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485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张莉莉丹凤县竹林关镇张塬小学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设计思想:

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让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开始,结合具体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这样编排由学生活动中同数相加的计算引出乘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

(2)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认识乘号。

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

(1)在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2)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写出乘法算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五、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的含义。

六、教法选择:

合作探究——交流总结、发现法。

七、学法指导:

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

八、教学准备小棒

九、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摆小棒吗?

(出示小朋友们摆小棒的情景。

他们边摆小棒边进行对话:

“我会用小棒摆小旗。

”“我摆了五棵小树。

”“我也会摆。

”“我也会。

”……)

师:

你们会摆吗?

你们会摆什么呀?

(学生踊跃回答。

师:

你们会用小棒摆这么多的作品,那咱们也来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好吗?

(生:

好!

师:

请你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图案,老师帮你看着时间,看看你在规定的时间里能摆出多少个相同的作品。

(学生操作。

师:

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作品?

生1:

我摆了3座小房子。

生2:

我摆了2颗星星。

生3:

我摆了10个三角形。

生4:

我摆了4棵小松树。

(二)发现问题,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1、师: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用不起眼的小棒摆出了这么美丽的作品。

那么,请你观察一下你摆了几个作品?

一个图案用了几根小棒?

你摆的作品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呢?

你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请你把算式写在作业纸上。

(学生活动)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算式:

6+6+6=

7+7+7+7=

3+3+3+3+3+3+3+3+3+3=

3、师:

小朋友们通过摆小棒列出了那么多加法算式,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

都是一样的数。

4、师:

对,每个算式中的加数都相同。

小朋友们,以前我们学的加法顶多只有三个数相加,今天小朋友们列的加法算式有这么多数加在一起,你们能列出这么长的算式,真了不起。

如果老师给你足够的小棒让你继续摆,你打算摆出多少个?

你还能列出算式吗?

(生:

能)如果你摆了100个作品,你还能列出加法算式吗?

(学生:

能!

)那你想像一下你列的算式会怎么样啊?

生1:

算式很长。

生2:

本子上都写不下了。

生3:

可能写满了黑板也写不完算式。

生4:

写起来太麻烦了。

5、师:

是啊,看来这样的算式写起来还真麻烦。

那你们能不能研究一种写起来简便的方法,让很长的连加算式变得简便点呢?

例如黑板上同学列的这个10个3相加算式,能不能想个办法让这个算式写起来简单些,或者发明一种新的表示方法来代替这个加法算式呢?

请你们先在小组里讨论讨论,我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想法最简便。

6、(小组讨论,各小组派代表将想法写在黑板上。

(学生汇报并讲明理由)

生1:

(6+6+6+6+6=)两个3加起来是6,这样就加5个6就可以了。

(教师与学生交流评价:

比原来的算式简便了)

生2:

(9+9+9+3=)这3个3加起来是9,这3个3加起来也是9,这3个也是9,还剩下一个3。

(学生评价)

生3:

(15+15=)5个3加起来是15,另外那5个3加起来也是15,所以我写15加15。

7、师:

刚才这些小朋友都是把几个加数合并起来,列出了一个新的加法算式,这些新的加法算式都要比原来的简短。

你们想的很好。

生4:

这个加法有10个3加在一起,我就写“10个3相加”。

8、师:

你说出了这个算式的意思,用语言表示比写出这个算式要省事多了。

你很聪明。

生5:

我想用省略号。

我语文课上学了省略号,我先在前面写上几个3,中间写上省略号,最后再写几个3。

9、师:

你说我写出来好吗?

(生:

3+3+3+……+3+3=)你能利用语文课上的知识,用一个符号代替那么多3,想的很好。

生6:

我想发明一种写字机器,有遥控器,一按按钮就能写出这个算式来。

师:

你的想法很大胆,有自己的奇思妙想,敢于想像,善于思考,老师相信以后你一定会有许多的发明创造。

生7:

可以用乘法,写5乘6。

因为两个3是6,有5个6。

师:

你说的有道理,看来你已经了解到了有关乘法的一些知识。

你知道的可真多。

师:

在这些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最简单?

师:

大家同意吗?

(生:

同意)

10、师:

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乘法,对,因为有10个3相加,所以数学家们就在10和3的中间用这样的符号连起来(指“×”)。

3就是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3,10就是算式中3的个数。

写的时候也可以先写3,再写10。

这种表示方法我们把它叫做“乘法”(板书课题),中间这个符号我们把它叫做乘号(板书),读作“乘”。

大家看,乘号的样子像什么?

(生:

像叉号)因为乘法是由加法得来的,乘法就表示几个相同的数相加,所以数学家就把加号一歪,变成了乘号,人们一直在使用它。

11、师:

现在,用这样的乘法算式来代替原来的加法,你们有什么感觉?

生1:

比原来简单了。

生2:

比原来简单多了。

要是100个3相加,就写100乘3就可以了。

师:

是啊,许多相同的数加在一起,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12、读乘法算式

指明学生读算式

师:

现在你能把黑板上的其他连加算式写成乘法吗?

(生:

能。

)在你的作业纸上写下几个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并请你把它们改成乘法。

(学生练习)

13、认识乘法各部分名称

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可以交换位置来写

再写乘法算式,并说说意思

(三)应用新知,自主练习,解决生活问题

看来小朋友们对乘法的知识掌握得还真不错,你们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挑战练习(课件练习)

师:

小朋友们,我们刚才一起玩了摆小棒的游戏,接受了老师的挑战,还认识了乘法,表现得非常出色,现在我们再到公园的别处看看吧。

(课件出示公园中儿童乐园的场景。

师:

儿童乐园是小朋友们最喜欢来的地方,大家看,这里有什么好玩的呀?

(学生观察回答,有摩天轮、有过山车、有小火车……)你能提一个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

(学生提问:

“过山车上一共有多少人?

”“摩天轮上有多少人?

”“小火车上一共有多少人?

”……)这些问题你们会解决吗?

你可以选一个问题把算式写在作业纸上。

(学生自主练习,在小组里互相交流。

(四)小结

1、今天我们到公园去游玩,大家有什么收获啊?

2、练习题可以依据各班具体情况酌情进行加、减训练。

十、教学反思:

1、学生体验不够,我在课中仅仅轻描淡写地说了求几个几用加法计算方便吗?

旨在让学生体验乘法的简便。

学生有的说乘法方便,有的说加法方便,没有真正体会乘法的简便。

如果让学生写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这样在说与写的活动中,学生亲身感受到相同加数连加用加法算式表示确实很麻烦。

在教学设计中,能尽量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2、在认识乘法时,我的设计是在学生体验到相同加数连加可以用几个几表示,从而写出乘法算式,可是学生在看到出示的图后,自己就得出了乘法算式。

当时我有些措手不及,所以我决定让这个孩子试着说说他是怎么想的,还好,班里的同学你一句他一句,自己就把乘法学会了。

从加法到乘法是学生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应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没想到我当时的一个临时决定,不仅能让这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且效果远比老师直接传授要好。

3、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的问题是:

在上课之前应该了解孩子现有的知识水平,也就是备学生,课前预想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提出问题后学生可能的答案,这样可以更好的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

另外就是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学生说话准确,完整。

 

禾字旁:

秀、香、和、秋

攵反文旁(敏故)犭反犬旁(猪狗猫)

一把尺一双手一个人一群人一堆土

禾字旁:

秀、香、和、秋

 

5、用偏旁造字。

 

八、“从”在句子中的使用

 

兴发种还《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花儿真香啊!

我们学校多美啊!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 数学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2013-03-26→ 手机版

虫字旁:

蚂、蚁、虾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石嘴山市第十五小学  李燕玲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

(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经历乘法是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的简便形式的创造过程,从中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

能力目标:

让学生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在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教学中,继续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

建立乘法的概念,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识别相同加数。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情境引入。

1.师生谈话,通过谈话引出游乐场,并出示情景图。

同学们,十一放假,假期你们都去哪里玩了?

谁来说一说?

同学们,有一些小朋友利用假期去了游乐场,他们玩得可开心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

(好,我们一起去看看。

)课件出示游乐场景图。

2.同学们,有的小朋友在玩摩天轮,有的小朋友在玩过山车,有的小朋友在玩小火车。

我们先来看玩过山车的小朋友:

过山车上每两个小朋友坐一个车厢,同学们看(课件演示:

用红色的圆圈把过山车上的小朋友两个两个圈起来。

)我们一起来两个两个的数一数(师生共数)我们数了几个2?

用加法算式怎么表示?

板书:

2+2+2+2+2+2=12(边板书边问:

几个2相加?

6个2相加是几位小朋友?

3.我们再来看玩摩天轮的小朋友:

摩天轮上每四个小朋友坐一个吊厢,同学们看(课件演示:

用红色的圆圈把摩天轮上的小朋友4个4个圈起来。

)我们一起4个4个的数一数(师生共数)我们数了几个4?

用加法算式怎么表示?

板书:

4+4+4+4+4=20(边板书边问:

几个4相加?

5个4相加是几位小朋友?

4.我们接着看玩小火车的下朋友:

小火车上每三个人坐一个车厢,同学们看(课件演示:

用红色的圆圈把小火车上的小朋友3个3个圈起来。

)我们一起3个3个的数一数(师生共数)我们数了几个3?

用加法算式怎么表示?

板书:

3+3+3+3=12(边板书边问:

几个3相加?

4个3相加是几个人?

二、自主探究,认识乘法。

1.观察写出的所有算式,启发学生发现相同加数算式的特点。

同学们,真了不起,解决了游乐场中的一些数学问题,请同学们观察我们写出的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会说出不同的意见,如果学生发现不了特点,教师可引导:

第一个算式每个加数都是几?

第二个算式,第三个算式,每个加数都是几?

)教师概括:

每个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

小结:

像这样算式中,每个加数都一样,都是相同的,我们把这样的加数叫:

“相同加数”(板书),像这样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我们可以简单地说成“几个几相加”。

2.让学生找一找每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

3.引导学生用几个几来表达相同加数相加的加法算式。

第一个算式,相同加数是谁?

有几个2相加?

(板书:

6个2相加)第二个算式有几个相同加数?

(一起数一数)相同加数是谁?

那这个算式是几个几相加?

(板书:

5个4相加)第三个算式是几个几相加?

(板书:

4个3相加)问:

相同加数是几?

(我们一起数一数)几个3相加?

4.由困惑引发思考。

引导学生观察6个2相加的算式:

同学们,这是6个2相加,如果有100个2,加法算式怎么写?

(学生可能说出把100个2加起来)想象一下,100个2相加,写起来会怎样?

那我们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来表示这样的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呢?

你能用更简便的方法表示这个加法算式吗?

(这里说的算式是:

2+2+2+2+2+2=12)

动脑想一想,同桌互相交流交流。

学生交流方法,指名板演。

(对于合理的方法给予鼓励)如学生能写出乘法算式6×2或2×6,教师给予鼓励表扬:

你真了不起,和数学家们想的一样,数学家们就是这样表示的。

如学生说不出,教师直接告诉学生:

6个2相加,还可以这样表示:

6×2=12(板书)

5.揭示课题,顺学而导(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法)

这是一种新的方法,乘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乘法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6个2相加我们可以用6×2=12来表示,那这里的6表示什么?

2又表示什么?

它们和原来的加法算式有什么关系呢?

(看着加法算式想一想,说一说)

小结:

对,2就是原来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2,6表示有6个2,也就是2的个数,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

这个算式就表示6个2相加(教师手指着前面板书的“6个2相加”来说)

谁能向老师这样再来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多指几名同学说一说)

6个2相加还可以这样表示:

2×6=12

这里的2表示什么?

6表示什么?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

(谁再来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

小结:

这两个算式中的2都表示原来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2,这两个算式中的6都表示相同加数2的个数,有6个2,这两个算式都表示6个2相加(教师手指着前面板书的“6个2相加”来说)

这两个算式中间的符号叫什么?

谁知道?

(板书:

乘号)

乘号像什么呢?

小结:

乘法和加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乘法就是有这样的加法得来的,所以,数学家们把加号一斜就创造出了一个新的符号——乘号。

乘号怎么读呢?

读的时候就读一个字“乘”,这个算式(6×2=12)怎么读呢?

谁来试一试?

(板书:

6乘2等于12)

第二个算式(2×6=12)怎么读呢?

谁来试一试?

(板书:

2乘6等于12)

同学们注意:

乘号只读一个字“乘”,一起把这两个算式读一遍。

同学们看,用乘法来表示这样的加法,感觉怎么样?

小结:

对,用乘法来表示这样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非常简便。

也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比较简便。

6.鼓励学生把其他几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空间,巩固所学知识。

你能把黑板上其他几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

(交流学生学习的成果,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算式中的因数表示什么意思?

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再次强调:

像这样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用乘法计算非常简便。

(板书:

简便)

三、简单应用,形成能力

同学们,操场上可热闹了,有的同学在玩跷跷板,有的同学在玩荡秋千,我们一起去看看有没有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的问题。

1.课件出示教科书第46页的“做一做”(小朋友荡秋千的情境图):

让学生先说一说图意,明确计算“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荡秋千?

”的问题之后,独立填写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自己写的算式和想法。

集体订正。

2.课件出示教科书练习九的第1题(小朋友玩翘翘板的情境图):

先让学生独立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在组织交流。

加法算式可能出现2+2+2+2和4+4,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给予鼓励肯定。

让学生体会到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

3.课件出示练习九的第四题(熊猫图):

先让学生观察图,说出是几个几,再根据图意填写乘法算式和读法。

然后,让同桌互相读一读填写的乘法算式,并互相检查是否全填写正确。

4.课件出示判断题:

4+4+4=4×3     (  )

6+6+6+6=6×4   (  )

3+3+3= 3 ×3      (  )

7 +7+5=7×3     (  )

(学生判断时,让学生说想法,说到3+3+3= 3 ×3时,让学生说一说两个3表示的意思,并说说为什么只能写一个算式?

最后一题7 +7+5=7×3 让学生说错的理由,从而明确只有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才能写成乘法算式。

 5.能力提高:

能照样子用画一画的方法表示出另一个算式吗?

3×2               

5×2

四、反思回顾,总结收获:

同学们,这一堂课上的快乐吗?

想一想这节课你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你们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相同加数                       简便

2+2+2+2+2+2=12    6个2相加    6×2=12   读作:

6乘2等于12

                                2×6=12    读作:

2乘6等于12

                           (乘号)

 4+4+4+4+4=20     5个4相加    5×4=20   4×5=20

3+3+3+3=12       4个3相加    4×3=12   3×4=12

   

宽宽的门大大的窗红红的苹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