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广西陆川县中学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73735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广西陆川县中学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届广西陆川县中学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届广西陆川县中学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届广西陆川县中学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届广西陆川县中学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届广西陆川县中学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届广西陆川县中学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届广西陆川县中学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届广西陆川县中学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届广西陆川县中学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届广西陆川县中学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届广西陆川县中学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届广西陆川县中学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届广西陆川县中学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届广西陆川县中学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广西陆川县中学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广西陆川县中学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广西陆川县中学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广西陆川县中学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广西陆川县中学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届广西陆川县中学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1.中国人民由被压迫的地位变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而以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代替那封建买办法西斯专政的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

”以上引文出自

A.《新民主主义论》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答案】B

【解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规定了新中国是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和材料中的内容是吻合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新民主主义论》主要论述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材料内容无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和材料内容无关,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第一次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命题,和和材料内容无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

香港回归是中华民

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重要意义是

A.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

B.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C.为安全先行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范例

D.推动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答案】B

【解析】据材料“1997年……香港回归”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香港回归结束了香港的殖民地的历史,是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一步,故B选项正确;1997年时澳门还未回归,故A选项错误;新型区域合作是指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关系,香港回归不属于新型区域合作,故C选项错误;香港回归的意义主要在于祖国统一方面,而不是改革开放方面,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3.下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

②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设成社会主义的愿望

③忽视了客观规律

④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C

考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

4.意大利人弗吉里奥(1349—1420)曾说:

“通才教育是一种符合自由人的价值的、使受教育者获得德行与智慧的、能唤起和发展那些使人趋于高贵的身心与最高才能的教育。

”弗吉里奥的教育思想所体现的时代主题是

A.浪漫主义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自由主义

【答案】B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扣住信息“符合自由人的价值、人趋于高贵的身心与最高才能”,学生可以联系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得出人文主义的结论,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5.罗马法规定:

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

这些条件缺一不可。

由以上材料信息中,可知该法

A.注重交易形式和程序化

B.维护贵族的特权

C.突出强调保护私有财产

D.调解贸易的纠纷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题干材料强调的物品交易成功须具备条件,是否有足够人员在场,以及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的,反映的是罗马法注重形式和程序化的特点,A项正确;BC项具有较强迷惑性,然从“这些条件缺一不可”分析,BC是从表面错误的理解;材料没有强调物品交易的身份问题,故D项排除。

考点: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罗马人的法律·罗马法的特点

【名师点睛】罗马法的特征

(1)从地位上看:

罗马法是古罗马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欧洲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西方政治文明的起源之一。

(2)从形式上看:

体现出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和形势需要的特点。

(3)从内容上看:

维护了罗马公民和自由民的社会地位,调整了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度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具有时代性的特征;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涉及政治、经济、思想等多个领域。

(4)从作用上看:

是维系帝国和巩固统治的强有力的工具,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5)从局限上看:

体现出帝国统治者的意志和要求,对于被统治者而言,不可能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因此,其实质是维护少数奴隶主利益的工具,属于奴隶制法律体系。

6.徐珂《清稗类钞》记述:

“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

”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

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

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由“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

”得知材料反映了晚清婚俗的变化是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故选B项。

考点: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社会习俗的变迁

7.1841年,维多利亚女王接受了这样的现实:

必须接受反对党政府组阁,必须在政党政治中保持中立,不以个人好恶决定首相和内阁成员的人选,而必须尊重议会选举的结果。

导致以上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议会主权的原则开始确立

B.工业资产阶级逐渐控制议会

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发展

D.资产阶级革命的有效推动

【答案】B

【解析】据材料“1841年,维多利亚女王……不以个人好恶决定首相和内阁成员的人选,而必须尊重议会选举的结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议会主权的原则开始确立于1688年光荣革命后,故A项错误;1841年工业革命完成,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增强,逐渐控制议会,故有上述现象,故B项正确;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在18世纪,不符合题干时间,故C项错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1640年到1688年,故D项错误。

故选B。

8.据史料记载:

“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

《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

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

”这说明

A.农耕经济影响了人们生活规律

B.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

C.社会习俗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

D.男耕女织的农业经营方式

【答案】A

【解析】从材料来看,婚姻往往受到季节的影响,而季节反映出的是是对农业的重视,所以本题反映出A选项。

B选项错误,材料说的是通常情况,可能存在特例;C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政策;D选项不是材料的主要观点。

9.据史料记载,古罗马时期一高利贷者对一欠债人的儿子(作为抵押品的债务奴隶)滥施暴行,把他打得皮开肉绽。

愤怒的群众汇聚起来,一起跑进元老院,向元老们展示了这个少年被打伤的背脊,促使罗马元老院通过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案:

“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

”下列有关这段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A.奴隶的斗争推动了罗马法的完善

B.奴隶的地位有所改善

C.这一材料体现了公民法的实质

D.罗马法的发展有利于缓和社会紧张程度

【答案】D

【解析】据材料“愤怒的群众汇聚起来……促使罗马元老院通过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愤怒的群众不是奴隶,是公民,故A项错误;废除债务奴隶也不等于奴隶的地位有所改善,故B项错误;公民法的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材料也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罗马废除债务奴隶,这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故D项正确。

故选D。

10.《旧唐书•食货上》载:

“武德七年,始定律令……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

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

口分,则收入官,更以给人。

”材料表明唐代均田制

A.承认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B.实质上是地主土地所有制

C.有利于土地与劳动者的结合

D.有利于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据材料“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

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可知,这反映了世业之田可以继承使用,有利于土地与劳动者的结合,故C项正确。

均田制属于土地国有制,故A项错误。

地主土地所有制不等于土地国有制,故B项排除。

有利于北方各族的封建化属于北魏均田制,故D项排除。

考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均田制

11.顾炎武曾批评明代后期学者赵凡夫的《说文长笺》(研究传统语言文字、音韵等方面的著作)过于简陋粗疏。

现代学者解释:

“明代后期谈《说文》,总是学问上努力的表现,清初研究《说文》成绩卓越的人渐多,自然看不惯明朝学者的粗疏,惟我们觉得开风气之先的,都是粗枝大叶的。

”现代学者所说的“开风气之先”指的是何种风气的转变?

A.从注释经典到谈论心性

B.从空谈心性到注重实学

C.从程朱理学到陆王心学

D.从固守旧学到西学东渐

【答案】B

【解析】“学问上努力的表现”“清初研究《说文》成绩卓越的人渐多,自然看不惯明朝学者的粗疏”说明清初由于严密的文化专制,导致文人更多的从事空谈义理和心性,他们引经据典而不注重实学,而现代学者则反对这种做法,故“开风气之先”应该就是B。

12.根据中国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

三者的共同之处是

A.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B.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者都是中国的一部分,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故A项正确;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特别行政区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故B项错误;民族自治区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故C项错误;特别行政区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故D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解题的前提条件是熟练掌握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相关知识,学生容易混淆的原因在于没有正确理解三者建立的历史背景和制度特点,只有结合具体的历史阶段和背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再通过比较异同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二.综合题

(一)必考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在贫困救助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礼记·礼运篇》所谓“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中国传统社会救济理念的一种经典表述。

汉律规定国家需向“贫不能自存者”提供救助。

在两宋,社会互助观念业已产生。

社会互助始于宗族,这是以范仲淹的义庄为滥觞。

这些义庄义田,是利用其田租以赡族人。

清代汪志伊在《荒政辑要》中将贫困者分为极贫、次贫,对不同程度的贫困者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

材料二张謇(1853~1926年)既是清末民初实业界举足轻重的巨擘,也是慈善界的头面人物。

作为近代中国儒商的代表,张謇早在戊戌维新期间就主张废科举、兴学校,后来又提出了发展盲哑人教育的独特见解。

针对各地水灾不断,他认为不能单以赈灾作临时应付之策,以工代赈才是“办赈至善善策”。

同时,1903年从日本考查回国的张謇进一步意识到,发展慈善必须与地方自治、实业、教育紧密相联,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在张謇的撑持下,南通先后建立了一系列由养老院、新育婴堂、残废院、盲哑学校、贫民工厂以及医院等组成的集救济、改良、赈恤、教养、抚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会公益慈善事业。

然而随着张謇的大生集团在一战结束后由盛而衰,其慈善事业也深陷困境,出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悲剧。

——摘编自虞和平《张謇:

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概括古代中国贫困救助和近代张謇慈善公益救助思想各自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古代实行贫困救助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进入近代以后,中国的贫困救助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些有识之士在与西方社会的不断接触和交流中意识到“盖养之者,饱暖一时;教之者,饱暖终身也!

”1907年,晚清政府民政部针对从前各种善堂、善局重养轻教的弊端,明确责成地方官绅体察情形,在各种养济院、清节堂中附设工艺所,“兴养立教”。

1943年,国民政府社会部次长洪兰友参与了《社会救济法》的制定,他表示:

在现代社会,“人民之于国家,休戚相关,患难与共,其于救济事业,自当视为政府对于人民应尽之责任”。

晚清创办工艺局,其收养对象仍根据道德要求分别上下差等:

“身家清白,穷无所归者为上;本有行业,造难流离者次之;平日懒惰成性,兼有嗜好者又次之;甘心下流,近于邪僻者为下。

”民国以后,则规定“年龄在8至16周岁而贫苦无依或性行不良者”均符合入所条件。

——主要摘自岳宗福杨树标《近代中国社会救济的理念嬗变与立法诉求》

(2)对比材料一、三,概括近代中国贫困救助方面有哪些变化,并给予简要评价。

【答案】

(1)古代特点:

以养为主,政府主导;民间宗族与国家相配合;具有救苦济贫理念,差别救济;

近代张謇救助特点:

将慈善与发展教育相结合;以工代赈;注重公益事业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或注重发挥公益事业的多功能性)。

原因:

缓和社会矛盾,稳定封建统治;小农经济条件下,民众容易处于贫困状态;中国古代仁政思想的体现。

(2)变化:

改变重养的局面,注重养教并重;制定法律保证;提出救助是国家义务与责任;对救助对象有道德要求变为不再附设道德要求。

评价:

有助于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稳定社会秩序(或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缓解社会矛盾);体现了公平、平等的理念;推动社会救助走向现代化;停留在理论与法律层面,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解析】

(1)特点,古代特点:

依据材料一“中国古代在贫困救助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可以得出经验丰富;“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可以得出以养为主;“汉律规定国家需向贫不能自存者提供救助”可以得出政府主导;具有救苦济贫理念;“社会互助始于宗族,这是以范仲淹的义庄为滥觞。

这些义庄义田,是利用其田租以赡族人”可以得出民间宗族与国家相配合;“将贫困者分为极贫、次贫,对不同程度的贫困者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可以得出差别救济。

近代张謇救助特点:

根据“发展慈善必须与地方自治、实业、教育紧密相联”“以工代赈”“组成的集救济、改良、赈恤、教养、抚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概括归纳。

原因,依据材料“《礼记•礼运篇》所谓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中国传统社会救济理念的一种经典表述”,结合所学可知,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析作答。

(2)变化,依据材料二“晚清政府民政部针对从前各种善堂、善局重养轻教的弊端,明确责成地方官绅体察情形,在各种养济院、清节堂中附设工艺所,兴养立教”可以得出改变重养的局面,注重养教并重;“国民政府社会部次长洪兰友参与了《社会救济法》的制定”可以得出制定法律保证;“人民之于国家,休戚相关,患难与共,其于救济事业,自当视为政府对于人民应尽之责任”可以得出提出救助是国家义务与责任;“民国以后,则规定‘年龄在8至16周岁而贫苦无依或性行不良者’均符合入所条件”可以得出对救助对象有道德要求变为不再附设道德要求。

评价,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第一小问和所学知识辩证地分析评价,首先,说明近代中国贫困救助对于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稳定社会促进公平、推动社会救助走向现代化方面的积极作用,其次,结合实际效果分析近代中国贫困救助的局限性。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候都是文明的历史而不是国家的历史,文明的历史意义比国家的意义更大。

人类文明的交流分为三个时期:

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

从影响来看,19世纪西方的冲击,几乎没有给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带来任何影响,真正的近代化遥遥无期。

——据亨廷顿(美国)《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二“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等

围绕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关于19世纪西方冲击的观点,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论题或观点、史实准确,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论题:

(多样性、开放性)可以参照示例一和示例二。

(1)近代列强的侵华具有双重性

(2)近代列强侵华带来困难同时前途也光明

(3)西方文明的冲击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4)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社会转型

……

示例一

论题:

19世纪西方的冲击,没有给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带来任何影响。

经济:

中国近代自然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举步维艰;政治:

从晚清政府到北洋军阀统治再到蒋介石国民政府,无一不是专制独裁统治,政治民主化进程一波三折;思想:

尽管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政治运动,宣传西方启蒙思想,但封建思想在中国的影响根深蒂固,民众的思想观念、社会习俗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状态。

综上所述:

19世纪西方的冲击,没有给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带来任何影响。

示例二:

论题:

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

阐述:

中国传统社会的惰性,缺乏突破传统社会的内部动力。

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

经济上,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洋务运动出现、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发展。

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动摇,维新运动主张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制。

文化上,封建思想受到冲击,维新思潮、民主共和思潮、新文化运动促进中华民族的思想启蒙。

生活习俗上,近代中国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发生变化,出现简约文明婚姻等。

中国近代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过程。

总之:

中国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加速了中国由农耕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

【解析】首先,通读材料概括得出自己的论题,由“‘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可以得出论题:

近代列强的侵华具有双重性;西方文明的冲击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等。

然后,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论述即可。

(二)选考题

1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元代以来中央政府推行的土司制度,实质是“以土官治土民”,承认各少数民族的世袭首领地位,给予其官职头街,以进行间接统治。

明清时期,这种制度落后性日益显著。

土司统治,赋役无名,刑杀任意,而且土司之间经常互相攻伐,给土民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领损失。

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接纳云贵总督鄂尔泰建议,在滇、黔、桂、川、湘、鄂六省推行了“改土归流”政策,即废除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改由中央政府委派流官直接进行统治。

在推行改土归流的过程中,鄂尔泰主张“改归之法,计擒为上策,兵剿为下策;令自投献为上策,勒令投献为下策。

”“土司改土归流原属正务,但有应改者,有不应改者;有可改可不改者,有必不可改者;有必应改者而不得不缓改者。

审时度势,顺情得理”。

改土归流后,清政府在原土司领地分别设置府、州、厅、县,实行和内地一样的各项制度,如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征收赋税,建城池、设学校。

到雍正八年(1730年),云贵地区基本完成了改土归流。

——摘编自马亚辉《雍正朝云南改土归流再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雍正帝“改土归流”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雍正帝“改土归流”的作用。

【答案】

(1)影响:

由于夏季降水少,气温高,蒸发强,气候干旱,不利于仙人掌生长,大雾可以为仙人掌提供少量水分,有利于仙人掌度过旱季。

(2)意义:

能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条件等农业生产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种植仙人掌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防治土地荒漠化;对仙人掌进行深加工,能够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促进经济发展,能够带动一系列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同时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原因:

种植效益高;市场空间大;开发领域广

(4)建议:

扩大品牌知名度;投放研发中心,开发新品种和新产品;增加实体店数量,重视网络平台销售;利用种植园发展主题旅游业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雍正帝“改土归流”的特点主要从“时间、地点、方式方法、政策”等方面分别论述即可。

(2)雍正帝“改土归流”的作用则主要从政治方面(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经济方面(促进了西南地区封建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方面(促进了西南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多方面分析即可。

16.【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主管经济工作的政务院副总理陈云周密策划,统一部署,调运和集中全国范围内的粮食、棉纱、棉布等重要物资,于1949年11月25日在全国各大城市集中抛售。

连续抛售10天后,粮、棉等商品价格猛降30%到40%,各地市场趋向稳定。

——朱永红《五十年国事纪要》

材料二1956年,在中共八大发言中,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总体构想:

主张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进行的自由生产是补充;在流通领域,国家市场是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的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补充。

陈云把这种构想称之为“大计划小自由”。

——萧冬连《求索中国:

文革前十年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所面临的经济形势及陈云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云所提构想的价值并分析该构想未能推行的原因

【答案】

(1)形势:

经济困难,百废待兴;市场混乱(投机倒把;物价飞涨);人民生活困苦。

贡献:

打击投机资本(稳定物价);安定民心,巩固政权;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价值:

尝试经济体制改革,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原因:

在经济建设中急于求成,出现“左”倾错误;八届二次会议的召开,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并形成正确认知和解读的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本问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相关内容——20世纪50年代的相关探索和实践。

本问总体上比较简单,学生容易把握。

关于第一小问“形势”,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归纳概括即可。

关于第二小问“贡献”,根据材料一信息“在全国各大城市集中抛售”、“粮、棉等商品价格猛降30%到40%”、“各地市场趋向稳定”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言之有理即可。

(2)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并形成正确认知和解读的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本问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相关内容——20世纪50年代的相关探索和实践。

根据题干要求,本问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归纳、概括能力,同时具备较强的分析、认知能力,从而本问总体上有一定难度。

关于第一小问“价值”,需要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并正确认知,即“尝试经济体制改革,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小问“未能推行的原因”,主要结合中央政府在此时期所贯彻执行的“左”倾错误路线思考,诸如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开始的“三面红旗”)等。

考点: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现代中国著名经济家·陈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