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十套DEMO.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67893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十套DEMO.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十套DEMO.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十套DEMO.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十套DEMO.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十套DEMO.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十套DEMO.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十套DEMO.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十套DEMO.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十套DEMO.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十套DEMO.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十套DEMO.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十套DEMO.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十套DEMO.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十套DEMO.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十套DEMO.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十套DEMO.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十套DEMO.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十套DEMO.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十套DEMO.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十套DEMO.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十套DEMO.docx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十套DEMO.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十套DEMO.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十套DEMO.docx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十套DEMO

05-062bu中药炮制学试题

(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中药炮制的理论依据是()

A现代科学理论B中医基础理论C中医中药理论D辩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2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是()A五十二病方B雷公炮炙论C炮炙大法D修事指南

3为使矿物药质脆易碎,便于调剂和制剂,多采用()

A炒法B炙法C煅法D提净法

4须挖去毛的药物是()

A枇杷叶B金樱子C骨碎补D鹿茸

5一般炮制品的含水量,宜控制在()

A3%~6%B15%C7%~13%D25%以下

6炒后产生止血作用的是()

A荆芥B地榆C槟榔D白茅根

7麸炒时,每100公斤药物用麸()

A5公斤B20~25公斤C30公斤D10~15公斤

8制何首乌常用的辅料是()

A生姜汁B甘草汁C黑豆汁D炼蜜

9山茱萸的炮制方法是()

A酒蒸法B清蒸法C水蒸法D醋蒸法

10清上焦实热,宜选用()

A大黄B醋大黄C熟大黄D酒大黄

二配伍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A极薄片B薄片C厚片D段E丝

1白芍宜切(薄片)

2大黄宜切(厚片)

3麻黄宜切(段)

4陈皮宜切(丝)

5黄柏宜切(丝)

A清热,凉血,止血,生津B养阴清热,凉血生津

C滋阴补血,益精填髓D凉血止血E补血止血

6地黄(B)

7熟地(C)

8鲜地黄(A)

9生地炭(D)

10熟地炭(E)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山楂的炮制规格有()

A山楂B炒山楂C焦山楂D山楂炭E麸炒山楂

2炒焦是将药物炒至:

()

A表面焦黄色B表面焦褐色C内部颜色加深

D内部焦褐色E有焦香气味

3马钱子的炮制目的是:

()

A降低毒性B缓和药性C质地变脆,宜于粉碎

D矫嗅矫味E便于除去绒毛

4下列哪些炮制过程直接影响临床疗效:

()

A净制B切制C原药材质量

D辅料炮制E加热炮制

5有效成分为苷类的中药,常采用哪些方法炮制以杀酶保苷:

()

A炒黄B蒸法C煮法D煅法E燀法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炮制:

指与火有关及一些更广泛的加工处理药物的方法

2复制法:

净选后的药物加入一种或数种辅料,按规定操作程序,反复炮制的方法。

3炙法:

净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物内部的炮制方法。

4饮片:

凡是直接供中医临床调配处方或中成药生产用的所有药物,统称为饮片。

5辅料:

是指中药炮制过程中除主药以外加入的具有辅助作用的附加物质

五填空题(每空0。

5分,共10分)

1清炒法分为:

炒黄 炒炭 炒焦。

2炮制品的质量要求包括:

净度片型及破碎度色泽气味水分灰分浸出物有效成分有毒成分有害物质卫生学检查包装检查。

3净制时,去毛的方法有:

刷除砂烫筛选风选挑选等。

六简答题:

(每题7分,共35分)

1简述炮制对性味的影响?

性味既中药的四气五味,是中药的基本性能之一。

通过炮制《1》可以纠正药物过偏之性,如姜制栀子,可降其苦寒之性.《2》可增强药物的性味,如胆汁制黄连,可增黄连的苦寒之性。

《3》可改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用途。

如生地制成熟地后,其性由甘寒转为甘温。

2举例说明砂炒的操作方法?

如砂烫马钱子。

将砂置热锅内,用武火加热至灵活状态时,投入大小一致的马钱子,不断翻动,至棕褐色,鼓起,内部红褐色,并起小泡时,取出,筛去砂子,放凉即可。

3加固体辅料炒法与煨法有何异同?

同为加固体辅料,操作方法也基本相似,

加辅料方式辅料量受热程度受热时间

相异:

加辅料先加,冒烟时投药小高短

煨法同加大低长

4简述白矾的操作工艺,操作时应注意什么?

采用明煅法操作.取净白矾,敲成小块,置煅锅内,武火加热至熔化,继续煅至膨胀松泡呈白色蜂窝状固体,完全干燥,停火,放凉后取出,研粉。

操作时应注意,一次煅透,中间不得停火,不可搅拌。

5简述蜜炙的注意事项?

《1》宜用炼蜜,且不宜过多过老。

《2》蜜不够加开水稀释时,宜控制水量为炼蜜的1/3~1/2.《3》炙时宜文火,时间长一些,尽量将水分除去。

《4》炙后须凉后密闭贮存,置阴凉处。

七问答题:

(10分)

试论黄芩的炮制方法及炮制原理?

黄芩中所含黄芩苷及汉黄芩苷,若处理不当,其中所含酶可时其水解变绿,从而影响疗效,因而黄芩宜用蒸法或煮法对其进行炮制,软化,切片,以达到杀酶保苷的作用,根据临床需要黄芩尚有酒炙及炒炭等品种.

中药炮制学试题

(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中药炮制研究的内容很多,其中最关键的是()

.A经验总结B统一炮制方法C质量标准的制定D炮制原理探讨

2雷公炮炙十七法是哪部炮制专著中首次提到()

A雷公炮炙论B炮炙大法C修事指南D本草蒙荃

3炮制种子类药材多采用()

A炙法B炒法C煅法D煮法

4麻黄的加工方法是:

()

A碾捣B揉搓C青黛拌衣D制绒

5发酵的最佳温度是:

()

A13~18℃B18~25℃C30~37℃D20~27℃

6炒后产生焦香气味,增强健脾消食作用的是:

()

A酸枣仁B麦芽C栀子D槟榔

7酒炙时,一般每100公斤药物用黄酒:

()

A10~20公斤B25公斤C25~30公斤D5~10公斤

8苍术麸炒后缓和燥性是由于除去了过量的()

A苷类B生物碱C挥发油D有机酸

9宜用扣锅煅法炮制的是()

A乳香B血余C蒲黄D干姜

10淫羊藿用羊脂油炙的目的是()

A增强祛风湿作用B增强温肾助阳作用C缓和药性D减少副作用

二配伍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A麸炒B米炒C炒黄D炒炭E砂炒

1酸枣仁应(C炒黄)

2荆芥应(D炒炭)

3斑蝥应(B米炒)

4马钱子应(E砂炒)

5仓术应(A麸炒)

A易于除去非药用部位B矫嗅矫味C降低毒性

D消除副作用E利于保存有效成分

6莱菔子炒后(D消除副作用)

7槐米炒后(E利于保存有效成分)

8马钱子砂炒(C降低毒性)

9鳖甲砂炒醋谇(B矫嗅矫味)

10骨碎补砂炒(A易于除去非药用部位)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常规检查水处理软化程度的方法有()

A弯曲法B刀劈法C指掐法D手捏法E穿刺法

2蜜炙法多用于炮制哪类药物()

A利水渗湿药B止咳平喘药C辛温解表药

D补脾益气药E辛凉解表药

3砂炒的目的是()

A增强疗效B便于调剂制剂C降低毒性

D便于洁净E矫嗅矫味

4常用盐炙的药物有()

A知母B麻黄C黄柏D杜仲E车前子

5半夏的炮制规格有()

A生半夏B清半夏C姜半夏D法半夏E半夏曲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炮:

指用火来加工处理药物的技术.

2净度:

中药炮制品的纯净程度,可以用炮制品含杂质及非药用部位的限度来表示。

3炒法:

将净或切制后的药物,筛去灰屑,大小分档,置炒制容器内,加辅料或不加辅料,用不同火力加热,并不断翻动或转动使之达到一定程度的炮制方法。

4酒炙法:

净`切制后的药物与定量黄酒拌炒的方法。

5发芽法:

将净选后的新鲜成熟的果实或种子,在一定的温度或湿度条件下,促使萌发幼芽的方法.

五填空题(每空0。

5分,共10分)

1制霜法可分为去油制霜渗析制霜升华制霜。

2去毒常用的炮制方法有净制水泡漂水飞加热加辅料处理去油制霜等。

3中药饮片工业的管理主要包括目标管理人材管理工艺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

4药材切制前,常用的水处理方法有淋法淘洗法泡法漂法润法等。

六简答题:

(每题7分,共35分)

1净制是如何影响临床疗效的?

净制时除掉杂质和非药用部位,这样可使临床用药剂量准确。

再者净制时对某些作用不同的部位加以分离,从而也保证了临床的疗效。

2炒炭为什么要存“性"?

指药物在炒炭时只能使其部分炭化,更不能灰化,未炭化部分仍应保存药物的固有气味。

花叶草等类药材炒炭后仍可清晰辨别药物原形。

3举例说明酒炙的操作方法?

如酒炙当归,先取当归片,加入定量黄酒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凉。

4炙法和加辅料炒法有何异同?

两者在操作方法上基本相似,相异之处为:

辅料操作方式温度时间

加辅料炒固体辅料拌炒高短

炙法液体辅料闷润后炒低长

5简述王不留行的操作工艺,操作时应主意什么?

采取清炒法中之炒黄法进行炮制,具体为取净王不留行,投入已用中火烧热的锅内,讯速拌炒至大部分爆花既可。

操作时注意翻炒不要过快,否则影响其爆花率及爆花程度。

七论述题:

(10分)

川乌的炮制方法及降毒机理?

答:

川乌采取煮法进行炮制,具体为取净川乌,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加水煮沸4~6小时,或蒸6~8小时,至取个大及实心者切开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晾至六成干,切厚片,干燥.其炮制机理为,川乌中所含双酯型生物碱为其毒性成分,因其遇水,加热易被水解或分解,使极毒的双酯型乌头碱C8位上的乙酰基水解(或分解),失去一分子醋酸,得到相应的苯甲酰单酯型生物碱类,再进一步水解得到氨基醇类乌头原碱,其毒性已大大降低,从而起到了炮制降毒的功效。

P中药炮制学试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中药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是()

A春秋战国至宋代B金元明时期C清代D现代

2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成书于()

A刘宋时代B金元时期C明代D清代

3药物炒黄多用()

A中火B文火C武火D先文火后武火

4心于肉作用不同,须分别入药的是()

A远志B巴戟天C莲子D麻黄

5一般药物的干燥温度为()

A不超过80℃B不超过50℃C100℃D60℃

6炒后利于保存有效成分的是()

A牵牛子B槐花C决明子D苍耳子

7醋炙法中,米醋的常用量为()

A10%~15%B10%~20%C40%~50%D20%~30%

8山楂炮制可缓和刺激性的原因是()

A挥发油含量降低B有机酸含量降低C油脂含量增高D有机酸含量增高

9宜用土炒法炮制的药物是()

A苍术B党参C白术D枳壳

10可缓和苦寒之性,增强止呕作用的是()

A酒黄连B姜黄连C吴萸制黄连D醋黄连

二配伍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A麸炒B土炒C砂炒D蛤粉炒E滑石粉炒

1苍术应(A麸炒)

2阿胶应(D蛤粉炒)

3当归应(B土炒)

4穿山甲应(C砂炒)

5水蛭应(E滑石粉炒)

A大黄B酒大黄C熟大黄D大黄炭E清宁片

6清上焦实热宜选用(B酒大黄)

7泻下作用峻烈的是(A大黄)

8泻下作用极微并有止血作用的是(D大黄炭)

9年老体弱便秘者宜选用(E清宁片)

10活血祛瘀宜选用(C熟大黄)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我国历史上三部炮制专著是.

A雷公炮炙论B本草纲目C炮炙大法D修事指南E本草蒙荃

2炮制对药性的影响包括                     (  )

  A四气五味  B升降浮沉  C毒性    D归经  E临床疗效 

 3清除杂质的方法包括                      (  )

  A挑选    B筛选    C风选   D水选   E少泡多润

 4加辅料炒法的主要目的是                    (  )

  A降低毒性  B增强疗效   C杀酶保苷  D矫嗅矫味  E缓和药性

 5黄连酒炙的炮制作用是                     (  )

  A引药上行  B增强活血止痛作用     C善清头目之火

D缓和寒性E增强活血通络作用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中药炮制:

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2风化:

某些含结晶水的矿物药,经风吹日晒或过分干燥而逐渐失去结晶水成为粉末的现象。

3蜜炙法:

净或切制后药,加定量炼蜜拌炒的方法

4扣锅煅法:

药物在高温缺氧条件下煅烧成炭的方法

5煨法:

药物用湿面或湿纸包裹,置于加热的滑石粉中,或将药物直接置于加热的麦麸中,或将药物铺摊吸油纸上,层层隔纸加热,以除去部分油质的方法。

五填空题(每空0。

5分,共10分)

1中药炮制学的基本任务是探讨炮制原理,改进炮制工艺,制定饮片质量标准。

2炙法可分为酒炙醋炙姜炙盐炙蜜炙油炙等.

3炮制分类中,传统三类法为火制水制水火共制。

现代三类分类法为净制切制炮炙。

         

  4煅法可分为明煅法煅淬法扣锅煅法。

         

5发酵的适宜温度为30℃~37℃,相对湿度为70%~80%。

六简答题:

(每题7分,共35分)

1白术有哪些炮制规格,各采取了什么炮制方法?

有白术,土炒白术和麸炒白术三种炮制品,各采用了净制,土炒法和麸炒法的炮制方法.

2酒炙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应注意,

(1)酒闷润时,应加盖。

(2)酒量不够时,可加适量水稀释。

(3)炒制时宜用文火,勤翻,色加深即可。

3简述盐炙知母的炮制工艺及炮制作用?

采取先炒药后加盐水的炮制方法,具体为取净知母片,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变色,喷淋盐水,炒干,晾凉.作用为经盐炙后可引药下行,专于入肾,增强滋阴降火的作用,善清虚热

4简述切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切制时

(1)水处理不当,可使一些有效成分流失。

(2)切片厚薄不当,煎煮时难求气味共得。

(3)切制后,干燥方法及温度时间掌握不好,易造成成分损失.这些均将影响到临床的疗效。

5简述去毒常用的炮制方法?

一般有净制,水泡漂,水飞,加热,加辅料处理,去油制霜等方法。

 

七论述题:

(10分)

述马钱子的炮制工艺及炮制原理?

马钱子:

净制,去杂质及灰屑。

制马钱子

(1)砂烫法,砂置热锅中,武火炒至灵活状态时,投入大小一致的马钱子,翻炒至棕褐色,鼓起,内部红褐色,并起小泡时,取出筛去砂子放凉。

(2)油炸,取麻油适量置锅内加热至230℃左右。

投入马钱子,炸至老黄色,沥去油,用时研粉。

马钱子粉,制马钱子粉测土的宁含量后,加适量淀粉使含量符合规定。

原理:

马钱子中所含土的宁及马钱子碱有毒性,经加热炮制后,可使其转化为毒性较小的异土的宁和异马钱子碱及氮氧化合物,从而达到了炮制减毒的目的.

05-062中药炮制学试题(四)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雷公炮炙十七法是由谁规纳总结的()

A李时珍B陈嘉谟C缪希雍D雷敩

2炮制后可改变药性,扩大药物用途的是()

A胆南星B制南星C法半夏D姜半夏

3巴豆油即是有毒成分,又是有效成分,巴豆霜中其含量要求在()

A8%~10%B12%~15%C18%~20%D22%~25%

4蛤粉炒法适用的药物是()

A动物类药材B树脂类药材C胶类药材D矿物类药材

5宜用中火炒黄的是()

A槟榔B苍耳子C芥子D莱菔子

6宜切薄片的药物是()

A白芍B麻黄C大黄D黄芪

7要求炒爆花的是()

A麦芽B王不留行C芥子D决明子

8土炒时,灶心土用量一般为每100公斤药物用()

A5~10公斤B15~20公斤C10~15公斤D25~30公斤

9鳖甲醋制的目的是()

A增强入肝消积的作用B增强活血祛瘀作用

C引药入肝经D增强活血止痛作用

10用甘草,生石灰炮制的药物是()

A姜半夏B法半夏C清半夏D生半夏

二配伍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每题仅有一个答案,每个答案可被选一次或一次以上,也可以不被选用)

A中火B文火C武火D先文火后武火E先武火后文火

1药物炒黄多用(B文火)

2药物炒炭多用(C武火)

3苍耳子炒黄多用(A中火)

4槐花炒炭多用(A中火)

5荆芥炒炭多用(C武火)

A长于活血化瘀B善于消食化积C长于消食止泻

D具有止血止泻的功效E善于凉血止血

6栀子炭(E善于凉血止血)

7山楂(A长于活血化瘀)

8炒山楂(B善于消食化积)

9焦山楂(C长于消食止泻)

10山楂炭(D具有止血止泻的功效)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蜜马兜铃的炮制目的是()

A缓和药性B增强疗效C矫嗅矫味D减少副作用E降低毒性

2马钱子炮制的最佳条件是()

A230~240℃B210~220℃C加热3~4分钟D加热5~6分钟E加热1~2分钟

3下列药物中既可炒炭又可煅炭的是()A血余炭B干漆C丝瓜络D蒲黄E棕榈

4用醋炙法炮制的药物一般具有()

A清热凉血B疏肝解郁C散瘀止痛D软坚散结E攻下逐水

5制淡豆豉的辅料是()

A苍耳B辣蓼C青蒿D生姜E桑叶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气调养护:

通过降氧充氮或降氧充二氧化碳来防微生物生长的方法.

2筛选:

据药与杂质的体积大小不同,选用不同规格的筛和萝,以筛去药物中的砂石杂质的方法.

3潮解:

某些盐类固体药物容易吸收潮湿空气中的水分,使其表面慢慢溶化成液体状态.

4相反为制:

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包括药物)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

5醋炙法:

净或切制后的药物与定量醋拌炒的方法。

五填空题(每空0。

5分,共10分)

1炮制对药形的影响包括对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的影响.

2传统制药的具体方法为制其形制其性制其味制其质。

3五类分类法为修制火制水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

4传统贮藏保管方法主要包括通风晾晒吸湿密封对抗。

5发芽温度一般以18℃~25℃为宜,浸渍后含水量控制在42%~45%为宜。

六简答题:

(每题7分,共35分)

1简述炮制发展各时期的特点?

炮制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

(1)春秋战国至宋代,为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

(2)金元明时期,为炮制理论的形成期.(3)清代,为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应用期。

(4)现代,为炮制振兴,发展时期。

2简述醋乳香的操作工艺及炮制作用?

醋炙乳香采取先炒药后喷醋拌炒的炮制工艺,具体为,取净乳香,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冒烟,表面微溶,喷淋定量米醋。

(10:

1),边喷边炒至表面呈油亮光泽时,取出摊开放凉。

其作用为经炙后刺激性缓和,利于服用,便于粉碎,且能增强活血止痛,收敛生肌的功效,并可矫臭矫味.

3白芍有哪些炮制品,各采取了什么炮制方法?

有白芍,酒白芍,炒白芍,醋白芍,土炒白芍;各采取了净切制法,酒炙法,清炒法,醋炙法,土炒法的炮制方法。

4简述清炒法的注意事项?

应注意:

(1)药物大小分档,选择适当火力.

(2)搅拌要匀,出锅要快。

(3)炒前锅要预热

5简述扣锅煅时,判断药物是否煅透的几种方法?

有如下几种方法:

(1)扣锅底部贴.一白纸条或放几粒大米,观察白纸或大米呈深黄色即可。

(2)盐泥封口处插一筷子透过小孔观察锅内烟雾由白色变黄色转青烟,渐减少时即可。

(3)滴水于盖锅底部即沸时即可

七论述题:

(10分)

苦杏仁有几种炮制品?

炮制作用是什么?

并用现代研究理论说明炮制作用机理?

有苦杏仁,净制后捣碎用,具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功效.

燀杏仁,用燀制法加工成,有降毒,去非药用部位,杀酶保苷,增效作用。

炒杏仁,燀制品清炒而得,长于温肺散寒。

炮制机理,苦杏仁中所含苦杏仁苷在苦杏仁苷酶的作用下可发生水解生成野缨苷,再进一部水解而成杏仁腈,分解后为苯甲醛和氢氰酸,燀制可起到杀酶保苷,降低毒性的作用

 

05-061中药炮制学试题(五)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首先提出炭药止血理论的人和著作是()

A雷敩——《雷公炮炙论》

B陈嘉谟——《本草蒙荃》

C葛可久——《十药神书》

D张仲岩--《修事指南》

2饮片类型的选择原则是()

A切制方法B影响饮片质量的因素C药材的质地与种类D切制工具及干燥方法

3不属于栀子的炮制规格是()

A酒栀子B栀子炭C炒栀子D焦栀子

4蒲黄炒炭应用中火炒至()

A焦黄色B棕褐色C黑色D表面焦黑色,内部深黄色

5老人体虚便秘者宜选用()

A熟大黄B酒大黄C大黄炭D清宁片

6传统习惯,破血宜选用()

A全当归B当归头C当归尾D当归身

7宜选用先加辅料后炒药的方法炮制的是()

A醋乳香B姜竹茹C盐知母D盐车前子

8苦杏仁的炮制条件是()

A5倍量沸水,加热10分钟.

B10倍量沸水,加热10分钟.

C15倍量沸水,加热2分钟。

D10倍量沸水,加热5分钟,

9蜜炙后主要目的为矫味免吐的药物是()

A百部B甘草C马兜铃D黄芪

10制备食盐水时,一般加水量应为食盐的()

A4~5倍B6~7倍C8~9倍D10倍

二配伍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每题仅有一个答案,每个答案可被选一次或一次以上,也可以不被选用)

A淋法B淘洗法C泡法D漂法E润法

1果皮类药材软化常用(A淋法)

2盐腌制过的药材多采用(D漂法)

3质坚硬,水分难渗入的药材多采用(C泡法)

4质松软,水分易渗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