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3790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西园有千叶,淡伫更纤秾”。

在东坡先生的眼中,纯白的李花虽然没有其他花卉的绚丽色彩,却是更强烈、更浓烈地传递出春天的信息。

这不正是平淡为绚烂之极的生动写照吗?

曹雪芹先生就在《红楼梦》中让他笔下的人物,写出了“淡极始知花更艳”这样的绝妙好辞。

苏轼先生在评人论文时,也贯彻了这种美学观点。

在黄州,他是一个待罪的不自由的官身,可他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自称“闲人”;

在《方山子传》中,他称颂一个任侠居山,弃冠服、绝仕进的异人。

在当时的“太平盛世”中,把这样的人当作理想的人格标本,明显地与其作品一样,是一种退避社会,只求内心安宁的生活态度。

所以,在古往今来的诗人中,就只有陶渊明最符合苏轼的美学标准了。

他那“心远地自偏”的处世哲学才是苏轼最为加以注目而赞叹的。

整个南北朝,陶诗并不很被看重,终唐之世,李白、杜甫也未加青目。

直到苏轼,才被抬高到了独一无二的地位。

《苏东坡全集》里,和陶诗的作品就有120首之多。

他发现了陶诗那种“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诗歌真谛,和在极为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表达出的牧歌式的情调,认为是美的极致,艺术的顶峰。

之后,陶渊明的地位被确立,陶诗也以苏化面目流传下来。

可是,人们只关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飘逸潇洒,而忽略了“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金刚怒目”,不正证明了禅宗的影响力么?

(摘自《新民晚报》,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的审美观点提倡所谓温柔敦厚、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要求文艺作品要为道德伦理政治服务。

B.白居易主张文章和诗歌要“为君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说到底,也是主张写文章要为道德伦理政治服务。

C.禅宗的兴起,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格局,中唐以后经历“安史之乱”的知识分子都投向禅宗,彻底抛弃了传统的审美观点。

D.禅宗主张“心即是佛”,内心便是一个可以作无穷探索的宇宙,受此影响,人的心情意绪成了艺术和美学的主题,由此形成了新的审美趋向。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苏轼用自己的创作实践反对白居易的“泛政治化”的主张,在艺术上开创了一种远离忧愤,质朴无华,宁静自然的韵味情趣的风格。

B.苏轼的创作风格是以禅宗自然适意的生活主张作为思想基础的,表现在其文学创作上就是作品如行云流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C.苏轼所主张的“平淡”,不只是“绚烂之极也”,还应包含“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丰富内涵,这种审美趣味在他诗中得到了体现。

D.曹雪芹在创作上深受苏轼审美趣味的影响,因而在《红楼梦》中让他笔下的人物,写出了“淡极始知花更艳”这样的绝妙好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自称“闲人”,在《方山子传》中称颂了一个任侠居山,弃冠服、绝仕进的异人,并把这些对象当作理想的人格标本。

B.苏轼把陶渊明看作是最符合自己美学标准的人,对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的处世哲学最为推崇,他有120多首和陶的诗歌。

C.整个南北朝,陶渊明的诗并没有被人们看重,整个唐代,李白、杜甫的诗地位也不高,是苏轼将陶渊明的地位抬高到了独一无二的地步。

D.苏轼发现了陶诗那种“此中有真味,欲辨已忘言”的诗歌真谛,并认为陶诗用极为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表达出的牧歌式的情调,达到了艺术的顶峰。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2分)

追寻那遥远的美丽

梁 衡

快二十年了,总有一个强烈的向往,到青海去一趟,这不只是因为小学地理上就学到的柴达木、青海湖的神秘,也不只是因为近年来西北开发的热闹。

另有一个埋藏于心底的秘密,是因为一首歌,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还有它的作者,像一个幽灵似的王洛宾。

大概是上天有意折磨,直到今年夏末,才有缘去朝圣。

当汽车翻过日月山口的一瞬间,我就像一个千磨万难之后到达西天的唐僧。

日月山口是当年藏王亲迎文成公主的地方。

山下是一马平川,绿草如茵,起起伏伏地一直漫到天边。

远处有一汪明亮的水,那就是青海湖,是配来映照这蓝天白云的镜子。

我们的车像撒欢的马驹,追着天边的云朵,路边闪过金色的彩带,那是一片片正在开花的油菜。

微风掠过草面,送来一阵远古的苍茫。

那首歌就诞生在这里,青海湖边这片被称为金银滩的草原。

这里的草不像新疆的草场那样高大茂密,也不像内蒙古的草场那样在风沙中透出顽强,它细密而柔软,蜷伏在地上,如毯如毡,将大地包裹得密密实实,不见黄沙不见土,除了水就是浓浓的绿。

草地上虫草、人参果、秦艽等中药材随处可见。

牛羊漫过天边,帐篷旁闪过姑娘的彩裙,牧人悠然挥鞭带着他的歌声翻过山梁。

老鹰发现了什么,在低空一圈圈地盘旋。

这真是金银一般的草场。

当年二十六岁的王洛宾采风到这里,十七岁的卓玛姑娘用鞭子轻轻地抽了他一下,含羞拍马远去。

这倩影绕心三日,挥之不去,终于幻化为一首美丽的歌——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永远定格在世界文化史上。

卓玛一辈子也没有想到她那轻轻的一鞭会抽出一首世界名曲。

当后人听着这首歌时,总想为它注释一个具体的爱情故事,殊不知这里不但没有具体的爱,就是在作者的实际生活中也没有找到过歌唱着的甜蜜。

王洛宾好像生来就负有一种使命,总是去追寻美丽,美丽的旋律,美丽的情感。

王洛宾是美令智昏,乐令智昏,他认为生活甚至生命就是美丽的音乐。

他一入社会就直取美的内核,而不知这核外还有许多坚硬的甚至丑陋的外壳。

他一生屡屡受挫,他活了八十多岁,有三年是坐国民党的监狱,有十五年坐共产党的监狱,又有十五年的时间是被控制使用,直到1982年六十九岁时,才正式平反,恢复正常人的生活,1992年七十九岁时,中央电视台首次向社会介绍他的作品。

这时,全社会才知道那许多传唱了半个世纪的名曲原来都是出自这个白胡子老头儿。

这时,离他的生命终点只剩下两三年的时间。

王洛宾的生命是以歌为主线的,信仰、工作,甚至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成了歌的附属,就像一棵树干上的柔枝绿叶。

1937年,他到西北,这本是一次采风,但他被那里的民歌所迷,就留下不走了。

他在马步芳和共产党的军队里都服过役,为马步芳写过歌,也为王震将军的词配过曲,他只知音乐而不知其余。

他像草原上一只渴急的黄羊,见到一点水光,就拼命地向这唯一的目标冲去,至于路边的石块荆棘,他全没有看见。

在音乐的感召下,他是一个勇敢的先锋,而对音乐之外的一切,他却是不屑一顾。

在劳改服刑时他宁可用维持生命的一个小窝头,去换取人家唱一曲民间小调。

他也曾灰心过,有一次他仰望厚墙上的铁窗,抛上一根绳,挽成一个黑洞似的套圈,就要通向另一个世界时,一声悠扬的牧歌,轻轻地飘过铁窗。

他分明看到了铁窗外的白云红日,嗅到了原野上湿润的草香。

他终于没有舍得钻进那个死亡隧道,三两下扯掉了死神递过来的接引之绳。

我们至今不知道这是哪一位牧人的哪一首无名的歌,这也是一根“卓玛的鞭子”,又一回轻轻地抽在了王洛宾的心上。

这一鞭,为我们抽回来一只会唱歌的老山羊,一个伟大的音乐家。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第二、三自然段的描写,表现了草原的美丽,回应文题,暗示清爽纯净的自然美、悠悠清静的人性美是王洛宾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

B.王洛宾热爱音乐,成就巨大,是一位音乐奇才,背负美的情感使命,信仰、工作、生活都是歌的附属。

C.王洛宾为了音乐,不屑世俗,只认音乐,不管对象,他为王震将军写过歌,也为马步芳的词配过曲。

D.王洛宾与音乐有割不断的情缘,音乐成就了王洛宾,音乐救过王洛宾的命,他也曾用救命的窝头换一曲民间小调。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当汽车翻过日月山口的一霎间,我就像一个千磨万难之后到达西天的唐僧”一句表明作者既有实现夙愿的喜悦,又有历经艰辛到达目的地的欣慰。

B.王洛宾能写出定格在世界文化史上的作品,是因为他找到了自己实际生活中没有找到的“歌唱中的甜蜜”。

C.作者写王洛宾对音乐的热爱与执着,其实道出了现在的人们不能创作出伟大音乐作品的原因。

D.文章以“追寻”为明暗两条线索,明写了作者对遥远的青海湖金银滩美景的追寻,暗写了作者对王洛宾歌中美好生活的憧憬。

E.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往往都是甜蜜的,美好的。

作者远赴青海湖,是因为现实中找不到美丽的草原、动人的风情。

6.本文题目是“追寻那遥远的美丽”,请你根据全文内容,探究题目的意蕴。

(5分)

二、古文阅读(49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9题(每题3分,共9分)。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

“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

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

于是明年上计(年终考核地方官的政绩),景公迎而贺之曰: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晏子对曰:

“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

陂塘之鱼,以利平民。

当此之时,民无饥,君反以罪臣。

今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重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

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

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再拜,便僻。

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

“子强复治东阿。

东阿者,子之东阿也。

寡人无复与焉。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公召而数之曰数:

责备

B.寡人将加大诛于子诛:

C.君反以罪臣罪:

怪罪

D.三年不治治:

治理得好,太平

8.对于文中划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B.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C.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D.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9.下列对文意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晏子原先治理东阿三年,不徇私情,不贪钱财,能为百姓着想,却遭到了景公的责备。

B.景公表示要严厉惩罚晏子,晏子向景公请求改弦更张,继续治理东阿,决心再用三年,治理东阿。

C.晏子第二次治理东阿,一反原先的作法,却受到景公的赞许,晏子却要求告老还乡。

D.晏子表达了不再治理东阿,要求告老还乡的意愿后,景公立即离开座位,对晏子表示了感谢,并让晏子继续治理东阿。

(二)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本题共10分,错一处扣一分,扣满十分止)

①荀子在《劝学》中用雕刻为喻正面论述“学习必须坚持”这一道理的两句话是“,”。

②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用心一”;

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③韩愈在《师说》中开篇就用“师者,”阐明了老师的重要作用。

④《师说》中通过古今纵比,批判了“今之众人,,”的错误态度。

⑤《师说》中用“,”表现当时士大夫以地位为标准耻于从师的心理。

⑥韩愈在《师说》文末所说的“”说明了李蟠的的儒学素养,“”则直接点明写作《师说》的缘由。

⑦《论语》中有言“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两句亦有此意。

⑧陶渊明诗文素以恬淡自然著称,《归去来兮辞》中写“云出山峰,鸟倦而归”的两句“,”就“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

⑨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写奔宇入室之乐,写自斟自饮赏木欢愉的句子是“,”。

⑩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乐事感物,有感而问,紧接着写“爱惜美好时光独自出游,或者操劳农事”的是“,”。

(三)文句翻译(20分)

11.翻译下列教材中的句子。

①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4分)

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⑤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3分)

第Ⅱ卷 表达题(9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30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①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在驻地北京会议中心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只要是有正义感的人,都会对艺人吸毒、违规现象________。

②想想当年深圳等特区刚建立时社会有过多少争议和困惑,今天关于上海自贸区网络防火墙的那点小议论实在是________。

③生物识别技术已成为人们的新宠,智能手机中的指纹识别技术就属其列,你对此可别________,这关乎你的银行卡里的钱。

A.不屑一顾 不足挂齿 嗤之以鼻

B.嗤之以鼻 不足挂齿 不屑一顾

C.不足挂齿 不屑一顾 嗤之以鼻

D.嗤之以鼻 不屑一顾 不足挂齿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西街村城隍庙会上,锣鼓震天,瓦釜雷鸣,大鼓传人孙克光的精彩表演吸引了四面八方前来赶会的群众。

②共享的理念一经获得共识,就迅速在美国、欧洲等信息经济发达的国家演变成了声势浩大的社会实践。

③随着时间流逝,“卓筒井”的前世今生在他的创作构思中越来越丰满,小说《蜀盐说》也终于瓜熟蒂落。

④我一直认为,在某种程度上,科学家行云流水的想象力、活跃的创新构思,基本决定了其远大科研目标的实现。

⑤北方地区端午节采摘的鲜艾草,散发着令蚊虫进退维谷的抑制性气味,可以起到驱虫的独特功效。

⑥在很多地方,由于收入保底,参保农户还可以将保单拿去银行进行质押贷款,融资难题迎刃而解。

A.①②④B.①④⑤C.②③⑥D.③⑤⑥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人们所说的“高学历,低智商”是真的吗?

《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显示,68.4%的受害者归因于缺少社会经验与辨别能力所致。

B.“抱团养老”凸显了老年人对集体互助养老方式的期望和对精神慰藉的需求,未来也许会成为可供非失能老年人选择的一种模式。

C.各地陆续出台的多个限制性政策有效抑制了房价不快速上涨,这些举措预计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我国房地产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

D.司马迁在漫游天下的同时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他始终注意整理、搜集、编写散失的历史传闻,考订事实,终于写出了巨著《史记》。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特朗普的税改法案可能会对美国经济产生刺激,但这场“大整改”是否会对经济产生深远的良性影响,三个研究所的专家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B.日前,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飞赴巴基斯坦进行适应性飞行,这是首次八一飞行表演队在境外高海拔地区进行飞行表演。

C.各级党委、政府要时刻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D.清华、北大等高校相继公布了2018年外语类保送生招生简章,报名采用的是网上报名加电子档案传送或纸质报名表邮寄。

1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

20世纪50年代,曼德拉和同事奥利弗·

坦波在约翰内斯堡开设了“曼德拉—坦波律师事务所”,为请不起律师的黑人提供免费或低价的法律咨询和辩护服务。

________,因此,很快就声名远播,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黑人律师。

A.虽然曼德拉对业务不是特别精湛,但他有挑战种族隔离制度的巨大勇气

B.因为不仅曼德拉有挑战种族隔离制度的巨大勇气,再加上他业务精湛、辩术过人

C.由于曼德拉不仅有挑战种族隔离制度的巨大勇气,而且业务精湛、辩术过人

D.不管曼德拉是否有挑战种族隔离制度的巨大勇气,其业务和辩术别人都无法超越

17.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

A.老师发信息询问小张毕业后的情况,小张回复道:

“学生一切安好,承蒙恩师垂念,不胜感激!

B.“十大校园歌手”大赛的获奖名单出炉,李斌兴奋地对王红说:

“王红,祝贺你忝列其中!

C.针对各购物网站“双十一”的优惠方略,各大商场也纷纷采取措施,为消费者惠赠精美的礼品。

D.李教授的演讲震撼人心,很多学者纷纷要求和他合影,面对这一不情之请,他欣然接受。

18.将下面五个句子排列成一段内容连贯的话,正确的顺序是(3分,只填序号)。

①宋神宗时,王安石推行新法,苏轼极力反对,被

调往杭州等处担任地方官。

②《念奴娇·

赤壁怀古》正是苏轼谪居黄州游赏黄州城外的赤鼻矶时所作。

③元丰二年在湖州太守任上又因作诗讽刺新法,遭到御史弹劾、论罪、被捕入狱。

④这首词历来被视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

⑤苏轼为官关心政治,但思想比较保守。

19.阅读下面这首题为“付出”的哲理小诗,仔细揣摩内容和句式,补写出其中空缺的诗句。

不要说你得到的太少太少,①。

多的还会化成少,少的还会化成多。

不要说你今天有的明天还会有,不要说你今天没有的明天还会没有。

星星升起来了还会落下去,月亮落下去了明天又会爬上山坡。

挖出石头凿成磨,削开竹篾织成箩。

种瓜的得瓜,②。

③,该有什么,就会有什么。

20.为提倡阅读文学经典,学校语文组将组织学生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假如你作为代表

应邀参加这次活动,请你给大家推荐一部文学经典。

要求:

体现所推荐文学经典的内容及

自己的阅读收获;

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100字左右。

(6分)

四、作文(60分)

21.请以“致十年后的自己”为题写一封信。

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

②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如有需要,请用“XXX”代替。

高一年级阶段测评

(一)参考答案

1.C【解析】C项,以偏概全,文中说的是从安史之乱中“醒来的”知识分子“纷纷投向禅宗”,所以不能说“都”投向禅宗;

另外,“彻底抛弃了传统的审美观点”也是言过其实,故C项是错误的。

2.D【解析】D项系无中生有,“曹雪芹在创作上深受苏轼审美趣味的影响”在文中无据,故D项是错误的。

3.C【解析】C项,偷换概念,“整个唐代,李白、杜甫的诗地位也不高”错,文中说的是“李白、杜甫也未加青目”,意思是李白、杜甫也没有看重过陶渊明的诗,故C项是错误的。

4.C【解析】C项,王洛宾为马步芳写过歌,为王震将军的词配过曲。

5.A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项“现在的人们不能创作出伟大音乐作品”有误;

D项重点表明了王洛宾对音乐的追寻;

E项对“原因”的解释有误。

6.【答案】①作者追寻的是美丽,这美丽包括了纯净的自然美,悠然的人性美,灵动的艺术美,表现了作者对美的热切向往。

②那美丽又是遥远的:

地域的遥远(千磨万难的路途),时间的久远(二十年的企盼、渴望)。

③既是作者对人物命运的探寻过程,探寻主人公的追梦人生,也是人物追求艺术的艰辛坎坷的人生过程。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

尊重文本,对文本内容全面准确地把握,从文本中提炼观点,切忌空发议论。

7.B(诛,惩罚)

8.B

9.D(谢,道歉)

【参考译文】

晏子治理东阿三年,齐景公召他来并责备他说:

“我认为你还可以,才让你去治理东阿;

如今却被你治理得混乱不堪。

你退下去自己仔细反省吧,我要对你进行严厉的惩罚。

”晏子回答说:

“臣子我请求改变方针和办法来治理东阿,如果三年后还治理不好,我请求为此而死。

”景公答应了他。

这样,到了第二年年终朝廷考核地方官政绩时,景公迎上来祝贺晏子说:

“您治理东阿很好啊!

“臣子我从前治理东阿,不听从私人请托,不接受财物送礼;

水泽池塘的鱼,全用来使贫苦百姓受利。

在这个时候,百姓没有挨饿的,可是国君您反倒怪罪我。

如今我治理东阿,听从私人请托,接受财物送礼,加倍征收赋税,少上交给国库,用花言巧语和钱财讨好近臣,水泽池塘的鱼,交给权贵人家。

在这时候,挨饿的百姓已超过半数了,国君您反倒迎接我、祝贺我。

臣我很愚蠢,不能再去治理东阿了,希望能让我告老还乡,给有才能的人让路。

”晏子说罢,拜了两拜,便要离去。

景公于是离开座位向晏子道歉说:

“您再去治理东阿吧。

东阿,是您的东阿,我不再干预了。

10.略

11.略

12.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三个成语都含有“轻蔑”之意。

“嗤之以鼻”语义重,有时可以表示“讥笑”之意,符合①句的语境。

“不足挂齿”意思是不值得提起,用在②句表比较。

“不屑一顾”含有“因认为不值得看而不看”的意思,与③句中的语境吻合。

13.B【解析】瓦釜雷鸣:

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

望文生义。

声势浩大:

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

瓜熟蒂落:

指时机一旦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行云流水:

喻诗文纯任自然,毫无拘执;

喻无足轻重。

对象错配。

进退维谷:

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

形容进退两难。

不合语境。

迎刃而解:

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

14.B【解析】A项句式杂糅,“归因于缺少社会经验与辨别能力所致”杂糅;

C项“抑制了房价不快速上涨”否定不当;

D项语序不当,可将“整理、搜集、编写”改为“搜集、整理、编写”。

15.C 【解析】A项,“三个研究所的专家表达了不同的看法”有歧义。

B项,语序不当。

应改为“这是八一飞行表演队首次在境外高海拔地区进行飞行表演”。

D项,成分残缺。

应在“纸质报名表邮寄”后面加“的方式”。

16.C【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横线后面的关联词是“因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