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中考化学试题 B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66692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中考化学试题 B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沪教版中考化学试题 B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沪教版中考化学试题 B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沪教版中考化学试题 B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沪教版中考化学试题 B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沪教版中考化学试题 B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沪教版中考化学试题 B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沪教版中考化学试题 B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沪教版中考化学试题 B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沪教版中考化学试题 B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沪教版中考化学试题 B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沪教版中考化学试题 B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沪教版中考化学试题 B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沪教版中考化学试题 B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教版中考化学试题 B卷.docx

《沪教版中考化学试题 B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中考化学试题 B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沪教版中考化学试题 B卷.docx

沪教版中考化学试题B卷

沪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B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共15题;共15分)

1.(1分)以下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钢铁锈蚀    

B.光合作用    

C.干冰升华    

D.橡胶老化    

2.(1分)无锡市某日的空气质量日报如下表:

项目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

可吸入颗粒物

65

二氧化硫

6

二氧化氮

20

下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A.用氢气作燃料    

B.露天焚烧垃圾    

C.汽车排放尾气    

D.用煤作燃料    

3.(1分)常压下,将一只充满氧气的气球缓缓降落到﹣30℃的液氨桶中,气球变瘪.下列有关气球内氧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氧分子体积急剧减小    

B.氧分子间的距离减小    

C.氧分子逐渐停止运动    

D.氧分子被分成氧原子    

4.(1分)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不能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

A.食醋    

B.蔗糖    

C.植物油    

D.酒精    

5.(1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B.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C.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18个族    

D.元素周期表中所有的金属元素的中文名称都有“钅”    

6.(1分)下列有关反应方程式正确,且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是()

A.铁和盐酸混合:

2Fe+6HCl═2FeCl3+3H2↑

B.碳酸铵与硫酸反应:

(NH4)2CO3+H2SO4═(NH4)2SO4+H2O+CO2↑

C.石英和纯碱高温:

SiO2+Na2CO3

Na2SiO3+CO2↑

D.磁铁矿(Fe3O4)高温下通CO:

Fe3O4+4CO

3Fe+4CO2

7.(1分)有关溶质质量分数叙述正确的是()

A.某盐酸中氯化氢含量为36%是指100克水中含氯化氢36克    

B.往某溶液中加固体,则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C.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定值    

D.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中的溶质含量越大    

8.(1分)过氧化钠(Na2O2)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故可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

潜水艇紧急情况时,也使用过氧化钠来供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CO2=2Na2CO3+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碳酸钠属于酸     ②实验室可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纯净的氧气

③该反应用于潜艇供氧节能环保     ④反应前后发生了元素化合价变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③④    

9.(1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铁制品经常被锈蚀。

下列做法中不能起防锈作用的是()

①在铁制品表面镀锌

②在铁制品表面涂油脂

③保留铁器表面的铁锈做保护层

④在铁器表面刷油漆

⑤自行车脏了用清水冲洗

⑥用废酸液冲洗铁制污水管道

⑦切完咸菜后,尽快将菜刀洗净擦干

A.②⑤    

B.③⑤⑥    

C.①③⑦    

D.②⑥⑦    

10.(1分)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有变化但和空气成分无关的是()

A.浓盐酸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    

D.生石灰    

11.(1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熟石灰可用来做建筑材料以及中和酸性土壤    

B.用水灭火的原理是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用C、H2、CO都可以将CuO还原成Cu    

D.燃烧和缓慢氧化都是放热反应    

12.(1分)观察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验一中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B.实验二中高的蜡烛先熄灭,由此得到启发:

从着火的高层楼房中逃生,身子应成站立姿势跑出

C.扑灭电器、图书档案等火灾适宜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D.由实验二得到启发:

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盖上锅盖

13.(1分)下列元素不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是()

A.铅    

B.锌    

C.碘    

D.铁     

14.(1分)下列物质的名称和俗名对应正确的是()

A.氧化钙-熟石灰    

B.氢氧化钠-纯碱       

C.碳酸氢钠-小苏打    

D.硝酸钾-草木灰    

15.(1分)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保持不变的是()

A.氯化钾溶液和硝酸钠溶液    

B.铁和硫酸铜溶液    

C.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D.硫酸和氯化钡溶液    

二、填空题(共3题;共9分)

16.(4分)如图为庆祝建国70周年活动中由哈尔滨市设计的黑龙江省参展彩车“中华粮仓”。

“中华粮仓”彩车给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请回答:

(1)彩车的设计能体现我们黑龙江省引以为傲的有卫星、石油、湿地、________等(写出一种即可);

(2)欲飞苍穹星箭一体的“快舟一号”格外打眼,卫星支撑臂是采用最新的军工材料制做的,请你选出该材料必须具备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___(填字母)。

A硬度大       B抗腐蚀性好       C熔点高

(3)彩车后部平台上,是有序工作的采油磕头机,采出的石油经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___不同,将它们分离。

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________,燃料汽车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________。

(4)湿地有“地球之肾”的美名,水体污染会使湿地受到严重破坏,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________。

17.(3分)                                     

(1)自来水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检验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_;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________。

(2)某同学收集到一杯有臭味的浑浊河水,先用滤纸进行过滤,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3)同学们为了探究水的组成,做了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

实验开始后,发现两极都产生气泡,试管A中的气体是________。

该实验证明:

________。

(4)请写出一种生活中的节水方法:

________。

18.(2分)掌握化学实验室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

(1)写出图1中C、E的名称:

C1;E2。

(2)请从如图1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填空:

①可以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1;

②夹持镁条燃烧的仪器是2;

③加热时要垫石棉网的仪器是3;

④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的仪器是4;

⑤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除需量筒外还要用到的仪器是5。

(3)实验室现有10mL、20mL、50mL、100mL的量筒,现要量取45mL的盐酸,应用1 mL的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与2;若某同学量取液体时仰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读数为45mL,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345mL(填“<”、“>”或“=”)。

(4)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若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图2放置,其中正确的一项是1(填字母)。

三、推断题(共1题;共3分)

19.(3分)气体X可能是氢气、甲烷中的一种或两种。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已知:

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

(1)石灰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X中一定含有的气体是________。

四、实验题(共2题;共8分)

20.(4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

(2)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把改正的结果填在下列横线上:

①________;②________.

(3)小晴在实验室中选用C装置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利用此装置制取氧气时,若反应较为剧烈,为了减缓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请写出小晴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________

(4)用A装置制氧气时试管口需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________。

假定已完全反应,对制取氧气后的固体残渣(二氧化锰难溶于水,锰酸钾易溶于水)做如下回收处理:

①通过以下操作回收二氧化锰。

正确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

②过滤时不需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

A.酒精灯   B.烧杯     C.玻璃棒    D.漏斗

(5)有一名同学欲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应从导管口________(填“a”或“b”)通入,验证此装置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的方法为________。

(6)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为氨水,;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同时生成了氯化钙和水,她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从装置A~F中选),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

21.(4分)化学实验课上,教师让同学们用实验台上五瓶无标签的无色溶液,探究酸碱盐之间的反应。

五瓶无标签的无色溶液是:

Na2CO3溶液、NaCl溶液、NaOH溶液、Ca(OH)2溶液、稀盐酸。

(1)甲同学用A、B、C、D、E给五瓶无标签的无色溶液编号,做两两混合实验,E与其他四种物质混合的实验现象记录如表:

A

B

C

D

E

无现象

白色沉淀

无色气泡

无现象

由此实验确定E是________(写化学式),还能确定________,不能确定的无色溶液可用________试剂鉴别。

(2)乙同学探究酸碱盐之间反应的实验如图所示。

实验①中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不能判断反应有没有发生,乙同学是如何改进该实验的?

________,当观察到________时,说明恰好完全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根据②③实验,结合①的改进实验,可得出酸碱盐之间如果发生反应,要有________生成。

(3)实验后,丙同学将①②③实验中的废液全部倒入同一只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过滤得到无色溶液。

则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为确定可能含有的溶质,简单的实验方案设计是________。

五、计算题(共2题;共4分)

22.(2分)乙基麦芽酚(C7H8Ox)是一种安全无毒的理想食品添加剂,是烟草、食品、饮料、香精等良好的香味增效剂,对食品的香味改善具有显著效果,且能延长食品储存期。

请计算:

(1)乙基麦芽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0,则x的数值为________。

(2)乙基麦芽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3.(2分)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氢气并测定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稀硫酸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天平示数的变化如图2所示,请计算:

图1

图2

(1)共制取氢气________g;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5题;共15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二、填空题(共3题;共9分)

16-1、

16-2、

16-3、

16-4、

17-1、

17-2、

17-3、

17-4、

18-1、

18-2、

18-3、

18-4、

三、推断题(共1题;共3分)

19-1、

19-2、

四、实验题(共2题;共8分)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1-1、

21-2、

21-3、

五、计算题(共2题;共4分)

22-1、

22-2、

23-1、

2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