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填空选择.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3458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化学填空选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环境化学填空选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环境化学填空选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环境化学填空选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环境化学填空选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环境化学填空选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环境化学填空选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环境化学填空选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环境化学填空选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环境化学填空选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环境化学填空选择.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环境化学填空选择.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环境化学填空选择.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环境化学填空选择.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环境化学填空选择.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环境化学填空选择.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环境化学填空选择.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环境化学填空选择.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化学填空选择.docx

《环境化学填空选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化学填空选择.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化学填空选择.docx

环境化学填空选择

环境化学填空选择

1、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__A__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CdB.HgC.PbD.As

2、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___B__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CdBHgCPbDAs

3、下列效应中属于环境化学效应的是C。

A热岛效应B温室效应C土壤的盐碱化D噪声

4、联合国已将每年的C定为“世界水日”,提醒人们注意水资源的开发、管理和保护。

A4月22日B3月28日C3月22日D6月22日

5、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B,它的确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我们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A4月22日B6月5日C3月22日D6月22日

三、填空:

1、一般情况下Se对Hg2+能产生     拮抗作用。

2、环境化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  孕育阶段  、 形成阶段  、 发展阶段 。

3、金属锌(Zn)能够抑制镉(Cd)的毒性

4、世界环境日为6月5日  。

5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主要有 机械迁移、 物理-化学迁移  和 生物迁移三种方式。

6、环境效应按环境变化的性质可分为 环境物理效、环境化学效应 和  环境生物效应 。

7世界水日为每年的3月22日。

8环境中污染物的转化主要有   物理  、化学 和  生物  三种方式。

9世界最关注的化学污染物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三致”化学污染物 和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s三类。

第二章

二、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二次污染物。

(C)

①臭氧②PAN③醛类④过氧化氢

A、①和②B、②和③C、全是D、都不是

大气逆温现象主要出现在(D)

A、寒冷的夜间B、多云的冬季C、寒冷而晴朗的冬天D、寒冷而晴朗的夜间

3、酸雨是指pH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降水。

(C)

A、<6.0B、<7.0C、<5.6D、<5.0

4、SO2的液相氧化有多种途径,其中的效果最好。

(C)

A、O3氧化B、催化氧化C、H2O2氧化D、非催化氧化

5、气溶胶中粒径um的颗粒,称为飘尘。

(D)

A、>10B、<5C、>15D、<10

6、一般化学键的键能大于167.4kJ/mol,因此波长大于的光量子就不能引起光化学反应。

(C)

A、600nmB、670nmC、700nmD、750nm

7、SO2分解成SO和O的离解能为565kJ/mol,这相当于波长为光子的能量。

(B)

A、200nmB、218nmC、236nmD、300nm

8、由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在迁移过程中受到的影响。

(ACBD)

A、风B、湍流C、天气形式D、地理地势

9、空气中氧化剂特别是也包括及其它化合物是光化学烟雾形成的指标。

(AC)

A、O3B、PAHC、PAND、HO·

10、根据Whittby的三模态模型,粒径为_____um的粒子称为艾根核模。

(A)

A、0.005~0.05B、0.1C、0.05~2D、2

11、催化剂对SO2氧化有影响,下列四种物质中的催化效果最好。

(D)

A、NaClB、CuSO4C、MnCl2D、MnSO4

12、下列物质中,属于光化学氧化剂的是(C)

①臭氧②PAN③醛类④过氧化氢

A、①和②B、②和③C、全是D、都不是

13、大气中还原态气体(如H2S)主要被氧化。

(C)

A、O2B、·OHC、O3D、高价金属离子

14、大气颗粒物的粒度有艾根核模、积聚模和粗粒子模。

属于积聚模型的粒径范围是(B)

A、0.005~0.05umB、0.05~2umC、大于2umD、<2um

15、大气中HO·自由基的来源有的光离解。

(ACD)

A、O3B、H2CO·C、H2O2D、HNO2

16、烷烃与大气中的HO·自由基发生氢原子摘除反应,生成(B)

A、RO·B、R·C、H2OD、HO2·

17、大气中微粒浓度为50μg/m3时,大气能见度约为Km。

(C)

A、15B、12C、24D、40

18、在光化学烟雾形成过程中,既是链反应的引发物质,又是链反应的终止物质。

(B)

A、NOB、NO2C、O3D、HNO3

三、填空:

1、HO·自由基的时空分布规律是:

低空多于高空,低纬多于高纬,南半球多于北半球,夏天多于冬天,白天多于夜间。

(高温有利于自由基的形成)

2、碳氢化合物大部分以气态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

3、碳氢化合物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参与者。

4、H3C·(烷基自由基)主要来自乙醛和丙酮的光解。

5、大气遭污染的程度,主要决定于污染源排放的特征、排放量和污染源的远近,还决定于大气对污染物的扩散能力。

6、大气中最重要的自由基为HO·和HO2·。

7、大气中的卤代烃包括卤代脂肪烃和卤代芳香烃。

有机的卤代烃对环境的影响最大,需特别引起关注。

8、大气中的NO2可以转化成NO、NO3和N2O5。

9、根据温度垂直分布可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逃逸层。

10、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有悬浮颗粒物、CO、SO2、O3、铅等。

11、完成下列大气中H2S的去除反应式:

H2S+O3→H2O+SO2

HO·+H2SS→→H2O+·SHSH

12、自由基链锁反应一般分四个阶段,即自由基引发—自由基产生、传播—自由基传递、终止—自由基消失。

13、制冷剂氯氟烃破坏臭氧层的反应机制是:

CFxCl2+hν→·CFxCl+Cl·

Cl·+O3→O2+ClO·

ClO·+O→O2+·Cl

14、当今世界上最引人瞩目的三大环境问题臭氧层耗损、气候变化、酸沉降等都是由大气污染所引起的。

15、大气中的CH4主要通过与HO·自由基反应而被去除。

16、大气中污染物氯氟烃的危害是:

可以使臭氧层遭到破坏;氟氯烃化合物也是温室气体;和氟氯烃化合物的浓度增加具有破坏平流层臭氧层和影响对流层气候的双重效应。

17、高层大气中的高空中的光致电离及电磁辐射可以产生自由基。

18、根据光化学第一定律,首先,光子的能量至少要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时,才能引起光离解;其次,分子对某种特定波长的光要有特质吸收光谱,才能产生光化学反应。

19、大气中耗损O3的三种途径:

一是由OH·构成的催化循环反应;二是由NO构成的催化循环反应;三是由Cl·构成的催化循环。

20、按污染成因分,气溶胶可分为分散性气溶胶和凝聚性气溶胶。

21、大气污染物的人为来源主要有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含碳化合物、和含卤素化合物。

22、污染物在大气中可以发生三种类型的作用,即大气化学作用,气象作用及流体力学作用。

23、对流层中的臭氧主要是与HO·、NO等反应而去除;平流层中臭氧的去除主要是与ClO·、NO等的反应。

24、CH4是大气中唯一能够由天然源排放而造成高浓度的气体。

25、大气中的污染物氯氟烃具有在对流层中不会发生光解反应、在对层中难以被OH·氧化、不易被降水清除的特点。

26、大气的扩散能力主要受大气稳定度和风的影响。

27、大气污染研究中通常把碳氢化合物分为甲烷和非甲烷烃两类。

28、H3CO·(烷氧基自由基)主要来自甲级亚硝酸酯和甲基硝酸酯光解。

29、H3COO·(过氧烷基自由基)来自烷基与O2的作用。

30、SO2在大气中,尤其在污染大气中易通过光化学氧化、均相氧化、多相催化氧化,最终转变成硫酸或硫酸根,并通过干沉降或湿沉降(酸雨)的形式降落到地面。

31、大气中CH4主要来自土壤微生物活动、植被化学反应、细菌活动、__对流层平流层化学反应__的排放。

32、在光化学烟雾形成过程中,NO2既是链反应的引发物质,又是链反应的终止物质。

33、SO2的催化氧化速度与pH值、金属离子和臭氧浓度有关。

34、大气污染物的云内清除(雨除)过程包括气溶胶气体的雨除和微量气体的雨除。

35、大气中硫酸盐和硝酸盐等气溶胶可作为活性凝结核参与成云过程。

36、硫酸型烟雾烟雾发生时往往白天、夜间均会连续出现。

37、空气中氧化剂特别是O3也包括PAN及其他化合物是光化学烟雾形成的指标。

38、气溶胶粒子污染来源的常用推断方法有相对浓度法、富集因子(EF)法、相关分析法、化学质量平衡法(CMB)和因子分析法(有可分为主因子分析(PFA)和目标转移因子分析法(TTFA))。

39、酸沉降有湿沉降和干沉降两种过程,前者是通过降水将大气中酸性物质迁移到地面,而后者是酸性物质在气流作用下直接迁移到地面的。

40、微量气体的雨除取决于气体分子的传质过程和在溶液中的反应性,同时还与云的类型和云滴有关。

41、影响酸雨形成的因素有:

大气中的氨、颗粒物的酸度及其缓冲能力。

42、大气颗粒物的粒度有三个模:

即艾根核膜、积聚模和粗离子模。

43、降水中的主要阴离子有SO42-、NO3-、Cl-、HCO3-。

44、化学烟雾型污染有两种类型,即洛杉矶烟雾和伦敦型烟雾。

45、城市大气中颗粒物的分布多数属双模型,即积聚模和粗离子膜。

46、光化学烟雾烟雾一般发生在白天,夜间消失。

47、写出下列物质的光解反应方程式。

(1)NO2+hν→ NO+O

(2)HNO2+hν→NO+HO·或HNO2+hν→H·+NO2

(3)HNO3+hν→NO2+HO·

(4)H2CO+hν→H·+HCO·或H2CO+hν→H2+CO

(5)CH3X+hν→CH3+X·

48、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有CO2、N2O、CH4及CFCs。

49、中国酸雨的主要致酸物质是硫酸盐。

50、SO2和NOx的气相转化主要通过与HO·自由基反应来完成。

51、大气中SO2的氧化有多种途径,其主要途径是均相氧化和液相氧化。

52、大气降水的酸度与其中的酸、碱物质的性质及相对比例有关。

53、酸雨的关键性离子组分中,SO42-可作为酸的指标,NH4+、Ca+可作为碱的指标。

54、云内清除和云下清除过程受大气污染程度和环境参数的影响。

55、云下清除过程包括微量气体及气溶胶的云下清除。

第三章

二、选择题

1、天然水环境,其“决定电位”物质是__B___。

A有机物B溶解氧C二氧化碳D甲烷

2、某一氧化还原体系的标准电极电位为0.80,其pEo为__A__。

A13.56B13.35C13.05D12.80

3、已知干燥空气中CO2的含量为0.0314%(体积),水在25℃时蒸汽压为0.03167×10-5Pa,CO2的亨利定律常数是3.34×10-7mol/(L·Pa)(25℃),则CO2在标准状态(1.0130×105Pa、25℃)水中的溶解度为___C__mol/L。

A1.02×10-5B1.05×10-5C1.03×10-5D1.04×10-5

4、有机物累积的厌氧水环境,其“决定电位”物质是__A___。

A有机物B溶解氧C二氧化碳D甲烷

5、一般情况下,天然水中存在的气体有__C___和氮气等。

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硫化氢④甲烷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

6、下列物质中,属于自然界的氧化剂的是_AC____。

AFe+3、Mn+4BFe+2、S-2CSO42-、Cr+6DMn+2、Cr+3

7、下列物质中,_BD____属于自然界的还原剂。

AFe+3、Mn+4BFe+2、S-2CSO42-、Cr+6DMn+2、Cr+3

8、若干燥空气中氧的含量为20.95%,水在25℃时的蒸汽压为0.03167×105Pa,则氧在1.0130×105Pa、25℃饱和水中的溶解度为__B___mol/L(Henry常数为1.26×10-8)。

A2.7×10-4B2.6×10-4C1.3×10-4D3.0×10-4

三、填空:

1、水中溶解氧的主要来源有两个:

水中藻类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和大气复氧作用。

2、天然水中的酚酞碱度=+--

3、天然水中的总碱度=+2+-。

4、有机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常用__KOW_表示。

5、天然水中的苛性碱度=2×-。

6、天然水中的总酸度=++2-。

7、天然水中的无机酸度=--2-。

8、天然水中的CO2酸度=+--。

9、天然水中的总酸度=2×-

10、诱发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的主要因素有盐浓度升高、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pH值降低、水中配合剂的含量增加,一些生物化学迁移过程也能引起金属的重新释放。

11、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常见指标有:

硬度、酸、碱金属、阳离子、

阴离子、碱度和酸根。

12.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光解过程有三类:

直接光解、敏化光解、氧化反应。

13、进入水环境的无机污染物,主要通过沉淀-溶解、氧化还原、配合作用、胶体形成、吸附-解吸等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进行迁移转化,参与和干扰各种环境化学过程和物质循环过程。

14、水环境中颗粒物的吸附作用主要有表面吸附、离子交换吸附、

专属吸附三种类型。

15、影响水体颗粒物吸附作用的因素有:

溶液pH值、颗粒物的粒度和浓度、水体的温度变化和离子共存时的竞争作用。

16、天然水中的苛性碱度=--2-。

17、有机污染物一般通过吸附作用、挥发作用、水解作用、光解作用、生物富集和生物降解作用等过程进行迁移转化。

18、影响有机物生物降解的因素有:

有机物本身的化学结构、微生物种类、温度、pH、反应体系的溶解氧浓度、

等。

19、水体中常见的吸附等温线有三类:

H型、L型、F型。

20、水体中重金属的沉淀类型有自由沉淀、压缩沉淀、絮凝沉淀和

成层沉淀四种。

21、有机物生物降解的模式有:

生长代谢、共代谢。

第四章

一、选择与填空

1、微生物转化农药的方式有:

去毒作用、活化作用、结合、复合或加成作用以及改变毒性。

2、影响农药在土壤中挥发的因素主要有:

农药的浓度、扩散速度、物理化学性质,土壤的含水量、吸附性,以及环境的温度、气流速度等。

3、农药在土壤中的质体流动主要与农药与土壤间的吸附、有机质的含量、粘土矿物、农药性质等有关。

4、重金属不被土壤微生物降解,可在土壤中不断积累,也可以为所富集,并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内积累,危害人体健康。

5、微生物在农药转化中的作用是矿化作用、共代谢作用、生物化学反应。

6、农药在土壤中的半衰期既决定于农药本身的特点,也与周围的环境因子和生物因子有关。

7、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规律是D。

A茎叶>颖壳>根>籽实B籽实>根>颖壳>茎叶

C根>颖壳>籽实>茎叶D根>茎叶>颖壳>籽实

8、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规律是A。

A豆类>小麦>水稻>玉米B水稻>小麦>豆类>玉米

C小麦>豆类>玉米>水稻D玉米>小麦>水稻>豆类

9、植物对重金属污染产生耐性由植物的生态学特性、遗传学特性和重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等因素所决定。

10、农药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包括迁移、吸附、植物吸收和降解四个方面。

11、土壤中重金属向植物体内转移的主要方式有重金属与植物细胞壁结合和

形成重金属硫蛋白或植物络合物两种。

12、农药对光的敏感程度是决定其在土壤中的残留期长短的重要因素。

13、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主要有水解反应、光化学降解、生物降解三种。

14、污染物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有被动转移和主动转移两种方式。

15、重金属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过程与重金属的种类、浓度、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土壤的类型、土壤的理化性质,植物的种类、生长发育期,以及复合污染、施肥等因素有关。

16、农药在土壤中的非生物降解包括水解反应和光化学降解。

17、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主要通过扩散和质体流动两个过程。

第五章

二、选择题

1、下列物质毒性最大的是(B)。

ACH3AsO(OH)2BAsO3

C(CH3)3AsODH3AsO4

2、下列芳香族化合物中,最难被微生物降解的是(A)。

A苯酚B二氯甲苯C苯胺D苯甲酸

3、某种物质的降解性越(小)、脂溶性越(高)和水溶性越(低)则生物对该物质的浓缩系越大。

A小B大C高D低

4、下列烃类化合物中,最难被微生物降解的是(A)。

A环己烷B苯C己烷D己烯

5、两种毒物死亡率分别是M1和M2,其联合作用的死亡率M

A协同作用B相加作用C独立作用D拮抗作用

6、下列化合物中,最难被微生物降解的是(E)。

A烯烃B烷烃C苯环D多环芳烃E脂环烃

7、LD50表示的是(C)。

A半数有效剂量B半数有效浓度

C半数致死剂量D半数致死浓度

8、下列物质毒性最大的是(C)。

A汞B氯化汞C甲基汞

9、甲烷发酵是指有机酸、醇等化合物在细菌作用下,被转化为(ABCD),进而经产甲烷菌作用产生甲烷。

A乙酸B甲酸C氢气D二氧化碳

三、填空:

1、化学致癌物按作用机理可分为遗传毒性致癌物和非遗传毒性致癌物。

2、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有温度、pH值、底物的浓度。

3、人体吸收污染物的途径主要是消化管、呼吸管和皮肤。

4、硝化菌对环境条件呈现高度敏感性:

严格要求高水平的氧;需要

中性至微碱性pH条件,最适宜温度为30℃。

5、砷的形态转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氧化/还原、甲基化/去甲基化、砷糖合成、砷甜菜碱合成。

6、苯并芘(a)的致癌机理主要是形成芳基碳正离子,与DNA碱基中的氮或氧结合,使之芳基化,导致DNA基因突变。

7、致癌物按性质可分为化学致癌物、生物致癌物、物理致癌物。

8、酶促反应的米氏方程为:

Vmax[S]/{Km+[S]}

9、有机毒物的生物转化途径复杂多样,但其反应类型主要是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反应四种。

10、污染物在机体的主要蓄积部位是血浆蛋白、脂肪组织和骨酪。

11、微生物进行反硝化的条件是:

厌氧环境、有丰富的有机质作为碳源和能源、硝酸盐为氮源、还原反应和25℃左右。

12、Hg的生物甲基化途径是:

辅酶甲基钴氨素把甲基负离子传递给Hg2+形成甲基汞(CH3Hg+),本身变为水合钴胺素,后者再经还原失水变为五个氮配位的一价钴氨素,最后,辅酶甲基四叶氢酸将甲基正离子转于五配位钴氨素,完成甲基钴氨素的再生,使Hg的甲基化继续进行。

13、被动扩散是指脂溶性性物质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扩散通过有类脂层屏障的生物膜。

14、生物转化、化学转化和光化学转化构成了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三大主要转化类型。

15、微生物参与汞形态转化的主要方式是甲基化作用和还原作用。

16、有毒有机污染物质的微生物降解,碳原子数>1的正烷烃:

通过烷烃的末端氧化,或次末端氧化,或双端氧化,逐步生成醇、醛及脂肪酸,而后经

–氧化进入TCA循环,最终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17、烯烃的微生物降解途径主要是饱和末端氧化和不饱和末端双键环氧化。

18、碳原子数大于1的正烷烃,其微生物降解的途径有末端氧化、次末端氧化和双端氧化三种。

19、甲烷菌生长要求:

弱碱性环境,一般pH为7~8,适宜碳氮比为30左右。

20、影响生物浓缩系数的因素有物质性质、生物特征和环境条件。

21、生物富集是指生物通过非吞食方式,从周围环境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22、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生物转化,微生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自然界自净、

废水处理和污染场址修复。

23、甲基钴氨蛋氨酸转移酶的辅酶甲基钴氨素可把甲基负离子传递给汞离子形成甲基汞。

25、影响污染物质微生物反应速率的环境条件是:

温度、pH、营养物质、溶解氧、共存物质等。

26、甲烷发酵需要满足产酸菌、产氢菌、产乙酸菌和产甲烷菌等各种菌种所需的生活条件,它只能在适宜环境条件下进行。

27DDD及DDE是DDT最通常的降解产物。

28、污染物质的吸收是污染物质从机体外通过各种途径通透通透体膜进入

血液的过程。

29、污染物质及其代谢物质各机体外转运的器官以肾和肝脏为主。

30、脱氯和脱氯化氢是DDT降解的主要途径。

31、有毒有机污染物质结合反应的三个重要类型是:

葡萄糖醛酸结合、硫酸结合、谷胱甘肽结合。

32、耗氧有机污染物质是生物残体、排放废水和废弃物中的糖类、脂肪和

蛋白质等较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质。

33、污染物质在机体内的运动过程包括吸收、分布、排泄和生物转化。

34、污染物质的生物浓缩系数与污染物质的降解性、脂溶性和水溶性有关。

35、影响污染物质微生物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有物质的结构特征、微生物本身的特性、条件环境。

第六章

二、选择题

1、隔污染时的络合基团受水化学条件影响较大,在__C___环境中,大多都转化为难溶的CdS。

A海水B氧化性淡水体C厌氧的水体

2、隔污染时的络合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