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性质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35257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46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等三角形性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全等三角形性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全等三角形性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全等三角形性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全等三角形性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全等三角形性质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全等三角形性质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全等三角形性质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全等三角形性质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全等三角形性质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全等三角形性质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全等三角形性质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全等三角形性质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全等三角形性质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全等三角形性质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全等三角形性质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全等三角形性质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全等三角形性质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全等三角形性质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全等三角形性质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等三角形性质教案.docx

《全等三角形性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等三角形性质教案.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等三角形性质教案.docx

全等三角形性质教案

教案序号

总第课时(一课一个教案)

教案书写人

田吉成

教学课题

全等三角形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性质,并能进行简单的推理计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归纳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交流等活动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

难、疑点

教学重点:

1会看图,会找到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性质。

教学难点:

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教学方法

教法

引导探索研究发现法

主动探索研究发现法

教具学具

准备

纸、剪刀、直尺

教学过程设计

巧设情景

导入新课

见过程

教学环节与步骤

充分体现“自主、合作,分层评价”(渗透探究的内涵)的教学特色

(力求课堂活而不乱,实而不闷)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升华,情感是力量的源泉”

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搜索力、发现力、概括力、想象力、记忆力

思维力、操作力、应变力、创造力和自我调控力

教师活动(恰到好处的主导作用)

学生活动(体现充分的主体作用)

一、实验活动

找出图画中全等的图形:

(课件展示)

从而引出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及有关概念和性质.

(1)定义:

全等三角形是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或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2)反例:

举出不全等的三角形的例子,利用教师和学生手中的含30°角的三角板说明只满足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不是全等形,强调定义的条件.

教师提问:

请同学们观察周围有没有能完全重合的两个平面图形?

学生在生活中找图形。

(3)对应元素及性质:

教师结合手中的教具说明对应元素(顶点、边、角)的含义,并引导学生观察全等三角形中对应元素的关系,发现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教师启发学生根据“重合”来说明道理.

2.学习全等三角形的符号表示及读法和写法.

解释“≌”的含义和读法,并强调对应顶点写在对应位置上.

举例说明:

如图,∵△ABC≌DFE,(已知)

∴AB=DF,AC=DE,BC=F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A=∠D,∠B=∠F,∠C=∠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教师小结:

在书写全等三角形时,如果将对应顶点写在对应位置上,那么,将两个三角形的顶点同时按1→2→3→1的顺序轮换,可写出所有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的式子,而不会找错,并节省观察图形的时间.

二、总结寻找全等三角形对应元素的方法,渗透全等变换的思想

(1)全等用符号_________表示.读作__________.

(2)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DEF,用式子表示为______________

(3)已知△ABC和△A′B′C′中,∠A=∠A′,∠B=∠B′∠C=∠C′;

 

阅读课文

 

理解概念

 

举手回答

 

 

理解推理过程

关注“易错点”

口答(抢答)

AB=A′B′,BC=B′C′,AC=A′C′.则△ABC_______△A′B′C′.

(4)如右图△ABC≌△BCD,∠A的对应角是∠D,∠B的对应角∠E,则

∠C与____是对应角;AB与_____是对应边,BC与_____是对应边,

AC与____是对应边.

(5)判断题:

①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②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④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三、性质应用举例

1.性质的基本应用.

例1已知:

△ABC≌△DFE,∠A=96°,∠B=25°,DF=10cm.求∠E的度数及AB的长.

例2如图,已知CD⊥AB于D,BE⊥AC于E,△ABE≌△ACD,∠C=20°,AB=10,AD=4,G为AB延长线上一点.求∠EBG的度数和CE的长.

分析:

(1)图中可分解出四组基本图形:

有公共角的Rt△ACD和Rt△ABE;

△ABE≌△ACD,△ABE的外角∠EBG或∠ABE的邻补角∠EBG.

(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性质及外角或邻补角的知识,求得∠EBG等于160°.

(3)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及等量减等量差相等的关系可得:

CE=CA-AE=BA-AD=6.

小结:

1.学生回忆这节课:

在自己动手实际操作中,得到了全等三角形的哪些知识?

 

听教师讲解

 

学生小结

 

(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判断方法、性质.

(2)找全等三角形对应元素的方法.注意挖掘图形中隐含的条件,如公共元素、对顶角等,但公共顶点不一定是对应顶点.

2.在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教师应强调全等三角形及性质的规范书写格式.

3.了解全等变换的思想,更好地识别全等三角形及对应元素.

精选课堂练习

基础题有广度

(投影显示或书面练习)

提高题有梯度

(投影显示或书面练习)

(习题适应全体学生)

见过程

(习题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

巧布课外

作业

巩固基础提升能力拓展思维

(巧字体现在试题能面向生活,面向生产,面向社会,面向“三考”,能紧跟时代步伐,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及其能力)

(自编或从各种资料上精选试题,份量适中,不能给学生加重负担)

课本P137习题5.7:

1、2。

(本课或本章节教学反思)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12.1全等三角形

知识点一全等形

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

能够()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两个图形是否全等只与这两个图形的形状、大小有关,与图形的位置无关。

判断两个图形全等的条件:

1、叠合在一起看是否能够完全重合

2、形状相同、大小相等二者缺一不可。

知识点二全等三角形

能够()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全等”用

表示,读作“全等于”

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如

全等时,点A和点D,点B和点E,点C和点F是对应顶点,记作

知识点三全等变换

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这样的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形状、大小变换就是()

知识点四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寻找对应元素的规律(一般地说)

(1)有公共角的,公共角是对应角;

(2)有对顶角的,对顶角是对应角;

(3)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4)一对最大的角是对应角,一对最小的角是对应角。

对应边的方法

(1)有公共边的,公共边是对应边

(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

(3)一对最长的边是对应边,一对最短的边是对应边。

例题1、如图1,已知△ABE≌△ACD,∠ADE=∠AED,∠B=∠C,指出其他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图1图2图3

知识点五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3、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中线、高、对应角的平分线也重合也相等。

4、全等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也相等。

练习1.全等用符号__表示.读作__.

2.△ABC全等于三角形△DEF,用式子表示为__.

3.△ABC≌△DEF,∠A的对应角是∠D,∠B的对应角∠E,则∠C与__是对应角;AB与__是对应边,BC与__是对应边,AC与__是对应边.

4.判断题: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3)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4)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常见题型一运用三角形的性质求角度及线段的长。

1、如图2,

已知:

,BE=4,求

的大小,DC的长。

常见题型二利用全等变换解决几何问题

2、如图3,矩形ABCD沿AM折叠,使D点落在BC上的N点处,如果AD=7cm,DM=5cm,∠DAM=39°,则AN=___cm,NM=___cm,∠NAB=___.

3、如图,原来是重叠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将其中一个三角形沿着BC方向平移BE的距离,就得到此图形,其中AB=8,BE=5,DH=3,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32.5)

4、如图,两个重叠的直角三角形,将其中一个直角三角形沿

BC方向平移得到△DEF,如果AB=8,BC=4,DH=3求S阴()

5、如图,长方形ABCD沿AE折叠,使点D恰好落在BC边上,

得点F,若∠FEC=40°,求∠EAF的度数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

知识点一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边边边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问题:

△ABC和△DEF全等是不是一定要满足AB=DE,BC=EF,AC=DF,∠A=∠D,∠B=∠E,∠C=∠F这六个条件呢?

若满足这六个条件中的一个、两个或三个条件,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一个条件可分为:

一组边相等和一组角相等

两个条件可分为:

两个边相等、两个角相等、一组边一组角相等

探究一:

1.只给一个条件(一组对应边相等或一组对应角相等)。

①只给一条边:

②只给一个角:

2.给出两个条件:

①一边一内角:

②两内角:

②两内角:

③两边:

问题3:

两个三角形若满足这六个条件中的三个条件能保证它们全等吗?

满足三个条件有几种情形呢?

3.给出三个条件

三个条件可分为:

三条边相等、三个角相等、两角一边相等、两边一角相等

例:

画△ABC,使AB=2,AC=3,BC=4

画法:

1画线段BC=4

2分别以A、B为圆心,以2和3为半径作弧,交于点C。

则△ABC即为所求的三角形

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其同桌所画的三角形剪下来,进行比较,它们能否互相重合?

归纳: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可以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用数学语言表述:

在△ABC和△DEF中

AB=DE

BC=EF

CA=FD

∴△ABC≌△DEF(SSS)

例题1、如图,AB=CD,AC=BD,△ABC和△DCB是否全等?

试说明理由。

解:

△ABC≌△DCB,理由如下:

在△ABC和△DCB中

 

∴△ABC≌()

例2.如下图,△ABC是一个刚架,AB=AC,AD是连接A与BC中点D的支架。

求证:

△ABD≌△ACD

证明的书写步骤:

①准备条件:

证全等时把要用的条件要先证好;

②三角形全等书写步骤:

1写出在哪两个三角形中

2摆出三个条件用大括号括起来

3写出全等结论

注意事项:

有的题目可以直接从题中和图中找到全等的条件,二有些题目的已知条件隐含在题设和图形中,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等等,解题是认真读图,把握题意,找准所需条件。

中考考点说明:

概念和性质在中考中难度不大,试题多以填空选择出现,考察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对全等三角进行变换,主要靠性质。

12.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

1、如图1,AB=AD,CB=CD,∠B=30°,∠BAD=46°,则∠ACD的度数是()

°°°°

2、如图2,线段AD与BC交于点O,且AC=BD,AD=BC,则下面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ABC≌△BADB.∠CAB=∠DBAC.OB=OCD.∠C=∠D

3、在△ABC和△A1B1C1中,已知AB=A1B1,BC=B1C1,则补充条件____________,可得到△ABC≌△A1B1C1.

4、如图3,AB=CD,BF=DE,E、F是AC上两点,且AE=CF.欲证∠B=∠D,可先运用等式的性质证明AF=________,再用“SSS”证明______≌_______得到结论.

5、如图,AB=AC,BD=CD,求证:

∠1=∠2.

 

6、如图,已知AB=CD,AC=BD,求证:

∠A=∠D.

 

7、如图,AC与BD交于点O,AD=CB,E、F是BD上两点,且AE=CF,DE=BF.请推导下列结论:

⑴∠D=∠B;⑵AE∥CF.

8、已知如图,A、E、F、C四点共线,BF=DE,AB=CD.

⑴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DEC≌△BFA;

⑵在⑴的基础上,求证:

DE∥BF.

9、如下图,△ABC是一个风筝架,AB=AC,AD是连接A与BC中点D的支架。

求证:

AD⊥BC

 

12.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

知识点二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知识点三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自己画图)

知识点四1、尺规作图:

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的方法称为尺规作图。

2、作一个角∠AOB等于已知∠C。

(保留作图痕迹)

3、作∠AOB的平分线,(保留痕迹)

1、如图1,AB∥CD,AB=CD,BE=DF,则图中有多少对全等三角形()

A.3B.4C

2、如图2,AB=AC,AD=AE,欲证△ABD≌△ACE,可补充条件()

A.∠1=∠2B.∠B=∠CC.∠D=∠ED.∠BAE=∠CAD

3、如图3,AD=BC,要得到△ABD和△CDB全等,可以添加的条件是()

∥∥BCC.∠A=∠CD.∠ABC=∠CDA

4、如图4,AB与CD交于点O,OA=OC,OD=OB,∠AOD=________,根据_________可得到△AOD≌△COB,从而可以得到AD=_________.

 

5、如图5,已知△ABC中,AB=AC,AD平分∠BAC,请补充完整过程说明△ABD≌△ACD的理由.

∵AD平分∠BAC,∴∠________=∠_________(角平分线的定义).

在△ABD和△ACD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D≌△ACD()

6、如图6,已知AB=AD,AC=AE,∠1=∠2,求证∠ADE=∠B.

7、如图,已知AB=AD,若AC平分∠BAD,问AC是否平分∠BCD?

为什么?

8、如图,在△ABC和△DEF中,B、E、F、C,在同一直线上,下面有4个条件,请你在其中选3个作为题设,余下的一个作为结论,写一个真命题,并加以证明.

①AB=DE;②AC=DF;③∠ABC=∠DEF;④BE=CF.

 

9、如图⑴,AB⊥BD,DE⊥BD,点C是BD上一点,且BC=DE,CD=AB.

⑴试判断AC与C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⑵如图⑵,若把△CDE沿直线BD向左平移,使△CDE的顶点C与B重合,此时第⑴问中AC与BE的位置关系还成立吗?

(注意字母的变化)

 

全等三角形(三)AAS和ASA

【知识要点】

1.角边角定理(ASA):

有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角角边定理(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典型例题】

例1.如图,AB∥CD,AE=CF,求证:

AB=CD

 

例2.如图,已知:

AD=AE,

,求证:

BD=CE.

 

例3.如图,已知:

求证:

OC=OD.

 

例4.如图已知:

AB=CD,AD=BC,O是BD中点,

过O点的直线分别交DA和BC的延长线于E,F.求证:

AE=CF.

 

例5.如图,已知

,AB=AD.求证:

BC=DE.

 

例6.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AB=DC,AD=BC,点F在AD上,

点E在BC上,AF=CE,EF的对角线BD交于O,请问O点有何特征?

 

【经典练习】

1.△ABC和△

中,

则△ABC与△

.

2.如图,点C,F在BE上,

请补充一个条件,使△ABC≌DFE,补充的条件是.

 

3.在△ABC和△

中,下列条件能判断△ABC和△

全等的个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4.如图,已知MB=ND,

,下列条件不能判定是△ABM≌△CDN的是()

A.

B.AB=CD

C.AM=CN

D.AM∥CN

5.如图2所示,∠E=∠F=90°,∠B=∠C,AE=AF,给出下列结论:

①∠1=∠2②BE=CF③△ACN≌△ABM④CD=DN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注:

将你认为正确的结论填上)

图2图3图4图5

6.如图3所示,在△ABC和△DCB中,AB=DC,要使△ABO≌DCO,请你补充条件________________(只填写一个你认为合适的条件).

7.如图4,已知∠A=∠C,AF=CE,DE∥BF,求证:

△ABF≌△CDE.

8.如图5,CD⊥AB,BE⊥AC,垂足分别为D、E,BE交CD于F,

且AD=DF,求证:

AC=BF。

 

9.如图6,AB,CD相交于点O,且AO=BO,试添加一个条件,

使△AOC≌△BOD,并说明添加的条件是正确的。

(不少于两种方法)

10.如图,已知:

BE=CD,∠B=∠C,求证:

∠1=∠2。

11.如图,在Rt△ABC中,AB=AC,∠BAC=90º,多点A的任一直线AN,BD⊥AN于D,

CE⊥AN于E,你能说说DE=BD-CE的理由吗?

直角三角形全等HL

【知识点】

斜边直角边公理: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HL)(适用于直角三角形)

【典型例题】

例1如图,B、E、F、C在同一直线上,AE⊥BC,DF⊥BC,AB=DC,BE=CF,试判断AB与CD的位置关系.

 

例2已知如图,AB⊥BD,CD⊥BD,AB=DC,求证:

AD∥BC.

 

例3公路上A、B两站(视为直线上的两点)相距26km,C、D为两村庄(视为两个点),DA⊥AB于点A,CB⊥AB于点B,已知DA=16km,BC=10km,现要在公路AB上建一个土特产收购站E,使CD两村庄到E站的距离相等,那么E站应建在距A站多远才合理?

 

例4、如图,AD是△ABC的高,E为AC上一点,BE交AD于F,

具有BF=AC,FD=CD,试探究BE与AC的位置关系.

 

例5如图,A、E、F、B四点共线,AC⊥CE、BD⊥DF、

AE=BF、AC=BD,求证:

△ACF≌△BDE.

【经典练习】

1.在Rt△ABC和Rt△DEF中,∠ACB=∠DFE=

,AB=DE,AC=DF,那么Rt△ABC与Rt△DEF(填全等或不全等)

2.如图,点C在∠DAB的内部,CD⊥AD于D,CB⊥AB于B,CD=CB那么Rt△ADC≌Rt△ABC的理由是()

A.SSSB.ASAC.SASD.HL

 

3.如图,CE⊥AB,DF⊥AB,垂足分别为E、F,AC∥DB,且AC=BD,那么Rt△AEC≌Rt△BFC的理由是().

A.SSSB.AASC.SASD.HL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①有一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②有两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③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④有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A.1个B.2个C.3个D.4个

5.过等腰△ABC的顶点A作底面的垂线,就得到两个全等三角形,其理由是.

6.如图,△ABC中,∠C=

,AM平分∠CAB,CM=20cm,那么M到AB的距离是()cm.

 

7.在△ABC和△

中,如果AB=

,∠B=∠

,AC=

,那么这两个三角形().

A.全等B.不一定全等C.不全等D.面积相等,但不全等

8.如图,∠B=∠D=

,要证明△ABC与△ADC全等,还需要补充的条件是.

 

9.如图,在△ABC中,∠ACB=

,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于D,BE⊥MN于E,

求证:

DE=AD+BE.

10.如图,已知AC⊥BC,AD⊥BD,AD=BC,CE⊥AB,DF⊥AB,

垂足分别为E、F,那么,CE=DF吗?

谈谈你的理由!

11.如图,已知AB=AC,AB⊥BD,AC⊥CD,AD,BC相交于点E,

求证:

(1)CE=BE;

(2)CB⊥AD.

 

提高题型:

1.如图,△ABC中,D是BC上一点,DE⊥AB,DF⊥AC,E、F分别为垂足,

且AE=AF,试说明:

DE=DF,AD平分∠BAC.

2、如图,在ABC中,D是BC的中点,DE⊥AB,DF⊥AC,

垂足分别是E、F,且DE=DF,试说明AB=AC.

3.如图,AB=CD,DF⊥AC于F,BE⊥AC于E,DF=BE,求证:

AF=CE.

4、如图,△ABC中,∠C=90°,AB=2AC,M是AB的中点,

点N在BC上,MN⊥AB。

求证:

AN平分∠BAC。

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及典型例题

一、角平分线的作法(尺规作图)

①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OB于C、D两点;

②分别以C、D为圆心,大于CD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③过点P作射线OP,射线OP即为所求.

 

 

2.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1)角平分线的性质:

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①推导

已知:

OC平分∠MON,P是OC上任意一点,PA⊥OM,PB⊥ON,垂足分别为点A、点B.求证:

PA=PB.

证明:

∵PA⊥OM,PB⊥ON

∴∠PAO=∠PBO=90°

∵OC平分∠MON

∴∠1=∠2

在△PAO和△PBO中,

∴△PAO≌△PBO

∴PA=PB

②几何表达:

(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如图所示,∵OP平分∠MON(∠1=∠2),PA⊥OM,PB⊥ON,

∴PA=PB.

(2)角平分线的判定:

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①推导

已知:

点P是∠MON内一点,PA⊥OM于A,PB⊥ON于B,且PA=PB.

求证:

点P在∠MON的平分线上.

证明:

连结OP

在Rt△PAO和Rt△PBO中,

∴Rt△PAO≌Rt△PBO(HL)

∴∠1=∠2

∴OP平分∠MON

即点P在∠MON的平分线上.

②几何表达:

(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如图所示,∵PA⊥OM,PB⊥ON,PA=PB∴∠1=∠2(OP平分∠MON)

3.角平分线性质及判定的应用

①为推导线段相等、角相等提供依据和思路;

②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例:

一个工厂,在公路西侧,到公路的距离与到河岸的距离相等,并且到河上公路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