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高三第二轮复习哲学常识《认识论和人生观》专题检测 最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56370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政治高三第二轮复习哲学常识《认识论和人生观》专题检测 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三政治高三第二轮复习哲学常识《认识论和人生观》专题检测 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三政治高三第二轮复习哲学常识《认识论和人生观》专题检测 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三政治高三第二轮复习哲学常识《认识论和人生观》专题检测 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三政治高三第二轮复习哲学常识《认识论和人生观》专题检测 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三政治高三第二轮复习哲学常识《认识论和人生观》专题检测 最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三政治高三第二轮复习哲学常识《认识论和人生观》专题检测 最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三政治高三第二轮复习哲学常识《认识论和人生观》专题检测 最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三政治高三第二轮复习哲学常识《认识论和人生观》专题检测 最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三政治高三第二轮复习哲学常识《认识论和人生观》专题检测 最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三政治高三第二轮复习哲学常识《认识论和人生观》专题检测 最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三政治高三第二轮复习哲学常识《认识论和人生观》专题检测 最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三政治高三第二轮复习哲学常识《认识论和人生观》专题检测 最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三政治高三第二轮复习哲学常识《认识论和人生观》专题检测 最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三政治高三第二轮复习哲学常识《认识论和人生观》专题检测 最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三政治高三第二轮复习哲学常识《认识论和人生观》专题检测 最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政治高三第二轮复习哲学常识《认识论和人生观》专题检测 最新.docx

《高三政治高三第二轮复习哲学常识《认识论和人生观》专题检测 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政治高三第二轮复习哲学常识《认识论和人生观》专题检测 最新.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政治高三第二轮复习哲学常识《认识论和人生观》专题检测 最新.docx

高三政治高三第二轮复习哲学常识《认识论和人生观》专题检测最新

《认识论和人生观》专题检测2018年3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48分。

1.2018年12月29日,印度政府宣布,印度将安装海啸早期预警系统。

印度之所以将安装海啸早期预警系统,是吸取了这次印度洋大地震引发的海啸给东南亚和南亚沿海国家带来惨重灾难的教训。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反映的是以下哪种关系:

A、可能和现实B、原因和结果C、现象和本质D、必然和偶然

2.这次地震是一次发生在板块边缘的逆冲型地震。

苏门答腊以北地区位于印度板块边缘,板块边缘的一个长距离破裂带通过长时间积累,蓄积了巨大能量,最后这些能量集中释放出来,这就是此次大地震的直接原因。

这段话说明:

①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因果联系②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④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A、①②③B、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④

3、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已正式启动,该工程建成后获取的动态资料,对研究地震活动规律、预测地震的强度等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事实表明:

A、人们能够发现和认识事物运动的规律

B、世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D、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4、10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并决定从2018年1月开始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之所以要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党员,是因为

A、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

B、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C、人们的主观因素越正确,越有利于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D、价值观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5、“人的智力是按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句话说明

A、人的认识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产生B.人的认识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发展

C、人的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活动关系密切D.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

6、在28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以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夺取32枚金牌,创造了中国“神话”,是亚洲国家历史上取得最好的成绩。

这主要说明

A、夺取金牌是各国体育健儿毕生的心愿B、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C、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D、人的精神不是万能的

7、2018年2月16日,旨在防止全球变暖、要求相关签约成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性条约《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

由于全球气温平均升高,致使冰川大量融化,现今海平面升高了10至15厘米。

这样下去,我国的上海、日本的东京、美国的纽约等城市将有被海水淹没的危险。

这一事例说明

A、自然界的变化是不可抗拒的B、事物的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性

C、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8、2002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卡尼曼教授在研究中发现,单纯的外在因素不能解释复杂的决策性行为、因此将心理学的深入分析融入到了经济学中,从而为一个崭新的经济学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

这表明了

A、要正确地认识事物必须借助心理分析B、人们的认识在不断的深入、扩展、推移

C、认识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D、客观形势发展了,主观认识也应跟着发展

9、东汉思想家王充说:

“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

然而不能伐木以作屋,采草以和药,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

”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不懂得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10、诗云: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年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年功夫老始成”的哲学启示是

A、学习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学习要注意不断的积累

C、学习要与实践相结合D、学习要虚心向人民群众请教

11、据统计,自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举办六届以来,领风气之先的广州以其良好的创业环境,成为众多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热土,“回国创业,先到广州看看”已经成为海外学子的共识。

这表明

A、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

C、物质贡献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尺度D、只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2、7月25日,“探测二号”卫星成功地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至此,我国科学家提出的“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得以真正实现,为我国科学研究和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了依据。

这说明

A、拥有先进的认识工具和手段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B、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的进步提高了人们的认识能力

C、科学实验活动已经成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13、“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的,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僻。

”英国思想家培根的这句话体现下列哲理

A、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统一的B、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C、理论必须与具体实践相结合D、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生动可靠

14、“古之所以为言者,信也。

言而无信,何以为言?

”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应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重视人品修养B、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C、失信是人格的失却,也是社会的公害D、诚信是衡量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志

15、诚信的严重缺失已严重影响到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是我们的教育也不能幸免。

教育部在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会议上提出,每个参加高考的学生在参加考试前都要签订“考试诚实守信协议书”。

从政治学的角度看,解决我国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的问题主要靠

A、签订各类诚信协议,用合同来保证正常秩序

B.国家依法打击各类违反诚信的行为,履行政治职能

C、既要加大对失信的惩罚,又要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D、坚持把诚信建设作为我国政治工作的中心

16、12月7日,江苏省“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在省委礼堂举行.大会提出,全省人民要以“爱国”为核心、“守法”为重点、“诚信”为关键、“知礼”为基础,大力开展群众性思想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培育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知书达礼的现代公民。

之所以要在全社会大力开展群众性思想教育,是因为

A、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B、作为社会意识的价值观对社会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C、只有大力开展群众性的思想教育工作,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正确的价值观对人生道路选择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17、胡锦涛同志指出,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就要做到坚持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这是因为①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②改造客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主观世界③通过自觉地改造主观世界,能够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④二者结合才能实现促进客观世界发展和人自身不断完善的双重目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8、“厄尔尼诺”现象每隔3—4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有一次,取得各种数据要从海上取得,不仅费用昂贵,也十分困难。

没有足够的对比数据、很难找到其规律。

人们之所以很难找到“厄尔尼诺”现象的规律,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①有些感性认识无法上升到理性认识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到客观条件制约③要认识事物的规律必须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④“厄尔尼诺”现象并未表现其内在本质和规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9、为使见义勇为的精神发扬光大,近年来各地依法设立“见义勇为基金”,授予他们荣誉称号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这体现了

A、英雄的精神是无价的,行为是有价的B、贡献与索取是等价的

C、贡献与索取是辩证统一的D、个人对社会的精神贡献可以转化为物质贡献

20、2018年的第28届奥运会,来自中国的110米跨栏冠军刘翔成为世界明星。

一百多年的奥运历史里,从来就没有亚洲人可以在男子短跑项目里进入前三名。

而刘翔通过自己的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用追风般的胜利向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念: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这表明

A、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决定作用B、贡献与索取密不可分,有索取就会有贡献

C、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全面提高个人素质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世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21、马克思说:

“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

”这表明

①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有不同的价值观②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价值观

③一个人的社会意识状况是由他所处的社会存在的具体条件决定的

④价值观无所谓正确与错误⑤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主观条件的制约

A.①②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②③

22、荀子说: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学至于行而止矣。

行之,明之。

”荀子的这段话实际上强调了

A.感性认识的重要性B.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C.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D.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3、“公有制在实现股份制过程中,必须通过试点引路的方式进行”。

这一观点坚持了

①想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的原则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③在改造客观世界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的思想④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③

24、我国古代思想家十分重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汉代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过: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这句话表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认识的对象不会“自言共明”

③实践就是每件事都亲历亲为④实践水平越高,人的认识能力就越强

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二、不定项选择题。

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

少选且正确的给1分。

每小题3分,共27分。

25、去年有关专家对袁隆平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在海南进行的百亩田试种组织验收。

经抽样检测,一类田平均亩产稻谷达833.23公斤,比海南省目前种植的水稻品种平均高出两倍以上。

这意味着这一水稻新品种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在不远的将来可以大规模推广。

这说明

A、人们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能够认识和改造规律

B、科学实验促使人们更合理地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D、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26.人们的基因工程方面的成果,引起“绿色革命”。

高产优质物种培育成功使富足成为事实,然而由此带来的大批物种的消灭,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给人们带来新的困扰;人们刚在法律方面完成了对人类行为的初步规范,道德方面的问题又突出出来,如何解决和法律问题不同的道德问题,成为人类的新课题。

凡此种种,使人们认识到

A.人们在每一层次上的认识在深度上都是有限的,应该不断深化

B.人们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在广度上都是不够的,应该不断扩展

C.环境问题的内容变化了,人们的认识也要随之变化,不断向前推移

D.物质世界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是没有穷尽的

27、经过科技人员的一年多的努力,我国SARS疫苗研究获得重大突破。

试验显示,该疫苗不仅能完全抵抗SARS病毒而且没有副作用,现已进入临床试验。

这表明

A.科学实验是实践的重要形式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感性认识必然发展到理性认识D.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28、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上,李金华提交的一份让人触目惊心的审计清单,掀起了猛烈的“审计风暴”。

一张列满了从中央预算管理到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损失等问题的“审计清单”,给人们带来深沉的思考。

由此可见

A、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起着或大或小的促进作用B、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有能动作用

C、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无大小之分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29、每年“春运”期间,汹涌的客流使铁路不堪重负。

过去铁路部门一直害怕春运,而现在是满怀信心迎接春运,把春运当作扩大市场份额、增加收入的大好时机,于是我们在春运现场看到了“铁路与你手拉手,温馨服务送你走”这样充满了人性关怀的标语。

这一变化表明

A、奉献社会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坚持经济效益优先是对立关系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坚持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D、价值观极大地影响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指向

30、对于追求和探索真理,古罗马诗人卢克莱修曾说:

“站在岸上看船在海上颠簸是一件乐事,站在一座堡垒的窗前看下面的战争和它的种种经过是一件乐事,但是没有一件乐事能与站在真理的高峰目睹下面谷中的错误、漂泊、迷雾和风雨相比拟的了”。

这表明

A、追求和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有意义B、追求到终极的真理是人生乐事

C、认识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和不断发展D、认识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得和占有真理

31.文坛元老萧乾一生的座右铭是“事在人为”。

他说:

“我认为条件主要靠自己来创造,如果把感叹客观条件差的时间用在加强发挥主观能动力上的话,那么一旦时机到来时,就不会辜负那份机遇,不会辜负自己。

人一辈子就像是在同社会及自己的环境对局,每走一步棋,就得承其后果。

生活这本书没有止境,但心里要有追求,要有境界。

”对我们的启示是

A.要在实践中创造条件,实现人生价值B.只要努力奋斗,就必然会成功

C.崇高理想是鼓舞人们前进的巨大动力D.要抓住时机,发展个人才能,实现人生价值32、爱因斯坦说:

“有两样东西是无止境的,茫茫宇宙和人类的愚昧。

但是只有后者我能肯定的确如此”。

从认识论上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A、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B、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和有限的统一

C、每一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D、每一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与有限的统一

33、“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所欲,慎施于人”,这两句话表明

A、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B、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

C、要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D、人们对同一事物是否具有价值的判断具有多样性

 

《认识论和人生观》专题检测

姓名座号班别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各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选项。

每小题2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二、不定项选择题(各题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全部答案选对的得3分,少选且正确的给1分,错选、多选的不给分。

每小题3分,共27分)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5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34、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的讲话中指出:

“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不畏艰苦著称于世。

我们的古人早就讲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

这些警示名言,今天对于我们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根据材料回答:

(1)我们为什么要反对享乐主义的人生价值观?

 

(2)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对于我们实现理想、实现人生价值有什么作用?

 

35、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遵循的四项主要任务是

(1)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2)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3)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4)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请谈谈上述材料蕴涵了哪些历史唯物主义道理?

 

四、辨析题(第36题11分,第37题11分,共22分)

36、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有理想的人,就能实现人生价值,推动社会进步。

 

37、背景:

南水北调工程、载人航天工程等无不是在搜集大量可靠的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的。

辨题:

感性认识越丰富,理性认识越正确。

 

五、论述题(第38题17分,第39题18分。

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38、2018年9月16-19日,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全会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决定》提出:

要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建设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

全会公报中指出:

“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执政55年,有巨大的成功,也有严重的失误,总的说来是合格的。

但中国共产党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权力和执政地位来源于人民,而不是自封的、独家垄断的和无条件的;并不因为是共产党,就注定要执政;并不因为已经执政,就一定会长期执政;并不因为过去建立了辉煌和为人民做了好事,就指望得到人民永远的感谢和回报。

归根到底,要由人民来选择。

中国共产党只有全心全意执政为民,把自身建设好,把国家领导好,不断创造新辉煌,使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赢得人民的衷心拥护,才能保持长期执政地位。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政治常识,简要说明怎样建设科学、民主、依法执政的执政党?

(8分)

 

(2)材料中的“全会公报”主要体现了哪些辩证法、认识论的道理?

(9分)

 

39.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诚信”乃中华民族之传统美德,自古以来,都是崇尚“一言九鼎”“言必信,行必果”。

诚信是一切价值的根基,是人生的命脉,是现代契约经济的核心本质。

(1)当前,人们对提高社会诚信的期待越来越高,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

以高考为例,从2018年开始,考生在考试前都要签署“诚信考试承诺书”。

运用辩证唯物

论有关道理,说明诚信的价值观念为什么能被社会所推崇?

(5分)

 

 

(1)有人说:

“社会上种种缺失诚信的行为导致了严重的信用危机,我自己守信是没有

意义的。

”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对上述观点加以评析。

(6分)

 

(3)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政府、企业和个人,都会涉及到诚信问题。

以金融方面为例,个别地方政府和企业拖欠银行贷款,造成银行呆坏账居高不下;一些大学生毕业后不还贷,造成个别省份停止助学贷款。

请说明失信行为对银行正确发挥作用的影响。

(7分)

 

《认识论和人生观》专题检测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各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选项。

每小题2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D

D

C

B

C

B

B

C

B

B

B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C

A

C

A

C

B

C

C

C

D

C

A

二、不定项选择题(各题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全部答案选对的得3分,少选且正确的给1分,错选、多选的不给分。

每小题3分,共27分)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答案

BCD

ABCD

ABD

B

CD

AC

ACD

C

CD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34、答:

(1)享乐主义的人生价值观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在于追求物质享乐。

(1分)第一、它把吃喝玩乐作为人生唯一目的,否定了人生最主要的目的,即为社会做贡献。

第二、只讲享受,不讲创造。

第三、它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痛苦的基础上。

(3分)

(2)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在这个过程中,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客观条件,并努力改变不利条件;不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这都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

(3分)②要把社会理想或职业理想转化为现实,人主观方面来说,特别需要艰苦奋斗。

(2分)

35.

(1)四项任务是根据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状况和面临的新形势制定的,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实现这些任务必将对社会主义事业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体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4分)

(2)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体现了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对人生观选择、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体现了崇高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巨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体现了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坚持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提高基本素质,促进全面发展,体现了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提高人的全面素质。

(5分)

四、辨析题(第36题11分,第37题11分,共22分)

36、答:

(1)树立崇高理想的人,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推动社会进步。

因为,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是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3分)

(2)有理想的人,未必就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因为,要实现人生价值,不仅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而且还需要个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

第一,要全面提高个人的素质;第二,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实干,发挥聪明才智;第三,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

只有在实践中自觉地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积极地为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5分)

(3)有理想的人,未必就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庸俗的、非科学的理想只能导致社会的倒退、衰败。

同时,离开了艰苦奋斗,理想也不能转化成现实。

(3分)

37、

(1)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起点,只有占有大量丰富的可靠的感性材料,才可能形成正确的理性认识。

可见题中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3分)

(2)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质的不同,必须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才能达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4分)

(3)在感性认识基础上形成的理性认识是否正确,还需要不断地把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检验、完善、发展。

(4分)

五、论述题(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38、答:

(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2分)

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确保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2分)中国共产党要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2分)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自觉接受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作用(2分)从而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2)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体现了发展的观点;中国共产党执政55年,有巨大的成功,也有严重的失误,说明任何事物都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