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75795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21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教案.docx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教案.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教案.docx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24司马光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3.紧扣重点词句,感悟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重点】

参考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正确跟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3.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具准备】课件

一、导入新课,了解人物

1.导言: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与平时所学很不一样的课文,叫文言文。

2.简介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学好文言文,可以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

3.揭题: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宋史·司马光传》,去看看那年发生的关于司马光的故事。

(板书课题:

司马光,并相机教学生字“司”。

“司”半包围结构,“乙部”。

教师简介“乙部”,出示新华字典中的部首目录页,像“乛、

、乙”这些部首都属于“乙部”。

因此,“司”字的横折钩就称为“乙部”。

4.介绍资料:

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搜集了司马光的资料,谁能简要地介绍一下?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老师补充介绍:

司马光从小爱动脑筋、热爱学习,后来他成了宋朝有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写下了著名的《资治通鉴》。

司马光,姓司马,是复姓。

课文讲述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一件事。

二、读通课文,感悟大意

过渡:

同学们,你们知道学习文言文的诀窍吗?

现在老师就告诉你们,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文言文的诀窍就是——“读”。

1.第一遍读课文,要求: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圈出生字。

2.第二遍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有困难的地方可以请教老师或同桌。

(2)边读边画出停顿。

3.第三遍读课文,要求:

(1)同桌互读课文,正音。

(2)注意和同桌比较停顿是否相同,如有不同,先讨论一下。

学生按要求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4.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

司、跌、皆、弃、持。

开火车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2)指名读课文。

其他学生做小评委,听听他读得是否正确,发现读错的地方,请及时举手帮助纠正。

(3)再次指名读课文,请同学们特别关注他的停顿。

交流如何停顿,集体指正。

5.师范读,学生大声齐读。

读完后,请学生谈谈对文言文的印象。

生交流。

师小结:

文言文常常用几十个字表达出成百上千字的意思,所以,文言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简练。

6.默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司马光砸缸救落水同伴。

三、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生字:

司、庭、跌、持。

(1)区分结构:

司、庭:

半包围结构;跌、持:

左右结构。

(2)组词。

2.指导书写“庭”。

(1)请学生说说“庭”的记忆方法,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2)指导:

广字头的撇要写得舒展,里面的建字底不要写成走之。

(3)演示书写动漫,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4)教师范写。

(5)学生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6)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3.指导书写“跌、持”。

(1)观察字的结构,左窄右宽,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跌:

足字旁的提和“失”字的撇,注意穿插避让。

长撇要出头。

持:

“寸”的竖钩的起笔位置在“土”的竖画的收笔位置的右边一点点。

提和横要避让。

(2)写字动漫演示书写,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3)学生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4)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四、布置作业

1.练写生字“司、庭、跌、持”。

2.读熟课文。

二次备课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背诵课文。

2.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配乐朗读,引入新课

1.教师引言,配乐范读。

古时候,诵读诗文是一件非常风雅的事情,一卷在手,书声琅琅。

(教师做出古人读书时摇头晃脑的样子)文言文的语言简练,朗读时特别注重节奏和韵味,请听配乐范读。

2.学生配乐读:

(1)配乐自由读。

(2)配乐指名读。

(3)配乐齐读。

3.过渡:

文言文不仅要读通读顺,更要读懂,相信理解意思后大家一定能读得更有味道。

下面我们就要去攻克难关,理解课文的意思。

二、自读自悟,合作交流

1.出示学习要求:

(1)自读自悟。

读一句,借助工具书和书上的注释,把关键字的意思放到句子里,揣摩句意。

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待小组合作学习时提出,再与同学研讨。

(2)小组合作学习。

各自汇报对每句话的理解,一句一句相互研讨,不懂的地方,留待向其他同学或老师请教。

2.全班交流。

(1)请一个小组推荐代表汇报课文意思,其他小组点评,教师相机予以点拨。

要求:

每句的意思说法不求完全一致,只要主要意思不变就可以。

(2)教师相机划分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板书)

①群儿戏于庭:

“于”就是在的意思。

古人的庭院有花有草,最适合孩子们玩了,想想看他们在玩什么。

(一个“戏”字大家就读出了这么丰富的内容,真棒!

过渡:

司马光和一群小伙伴在院子里玩耍,肯定是玩得非常……(生:

开心、高兴)就让我们高高兴兴地把这句话读一读吧!

(齐读)

②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登”是爬的意思,“足”是失足,“没”是沉没。

看着自己的小伙伴掉进这么大的水缸里,危在旦夕,真让人……(生:

着急)谁能用焦急的口吻来读读,读出紧迫的感觉来?

(抽读、范读、齐读)

故事的经过是: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板书)

①众皆弃去:

“众”指的是谁?

(除司马光外的其他孩子)“弃”是抛下的意思,“去”是逃去,离开。

想象一下,孩子们当时的表情、心理、动作。

②只有司马光——“持石击瓮破之”:

请一名学生上台做做动作。

(指导双手用力)通过动作理解意思。

“之”代表瓮。

想想司马光持石击瓮时,心里会想什么。

边做动作边读好这句话。

故事的结果是:

水迸,儿得活。

(板书)

①迸:

涌出。

②此时,你的心情怎样?

带着这种心情读好这句话。

(3)连起来说说课文的意思。

(4)在同伴命悬一线的时候,在其他伙伴都害怕得逃离的时候,司马光却选择留下来,并想到用石头砸破水缸的办法,救出了同伴,你认为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善良友爱)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读出自己的理解。

三、讲讲故事,读读背背

1.《司马光》这篇古文我们学完了,下面我们要用自己的话来讲一讲这个故事。

讲故事的时候如果只讲意思,不免有些枯燥无趣,那么我们该怎样把故事讲得更具体、更生动呢?

根据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提出建议:

(1)补充想象的内容。

(2)有画面,有声音,有动作,故事更生动。

(3)讲故事的时候,要有声有色。

学生自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请两名学生上台讲故事。

2.“好文不厌百回读,熟读成诵有收获。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记住?

现在,就请大家熟读成诵,把它放进自己的知识宝库里吧!

(生想象画面背一背)

四、学习生字,正确书写

1.出示生字:

登、众、弃。

(1)观察结构:

上下结构。

(2)组词并说说记忆的方法,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课件演示书写动漫,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比较三个字书写时的异同。

2.指导书写。

(1)登:

注意登字头的书写,右边是两撇。

(2)众:

第二个“人”的最后一笔是点。

(3)弃:

第四笔点不能漏。

3.学生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4.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回去把《司马光》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要讲得生动有趣。

2.课后再去找一些有关司马光的故事读一读。

 

【板书设计】

司马光

25掌声

【教学目标】

1.认识文中的“默、落”等13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落、调”,会写“掌班”等11个字。

正确理解“忧郁、文静、犹豫”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3.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两次掌声里的深刻含义,从而懂得并愿意主动关心、鼓励他人,并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教学难点】

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文中的“默、落”等13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落、调”,会写“掌、班”等11个字。

正确理解“忧郁、文静、犹豫”等词语。

2.采用对比读、分段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课文,领会大意。

【教具准备】课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

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来听课,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好吗?

(生鼓掌)

师:

你们的掌声很热情,那你们想通过掌声对各位老师说什么?

导入:

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篇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你想通过学习文章了解到什么?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师:

请大家认真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尽量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课件出示读文要求:

(1)我的独立学习目标。

①认真读文,为自然段标上序号。

②注意长句子的停顿,遇到拼读困难的词语可以借助书上的注音或向同桌请教后再读。

③用“方块”画出不理解的词语,依据生字表用“圆圈”圈出本课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目标。

①互相听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先说字的读音,再给生字组词),检查预习情况。

②分段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

③交流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课件出示本课词语)掌声 班级 默默 腿脚 轮流 投向 调来 摇晃 热烈 勇气

(1)自己读读这些词语。

(2)交流学生画出的不理解的词语。

(3)课件出示本课会认字:

默 落 姿 势 投 调 况 烈 镇 述 普 忧 联

①学习多音字。

落:

用于一些口语词语,如“落炕、落枕、落不是、落埋怨”等时读lào;表示“丢下,遗漏”时读là;表示“掉下来,往下降”“衰败”等时读luò;在“大大落落”中读luō。

调:

表示“调动,安排”等时读diào;表示“配合均匀”“挑拨;挑逗”时读tiáo。

②多种方法记忆生字。

预设:

a.比较形近字“姿、资”,记忆“姿”。

b.比较形近字“优、忧”,记忆“忧”。

c.加一加的方法记忆“落、势、调、况、烈、联”。

d.换偏旁的方法识记“投”。

三、再读课文,了解英子

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

思考:

英子是一个怎样的女孩?

(文静、内向、自卑、忧郁、小时候生过病)

2.出示自学提示:

(1)用横线画出描写英子的句子。

(2)联系身边的人和事,想一想,从这些句子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3.交流自学成果,抓住重点词句加以体会,随机交流下面的句子。

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1)是什么原因让英子“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呢?

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吗?

(2)英子的走路姿势一摇一晃,可她也想像正常孩子一样走出教室。

想象一下,英子也想去干什么?

(3)但是这一切,英子都做不到,她的心情你能理解吗?

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4.课件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思考:

现在的英子是个怎样的女孩了?

(开朗)

(1)想象一下:

她还会和同学们一起(    )、一起(    )、一起(    )……

(2)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课文第4自然段。

(3)对比英子得到掌声前后的表现,你有什么疑惑?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指导书写“掌、班、默、腿”。

1.指名读字,然后分别说说怎样记住它们并尝试着给它们组词。

2.观察字的结构,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笔画顺序,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提示:

“班”中间的竖撇在竖中线起笔,两侧布局要均匀。

“默”最后一笔点不要丢掉。

4.学生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力求把字写规范、写美观。

教师巡视,鼓励写得好的学生,奖励其小星星。

5.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二次备课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在感悟文本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2.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两次掌声里的深刻含义,从而懂得并愿意主动关心、鼓励他人,并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揭示课题

1.教师板书课文题目,请同学们齐读。

设疑:

老师来给同学们上课,同学们欢迎吗?

那么你们会以怎样的方式让老师感受到你们在欢迎我?

(学生鼓掌)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说(课件出示:

掌声是一段欢迎词,讲述着心里的热情)。

课文中的“掌声”还有哪些含义呢?

请大家根据自读要求自由地朗读课文。

2.小结:

英子在得到掌声前后真是判若两人。

是呀,从忧郁到开朗,一对反义词出现在同一个孩子身上,我们心中一定画了一个问号——掌声竟会有这么神奇的作用?

那就让我们回到那次难忘的故事会吧!

二、精读课文,聚焦掌声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

思考:

同学们给了英子几次掌声?

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出来。

如果能说说同学们为什么鼓掌那就更好了。

(一)品读第一次掌声。

1.指读描写第一次掌声的句子。

自己试着完成学习卡内容的填写。

2.汇报:

同学们为什么会给英子掌声呢?

(因为英子害怕。

)你从哪句话知道的?

(出示: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教师点拨:

理解“慢吞吞”,你能做一个“慢吞吞”的动作吗?

英子为什么要“慢吞吞”的?

3.如果你是英子,你会怎么想?

用一个词语形容英子当时的内心感受。

(害怕、担心、忐忑、恐惧、难过、紧张。

过渡:

所以英子的“眼圈红红的”,是呀,英子紧张、难过、害怕,此时她万般无奈、无比痛苦,你能把英子的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4.指导朗读。

5.写法小结:

你们知道这句话是对英子哪方面进行的描写吗?

(“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是对英子动作的描写;“眼圈红红的”,是对英子神态的描写。

这些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英子内心的痛苦。

6.过渡:

英子在胆怯中,在同学们的目光中走上了讲台,教室里响起了掌声。

同学们,英子如果就站在你们的面前,你们会怎么做?

(学生回答——鼓掌)好,那我们现在就为英子鼓掌吧!

7.小结:

你们的掌声整齐而响亮,这是热烈的掌声;你们的掌声一直不停,这是持久的掌声。

假如,英子就是我们班的一员,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8.让我们将千言万语都融入在这掌声中吧。

9.说说看,我们的掌声里有着怎样的力量?

小结:

课件出示——掌声是一段鼓励的话语,鼓励人战胜自卑。

(二)品读第二次掌声。

1.自由读描写第二次掌声的句子。

说一说,你了解到了什么?

2.多么感人的场面,让我们回到那精彩的瞬间。

(展示课文插图并配以掌声)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3.掌声再次响起,假如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用掌声对英子说什么?

(理解第二次掌声的含义。

4.过渡:

可文中的同学们什么也没说,只是用掌声表达,这掌声中包含着他们的什么?

(预设:

掌声中有同学们的赞赏,掌声中有同学们的表扬,掌声中有同学们的鼓励……)

5.小结:

课件出示:

掌声是最高的赞美,是大家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6.掌声中,英子有无数话涌上心头,可她什么也没说,请同学们看插图,如果你是英子,你会怎么想?

此时英子又是怎么做的?

7.对比读,感受变化。

出示句子:

①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②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8.提问:

“一摇一晃”在文中出现了两次,再来读读这两句话,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读呢?

如果你是英子,这两次的心情一样吗?

这样的改变都来自同学们的掌声。

我想说:

(课件出示)掌声是浓浓的关爱,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三、创设情境,体会微笑

1.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理解“微笑着面对生活”的含义。

3.你还想为英子鼓掌吗?

这掌声中包含着你对英子的哪些情感?

(希望、祝福、祝贺。

将之前总结性的话语全部出示在课件上面引导学生填空:

掌声是______________。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教师指导,学生临写

1.课件出示生字:

轮、投、调、摇、晃、烈、勇,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字形,做做小老师,说说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轮、投、调、摇”这四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

2.师着重指导生字“勇、晃”,这两个生字都是上下结构,“勇”的第四笔是横折,不是横折钩;“晃”上部的“日”写得略扁些。

3.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描红临写,师提醒注意正确的写字姿势,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投影反馈,学生进行评议。

五、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总结:

是呀,掌声是一种爱,让世界变得温馨!

英子永远忘不了这爱的掌声,永远感谢这爱的掌声。

其实,我们就生活在爱的世界里,让我们把我们的掌声,把我们的爱心,送给我们身边的人。

(视频)(《爱的奉献》这首歌曲轻轻响起,教师和学生一起唱。

师:

孩子们,你们就是爱的创造者,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板书设计】

26灰雀

【教学目标】

1.会认“宁、胸”等10个生字,会写“雀、郊”等13个生字。

正确读写“郊外、散步、欢快、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1.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那些得体的交流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

2.通过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

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宁、胸”等10个生字,会写“雀、郊”等13个生字。

正确读写“郊外、散步、欢快、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

一、直接导入,引发疑问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课题:

灰雀)。

(课件演示三只灰雀)看,这就是灰雀,它的体形比较小,羽毛的颜色丰富,叫声悦耳。

跟它们亲切地打个招呼吧!

2.指导书写:

灰雀。

(引导学生观察“雀”的写法:

雀,上面是一个变形的小,下面是一个“隹”,“隹”就是短尾巴的鸟,注意四横的长短变化。

在自己的练习纸上写一写这个题目,把字写得既正确又漂亮。

3.刚看到这个课题,你猜想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4.课文是不是写这些内容呢?

让我们一起打开课文,到课文中去看一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出示自读要求,学生根据自读要求自学。

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3.想一想: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教师相机正音识字。

1.重点指导读第1自然段,相机学习生字新词。

(1)指四名学生按句子顺序合作朗读第1自然段。

(2)小老师领读重点词语,多种方法识字学词。

课件出示词语:

列宁 胸脯 婉转 仰望 面包渣 惹人喜爱

①学生领读“列宁”时:

说说对列宁的了解,相机出示人物图片,简要介绍人物。

②学生领读“胸脯”时:

教师强调:

“胸脯”在哪儿?

(生拍拍自己的小胸脯。

③学生领读“婉转”时:

出示“婉转”在词典中的两个释义:

A.(说话)温和而曲折(但是不失本意)。

B.(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

课文中的“婉转”应当选哪种解释?

④学生领读“仰望”时:

结合课文想一想,“仰望”是什么意思?

请同学做一做动作,加深理解。

给“仰望”找个反义词。

⑤学生领读“面包渣”时:

教师强调“渣”是翘舌音,借助图片识记“渣”。

⑥学生领读“惹人喜爱”时:

引导学生识记“惹”并尝试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

(3)引导学生连起来再读读这些词语。

2.指名读其他几个自然段,教师相机正音。

重点指导“或者”的读音,强调“诚”是后鼻音。

3.赛读课文。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课文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三)指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找一找,圈一圈。

(比比谁画得最准确。

这篇课文有好几个自然段的开头都有表示时间的词语,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圈一圈。

(课文中提示时间的词语有:

“有一年冬天”“一天”“第二天”。

2.分一分,想一想。

(比比谁说得最简练。

(1)依据时间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想一想,在每一段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事?

(2)请三名同学分别来读这三个部分,其他同学仔细听,认真想。

(3)出示填空,引导学生概括每一层的意思。

(生每读完一个部分,概括一层意思。

①有一年冬天,列宁看见__________。

②一天,一只__________的灰雀__________,列宁遇见了__________,并与他交流。

③第二天,列宁又看到__________。

3.连一连,说一说。

(比比谁连得最通顺。

尝试把三个时间段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同桌互说,指名说。

4.教师小结方法:

我们根据时间把课文分成了三个部分,读懂了每个部分的意思,再把三个部分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词句,聚焦喜爱

1.观察图画,引导说话。

(出示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三只怎样的灰雀呢?

用文中的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一下。

(惹人喜爱)

2.默读第1自然段,找找描写灰雀的语句,画出来。

3.结合相关语句汇报、交流,体会灰雀的“惹人喜爱”。

(1)出示重点语句:

“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2)创设情境想象“来回跳动”。

师:

想象一下,这三只灰雀,(手势)一会儿从这边的树枝跳到那边的树枝,一会儿从那边的树枝跳回这边的树枝,这边——(那边),那边——(这边)。

这就是在树枝间——(来回跳动),这真是——(惹人喜爱)。

(3)入情入境感受“婉转地歌唱”。

师:

抑扬顿挫、变换着调子。

你听,(播放婉转的鸟鸣声)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短,一会儿——(长),像唱歌一样,这就叫——(婉转)。

(4)指导朗读。

①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

(引导学生把“来回跳动”读得轻快些,突出灰雀的动态美。

“婉转地歌唱”要读出声音的高低变化,读出灰雀“歌声”的动听。

②教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出灰雀的颜色、动态、声音。

③引导学生齐读。

师:

如果此时此刻我们就站在树下,聆听着灰雀美妙的歌声,欣赏着它们那欢快的跳跃,我们怎能不爱上这三只灰雀呢?

一起来读一读。

4.关注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师:

活泼可爱的灰雀也同样吸引了一位名人——列宁。

你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列宁非常喜欢灰雀呢?

(1)出示重点语句,指名读: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2)引导学生抓住“每次”“都”“仰望”“经常”这些词,感受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3)仰望着灰雀的列宁,会在心里对灰雀说些什么呢?

想象一下。

(4)指导朗读。

①引导学生在重点词语下面标好重读记号,着重突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②教师引读。

寒冷的冬天,四周光秃秃的,三只灰雀给公园带来了生机——(生读)。

养病的日子,孤独又无聊时,三只灰雀给列宁带来了快乐——(生再读)。

四、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1.把课后要求会写的生字按间架结构重新排排队。

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