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湖南省岳阳市高一化学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有参考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3352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30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湖南省岳阳市高一化学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有参考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学年度湖南省岳阳市高一化学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有参考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学年度湖南省岳阳市高一化学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有参考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学年度湖南省岳阳市高一化学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有参考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学年度湖南省岳阳市高一化学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有参考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学年度湖南省岳阳市高一化学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有参考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学年度湖南省岳阳市高一化学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有参考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学年度湖南省岳阳市高一化学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有参考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学年度湖南省岳阳市高一化学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有参考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学年度湖南省岳阳市高一化学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有参考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学年度湖南省岳阳市高一化学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有参考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学年度湖南省岳阳市高一化学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有参考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学年度湖南省岳阳市高一化学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有参考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学年度湖南省岳阳市高一化学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有参考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学年度湖南省岳阳市高一化学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有参考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学年度湖南省岳阳市高一化学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有参考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学年度湖南省岳阳市高一化学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有参考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学年度湖南省岳阳市高一化学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有参考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学年度湖南省岳阳市高一化学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有参考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学年度湖南省岳阳市高一化学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有参考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湖南省岳阳市高一化学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有参考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

《学年度湖南省岳阳市高一化学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有参考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湖南省岳阳市高一化学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有参考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度湖南省岳阳市高一化学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有参考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

6.实验室需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出来,适宜用的试剂是(  )

A.NaoH溶液B.Ba(OH)2溶液C.硫酸D.氨水

7.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B.

蒸馏

C.

过滤D.

稀释浓硫酸

8.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标准状况下,NA个水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B.5.6g铁与氯气完全反应,失去电子的数目为0.2NA

C.1molC12发生化学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2NA

D.在标准状况下,22.4L由N2、N2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有的氮原子为2NA

9.研究表明:

多种海产品如虾、蟹、牡蛎等,体内含有+5价的砷(As)元素,但它对人体是无毒的,砒霜的成分是As2O3,属剧毒物质,专家忠告:

吃饭时不要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否则容易中毒,并给出了一个公式:

“大量海鲜+大量维生素C=砒霜”.下面有关解释不正确的应该是(  )

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B.青菜中含有维生素C

C.维生素C能将+5价砷氧化成As2O3

D.致人中毒过程中砷发生还原反应

10.下列溶液中Cl﹣浓度与50mL1mol•L﹣1AlCl3溶液中Cl﹣浓度相等的是(  )

A.150mL1mol•L﹣1的NaCl溶液B.75mL2mol•L﹣1NH4Cl溶液

C.150mL2mol•L﹣1的KCl溶液D.75mL1mol•L﹣1的FeCl3溶液

1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原因是(  )

A.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转移溶液前溶液未冷却至室温

C.容量瓶未干燥

D.定容时俯视液面

12.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u2+、Cl﹣、SO42﹣、K+B.K+、OH﹣、CO32﹣、Na+

C.HCO3﹣、OH﹣、Cl﹣、Na+D.Ag+、NO3﹣、Cl﹣、K+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C.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

D.HNO3→NO→NO2,以上各步变化均能通过一步实现

14.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

A.①④②⑤③B.④①②⑤③C.②④⑤①③D.⑤②④①③

15.在水玻璃中通入少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加热蒸干,再高温充分灼烧,冷却后所得的固体物质为(  )

A.Na2SiO3B.Na2SiO3与Na2CO3

C.SiO2与Na2CO3D.SiO2、Na2SiO3及Na2CO3

1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稀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H++OH﹣═H2O

B.铜粉与稀硝酸的反应:

Cu+2H+═Cu2++H2↑

C.氯气与碘化钾溶液的反应:

Cl2+I﹣═Cl﹣+I2

D.碳酸钠溶液与足量稀盐酸的反应:

CO32﹣+2H+═H2O+CO2↑

17.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KCl和Na2SO4

B.用氢氧化钠溶液鉴别MgCl2溶液和AlCl3溶液

C.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D.用加热法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固体

18.某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六种:

NO、FeSO4、Fe(NO3)3、H2O、HNO3和Fe2(SO4)3.其中HNO3为反应物,则该反应中的还原剂为(  )

A.NOB.FeSO4C.Fe(NO3)3D.Fe2(SO4)3

19.已知反应:

①Cl2+2KBr═2KCl+Br2;

②KClO3+6HCl═3Cl2↑+KCl+3H2O;

③2KBrO3+Cl2═Br2+2KCl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BrO3>KClO3>Cl2>Br2

B.①中KCl是氧化产物,KBr发生还原反应

C.③中1mol氧化剂参加反应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D.反应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6

20.如图所示,A处通入干燥Cl2,关闭B阀时,C处的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打开B阀后,C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装的是(  )

A.浓H2SO4B.NaOH溶液C.浓盐酸D.饱和NaCl溶液

21.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

①(NH4)2CO3②Al(OH)3③NaHCO3④Al2O3⑤Fe(NO3)2.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④⑤D.全部

22.在含有Cu(NO3)2、Zn(NO3)2、Fe(NO3)3、AgNO3各0.01mo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0.01mol铁粉,经搅拌后发生的变化应是(  )

A.铁溶解,析出0.01molAg和0.005molCu

B.铁溶解,析出0.01molAg并放出H2

C.铁溶解,析出0.01molAg,溶液中不再有Fe3+

D.铁溶解,析出0.01molAg,溶液中不再有Cu2+

23.有8gNa2O2、Na2O、Na2CO3、NaOH的固体混合物,与400g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恰好反应,蒸干溶液,最终得固体质量为(  )

A.16gB.23.4gC.31gD.无法计算

24.在Al2(SO4)3、K2SO4和明矾的混合溶液中,如果c(SO42﹣)等于0.2mol/L,当加入等体积的0.2mol/L的KOH溶液时,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则原混和液中K+的物质的浓度为(  )

A.0.2mol/LB.0.25mol/LC.0.45mol/LD.0.225mol/L

25.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L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

A.60mLB.45mLC.30mLD.15mL

二、填空题

26.

(1)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刻蚀印刷电路板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      ,检验Fe3+溶液中混有Fe2+的试剂是      .

(2)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除去氯气中混有氯化氢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      溶液中.

(3)铝分别与足量的NaOH溶液和稀硫酸反应,若两个反应在相同状况下放出等量的气体,则两个反应中消耗的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4)在9.5g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中含有0.2molCl﹣,此氯化物的摩尔质量为      ,该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5)在标准状况下,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6.72L,质量为12g.此混合物中CO和CO2物质的量之比是      .

27.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

(1)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SO2.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打开A的分液漏斗活塞后,漏斗液体未流下,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

(2)实验室用装置E制备Cl2,写出其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请指出该反应中的液体反应物在反应中所表现出的化学性质:

      ;

若液体中的溶质反应了6mol,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      ;

(3)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

      ,D:

      .

(4)另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SO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会更强.他们将制得的SO2和Cl2按1:

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褪色效果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请你分析该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8.有三种金属单质A、B、C,其中A的焰色反应为黄色,B、C是常见金属.三种金属单质A、B、C能与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之间发生如下转化关系(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气体乙的化学式:

(2)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金属A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F与D溶液反应后的产物在空气中转化为H的化学方程式      ;

现象为      .

29.将0.1mol的镁、铝混合物溶于100mL2mol/LH2SO4溶液中,然后再滴加1mol/LNaOH溶液.请回答:

(1)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沉淀质量m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变化如图所示.当V1=160mL时,则金属粉末中n(Mg)=      mol,V2=      mL.

(2)若在滴加NaOH溶液过程中,欲使Mg2+、Al3+刚好沉淀完全,则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V(NaOH)      mL.

(3)若混合物仍为0.1mol,其中Mg粉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用100mL2mol/L的硫酸溶解该混合物后,再加入450mL1mol/L的NaOH溶液,所得沉淀中无Al(OH)3.满足此条件的a的取值范围是:

(4)若滴加NaOH溶液致V2mL时,停止滴加NaOH溶液,开始往溶液中通入足量CO2,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019-2019学年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一中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考点】硅和二氧化硅.

【专题】碳族元素.

【分析】A.硅为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以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故A正确;

B.太阳能为清洁能源;

C.根据晶体硅的物理性质判断;

D.两性物质是指与酸、碱反应都只生成盐和水.

【解答】解:

A.硅为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B.太阳能为清洁能源,太阳能的使用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保护环境,故B正确;

C.晶体硅是一种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的固体,熔点高,硬度大,有脆性,故C正确;

D.硅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不符合两性物质概念,不是两性物质,故D错误;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硅的性质及用途,掌握硅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两性物质的概念,题目难度不大.

【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分析】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能通过滤纸的分散系为溶液、胶体;

能通过半透膜的分散系是溶液.

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10﹣7~10﹣9m)之间,溶液的粒子直径小于1nm,浊液的子直径大于100nm.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胶体的本质特征,比较基础,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考点】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专题】化学计算.

【分析】主要从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和受潮两方面分析考虑,防氧化就是防止氧气的进入并与之反应,防受潮就是防止水分的进入,据此即可解答.

A.无水硫酸铜能吸收水分,但蔗糖不能防止食品被氧化,故A错误;

B.生石灰能防止食品受潮,硫酸亚铁能防止食物被氧化,故B正确;

C.食盐不能吸收水分,硫酸亚铁能防止食物被氧化,故C错误;

D.生石灰能防止食品受潮,但是食盐不能防止食品被氧化,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干燥剂与除氧剂,是化学应用于生活的题型训练,题目难度不大.

【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

【分析】A、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碱;

B、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并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含氧酸;

C、电离时生成金属钠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钠盐;

D、碱性氧化物是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属于盐类,故A错误;

B、盐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但是不含有氧元素,不是含氧酸,故B错误;

C、Na2SiO3和Na2SO4电离时,均生成金属钠离子和酸根离子,属于钠盐,故C正确;

D、Al2O3能和酸反应,也能和碱反应,属于两性氧化物,故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难度不大,注意这几个概念的区别.

【考点】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钠的化学性质;

铁的化学性质;

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与变价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钠与氧气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生成过氧化钠,以此来解答.

A.Cu与氯气直接化合生成CuCl2,故A不选;

B.Fe与氯气直接化合生成FeCl3,故B选;

C.氢气与与氯气直接化合生成HCl,故C不选;

D.Na与氧气直接化合生成Na2O2,故D不选;

【点评】本题考查金属的化学性质及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考点】镁、铝的重要化合物.

【分析】根据题意,Al3+转化为不溶于水的物质是Al(OH)3,Al(OH)3具有两性,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完全沉淀,选取试剂时就不能选强碱,只能是弱碱.

Al3+转化为不溶于水的物质是Al(OH)3,Al(OH)3具有两性,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完全沉淀,选取试剂时就不能选强碱,只能是弱碱.

A、NaOH溶液是强碱能溶解氢氧化铝沉淀,故A不选;

B、Ba(OH)2溶液是强碱,能溶解氢氧化铝沉淀,故B不选;

C、硫酸是强酸,与Al3+不反应,故C不选;

D、氨水是弱碱,加入过量的氨水能把铝离子完全沉淀,故D选;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难度不大,注意题目要求意在考查氢氧化铝的两性这一特性.

蒸馏C.

过滤D.

【考点】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

【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

B.从使用温度计的使用目的角度分析;

C.过滤时玻璃棒应紧靠三层滤纸;

D.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加入水中.

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易引起火灾,故A错误;

B.蒸馏时,温度计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且冷却水的方向错误,故B错误;

C.过滤时要注意“一帖”、“二低”、“三靠”,本实验操作符合操作要求,故C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加入,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以防酸液飞溅,故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基本实验操作的要领和实验要求.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A、标况下水为液体;

B、求出铁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铁与氯气反应后变为+3价来分析;

C、根据氯气反应后的价态不明确来分析;

D、求出混合物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N2和N2O中均含2个氮原子来分析.

A、标况下水为液体,故NA个水分子即1mol水的体积小于22.4L,故A错误;

B、5.6g铁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铁与氯气反应后变为+3价,故0.1mol铁失去0.3mol电子即0.3NA个,故B错误;

C、由于氯气反应后的价态不明确,故转移的电子数无法计算,故C错误;

D、标况下22.4L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N2和N2O中均含2个氮原子,故1mol混合物中含2mol氮原子即2NA个,故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掌握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和物质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人体中的As元素为+5价,+5价砷无毒,As2O3中As元素为+3价,吃饭时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容易中毒的原因是生成+3价As,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与+5价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3价As,据此分析解答.

体中的As元素为+5价,+5价砷无毒,As2O3中As元素为+3价,吃饭时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容易中毒的原因是生成+3价As,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与+5价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3价As,

A.人体中的As元素为+5价,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后生成+3价As,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故A正确;

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与+5价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3价As,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容易中毒,说明青菜中含有维生素C,故B正确;

C.维生素C能将+5价砷还原成As2O3,故C错误;

D.人体中+5价砷被还原为+3价,说明砷发生还原反应,故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明确元素化合价变化是解本题关键,结合元素化合价来分析解答即可,难度不大.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

【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

【分析】50mL1mol•L﹣1AlCl3溶液中Cl﹣浓度为3mol/L,和溶液的体积无关,只取决于物质电离出的离子的数目多少.

A、150mL1mol•L﹣1的NaCl溶液中Cl﹣浓度是1mol•L﹣1,和AlCl3溶液中Cl﹣浓度3mol/L不相等,故A错误;

B、75mL2mol•L﹣1NH4Cl溶液中Cl﹣浓度是2mol•L﹣1,和AlCl3溶液中Cl﹣浓度3mol/L不相等,故B错误;

C、150mL2mol•L﹣1的KCl溶液中Cl﹣浓度是2mol•L﹣1,和AlCl3溶液中Cl﹣浓度3mol/L不相等,故C错误;

D、75mL1mol•L﹣1的FeCl3溶液中Cl﹣浓度是3mol•L﹣1,和AlCl3溶液中Cl﹣浓度3mol/L相等,故D正确.

【点评】本题是一道关于离子浓度的计算题,注意电离知识的灵活应用,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

【考点】溶液的配制.

【专题】实验评价题.

【分析】根据c=

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或对溶液的体积的影响来判断.

A、未洗涤溶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