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知识题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3564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9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保知识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环保知识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环保知识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环保知识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环保知识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环保知识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环保知识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环保知识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环保知识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环保知识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环保知识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环保知识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环保知识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环保知识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环保知识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环保知识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环保知识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环保知识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环保知识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环保知识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保知识题库.docx

《环保知识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保知识题库.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保知识题库.docx

环保知识题库

环保应知应会题库

—、填空题(55题)

1、源头治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排水量、降低排水污染物浓度,减小终端治理的规模、降低处理难度,有效地降低终端污水处理的一次性投资和运行费用,所以在确定行之有效的终端水治理方案的同时,合理制定源头治理方案也很有必

要。

平时在正常生产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好蒸汽冷凝液的回收、一次水、循环水

的运用,清污分流要进一步搞彻底。

2、合同工、劳务工、外包工以及到我公司培训、实习、或因业务关系在我公司内的外来人员等,均须遵守我公司环保管理制度相关要求。

3、进入公司参观、学习人员,接待部门要负责对其进行环保注意事项宣贯和公司环保有关规定,并指令专人负责带领参观。

严禁私自启动环保设施,以免造成事故。

4、各车间对公司厂区周边易造成空气环境影响、鱼池、农作物或水体影响的设备、设施定期进行维护、保养、校验,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堆放的产品、原料或废物应采取防渗漏和防溢流措施;地面的粉尘定期清扫,遇雨天前加强清扫频次(如转鼓、高塔复合肥等车间室外地面)。

5、常规性涉及油的检维修必须做到检修过程中设备内废油进行回收处理,且要求分类回收,现场无跑冒滴漏现象,检修后地面无油污。

6物流公司车辆检修时,设备内废油进行回收处理,现场无跑冒滴漏,确保无跑冒滴漏现象。

7、各加油站必须严格管理,禁止加油时迪流到地面。

8、公司所属各单位负责对固体废弃物现场分门别类进行定置管理。

9、各单位的废弃物必须放在指定的地点存放,定期联系相关部门安全合法处置。

10、废弃物在转运过程中,必须做好覆盖,严禁洒落或流失。

11、各车间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应分门别类收集存放于指定地点,不得混放。

12、废弃物堆放要采取隔离,防渗漏、防扩散、防流失措施。

13、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生产和使用。

14、贮存危险废物必须采取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防护措施,并不得超过一年;确需延长期限的,须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15、产生、贮存、运输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不定期的进行应急演练。

16、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的,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消除或减轻污染危害,及时通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环境保护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及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17、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18、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明确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19、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进

生态治理工程建设,预防、控制和减少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0、危险废物必须按照危险废物特性分类贮存。

对性质不相容而未经安全性处置的危险废物,在收集、贮存、运输时不得混合进行。

21、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安装水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并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

排放工业废水的企业,应当对其所排放的工业废水进行监测,并保存原始监测记录。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

22、公司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是依靠科技进步治理废水、固废、废气、粉尘和噪声等。

生产废水闭路循环、固废综合利用、粉尘和废气治理、防治环境污染、发展清洁生产,改善企业及周边的环境。

23、可能发生水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制定有关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方案,做好应急准备,并定期进行演练。

24、废水的主要来源:

生产工艺废水、初期雨水、生活污水。

25、车间操作人员经常性巡检车间水池、地缸、贮槽和水沟的情况,确保水池、地缸不漫液、水沟畅通。

26、各单位非正常排放废液必须提前向环保部申报并征得同意。

27、严禁油类和其他有害物质(硫化物、铜液、重金属、尿素、复合肥、有毒物等)进入废水池(沟)内。

28、废水管理严格实行清污分流、雨污分流管理。

29、生产车间堆放的各种工艺物料必须采取防渗措施,严禁工艺物料进入排水沟或渗入地下。

30、凡是对泵及进出口管道、容器、设备的泄漏及堵漏、抽插盲板事前必须采取回收措施。

凡是检修涉及需清洗排放,前期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环保方案并报环保部审批后方可进行。

凡涉及除正常排污外如有废水进入集水池(沟)之前必须向环保部申报并征得同意。

31、公司各地缸的回收水泵(含污水零排放)运行正常,要求备泵备用,检修必须向环保部申报。

岗位开停泵操作符合规定,地缸严禁溢流。

32、设备反冲反洗的调节,由调度协调时间上错开,不造成水池或水沟漫液。

禁止设备使用外淋水进行降温。

33、各单位的地缸、废水池、废油池和水沟必须每月清理一次,并确保清理

质量,清理后的池内无淤泥,杂物。

对每次清理情况做好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清

理时间、清理地缸、水池、废油池和水沟的名称、参加清理的人员、清理的详细情况、验收人员及其他内容。

34、压滤机清洗产生的固废,先将固废从压滤机清除后再进行清洗。

35、禁止随意倾倒固体废弃物。

36、有毒化学品及油品容器、各种废油、废渣盛放容器应盖好,口朝上分别立放于指定地点,不得倾斜甚至横放和倒置。

37、管理单位和使用单位必须定期加强放射源的维护与检杳,确保放射源正常运行,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反映。

38、放射源的检修,必须落实好安全防护措施及保管,防止核源外泄和丢失。

39、管理单位必须加强放射源暂存的日常管理,实行双人双锁,并对安全防护装置进行检查确保完好,同时对现场放射源的警示牌,防护装置检查,出现异常及时处理。

40、对危废处理的原则是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充分合理利用和无害化处置。

41、公司鼓励员工对“三废”乱排乱放出现的不正常现象进行举报,凡举报经查证属实的对举报人给予50-200元/次奖励,并为其保密。

42、产生的危险废物不得擅自倾倒、堆放,必须由危险废物产生的单位收集

好后送公司危险废物库暂存,并由公司相关部门委托有资质的单位代为处置。

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在储存和运输之前应当根据危险废物的性质进行安全性预处

理,使之符合相关要求。

行回收,处置等。

44、移联单,

45、处置。

43、对于可回收利用的危险废物,供应部、研发中心应联系有资质的单位进禁止将危险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无资质许可的单位收集、贮存、利用、进行危险废物转移时,公司内各单位之间转移必须办理内部危险废物转按照规定和要求落实好各项安全、环保措施后方可进行转移。

不能回收的危险废物,由环保部联系由处置能力和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

46、环保设施因故障或其他原因需停下处理时,必须提前申报,紧急情况下可先紧停,半小时内汇报;待故障处理好后必须及时开启运行,调节至最佳运行效果,并落实汇报程序。

47、环保设施需检修或临时抢修,要对其处理或产生的污染物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并上报公司环保部批准,保证污染物得到有效处理和达标排放。

48、车间分管环保的管理人员负责车间废弃物的处置,负责固废、噪声、放射源的管理,使处置后废水、废气达标排放,降低噪声源、放射源,使其达到国家标准,固废的申报处置。

49、设备部对噪声较大(超过110dB(A))的设备要制定整改措施报生产副总审批后实施,确保厂界噪声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白天小于65dB(A),夜间小于55dB(A)。

扬尘、废气、废水和固废等污染物。

50、周边环境影响的危险因子包括

51、凡是能影响厂区周边环境的车间,要加强对厂区外有可能被影响的农作物、鱼池、土壤、环境空气和农户的巡查,必须定期开展,做好预防,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并做好记录。

52、“三个提升”:

提升干部的环保责任、提升员工的环保技能、提升全员的环保意识。

53、烟气有组织排放的排气筒,采样位置应设置在距离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6倍直径和距上述部件上游不小于3倍直径处。

54、工业生产企业应当采取密闭、围挡、遮盖、清扫、洒水等措施,减少内部物料的堆存、传输、装卸等环节产生的粉尘和气态污染物的排放。

55、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工地公示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负责扬尘监督管理主管部门等信息。

二、判断改错题(66题)

1、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未建成、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可以不可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X)

2、拒绝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现场检查,或者被检查

时不如实反映情况和提供必要资料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万元以下罚款。

(2)

3、所有危险废物产生者和危险废物经营者应建造专用的危险废物贮存设施,也可利用原有构筑物改建成危险废物贮存设施。

(V)

4、在常温常压下易爆、易燃及排出有毒气体的危险废物不需要必须进行预

处理,使之稳定后贮存,否则,按易爆、易燃危险品贮存。

(X)

5、

(V)

6、

7、

8

9、

在常温常压下不水解、不挥发的固体危险废物可在贮存设施内分别堆放。

无法装入常用容器的危险废物可用防漏胶袋等盛装。

(X)

装载危险废物的容器必须完好无损。

(V)

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材质和衬里要与危险废物相容(V)。

液体危险废物可注入开孔直径不超过70毫米并有放气孔的桶中。

(V)

10、必须定期对所贮存的危险废物包装容器及贮存设施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应及时采取措施清理更换。

(V)

(X)

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现

(V)

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现

(V)

11、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内清理出来的泄漏物,少量的可以不按一律按危险废物处理。

(X)

12、致使十三土人以上中毒的现象,称为严重污染环境事故。

13、致使三人以上轻伤、

象,称为严重污染环境事故。

14、致使一人以上重伤、

象,称为严重污染环境事故。

15、有毒化学品及油品容器、各种废油、废渣盛放容器应盖好,口朝上集中

分别立放于指定地点,不得倾斜甚至横放和倒置。

(X)

16、“谁污染,谁付费”是国家的环保政策。

(V)

17、废弃放射源、危险废物、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置,由公司环保部上报环

保部门按程序处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处置。

(V)

18、各危险废物产生的单位,必须如实向环保部申报登记危险废物产生的种

类、数量、流向、贮存、利用、处置等有关情况。

(V)

19、各单位应当加强对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工作,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管理工作。

(V)

20、建立放射源、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突发事故应急方案,落实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运输有毒化学品的车辆必须明确运输路线,落实事故预防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V)

21、环保部负责对全公司各单位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等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V)

22、所在单位可能或者已经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或其它突发性事件时,应当立即汇报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发生,控制污染蔓延,减轻、消除事故影响。

(X)

23、在环境污染事故或者突发性事件发生后15分钟内,应向车间主任和调度报告,并接受调查、处理。

(V)

24、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V)

25、依照法律规定征收环境保护税的,不再征收排污费。

(V)

26、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刑事责任。

(X)

27、产生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V)

28、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合理选择和利用原材料、能源和其他资源,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降低工业固体废物的危害性。

(2)

29、没有特殊情况,生产部及各单位未批准不得以任何借口停止环保设施运

行,如遇限电减负荷时,只能调整生产和其他负荷,降低环保设施负荷。

(V)

30、生产车间堆放的各种工艺物料必须采取防渗措施,严禁工艺物料进入排水沟或渗入地下。

(V)

31、凡是检修涉及需清洗排放,前期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环保方案并报环保部审批后方可进行。

(V)

32、新进员工的培训必须包括环保教育培训内容,培训学时不得少于16小时。

老员工的环保教育继续培训每年不得少于4小时。

(V)

33、环保巡查的主要内容是掌握环保设施运行状况,及时发现设施异常,排除设施隐患,防止设施事故,保证设施安全经济运行。

(V)

34、废水处理达标后集中排放,不乱扔垃圾、不乱排污水,及时清洗或维修储水箱和水管可有效防治饮用水污染。

(V)

35、所在单位可能或者已经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或其他突发性事件时,应当立即米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发生,控制污染蔓延,减轻、消除事故影响。

在环境污染事故或者突发性事件发生后1小时30分钟内,应向公司环保部和公司分管领导报告,并协助调查、处理。

(X)

36、建立和健全环保岗位责任制。

凡在环保工作方面有突出贡献的部门或个

人给予奖励,对违反环保管理制度及造成环保事故的责任者给予严肃处理。

(V)

37、各单位非正常排放废液必须提前向环保部申报并征得同意。

(V)

38、生产车间堆放的各种工艺物料必须采取防渗措施,严禁工艺物料进入排水沟或渗入地下。

(V)

39、必须定期对所贮存的危险废物包装容器及贮存设施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应及时采取监控措施措施清理更换°(X)

40、“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简称

为3A3R(X)

41、有毒化学品及油品容器、各种废油、废渣盛放容器应盖好,口朝上分别立放于指定地点,不得倾斜甚至横放和倒置。

(V)

42、操作人员应对车间所产生的废弃物按照环保部指定地点统一堆放、集中处理。

(V)

43、组织污染源检查,弄清并掌握污染状况,督促对污染源的治理,建立污染源台帐。

(V)

44、经污水零排放处理装置出水不达标时,需将不达标水样返回至预处理设施,进行二次处理,直至达标后方可排放。

(V)

45、凡是检修涉及需清洗排放,前期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环保方案并报环保部审批后方可进行。

(V)

46、中心化验室及各岗位分析废水必须进行酸碱中和后回收,PH值严格控制恠5-86-9。

(X)

47、取样水、洗手水及其他废水必须分类回收,用于洒地或回收至废水池。

(V)

48、有毒化学品及油品容器、各种废油、废渣盛放容器应盖好,口朝上分别立放于指定地点,不得倾斜甚至横放和倒置。

(V)

49、化验室废试剂或失效试剂,质量检验中心应集中收集。

(V)

50、污染源监测采样时,不通知当事人到现场,监测结果无效有效。

(X)

51、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V)

52、用微生物处理污水的方法叫生物处理。

(V)

53、废水处理达标后集中排放,不乱扔垃圾、不乱排污水,及时清洗或维修储水箱和水管可有效防治饮用水污染。

(V)

54、建立和健全环保岗位责任制。

凡在环保工作方面有突出贡献的部门或个

人给予奖励,对违反环保管理制度及造成环保事故的责任者给予严肃处理。

(V)

55、各单位非正常排放废液必须提前向环保部申报并征得同意。

(V)

56、废弃放射源、危险废物、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置,由公司环保部上报环

保部门按程序处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处置。

(V)

57、各危险废物产生的单位,必须如实向环保部申报登记危险废物产生的种

类、数量、流向、贮存、利用、处置等有关情况。

(V)

58、各单位应当加强对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工作,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管理工作。

(V)

59、建立放射源、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突发事故应急方案,落实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运输有毒化学品的车辆必须明确运输路线,落实事故预防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V)

60、环保部负责对全公司各单位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等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V)

61、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V)

62、依照法律规定征收环境保护税的,不再征收排污费。

(V)

63、废气的主要来源:

工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泄漏产生的废气。

如: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甲烷、氨气、氮氧化物、氯、硫酸、硝酸和盐酸(雾)、甲醛、电焊烟尘排入大气等。

(V)

6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凡是干扰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统称为噪声。

(V)

65、工业企业的污染行为,如排放废水、烟囱冒黑烟、物料乱堆乱放等都是由环保部门监督管理(V)

66、环保巡查的主要内容是掌握环保设施运行状况,及时发现设施异常,排除设施隐患,防止设施事故,保证设施安全经济运行。

(V?

三、选择题(53题)

1、(多选题)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

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ABCD

A、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

B、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

C、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

D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2、(多选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处以罚款:

(ABCD

A对暂时不利用或者不能利用的工业固体废物未建设贮存的设施、场所安全分类存放,或者未采取无害化处置措施的;

B、擅自转移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贮存、处置的;

C、未采取相应防范措施,造成工业固体废物扬散、流失、渗漏或者造成其他环境污染的;

D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工业固体废物的。

3、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未建成、未经验收

或者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即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A

A

B、

C、

D

4、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县级人民政府

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省级人民政府

(多选题)违反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处以罚款:

(ABCD

A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生活垃圾的;

B、工程施工单位不及时清运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造成环境污染的;

C、工程施工单位不按照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利用或者处置的;

D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生活垃圾的。

5、(多选题)违反有关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处以

A

B、

C、

D

罚款:

(ABCD

不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的;

将危险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无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从事经营活动的;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的;

未采取相应防范措施,造成危险废物扬散、流失、渗漏或者造成其他环境污染的;

6(多选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并

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BD

A不按照规定设置放射性标识、标志、中文警示说明的;

B、不按照规定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和制定事故应急计划或者应急措施的;

不按照规定对放射源现场进行巡回检查的;

不按照规定报告放射源丢失、被盗情况或者放射性污染事故的。

(多选题)环境保护行政处罚的种类:

(ABCD

警告;

罚款;

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种类的行政处罚。

8、

A、

B、

C、

D

9、

A

B、

C、

D

(多选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修订应急预案:

(ABCD

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重大调整的;

面临的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

预案中的其他重要信息发生变化的;

在突发事件实际应对和应急演练中发现问题需要作出重大调整的;

(多选题)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ABCD

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的;

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的;

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

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的;

大批死亡的;

A

B、

C、

D

11、(多选题)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

(ABCD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的;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5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的;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因环境污染造成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物种受到破坏的;

以上的空间。

(B)

B、100毫米C、120毫米D、140毫米

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应配备及工具,并设有应急防护设

12、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的容器内须留足够空间,容器顶部与液体表面之间保留—

A80毫米

13、(多选题)

施。

(ABCD

B、照明设施C、通讯设备D、防护器材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

A灭火器材

14、(多选题)当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

(ABCD

A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三吨以上的;

B、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十亩以上,其他土地二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

C、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二千五百株以上的;

D致使疏散、转移群众五千人以上的;

15、(多选题)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第三百三十九条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后果特别严重”:

(ABCD

A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十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三十亩以上,其他土地六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

B、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一百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七千五百株以上的;

C、致使疏散、转移群众一万五千人以上的;

D致使一人以上死亡或者重度残疾的;

16、(多选题)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第三百三十九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