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施工工艺.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3742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氨酯施工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聚氨酯施工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聚氨酯施工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聚氨酯施工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聚氨酯施工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聚氨酯施工工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聚氨酯施工工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聚氨酯施工工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聚氨酯施工工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聚氨酯施工工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聚氨酯施工工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聚氨酯施工工艺.docx

《聚氨酯施工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氨酯施工工艺.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聚氨酯施工工艺.docx

聚氨酯施工工艺

“雨虹”牌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工法

前言

聚氨酯防水涂料是化学反应型、固化后呈橡胶状的高弹性防水涂膜。

该材料以其优良的综合性能,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推广应用,是迄今为止使用最为成功的一种涂膜防水材料,在建筑防水应用中占有重要地位。

聚氨酯防水涂料是《国家化学建材产业“十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中重点推广和发展的防水涂料,并被列为建设部化学建材技术与产品2004年218号公告中推广的技术产品。

“雨虹”牌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工法是在吸收国内外先进、成熟的防水系统为基础,结合相关标准、规范编制的。

1.特点

“雨虹”聚氨酯防水涂料在施工固化前为无定形液体,对于任何形状复杂、管道纵横和变截面的基层均易于施工,特别是阴、阳角、管道根、水落口及防水层收头部位易于处理,可形成一层具有柔韧性、无接缝的整体涂膜防水层。

1.1防水层的主体材料:

“雨虹”牌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和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均为纯聚氨酯,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和环保性能,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拉伸性能;与混凝土、木质、金属等基层粘结力强,其固有的强度和弹性可弥合由于结构变形引起的基层裂缝;涂料无苯、二甲苯等有害溶剂,无游离苯和TDI。

1.2“雨虹”牌聚氨酯防水涂料具有完善的防水系统及品种齐全的系统配套材料。

底涂、密封膏、背衬材料、保护隔离材料、胎体增强材料等配套辅材,更好地保证了涂膜的防水效果。

1.3“雨虹”牌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可直接使用,不需要现场配料,省时省工,在工程质量上更有保证。

该涂料有两种类型的产品,分别适用于垂直和水平表面。

双组分聚氨酯涂料为按比例包装,现场将A、B组份混合搅拌即可,无需现场称量配比。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地下室、地铁、隧道等地下工程;地下停车场和广场顶板表面;水池、水渠等防水工程;厨房、厕浴间、楼板等室内防水及阳台等复杂部位的防水;桥梁、涵洞、通道、种植层及有覆盖层的屋面等其它工程项目的防水。

3.工艺原理

3.1“雨虹”牌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是以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为基本成分,配以各种助剂和填料经加成聚合反应制成的,使用时涂覆于防水基层,通过聚氨酯预聚体中的-NCO端基与空气中的湿气接触后进行的化学反应,在基层表面形成坚韧、柔软和无接缝的橡胶防水膜。

3.2“雨虹”牌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是一种双组分反应固化型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甲组分是由聚醚和异氰酸酯经缩聚反应得到的聚氨酯预聚体,乙组分是由增塑剂、固化剂、增稠剂、促凝剂、填充剂组成的彩色液体。

使用时将甲、乙两组分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涂刷在需施工基面上,经数小时后反应固结成为富有弹性、坚韧又有耐久性的防水涂膜。

4.系统材料

4.1主体材料:

“雨虹”牌SPU-301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

4.1.1“雨虹”牌SPU-301单组分和SPU-311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均按物理力学性能分为Ⅰ类和Ⅱ类两种类型。

外观质量及物理性能符合国标《聚氨酯防水涂料》(GB/T19250-2003)的要求。

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物理力学性能表

表1

序号

项目

1

拉伸强度/MPa≥

1.9

2.45

2

断裂伸长率/%≥

550

450

3

撕裂强度/(N/mm)≥

12

14

4

低温弯折性/℃≤

-40

5

不透水性0.3MPa30mm

不透水

6

固体含量/%≥

80

7

表干时间/h≤

12

8

实干时间/h≤

24

9

加热伸缩率/%

1.0

-4.0

10

潮湿基面粘结强度/MPa≥

0.50

11

定伸时老化

加热老化

无裂纹及变形

人工气候老化

无裂纹及变形

12

热处理

拉伸强度保持率%

80~150

断裂伸长率/%≥

500

400

低温弯折性/℃

-35

13

碱处理

拉伸强度保持率/%

60~150

断裂伸长率/%

500

400

低温弯折性/℃

-35

14

酸处理

拉伸强度保持率/%

80~150

断裂伸长率/%

500

400

低温弯折性/℃

-35

15

人工气候老化

拉伸强度保持率/%

80~150

断裂伸长率/%

500

400

低温弯折性/℃

-35

A、仅用于地下工程潮湿基面时要求。

B、仅用于外露使用的产品。

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物理力学性能表

表2

序号

项目

1

拉伸强度/Mpa≥

1.99

2.45

2

断裂伸长率%≥

450

450

3

断裂强度/(N/mm)≥

12

14

4

低温弯折性/℃≤

-35

5

不透水性0.3Mpa30min

不透水

6

固体含量/%≥

92

7

表干时间/h≤

8

8

实干时间/h≤

24

9

加热伸缩/%率

1.0

-4.0

10

潮湿基面粘结强度/MPa

0.50

11

定伸时老化

加热老化

无裂纹及变形

人工气候老化

无裂纹及变形

12

热处理

拉伸强度保持率/%

80~150

断裂伸长率/%≥

400

低温弯折性/℃≤

-30

13

拉伸强度保持率/%

60~150

碱处理

断裂伸长率/%≥

400

低温弯折性/℃≤

-30

14

酸处理

拉伸强度保持率/%

80~150

断裂伸长率/%≥

400

低温弯折性/℃≤

-30

15

人工气候老化

拉伸强度保持率/%

80~150

断裂伸长率/%≥

400

低温弯折性/℃≤

-30

A、仅用于地下工程潮湿基面时要求

B、仅用于外露使用的产品

4.1.2环保性能:

本产品无苯、二甲苯,不会对人体、生物与环境造成有害的影响,所涉及与使用有关的安全与环保问题,符合相关国家强制性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4.2主要配套材料

4.2.1底涂料:

环氧-聚酰胺,成分为双组分,渗透力强。

根据现场要求,用于有针孔或有其它缺陷混凝土或胶合板基层的密封。

在现场使用时按照1:

1比例混合后涂于基层。

质量要求应符合下表3。

环氧-聚酰胺底涂的规格为每组二桶,包括A组分和B组分。

底涂料性能指标表表3

性能

结果

混合比例

1:

1(A:

B体积比)

适用期

24℃,50%相对湿度,16h

VOC含量

680g/L

粘度(混合后)

15CPS

闪点(混合后)

12.7℃

表干时间

24℃,50%相对湿度,1h

理论用量

8㎡/L

4.2.2密封膏底涂料:

为获得密封膏与接缝界面的最优粘结,底涂料为冷液态弹性体成分,与涂膜和密封膏都有相容性并渗透性好。

4.2.3密封膏:

专门用于细部节点以及裂缝、施工缝的密封处理。

采用枪挤式单组分或双组分国产配套聚氨酯密封膏。

4.2.4接缝填充材料(背衬棒材):

为闭孔发泡聚氨酯或闭孔发光聚乙烯衬棒,作为变形缝防水层的背衬,塞入缝内起填充变形缝的作用。

4.2.5保护层材料:

用于涂膜防水层的保护。

通常采用聚乙烯泡沫塑料片材(其厚度5~7mm,拉伸强度≥100%,撕裂强度≤0.6%),也可采用纸胎油毡、聚酯无纺布等。

4.2.6胎体增强材料:

可采用聚酯纤维无纺布、化纤无纺布、玻纤网布或增强纤维布。

胎体增强材料的质量要求应符合下表4的要求:

胎体增强材料性能指标表

表4

项目

质量要求

聚酯无纺布

化纤无纺布

玻纤网布

外观

均匀,无团状,平整无皱折

拉力,N

(宽50mm)

纵向≥

150

45

90

横向≥

100

35

50

延伸率,%

纵向≥

10

20

3

横向≥

20

25

3

4.2.7粘结隔离条:

铺设在水平的伸缩缝或锯切裂缝密封膏上面,形成涂膜与基层空铺的构造,以达到在基层产生裂缝时防水层自身延伸而不裂。

5.施工机具

采用本工法施工所需要的主要工具见下表5

表5

名称

规格

数量

用途

小平铲

小型

3把

清理基层

扫帚

3把

清理基层

卷尺

30米

1

度量尺寸

盒尺

3米

2

度量尺寸

剪刀

3把

剪裁胎体增强布

油漆刷

5寸

3把

涂刷细部节点

滚刷

3把/1000㎡

做平面防水层

刮板

带规则凹槽(可选)

3把/1000㎡

做平面防水层

抹子

6把/1000㎡

做立面防水层

消防器材

备用

6.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含双组分涂料的配料)→基层处理→附加防水层施工→大面防水层涂布→收头密封处理→防水层质量检查及验收→保护层及饰面层施工

6.1涂膜防水系统的-般构成及要求

6.1.1涂膜防水层:

单独采用”雨虹”单组分聚氨酯涂料作为防水层时,防水层涂膜厚度地下防水宜为1.2-2mm,推荐厚度为1.5mm,屋面防水等级为I、II级时,多道设防中的每一道涂膜厚度均≥1.5mm,II级时一道设防涂膜厚度≥2mm。

具体厚度根据设计要求,地下工程底板平面防水层应增加一层胎体增强材料;在多道设防中与其它材料复合使用时,涂膜厚度不应小于1.Omm。

6.1.2细部附加防水层在阴阳角,管根、天沟、檐沟、水落口、施工缝、变形缝、裂缝以及基础等细部均应涂刷附加防水层。

6.1.3涂膜防水层收头及复杂细部防水层收头均应做多遍涂刷密封处理。

6.1.4保护隔离层:

在完成涂膜防水层的施工后,应按要求铺设保护隔离层。

6.2施工准备

6.2.1基层准备

1找平层:

砂浆或混凝土找平层应抹平压光,砖墙灰缝应与砖墙表面抹平;除去基层表面的浮灰和其它突出的东西,用砂浆抹平孔洞、蜂窝以及细微裂缝等缺陷;基层表面应坚实并充分干燥,不得有凹凸、松动、鼓包、起皮、裂缝、麻面等现象,用2米直尺检查基层表面平整度,偏差不得超过5mm;若基层上存在裂缝,则应做附加处理。

2找平层与突出平面基层的结构(如女儿墙、立墙、变形缝、管道、天窗等)及地下室底板找平层与立墙、集水坑、电梯井等交接处的阴阳角均应做成半径为2Omm的圆弧或45º(135º)折角;厕浴间泛水坡度应在2%以上,不得有局部积水;在转角处要抹成小圆角与找平层相连接的管件、卫生洁具、地漏、排水口等必须安装牢固、收头圆滑。

这些设备必须安装完毕,才能进行防水层的施工;

3排水坡度:

排水坡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设计的要求;

4混凝土基层须平整、干净、干燥,无油脂、灰尘杂物。

6.2.2材料准备:

单组分聚氨酯涂料现场即开即用;双组分聚氨酯涂料为按比例包装,现场将A、B组份混合搅拌即可,无需现场称量配比。

6.3前期密封处理

6.3.1对于所有宽于25mm的变形缝需清理干净,填入背衬棒材,涂刷底涂,并用聚氨酯类密封膏嵌填。

在已填充密封膏的变形缝表面铺贴一条缓冲带。

缓冲带宜采用聚酯纤维布,且缓冲带的宽度应为缝隙宽度的三倍。

6.3.2在所有己处理过的裂纹、接缝、微裂缝及施工缝上涂刷100~15Omm宽的涂膜附加层。

条状附加涂层厚度为0.8~1.2mm。

附加层固化后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6.4底涂施工

6.4.1对于干燥、坚实的混凝土和砂浆基层,不必涂刷底涂料。

6.4.2但对因混凝土和环境原因产生潮气而致使涂膜出现针孔和鼓泡问题以及”雨虹”牌聚氨酯涂料用于木质基层时,则应在基层表面涂刷一道专用底涂。

6.4.3专用底涂为A、B双组分,每组分均为5加仑,按照A组分:

B组分为1:

1的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后涂刷使用。

每加仑可涂刷30㎡,涂刷专用底涂前,要求基层干燥、干净;专用底涂至少要干燥1h后,方可涂刷聚氨酯涂料。

6.5附加涂膜防水层施工

6.5.1在阴阳角、管根、天沟、檐沟、水落口、施工缝、变形缝、裂缝及基础等细部均宜做涂料附加层。

6.5.2涂膜附加层施工时应增涂2~4遍以使其厚度达到1.0~1.2mm。

有胎体增强材料的涂膜附加防水层:

当设计要求附加层有胎体增强材料时,需先涂刷1~2遍聚氨酯涂料,然后立即铺贴胎体增强材料,表面再涂刷聚氨酯涂料覆盖。

(对于变形缝、裂缝等部位需首先在缝中嵌填密封材料后,再按上述做法涂刷附加防水层)

6.5.3在所有平面与立面的交接转角处(包括管道、通风口及其它突出物),若基层未做成斜角时,使用聚氨酯密封膏或用水泥砂浆做成25mm、45°的斜角,然后在斜角位置上涂刷300mm宽(从斜角中心线起,平面与立面各150mm)的涂料做附加增强层,涂膜厚度1.0~1.2mm。

6.5.4天沟、檐沟与屋面交接处的附加层均涂于粘结隔离条缓冲带上以形成空铺,空铺的宽度宜为200~300mm。

对于所有宽于25mm的变形缝,宜在缓冲带上涂刷。

6.6大面防水层涂布

6.6.1用滚刷或橡胶刮板在水平基层面上涂布聚氨酯防水涂料,用抹子或滚刷在垂直基层面涂布聚氨酯防水涂料。

应涂刷均匀、厚薄一致且分层分遍涂布涂料。

一般可分2~3遍完成。

每遍涂布之后应让涂膜有充分时间固化,间隔时间不宜少于24h。

每遍涂料涂抹的方向应与前一遍相互垂直。

涂料的参考涂布量为:

当涂膜厚度为1mm时,使用量约1.5kg,应涂满整个基层,并覆盖所有的细部节点附加层。

6.6.2胎体增强材料的铺贴:

当设计要求防水层采用胎体增强材料时,需先涂刷一遍或二遍聚氨酯涂料,然后立即铺贴胎体增强材料,应顺茬相接,胎体增强材料的长边搭接宽度不小于50mm,短边搭接宽度不小于70mm。

应粘结牢固,无滑移、翘起、起泡、皱折等缺陷。

表面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

6.7涂膜防水层收头的密封处理:

在涂层收头部位应使用聚氨酯密封膏密封,也可采取加涂一遍或两遍聚氨脂涂料进行密封处理。

6.8涂膜防水层的保护

6.8.1已完成的涂膜防水层均应采取保护措施,以免被其他操作工序破坏。

保护材料应在垂直立墙的涂膜防水层完成后立即铺设;对于需进行闭水试验的部位,应在闭水试验完成并检查无渗漏水情况后,再铺设保护层。

若闭水试验推迟则应采取临时保护措施。

6.8.2地下工程:

在垂直墙面上采用聚乙烯泡沫塑料片材做保护层时,可在最后一遍涂膜固化前,把5-6mm厚的发泡聚乙烯片材保护层直接粘贴,并要求拼缝严密,然后按要求回填土,对平面部位的涂膜表面,可干铺一层纸胎沥青油毡做保护隔离层,并在其上浇筑400mm厚细石混凝土做刚性保护层。

6.8.3厕浴间地面及立墙保护层,可采用国内一般做法,即在涂膜厚度达到规定要求并经验收合格后,在涂膜表面再涂一遍涂料并立即撤布少量干净干燥的中砂,使其与涂膜防水层粘结牢固后即可抹水泥砂浆保护层(或待涂膜完全干燥后在其表面涂刷界面剂)。

6.8.4屋面防水层保护:

当涂膜厚度达到规范用油毡或麻刀灰做为隔离层后,再浇筑细石混凝土刚性保护层。

如需做闭水试验,则保护层应在闭水试验后进行铺设。

6.9闭水试验

对于屋面、厕浴间涂膜防水层有闭水试验的要求时,在涂膜防水层固化成膜36h之后,堵塞排水孔,进行闭水试验。

放水高度和试水时间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若检查出现渗漏应马上修补,之后重新作闭水试验检查。

6.10注意事项

6.10.1“雨虹”牌聚氨酯防水涂料为易燃液状材料,要注意防火;工人在操作过程中应穿戴防护服;施工时应注意通风;并且要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严禁在雨天、雪天和五级以上风天施工。

6.10.2使用过程中严禁掺兑任何溶剂;涂料使用温度宜在5℃以上,在低于5℃使用应采取相应措施。

7.劳动组织及安全措施

7.1劳动组织:

一般2~3人为一组。

施工操作人员应相对稳定,并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施工方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以及卡雨虹公司要求的涂刷方法进行施工。

施工工人必须经过培训并且有聚氨酯涂料的施工经验,整个施工过程需要甲方、监理、施工单位和材料生产商的全程监督。

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在进行厕浴间防水施工时,由于作业面小,各工种交叉作业时工种之间要配合好,严禁在完工的防水层上打眼凿洞,要有成品保护措施。

防水层未干之前,严禁人员在工作面上乱踩,以免破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