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手机的外部环境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73691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为手机的外部环境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华为手机的外部环境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华为手机的外部环境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华为手机的外部环境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华为手机的外部环境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华为手机的外部环境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华为手机的外部环境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华为手机的外部环境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华为手机的外部环境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华为手机的外部环境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为手机的外部环境分析.docx

《华为手机的外部环境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为手机的外部环境分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华为手机的外部环境分析.docx

华为手机的外部环境分析

华为手机外部环境分析

 

1、企业简介

华为技术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省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

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

华为于1987年在中国正式注册成立。

2、宏观环境分析

2.1政治与法律环境

2.1.1改革开放的浪潮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确定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对改革,对外开放。

在这宽松的市场条件下,一大批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起来,华为公司1987年成立,正巧赶上改革开放的浪潮,对于企业初期发展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优势,并积极相应“走出去”战略,拓展海外市场。

2.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发展完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贯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发展完善,政府对其职能也在进行改革。

首先,实行政企分开,充分给予公司、企业经营自主权,在市场上营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其次,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对政府机构进行改革。

政府简政放权,减少审批环节,给企业发展提供了较的自由,华为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体制下加上政府的简政放权条件下,获得巨大的发展优势。

2.1.3世贸组织的建立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进出口的限制越来越少,华为在此基础上积极响应“走出去”战略,华为领导层曾跟随国家领导者到国外考察,通过考察习得的容与华为本身相结合。

随后华为与IBM合作,建立自己的管理框架。

通过与IBM的合作,华为学习西方公司的最佳实践,引入了最佳的全球化视角,由此华为更加容易开辟海外市场。

2.1.4华为的法律意识

在经过了“思科诉华为案”、“华为诉沪科案”等几个著名的案件之后,华为公司对部法律资源进行了一次整合,专门成立了一个由华为的所有法律成员组成的法律部,加强了华为的法律意识。

使华为在以后的发展中不再处于被动状态。

思科起诉华为侵犯知识产权的一场官司中,华为从一开始发表“尊重知识产权”的低调反应到积极应诉,从聘请经验丰富的律师到提供技术专家和强有力证人的证词,华为都表现得理性而现实。

此外,华为公司还有其专门的《华为基本法》,这充分体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华为超强的法律意识,不仅是对华为部员工,而且涉及华为外部竞争对手之间的争端解决。

2.1.5国外法律政策的限制

华为国际化进程中,受到国外法律政策的限制和一定的技术壁垒,如2012年美国对华为和中兴展开的关于其国家通信安全的调查。

2.1.6“十三五”规划相关情况

“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完善电信普遍服务机制,开展网络提速降费行动,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等,将进一步促进通讯行业的繁荣发展。

2.2经济环境

2.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并逐渐完善

1992—2003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逐渐完善,在整个过程中逐步建立起竞争性市场经济体制,有力地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率提高,推动经济起飞。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

“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大背景下,华为公司抓住这一趋势,稳步向前发展,逐步走出一条阳关大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并逐渐完善,中国经济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状态,2008年经济危机也在增长的情况下平稳度过,华为依托中国稳定的市场条件,自由的竞争环境,获得较快发展。

同时,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应对贸易保护、绿色壁垒等贸易障碍的处理更加有实力,增强了华为海外市场竞争的实力。

2.2.2低成本路线(成本领先战略)

华为一直走低成本路线(成本领先战略)。

在消费者业务领域,获得客户的一致认可,市场进入加速发展。

华为对智能手机的销售,由中低端逐步过渡到中高端,跻身全球第一阵营。

华为逐步在世界消费者围获得一致好评,这成为华为继续开发创新的坚强后盾。

2014年华为公司的“华为+荣耀”双品牌运作,坚持精品策略,在多个国家成功进入智能手机第一阵营,华为品牌旗舰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大幅提升,P7全球发货400多万台,畅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Mate7在高端旗舰手机领域人气攀升,供不应求;荣耀品牌创立一年以来,以互联网为渠道,全球销量超过2,000万台。

2.2.3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

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这为华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大契机。

通信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是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为华为的发展也提供了非常大的空间。

2.3社会文化与自然环境

2.3.1人口变化

目前全球人口大约有73亿人,中国就有近14亿人,现在是一个信息时代,对智能手机的需求量特别大,在未来几十年,全球老龄化情况十分突出,世界人口年龄分布成倒金字塔型。

2.3.2社会态度价值取向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的价值观念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消费理念越来越理性,比较青睐于性价比高的产品,对产品销售售后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就要求企业在产品研发过程当中,充分考虑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等因素。

从现在华为智能手机销售结果来看,其P系列和荣耀系列在市场上得到消费者的广泛喜爱。

2.3.3收入分布

一直以来全球围都存在经济发展的“南北差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越来越大,说明到现在收入差距比较大。

中低端市场你叫广阔,比如南亚、东南亚、非洲等地,是华为中低端产品的国际消费广阔的区域。

现在华为正以其Mate系列和P系列进军北美手机消费市场。

2.3.4教育

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经过2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教育快速发展,近年来各大高校不断进行扩招,国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上升,文盲比例一年比一年少,人们购买产品也越来越注重其环保、高效。

智能手机的使用后面会越来越广,对智能手机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4技术环境

2.4.1大数据时代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数据”的时代,我们打、用微博、聊QQ、刷微信,我们阅读、购物、看病、旅游,都在不断产生新数据,“堆砌”着数据大厦。

大数据已经与我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须臾难离。

2015年5月,主席在给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说,“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深刻展示了世界发展的前景。

2.4.2信息化

信息化的趋势保证“华为”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信息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电信设备行业通过提供迅速、快捷的通信工具,成为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高效而经济地获取并使用信息成为几乎所有行业的重要竞争优势来源。

据世界著名电信咨询公司Ovum2012年统计,全球手机用户总数达到49.9亿,销售收入增长到1.019万亿美元,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增长更为迅速。

作为移动设备供应商的“华为”顺势而为,获得了广阔市场前景,这一前景还在不断的扩大。

2.4.3未来5G技术

华为的4G设备被广泛部署,2014年承建全球186个400G核心路由器商用网络,华为与全球20家领先运营商开展NFV/SDN集成服务的联合创新,华为被越来越多的运营商视为其转型期可信赖的战略合作伙伴。

5G技术是目前通讯技术的顶端,而华为也看准了5G网络日后的发展,在2014年11月6日,华为宣布投资6亿美元在5G网络的技术研发与创新之上,并给出了商用5G网络的应用时间:

2020年。

移动网络从2G到3G再到4G,使人们的网络生活大幅度改变,相信未来5G技术的推出将会在全世界围引发一场网络信息变革,手机领域同样会大变革。

2.4.4ICT技术

ICT业务是中国电信针对大客户所提供的重要转型业务。

ICT业务包括:

系统集成、视频监控(包括全球眼等)、VPN、灾备等应用业务。

ICT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即综合信息服务提供,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包括互联网、多媒体、IT专业服务等业务,近年来,ICT凭借网络飞速发展,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ICT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移动性、云计算、大数据和社区化等新趋势正在引领行业开创新的格局;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数字化变革,互联网正在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和重构。

未来30年是企业逐渐拆除传统数据中心、向混合云迁移的30年。

华为构建基于公共云服务技术的混合云解决方案,满足企业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并协助运营商建设公共云,共同把握云服务的巨大机会。

云服务的建设,将会增强华为巨大的手机市场竞争力,从而获得较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3、行业环境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3.1行业竞争

智能手机市场十分广阔、潜力巨大、十分诱人,但是竞争也是十分激烈、异常残酷。

仅就中国国市场而言,智能手机品牌种类繁多层出不穷,除了网络科技企业华为、小米、中兴、联想、OPPO、ViVo等,像家电龙头格力企业的“格力手机”、网络名人罗永浩的“锤子手机”、视频行业乐视的“乐视手机”等等,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或多或少都要分去点羹。

国际市场上,苹果、三星依然占据大半江山,尽管三星Note7出现爆炸召回丑闻,但实力依然不可小觑。

3.2新进入者的威胁

根据波特的观点,处于产业中的企业面临的竞争取决于该产业的进入壁垒。

就电讯产品市场而言,华为公司由于较早地进入该市场,因此建立了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培养了顾客对华为品牌较高的忠诚度,这使华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新进入者的竞争。

此外,电讯产品市场需要大量的投资和成熟的分销渠道,在这两方面华为也取得了一定的优势,对于新进入者而言,这构成了一种进入壁垒。

特别重要的是,华为经过多年的大力发展,在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可以通过达到可比规模或多元化经营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得以分摊,取得规模经济的效益。

由于生产经验的不断积累使得“经验曲线”对华为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为进入者构筑进入壁垒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如波特所言,如果由于“经验曲线”的作用使企业“在累积产量已经很大的条件下,成本仍随产量增加而持续下降,则新进入公司就可能永远追不上已立足企业”。

仪器公司就在经验曲线的基础上建立了成功的战略,在这一点上,华为应该学习仪器的成功经验,相对竞争者而言,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此外,政府政策对于产业以及产业中的企业面临的竞争都有重大影响。

由于中央政府近年来对电讯产业的支持不断加大,所以华为在这方面可能面临较强的竞争。

 当然,进入壁垒还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政府政策的变化必将对整个产业和产业中的企业产生重大的影响。

要指出的是,“经验曲线”作为一种比较微妙的进入壁垒,可能随着经验无法持续地保持专有而失去作用,进而要求企业不断加大科研力度,推进产品创新。

3.3供方议价能力

根据波特的研究,供应商产业由几个公司支配且集中化程度高时;供应商在向产业销售中不必与替代产品竞争时;供应商的产品是客户业务的主要投入产品时,供应商具有较强的价格谈判能力,这种能力同样对企业的盈利水平和成本控制能力都有重大的影响,从而降低企业利润。

根据经验,为公司提供通讯设备核心产品的供应商对华为而言具有很强的价格谈判能力。

而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供应商对企业盈利和成本控制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事实表明,高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短缺的几类人才,这些劳动力的供应对企业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影响。

3.4买方议价能力

波特指出,进行大批量和集中购买产品的客户,购买产品花费占其成本相当大部分的数额的客户,产品质量对客户产品质量和服务有重大影响的客户,具有很强的价格谈判能力,这种能力对企业的盈利水平和成本控制能力都有重大的影响,从而降低企业利润。

从实际情况来看,华为面对的这种竞争压力是巨大的,从其和欧洲电信运营商沃达丰合作的案例表明,华为为了取得这一订单而接受了沃达丰长达一年的覆盖公司所有业务部门的考核评价。

此外,一些批发商和零售商也有很强的价格谈判能力,对企业有较大影响。

3.5替代品的代替威胁

对于华为而言,虽然已经处于产业的领导地位,仍然需要注意现有和潜在的替代品的竞争。

华为存在的替代威胁是一些可以改善现有产品品质和具有较高性价比的产品,特别是该替代品是由盈利很高的产业生产的,将更具有竞争力。

因此,华为应该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使产品更具竞争性。

4、竞争环境

主要竞争对手:

三星苹果小米

目前,在中国市场华为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已达15.9%,三星为为13.7%,苹果约11%,但在全球市场,苹果占有率依然最大。

其次是小米,在市场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小米仍在今年上半年创下3470万台的全球销量。

4.1.1小米公司概况:

小米公司成立于2010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智能产品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

“为发烧而生”是小米的产品概念。

小米公司首创了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的模式。

4.1.2华为小米竞争分析:

从资源配比上,华为有6万的研发人员,小米的资源就少了,人员才200出头,从整体分析:

1.优于竞争对手的议价能力,和美国几个芯片公司直接签订60亿美金合同。

2.多年的积累,荣耀的待机和续航优于市面上几乎所有同级别手机,而P1的ID设计和工艺已经非常接近一流企业的产品,至少超越所有国产厂家。

3.渠道投入,国和天音合作建立零售渠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一旦渠道建好,利益是超乎想象的。

4.知识产权,华为的产品卖出国外目前除了android,其他的专利基本已经没什么问题,大部分通过交叉授权可以解决。

5.华为整体覆盖面广,小米更为专注某一消费群体。

华为有高中低端手机,而小米类型单一,只针对工资并不高的青年人。

6.销售方式。

华为手机主要靠渠道营销,目前,华为也做了自己的电商,但数据显示,渠道营销仍然是它的主要销售方式,渠道营销涉及面更广。

4.2.1三星公司简介:

三星电子是国最大的电子工业企业,同时也是三星集团旗下最大的子公司.

4.2.2华为三星竞争分析:

Gartner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Q2,华为以1430.4万台智能手机销量在中国市场登顶,销量增长接近50%。

而三星则一路缩水。

2015年Q2,三星销量仅687.6万台,在中国市场排名第六,同比已下滑50%。

一年前,三星中国销量接近1400万,排名居首。

如今,华为希望将这一“局部超越”转变为整体趋势。

中国一直是三星第二大市场,仅次于美国。

2015年上半年,三星在中国收入13.7万亿元(约740亿元),占总收入比14.3%,不过相比去年同期下滑了7%。

在2013年三星智能手机在中国市场份额超过30%,月出货量一度超过800万台,但目前每月销量约200万,市占率低于10%。

“三星”在中国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本地化。

另外2016年“Note7爆炸”事件及后续不当处理使三星品牌在国市场遭受重创。

4.3.1苹果公司简介:

苹果公司由史蒂夫·乔布斯、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和罗·韦恩在1976年4月1日创立,苹果公司是美国的一家高科技公司,2007年由苹果电脑公司更名而来,核心业务为电子科技产品,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库比蒂诺。

知名的产品有AppleII、Macintosh电脑、Macbook笔记本电脑、iPod音乐播放器、iTunes商店、iMac一体机、iPhone手机和iPad平板电脑1等。

2012年8月21日,苹果成为世界市值第一的上市公司。

4.3.2华为苹果竞争分析:

(一)产品类型以及出货量。

在IDC发布的另一份数据当中,华为2015年第三季度出货量为2650万台,全球市场份额为7.5%,但值得注意的是,IDC的数据显示,垒起华为接近2700万出货量的基石当中,中高端产品只占三分之一,换言之,低端产品占据了三分之二的比重,相比之下,苹果则是全线高端产品。

过去的一年时间里,Mate7一机难求的局面长期出现,尤其是在3000元价位上溢价销售8个月在国产品牌当中也从来没有先例,最终公布的数据显示,主打高端商务定位的Mate7总出货量达700万台。

拿下700万台销量的Mate7,成为了华为的明星产品,而作为华为要超越的对手,根据苹果公布的2015年第一季度数据,iPhone单季销售6117万台,尽管官方未明确具体的机型,新上市的iPhone6无疑是创销量新高的中坚力量。

8个月700万台和3个月超6000万台,华为要超越苹果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5.综合评价(企业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

5.1优势分析1.产品和技术华为人最引以为豪的竞争力之一当属研发,在国同类厂商中,华为在这方面的实力是公认的首屈一指。

华为能在高端市场上站住脚靠的是自主研发了全球尖端核心技术。

2.立足中国用户,本土化的服务,今天的中国不仅是全球网络设备需求增长最迅速的地方,同时也在成为全球仅次于北美的网络设备供应基地。

3.在研发投入上,华为的投入比例已达到国际高技术公司的平均水平之上,市场领先度与跨国公司基本达到一致。

4.通信业的快速发展,给华为带来了机遇,一是抓住带宽低成本和网络低时延的两大机会窗,关注VR和AR行业,深入研究人工智能,促进智能社会的出现;二是强化华为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未来5年能支撑公司达到2000亿美金销售收入的铁军,在华为即将引领世界之前,培养起一个领袖群。

5.2威胁与挑战分析美国的高端智能手机,已经被苹果和三星电子两家所垄断。

目前在美国手机市场,华为的份额不到1%。

而作为对比的是,中国的中兴通讯公司,已经获得了美国智能手机市场6.4%的份额,其主要策略是销售高性价比廉价手机,以及和“Boost移动”等美国的二线运营商建立合作关系。

华为在美国,或许可以借鉴中兴的成功经验。

华为科技已经成为全球名列前茅的电信设备和智能手机制造商,年收入高达400亿美元,但是美国市场的收入对于华为贡献十分微小。

不过华为官员表示,今年将在美国市场引入华为多款智能手机和穿戴设备,其中包括面向年轻人的“荣耀”品牌手机。

华为美国公司的发言人普拉莫表示,华为将会改变市场营销方式,改变廉价产品制造商的形象。

媒体认为,传统上,华为科技主要聚焦在技术研发上,对于市场营销和品牌塑造并未投入精力,因此今年在美国的改变,对华为来说有着重要意义。

去年12月底,华为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户外广告牌上,发布了荣耀6Plus手机的广告,普拉莫表示,这可以视为华为在美国市场攻略的一个先兆信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