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实训报告范文6篇_excel实训心得体会范文.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4377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excel实训报告范文6篇_excel实训心得体会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excel实训报告范文6篇_excel实训心得体会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excel实训报告范文6篇_excel实训心得体会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excel实训报告范文6篇_excel实训心得体会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excel实训报告范文6篇_excel实训心得体会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excel实训报告范文6篇_excel实训心得体会范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excel实训报告范文6篇_excel实训心得体会范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excel实训报告范文6篇_excel实训心得体会范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excel实训报告范文6篇_excel实训心得体会范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excel实训报告范文6篇_excel实训心得体会范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excel实训报告范文6篇_excel实训心得体会范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excel实训报告范文6篇_excel实训心得体会范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excel实训报告范文6篇_excel实训心得体会范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excel实训报告范文6篇_excel实训心得体会范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excel实训报告范文6篇_excel实训心得体会范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excel实训报告范文6篇_excel实训心得体会范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excel实训报告范文6篇_excel实训心得体会范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excel实训报告范文6篇_excel实训心得体会范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excel实训报告范文6篇_excel实训心得体会范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excel实训报告范文6篇_excel实训心得体会范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excel实训报告范文6篇_excel实训心得体会范文.docx

《excel实训报告范文6篇_excel实训心得体会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xcel实训报告范文6篇_excel实训心得体会范文.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excel实训报告范文6篇_excel实训心得体会范文.docx

▼excel实训报告范文篇一

一、实训目的:

学习Excel在财务管理中怎样运用?

学会做财务报表,掌握使用技巧,熟练Excel。

二、实训时间:

一周(课时,非课时)

三、实训地点:

五教机房,寝室

四、实训内容:

Excel实训要求同学们根据附件中两个扫描文件的期初余额和经济业务完成以下任务:

1、填写期初余额表(周二上机前完成)

2、在凭证输入表中完成所有经济业务的凭证录入(周二上机前完成)

3、完成试算平衡表的填写(周二上课时完成)

4、完成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填写(周二上课时完成)

5、周日上机时问题答辩

6、完成实训报告

五、实训过程:

首先周一时在寝室完成期初余额表和凭证输入表,期初余额表比较简单,幸好有会计课交了怎么做会计分录,而且实训的附件中就有,直接录入就行了了。

但凭证输入表就有点难了,一开始不知道怎么去做,后来想到其实就是做会计分录,只是学习训练Excel的运用而已。

但是我深刻体会到,会计没有基础,做起这个来十分费时间,有的地方需要翻阅会计书,还不保证能够正确,录入数据时常会出差错,只能说明我们平常练得太少了,太生疏了,再加上本人粗心大意的,根本不干不了这细致活,真正的发现当初幸亏没选会计专业。

不过晓得点皮毛还是有点好处的。

一直的问题就是不习惯对着电脑做东西,在做凭证输入表的时候感觉无比的烦躁,做着做着就做到别的地方去了,并且老是疑神疑鬼的觉得哪里做错了。

不过虽然会计学的不咋地还是很快看出了数据的错误,不是一点点而是错的很离谱,于是只能硬着头皮继续错着做下去,等着上课时跟老师反应。

前面的会计分录相对简单的还好,可是到后面的就有点难了,因为老师讲的时候开了点小差,再加上平时根本没练习过什么,幸亏由之前做过的作业,类型差不多,还有就是室友的帮忙,虽然老是出点小毛病什么的,不过总算在第二天完成了凭证输入表的填制,不过填好的借贷虽然相等了,可是跟同学的一比较,真是各有千秋啊,真是郁闷之极,虽然做完了,可是跟同学们的都不同,而且我也知道老师的给的数据伤不起,再加上本人水平也不咋地,怎么也做不出正确地来噻。

于是把心一横,等着上课的时候再说吧,反正俺也改不出个所以然来的。

终于等着上机的课了,老师先让我们交作业,然后继续完成后面的。

应该是同学反映还是自己知道了。

让我们把数据改掉重新做。

我们当然知道老师的水平噻,可是对于我们好不容易做完的输入表又要意义的对照改掉还真的是伤不起啊。

前面也说了俺根本就干不了这种细致活,这不是坑爹嘛。

心里想着真的是没有比这更衰的了。

虽然同学们都小有点意见,可是老师还是接着说她的,真牛。

没办法,只能接着做下去,只好对着做好的和要改的,先一道道的标记好,再改。

光是改这个就改了好长的时间,不愧是蜗牛般的数度。

真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啊。

而且之间有好多都做错了,改起来更加麻烦,有的还要问下同学才晓得。

感觉自己真是没用加无语。

竟然被个会计难住了。

想着要多悲剧有多悲剧。

做了n+1遍都还是不对,真是超级无语。

还真是什么事都不容易啊!

以前学过,练过的基本忘了,刚开始真不知道如何下手。

到处看看别人怎么做的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那些公式的运用实在是有些吃力,确切的说我可能还是不太理解,只会照搬照抄,硬邦邦的输入公式,因为不熟练,错误经常出现,问题也经常出现。

因为凭证输入表不正确,借贷不平,导致后面的引用也不正确,结果根本就算不出来。

问题重重,慢慢解决。

比如说,因为我们做的会计分录不同,录入的数据就有差别,汇总的时候就会有误差,以至于出现很多不同的结果,搞得都不知道哪一个才是正确的。

于是我先认真核对我的凭证输入表,对了再做试算平衡表。

做期末余额的时候汇总一直错,我都不知道是什么问题,还是同学帮我改对的。

所以我发现还是要理解,要理解软件的功能和技巧的运用,仅仅是知道方法也不一定会做对,错就要明白原因,才是真正懂得如何运用。

一般的汇总统计使用SUM求和函数。

我们主要就是用这个,掌握公式、函数等功能在Excel中的应用。

这几天在学习做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我们主要就是将前面的用公式累加起来,像这些:

货币资金=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短期投资=短期投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应收票据=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借)-应计提“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预收账款=应收账款(贷),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应计提“其他应收款”的“坏账准备”……….还有很多公式,这个还是比较简单的。

只要能够灵活运用,还是会有很多收获。

我深深感觉到自身知识有限,水平差就是没办法呀,深刻体会到自己的知识面实在是太狭窄了。

有些问题书上不一定有,但是我也没有进行过探讨,所以出现问题有时不知道该怎么解决,同学一提点,总是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像这些账务处理都很容易犯很小的过错,但就是一个小问题,可能就导致汇总永远错,由此我们必须要学会细致,严谨对待。

对于我这种粗心大意的人来说,培养严谨的做事精神实在是太重要了。

由于平时大大咧咧,随意惯了,突然之间做这种细致活很不习惯,不过其实做任何事情只要用心去做,耐心一点还是有机会做好的。

首先要有足够的信心,相信自己能行。

通过实践,我们学会怎么解决遇到的问题,同时更加详细一点的了解Excel,至少知道现在学会计的同学是在干什么吧!

对别的行业有了一点了解,其实深知自己学的仅仅是沧海一粟,只是扫了下盲而已。

六、实训心得:

此次实训,我深深体会到了积累知识的重要性。

在这当中我们遇到了不少难题,但是经过我们大家的讨论和老师细心的一一指导,问题得到了解决。

Excel的实训结束了,我感觉学到很多东西,初步认识了解了Excel的强大功能,但也有遗憾,有很多东西只是做了却不明白为何那样做,有些东西甚至没有完成。

但我想现在只是了解阶段,以后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更加努力和认真,学会更深的内容。

要想学好Excel,首先要有一颗坚毅的心,有恒心,有信心,在学习过程中,坎坷是避免不了的,但千万不要灰心,不要气馁,要继续努力。

另外我深深地发现,如果你学了一样东西,而不去使用它的话,那不用多久就会被遗忘。

所以我们更该多加练习熟悉,加强巩固,这样才能真正属于自己,对工作生活中产生作用。

我们这次实训加深理解了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将所有的财务管理方法进行综合运用,了解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掌握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过程;熟练掌握了财务核算决策操作的基本技能;将财务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增进了我们对企业实践运作情况的认识,为我们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我们真正跨入社会的时候,我们就能更轻松的适应社会,更好的施展自己的才华,成就一片自己的天地。

▼excel实训报告范文篇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

2.掌握相对地址、绝对地址、混合地址以及公式和函数应用;

3.掌握数据清单(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和数据透视表)技术;

4.熟悉个人理财管理或贷款购房方案的设计与制作;

5.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并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与方法

1.了解并掌握关于Excel的基本操作,先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实验指导,再通过上机操作熟悉Excel的使用细节,最后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

2.了解并掌握Excel中的相对地址、绝对地址、混合地址以及公式和函数应用,先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实验指导,再通过上机操作熟悉使用细节。

3.了解并掌握Excel中的数据清单(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和数据透视表)技术,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实验指导,再通过上机操作熟悉使用细节。

4.进行个人理财管理或贷款购房方案的设计与制作,先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实验指导,再通过咨询老师或查阅图书馆有关书籍了解清楚设计制作的步骤,最后上机制作。

三、实验步骤与过程

Ⅰ。

Excel的基本操作

1.Excel的启动及其窗口

①启动方式:

执行“开始”菜单的“所有程序”→“Microsoftoffice”→“MicrosoftofficeExcel2003”命令,或双击桌面上的Excel快捷图标。

②Excel工作窗口组成:

Excel的工作窗口由标题栏、工具栏、

编辑栏、工作区、任务窗口、标签栏

以及状态栏组成。

③单元格:

工作区是一张表格,称为工作表,表

中每行由数字1、2、3等行名标识,

每列由A、B、C等列名标识,行与

列交叉的方格称为单元格。

④单元格区域:

若干个连续的组成矩形形状的单元

格称为单元格区域。

⑤工作表与工作簿:

窗口下面的标签栏上标有“Sheet1”、“Sheet2”、“Sheet3”,表示有三张工作表,具有下划线且白底的工作表称为当前工作表,点击工作表名称可选择工作表。

若干张工作表组成一个工作簿,工作簿以文件形式储存在磁盘上,其扩展名为.XLS。

2.创建工作簿

①创建工作簿:

启动Excel应用程序→选择“文件”→选择“新建”→选择“空白工作簿”,此时新建了一个带有3个空的工作表的工作簿。

②在工作簿中输入数据:

Excel中数据分为常量和公式两种,其中常量有分为文字常量、数值常量和日期时间常量。

(1)文字常

量的输入:

文字常量包含了字符、汉字、空格以及要作为字符串处理的数字等。

其中右图的A列数据即为文字常量,默认状态为单元格中左对齐。

(2)数值的输入;在Excel中,数字只可以是以下字符:

0、1、2、3、4、5、6、7、8、9、+、-、(、)、,、/、$、%、E、e。

上图中第3、4、5、6、7行的B列即为数值常量,其默认状态为右对齐。

(3)日期与时间的输入:

必须按照Excel认可的日期和时间格式输入,即使用“/”或“-”作为分隔符,输入的格式为“年/月/日”,否则将被当作文字常量处理。

(4)公式的输入:

公式是指以等号“=”开始,后跟运算数和运算符的表达式,每个运算数可以是常量、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的引用地址、名字或函数等。

(5)函数的输入:

Excel提供了财务函数、日期与时间函数、数学与三角函数、统计函数、查找与引用函数、数据库函数、文本函数、逻辑函数、信息函数与工程函数共十类数百种函数,使用函数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数值运算。

将光标定位在需要插入函数的单元格,执行“插入”菜单中的“函数”命令,出现“插入函数”对话框,在“选择类别”的列表框中选择一类函数,则该类函数列表出现在“选择函数”列表框中,选择某个函数后单击“确定”按钮,出现“函数参数”对话框,根据需要输入数值或单元格地址等参数后,则计算结果显示在该单元格中,如下图所示。

③保存工作簿

完成数据输入后,应该保存工作簿。

执行“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出现“另存为”对话框,在“保存位置”选择保存的文件路径,输入文件名,并在“保存类型”中选择“MicrosoftOfficeExcel工作簿”,单击“保存”按钮。

④关闭工作簿

对某个工作簿的操作完成后,执行“文件”菜单中的“关闭”命令即可。

⑤打开工作簿

要对某个已经存在的工作簿进行操作时,执行“文件”菜单中的“打开”命令,在“打开”对话框中选择需要打开的文件。

3.管理工作表

根据需要,用户可以对工作表进行重命名、插入、删除、移动或复制以及打印等操作。

①选定工作表

工作薄由多张工作表组成,有时为了同时对多张工作表操作,就需要同时选取多张工作表。

按下Ctrl键,用鼠标单击选取多张不连续的工作表;用鼠标单击第一个工作表,按下Shift键,再单击最后一个工作表,可选取连续的多张工作表;多个选中的工作表组成了一个工作组,在标题栏会出现“[工作组]”字样,选取工作组后,在一个表中输入数据,会同时输入到其它组员的工作表中。

②工作表改名

双击要重新命名的工作表标签,或右击工作表标签,在快捷菜单中选“重命名”命令,会在标签处出现反相显示,直接输入新工作表名。

③插入新的工作表

选择“插入”命令,便在该工作表的前面插入一个新的工作表。

也可通过“插入”菜单,选“工作表”命令完成。

用此方法可以插入多个工作表,第一个插入的工作表名称为Sheet4,第二个插入的工作表名称为Sheet5,依此类推。

如右图,单击右键选择“插入”。

④删除工作表

⑤选定要删除的工作表标签或工作组。

选择“编辑”菜单中的“删除工作表”命令,出现一个对话框警告用户选定的工作表将被永久删除。

单击“确定”按钮,便将选定的工作表或工作组删除。

也可以通过右击要删除的工作表标签,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删除”命令删除工作表。

4.格式化工作表

格式化工作表包括了格式化表格以及表格中的数据。

①格式化数据

工作表的格式化可通过格式工具栏、命令菜单和自动套用格式完成,在格式化单元格或区域前必须先选定它。

(1)格式工具栏:

格式工具栏对工作表中的字符、汉字可以进行字体、大小及颜色编排,单元格的边框和填充色,对数字还可以进行货币样式、千位分隔样式、百分比样式、小数位数的增减等格式编排,使用工具按钮操作方便快捷。

(2)命令菜单:

在“格式”菜单中的“单元格”命令给出了更多更详细的格式化命令。

如图5-11所示,它有六个标签,下面分别介绍:

<1>选定要进行数字格式编排的单元格或区域。

选择“格式”菜单中的“单元格”命令,出现单元格格式对话框,选择“数字”标签。

<3>在“分类”的列表框中选择数值格式类别,在右边选择具体的格式。

不同的数值格式,类别对话框右边的显示内容有所不同。

<4>在“示例”框中可以看到所编排的效果。

<5>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数值格式编排。

②调整行高和列宽

(1)行高的调整:

<1>拖动行号之间的分隔线改变行的高度将鼠标指针指向某行行号下方行号之间的分隔线上,鼠标指针变成竖直方向的双向箭头,上下拖动鼠标,便可以改变该行的行高度。

当拖动鼠标时,在鼠标指针右上方,将显示该行的高度值。

<2>双击行号之间的分隔线改变行的高度用鼠标双击某行行号与其下方行号之间的分隔线,使该行取其所有单元格中数据高度的最大值。

<3>用菜单命令改变行的高度可以通过“格式”菜单中的“行”命令改变行的高度,其操作方法与通过“格式”菜单中的“列”命令改变列宽度的操作方法基本相同。

通过此命令还可以隐藏或重新显示行。

(2)列宽的调整:

<1>拖动列号之间的分隔线改变列的宽度将鼠标指针指向列号与其右侧列号之间的分隔线上,鼠标指针变成水平方向的双向箭头,按下鼠标左键后左右拖曳,便可以改变该列宽度。

当拖动鼠标时,在鼠标指针右上方,将显示该列的宽度值。

<2>双击列号之间的分隔线改变列的宽度用鼠标双击某列列号与其右侧列号之间的分隔线,使该列选取所有单元格中数据宽度的最大值。

Ⅱ。

Excel中的相对地址、绝对地址、混合地址以及公式和函数应用

1.Excel中的相对地址、绝对地址、混合地址

单元格由列号和行号组成的单元格地址标识,如地址C6表示第C列第6行的单元格。

①相对地址:

形式“C6”称为相对地址。

②绝对地址:

在行号和列号前加入符号“$”便构成了绝对地址,如“$C$6”。

③混合地址:

“$C6”或“C$6”则被称为混合地址。

2.Excel中的公式应用

①公式中的运算符:

(1)算数运算符:

公式中使用最多的是算术运算符,运算的对象是数值,结果也是数值。

运算符有:

+(加号)、-(减号)、_(乘号)、/(除号)、%(百分号)、^(乘方)。

(2)比较运算符:

比较运算符有:

=(等号)、>(大于)、<(小于)、>=(大于

等于)、<=(小于等于)、<>(不等于)。

(3)文本运算符:

文本运算符&(连接)可以将两个文本连接起来,其操作的对象可以是带引号的文字,也可以是单元格地址。

如:

B5单元格的内容是“深圳大学”,C5单元格的内容为“计算机学院”在D5单元格中输入公式:

=B5&C5,则结果为“深圳大学计算机学院”。

(4)引用计算符:

引用运算符有区域、联合、交叉三种运算符。

<1>“:

”(冒号)区域运算符,对两个引用之间包括这两个引用在内的所有单元格进行引用。

如B1:

B100表示从B1到B100这100个单元格的引用。

<2>“,”(逗号)联合运算符,将多个引用合并为一个引用。

如:

C1:

C5,F8:

F14表示C1到C5和F8到F14共计12个单元格的引用。

<3>“”(空格)交叉运算符,产生同属于两个引用单元格区域的引用。

②公式的输入编辑:

(1)公式必须以“=”开头,由常量、单元格引用、函数和运算符组成。

(2)要向一个单元格输入公式,首先选择该单元格,使其成为当前单元格,再输入一个公式,最后按回车键或用鼠标单击编辑栏中的“√”按钮,即可完成公式的计算。

结果存放在当前单元格中;如果按ESC键或单击编辑栏中的“_”按钮,即取消本次输入;编辑公式同数据的编辑也非常方便,单击公式所在的单元格,公式就显示在编辑栏里,即可进行编辑。

双击公式所在的单元格,即可在当前单元格中进行编辑。

3.Excel中的函数应用

函数是EXCEL提供的用于数值计算和数据处理的现成的公式。

函数由函数名和参数构成,其语法形式为“函数名(参数1,参数2?

?

)”其中参数可以是常量、单元格、区域、区域名或其它函数。

①常用函数:

包括求和函数SUM,求平均值函数AVERAGE,求最大值函数MAX,求最小值函数MIN,统计个数函数COUNT,条件求和函数SUMIF等。

②函数的输入:

(1)直接输入法:

直接输入法是在“=“号后直接输入函数名字和参数,此方法使用比较快捷,要求输入函数名字母要准确;如在F5单元格直接输入“=AVERAGE(A1:

E6)”。

(2)粘帖函数法:

由于EXCEL提供了几百个函数,记住每一个函数名和参数比较困难,因此使用粘贴函数的方法比较方便,引导用户正确的选择函数、选择参数。

方法如下:

<1>确定函数输入的位置;

<2>选择“插入”菜单中“函数”命令或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粘贴函数”按钮,显示粘贴函数对话框。

<3>在函数分类中选择所需的函数类型和函数名,单击“确定”按钮,显示参数对话框。

<4>在输入参数对话框中,输入各参数,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函数输入。

(3)使用自动求和公式:

可以使用“常用”工具栏中的“自动求和”按钮,对一列中的多个单元格或一行中的多个单元格中的数据进行求和运算。

对一列中的多个单元格中数值进行求和运算的操作方法是:

首先选定一列中要求其和的多个单元格,再单击“格式“工具栏中的“自动求和”按钮,便计算出选定的多个单元格中数值之和,并存放在该列选定单元格下方的一个单元格中。

如要在单元格C11中存放单元格C2,C3?

,C10中的数值之和,首先选定单元格C2,C3,?

,C10,再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自动求和”按钮即可。

如果双击单元格C11,将发现C11中已经输入了公式=SUM(C2:

C10)。

Ⅲ。

Excel中的数据清单(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和数据透视表)技术

EXCEL具有一定的数据管理与分析功能。

通过数据清单来实现对数据的管理;数据清单中数据由若干列组成,每列有一个列标题,相当于数据库中表的字段名,列相当于字段,数据清单中的行相当于数据库中表的记录,在一张EXCEL工作表中的数据清单与其它数据间至少要有一个空行和空列,数据清单中不应包含空行和空列。

1.记录单的使用:

将光标定位在数据清单的某个单元格上,执行“数据”菜单中的“记录单”命令,出现“记录单”对话框。

在该对话框中可以增加、删除记录,修改或恢复记录,搜索满足某种条件的记录。

2.排序:

排序是指按照清单中某一列数据的大小顺序重新排列记录的顺序,排序并不改变纪录的内容,排序后的清单有利于记录查询。

3.数据筛选:

在数据列表中,用户只想显示满足给定条件的记录,暂时隐藏不满足条件的记录,使用自动筛选功能。

完成筛选的方法是:

①选中数据列表,即用鼠标单击左图中数据列表的任一单元格;

②选择“数据”菜单中的“筛选”并在其下拉菜单中选“自动筛选”命令;

③在每个列标题旁将出现一个向下的筛选箭头。

对图中的数据,单击总分旁的箭头,显示条件选择列表,再选“自定义”选项,出现“自定义自动筛选方式”对话框,进行按需求选择。

④单击“确定”按钮,即可显示筛选结果。

⑤如果想取消自动筛选功能,再择“数据”菜单的“筛选”并在其下拉菜单中选“自动筛选”命令使其复选框消失。

4.分类汇总:

在数据的统计分析中,分类汇总是经常使用的。

主要操作是将同类数据汇总在一起,对这些同类数据进行求和、求均值、计数、求最大值、求最小值等运算;分类汇总前首先要对数据清单按汇总的字段进行排序。

①单击数据列表中某一列中的任一单元格;再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排序按钮(注:

无论是升序或降序均能完成分类汇总)选择“数据”菜单中的“分类汇总”命令,出现如图所示的对话框。

②在“分类字段”下拉列表框中可选择进行分类的字段,本例选中“书名”;③在“汇总方式”下拉列表框中可选择汇总的函数,如求和、计数、、最大值、最小值、乘积、标准偏差、总体标准偏差、方差、总体方差。

本例选中“求和”;

④在“选定汇总项”下拉列表框中可选定汇总函数进行汇总的对象,并且一次可选多个对象。

本例选定“数量”和“金额”。

5.数据透视表:

分类汇总适合于按一个字段进行分类,对一个或多个字段进行汇总;而数据透视表可按多个字段进行分类并汇总,透视表可对数据清单中的数据重新组织,突出显示有用的信息,帮助用户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数据。

①数据透视表的建立:

(1)选定要建立数据透视表的数据清单;

(2)选择“数据”菜单中“数据透视表和图表报告”命令,显示“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向导---3步骤之1”对话框;

(3)选中“MicrosoftExcel数据清单或数据库”单选框,单击“下一步”按钮,显示“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向导---3步骤之2”对话框;

(4)在“选定区域”文本框中显示选定的数据清单区域;当然也可以重选区域。

单击“下一步”按钮;

(5)在“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向导---3步骤之3”对话框中选中“新建工作表”

作为数据透视表显的位置。

然后单击“版式”按钮,出现如下图所示的对话框,用鼠标拖动出版社字段到“页”,专业字段到“行”,书名字段到“列”,数量字段到“数据”,单击“确定”按钮。

(6)最后单击“完成”按钮。

②数据透视表的编辑:

在建好透视表后,Excel会自动打开一个“数据透视表”工具栏,如下图所示,用工具栏提供的命令能方便的编辑透视表。

也可通过“视图”菜单中的“工具”命令打开和关闭“数据透视表”工具栏。

(1)添加数据字段

(2)改变汇总方式

Ⅳ。

个人理财管理或贷款购房方案的设计与制作

四、实验结论或体会

通过重重艰辛,在通读了大学计算机实验指导以及在图书馆借了一本关于Excel应用的书籍后,再加上向师兄请教后。

原本对Excel数据处理软件一窍不通的我总算对它有了深刻的了解,虽然现在还不能熟练的使用这个软件,不过通过本次学习,我了解并掌握了Excel的基本使用方法。

五、思考题

1.简述函数与公式的关系?

公式是单个或多个函数的结合运用。

2.数据透视表有哪些功能?

如何建立?

数据透视表是一种对大量数据快速汇总并建立交差列表的交互式表格和图表,在数据透视表中用户可以转换行和列以查看原始数据的不同汇总结果。

显示不同页面以筛选数据,还可以根据需要显示区域中的明细数据。

可以分析、组织复杂的数据非常有效。

3.自拟一个问题案例,包括问题描述、解决思路、知识要点、操作步骤和总结。

问题:

请问如何创建图表?

解决思路:

查阅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教程。

操作步骤:

①打开工作簿,选择某一工

作表为当前工作表。

②执行“插入”→“图表”

命令,打开“图表向导—

图表类型”对话框。

③选择一个图表类型。

④选择图表数据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