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6亲爱的回声》word教案 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45754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6亲爱的回声》word教案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6亲爱的回声》word教案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6亲爱的回声》word教案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6亲爱的回声》word教案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6亲爱的回声》word教案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6亲爱的回声》word教案 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6亲爱的回声》word教案 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6亲爱的回声》word教案 1.docx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6亲爱的回声》word教案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6亲爱的回声》word教案 1.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6亲爱的回声》word教案 1.docx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6亲爱的回声》word教案1

第七课《亲爱的回声》

一、教学内容

1、唱《亲爱的回声》

2、认6/8拍

3、做为旋律划分小节听音选择填空

4、听《樱花》《故乡的亲人》

5、八孔竖笛《四季歌》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歌曲学唱,培养学生爽朗、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学生用鲜明的力度对比来表现回声的效果。

2、知道6/8拍的含义及其特点,能用优美舒展的歌声表达6/8拍旋律。

3、通过做一做练习,进一步巩固对6/8拍的认识,接触并记住世界名曲的主题音调,继续进行旋律音程的听记。

4、通过欣赏,熟悉《樱花》、《故乡的亲人》这两首歌曲的音调,感受歌曲情绪的特点,比较和感受合唱及不同音色的不同表现力。

5、八孔竖笛提高演奏能力,学生表达不同音乐风格、不同音乐情感的乐曲。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生用鲜明的力度对比来表现回声的效果。

2、掌握6/8拍的含义及其运用。

四、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八孔竖笛

五、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  认识6/82、  学唱《亲爱的回声》教学目标:

1、  知道6/8拍的含义及其特点,能用优美舒展的歌声表达6/8拍的旋律。

2、  通过歌曲的学唱,培养学生爽朗的、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学习用鲜明的力度对比表现回声的效果。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6/8拍教学准备:

磁带、录音机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师: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是想坐在这教室里上课,还是想走出去,与大自然拥抱呢?

我也想,可是……不过没有关系,我们可以通过音乐的形式来感受自然。

你听:

(范唱)二、发声练习1、  模仿回声师:

你们了解回声吗?

谁来介绍一下回声的。

能把回声表现出来吗?

其实这里就有了音乐,很具有表现力,也就是力度上的变化。

2、节奏、视唱师:

喂  —  —  |  喂  —  —  ||我们来合作一下,模仿亲爱的回声。

 你好  —  |你好  —  ||  哈罗—  |哈罗  —||回声是……那么可听好了哦。

6  5    ||  5  1    ||  1  6    ||  1  5  || 演唱评价

三、学唱歌曲教材分析:

《亲爱的回声》是一首美国童谣。

它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在群山幽谷中与回声对话的动人情景,形象地表现了人声与回声形成的奇妙、和谐、遥相呼应的音响效果,抒发了孩子们欢愉的心情。

歌曲采用C大调,6/8拍,二部曲式。

第一部分由两个平行的乐句构成,其间穿插对唱“哈罗、哈罗”,前者表现“人声”,后者表现“回声”。

第二部分以较紧凑的节奏、流畅的旋律表现出孩子们对好朋友“回声”热情企盼的情景。

全曲节奏平稳、旋律舒展、语气亲切、感情真挚,音域仅有7度。

师: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首《亲爱的回声》1、  出示歌谱师:

谁能解释一下6/8拍呢?

2、认识6/8拍师:

2/4的含义是—————,强弱规律是——————。

3/4的含义是—————,强弱规律是——————。

4/4的含义是—————,强弱规律是——————。

那么想一想6/8的含义会是什么呢?

强弱规律又是什么呢?

2/4  X  X  |  X    X  ||

    ●  ○    ●    ○

    ∨  ∨    ∨    ∨

3/4  X  XX  X  |  X  X  —  ||

    ●  ○    ○    ●  ○  ○

    ∨  ∨    ∨    ∨    ∨  ∨  

4/4  X  X  X  X  |  X  XX  X  X||

    ●  ○  ◎  ○    ●  ○  ◎  ○

    ∨  ∨  ∨  ∨  ∨  ∨  ∨  ∨

6/8  XXX  XXX  |XXX  X    0||

●○○  ◎○○  ●○○  ◎○○

∨∨∨  ∨∨∨  ∨∨∨  ∨∨∨看这两句6/8拍的节奏,听一听我是弹奏的哪一乐句?

6/8  X  XX  XXX  |  X    X  X    0  ||6/8  XXX  XXX  |X    X  X    0  ||3、跟磁带轻轻哼唱师:

那现在就让我们和亲爱的回声对话吧。

跟着轻轻的唱一唱。

4、解决难点

(1)教唱时,第二乐句和第一乐句基本相同,仅句末的“哈罗”二字不同,可让学生自己视唱,找出乐句的异同。

(2)结束部分的简短合唱,注意倾听声部的和谐,高音要有气息支持,不喊叫,唱出悠远的效果。

(3)演唱全曲时,要求歌声连贯、绵密、富于韵律感,回声的模拟可由少数同学轻声演唱,注意连接的准确,时值充分。

师:

还有哪里感觉较难把握的?

(换气、二声部)(4)让学生边唱、边想象,边倾听集体创造的“回声”的效果。

5、完整表达歌曲思考:

(1)括号中表现回声的旋律应该用什么力度演唱?

(2)用分组唱的形式表演这首歌效果会更好。

师:

我们来分配下角色,我先来扮演回声。

我一定能表演好的。

那么你还想对亲爱的回声说些什么呢?

把歌词改一改,唱一唱。

四、总结下课

五、作业:

1、复习巩固6/8拍。

2、复习歌曲《亲爱的回声》。

六、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  为旋律划分小节线2、  听音选择填空教学目标:

通过做一做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对6/8拍的认识,接触并记住世界名曲的主题音调,继续进行旋律音程的听记。

教学重点难点:

6/8拍的巩固和听记教学过程:

一、寻找精灵(听音选择填空)师:

在一个美丽的小镇上(弹奏完整的旋律),住着快乐的人们,因为这里有着三个可爱的小精灵。

他们唱着欢乐的歌。

分别是——弹奏56  5  ||  34  3  ||  45  4||有一天,这三个小精灵到森林里去玩,可是却一直没有回来。

小镇上也失去了原来的快乐。

只有找到那三个小精灵才能恢复小镇原来的欢乐。

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吧。

再来好好听一听这三个小精灵的声音。

(弹奏)那么,究竟他们在哪里呢?

1=C4/4

345()︱6542()︱234()︱54271-‖

565343544听——唱——填空二、解救精灵(为旋律划分小节)师:

真是太好了,找回了精灵,快乐的小镇又要回来了。

可是奇怪的是,小精灵们不歌唱了。

原来是被森林里的女巫施了魔法。

(出示6/8拍的旋律)只要我们能为这一旋律划分小节就可以解除精灵身上的魔法了。

首先来看这是几拍子的旋律?

那么6/8拍的含义是?

你能为这一旋律划分吗?

1、要求:

根据拍号为下面的旋律添上小节线,并标出强弱,再唱一唱。

2、出示旋律:

1=C6/8【奥】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

典雅的行板

3·43552·3244112235432

3·43552·324412343210

3、注意不要把6/8拍唱成3/4拍,引导学生仔细体会、感受。

(自主练习)好了,这下我们又可以听到小精灵们的歌唱了。

听一听吧,我们可要轻轻拍手为他们伴奏呀。

(范唱)我们都来唱一唱吧。

这就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片段,从这样的片段中你感受到什么心情。

三、总结下课师,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和小镇上的人们感受小精灵的乐章吧。

(听全曲)

六、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七、教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听樱花  故乡的亲人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熟悉《樱花》《故乡的亲人》这两首歌曲的音调,感受歌曲情绪的特点,比较和感受合唱及不同音色的不同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比较不同演唱形式和不同音色的表现力。

教学准备:

磁带、录音机、歌谱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

抢答:

哪里的《凤阳花鼓》?

谁能完整的演唱《凤阳花鼓》?

二、听《樱花》教材分析:

《樱花》是一首流行世界的日本民歌。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每年春天都开花。

歌曲生动地表现了日本人民在阳春三月观赏樱花时的喜悦心情。

全曲共14小节,乐段结构(4+6+4),4/4拍,调式为日本特有的“都节”调式,由“3、4、6、7、1”五个音构成,旋律进行多为大、小二度和大三度,各乐句的落音分别为4、7、3,偶尔出现增四度的大跳音程,这些都是这首歌的特点。

歌曲的旋律舒展、优美,富有浓郁的日本民歌色彩。

1、  出示《樱花》歌谱演唱师:

我们来唱一唱这样的旋律。

2、  感受乐曲的曲调师:

正如大家想到的,这是日本的民歌《樱花》,日本民间特色的曲调跟我们中国的民歌比较一下。

由“3、4、671”五音构成的,便是日本特有的“都节”调式,而中国的民歌中以“61235”五音构成。

3、  感受乐曲的情绪师:

那么我们来感受一下日本的樱花,从中你感受《樱花》的旋律怎样?

歌曲是通过什么样的演唱形式来表达歌曲的?

其中发生了变化,你又感受到什么?

4、  跟录音学唱歌曲。

三、听《故乡的亲人》《故乡的亲人》是美国作曲家斯蒂芬·福斯特于1851年创作的歌曲,全曲由再现的单二部曲式构成,第一乐段由两个平行关系的乐句构成,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形成高潮,第二乐句则再现第一乐段的末乐句结束。

歌曲旋律质朴、深情,表现了远离家乡的漂泊者怀念故乡亲人的真挚感情,具有浓郁的赞美诗风格。

现为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州歌。

1、  感受乐曲情绪。

师:

现在我们从日本在飞到美国的佛罗里达州。

听那里的人们正唱着他们的州歌来欢迎我们呢!

(听全曲)这就是我们听到的《故乡的亲人》,由美国作曲家斯蒂芬·福斯特写于1851年,那么歌曲表达了什么情感呢?

我们来轻轻跟着哼一哼。

2、  感受演唱形式和音色师:

那么是通过怎样的演唱形式来表达的?

其中有一段是男声领唱,你觉得怎样?

如果用女声来领唱,效果怎样?

看来设计演唱的形式也得巧安排。

四、完成课后的作业:

(1)先欣赏,后选择。

●《樱花》的旋律是。

a·舒展、优美的b·欢快、活跃的c·刚劲、有力的

●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是。

a·二重唱b·齐唱c·童声合唱

●跟着录音学唱这首歌。

(2)先欣赏,后讨论。

●《故乡的亲人》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情感?

●这首歌是用什么形式演唱的?

旋律有什么特点?

五、总结下课

六、教后记

第四课时

一、教学安排

八孔竖笛《四季歌》

二、常规练习

1、师生礼仪。

2、发声练习。

三、八孔竖笛《四季歌》。

1、教材分析:

《四季歌》原为一首日本歌曲。

全曲共四个乐句,旋律反复时为节奏同步的二声部。

该曲的旋律基本处于竖笛的中、高音区,演奏的技术难度不大,比较宜于表现。

合奏部分为平行三、四、五度的进行,其和声效果与我们前面学过的内容有所区别,请学生自己感受、体会其和声效果。

2、演奏要求:

(1)要奏得连贯、流利,四拍的长音一定要奏足时值。

(2)保持二声部的和谐,吐音不要过于用力。

3、学习过程:

(1)出示旋律

听范奏,感受乐曲的情绪、速度。

(2)视唱旋律,熟悉该乐曲。

(3)练习吹奏,明确要求。

四、作业:

练习吹奏八孔竖笛《四季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