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72498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3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市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市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市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市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市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市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市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市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市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市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市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市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市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市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市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市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市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市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市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

《市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市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

市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市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最新】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人眼的虹膜有褐色的和蓝色的,褐色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蓝色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且这对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已知一个蓝眼男人与—个褐眼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孩子的可能性是

A.1/2B.1/4C.1/8D.1/6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

A.纯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

B.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显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

C.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隐性的后代

D.杂种显性个体自交产生显性和隐性的后代

3.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合子,可使杂交实验结果更可靠

B.进行人工杂交时,必须在豌豆花未成熟时除尽母本的雄蕊

C.在统计时,F2的数量越多,理论上其性状分离比越接近3:

1

D.孟德尔提出杂合子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

1的假说,并通过实际种植来演绎

4.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番茄的果实颜色中,黄色为显性性状

B.实验组1的亲本基因型:

红果为AA,黄果为aa

C.实验组2的Fl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

D.实验组3的F1中黄果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

5.家鼠的灰毛和黑毛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灰毛对黑毛为显性。

现有一只灰毛雌鼠(M),为了确定M是否为纯合子(就毛色而言),让M与一只黑毛雄鼠交配,得到一窝共4个子代。

不考虑变异,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若子代出现黑毛鼠,则M—定是杂合子

B.若子代全为灰毛鼠,则M—定是纯合子

C.若子代中灰毛雄鼠:

黑毛雌鼠=3:

1,则M—定是杂合子

D.若子代中灰毛雄鼠:

黑毛雌鼠=1:

1,则M—定是杂合子

6.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下表中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显性性状和纯合子分别为()

杂交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数量

甲(顶生)×乙(腋生)

101腋生,99顶生

甲(顶生)×丙(腋生)

198腋生,201顶生

甲(顶生)×丁(腋生)

全为腋生

 

A.顶生;甲、乙B.腋生;甲、丁

C.顶生;丙、丁D.腋生;甲、丙

7.某生物种群中,隐性个体的成体没有繁殖能力。

一个杂合子(Aa)自交,得到子一代(Fl)个体。

F1个体自交,F2中有繁殖能力的个体占F2总数的

A.8/9B.1/9C.5/6D.2/3

8.在性状分离模拟实验中,甲、乙两只小桶中都放有标记D、d的两种彩球。

下列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桶中的D、d两种彩球的数量一定要相等

B.乙桶中的D、d两种彩球的数量一定要相等

C.甲桶中的D彩球可以比乙桶中的D彩球多

D.甲、乙两桶中彩球总数一定要相等

9.最能正确表示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

A.

B.

C.

D.

10.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Fl的表现型比例是()

A.9∶3∶3∶1B.1∶1∶1∶1

C.3∶l∶3∶lD.3∶1

11.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盘状(D)对球状(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下列不同亲本组合所产生的后代中,结白色球状果实最多的一组是

A.WwDd×wwddB.WWDd×WWdd

C.WwDd×wwDdD.WwDd×WWDD

12.有两个纯种的小麦品种,一个抗倒伏(d)但易感锈病(r),另一个易倒伏(D)但能抗锈病(R),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让它们进行杂交得到F1,F1再进行自交得到F2,F2中出现了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品种。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F2中出现的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品种都能稳定遗传

B.F1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结合的概率相同

C.F2中出现的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品种的数量占F2总数的9/16

D.F2中易倒伏与抗倒伏的数量比为3:

1,抗锈病与易感锈病的数量比为3:

1

13.正常结球甘蓝植株的紫色叶对绿色叶为显性,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

如下表是甘蓝杂交实验的统计数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结球甘蓝叶色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表中组合①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

C.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

D.组合②的F1与绿色叶甘蓝杂交,理论上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3:

1

14.孟德尔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

3:

3:

1,与F2出现这种比例无直接关系的是()

A.亲本必须是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

B.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

1:

1:

1

C.F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F1的雌、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都能发育成新个体

15.下面为某同学总结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联系图,有些联系是错误的,其中全为错误联系的选项是

A.①⑤⑧B.①③④C.⑦⑧D.⑤⑧

16.减数分裂过程中每个四分体具有

A.4个着丝点B.4个DNA分子

C.2条姐妹染色单体D.2对染色体

17.血友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正常情况下,下列各项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携带此基因的母亲把基因传给她的儿子

B.患血友病的父亲把基因传给他儿子

C.患血友病父亲把基因传给他的女儿

D.携带此基因的母亲把基因传给她的女儿

18.精子内的顶体由高尔基体特化而来。

受精时顶体膜与精子细胞膜融合,释放顶体酶使卵子外层形成孔洞,以利于精卵融合形成受精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顶体内储存的顶体酶是在精子的溶酶体中合成的

B.精子游向卵子所需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C.顶体膜和精子细胞膜融合体现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D.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

19.如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B.图乙一定为初级卵母细胞

C.图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D.图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20.如图是二倍体生物体内某细胞图,关于此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此图可表示次级卵母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

B.在此细胞形成过程中曾出现过2个四分体

C.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为4条

D.该细胞中有4条染色单体

21.人的卵原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不考虑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一个人的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可能形成的卵细胞的种类数和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卵细胞的种类数分别是

A.222和23B.232和1C.223和1D.223和46

22.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

A.无性繁殖、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B.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

C.

有丝分裂、二分裂和无丝分裂D.细胞增殖、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

23.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

C.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

D.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的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24.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假说一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下面是人类探明基因神移踪迹的历程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

遗传因子(基因)

②萨顿研究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提出假说:

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摩尔根进行果杂交实验:

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A.①假说一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假说一演绎法

B.①假说一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类比推理

C.①假说一演绎法②假说一演绎法③类比推理

D.①类比推理②假说一演绎法③类比推理

25.下列关于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决定的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是患者,人群中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B.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子女各占1/2患病

C.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

D.表现正常的夫妇,性染色体上也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26.结合下表分析,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子代中雌果蝇均为红眼,雄果蝇均为白眼

B.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子代中雌果蝇均为白眼,雄果蝇均为红眼

C.芦花公鸡与非芦花母鸡交配,子代中公鸡均为非芦花,母鸡均为芦花

D.芦花母鸡与非芦花公鸡交配,子代中公鸡均为芦花,母鸡均为非芦花

27.如图是科学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下列有关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A.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

B.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该染色体上基因呈线性排列

D.该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在果蝇的每一个细胞中都能表达

28.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C.生殖细胞中不含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

29.蜜蜂种群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组成,下图显示了蜜蜂的性别决定过程,据图判断,蜜蜂的性别取决于(  )

A.XY性染色体B.ZW染色体

C.性染色体数目D.染色体数目

30.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RXr

B.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1/16

C.雌、雄亲本产生含Xr配子的比例相同

D.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r的极体

31.处于下列各时期的细胞中既含同源染色体,又含染色单体的是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②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③有丝分裂后期

④有丝分裂中期

⑤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A.①②③B.④⑤⑥

C.①④⑤D.②③⑥

32.经测定某生物体内遗传物质中嘧啶占全部碱基的65%,嘌呤占全部碱基的35%,此生物最可能是

A.黄瓜B.T2噬菌体C.白鼠D.烟草花叶病毒

33.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对S标记的噬菌体一组(甲组)不进行搅拌、P标记的噬菌体一组(乙组)保温时间过长,其结果是()

A.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B.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C.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D.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34.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对这两个实验的研究方法可能有①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②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都运用了①和②B.前者运用了①,后者运用了②

C.前者只运用了①,后者运用了①和②D.前者只运用了②,后者运用了①和②

35.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36.下面是对大肠杆菌DNA分子图示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图中2是核糖,属于五碳糖

B.图中的碱基对3和4可能是G-C,也可能是A-T

C.图中5和6可能为G-A

D.1、2、3构成了一个脱氧核糖核苷酸分子

37.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之间最可能相同的是

A.碱基对的排列顺序B.磷酸二酯键的数目

C.初步水解产物的种类D.(A+T)/(G+C)的比值

38.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

T:

G:

C=l:

2:

3:

4,则有关该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

B.含有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0个

C.4种含氮碱基A:

T:

G:

C=3:

3:

7:

7

D.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

39.已知某双链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4%,其一条链中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和18%,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A.34%和16%B.34%和18%C.16%和34%D.32%和18%

40.下列关于染色体、核DNA、核基因三者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者行为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B.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C.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

D.在生物的繁衍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

二、实验题

41.某生物兴趣小组对学校草坪的某种雌雄同花的植物进行了遗传学研究,发现该种植物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

他们查阅资料后发现,该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为了对该对性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该小组随机取红花和白花植株各60株均分为三组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杂交方案

杂交结果

A组

红花×红花

红花:

白花=14:

1

B组

红花×白花

红花:

白花=7:

1

C组

白花×白花

全为白花

根据以上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________组结果,可以判断________花为显性。

(2)试解释A组结果没有出现3:

1性状分离比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组亲本的红花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

(4)要判断A组杂交结果中某红花植株是否为纯合体,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2.如图是赫尔希和蔡斯研究遗传物质实验中的物质示意图及实验过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3中用35S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标记元素所在部位是图2中的________。

如果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标记元素所在部位是图1中的________。

(2)赫尔希和蔡斯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其原因之一是噬菌体只由________组成。

(3)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搅拌的目的是:

________离心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仅有图3的实验过程,________(能或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非选择题

43.下图为某家族系谱图,图中斜线阴影表示的是甲种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患者,黑色表示红绿色盲(相关基因用B、b表示)患者。

请据图回答:

(1)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是(显、隐)________性遗传。

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Ⅲ-2表现型正常,且与Ⅲ-3为双胞胎,则III-3不患甲病的可能性为________。

(3)图中I-4的基因型是________,I-3的基因型是____。

(只写与色盲有关的基因型)

(4)若图中Ⅱ-4为纯合子,则Ⅳ-1两病兼患的概率是________。

44.下图中编号①~⑤的图像是显微镜下拍到的百合(正常体细胞中有12对同源染色体)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

请回答问题:

(1)将捣碎的花药置于载玻片上,滴加________染色1~2min,制成临时装片。

在光学显微镜下可通过观察细胞中________的形态、数目和位置的变化来判断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

(2)据图分析,图②中细胞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________,非同源染色体________。

图③中细胞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________,并且_______________间发生交叉互换。

请将上述观察到的细胞图像按减数分裂的时序进行排序:

①→________。

(3)图③中的细胞有________个四分体,图⑤的每个细胞中含姐妹染色单体________条。

参考答案

1.A

【分析】

本题考查分离定律,考查分离定律的应用。

计算后代为蓝眼孩子的概率,首先应推算双亲的基因型。

根据亲代的表现型和女性的母亲为蓝眼可确定双亲的基因型。

【详解】

设等位基因为A、a,蓝眼男人的基因型为aa,褐眼女人一定含有其蓝眼母亲遗传的蓝眼基因,其基因型为Aa,产生含a基因卵细胞的概率为1/2,所以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孩子的可能性是1/2,选A。

2.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分离定律,考查对性状分离概念的理解。

明确性状分离现象中亲代和子代的表现型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杂种显性个体自交产生显性和隐性后代的现象。

A项、B项亲代和子代表现型均与性状分离概念不符合,A项、B项错误;C项亲代基因型和表现型不符合性状分离概念,C项错误;D项亲代和子代表现型均与性状分离概念符合,D项正确。

【点睛】

本题易错选C项,错因在于对性状分离概念认识不清。

性状分离现象中,亲本应为杂合子,子代应同时出现显性和隐性性状。

3.D

【分析】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详解】

A、在统计时,F2的数量越多,理论上其性状分离比越接近3:

1,A正确;

B、进行人工杂交时,必须在豌豆花未成熟前除尽母本的雄蕊,防止自交,B正确;

C、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合子,可使杂交实验结果更可靠,C正确。

D、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内容是:

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D错误;

故选D。

4.C

【解析】

从实验2中可以看出,红果跟黄果杂交,后代只出现红果没有黄果,说明黄果为隐性,红果为显性,A项错误;实验组1的子代红果∶黄果=1∶1,则实验1的亲本基因型:

红果为Aa,黄果为aa,B项错误;实验2的亲本基因型:

红果为AA,黄果为aa,实验2的F1中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Aa,C项正确;因为实验3的F1中黄果为隐性,所以其基因型为aa,D项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

解题的关键是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表格,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根据题意和表格分析可知:

实验组2中红果×黄果的后代只有红果,说明红果为显性性状。

据此答题。

5.B

【详解】

A、灰毛对黑毛为显性。

灰毛雌鼠M与一只黑毛雄鼠交配,得到一窝共4个子代。

若子代出现黑毛鼠,则M—定是杂合子,A正确;

B、因子代的数量非常少,即使子代全为灰毛鼠,也不能确定M—定是纯合子,B错误;

CD、子代中出现了黑毛雌鼠,说明M必然含有控制黑毛性状的基因,因此,无论子代中灰毛雄鼠与黑毛雌鼠的比例是3:

1,还是1:

1,则M—定是杂合子,C、D正确。

故选B。

【点睛】

只有控制黑毛性状的隐性基因纯合时,家鼠才表现出黑毛性状。

子代黑毛鼠含有的控制黑毛性状的隐性基因,其中之一必然来自M。

可见,若子代出现黑毛鼠,则M—定是杂合子。

6.B

【分析】

1、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判断显隐性的方法:

①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双亲均为纯合子;②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均为杂合子。

2、测交是指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1∶1。

【详解】

根据杂交组合③中可以看出,甲(顶生)×丁(腋生),后代全为腋生,因此可以确定腋生为显性性状,顶生为隐性性状。

由于杂交组合③后代没有发生性状分离,因此亲本全为纯合子,即甲为隐性纯合子,丁为显性纯合子;而杂交组合①和②的后代均发生1:

1的性状分离,因此可以确定乙和丙均为杂合子,B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解题关键在于以“杂交组合③中的亲本、子代的表现型及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切入点,明辨腋生对顶生为显性性状,甲与丁均为纯合子,在此基础上,围绕“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依据杂交组合①与杂交组合②的子代的性状分离比判断乙和丙的基因组成。

7.C

【分析】

根据题意,一个杂合子(Aa)自交,F1个体中,有AA、Aa和aa三种基因型,但aa的成体没有繁殖能力,所以有繁殖能力的是AA和Aa,比例为1:

2,据此分析。

【详解】

由分析可知,F1个体中,AA占1/3,Aa占2/3。

1/3AA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而2/3Aa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1/4AA、1/2Aa、1/4aa),因此F2中有繁殖能力的个体占F2总数=1-aa=1-2/3×1/4=5/6。

故选C。

8.D

【解析】甲、乙桶中的D、d两种彩球表示雌配子或雄配子中的含等位基因的配子,所以其数量一定要相等,即比例为1:

1,AB正确;由于两小桶内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而雌雄配子的数目不一定相等,一般都是雄配子多于雌配子,C正确、D错误。

9.D

【详解】

A、图A中只有一对等位基因,不能发生基因自由组合,A错误;

B、图B表示双杂合子自交,不能体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B错误;

C、图C中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能自由组合,C错误;

D、自由组合的实质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正确。

故选D。

10.C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在杂合子的细胞中,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的时间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

【详解】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Aa×aa→1Aa、1aa,Bb×Bb→1BB、2Bb、1bb,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所以它们的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1)×(3∶1)=3∶1∶3∶1。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需要考生能够从一对基因出发推知多对基因。

11.B

【解析】

【分析】

据分析可知,白色球状果实即W_dd,据此分析。

【详解】

A.WwDd×wwdd,后代结白色球形果实(W_dd)的概率=1/2×1/2=1/4;

B.WWDd×WWdd,后代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