫酸钠浓度5(wt%)V414抽检中控分析次氯酸钠浓度5(wt%)V418抽检中控分析8.开车操作8.1开车前的准备8.1.1装置系统及管道己进行空气吹扫、水洗;溶气罐、空压罐等都己试压合格,安全附件齐全。

7.1.2主要设备己验收,并按技术要求校完水平、垂直、同心度。

8.1.3重要管路符合工艺设计要求。

8.1.4容器己计量并有计量标尺。

8.1.5机泵设备的减速机箱己加油并完成单机试车。

8.1.6仪表己校验合格。

8.1.7安全设施及劳保用品齐全,员工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己完成。

8.1.8上述工作过程及内容均有详细完整的记录。

8.2以水代料试车8.2.1按照工艺流程注水入卤水高位槽(V-427),经过氨吹除塔(T-401)进入折流槽,经粗盐水槽(V-404),由加压泵(P-404A/B)打入气水混合器(M-402)再进入加压溶气罐(Z-402),并经预处理器(V-405)进入反应槽(R-401A/B),盐水高位槽(V-406),然后自流进入凯膜过滤器(N-401A/B/C),再从回流管道返回粗盐水池(V-404)。

以水代料试车时为了防止管道、容器中残留有没吹除干净的杂物可在泵的进口加滤网,以免损坏叶轮。

a.通过以水代料打通工艺流程,并进一步调整主要设备的关键部件的水平度、高差等。

b.对所有的液位远传仪表与现场仪表进行校核,液位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稳定性校核。

c.待前述部分打通校核后,再由出凯膜过滤器的水进入折流槽(V-408)及一次盐水贮槽(V-409)进行冲洗和校核。

8.2.2对Na2CO3、Na2SO3、NaOH、FeCl3、NaClO以及蒸汽系统以水代料试运行。

分别在储罐内注水,以各自专用泵向高位槽进料,高位槽满后,打开流量计向系统进料,各储罐、槽、阀门、仪表、管道等通过试压、试漏要求(蒸汽系统以蒸汽系统试压为准)。

a.观察转子流量计进料是否调节自如。

8.2.3对清洗、加热、压缩空气系统进行调试。

a.蒸汽系统用蒸汽冲洗后,调节到控制压力试漏。

b.压缩空气系统用压缩空气冲洗后,关闭放空阀,对加压溶气罐、空气缓冲罐进行试压,并对压力调节系统进行调试。

8.2.4凯膜过滤系统进行单机调试后,待运行。

8.3正式投料试车8.3.1试车前的准备8.3.1.1检验安装记录、吹扫记录、单机及联动试车记录,确认准备工作己完成。

8.3.1.2设备装置系统己进行以水代料试运行合格,系统放尽余水。

8.3.1.3操作规程、工艺规程、原始记录表、安全规定己成文,并且操作人员、试车指挥人员己熟悉,并确认合格。

8.3.1.4管道物料流向己在现场标明,主要设备挂牌,巡回检查牌、检查路线、内容、最短间隔时间己确定。

8.3.1.5原料及辅助材料己检验合格。

8.3.2投料试运行按控制点要求对NaOH水溶液、Na2CO3溶液、FeCl3溶液、NaClO溶液、Na2SO3溶液等进行配制,并用各自专用泵向高位槽进料。

一般每次配料量以能充装高位槽体积的80%为宜。

8.4开车操作1,打开卤水槽(V-431A/B)出口阀、卤水泵(P-431A/B)进口阀,开启卤水泵(P-431A/B),打开泵回流阀(PH在线分析在回流管线),同时向泵进口加入次钠和烧碱溶液调节PH9时开泵出口,将卤水流量控制器(FIC5118)打到手动控制卤水流量(可慢慢关小回流),卤水通过卤水加热器(E-402)和卤水加热器(E-403)温度控制在605,刚开车时没有返回淡盐水所以卤水加热器(E-402)没有热源,温度完全是靠加热器(E-403)的调节蒸汽量来满足的(加热开蒸汽时要确认卤水已通过加热器),卤水加热后进入卤水高位槽,高位槽的卤水溢流入氨吹除塔(T-401),同时开鼓风机(C-401A/B),鼓风机出口压力控制2KPa,除氨塔液位到50时开出口(液位控制在40-60)进入化盐桶后折流槽。

当卤水浓度不够时,卤水出氨吹除氨塔,进返井槽走化盐路线。

2,无卤水时化盐打开返井槽(V-432A/B)出口阀门,开启化盐水泵(P-401A/B),将粗盐水流量控制器(LICA-5103)打到手动状态,控制化盐水的流量。

3,打开化盐桶(V-402A/B)进口阀,向化盐桶内进化盐水,开始化盐,并逐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