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73847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最新】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既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又是地球上最大生态系统的是()

A.生物圈B.陆地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城市生态系统

2.含羞草受触动时小叶会合拢,草履虫受盐粒刺激会避开.这些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能进行呼吸B.会活动C.能生长繁殖D.具有应激性

3.飞机、机器人、海带、电脑都是我们熟悉的物体,其中属于生物的是()

A.飞机B.机器人C.海带D.电脑

4.在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所用的鼠妇的数量是(  )

A.一只

B.两只

C.三只

D.十只以上

5.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这都体现了()

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D.生物依赖环境

6.生物圈的厚度约为()

A.10千米B.20千米

C.整个地球D.海平面上下150米

7.下列职业与生物学无关的是()

A.园艺家B.环境保护人员C.放射治疗师D.幼师

8.未成熟的葡萄吃起来是酸的,这种酸味物质主要存在于()

A.细胞核内B.细胞膜上C.液泡内D.细胞壁上

9.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d”,用低倍镜观察,在视野内看到的图象是(  )

A.bB.dC.pD.q

10.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是受哪种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A.温度B.光照C.水分D.土壤

11.用显微镜观察细菌时,由低倍镜转换高倍镜后发现(  )

A.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减少B.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增多

C.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减少D.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增多

1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刮取细胞的部位和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A.口腔内侧壁、自来水B.口腔内侧壁、生理盐水

C.牙缝、自来水D.牙缝、生理盐水

13.水稻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组织B.细胞C.器官D.系统

14.在下列各组变量中,能用来设置对照实验的是()

A.潮湿和干燥B.水和土C.氧气和温度D.明亮和光明

15.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中。

A.细胞膜B.细胞核C.细胞质D.线粒体

16.如果在视野中看到一个污点,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污点没有发生移动,因此我们确定污点最可能是在()

A.反光镜上B.目镜上C.物镜上D.镜片上

17.与番茄果肉细胞相比,人的肌肉细胞中没有()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

18.细胞分裂后,新生的细胞的遗传物质(  )

A.和原来细胞一样B.比原来细胞多一倍C.比原来细胞少一倍D.差不多

19.在低倍镜视野的左下方发现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在换上高倍镜继续观察前,应将该细胞移向视野的正中央,此时玻片的移动方向是()

A.左下方B.左上方C.右下方D.右上方

20.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杨利伟成功的绕地球飞行20小时。

你认为“神舟五号”的太空舱中,应携带哪些维持生命所需的物质()

A.空气B.食物、水C.空气、食物、水D.鲜花

21.当显微镜很暗,影响观察时,应调节光亮程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缩小光圈B.换高倍目镜

C.选用凹面镜反光D.调节细准焦螺旋

22.一个细胞连续分裂3次后,可形成多少个细胞?

()

A.3个B.6个C.8个D.无数个

23.下列各项中不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必须条件是()

A.锐利的解剖刀B.干净的载玻片

C.清洁的盖玻片D.材料薄而透明

24.下列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A.变形虫B.人C.草履虫D.衣藻

25.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①细胞质一分为两,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

②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③细胞核由一个分为两个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③②①

二、填空题

26.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例如,大脑主要是由和结缔组织构成.

27.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叫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_________因素和_________因素。

28.在生物圈中,有的生物只有一个细胞,如草履虫,这类生物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大多数生物都是多个细胞构成的,这类生物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29.细胞通过_____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都来自植物的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由_____(填叶绿体或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并释放_____,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

30.在植物细胞各部分结构中,_____能够保护和支持细胞;_____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31.从结构上来看,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_______构成的。

32.________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

33.生物学是研究_____和_____的科学.

34.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设置,在对照试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除了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35.细胞不能无限生长的原因:

当细胞体积过大时,表面积相对---------(-填“较小”和”较大”),---------(填”易于“或”难于“)保证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三、综合题

36.如图为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__图所示为植物细胞结构.

(2)动物细胞没有,而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__、[]__和[]__.

(3)结构[]__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4)在细胞分裂时,②和⑦中的遗传物质进行了__,然后平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__,以确保其数目和形态不变,稳定遗传.

(5)切开番茄时,流出的红色汁液是__,它来自__(填序号)

(6)若将细胞B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不容易看到的结构是图中的__.(填文字)

四、实验探究题

37.某小组在“探究环境条件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的活动中,作出的假设是:

光照能影响叶绿素的形成.据此假设该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甲组

乙组

环境条件

阴暗、低温

光照充足、适宜温度

实验材料

同样多株韭苗

同样多株韭苗

处理方法

将甲、乙两组植物栽种在各自环境中一段时间

(1)全班同学们讨论后认为:

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不能对“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进行探究,因为实验方案中的变量有_____个.

(2)请根据“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写成你的实验方案:

①环境条件的设计.甲组:

阴暗、_____;乙组:

_____、适宜温度.

②实验材料选择:

同样多株韭苗.

(3)请写出支持假设的实验结果预期:

甲组植株呈现黄白色,乙组植株呈现_____.

(4)上述研究方法属于_____法.

参考答案

1.A

【解析】

【分析】

生物圈:

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详解】

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故A选项符合题意。

陆地生态系统是人类和一切陆生生物的家园,但是不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也不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故B错误。

海洋生态系统也不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故C错误。

城市生态系统也不是所有生物的家园,不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故D错误。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生物圈的概念和意义,意在考查考生对生物圈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2.D

【解析】应激性是指生物体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规律性的反应。

植物和低等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应激性,而高等动物和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反射。

含羞草受触动时小叶会合拢,说明生物能对刺激作出反应,具有应激性。

3.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生物具有以下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

飞机、机器人、电脑不具有这些特征,所以不属于生物,海带具有这些基本特征,属于生物。

故选C

【点睛】

此题为基础题,较易,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4.D

【解析】

试题分析:

在进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时,所用鼠妇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此类偏差,实验中多选用鼠妇的数量,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考点: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5.A

【解析】

【分析】

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环境可以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同样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也会反作用于环境。

【详解】

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同时又将新陈代谢的产物(氧、二氧化碳、水等)排放到环境中去,因此,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无机环境也有影响。

例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白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是大树的蒸腾作用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了,体现的是生物影响环境。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6.B

【解析】

试题分析:

生物圈的范围:

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考点:

生物圈的范围。

7.D

【解析】

试题分析:

园艺家,是研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的,与生物学有关系,A不符合题意;

环境保护人员是参与保护环境的,与生物学有关,B不符合题意;

放射治疗师是利用放射的方法治疗某些疾病,与生物学有关,C不符合题意;

幼儿教师负责教育学龄前儿童,与生物学知识关系不大,D符合题意。

考点:

生物的基本常识。

8.C

【分析】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

细胞壁:

包围在植物细胞最外面,它的主要功能是对细胞膜及其以内结构起支持、保护的作用。

细胞膜:

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

液态的,可以流动能促进营养物质等的运输。

细胞核:

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细胞制的生长知发育和遗传。

液泡:

在细胞质中,液泡里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

叶绿体:

进行光合作用道的场所。

线粒体:

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

【详解】

液泡里含有细胞液,含有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等,如未成熟的葡萄吃起来是酸的,这种酸性的物质主要就是位于液泡中。

【点睛】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9.C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显微镜的成像特点.解答时可以从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方面来切入,简便方法写纸上到过了看。

【详解】

显微镜成倒立的像。

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

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d”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p”。

故选:

C。

【点睛】

解决此类题目的简单方法是把要判断的物像转动180°,即可得到正确的答案。

10.C

【解析】试题分析: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

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沙漠干旱缺水,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

考点: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1.A

【分析】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细胞体积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多、细胞体积越小。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窄,透光量变少,视野就会变暗,反之,越亮。

【详解】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减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

所以当由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将会变暗;细胞数目减少。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首先明确的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视野亮度以及视野中细胞数目的关系。

12.B

【分析】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为:

“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刮”,用凉开水把口漱净。

用消毒牙签从口腔内侧壁处轻轻的刮几下,牙签上就附着了一些碎屑;

“涂”,把牙签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中均匀的涂抹几下;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详解】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

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漱口→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将牙签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盖盖玻片→染色。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滴”这一步中,由于人的细胞液的和浓度是0.9%的生理盐水浓度相差不大,所以,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形态,向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浓度是0.9%的生理盐水。

在“刮”这一步中,首先用凉开水漱净口腔,然后用消毒牙签从口腔内侧壁轻轻刮取细胞。

选项B符合题意。

【点睛】

关于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是考察的重点,可以和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结合起来掌握。

13.B

【解析】

试题分析:

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组织,由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构成系统,进而构成生物体,水稻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考点: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4.A

【解析】试题分析:

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此题四个选项中,只有选项A是同一个变量;水和土,氧气和温度,明亮和光明都不是同一变量。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15.B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载体-DNA,以及细胞各部位的结构和作用。

【详解】

解:

A、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也有保护作用,不符合题意。

B、细胞核中有携带遗传物质的结构-染色体,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是DNA,每个DNA上有多个基因,基因才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

符合题意。

C、细胞质的流动能加速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不符合题意。

D、细胞各部分的功能不同,如线粒体是呼吸的场所,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就是熟悉细胞的结构以及功能。

16.C

【解析】

试题分析: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如果有污点出现,不可能出现在反光镜上。

因为如果反光镜被污染,只会影响视野的明亮程度,不会出现污点。

污点一般只出现在物镜、目镜和玻片标本(装片)上。

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污点没有发生移动,因此我们确定污点最可能是物镜。

考点:

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17.A

【解析】试题分析: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所不同的是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和液泡.番茄果肉细胞是植物细胞,人的肌肉细胞是动物细胞,故而人的肌肉细胞没有细胞壁。

考点:

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8.A

【分析】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详解】

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因此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19.A

【解析】

试题分析:

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所以如果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左下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上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故A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玻片的移动方向,可总结规律,即与物像的位置一致。

20.C

【解析】

试题分析:

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是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在飞向太空时,必须携带维持生命的物质,太空是一个高真空的环境,没有空气,因此宇航员必须携带人呼吸所必须的氧气,在细胞的线粒体里,在氧的作用下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以必须有营养物质。

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运输都必需在水中进行,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因此还必需携带水分。

考点:

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21.C

【分析】

增加显微镜的亮度可以通过增加到达视野的光线的强度实现,也可以通过增多到达视野的光线的数量实现。

【详解】

A.扩大光圈或利用更大的光圈,可以增多进入视野的光线的数量,故A正确。

B.倍数较大的目镜,只能增大放大的倍数,不改变光线的强度和数量,故B错误。

C.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故将凹面镜换成平面镜减弱了到达视野的光线的强度,故C错误。

D.调节粗准焦螺旋不能增大到达视野的光线的强度,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注意显微镜的各部分元件的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

22.C

【解析】

试题分析:

细胞的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新细胞.两次分裂后,形成四个新细胞.1个细胞分裂N次后的个数是2N.因此一个细胞3次分裂后,可以形成新细胞的个数是23═8(个).

故选C.

考点:

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3.A

【解析】试题分析:

制作临时切片可能需要解剖刀,而制作临时装片如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就用镊子撕取不用解剖刀,因此解剖刀不是必须的条件,A符合题意;

载玻片是用来放标本的,如果载玻片不干净会影响透光,还有可能挡住物像影响观察,B不符合题意;

盖玻片是用来盖标本的,如果盖玻片片不干净会影响透光,还有可能挡住物像影响观察,C不符合题意;

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成像,因此显微镜观察的材料一定是薄而透明的,D不符合题意。

考点:

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24.B

【解析】

试题分析:

单细胞生物的整个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如变形虫、草履虫和衣藻等都属于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

而人的身体由多个细胞构成的,是多细胞生物。

考点:

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25.C

【分析】

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为两个,然后是细胞质分裂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

【详解】

细胞分裂的具体过程是:

细胞分裂时③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①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②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首先发生变化的是细胞核,细胞核中的染色体首先要完成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相同形态和数目也相同,保证了新细胞和原细胞遗传物质一样。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分裂的概念和过程。

26.器官;神经组织

【解析】

试题分析:

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例如,大脑主要是由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构成。

考点:

组织形成器官。

27.生物非生物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从环境因素的组成来切入答题。

【详解】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

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包括:

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有关概念并理解。

28.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

【解析】

草履虫、细菌、酵母菌、衣藻等生物只有一个细胞,因此单细胞生物;大多数生物都是多个细胞构成的,如玉米、蘑菇、牛羊等,这类生物称为多细胞生物。

29.细胞膜线粒体能量

【解析】细胞膜紧贴细胞壁,能控制物质进出,进行物质交换;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分解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能量转化器。

30.细胞壁细胞核

【分析】

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也有保护作用;细胞质的流动能加速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液泡内含细胞液;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详解】

在植物细胞各部分结构中,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一般题,属于了解层次。

31.细胞

【解析】

试题分析: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基本相似,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其他四类生物如动物、植物、细菌、真菌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病毒的结构。

点评:

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病毒是唯一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32.森林

【解析】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以高大的乔木为主,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

33.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

【解析】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即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

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细菌、真菌和病毒。

34.对照实验变量条件

【解析】

试题分析:

探究实验要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对照实验的设计。

35.较小难于

【解析】

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长大了,因为体积增大,而没有足够大的表面积来吸收周围环境中的营养。

36.B④细胞壁⑧液泡⑥叶绿体⑥叶绿体复制细胞核细胞液⑧细胞膜

【解析】

图中①是细胞膜,②是细胞核,③是细胞质,④是细胞壁,⑤是细胞膜,⑥是叶绿体,⑦是细胞核,⑧是液泡,⑨是细胞质。

动物细胞的结构包括:

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等。

(1)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对比A图和B图的各个结构可知:

A细胞只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