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蒸汽用量qc分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41109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降低蒸汽用量qc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降低蒸汽用量qc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降低蒸汽用量qc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降低蒸汽用量qc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降低蒸汽用量qc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降低蒸汽用量qc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降低蒸汽用量qc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降低蒸汽用量qc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降低蒸汽用量qc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降低蒸汽用量qc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降低蒸汽用量qc分析.docx

《降低蒸汽用量qc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降低蒸汽用量qc分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降低蒸汽用量qc分析.docx

降低蒸汽用量qc分析

降低南大线蒸汽管损用量

一.小组概况

小组名称:

降耗QC小组

成立时间:

2016年2月

课题名称:

减少南大线蒸汽管损用量

注册日期:

2016年2月

小组成员表

序号

姓名

性别

平均年龄

文化程度

职务及职称

组内职务

1

祁新建

35

高中

所长

组织协调

2

李同兴

大专

书记

组织协调

3

王垂平

大专

副所长

项目实施

4

刘宁

本科

技术员

数据收集

5

景灵杰

本科

技术员

调查分析

6

邵振鸿

本科

技术员

数据收集

7

朱海涛

中专

服务站站长

项目实施

表—1

二.选题理由

在日常南大线供汽中发现由于蒸汽管线老化、操作方法不当、工艺落后等因素造成蒸气用量一直没有明显下降的现状,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尽快扭转这种局势。

所以成立了QC活动小组。

课题为《降低南大线蒸气管损用量》。

三.现状调查

南大线蒸汽主要用途为企业用热、管线伴热、油品吹扫、蒸罐、用于消防和单元班组采暖使用。

通过对使用的蒸气量现状分析,我们找到问题的主因,确定设备原因和人为因素两个主因,我们发现和总结出设备原因三条,人为因素七条。

 

蒸汽消耗原因

设备因素

蒸罐直接使用蒸汽,未使用加热器

许多排气口无疏水器或疏水器失灵

伴热管线泄露点较多

油罐和管线保温效果差

 

人为因素

主观上意识不强,油罐加热或管线排热排气阀开的太大

采暖用蒸汽,下班不及时关闭

发现的泄露点不及时补漏

蒸罐或蒸管线时不注意蒸汽用量

有些罐区长期不用的蒸汽,末端排气仍常开

没有严格控制工艺指标,油罐温度较高还在加热,存在浪费现象

末端有低点排凝且延途有用蒸汽的管线,中途还设有多处排凝

表—2

四.要因确认

要因确认一:

罐区油罐定期清罐做内外防护,清除油罐残存油气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蒸罐。

通常直接接蒸汽通入罐中。

加热效果慢,蒸罐时间长,消耗大。

结论:

要因

要因确认二:

许多排气口无疏水器或疏水器失灵

结论:

要因

要因确认三:

伴热管线由于腐蚀造成多处沙眼性泄漏,长时间未修补,进一步加大泄漏。

结论:

要因

要因确认四:

油罐和管线保温效果差,其中特别是油罐加热是蒸汽消耗的重头,由于保温效果差,使温度无法提升到工艺要求。

热量容易散发,不能有效减缓油罐温度的回落时间。

结论:

要因

要因确认五:

操作人员主观意识不强,油罐加热或管线排热排气阀开的太大。

对于快到控制温度上限的油罐没有及时关闭加热蒸汽。

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结论:

要因

要因确认六:

采暖用蒸汽,下班不及时关闭。

结论:

非要因

理由:

采暖用蒸汽使用时间具有局限性,只有在冬季使用。

介于工作的连续性和气候等原因。

对减少蒸汽的用量起极小的影响

蒸罐期间与日常用蒸汽对照图

 

五.课题目标、目标值:

八个月内务必扭转蒸气用量能耗大的局面,使蒸气能耗在原基础上减少10%。

六.制定对策

通过我们全体小组成员分析讨论后,确定了解决这两大主因的主要措施和方法,并制定相应的对策表

七.对策实施

序号

要因项目

制定对策

目标

措施

地点

负责人

完成

时间

1

排气口无疏水器或疏水器失灵

在蒸汽排气口安装疏水器,排气口不能按装疏水器的要严格控制排气量

以半水半汽为最佳

油罐加热和管线的排汽控制在半水半汽为宜。

现场

严振纲

2009-1

2

伴热管线泄露点较多

对班组所有的伴热管线进行系统地检查,发现泄露点的及时补漏

做到基本五泄漏,对能修补的进行修补,不能修补的进行更换。

一旦发现泄漏及时汇报及时处理

对T-201C油罐进泵塞根处伴热泄露,进行了补漏。

2.对AGO泵房顶南北返罐线蒸气伴热泄露,进行了补漏。

3.另外,发现T-202C加热进汽有砂眼泄露,AGO泵房西蒸汽(1.3MPA)低点排凝阀门本体有砂眼泄露,目前正在采取措施。

现场

周军

2009-4

3

油罐和管线保温效果差

对管线、油罐保温效果差的进行整改,加强其保温效果

加设保温层,修补保温坏损

对T-202A、B、C的管线以及采样器的保温进行了修补

现场

周军

2009-2

4

没有严格控制工艺指标

油罐加热温度控制在工艺指标范围内,不得将油温加热到工艺指标的上限,操作人员平时加强对油温的监测

通过控制油品的工艺条件,减少蒸汽的用量

将加热油品的温度尽量控制在工艺要求的下限,油罐T-202A、T-202B、T-202C储存加氢尾油,温度指标为60~70度。

我们改变了以前低于60度开加热,高于70度关闭加热的传统操作法,在其接近60度时只开启油罐两组蒸汽加热,使其温度维持在60度以上即可.

现场

程晔

2009-1

5

蒸罐蒸管线时不注意蒸汽用量

检修过程中蒸罐蒸管线,及时联系相关人员进行测爆,一旦合格立刻停止蒸罐蒸管线作业

合理使用蒸汽。

在进行管线吹扫作业时,不使用有泄漏的金属软管。

加密封圈。

现场

严振纲

2009-1

6

有些罐区长期不用的蒸汽,末端排气仍常开

有些油品在夏季不用开伴热的要及时关闭伴热,有些罐区较长时间不用蒸汽的可将界区阀门关闭,成品罐区不用蒸汽时可将2J-67处至成品罐区的阀门关闭,有些罐区管线确实不再利用的应予以拆除

切除废弃的蒸汽管线减少因腐蚀泄漏带来的不必要的蒸汽用量

关闭了夏季不用蒸汽罐区的零界阀。

切除了部分不使用的蒸汽管线。

并加盲板

现场

吴强

徐伟

2009-6

7

蒸罐直接使用蒸汽,未使用加热器

改进加热方法,使用加热器增加传热面积

采用正确的加热方法和加热工具提升蒸汽的使用效率

在对航煤罐区的油罐进行维护时,采用一管多头,加装加热板,提升传热面积等手段。

均衡加热。

提高效率

现场

吴强

2009-8

.此外还通过其他方法减少蒸汽用量。

如:

将3#散油所使用的0.75Mpa蒸汽切换成0.45Mpa低压蒸汽,我们所使用的0.75Mpa蒸汽压力较高,造成油罐加热排汽较大,因此我们尽可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0.45Mpa低压蒸汽,并且每班对0.45Mpa低压蒸汽用量进行监控,操作工加强巡检力度,日常管理人员也加强了现场巡检。

通过我们的认真检查,并找出前面第1~第3点中几处泄露点,降低了蒸气用量。

针对在巡检中发现不利于降低蒸汽用量行为的隐患提出整改。

七.效果检查

蒸汽用量年度对照表

通过几个月的努力,我们QC小组实现了预期的目标,使蒸气能耗有所降低。

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蒸气使用量消耗减少10%的目标:

开展活动后的八个月比开展活动前,蒸气使用量消耗比原来的有所下降。

(除个别月份由于T-41罐区清罐作业多,用汽较往年频繁)

2.通过业务学习,大家的技能得以提高,能够及时发现管线设备的运行隐患,使泄露率大大降低。

通过系列技术及措施的改进,节约大量的能源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使日常工作有章可循。

3.通过开展这次活动,小组成员体现了较强的团队精神,煅炼小组的团队学习力和创新力。

八.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打算

本课题实施后,我们在总结后进行了反思,通过反思让我们发现了不足之处:

1.3#散油的两路供给蒸汽,0.75Mpa蒸汽和0.45Mpa低压蒸汽,0.45Mpa低压蒸汽有流量计可以监控,操作人员能够进行统计核算,而0.75Mpa蒸汽3#散油无法单独进行统计;这给数据统计、用量考核的正确性带来不便。

2.由于受设备采购经费的限制,3#散油还有许多蒸汽排气口未安装疏水器。

油罐的保温没有能力进行更换和维护,散失热量,增加蒸汽用量。

但已作为合理化建议提交。

3.由于设备管线的老化腐蚀,管线泄露问题还存在,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地去完善,使得今后的工作更加尽善尽美。

本QC小组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结合工作实际,在管理和工作上极积探索,只有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先进设备,不断增加管理中的技术含量,才能有效加强我们的科学管理程度,推动QC活动工作的不断进展,认真开展好QC活动,把工作搞好、搞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