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设计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3681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浅谈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浅谈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浅谈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浅谈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浅谈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浅谈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浅谈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浅谈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浅谈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浅谈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浅谈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浅谈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浅谈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浅谈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浅谈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设计Word格式.docx

《浅谈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设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设计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设计Word格式.docx

(一)会计电算化的概念…………………………………………………………………1

(二)电算化会计与传统手工会计的区别………………………………………………1

1、电算化会计建立了一套新的会计资料档案…………………………………………1

2、数据处理程序具有新的特点…………………………………………………………1

3、记账的含义相同………………………………………………………………………1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2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2

三、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存问题…………………………………………………………2

(一)对会计电算化认识不到位…………………………………………………………2

(二)会计电算化人员素质偏低,缺乏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2

1、会计人员知识不全面…………………………………………………………………2

2、缺乏对会计人员的再培训和定期考核………………………………………………2

(三)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性……………………………………………………………2

1、会计电算化系统故障风险……………………………………………………………3

2、数据输入输出错误风险………………………………………………………………3

3、实际业务不规范造成的风险…………………………………………………………3

4、计算机维护不当酿成的风险…………………………………………………………3

(四)会计软件的局限性限制了我国电算化事业的发展………………………………3

(五)会计电算化不能实现信息资源的完全共享………………………………………3

(六)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4

四、解决会计电算化问题的对策…………………………………………………………4

(一)更新认识,转变观念………………………………………………………………4

(二)加大对“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4

1、对现有财会人员的在职培训…………………………………………………………4

2、对院校专业结构的调整………………………………………………………………4

五、防范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风险的对策………………………………………………5

(一)外部环境的完善……………………………………………………………………5

1、完善会计电算化的规范化管理………………………………………………………5

2、开发全过程实行严格管理……………………………………………………………5

(二)单位内部机制的加强……………………………………………………………5

1、建立严密科学的计算机风险控制系统………………………………………………5

2、建立健全一整套会计电算化模式下的规章制度……………………………………5

3、计算机操作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的职责要严格界定………………………………6

4、建立防病毒措施………………………………………………………………………6

5、建立和完善电脑报警装置……………………………………………………………6

(三)用法律手段来统一和规范会计软件标准,提高会计软件质量…………………6

1、提高开发人员和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6

2、实现我国会计电算化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6

3、会计软件开发走国际化的道路………………………………………………………7

参考文献………………………………………………………………………………8

浅谈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会计电算化是现代化社会大生产和新技术革命的必然产物,它不仅是传统会计数据处理手段的变革,而且也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实物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发展到今天,已不是单纯的会计与计算机的简单结合,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延伸到通信学、企业管理学、市场运筹学等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它的推广应用不再是单纯的财务管理系统,而是正朝着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方向发展,甚至发展成为不同企业之间跨地区、跨行业相互链接的大型网络化会计信息处理系统。

会计作为一个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信息系统,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特点

(一)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会计电算化是把电子计算机和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的简称,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其目的是提高企业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

(二)电算化会计与传统手工会计的区别

1.电算化会计建立了一套新的会计资料档案

传统会计档案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日记账、明细账、总账以及报表。

一个单位每个会计期间的会计档案都要按一定的要求排列,连同各种附件定期加具封面,装订成册,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空间,查找十分不便,又易于毁坏。

原来的老会计人员现在应该还记得每到月初报表出来以后,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要做—装订凭证,虽然美其名曰:

活动筋骨,但穿孔打眼,飞针走线,也够难为我们的会计人员了。

等到年底,三大检查团来检查工作时,我们的会计人员还得在堆积如山的档案库中翻找凭证。

现在,随着计算机在会计中的运用,这一切都成为历史,电算化会计档案都存放在软盘或硬盘等设备中,这些设备的存贮密度,是以往任何一种会计档案所不能比拟的,查询速度快、检索能力强,可以快速传递会计信息。

2.数据处理程序具有新的特点

电算化会计数据处理程序与传统会计不同。

在传统会计中,针对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形成的特征,必须采用与之适应的不同的账簿组织形式、记账程序和记账方法。

而在电算化会计中,由于数据处理的精度高和速度快,可以采用一种统一的核算形式。

而且由于计算机处理数据差错的概率小,没必要象传统会计那样,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进行各种核对,如账账核对、账证核对、账表核对。

现在的会计人员应该有过这种体验:

到了月底对账时,为了几分钱的差额而必须翻遍所有的凭证、账册。

3.记账的含义相同

手工条件下,记账指明细账、日记账、总账由不同人员按照不同的科目,分别在不同的账册上加以记录。

这种重复而繁琐的抄写造成会计工作周期长,速度慢,效率低。

电算化后,记账仅是一个数据处理过程,通过记账这一数据处理步骤,使被审核过的记账凭证成为正式会计档案,从“凭证临时库”转移到“流水账库”中存放,记账后的凭证不再允许修改,记账的同时,对科目的发生额进行汇总,更新“科目余额,发生额库”。

而真正的账册,只有在需要时临时从“流水账库”中把有关科目的经济业务分离出来,在屏幕上显示或在打印机上打印。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会计软件产业,通过国家级评审的会计软件已达30多个,通过省级评审的会计软件也有200多个,据调查,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单位约占被调查单位的70%左右,但地区、部门行业之间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地区和部门已达80%以上,可有的才刚刚开始会计电算化工作。

在已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中,大部分单位开发和应用的是部分会计核算子系统,其中尤以工资、账务、报表子系统为主,单机应用为主,并有不少的单位全部会计核算工作实现电算化并彻底甩掉手工记账。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发展方向 

已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先进地区和部门,应尽快完善会计核算系统,彻底甩掉手工记账工作,做好会计电算化的配套改革工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移工作重心,为进一步开发和使用会计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作好准备。

同时,尽快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率,使尚未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单位早日赶上来。

从单机应用向计算机网络系统发展,提高计算机应用的档次,便于数据传输汇总,为进一步开发和使用网络化的会计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做好准备;

并为将来联成更大的计算机网络打下基础,便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以发挥会计电算化的总体效益、社会效益。

抓紧开发以管理为重心的会计信息系统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而使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从核算系统向管理信息、系统发展,进行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战略决战。

核算电算化后,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迫切问题是如何加强经济活动的事前计划、预测和决策、事中管理控制、事后分析评价,切实将企业财会管理水平从手工状态提高上来。

三、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存问题

(一)对会计电算化认识不到位

财政部明确规定到2010年,全国要有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但不少地方,会计电算化的进程很不理想。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不到位。

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管理部门未能将其摆到应有的位置,基本上认为会计电算化是单位本身的事,财政部门不要干预,因此,未能进行有利的推动,单位的领导者认为会计电算化就是买台微机给财政部门,手工记账与微机记账效果是一样的,只不过用微机打出字记账清楚,搞不搞无所谓。

而且有一些财务负责人对电算化知识不掌握,对电算化管理很陌生,只习惯于手工记账的管理。

尤其对会计电算化的保密性、安全性存在空白,因而对会计电算化数据可靠性发生质疑,造成不会管、不敢管的混乱局面,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推广。

(二)会计电算化人员素质偏低,缺乏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

1.会计人员知识不全面

许多年龄较大的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比较熟悉,但对计算机知识了解有限,而年轻人则相反。

要使得计算机知识和会计工作经验有机结合,还有待时日。

2.缺乏对会计人员的再培训和定期考核

我国企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人员素质偏低,难以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由于会计电算化涉及到会计和计算机两种专业知识,在岗的会计人员应经过计算机等级培训,但与实际要求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应对会计人员进行再培训和定期考核。

(三)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性 

1.会计电算化系统故障风险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主要由硬件和软件构成,硬件是系统的身躯,软件是系统的灵魂。

由于机械故障、零配件损坏、突然断电、操作人员失误等原因有可能导致硬件系统失灵,由于非法调用和修改,软件系统因此受到破坏。

在网络环境中,网络的开放性、动态性和虚拟性导致系统的一致性和可控性降低,一旦遭遇系统阻塞、病毒侵入或黑客袭击,将导致系统的混乱甚至瘫痪。

2.数据输入输出错误风险 

在电算化条件下,会计数据来源于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如果缺乏有效的控制,一旦输入错误的数据,计算机接受这部分数据并进行自动化处理,将引发错误的连续性和重复性,造成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信息输出错误,给投资人、债权人及其关联单位等信息的使用者带来重大损失,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难以保证。

在网络环境中,会计数据通过通讯线路传输,数据来源的广泛性使得其面临着被未授权人员的非法截取或修改,会计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难以保证。

3.实际业务不规范造成的风险

企业应用现代化管理工具替代了陈旧落后、繁琐的手工核算,但是企业管理者的思想观念没转变,严格而科学的管理往往只停留在形式上,所以,犯罪分子利用内部防范制度的薄弱环节,未授权人员非法盗取企业的商业机密,不惜以身试法,利用合法身份、滥用或盗用操作密码进行越权操作,从而达到侵吞企业财产或出卖商业机密换取钱财的目的。

4.计算机维护不当酿成的风险 

在电算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会计账目、货币现金、信息存储、文件传递等都变成了电子文件存入计算机内,通过网络进行传输。

由于会计信息存储电磁化,电算化系统下会计信息以电磁信号的形式存储在磁性介质中,是肉眼不可见的,很容易被删除或篡改而不会留下痕迹,往往使应用人员和维护人员疏忽潜在危险的存在。

(四)会计软件的局限性限制了我国电算化事业的发展

首先,多数会计电算化软件偏核算轻管理。

会计电算化将财会人员从繁重的算账、报账工作中解脱出来,并且可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加强财务管理方面。

但我国大部分单位只重视报账,忽视管理,使用会计软件的总账、工资、固定资产、报表等核算内容较多,至使会计软件开发商提供的具备管理型功能的成本核算、预算、分析等模块,内容设计过于简单,功能有够不全面,限制了电算化的管理功能。

其次,目前市场上的会计软件其通用性普遍较差。

大部分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初始化工作量较大,系统体积庞大,企业难以针对自己的需要选择完全适合的功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可能会从不同软件公司选择合适的模块,而不同的公司生产的会计软件又不能做到无缝对接,无法进行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和控制管理,更不能与企业内其它管理子系统,如人事系统集成融为一体,很难形成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再次,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没有保障。

对于企业来说,财务数据是企业的秘密,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而有些软件所谓的加密,只是对软件本身的加密,目的是为了防止盗版,不能真正做到会计数据的安全保密,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如病毒,或者其他意外情况,很难保证不会泄漏。

(五)会计电算化不能实现信息资源的完全共享

我国目前电算化仅限于会计系统,而在企业内部,会计信息与其他部门的信息是紧密相关的,如人事信息涉及到会计上的工资核算,业务部门的信息涉及到会计上的销售和购进的核算,凡此种种,各部门的信息发生变化随时都会引起会计核算数据的变化,而我国的会计软件极少有能“真正”做到“事件驱动”系统的,往往是各部门用不同的软件进行各自的管理活动,不能实现数据的及时更新和共享,这不仅是人力和财力上的浪费,更严重的是它增加了数据的差错率,降低了会计信息利用的实效性,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六)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电算化不仅要求工作人员熟练掌握会计专业知识,而且要具有相当水平的计算机专业技能,如软硬件维护。

但目前大多数的企业会计人才青黄不接,熟练操作会计核算的老一代的会计人员不精通计算机,新的财会人员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应对日益复杂的账务处理,即使通过会计电算化资格考试也只是掌握应对考试的小部分内容,一旦遇到超范围的问题,还是束手无策,只能与软件维护人员共同解决,而维护人员又基本是只懂计算机,不懂财务,双方不能很好地配合,这也成了制约电算化发展的原因之一。

四、解决会计电算化问题的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还不完善、且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使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发展,针对会计电算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更新认识,转变观念

单位领导要重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意义,并且树立以财会人员为核心的“人本主义思想”。

它包括三层含义:

一是计算机是人们引入会计工作的先进工具,而不是会计工作的全部;

二是会计电算化运行环境是由财会人员、计算机专业人员及广大的职员营造和构建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离不开运行环境;

三是会计制度的设计、财务数据的分析、以及各种预测和规划工作主要是由财会人员完成,会计专业人才在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

计算机专业人才固然必不可少,但会计人员的作用更加重要。

报账型会计是以程序化工作为主,但管理型会计则以非程序化工作为主。

针对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市场,计算机无法取代财会人员非程序化的分析、预测和控制工作,而只能是财会人员的工具。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为会计人员将其精力主要投向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以降低成本和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二)加大对“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

知识经济对于企业的财务信息的加工与输出具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未来会计软件要实现更高层次的网络化信息处理。

这一发展趋势,势必要求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人员在会计和计算机两个领域都非常有专长,成为这两个领域里的行家里手。

1.对现有财会人员的在职培训

我国大多数财会人员过去一直从事手工会计核算,财会知识比较全面,技术比较娴熟。

会计电算化普及后,应重点培训他们计算机操作的技能,培训的模式可以先从计算机基础知识入手,然后逐渐向计算机网络知识过渡。

2.对院校专业结构的调整

目前我国财经高等院校和大部分综合类高等院校、成人高校和新兴的职业技术学院都开设有计算机专业和财会专业。

但从横向上看,这两个专业在课程的设置上还存在着“单打一”的现象,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知识和财会知识的结合程度比较肤浅。

五.防范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风险的对策 

(一)外部环境的完善 

1.完善会计电算化的规范化管理 

对于会计规范化管理,主要是通过国家颁布的指定的会计准则和具体的会计准则来进行的。

只有用会计准则指导会计业务,才能规范会计行为。

在会计电算化普及的今天,用会计准则同样可以规范会计电算化行为。

规范的具体内容有:

财务会计软件采用的标准、具体业务处理、人员职责等。

财务部新颁布《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便是完善会计电算化规范的最好准则。

2.开发全过程实行严格管理 

开发商与用户应加强在线测试。

在软件开发和应用过程中,开发商与用户应加强交流,充分测试。

例如,用户通过网络向开发商提出要求或建议,开发商通过网络把软件传送给用户。

双方在软件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开发商可通过网络对用户的系统进行定期在线测试,一旦发现问题,应进行升级,以便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试运行。

系统完成开发后必须反复测试,证明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交付使用,不能边检测、边使用、边补救。

制定应急计划。

系统设计完成后,开发方应编制与系统相关的运行文件,并提出有关注意事项,以使在出现意外情况时能够有条不紊地采取相应措施,使用单位也应制订自己的应急计划,以备急需。

令人担忧的是,不少单位恰恰忽视了这一关键步骤,没有起码的应急计划,系统一旦出现故障,后果不堪设想,损失将是巨大的。

加强风险控制,保证信息安全。

一方面制订各种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强风险控制;

另一方面加强对员工的信息安全教育,严禁XX人员上机操作,禁止连接互联网及其它与业务无关的终端,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并安装“病毒防火墙”,防止人为非法破坏数据。

实践证明,严格、有效的管理制度是信息安全的最好保障。

(二)单位内部机制的加强 

1.建立严密科学的计算机风险控制系统 

首先,合理设置内部机构,科学划分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

其次,规范内部操作制度,保证单位内部机构、岗位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设置和分工,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2.建立健全一整套会计电算化模式下的规章制度 

为了形成良好的内控环境,应建立一整套会计电算化模式下健全的规章制度。

这些内控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

不兼容权限分离原则。

对会计电算化权限严格控制,凡上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授权,禁止原系统开发人员接触或操作计算机,非计算机操作人员不允许任意进入机房,系统应有拒绝错误操作功能。

相互制约原则。

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数据输入、处理、输出的控制,明确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的职责范围。

安全、保密原则。

安全主要是对软硬件、文档的安全检查保障控制。

保密主要是建立设备设施安全措施、档案保管安全控制、联机接触控制等;

使用侦测装置、防伪措施和系统监控等。

内部防范原则。

主要解决个人垄断现象以及对系统管理人员的监管控制问题。

所有这些都是制定会计电算化规章制度必须加以考虑的问题。

3.计算机操作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的职责要严格界定 

计算机操作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的职责要严格界定,严禁计算机专业管理人员直接接触实际业务操作,系统管理主要负责系统的硬软件管理工作,从技术上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业务操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程序,擅自改动程序内容。

也不得将自身业务交与他人操作。

系统管理岗位应保持相对稳定,若有变动应办理严格的交接手续和密码更换手续。

分工科学,责任明确,各岗位都要得到一定的授权,并用密码控制。

防止非法操作、越权操作。

这样人员互相制约和内部牵动,能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并能及时发现错误。

4.建立防病毒措施

为了避免数据丢失,严格限制使用业务用计算机软硬盘进行非业务处理,可采用移动硬盘,U盘等多种硬件设备进行数据备份,做到有备无患。

对会计数据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监督电算化过程中数据保存形式的安全性、合法性,防止非法删除、修订和篡改历史会计数据及对电算化系统运行各环节进行检查,防止出现漏洞。

计算机内的会计业务数据不得随意拷贝,未经批准不得用于调试程序,不得用于培训人员,进入机房必须两人以上;

需要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送的会计数据,应采取安全性措施;

备份的会计业务数据,应专人保管,非工作时间加锁入库,严密调阅手续,不得随意拷贝、携带、转借备份的数据信息。

实行数据通信控制时,在传输过程中采用数据加密,回响检查等技术手段进行会计电算化的规范管理。

5.建立和完善电脑报警装置 

防范外部攻击,加快建立立法进程,完善电脑报警装置。

计算机立法主要是为了防止计算机从设计到实际运行全过程的计算机犯罪行为的发生。

财务系统应加紧研究制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促进单位内部制约机制不断完善。

  防范外部攻击和计算机病毒最为有效的措施就是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财会人员的防御外部攻击和计算机病毒业务能力;

其次,加强网络的安全设施建设,健全并严格执行防范管理制度。

(三)用法律手段来统一和规范会计软件标准,提高会计软件质量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由于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致使不同的软件开发商生产的软件品种多、软件数据格式及模块划分不一致、数据接口不兼容、质量参差不齐,应通过规范软件标准、加强软件质量管理和强化商家售后服务,实现会计软件的标准化,电算化软件的各个模块划分统一,并生产成“标准件”,可以实现不同软件的无缝对接,以提高会计软件的质量。

1.提高开发人员和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关键是应用,会计电算化要得到全面的发展,必须走全员化的道路。

对软件开发企业来说,产品的市场化程度关键取决于软件开发人员素质和大型系统软件的实施力量,培养和造就一批精通财会和计算机业务的双栖人才至关重要。

2.实现我国会计电算化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

财务信息作为企业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使得财会管理必然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因此,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和发展会计电算化。

现行的单位会计软件虽然已开始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过渡,但总体上讲,模块不能适应管理需要,要真正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势,为单位管理服务,必须将其纳入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以财务为中心的“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

3.会计软件开发走国际化的道路

目前国际会计软件具有的特点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