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神奇的压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53433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2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神奇的压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神奇的压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神奇的压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神奇的压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神奇的压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神奇的压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神奇的压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神奇的压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神奇的压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神奇的压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神奇的压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神奇的压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神奇的压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神奇的压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神奇的压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神奇的压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神奇的压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神奇的压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神奇的压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神奇的压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神奇的压强.docx

《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神奇的压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神奇的压强.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神奇的压强.docx

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神奇的压强

8.1认识压强

1、什么是压力

(1)定义:

压力是弹力的一种,方向与接触面垂直,作用点在接触面上

(2)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的大小,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压力等于重力,有F=G

(3)压力的作用效果:

使物体发生形变。

例题1、关于压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压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

B、放在水平地面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C、压力的方向一定与受力面垂直

D、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例题2、画出下图中物体压力的示意图

 

练习

1、下列关于压力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受压物体的表面

C.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D.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力越大

2、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在数值上总等于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不接触的两物体也能产生压力

D.压力是弹性力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1、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

2、用转换法反映压力作用效果(海绵发生的形变程度)

3、实验结论:

①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②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例题2、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聪对实验器材做了一些改进,如图20所示,在有机透明盒里放入一块海绵和砖块进行实验。

(1)实验时,是通过观察____来比较砖块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

(2)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可以选用两次实验(填序号)。

(3)分析比较图中a、b、c三次实验,可得的结论是_______。

练习

1、如图,可知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请详细分析

 

比较甲乙,可得结论:

比较乙和丁,可得结论:

比较可知,当压力大小一定时,压力作用效果和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2、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把若干个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物体放在同一水平细纱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有关记录数据如表1、表2、表3所示,探究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

表1

表2

表3

实验

序号

压力

/N

受力面积/cm2

实验

序号

压力

/N

受力面积/cm2

实验

序号

压力

/N

受力面积/cm2

1

6.0

10

4

3.0

10

7

3.0

20

2

9.0

15

5

4.5

15

8

4.5

30

3

12

20

6

6.0

20

9

6.0

40

(1)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3与6)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2)分析比较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

(3)请进一步分析比较表1、表2、表3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①经分析比较;

②经分析比较。

3、什么是压强

1、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压强的定义: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3、压强的公式:

4、压强的单位:

F的单位是N,S的单位是m2,所以,压强的单位可记作N/m2.

1牛每平方米称为1帕斯卡。

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

注意:

(1)压力的作用效果用压强表示,它与压力成正比,与接触面积成反比,压强用P表示,公式P=F/s,单位帕斯卡,用Pa表示,计算时用国际单位。

(2)压力是垂直与接触面的力,接触面积为实际接触的部分

例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物体的受力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强就越大

B、在物体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物体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强就越大

C、压强一定时,物体的受力面积越大压力就越小

D、要减小压强可以在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物体的受力面积

例题2、一本重2.5N的教科书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10m2,试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练习

1、叫做压力。

压力作用在(作用点)上,方向,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物理学上通常用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叫做压强。

压强的计算公式,单位是。

应用公式p=F/S计算时,单位要统一,特别是面积的单位必须用,压强的大小同时受、两个因素影响,压力大,不一定大;压强大,不一定大。

3、将本书平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约为0.5Pa,其表示的物理含义是。

4、质量为100kg,底面积为2m2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地面的受力面积是_____,地面所受的压力是_____,地面受到的压强是_____;若把木箱放在面积为1.5m2的桌面上,桌面全部被箱子盖住,桌面的受力面积是_____,桌面所受的压力是_____,桌面受到的压强是_____.

5、如图甲、乙两种情况中,物块均为边长是10cm、重为5N的正方体,F均为15N,则甲图物块对水平面的压强为Pa,乙图物块对水平面的压强为Pa。

6、下列有关压力、压强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物体放在乙物体的上面,甲对乙的压力就等于甲的重力

B.甲物体放在乙物体的上面,求甲对乙的压强时,总是用甲对乙的压力除以甲的下表面的面积

C.甲、乙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则两个物体间一定存在压力

D.甲、乙两个物体之间有压力,压力的大小有可能跟这两个物体的重力都无关

7、如图,粗细不同的A、B两个圆柱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重力为GA=GB,它们的横截面积分别为SA和SB.。

A对B的压强Pl=,B对地面的压强P2=。

 

8、如图所示,一个空的平底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1、p1;如果把它倒扣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2、p2,则()

A、F1>F2p1=p2B、F1=F2p1

C、F1p2

9、如图所示,标有1、2、3号码的三个物体,质量和体积都相同,均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它们对地面产生的压强

A.1号最大B.2号最大

C.3号最大D.一样大

10、已知图钉帽的面积是1cm2,图钉尖的面积是5×10-4cm2,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力是20N,那么图钉尖对墙的压强p2是_____Pa,手对图钉帽的压强p1是_____Pa,

11、正方体金属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若从高度的一半处将它沿水平方向切开,如图所示,并将上半部分拿走,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力、压强与原来相比();若竖直切掉一半,则()

A.压力减半,压强减半B.压力不变,压强减半

C.压力减半,压强不变D.压力、压强都不变

12、封冻的江河水面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强是

Pa,一辆20t的坦克能够在冰面上行驶吗?

已知每条履带跟地面的接触面积是2m2。

变式题1、已知某河面上的冰能承受的压强是3×104Pa,一个人的质量是60kg,每只鞋底的面积都是150cm2。

通过有关计算回答问题:

(1)此人站在冰上是否有危险?

(2)此人能不能从冰上走过河?

(取g=10N/kg)。

变式题2、冬日里的一个星期天,小丁去姥姥家,路过一条结了冰的小溪.小丁想在冰面上溜过去,现已经知道该冰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1000Pa.

(1)为了能安全通过该冰面,小丁有哪些办法可想?

请你帮他出两个主意;

(2)如果小丁的体重是60kg,他找来了一重为10kg的木板,为了使人站在该木板后能安全通过该冰面,请你计算一下该木板至少应有多大面积?

(g取10N/kg)

4、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

(1)探究归纳:

根据

可知,当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压强,减小压力可以减小压强。

(2)增大压强的方法:

、;举例:

减小压强的方法:

、;举例:

例题1、推土机具有宽大的履带,目的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斧头、菜刀具有很窄的刃,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2、下列对实例的解释正确的是

A、雪上飞机的轮子上装有雪橇主要是为了增加飞机在雪地上滑行的速度

B、图钉的钉帽的作用是为了减小钉帽对手的压强

C、铁轨铺放在枕木上是为了减小列车对地面的压力

D、溜冰时如果发现冰面有断裂的迹象应立即快速翘脚跑开

例题3、人坐在沙发上比坐在椅子上舒服,这是因为

A、沙发有弹性把人拖住了

B、沙发对人的压力比椅子对人的压力小一些

C、沙发对人的压强比椅子对人的压强小一些

D、以上解释都不对

练习

1、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书包的背带要用而宽是为了铁路的钢轨不是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在枕木上是为了,钢丝钳的钳口有螺纹是为了。

2、北方冰雪封地后,载运货物常用滑动的爬犁,而不用轮子滚动的车子,这是为了_____受力面积,_____对地面的压强,斧头要经常磨,这样用来砍木头时可以增大_________;铁路的钢轨不直接铺到路基上而铺到枕木上,这样可以_____________压强。

3、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常见的以下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哪一组()

(1)有“沙漠之舟”称号的骆驼的体重比马的体重大不了一倍,却长有马蹄子面积三倍的脚掌

(2)号称“森林医生”的啄木鸟长有长而坚硬的尖喙,便于啄开树皮

(3)用螺栓坚固机器零件时,在螺母下垫垫圈

(4)要把图钉按进较硬的木板,需加更大的力

A.

(1)

(2)B.

(1)(3)C.

(2)(4)D.(3)(4)

4、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在图1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5、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要经过一段沼泽地,其中一个士兵双脚陷入泥潭中,当拔起一只脚时,则另一只脚()

A.陷入的深度不变,因为泥潭受到的压力不变

B.陷入的深度不变,因为泥潭受到的压强不变

C.将陷得更深,因为泥潭受到的压强增大

D.将陷的更深,因为泥潭受到的压力增大

7、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捏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则两手指受到的压力________(相等/不等),压强______(相等/不等).与笔尖接触的手指感到_________(疼/不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图是常用钉书钉和钉书机,它在结构和使用上应用了不少的物理知识,根据图示和你对钉书机的认识,写出钉书机在哪些地方应用了压强的知识。

(1)钉书机的底座安在橡皮垫,可以增大________,减小_______。

(2)钉书机的手柄部分较宽,边角成弧形,可以_______________。

(3)订书钉做得很尖,是为了通过来增大压强。

9、人坐在沙发上比坐在椅子上舒服,这是因为()

A.沙发有弹性把人拖住了B.沙发对人的压力比椅子对人的压力小一些

C.沙发对人的压强比椅子对人的压强小一些D.以上解释都不对

8.2研究液体的压强

1、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实验),液体压强计的使用

2、液体压强大小的判断

3、液体压强的计算

【讲练结合】

例题1、如图,A点处受到水的压强PA=Pa,B点处压强PB=Pa,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

例题2、由公式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与深度有关在密度一定时,深度越深,压强越大;不一样的液体,深度一定时,,压强越大。

如图,A、B、C三点,压强大小排列应为。

例题3、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底面积大小相同的容器,若分别装入同种液体且深度相等,比较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

例题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象,则ρ甲、ρ乙的关系是()

A、ρ甲=ρ乙B、ρ甲<ρ乙

C、ρ甲>ρ乙D、无法确定

例题5、竖直放置的试管中盛有约一半的水,若将试管稍稍倾斜些,那么()。

A、试管中水的质量没有变化,水对试管底的压强也不变化

B、试管中水的深度没有变化,水对试管底的压强也不变化

C、试管倾斜后,水面高度下降,水对试管底的压强变小

D、试管倾斜后,水面高度不变,水对试管底的压强变小

例题6、已知甲和乙两容器底面积s相等,都是25cm2,,如图所示,两容器内内水深相等,且h=10cm。

 

(1)甲容器中水对杯底的压强和压力P1和F1各多大?

(2)乙容器中水对杯底的压强和压力P2和F2各多大?

(3)比较它们的大小

练习1、如图所示,容器中A、B两点处受液体压强的大小分别是pA与pB,它们的关系是

A.pA=3pBB.pB=3pA

C.pA=pBD.以上说法都不对

练习2、如图,一个上下粗细不一样的容器,注入部分水后封闭。

如图甲那样放置时,水对底部的压强是P1,将它倒置如图乙那样放置时,水对底部的压强为P2。

那么,P1与P2关系是()。

压力比较:

A、P1=P2B、P1P2D、无法比较

练习3、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容器甲、乙、丙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水、酒精、盐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容器装的是酒精,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最小;

B、乙容器装的是水,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最小;

C、丙容器装的是盐水,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最大;

D、甲容器装的是盐水,三个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相等。

变式题、如图所示,甲、乙是两支相同的试管,各盛有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类的液体,且当甲试管适当倾斜时,两试管中液面等高,这时两试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是()

A、甲管中大B、乙管中大

C、两管中一样大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练习4、两个质量相同,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所装有同种液体的深度相同,如图所示,则两容器中液重GAGB

两容器底所受压强pApB

两容器底所受压力FAFB

两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A’FB’

两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A’pB’。

(选填“>”“<”“=”)

练习5、如右图所示,有三个完全相同的瓶子,里面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酱油、水和豆油,已知ρ豆油<ρ水<ρ酱油则它们对瓶底的压强__________、

练习6、小黄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如图13所示,得到的几组数据如下表:

序号

液体

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

1

5

朝上

4、9

2

5

朝下

4、9

3

5

朝侧面

3、9

4

10

朝侧面

9、7

5

15

朝侧面

14、6

6

酒精

15

朝侧面

11、8

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3

(1)实验记录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数据中,其中有一个记录错误,它是____________;

(2)比较序号为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3)比较序号3、4、5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4)比较序号为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在同一深度处,不同液体的压强与密度有关、

练习7、实验桌上有两只大烧杯,其中一杯盛有纯净水,另一杯盛有盐水。

老师告诉小敏盐水的密度大于纯净水的密度,希望她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如图所示,小敏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探头)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分别观察压强计,于是认为乙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你认为她的结论能成立吗?

(说明原因)

小敏认真思考后发现自己在实验过程中没有,并提出了新的实验思路如下: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探头)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分别用hˊ甲和hˊ乙表示,使hˊ甲与hˊ乙,比较,则的一定是盐水。

还能怎么控制变量?

 

练习8、容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都装满水,如图所示放置,则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F甲和F乙、压强p甲和p乙的关系是(  )

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

练习9、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水中,下列做法能够使用图5中压强计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增大的是:

()

 A、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左移动一段距离

 B、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C、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在原处移动180°

D、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改放在同样深度的盐水中

4、连通器

1、定义:

上端开口下端联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当里面的液体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2、在连通器的两端分别装有盐水和清水,液面相平,如下图所示.如果将阀门打开,则()

A.盐水向右流动B.清水向左流动

C.盐水和清水都不流动D.无法判断如何流动

【讲练结合】

练习1、如图所示,容器A、B内盛有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的清水,用带阀门K的斜管将两容器连接,当打开阀门K时,水将()

A、

由A流向B

B、由B流向A

C、水不流动

D、无法判断

练习2、一个“山”形连通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当把它放到斜面上静止以后,下列关于连通器内液面的情况,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8.3大气压和人类生活

1、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一些现象

2、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

3、马德堡半球试验,托里拆利实验的意义及实验操作

4、大气压强和水的沸点

【知识点讲解】

1、固体、液体能够产生压强,人们比较好理解。

但空气看不见,人们生活在空气中并没有感觉到压力,很自如。

所以说大气有压强人们感到怀疑,开始时并不相信。

后来德国马德堡市的市长,做了著名的、也是十分有趣的实验,向人们证实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2、首先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这个实验表明大气压大约能支持约高的水银柱,根据公式计算,大气压值约为Pa。

3、下面关于大气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大气压是指空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力

B、大气压是指空气对地面的压强

C、大气压是指空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

D、空气产生的压力简称为大气压

4、对下列各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人跳起来或物体被抛向高处,总要落回地面,这是由于受大气压作用的缘故

B、人生活在大气中,并没有被压的感觉,这说明大气压是很小的

C、吸盘式挂衣钩能紧贴在平整的木板或玻璃板上,是因为它能产生很大的吸力

D、人在大气中没有被压的感觉,是因为人体内,也有压强及长期生活在大气中习惯了

5、压强可以用仪器测定。

前面学过的压强计是测定的仪器;现在我们又学习了气压计,它是测定的仪器。

气压计又分为和两种。

6、许多物理现象都跟气压的大小有关。

例如液体的沸点,液面上的气压变化,它的沸点也变化。

实验表明,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在气压减小时,气压增大时。

【实验讲练】

1、马得堡半球实验

2、托里拆利实验

思考:

用托里拆利实验测定大气压时:

(1)水银柱高度从哪量起?

(2)玻璃管上端混进空气时对水银柱高度有何影响?

(3)玻璃管的粗细对测量结果有无影响?

(4)玻璃管倾斜对水银柱高度有何影响?

【巩固练习】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应用大气压的是()

A、塑料挂衣钩能贴在墙上挂衣服

B、纸片能托住倒过来的一满杯水而不洒

C、用吸管吸起汽水瓶中的饮料

D、用注射器能把药液注进肌肉里

2、在托里拆利实验中,下面哪种情况能使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发生变()

A、向水银槽里加少量水银

B、将管倾斜

C、将玻璃管变粗

D、外界大气压发生变化

3、如图所示,将一只试管装满水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最终观察到试管内有一段水银柱,当试管倾斜且试管口不离开水银液面时,试管内液面高度将;水槽中的水银液面将。

(填变高,变低,不变)

4、某同学在当地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时做托里拆利实验,在读数时,玻璃管没放竖直,那么他所读的数值_____76cmHg柱。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分别用横截面积是1cm2和0.5cm2的玻璃管同时、同地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两种情况下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之比是

A.1∶2B.2∶1C.1∶1D.无法确定

6、自来水笔吸墨水时,把笔上的弹簧片按下后松开,墨水吸进橡皮管内,原因是(  )

A、弹簧片弹力作用的结果B、橡皮管有吸引力

C、手对橡皮管有压力D、管外墨水面上大气压大于管内气压

7、如图托里拆利实验,下列情况中会使试管内液面变高的是(  )

  A、从高山顶下山的过程中B、从北极到赤道运动过程中

  C、从室内到室外的过程中D、从一楼上升到九楼的过程中

9、有关大气压的说法,哪句话是错误的()

A、大气压的值不是固定不变的

B、大气压的值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

C、大气压的值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D、同一地点,不同时间大气压的值不完全相同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如果水银柱高度不等于76cm,就说明实验是有误差的

B、在高山上烧水,水的沸点一定低于lOO℃

C、在同一座教学楼内,用气压计测不同楼层的大气压,结果应当是一样的

D、一只氢气球在升空过程中,体积会渐渐变大,到达一定高度可能会自动破裂

11、如图7-36用酒精灯给烧瓶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立即停止沸腾,这说明水沸腾时热;如果马上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会观察到瓶内的水,这个现象说明。

12、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增加而;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

13、水沸腾过程及特点是什么、若已知水的温度随气压增大而升高,试解释高压锅煮饭熟得快的道理;高山上煮饭不易熟的原理。

14、某同学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瓶内装了适量的水,用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穿过瓶塞子插入水中,通过玻璃管向瓶内吹入少量的气体,管中水面如图9-7。

如果该同学记录了在紫金山脚玻璃管中水面的位置,把这个装置移到山顶玻璃管中水面的位置和在山脚的高度相比较()

A.偏高B.相等

C.偏低D.无法判断

15、一位小朋友手里拿着的氢气球不小心脱手升到了空中,当气球升到高空时发生了破裂。

以下关于气球升到高空破裂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

B.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

C.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

D.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

关于简单测量大气压强

例题1、如图,先将圆形吸盘里的空气挤掉并使它吸住一光滑的水平板,用弹簧测力计慢慢往上拉,直到吸盘脱离,几下刚好脱离时测力计的示数F,再用刻度尺测得吸盘直径d,则可粗略测得大气压强的值,表达式:

 

练习1、小虎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

(1)实验时,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2)如图所示,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L,则大气压的值可表示为p=.

(3)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筒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值(进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原因可能有。

(4)实验室有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cm2和2cm2,若弹簧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