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必备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部分 非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一 细胞的代谢 第2讲 物质出入细胞.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55961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必备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部分 非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一 细胞的代谢 第2讲 物质出入细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复习必备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部分 非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一 细胞的代谢 第2讲 物质出入细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复习必备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部分 非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一 细胞的代谢 第2讲 物质出入细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复习必备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部分 非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一 细胞的代谢 第2讲 物质出入细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复习必备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部分 非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一 细胞的代谢 第2讲 物质出入细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复习必备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部分 非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一 细胞的代谢 第2讲 物质出入细胞.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复习必备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部分 非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一 细胞的代谢 第2讲 物质出入细胞.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复习必备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部分 非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一 细胞的代谢 第2讲 物质出入细胞.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复习必备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部分 非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一 细胞的代谢 第2讲 物质出入细胞.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复习必备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部分 非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一 细胞的代谢 第2讲 物质出入细胞.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复习必备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部分 非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一 细胞的代谢 第2讲 物质出入细胞.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复习必备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部分 非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一 细胞的代谢 第2讲 物质出入细胞.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复习必备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部分 非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一 细胞的代谢 第2讲 物质出入细胞.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复习必备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部分 非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一 细胞的代谢 第2讲 物质出入细胞.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复习必备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部分 非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一 细胞的代谢 第2讲 物质出入细胞.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复习必备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部分 非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一 细胞的代谢 第2讲 物质出入细胞.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复习必备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部分 非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一 细胞的代谢 第2讲 物质出入细胞.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复习必备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部分 非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一 细胞的代谢 第2讲 物质出入细胞.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复习必备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部分 非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一 细胞的代谢 第2讲 物质出入细胞.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复习必备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部分 非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一 细胞的代谢 第2讲 物质出入细胞.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复习必备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部分 非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一 细胞的代谢 第2讲 物质出入细胞.docx

《复习必备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部分 非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一 细胞的代谢 第2讲 物质出入细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必备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部分 非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一 细胞的代谢 第2讲 物质出入细胞.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复习必备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部分 非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一 细胞的代谢 第2讲 物质出入细胞.docx

复习必备版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一部分非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专题一细胞的代谢第2讲物质出入细胞

第2讲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考试要求] 1.扩散和渗透的过程(b/b)。

2.动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过程及原因(b/b)。

3.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b/b)。

4.胞吞和胞吐(a/a)。

5.活动: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b/b)。

1.(2018·浙江11月选考)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O2和酒精以扩散方式进入细胞

B.胰蛋白酶以胞吐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C.细菌和病毒被巨噬细胞吞噬时须穿过质膜

D.红细胞在蒸馏水中会因渗透作用吸水而破裂

解析 细菌和病毒被巨噬细胞吞噬时是通过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未穿过质膜,C错误。

答案 C

2.(2018·浙江4月选考)在观察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依次观察到的结果示意图如下,其中①、②指细胞结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状态时不存在水分子跨膜运输进出细胞的现象

B.甲→乙变化的原因之一是结构①的伸缩性比②要大

C.乙→丙的变化是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所致

D.细胞发生渗透作用至丙状态,一段时间后该细胞会破裂

解析 甲维持细胞正常形态,进入细胞的水分子和从细胞中出去的水分子一样多,处于动态平衡状态,A错误;甲→乙发生了渗透失水,细胞质壁分离,原因之一是结构①细胞壁的伸缩性比结构②质膜及其他部分的伸缩性要小,B错误;乙→丙发生了渗透吸水,此时外界溶液浓度比细胞液浓度小,C正确;丙细胞可能发生渗透吸水,但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只会膨胀不会胀破,D错误。

答案 C

3.(2017·浙江11月选考)下列物质出入细胞过程中,需要消耗ATP的是(  )

A.甘油进入人体皮肤细胞

B.葡萄糖通过易化扩散进入红细胞

C.矿质离子逆浓度梯度转运至根细胞内

D.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进出洋葱表皮细胞

解析 甘油通过扩散的方式出入细胞,不消耗能量,A错误;易化扩散不消耗能量,B错误;矿质离子逆浓度梯度转运至根细胞内是主动转运,需消耗能量,C正确;水分子出入细胞的方式为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答案 C

4.(2016·浙江10月选考)下列关于“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需经解离、压片等操作才能将细胞分散

B.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需转动光圈才能换上高倍物镜

C.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从胞内单向运动到胞外导致液泡变小

D.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速度逐步减慢

解析 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无需将细胞进行解离和压片,A错误;换高倍镜只需转动转换器,B错误;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原因是水分子从胞内运动到胞外的数目多于从胞外运动到胞内的数目,C错误;质壁分离复原是因为细胞吸水,吸水过程中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差逐渐变小,所以细胞吸水速度逐渐减慢,D正确。

答案 D

1.正误判断

(1)置于等渗溶液中的红细胞不发生渗透作用,细胞形态不变。

(√)

(2)渗透作用的方向是水分子从溶液浓度高的一侧进入溶液浓度低的一侧。

(×)

(3)处理洋葱表皮细胞的蔗糖溶液浓度越高,其质壁分离及复原效果越明显。

(×)

(4)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

(5)易化扩散、主动转运过程需要载体蛋白,且载体蛋白发生可逆性形变。

(√)

(6)主动转运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和排出物质的方式。

(√)

(7)通过胞吞或胞吐运输的物质只能是大分子。

(×)

(8)渗透和易化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因此转运速率不受温度影响。

(×)

2.读图析图

左图为________示意图,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过程还消耗细胞中的________。

右图为________示意图,该物质的转运依赖质膜的________,经过了________层单位膜。

提示 主动转运 物质进行逆浓度梯度转运,且需载体蛋白 ATP 胞吞 流动性 0

考点1 围绕扩散和渗透考查稳态与平衡观

1.下列现象属于渗透的是(  )

A.雨水淋在衣服上,衣服变湿

B.人体红细胞通过易化扩散吸收葡萄糖

C.海水鱼的鳃将体内的盐从浓度较低的体液中排到盐浓度较高的海水中

D.用0.3g/mL蔗糖溶液处理洋葱表皮细胞,使其发生质壁分离

解析 渗透是指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

A项水分子的扩散未通过膜,不属于渗透;B项发生扩散的是葡萄糖,不是水;C项海水鱼的排盐为逆浓度梯度转运,不属于扩散,同时排出的不是水;D项洋葱表皮细胞中的水分子通过质膜进入蔗糖溶液,发生了渗透。

答案 D

2.(2017·浙江4月选考)将家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水分子的跨膜运输示意图如下(箭头方向表示水分子的进出,箭头粗细表示水分子出入的多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段时间后,甲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

B.能发生渗透作用的是甲细胞和丙细胞

C.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乙细胞有水分子的进出

D.若将甲、乙和丙细胞同时分别置于蒸馏水中,甲细胞先破裂

解析 实验取材用的是家兔红细胞,动物细胞不存在细胞壁,不能发生质壁分离,故A错误;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水分子,故C错误;甲、乙、丙三者都来自该家兔的红细胞,细胞内液的浓度应该相同,如果放入蒸馏水中应同时破裂,故D错误;根据题图中的箭头方向和粗细判断,能发生渗透作用的是甲细胞和丙细胞,故选B。

答案 B

(1)扩散是指物质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运动,发生扩散的物质不一定是水分子,也不一定通过膜结构;而渗透是指“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二者是包含关系。

(2)当细胞内外水分子相对数目相等时,不再发生渗透作用,但仍存在水分子的运动,只是进出细胞的水分子数目相等。

(3)渗透平衡≠浓度相等。

渗透平衡只意味着膜两侧水分子移动达到平衡状态,但两侧溶液浓度不一定相等。

(4)水分子渗透的方向是从低浓度溶液处向高浓度溶液处运动,这里的“浓度”指的是溶质的浓度,而不是发生渗透的水分子的相对多少。

考点2 围绕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考查科学思维能力

3.(2017·台州选考质量评估)下图表示某物质跨膜运输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物质与膜上的载体蛋白结合具有专一性

B.膜上载体蛋白结合该物质后其形状会发生改变

C.该运输方式是细胞内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质的方式

D.图示过程可以表示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

解析 图示过程需要载体蛋白参与,需ATP,应是主动转运。

抗体是一种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物质,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属于胞吐。

答案 D

4.(2018·嘉兴3月选考测试)图甲、乙分别表示载体介导和通道介导的两种被动转运方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载体蛋白的功能可被溶质类似物抑制

B.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转运的物质均是离子

C.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而通道蛋白则不具有

D.通道蛋白是否开放由被转运物质浓度决定

解析 溶质类似物可与溶质发生竞争性抑制;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均具特异性,可转运特定的离子或分子;通道蛋白的开放可由化学信号或电信号控制。

答案 A

5.下图a、b、c表示物质转运的方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胆固醇以a方式进入细胞

B.无机盐通过b方式进出细胞都需耗能

C.c方式依赖于膜的选择透性

D.图示的运输方式需载体蛋白协助的是b、c

解析 a表示被转运分子的浓度与转运速率成正比,属于简单扩散;b表示随着被转运分子的浓度增加,转运速率先增加后基本不变,属于易化扩散或主动转运;c表示胞吐。

胆固醇属于脂溶性小分子,以简单扩散方式进入细胞;易化扩散不消耗能量;胞吐依赖于膜的流动性;b需要载体,c不需要载体。

答案 A

(1)大分子物质的转运方式是非跨膜转运——胞吞、胞吐,但非跨膜转运的物质不一定是大分子。

(2)跨膜转运方式判断的“3个依据”

①转运方向:

顺浓度梯度→被动转运;逆浓度梯度→主动转运。

②载体蛋白:

借助载体蛋白→易化扩散或主动转运;不借助载体蛋白→简单扩散。

③能量:

消耗能量→主动转运;不消耗能量→被动转运。

(3)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

二者均具特异性,能够转运特定的离子或小分子;借助载体蛋白的属于易化扩散或主动转运,借助通道蛋白的属于易化扩散。

(4)影响物质转运的因素

①物质浓度(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

②氧气浓度

③温度

温度可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分子运动和酶的活性,因而对各种转运均有一定影响。

 

考点3 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

6.(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某同学进行“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活动时绘制了一幅简图,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细胞液的离子浓度减小

B.乙→丙,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C.甲→乙→丙的变化可发生在同一个细胞

D.丙细胞吸水至不再膨胀,水分子停止进出

解析 甲→乙为质壁分离,细胞失水,细胞液的浓度增大,细胞吸水能力增强;乙→丙为质壁分离复原,细胞吸水,细胞液的浓度减小,细胞吸水能力减弱;丙细胞吸水至不再膨胀,水分子仍有进出。

答案 C

7.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活动中,对紫色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次观察时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和较大的无色细胞溶胶区域

B.第二次观察时可以发现细胞质壁分离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

C.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

D.为了节约实验时间,通常可以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

解析 A项,第一次观察时由于未滴加蔗糖溶液,细胞还没有发生质壁分离,较易观察到的是紫色的大液泡,由于此时液泡占整个细胞体积的比例较大,因此观察到的无色的细胞溶胶区域应较小;B项,第二次观察时已经通过引流法使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浸润在蔗糖溶液中,可以发现首先从细胞的角隅处开始发生质壁分离;C项,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引蔗糖溶液或清水,使溶液浸润整个标本;D项,第一次显微观察是为了获得实验前的现象,以便于和实验中的现象变化进行前后对照,因此不能省略。

答案 B

(1)实验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说明

①制片时应选用紫色洋葱外表皮

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的液泡是紫色的,实验过程中便于观察液泡的变化

②蔗糖溶液浓度不能过高

细胞会因失水过多而死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③滴加蔗糖溶液时,一次滴液不要太多

避免蔗糖溶液溢至盖玻片上,污染物镜镜头

④质壁分离现象出现后,观察时间不宜过长

质壁分离时间过长,细胞会因失水时间过长而死亡

(2)实验存在两组对照实验

1.(2018·嘉兴选考测试)下列关于植物细胞渗透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属于被动转运

B.细胞液与细胞溶胶之间可发生渗透作用

C.植物细胞发生渗透失水时,有水分子进入液泡中

D.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的洋葱表皮细胞,渗透作用逐渐加强

解析 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差逐渐减小,渗透作用逐渐减弱。

答案 D

2.(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将人的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中均发生渗透作用

B.丙溶液浓度>甲溶液浓度>乙溶液浓度

C.一段时间后,丙细胞内外水分子的相对数相等

D.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胀破的乙细胞的膜由一层单位膜组成

解析 甲处于等渗溶液中,不发生渗透作用;一段时间后,丙细胞内外水分子的相对数不相等;光镜下无法观察到膜结构。

答案 B

3.(2018·宁波十校联考)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易化扩散比简单扩散转运速率大

B.温度降低不影响甘油和脂肪酸进出细胞的速率

C.主动转运通常使被转运物质在细胞内外的浓度差加大

D.某些小分子物质也可以通过胞吐的方式通过质膜

解析 温度会通过影响分子的运动和膜的流动性而影响甘油和脂肪酸进出细胞的速率。

答案 B

4.(2018·绍兴选考考试)下图甲为神经肌肉接点的结构示意图,图乙表示动物细胞膜结构和对不同物质的转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通过a方式进入①,然后氧化分解释放大量能量

B.当兴奋传导到③时,Na+以d方式进入细胞

C.乙酰胆碱经②的转运在③处以e方式释放

D.③处的膜面积比④处的膜面积大

解析 葡萄糖在细胞溶胶中酵解,不进入线粒体;兴奋传导到突触前膜时,Na+以d方式(借助通道蛋白的易化扩散)进入细胞;乙酰胆碱以胞吐方式释放,e方式为主动转运;③突触前膜处的膜面积比④突触后膜处的膜面积小。

答案 B

5.(2018·宁波3月模拟)下列关于“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的中央液泡逐渐缩小,颜色逐渐加深

B.在一定蔗糖浓度范围内,不断增加外界蔗糖溶液浓度,引起质壁分离所需时间不断缩短,质壁分离程度不断加深

C.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时,细胞液浓度可能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D.若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在一定浓度淀粉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现象

解析 淀粉不能够透过质膜等膜结构,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在一定浓度淀粉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但不会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现象。

答案 D

(时间:

30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不属于扩散的是(  )

A.糖放入水中,水变甜

B.碘离子在海带细胞中的不断积累

C.萝卜加盐后,水分渗出

D.钠离子通过离子通道内流

解析 物质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运动的现象,称为扩散。

B选项碘离子发生的是从低浓度处向高浓度处的运动,不属于扩散。

答案 B

2.下列细胞放入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形态明显发生改变的是(  )

A.人的红细胞B.洋葱表皮细胞

C.草履虫D.大肠杆菌

解析 洋葱表皮细胞和大肠杆菌细胞具有细胞壁支持、保护,放入清水后吸水,体积变化不大;草履虫虽然不具有细胞壁,但其生活环境即是水环境,放入清水后形态应基本不变化;人的红细胞无细胞壁,呈双面凹的圆饼状,吸水后体积会明显变大,甚至胀破。

答案 A

3.如图所示,溶液甲为清水,乙为0.1g/mL的蔗糖溶液(蔗糖不能透过半透膜),F、G为两个半透膜袋,G体积大于F体积,上端分别接上口径相同的小玻璃管。

最初时两个小玻璃管内液面与烧杯液面相平,当F和G中液面均不再变化时,两液面的高度情况是(  )

A.F高于GB.G高于F

C.F等于GD.无法确定

解析 两玻璃管的口径相同,发生渗透作用时,由于F、G中溶液浓度相同且G的体积大于F的体积,故当F、G内溶液与甲液动态平衡时,G吸收水的量大于F吸收水的量,G的液面高于F的液面。

答案 B

4.如图显示的是小分子通过甲、乙两种细胞的转运过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细胞运输的可能是水分子

B.乙细胞运输的可能是葡萄糖

C.小分子的运输与两种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有关

D.与甲细胞运输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质膜表面

解析 甲细胞逆浓度梯度转运小分子,属于主动转运,水分子进行简单扩散;乙细胞顺浓度梯度转运小分子,属于被动转运,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即为被动转运;被动转运不消耗能量,与呼吸强度无关;载体蛋白贯穿在质膜中。

答案 B

5.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可观察到如图实验结果,据图所作的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该图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

B.若使图示细胞恢复正常形态,可用清水引流

C.与结构①相比,结构③的伸缩性更大

D.细胞若有活性,此时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解析 据图示细胞特点可知,该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但细胞可能处于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或处于渗透平衡状态,此时细胞内外的浓度大小不确定。

答案 D

6.关于“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的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升高

B.若改用洋葱内表皮细胞进行该实验时应调亮视野

C.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就没有吸水能力

D.如果增大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则细胞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更高

解析 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降低,细胞吸水能力逐渐降低;洋葱内表皮细胞不含有色素,若选用该材料进行实验时应调暗视野;细胞内溶液具有一定的浓度,具有吸水能力。

答案 D

 

7.三种离子在丽藻细胞液和丽藻生活的池水中的浓度关系如下表所示。

离子

K+

Mg2+

Ca2+

细胞液中的浓度/池水中的浓度

1065

10

13

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表中三种离子都以主动转运方式进入丽藻细胞

B.离子相应比值的不同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性

C.离子进入细胞时均有相应蛋白质发生形状改变

D.离子的吸收不会影响丽藻细胞对水的渗透吸收

解析 离子的吸收会改变细胞液浓度,从而影响细胞对水的渗透吸收。

答案 D

8.下列有关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运动称为渗透

B.小分子物质只能以被动转运的方式进出细胞

C.胞吞、胞吐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或液体

D.肝细胞通过主动转运吸收甘油

解析 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扩散称为渗透;小分子物质也可以主动转运或胞吞、胞吐的方式进出细胞;肝细胞通过简单扩散吸收甘油。

答案 C

9.下图表示葡萄糖的跨膜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中载体蛋白也可运输蔗糖

B.图中载体蛋白是可以运动的

C.该跨膜运输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D.温度会影响该跨膜运输过程

解析 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葡萄糖载体不能运输蔗糖,A错误;主动转运需消耗ATP,受到温度的影响,C、D正确。

答案 A

10.如图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一种方式,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该转运速率不受细胞外物质浓度的影响

B.该转运方式称为易化扩散

C.该转运方式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质的方式

D.该转运方式过程中的载体蛋白形状会发生改变,这种改变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解析 图示易化扩散,影响易化扩散速率的因素有细胞内外浓度差、载体数量等;细胞吸收或排出物质最重要的方式是主动转运;易化扩散过程中载体蛋白形状发生改变不消耗能量。

答案 B

11.甲乙所示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A.转运的都是大分子物质

B.都需要消耗ATP

C.都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输送的

D.都能体现膜的选择透性

解析 图甲表示胞吞,图乙表示胞吐,转运的不一定是大分子物质,A错误;胞吞、胞吐消耗ATP,B正确;胞吞、胞吐一般是顺浓度梯度运输,C错误;胞吞、胞吐属于非跨膜运输,依靠的是膜的流动性,不能够体现膜的选择透性,D错误。

答案 B

12.在物质进出人体细胞的方式中,与下面两图曲线都符合的是(  )

A.红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

B.白细胞吞噬病菌

C.神经细胞排出Na+

D.尿素从肝细胞进入血浆

解析 左图可代表易化扩散或主动转运;右图可代表简单扩散或易化扩散,故与两图曲线都符合的是易化扩散。

答案 A

13.将洋葱表皮细胞放置在不同浓度的物质M溶液中,并测定洋葱表皮细胞吸收M的速率,结果如图。

对结果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A.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简单扩散

B.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转运

C.细胞吸收M需载体蛋白的参与

D.细胞吸收M所需能量供应不足

解析 物质M的浓度增大的时候,物质吸收的速率并没有改变,说明转运方式不是简单扩散;通入空气后没有改变物质M的吸收速率,说明与能量供应无关,说明转运方式不是主动转运;综合推知该物质的转运方式是易化扩散。

答案 C

14.某同学进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活动时,将观察到的某个细胞大小变化情况绘制成了曲线(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注:

细胞的初始大小相对值记为1)(  )

A.B~C段,由于失水过多,细胞可能已经死亡

B.C~D段,水分子的运动方向是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

C.D~E段,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D.E时液泡的颜色比A时浅

解析 B~C段细胞失水后,C~D段细胞体积又可吸水增加,说明细胞没有死亡,A错误;C~D段,水分子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多于细胞内运出细胞外,B错误;D~E段,细胞大小的相对值大于细胞的初始大小,说明细胞吸水,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C错误;E时细胞的相对值大于A时细胞的初始大小,说明细胞吸水,则液泡的颜色比A时浅,D正确。

答案 D

15.某同学用形态和生理状况相似的某植物叶片下表皮细胞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中相关细胞都保持生理活性,结果如表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实验组别

a

b

c

d

e

f

蔗糖溶液浓度/(g·mL-1)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实验前细胞长度/实验后细胞长度

0.70

0.80

0.90

1.05

1.10

1.15

A.6组实验中,表皮细胞都能发生渗透作用,出现吸水或失水现象

B.随着蔗糖溶液浓度的提高,表皮细胞长度先增长再保持不变最后变短

C.实验后,c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大于b组

D.细胞在实验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35~0.40g/mL之间

解析 一定范围内,蔗糖溶液浓度越低,表皮细胞长度越长;蔗糖溶液浓度越高,表皮细胞长度越短。

答案 B

16.受体介导的胞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胞吞作用,主要用于摄取特殊的生物大分子。

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

B.受体介导的胞吞过程存在细胞识别并需要内部供能

C.图中细胞摄取物质需经过一层单位膜

D.该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性

解析 胞吞依赖于膜的流动性,通过胞吞摄取物质没有经过单位膜。

答案 C

17.下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物蔗糖在不同细胞间运输、转化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蔗糖的水解有利于蔗糖顺浓度梯度运输

B.单糖逆浓度梯度转运至薄壁细胞

C.ATP生成抑制剂会直接抑制图中蔗糖的运输

D.蔗糖可通过单糖转运载体转运至薄壁细胞

解析 蔗糖的水解降低了筛管细胞的蔗糖浓度,有利于蔗糖通过胞间连丝顺浓度梯度运输;据图知单糖顺浓度梯度转运至薄壁细胞;图中蔗糖的运输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的,不消耗能量,ATP生成抑制剂不会直接抑制其运输;载体具有专一性,运输单糖的载体不能运输蔗糖。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8.(科学探究)有人认为小肠上皮细胞是以主动转运而不是以易化扩散的方式吸收葡萄糖的,请设计实验加以研究确定:

(1)实验步骤:

第一步:

取甲、乙两组生长状况相同的小肠上皮细胞,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葡萄糖的培养液中;

第二步:

甲组细胞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

①若甲、乙两组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速度基本相同,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