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广东指标体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72623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幸福广东指标体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幸福广东指标体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幸福广东指标体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幸福广东指标体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幸福广东指标体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幸福广东指标体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幸福广东指标体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幸福广东指标体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幸福广东指标体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幸福广东指标体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幸福广东指标体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幸福广东指标体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幸福广东指标体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幸福广东指标体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幸福广东指标体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幸福广东指标体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幸福广东指标体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幸福广东指标体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幸福广东指标体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幸福广东指标体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幸福广东指标体系.docx

《幸福广东指标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幸福广东指标体系.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幸福广东指标体系.docx

幸福广东指标体系

幸福广东指标体系

(一)建设幸福广东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

指标

权重(%)

编号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权重(%)

珠三角地区

粤东西北地区

珠三角地区

粤东西北地区

珠三角地区

粤东西北地区

就业和收入

14

14

A1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30

30

A2

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30

30

A3

城镇最高最低组别收入比

城镇最高最低组别收入比

10

10

A4

农村最高最低组别收入比

农村最高最低组别收入比

10

10

A5

劳动者报酬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劳动者报酬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10

10

A6

城镇登记失业率

城镇登记失业率

10

10

教育和文化

9

10

B1

规范化幼儿园达标率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20

20

B2

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覆盖率

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覆盖率

25

25

B3

职业技能培训人数占从业人员比重

职业技能培训人数占从业人员比重

25

25

B4

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

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

15

15

B5

年人均参与文化活动次数

年人均参与文化活动次数

15

15

医疗卫生和健康

9

10

C1

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

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

20

25

C2

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量占比

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量占比

20

25

C3

人均拥有体育场地设施面积

人均拥有体育场地设施面积

30

25

C4

城乡居民体质达标率

城乡居民体质达标率

30

25

社会

保障

12

12

D1

每万人拥有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数

每万人拥有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数

20

20

D2

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20

20

D3

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20

20

D4

外来务工人员工伤保险覆盖率

外来务工人员工伤保险覆盖率

20

20

D5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城乡人均消费支出比例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城乡人均消费支出比例

20

20

消费和住房

12

12

E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30

30

E2

城镇发展型消费占消费支出比重

城镇发展型消费占消费支出比重

20

15

E3

农村发展型消费占消费支出比重

农村发展型消费占消费支出比重

20

15

E4

 

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建设完成率

 

20

E5

城镇保障性住房任务完成率

城镇保障性住房任务完成率

30

20

公用

设施

6

7

F1

 

农村饮用水安全普及率

 

25

F2

 

行政村通客运班车率

 

25

F3

城市每万人公交车辆拥有量

城市每万人公交车辆拥有量

60

25

F4

每万人拥有城乡社区服务设施数

每万人拥有城乡社区服务设施数

40

25

社会

安全

10

10

G1

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25

25

G2

食品和药品安全指数

食品和药品安全指数

35

35

G3

万人治安和刑事警情数

万人治安和刑事警情数

40

40

社会

服务

7

7

H1

每万人持证社工人数

每万人持证社工人数

25

25

H2

困难群众救助覆盖率

困难群众救助覆盖率

25

25

H3

每万人行政效能投诉量

每万人行政效能投诉量

25

25

H4

信访案件按期办结率

信访案件按期办结率

25

25

权益

保障

8

8

I1

涉及民生重大决策的民调率和听证率

涉及民生重大决策的民调率和听证率

20

20

I2

行政复议案件按时办结率

行政复议案件按时办结率

20

20

I3

法院案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

法院案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

20

20

I4

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达标率

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达标率

20

20

I5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

20

20

人居

环境

13

10

J1

森林覆盖率

森林覆盖率

15

15

J2

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5

15

J3

村庄规划覆盖率

村庄规划覆盖率

15

15

J4

城市全年空气二级以上天数比例

城市全年空气二级以上天数比例

15

15

J5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5

15

J6

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15

15

J7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10

10

(二)广东群众幸福感测评指标体系

序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备注

1

对个人幸福程度的总体评价

 

2

个人发展

工作状况满意度

 

3

收入状况满意度

 

4

个人发展前景预期满意度

 

5

有尊严生活的满意度

 

6

生活质量

教育状况满意度

 

7

社会保障水平满意度

 

8

医疗服务水平满意度

 

9

住房状况满意度

 

10

交通出行状况满意度

 

11

社区(村)服务设施满意度

 

12

体育健身满意度

 

13

城乡居民出游服务满意度

 

14

必要休闲时间保障程度

 

15

精神生活

人际社交满意度

 

16

家庭和谐度

 

17

文化娱乐生活满意度

 

18

社会环境

生产或创业环境满意度

 

19

社会诚信度

 

20

消费环境满意度

 

21

社会治安满意度

 

22

社会文明状况满意度

 

23

食品药品安全满意度

 

24

社会公平

社会分配公平满意度

 

25

诉求表达渠道满意度

 

26

司法公正满意度

 

27

民主决策参与程度

 

28

选举权利保障程度

 

29

政府服务

政府工作效率满意度

 

30

政府服务态度满意度

 

31

突发事件处理满意度

 

32

政务公开满意度

 

33

廉政建设满意度

 

34

生态环境

饮用水质量满意度

 

35

空气质量满意度

 

36

卫生状况满意度

 

37

绿化建设满意度

 

附件:

1.建设幸福广东评价指标体系指标解释

2.幸福广东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附件1

建设幸福广东评价指标体系指标解释

A、就业和收入

A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主要用于再生产投入和当年生活消费支出,也可用于储蓄和各种非义务性支出。

它反映一个地区的农村居民平均收入水平。

A2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指城镇单位的在岗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到的货币工资额。

它表明一定时期在岗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在岗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

计算方法为:

报告期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除以报告期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人数。

A3城镇最高最低组别收入比

是反映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标。

按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低对城镇居民进行五等份分组,分为低收入户、中低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高收入户及高收入户,城镇最高最低组别收入比是指最高收入户和最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

A4农村最高最低组别收入比

是反映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标。

按人均纯收入高低对农村居民进行五等份分组,分为低收入户、中低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高收入户及高收入户,农村最高最低组别收入比是指最高收入户和最低收入户人均纯收入的比值。

A5劳动者报酬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

包括劳动者获得的各种形式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既包括货币形式的,也包括实物形式的,还包括劳动者所享受的公费医疗和医药卫生费、上下班交通补贴、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

地区生产总值(GDP)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两者比重=劳动者报酬/地区生产总值×100%。

A6城镇登记失业率

指报告期末登记失业人员期末实有人数占期末从业人员人数与登记失业人员期末实有人数之和的比例。

B、教育和文化

B1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指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总数与15~17周岁适龄青少年人口数之比,是衡量高中阶段教育规模的指标。

其中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人数包括高中阶段教育的所有学生,含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普通高中、成人高中的在校生。

规范化幼儿园覆盖率

指当地达到规范化标准的幼儿园占当地幼儿园总数的比例。

B2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覆盖率

指当地达到规范化标准的义务教育学校占当地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比例。

规范化学校达标按《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试行)》有关标准认定。

B3职业技能培训人数占从业人员比重

指报告期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人数与从业人员总数之比。

B4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

指按常住人口计算,每万人拥有各级政府或社会投资兴建的,向公众开放用于开展公共文化活动的公益性文化场地设施面积数。

公共文化设施面积,是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公益性文化场馆的室内业务用房面积,不含室外文化设施面积。

公益性文化场馆包括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行政村和社区文化室(含农家书屋)。

B5年人均参与文化活动次数

指一个地区平均每年观看电影、文艺演出和各类展览,以及参加群众文化活动的受众总人次数与当地人口数之比。

C、医疗卫生和健康

C1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

指一个地区每千人拥有的医院(含卫生院)病床数量。

该指标用于反映一个地区的医疗卫生设施状况。

C2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量占比

指当年基层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占当地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的比例。

基层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院、一级医院、妇幼保健院、专科疾病防治院(含未定等级的县以下相应机构)、妇幼保健所(站)、专科疾病防治所(站)、门诊部、诊所(医务室、卫生所)、村卫生室的总诊疗人次之和。

C3人均拥有体育场地设施面积

指报告期内平均每人拥有体育场地面积。

其中体育场地是指由各级政府举办或者社会力量举办的,向公众开放用于开展体育活动的体育场地设施,包括各类大型体育场地设施、全民健身广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学校、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不含高尔夫球场、海滨浴场、绿道、登山步道等)。

C4城乡居民体质达标率

指报告期内通过抽样测试方式对城乡居民进行体质测定评价,总评分达到合格以上的人数占抽样测试总人数的比率。

D、社会保障

D1每万人拥有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数

指每万人口拥有的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的床位数。

它反映社会福利设施状况。

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数是指提供食宿,不以盈利为目的收养性社会福利服务机构的床位数。

收养性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分事业单位、企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3类。

包括革命伤残军人修养院、复退军人慢性病疗养院、复退军人精神病院、光荣院、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精神病人福利院、老年收养性机构(敬老院、养老院、老年公寓)等。

D2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指本省户籍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农村老年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比例。

D3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三者之和占常住人口数的比例。

D4外来务工人员工伤保险覆盖率

指在本统筹地区参加工伤保险的外来务工人员占在本地区各类用人单位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的比例。

D5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城乡人均消费支出比例

指一个地区的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当地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值。

该指标反映低保对象的生活保障水平。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按照当地维持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煤气)费用以及未成年人义务教育费用确定。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统计、物价等部门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城乡人均消费支出分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E、消费和住房

E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度量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水平随着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反映居民家庭购买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它是宏观经济分析、决策、调控和价格总水平监测以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

其按年度计算的变动率通常被用来作为反映通货膨胀(或紧缩)程度的指标。

E2城镇发展型消费占消费支出比重

指城镇居民用于发展需求的消费,现阶段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健康保健和交通通信等消费。

发展型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反映消费水平提高的状况。

E3农村发展型消费占消费支出比重

指农村居民用于发展需求的消费,现阶段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健康保健和交通通信等消费。

发展型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反映消费水平提高的状况。

E4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建设完成率

指当地上年度实际完成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建户数占全省下达的五年任务比例。

E5城镇保障性住房任务完成率

是指当地上年度完成住房保障任务占与省签订住房保障工作目标任务的比率。

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包括保障性住房(廉租住房保障、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林业、农垦、城市棚户区改造)。

从2010年起,国家、省及市县都层层签订了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该目标责任的完成直接体现我省住房保障工作的成果。

F、公用设施

F1农村饮用水安全普及率

指辖区内农村(县城城关镇以下)人口中获得清洁、安全的饮用水的人口比例。

农村饮用水安全按指标体系分为安全、基本安全和不安全三个档次,评价指标包括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四项,四项指标中只要有一项低于安全或基本安全最低值,就定为饮用水不安全。

F2行政村通客运班车率

指有通客运班车条件并已开行(始发或途经)基本满足当地出行需求的客运班车的行政村占总行政村的比例。

有通客运班车条件的行政村是指全省按照省交通运输厅、省公安厅和省安全监管局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广东省农村客运班车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设定的条件予以排查后,经公示确认该行政村已通达公路且具备客车安全通行条件。

F3城市每万人公交车辆拥有量

指按城市人口计算的每万人平均拥有公共交通运营车标台数。

城市公共交通车辆包括公共汽车、电车和轨道交通(地铁、轻轨、有轨电车)。

其中,公交车标台数使用交通部门提供的数据计算(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按一定比例折算成公交车标台数),城市人口总数使用常住人口计算。

该指标用来衡量城市居民整体的出行方便程度,可以反映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每万人公交车辆拥有量=(公共交通运营车标台数/城市人口数)×100%

F4每万人拥有城乡社区服务设施数

指每万人口拥有的城镇和农村社区服务设施数。

该指标反映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状况。

社区服务设施是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活动或服务的场所。

分为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和其他社区服务设施。

每万人公交车辆拥有社区服务设施数=(各市城乡社区服务设施数/各市人口)

G、社会安全

G1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是指一个地区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该指标可以反映一个地区安全生产状况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G2食品和药品安全指数

由食品安全指数和药品安全指数构成。

一、食品安全指数由两部分构成:

重点品种食品监测合格情况及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情况。

(一)重点品种食品监测合格指标。

选取社会公众最常食用的七大类食品,包括米及米制品、面及面制品、肉及肉制品、农产品(蔬菜、水果)、水产品(淡水鱼、近海海鱼)、乳及乳制品、食用油作为监测对象,评估重点品种食品监测平均合格率并赋予评分分值。

重点品种食品监测平均合格率=∑每类重点品种食品监测合格样品数/七大类重点品种食品监测样品总数×100%。

其中,每类重点品种食品的一份样品在监测项目中只要有一项不合格,则判定为此份样品不合格。

(二)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指标。

根据辖区内本年度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情况(食物中毒发生人数),评估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率并赋予评分分值。

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率=辖区内本年度食物中毒人数/本辖区人口数(单位:

1/百万)。

二、药品安全指数由药品评价性抽验合格率、监督抽验靶向命中率以及国家基本药物抽验执行情况3部分合成的指数。

药品安全指数=药品评价性抽样合格率×60%+监督抽验靶向命中率×15%+国家基本药物抽验执行情况×25%

G3万人治安和刑事警情数

指在一定时期内每万人口中发生的治安和刑事警情数。

治安和刑事警情数覆盖了从轻微到严重的案(事)件,可从量和质上综合反映社会治安状况。

H、社会服务

H1每万人持证社工人数

指每万人中持有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

该指标反映为社会工作提供服务的人员状况。

H2困难群众救助覆盖率

指一个地区接受社会救助的困难群众人数占该地区困难群众总人数的比重。

困难群众包括:

低保人群、残疾人、农村五保对象、三无对象。

三无对象包括:

成乡居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包括孤儿、城市孤老等。

H3每万人行政效能投诉量

该指标主要反映各级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效能方面的具体表现,通过对受理的每万人合理投诉数量进行统计、排名,从而对政府勤政情况做出较全面的评估。

H4信访案件按期办结率

指信访案件在指定办理期限内办结的数量占信访案件总量的比例。

信访案件办结率=(按期办结的信访案件数/全部信访案件数)×100%

I、权益保障

I1涉及民生重大决策的民调率和听证率

涉及民生重大决策的民调率是指涉及民生的重大决策制定过程中举行听证数量占制定涉及民生的重大决策数量的比重,是反映决策制定民主决策和公众参与的重要指标。

涉及民生重大决策民调率是指群众对涉及民生重大决策过程及结果的满意程度。

目前,该指标因未有现行的统计制度而无法提供数据,今年暂不纳入指标体系进行测评,但该指标有利于今后推动相关工作,故将其保留,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相应统计制度,从2012年开始进行测评。

I2行政复议案件按时办结率

指在某一时间段内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在法定期限内办结的比率。

该比率是衡量行政复议机关是否按照法定程序办理行政复议案件的重要指标,反映地方政府依法行政水平,激励各市重视行政复议能力建设,依法保障公众的行政复议请求权利。

I3法院案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

指一定时期内人民法院在法定审理期限内办结的各类案件数与总结案数的比值。

法定审限内结案率高,反映审判有效率。

I4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达标率

指实行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居)数占当地村(居)总数的比值。

该指标是评判城乡基层党风政风好坏的重要标志,也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政权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目前,该指标因未有现行的统计制度而无法提供数据,今年暂不纳入指标体系进行测评,但该指标有利于今后推动相关工作,故将其保留,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相应统计制度,从2012年开始进行测评。

I5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

指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在法定审限内审结案件的效率。

J、人居环境

J1森林覆盖率

指以行政区域为单位森林面积与土地面积的百分比。

森林面积,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和竹林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面积、农田林网以及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的覆盖面积。

J2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是指报告期末地级以上市城区内平均每人拥有的公园绿地面积。

城区人口是指地级以上市城区报告期末的城区户籍人口和居住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

城区公园绿地面积以遥感测试的数据为依据。

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年末公园绿地面积/年底城市人口总数)×100%

J3村庄规划覆盖率

指一定区域内已编制村庄规划的自然村数量与该区域自然村总数的百分比。

村庄的建设规划是村庄在一定时期内各项建设(包括住宅、公共建筑、生产建筑以及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的统筹安排,是指导村庄建设的依据。

J4城市全年空气二级以上天数比例

指根据每年每月每日空气污染指数(API指数)统计,全年API指数≤100的天数(即优良天数)占全年有效天数的百分比。

J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包括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

其中,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是指报告期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与生活垃圾产生量的比率;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是指农村生活垃圾通过集中清运,送到集中处理场进行集中处理的垃圾量与全部垃圾量的比率。

目前农村的垃圾问题仍较为突出,按指标设立的原意,“生活垃圾处理率”包括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

但目前的统计制度,只能提供“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数据,故今年暂以“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的数据进行测评,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相应统计制度,从2012年开始进行测评。

J6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指经过城镇污水处理厂二级或二级以上处理,或其它处理设施处理(相当于二级处理),且达到排放标准的生活污水量与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总量的百分比,是反映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水平的重要指标。

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量/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总量)×100%

J7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指水质达标功能区的个数占所有参评水功能区个数的比例。

水功能区达标是指所有参评水质项目均满足水质类别管理目标要求的水功能区为水质达标水功能区;有任何一项不满足水质类别管理目标要求的水功能区均为水质不达标水功能区。

 

附件2

幸福广东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一、客观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包括计算三个指数:

第一是水平指数,根据各指标的当年实际完成情况计算,主要反映各市有关工作的现状;第二是发展指数,根据各指标比上年的增进情况计算,主要反映各市过去一年有关工作的成效;第三是综合指数,将水平指数和发展指数合成为综合指数。

评价结果同时公布发展指数、水平指数、综合指数三个指数。

(一)水平指数。

计算步骤:

二级指标水平指数

总水平指数

1.二级指标指数

方法1:

直接赋值法。

针对本身为百分率的正向指标。

水平指数=本年度某市实际值×100

为各市第

项指标水平指数,

为各市第

项指标的数值,则计算公式为:

(1)

方法2:

最优值比较法。

针对其他指标。

将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分为珠三角地区和粤东西北地区两类区域。

正向指标,水平指数=本年度某市实际值/本年度区域内各市实际值最大值×100;逆向指标,水平指数=本年度区域内各市实际值最小值/本年度某市实际值×100。

为各市第

项指标水平指数。

为区域内各市第

项指标

的最大值,

为区域内各市第

项指标

的最小值,则计算公式为:

(2)

正向指标

(3)

逆向指标

2.一级指标指数

将各二级指标指数乘以相对应权重(设为

)后汇总,得到各一级指标指数。

3.总水平指数

将各一级指标指数乘以相对应权重后(设为

)汇总,得到总水平指数。

设为

各市水平指数,则计算公式为:

(4)

(二)发展指数。

计算步骤:

总发展指数

二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