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67492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1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限空间作业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有限空间作业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有限空间作业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有限空间作业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有限空间作业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有限空间作业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有限空间作业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有限空间作业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有限空间作业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有限空间作业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有限空间作业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有限空间作业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有限空间作业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有限空间作业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有限空间作业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有限空间作业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限空间作业方案.docx

《有限空间作业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限空间作业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有限空间作业方案.docx

有限空间作业方案

有限空间作业方案

本工程管道顶管作业过程中,空间狭窄、深度大,施工人员后期管道后背注浆、雷达检测等需要进入管道内,涉及有限空间作业,为保证施工安全,需按照有限空间作业要求施工。

并对作业前安全员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和工作环境交底;

检查安全措施和应急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4.11.1作业内容

有限空间是指在密闭或半密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如:

深基坑的肥槽、地下工程、隧道、管道、容器等。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施工作业活动。

本项目施工区域内从事有限空间作业和具有有限空间作业行为的生产经营单位、班组适用于本办法。

本工程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主要有:

污水井内(井室)作业及污水管道内作业。

4.11.2封闭作业区域及安全警示

1)作业前,应先封闭作业区域,并在出入口周边显著位置设置安全标志和警示标识。

安全标志和警示标识应符合GB2893、GB2894、GBZ158中的有关规定。

2)夜间实施作业,应在作业区域周边显著位置设置警示灯,地面作业人员应穿戴高可视警示服,高可视警示服至少满足GB20653规定的1级要求,使用的反光材料应符合GB20653规定的3级要求。

3)占用道路进行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应符合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关于道路作业的相关规定(占道作业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技术要求,DB11/854-2012)。

4.11.3设备安全检查

作业前,应对安全防护设备、个体防护装备、应急救援设备、作业设备和工具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应立即更换。

4.11.4开启出入口

1)开启地下有限空间出入口前,应使用气体检测设备检测地下有限空间内是否存在可燃性气体、蒸气,存在爆炸危险的,开启时应采取相应的防爆措施。

2)作业者应站在地下有限空间外上风侧开启出入口,进行自然通风。

3)应采取关闭阀门、加装盲板、封堵、导流等隔离措施,阻断有毒有害气体、蒸气、水、尘埃或泥沙等威胁作业安全的物质涌入地下有限空间的通路。

4.11.5气体检测

1)检测要求

(1)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应严格履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在地下有限空间外按照氧气、可燃性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的顺序,对地下有限空间内气体进行检测。

其中,有毒有害气体应至少检测硫化氢、一氧化碳。

(2)地下有限空间内存在积水、污物的,应采取措施,待气体充分释放后再进行检测。

(3)应对地下有限空间上、中、下不同高度和作业者通过、停留的位置进行检测。

(4)气体检测设备应定期进行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5)气体检测结果应如实记录,内容包括检测时间、检测位置、检测结果和检测人员。

(6)气体检测报警仪的使用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和DB11/852.2-2013的要求操作。

(7)地下有限空间设置固定式气体检测报警系统的,作业过程中应全程运行。

(8)气体检测报警仪每年至少标定1次。

应标定零值、预报值、报警值,使用的被测气体的标准混合气体(或代用气体)应符合要求,其浓度的误差(不确定度)应小于被标仪器的检测误差。

标定应做好记录,内容包括标定时间、标准气规格和标定点等。

(9)地下有限空间的管理单位,宜设置远程监测设施进行气体监测,并建立地下有限空间环境条件档案。

(10)地下有限空间气体环境复杂时,作业单位宜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检。

 

(11)作业中气体检测报警仪达到预警值时,未佩戴正压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的作业人员应立即撤离地下有限空间。

任何情况下气体检测报警仪达到预警值时,所有人员应立即撤离有限空间。

2)检测内容 

(1)在进行气体检测前,应对地下有限空间及周边环境进行调查,分析地下有限空间内气体种类。

 

(2)应至少检测氧气、可燃气、硫化氢、一氧化碳。

 

3)预报值和报警值的设定 

(1)氧气检测应设定缺氧报警和富氧报警两级检测报警值,缺氧报警值应设定为19.5%, 富氧报警值应设定为23.5%。

 

(2)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应设定预报值和报警值两级检测报警值。

常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和爆炸范围

气体名称

相对密度(取空气相对密度为1)

最高容许浓度(mg/m3)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mg/m3)

爆炸范围(容积百分比%)

说明

硫化氢

1.19

10

4.3~45.5

一氧化碳

0.97

20

30

12.5~74.2

非高原

20

海拔2000m~3000m

15

海拔高于3000m

氰化氢

0.94

1

5.6~12.8

溶剂汽油

3.00~4.00

300

1.4~7.6

一氧化碳

1.03

15

不燃

甲烷

0.55

5.0~15.0

2.71

6

10

1.45~8.0

注:

1)最高容许浓度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浓度。

2)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指时间为全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指在遵守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4)若其中有一项超出范围,严禁下井作业,直至气体合格,方可下井。

(3)可燃气预报值应为爆炸下限的5%,报警值应为爆炸下限的10%。

有毒气体预警值应为最高容许浓度或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30%,无最高容许浓度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物质,应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30%。

有毒气体报警值应为最高容许浓度或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无最高容许浓度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物质,应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4)气体检测报警仪要求 

(1)气体检测报警仪应使用符合GB12358要求的直读式仪器。

 

(2)气体检测报警仪的检测范围、检测和报警精度应满足工作要求。

 

(3)作业者经常活动的地下有限空间,宜设置固定式气体检测报警仪。

 

5)检测点的确定  

(1)评估及准入检测点确定应满足下列要求:

 

a)检测点的数量不应少于3个;

b)上、下检测点,距离地下有限空间顶部和底部均不应超过1m,中间检测点均匀分布,检测点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8m。

(2)监护检测点应设置在作业者的呼吸带高度,不应设置在通风机送风口处。

 

6)检测方法 

(1)地下有限空间积水、积泥时,应先在地下有限空间外利用工具进行充分搅动。

 

(2)评估检测、准入检测、监护检测时, 检测人员应在地下有限空间外的上风口进行。

地下有限空间内有人作业时,监护检测应连续进行。

 

(3)不同检测点的检测,应从出入口开始,按由上至下、由近至远的顺序进行。

 

(4)同一检测点不同气体的检测,应按氧气、可燃气和有毒气体的顺序进行。

 

(5)每个检测点的检测时间,应大于仪器响应时间,有采样管的应增加采样管的通气时间。

(6)每个检测点的每种气体应连续检测3次,以检测数据的最高值为依据。

(7)两次检测的间隔时间应大于仪器恢复时间。

 

(8)检测时,检测值超出气体检测报警仪测量范围,应立刻使气体检测报警仪脱离检测环境,在空气洁净的环境中待气体检测报警仪指示回零后,可进行下一次检测。

气体检测仪发生故障报警,应立即停止检测。

7)检测记录 

(1)气体检测应做好记录,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检测日期;b)检测地点;c)检测位置;d)检测方法和仪器;e)温度、气压;f)检测时间;g)检测结果;h)监护者。

 

(2)监护者应将评估检测数据、准入检测数据和分级结果,告知作业者并履行签字手续。

 

(3)监护检测应每15min至少记录1个瞬时值。

4.11.6作业环境级别判定

根据危险有害程度由高至低,将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分为3级。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环境为1级:

(1)氧含量小于19.5%或大于23.5%;

(2)可燃性气体、蒸气浓度大于爆炸下限(LEL)的10%;

(3)有毒有害气体、蒸气浓度大于GBZ2.1规定的限值。

2)氧含量为19.5%~23.5%,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环境为2级:

(1)可燃性气体、蒸气浓度大于爆炸下限(LEL)的5%且不大于爆炸下限(LEL)的10%;

(2)有毒有害气体、蒸气浓度大于GBZ2.1规定限值的30%且不大于GBZ2.1规定的限值;

(3)作业过程中易发生缺氧,如热力井、燃气井等地下有限空间作业;

(4)作业过程中有毒有害或可燃性气体、蒸气浓度可能突然升高,如污水井、化粪池等地下有限空间作业。

3)符合下列所有条件的环境为3级:

(1)氧含量为19.5%~23.5%;

(2)可燃性气体、蒸气浓度不大于爆炸下限(LEL)的5%;

(3)有毒有害气体、蒸气浓度不大于GBZ2.1规定限值的30%;

(4)作业过程中各种气体、蒸气浓度值保持稳定。

4)作业负责人根据气体检测数据,依据DB11/852.1—2012的作业环境级别判定的规定对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危险有害程度进行分级。

其中,氧含量检测数据在23.5%以下的以最低值为依据,在23.5%以上的以最高值为依据,其他种类气体以每种气体检测数据的最高值为依据。

5)3级环境可实施作业,2级和1级环境应进行机械通风。

4.11.7通风 

1)采取机械通风作业前,应先进行自然通风。

 

2)地下有限空间通风条件复杂时,应进行通风设计并经作业单位审批后作业。

3)自然通风 

(1)作业前,应开启地下有限空间的门、窗、通风口、出入口、人孔、盖板、作业区及上下游井盖等进行自然通风,时间不应低于30min。

 

(2)作业中,不应封闭地下有限空间的门、窗、通风口、出入口、人孔、盖板、作业区及上、下游井盖等,并做好安全警示及周边拦护。

4)机械通风 

机械通风应满足下列要求:

 

(1)作业区横断面平均风速不小于0.8m/s或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20次/h; 

(2)地下有限空间只有一个出入口时,应将通风设备出风口置于作业区下部,进行送风作业; 

(3)地下有限空间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出入口、通风口时,临近作业者处进行送风,远离作业者处进行排风。

必要时,可设置挡板或改变吹风方向以防止出现通风死角。

(4)通风设备吸风口应置于洁净空气中,出风口应设置在作业区,不应直对作业者。

(5)作业环境存在爆炸危险的,应使用防爆型通风设备。

(6)采用移动机械通风设备时,风管出风口应放置在作业面,保证有效通风。

(7)应向地下有限空间输送清洁空气,不应使用纯氧进行通风。

(8)地下有限空间设置固定机械通风系统的,应符合GBZ1的规定,并全程运行。

5)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连续机械通风:

 

(1)评估检测达到报警值;

(2)准入检测达到预报值;

(3)监护检测或个体检测中,达到预报值;

(4)地下有限空间内进行涂装作业、防水作业、防腐作业、明火作业、内燃机作业及热熔焊接作业等。

4.11.8二次气体检测

存在以下情况之一的,应再次进行气体检测,检测过程应符合DB11/852.1-2012中气体检测的规定:

1)机械通风后;

2)作业者更换作业面或重新进入同一作业面的;

3)气体检测时间与作业者进入作业时间间隔10min以上时的。

4.11.9二次判定

作业负责人根据二次气体检测数据,依据本标准第4章的规定对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危险有害程度重新进行判定。

降低为2级或3级环境,以及始终维持2级环境的,可实施作业。

1级环境的,不应作业。

4.11.10个体防护

1)作业者进入3级环境,宜携带隔绝式逃生呼吸器。

2)作业者进入2级环境,应佩戴正压式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并应符合GB6220、GB/T16556等标准的规定。

3)作业者应佩戴全身式安全带、安全绳、安全帽等防护用品,并符合GB6095、GB24543、GB2811等标准的规定。

安全绳应固定在可靠的挂点上,连接牢固,连接器应符合GB/T23469的规定。

4)宜选择速差式自控器、缓冲器等防护用品配合安全带、安全绳使用。

速差式自控器、缓冲器应符合GB24544、GB/T24538等标准的规定。

5)作业现场应至少配备1套自给开路式压缩空气呼吸器和1套全身式安全带及安全绳作为应急救援设备。

4.11.11电气设备和照明安全

1)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存在爆炸危险的,电气设备、照明用具等应满足防爆要求,符合GB3836.1的规定。

2)地下有限空间临时用电应符合GB/T13869的规定。

3)地下有限空间内使用的照明设备电压应不大于36V。

4.11.12防护设备设施配置

1)防护设备设施应符合相应产品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要求;对于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规定的设

备设施,应通过相关法定检验机构型式检验合格。

2)地下有限空间内为易燃易爆环境的,应配备符合GB3836.1规定的防爆型电气设备。

3)地下有限空间管理单位和作业单位应对防护设备设施进行如下管理:

(1)应建立防护设备设施登记、清查、使用、保管等安全管理制度;

(2)应设专人负责防护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计量、检定和更换等工作,发现设备设施影响安全使用时,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3)防护设备设施技术资料、说明书、维修记录和计量检定报告应存档保存,并易于查阅。

4)安全警示设施

(1)应在有限空间地面出入口周边使用牢固可靠的围挡设施封闭作业区域,封闭区域应满足安全作业要求。

(2)应在地下有限空间出入口周边显著位置设置安全标志、警示标识。

安全标志和警示标识颜色应符合GB2893的规定,样式应符合GB2894、GBZ158中的规定。

(3)安全告知牌可替代安全标志和警示标识,安全告知牌应符合下图要求。

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告知牌样式

(4)围挡设施、安全标志、警示标识或安全告知牌等安全警示设施配置应符合防护设备设施配置表的要求。

5)作业防护设备

(1)气体检测报警仪、通风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三脚架等作业防护设备配置种类及数量应符合防护设备设施配置表要求。

(2)气体检测报警仪技术指标应符合GB12358的要求,应至少能检测氧气、可燃气、硫化氢、一氧化碳。

(3)送风设备应配有可将新鲜空气送入地下有限空间的风管,风管长度应能确保送入地下有限空间底部。

(4)手持照明设备电压应不大于24V,在积水、结露的地下有限空间作业,手持照明电压应不大于12V。

6)个体防护用品

(1)呼吸防护用品、全身式安全带、安全绳、安全帽等个体防护用品配置种类和数量应符合防护设备设施配置表的要求。

(2)作业现场应有与安全绳、速差式自控器、绞盘绳索等连接的安全、牢固的挂点。

(3)应按照GB/T11651的要求,为作业者配置防护鞋、防护服、防护眼镜、护听器等个体防护用品,并满足以下要求:

a)易燃易爆环境,应配置防静电服、防静电鞋,全身式安全带金属件应经过防爆处理;

b)涉水作业环境,应配置防水服、防水胶鞋;

c)当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噪声大于85dB(A)时,应配置耳塞或耳罩。

7)应急救援设备设施

(1)作业点400m范围内应配置应急救援设备设施。

(2)应急救援设备设施配置种类及数量应符合防护设备设施配置表的要求。

防护设备设施配置表

规定了地下有限空间作业防护设备设施配置要求。

表所示的黑体字部分为强制性条款。

4.11.13作业

1)作业安全

(1)作业负责人应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安全防护设备、个体防护装备及应急救援设备符合要求后,方可安排作业者进入地下有限空间作业。

(2)作业者应遵守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备与个体防护装备,并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

(3)进入3级环境中作业,应对作业面气体浓度进行实时监测。

(4)进入2级环境中作业,作业者应携带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设备连续监测作业面气体浓度。

同时,监护者应对地下有限空间内气体进行连续监测。

(5)据初始检测结果判定为3级环境的,作业过程中应至少保持自然通风。

(6)降低为2级或3级环境,以及始终维持为2级环境的,作业过程中应使用机械通风设备持续通风。

(7)作业期间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作业者应立即撤离地下有限空间:

a)作业者出现身体不适;

b)安全防护设备或个体防护装备失效;

c)气体检测报警仪报警;

d)监护者或作业负责人下达撤离命令。

2)监护

(1)监护者应在地下有限空间外全程持续监护。

(2)监护者应能跟踪作业者作业过程,实时掌握监测数据,适时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

(3)作业者进入2级环境中作业,监护者应按照本标准第7.1.4条的规定进行实时监测。

(4)发现异常时,监护者应立即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报,并协助作业者逃生。

(5)监护者应防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3)作业后清理

(1)作业完成后,作业者应将全部作业设备和工具带离地下有限空间。

(2)监护者应清点人员及设备数量,确保地下有限空间内无人员和设备遗留后,关闭出入口。

(3)清理现场后解除作业区域封闭措施,撤离现场。

4.11.14安全防护

在有限空间作业施工入口处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告知存在的危害因素和防控措施。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要安排专人现场监护,并为其配备便携式有毒有害气体和氧含量检测报警仪器、通讯、救援设备,不得在无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

作业监护人应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和工艺情况,有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掌握急救知识。

井下作业时,应使用隔离式防毒面具,不应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和半隔离式防毒面具以及氧气呼吸设备

作业人员应定时轮换,作业单位可根据作业现场情况,确定作业轮换时间。

应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应穿戴防静电服装,使用防爆工具。

潜水作业时应穿戴隔离式潜水防护服。

防护设备必须按相关规定定期进行维护检查。

检测报警仪的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1年。

严禁使用质量不合格的防毒和防护设备。

除通用部件外,在未得到产品制造商认可的前提下,不可将不同品牌的呼吸防护装备的部件拼装或组合使用。

安全带、安全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带》GB6095和《安全帽》GB2811的规定,应具备国家安全和质检部门颁发的安鉴证和合格证,并应定期进行检验。

安全带应采用全身式安全带。

使用频繁的安全带、安全绳应经常进行外观检查,发现异常立即更换。

夏季作业现场应配置防晒及防暑降温药品和物品。

维护作业时配备的皮叉、防护服、防护鞋、手套等防护用品应及时检查、定期更换。

逃生型呼吸防护用品只能用于从危险环境中离开,不能用于进入。

主要防护用品一览表

序号

机械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台/套)

备注

1

有毒气体探测仪

IQ-1000

15

2

长管呼吸机

20

3

便携式气体检测仪

15

4

防爆灯

20

5

防滑鞋

50

6

轴流风机

20

7

防爆对讲机

30

8

防爆手电

20

9

安全带、安全绳

40

4.11.15应急救援装备

施工单位应配备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器具,应急通讯报警器材,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应急照明设备,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三脚架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