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企业信息政策研究 精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77761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企业信息政策研究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企业信息政策研究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企业信息政策研究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企业信息政策研究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企业信息政策研究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最新企业信息政策研究 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最新企业信息政策研究 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最新企业信息政策研究 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最新企业信息政策研究 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最新企业信息政策研究 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最新企业信息政策研究 精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最新企业信息政策研究 精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最新企业信息政策研究 精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最新企业信息政策研究 精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最新企业信息政策研究 精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企业信息政策研究 精品.docx

《最新企业信息政策研究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企业信息政策研究 精品.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企业信息政策研究 精品.docx

最新企业信息政策研究精品

企业信息政策研究

  【内容提要】在区别企业战略与企业政策概念的基础上,从政府的企业信息化政策与企业内部的信息政策两个方面入手,比较世界各国及我国政府企业信息化的政策重点;从7个方面分析我国企业内部信息政策的制定所面临的问题与障碍,并通过对企业信息政策的内容是什么、谁来帮助企业制定信息政策、企业应实现怎样的信息化、能否实现个性化的企业信息化、能否保证良好的后期运营与维护等几个问题的回答对中国企业内部信息化政策的制定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摘&……

  企业政策与企业战略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概念。

  企业政策是指环境的发展与影响向企业管理提出了挑战,要通过制定企业政策来适应由环境造成的机会和风险。

  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求得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在分析内外环境的基础上,对企业总体目标、经营方向、方针、策略等全局性问题所作出的谋划。

  企业战略是一个选择要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问题,而企业政策则是一个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问题。

  政策往往是在战略确定以后,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为适应和改变企业内外部的环境所做的调整。

  因此,企业战略主要涉及企业的远期发展方向和范围,具有长期性、全局性和稳定性。

  而政策相对来说则具有阶段性、局部性和适应性。

  企业战略的主体是企业,而企业政策则是保证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步骤与组成部分,是企业内外部的环境,包括外部政策,如税收政策、技术政策、产业政策等等,和内部政策如组织政策、信息政策、文化政策、福利政策等等。

  要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就要保持企业短期和长期的均衡发展,这需要兼顾与企业有关的各方的利益,因此需要制定一系列的企业政策来保证。

  如果一项政策上升到战略的高度,则意味着它对企业生存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企业政策描绘的不仅是由外部机会与内部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均衡而提出的目标,而且它也提出具体措施,为其成员在实现目标中选择战略方案给出了通道。

  因此企业政策要求包括一种组织概念,它与环境有关,在可供选择的组织结构范围内,它是开发、评价和设置的期望结果与可接受的结果之间的一种通道。

  组织政策作为保证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总政策的一部分,成为组织上的计划、实施、实现和控制阶段的具体组织行动的出发点。

  实际上对一个具体的企业来讲,并非每一个问题都需要或都能够上升到战略的高度去研究,比如企业的文化、福利、组织等问题。

  对于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来讲,信息以及信息化的问题也还不能上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

  因此企业的信息政策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文拟从两个方面研究企业信息政策,一是政府制定的企业信息政策也可称为企业信息化政策;二是企业内部所制定的与信息相关的政策、规章与制度。

  1

  企业信息政策的国际比较

  企业的信息系统从来都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它与所在经济社会的信息化程度密切相关。

  企业信息化政策往往涉及到市场的公平程度、税收、投资、电子商务、信息技术、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是政府为促进企业信息化而提供的政策与法制保证。

  减少政府干预,促进自由竞争一直是美国政府的信息政策取向。

  1997年7月,美国政府公布了题为《全球电子商务市场框架》的战略性文件,特别强调保证因特网成为自由竞争、消费者自主选择的、不受管理的媒介。

  政府所要做的是提供一个一致的和简单的法律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和私有产权,防止欺诈,帮助解决争端而不是给予约束。

  在美国政府实施的各项政策之中,促进企业信息化的政策在被称为网络新政的税收自由法案1998年上体现最为明显。

  该项法案的内容是接入服务不受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管制,也无权从和那里收取管理费;宣布成为免税区,政府应当积极促使欧盟和世贸组织达成零关税和无差别税率协议;明确免税期为3年,即接入、在线服务企业享受3年缓征期。

  这项法案的实施避免了因不合理的税收而使因特网的发展受阻,保证了因特网的快速发展,并因此推动了全球的关税降低。

  网络新政的主要内容是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涉及到知识产权、域名、电子认证、网络隐私等13个方面,分别由电子商务部等相关部门来负责。

  政策内容包括税收、电子支付、隐私保护、立法、安全、基础设施、技术标准等等,从而为企业进行电子商务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1]。

  日本的信息政策正在由以往重视软件与数据库产业的发展转向产业的信息化。

  提出要借助高速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体系,改革经济结构并加强工业竞争能力。

  其有关企业信息化的宗旨很明确,那就是为企业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提倡政府信息尽可能公开,以便企业充分利用政府信息资源。

  2000年日本政策白皮书中《有关21世纪的信息化政策展望》中指出要通过电子商贸活跃产业经济①快速经营与活跃信息技术;②重视有关网络经济的产业重组;③加强国际市场与企业的联络合作;④向核心事业集中并与世界伙伴建立相辅关系[2]。

  2001年1月22日推出的电子日本战略的目标是5年内使日本成为世界最先进的国家,电子日本优先政策计划中提出的战略基本政策是使每个人都享受到的益处;改革经济结构并加强工业竞争能力;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个信息和电信通信网络社会。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战略侧重于促进和建立一个高速网络基础、方便的电子商务、一个电子政府和一个高度安全的网络[3]。

  在欧盟国家中,德国的信息政策侧重于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1997年3月联邦教研部和经济部同德国电信公司共同启动了题为中小企业信息通信的促进项目。

  其目标为①促进中小型企业的公用信息交流、信息共享,使其参与大市场竞争;②建立中小型企业信息网络中心、电子商务网和国际互联网,介绍国际市场需求,同时增加就业。

  到1999年3月,第一批试点的500家企业已经得到实惠,企业生产率提高20%[4]。

  俄罗斯在重视区域信息化和城市信息化之余,也十分重视企业经营范围内的信息政策。

  提倡在企业经营范围内,特别是小型个体企业,要逐步开始制定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信息政策,旨在满足商业企业和私人企业的信息需要。

  做为发展中国家,印度的信息政策非常积极。

  但是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印度没有大面积地实施产业信息化的政策,而是集中力量发展软件产业。

  软件产业的投资以人力资本为主,印度特别重视高等教育,用于教育的投资占的4%,其中23用于高等教育。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市场经济国家里,企业信息化作为企业自身的决策行为,并不受政府的直接干预。

  各国政府所制定的政策主要侧重于为企业提供便捷的信息基础设施、优惠的税收政策保证、易得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环境。

  信息化是企业自主的市场行为,政府倾向于引导而不是直接干预企业的信息化。

  2

  我国政府关于企业信息化的政策

  做为信息产业发展的后起国家,我国面临着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双重任务,企业信息化是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因此我国关于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更为积极。

  国家十五计划中有如下论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相应地促进企业信息化的机构、办法、规划甚至政策与法律正在不断完善。

  2001年9月7日,我国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信息产业十五计划纲要》,系统地回顾了九五期间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及对十五期间信息产业发展的系统规划[5]。

  《纲要》中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10大目标包括以下与企业信息化有关的内容第九项提到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努力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使信息化与工业化融为一体,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大幅度节能降耗,大中型企业基本实现计算机管理、生产控制和辅助设计,提高生产效率,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和结构升级的主要手段。

  第十项提到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目标,要达到信息产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提供系统、装备和服务的能力显著提高。

  基本满足金融、财税、教育、政府宏观调控、国防等领域对信息系统、装备和服务的需求。

  大中型企业信息化取得明显成效,企业对企业、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取得明显进展。

  《纲要》一再指出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广泛应用。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产业研究开发和设计水平的提高以及工艺技术的变革;通过电子商务特别是企业间电子商务的应用,推动营销、运输和服务方式的变革;通过促进信息产品与传统产品的融合,以及信息技术在新产品中的广泛应用,增加产品的信息技术附加值。

  加速企业信息化进程,把推广应用信息技术作为改进企业管理、推进传统企业

  技术改造、节约能源、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的重要手段。

  要使电子商务的技术和网络基础满足发展要求。

  除了重视电子商务和信息基础设施之外,《纲要》也同样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提到要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强化公共信息资源共享。

  集中力量开发建设重点信息资源,出精品工程。

  重点组织好政府信息、产业信息、企业信息、市场信息等重点领域的信息资源开发与上网。

  从1999年11月起,政府通过各种政策、通知、会议等方式支持和推进企业信息化。

  2000年8月16日,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和科学技术部发布了《关于成立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这个小组负责制定全国企业信息化规划,全面指导企业信息化工作,组织实施企业信息化重大工程项目,协调解决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全局性问题,通过多种方式促进企业信息化经验交流等。

  2001年下半年,国务院向百强企业发布了一份《关于加快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文中首次指出了国家的具体目标到十五末期,大多数国家重点企业基本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大多数大中型企业至少实现比较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力争绝大多数企业在十五期间建立企业网站及主页,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开展网上营销。

  同世界许多国家的信息政策相似,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的政策主要侧重于加速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信息资源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尚未涉及更广泛更具体的规定,如企业信息化的税收、投资、技术标准等更深层次的问题。

  这说明我国的企业信息化政策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加强可操作性。

  信息经济是当今社会经济的本质形态,对于身处信息经济之中的每一个企业来讲,实现信息化都是必需而重要的,这需要通过企业内部信息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来保证。

  普遍来讲,目前我国企业内部信息政策的制定还处于初级阶段,其现状与问题分析如下。

  3

  我国企业信息政策制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现状来看,大中型企业实施信息化的积极性和成功率远远高于中小企业,各企业信息化实施的层次也不尽相同。

  比如,实现信息化综合应用的企业有联想、神州数码、长虹、北京天然气集输公司、中国电工设备总公司、辽宁电力有限公司、康佳、北仑发电厂等;哈飞汽车实现了;实施的企业有内蒙伊利、东阿阿胶、浙江景兴、上海广电、广州药业、云南白药、青岛啤酒等;上海融氏企业有限公司、北京泰立化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则从切入;海尔、上海华谊集团公司、上海烟草集团公司则致力于电子商务;制造企业中如广东科龙、邯郸钢铁、华北制药集团、无锡威孚、海信集团、徐州工程、春兰集团等利用计算机集成制造来提升现代管理[6]。

  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是最核心也是最普遍的环节,随着业务的成长,企业信息化的首要压力来自财务管理,因此财务管理信息化是大多数企业信息化的起点。

  与东部相比,我国西部地区企业的信息化还处于十分落后的阶段。

  以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西北某少数民族省区为例,尽管政府已经成立了信息产业办公室,也出台了一些旨在促进企业信息化的政策,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企业投在信息化上的注意力还远远不够。

  所调查的企业涉及制造业、旅游业、民航和商业,信息技术主要用于自动化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财务管理方面,实现局域网的企业廖廖无几,实施或电子商务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

  通过访谈、实地考查等方式获知,企业信息化的障碍之一在于企业领导的认识,有些领导不了解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用途及效果,因而信息政策的制定也无从谈起。

  障碍之二在于资金的压力,举步维艰的国有企业仍占经济的主导地位,谈论信息化成为奢侈之举。

  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我国企业在信息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尚存在种种障碍,可归纳如下

  31

  企业决策者的认识局限

  在企业内部制定信息政策的主要人物是企业的决策者,企业决策者做出一项决定,制定一项政策,考虑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其自身认识的局限是首要的问题。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总是不断产生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名词,在企业信息化领域,这些新名词常常代表着不同花样的软件和硬件系统,是一个几乎只有专家才能搞清楚其功能与作用的庞大体系。

  对于绝大多数企业的领导人来讲,要弄清他们的作用与区别,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中国的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又多以私有企业和乡镇企业为主,往往经历过一个劳动密集型的甚至手工作坊式的原始资本积累过程。

  这样的成长过程造成了他们的信息方式往往是随机与零星的,他们通常先购买一两台电脑,随着业务的扩大再不断增加设备,逐渐局域联网,在内部实现信息交流和文件共享,随后再通过互联网与外界交流。

  因而许多的企业领导人认为只要使用了计算机与网络就是实现了企业信息化,有的对系统化的信息处理方式本身就不信任。

  而据统计只有10-20%的企业信息化成功率又强化了这样的认识。

  在笔者与一些企业领导的访谈过程中发现,影响企业领导人信息决策的另一个因素是认为现有的管理完全能跟得上企业的需要,这在中小企业里尤为常见,甚至对咨询公司的宣传持排斥心理,认为对自己企业的管理没什么帮助,只不过是企业想来赚钱而已。

  32

  企业的资金压力

  资金的缺乏是企业制定信息化政策过程中考虑最多也最客观的因素。

  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施信息化的成本考虑;二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的困难。

  比如实施产品需要的费用有数目不菲的产品费、实施费、软件维护或二次开发费、员工的培训费,以及令人费解的产品资料和用户说明所费去的时间及费用;另外一项成本则是与软件系统相配套的硬件投资成本。

  除此之外,还有在信息系统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机会成本、企业为了适应信息系统而做的流程重组或再造等方面的费用,以及系统迅速升级或更新换代所需要的新一轮的投资。

  这些成本的付出能否带来利润的增加或企业竞争力的加强,是一个难以量化估算的东西,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就使得相当一部分企业处于观望阶段。

  再加上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对于一些经营业绩并不十分理想的企业来说,尽管需要信息化来改善经营管理状况,却只能对信息化可望而不可及。

  33

  企业的管理现状

  企业信息化是将各种资源全面整合的整体项目,企业信息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与企业的管理现状密切相关,如与员工的信息素质、企业文化、企业的学习能力、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企业的市场定位等因素都有关系。

  学习能力强、战略目标远大的企业,一般具有较好的成长性,会十分重视企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这样的企业常常将信息政策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如、联想等企业。

  而对一些员工素质不高、市场定位层次较低的企业来讲,也许当前最迫切的投资项目还不是信息化,实施信息化也会付出相对来说更大的代价。

  但这也意味着企业间数字鸿沟的出现,意味着这样的企业在新一轮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企业信息化的另外一层阻力来自既得利益集团,一些年龄偏大、学习新技术有困难的员工,会担心目前的工作岗位被信息系统取代;而对一些中层管理人员来说,引进信息管理系统,意味着业务流程更为透明,一些可能的隐形收入将会失去。

  这些都对企业信息化形成很大的抵制和阻力。

  因此,企业信息政策的制定实际上是从变革现有管理结构开始的,也是咨询机构所提倡的业务流程重组。

  以无锡小天鹅集团为例,在实施项目之前,企业首先花费极大的精力对员工进行说服和培训工作。

  一项好的政策,只有得到员工的认同后,才能真正实施。

  34

  企业的人才局限

  企业缺乏信息人才,是企业实现信息化的直接瓶颈。

  传统产业人才的缺乏与信息产业内部信息人才的充足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方面是企业信息系统的不断更新与升级,一方面是企业内部对信息化的茫然无知,对于系统选型极不在行。

  这种信息与人才的不对称成为企业制定和实施深入细致的信息政策的现实障碍。

  35

  技术市场的不确定性

  这是供应方影响企业信息政策制定的重要因素。

  对于企业来讲,是选择集成化和标准化程度都较高的国外信息系统,还是国内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尤其是有些系统的技术不成熟、功能不完备、售后服务不能保证,而高端的供应商对目标客户企业也有自己的选择,这种种因素成为一些企业制定信息化政策时犹豫不决的原因。

  就来讲,高端的国外供应商有、等国外厂商。

  他们的产品特点是对业务过程有严格的控制,可满足用户不同层面的查询管理要求,具有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和技术实施能力,提供的产品众多,功能细致全面。

  而国内的厂商则比较了解国内企业的内部结

  构、管理方法,他们往往从财务软件起家,有自己的用户群和营销机构,但是要转型到需要强劲的资金支持和人力储备。

  在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低端市场上,国内企业有着一定的优势。

  这种对比可以举例说明2001年2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提出的一项针对中国企业的管理提升和企业运营网络化改造的推进计划《网络就绪》项目。

  根据的标准,要求选择的试点企业应当具备10大基本条件①首席执行官赞成并亲自投入;②具有前瞻性的思维方式;③有质量小组;④具有快速行动的能力;⑤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⑥盈利企业;⑦具有为转变成网络企业进行投资的意愿;⑧具有与外国公司合作的成功经验;⑨具有重要商业影响的潜力;⑩具有运用英语进行业务往来的能力[7]。

  这充分说明高端市场对企业素质的要求。

  2001年11月20日,长城电脑公司在北京发起了面向中小企业的新商务运动,主要推出了以为标准桌面的无线局域网解决方案,使企业不需要繁琐的网络布线,通过较低的投入就可享受高性价比的、高可扩展性的,以很好地解决成长型中小企业的需要。

  而立足国内企业信息化的中关村科技则针对中国企业的特点,推出了互联网咨询顾问服务和面向企业的信息化专家培训。

  36

  网络应用不充分

  网络化改造是企业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是电子商务的基础,但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系统之间并不具有必然的阶段递增性。

  一个内部信息系统并不发达的小企业,也可以在一定的平台上进行电子商务活动。

  而对于一个具有完善系统的企业来讲,更应该积极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电子商务活动。

  而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包括信用体制的不完善,我国网上交易不够发达,一些企业信息系统尚不具备完善的网络交易联接端口,这也影响了部分企业实施信息化的积极性。

  37

  信息悖论带来的困惑

  企业投入了时间和资金,期望信息技术成为竞争优势的来源,产生巨大的利益回报。

  但是,经理们却发现昂贵的信息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员工不知如何有效地使用它们;销售额、利润额没有增长,顾客的抱怨、雇员的消极情绪乃至抵触与日俱增,组织管理依旧保持原样,而企业在新技术方面的资金和时间投入却不断增加。

  这就是所谓的信息悖论。

  [8]对于信息悖论常见的解释有一是传统的生产率测度方法没有反映出信息技术在提高服务质量和商业效率方面所做的贡献。

  二是信息系统的质量问题,尤其是人们对于新软件的学习存在很大的困难,这种滞后往往延迟商业价值的实现。

  另外,当信息技术在互相竞争的企业中竞相使用时,成本节约与效率提高所导致的好处归了消费者,对于企业来说并不明显。

  针对信息悖论带来的困惑,说服企业采取积极的信息政策的根据是当信息技术被引入一个无法应对变革的企业,信息技术的潜力被阻滞,因此首先需要变革管理,主要表现在信息管理,人力资源规划和业务流程设计3个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对具体软件和信息系统的选择。

  进行变革管理并非简单地意味着为适应所引入的信息技术而做出的对组织其它因素的改变,所有的改变都围绕一个目标实现利益最大化。

  4

  对我国企业内部信息政策制定的建议

  41

  企业的信息政策包括哪些内容?

  企业信息政策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常规信息政策,二是企业信息化政策。

  企业的一般信息政策包括管理信息、技术与人事档案、市场信息、商业秘密、竞争情报、图书文献的管理及使用制度;信息发布、信息传递、信息共享、信息保密、信息使用的政策与制度,其中信息共享政策包括对员工将所拥有的私人信息转化为企业共享信息,或者说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激励与奖惩制度;企业信息部门的设置、信息设施、设备、技术、企业内部的数据库、数据仓库以及信息从业人员的管理、使用、维护制度;信息技术的培训普及、保证信息文化建立的政策与制度。

  所有的企业都需要制定常规信息政策,它是企业内部信息流转的基本准则,它保证了企业日常生产、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正常运转。

  企业信息化政策是实现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具体制度保证,包括企业信息化的目标确定、投资计划、人员培训、实施周期、实施部门、咨询机构的选择、系统选型、成本评价、效果评估、流程重组、实施步骤、系统维护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

  可以说,前者是长期的,需要不断改进与完善;后者则是为保证信息化项目的顺利完成而制定的制度规范,专业性强,制定难度大,是很多企业需要特别关注的政策。

  项目完成以后,部分规章固定下来变成常规的信息政策。

  在竞争日益激烈、管理思想不断更新的今天,知识与信息的管理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是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和战略目标的政策保障。

  42

  谁来帮助企业制定信息政策?

  企业信息化以市场为核心,即根据市场和客户去调整所有的资源,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宗旨。

  企业信息化的动力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市场竞争的压力,二是供应商的渗透力。

  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因此必须及时快速地获取各种信息如市场信息、技术信息、顾客信息、竞争对手的信息、供应商的信息等等。

  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对信息化有一种潜在的需求,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量的增加,这种需求会越来越迫切。

  从供给的角度看,厂商面临着产品创新和扩大市场的需要,企业信息化正是厂商潜力巨大的市场。

  厂商从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运用各种营销策略来说服传统行业的企业购买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化改造。

  这成为企业进行信息化的外在动力。

  有些企业甚至直接充当企业信息化的咨询顾问。

  由于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企业制定正确的信息化政策,需要外在的力量。

  现阶段扮演企业信息化咨询顾问角色的主要是技术管理咨询机构,主要有3种类型厂商、传统管理咨询机构或新兴的专业咨询管理机构。

  企业信息咨询机构的业务主要包括首先对企业战略和战略进行规划,详细预测某些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实施对行业及公司的潜在影响,评估信息系统可能为客户企业所带来的效果、负面影响及制约因素,如评估信息技术能否降低成本、推动产品服务创新,能否提升企业核心能力、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评估企业信息技术能力及帮助企业制定投资规划。

  其次是帮助企业进行与有关的管理变革,如业务流程重组,实现电子商务等;帮助企业设计构架,制定计划与标准,确定任务优先级,设计软件系统功能,以及信息技术和产品选型;协助企业对其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对投资回报进行评估等等。

  最后是为客户企业提供实施服务。

  包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