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地区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月考二A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80040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6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地区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月考二A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新课标地区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月考二A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新课标地区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月考二A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新课标地区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月考二A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新课标地区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月考二A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新课标地区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月考二A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新课标地区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月考二A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新课标地区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月考二A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新课标地区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月考二A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新课标地区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月考二A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新课标地区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月考二A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新课标地区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月考二A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新课标地区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月考二A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新课标地区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月考二A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新课标地区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月考二A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新课标地区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月考二A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新课标地区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月考二A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新课标地区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月考二A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地区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月考二A卷.docx

《新课标地区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月考二A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地区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月考二A卷.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课标地区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月考二A卷.docx

新课标地区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月考二A卷

试卷类型:

A

2014届高三月考试题二

历史

适用地区:

课标地区时间90分钟分值:

100分

考查范围:

(中外政治文明演进历程、古代中国社会经济、近代中外经济、选修三)

建议使用时间:

2013年9月底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是江苏镇江丹徒区出土的一件青铜器——宜侯矢簋。

簋内底有铭文120余字,大意为西周康王册封矢为宜侯,并赏赐他鬯酒(一种香酒)、铜器、弓箭和土田、山川、奴隶等。

该文物的价值包括

①说明了铭文最早使用于丹徒区②体现了西周完整的宗法结构

③佐证了西周实行过分封制④反映了西周的青铜冶炼技术

A.①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②④

2.[2013·石家庄模拟]中国古代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

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

与此规定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

A.分封制B.世袭制C.察举制D.宗法制

3.[2013·四川卷]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  )

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B.纺织家黄道婆创造的新式纺车

C.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

4.[2013·浙江卷]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宰相王涯上奏:

“商人乘马,前代所禁。

近日得以恣其乘骑,雕鞍银镫,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此最为僭越。

伏请切令禁断。

”以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错误的是(  )

A.经济地位优越B.政治地位低下

C.遭受全社会的鄙视D.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

5.[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

“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

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

”这表明当时(  )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6.近代以来,在中亚地区广泛出土过“开元通宝”“乾元重宝”“大历元宝”“建中通宝”等货币,在西安等地的唐墓中出土了大量的波斯萨珊王朝银币、阿拉伯金币、东罗马查士丁尼二世的“索里德”金币。

这些发现表明当时

A.中国同中亚和欧洲贸易关系密切B.中国同东罗马帝国有直接的贸易关系

C.中亚或西亚货币可以在中国流通D.中国货币可以在中亚或西亚流通

7.[2013·江苏卷]下侧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

A.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B.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C.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

8.[2013·广东六校联考]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

这一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9.[2013·合肥二联]有学者在评论某部著作时说: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它第一次闪烁着具有近代民主色彩的精神火花,是中国近代化的先声,在近代中国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

”这部著作是(  )

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

C.《天朝田亩制度》D.《新学伪经考》

10.[2013·重庆卷]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

B.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

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

11.“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

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

”材料表明(  )

A.地主阶级洋务派积极创办民用工业

B.清政府大力发展近代工业

C.近代民族资本家大力发展机器工业

D.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12.[2013·安徽卷]下图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

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B.民族资本依然受到外国资本挤压

C.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D.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发展

13.[2013·武汉模拟]据记载:

从1900年至1911年,广州市先后出现了水泥厂、针织厂、火柴厂、造纸厂、自来水厂、电力公司、机器厂等20个工业门类的工厂共33家,其中有不少还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鼻祖”。

当时广州市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实业救国”思潮方兴未艾B.相对有利的国际和国内形势

C.广州是外资输入的主要地区D.政治革命推动生产关系变革

14.[2013·四川卷]下图是一幅民国时期的商品广告。

据此可知(  )

A.民国时期的广告都借助了明星代言

B.当时影视明星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C.这一广告突出了对产品功效的宣传

D.明星代言得到普通民众的广泛认同

15.1928年,全国经济会议和全国财政会议相继召开。

到1936年,中国关税收入6.36亿元,统税收入1.31亿元,盐税收入2.47亿元,中国财政总收入是1927年的15倍。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南京国民政府大力提倡使用国货运动

B.北洋军阀政府鼓励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南京国民政府制定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政策

D.英法为了加强团结废除了对华的关税条约

16.[2013·盐城调研]19世纪末,上海“凡物之贵重者时皆谓之洋。

高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火锅曰洋锅。

……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近代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较大 ②近代上海社会出现崇洋风尚 ③民族工业产品已丧失国内市场 ④民众生活方式发生根本转变

A.①②B.①②④C.②③D.①②③

17.[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18.[2013·保定模拟]下图为欧洲人不同时期所认识的世界范围——从1420年的欧亚大陆到1620年的欧亚大陆、非洲、美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区域明显扩大。

促使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

A.哥伦布发现新大陆B.工业革命

C.新航路开辟D.指南针传入欧洲

19.[2013·济南模拟]“哥伦布发现美洲……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这一评价体现的史观有(  )

①全球史观 ②革命史观 ③文明史观 ④社会史观

⑤现代化史观

A.①②⑤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

20.[2013·天津卷]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

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  )

A.新航路开辟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

21.[2013·广州调研]1885年,美国芝加哥建成世界第一栋“摩天大楼”。

此后,高耸、林立的大楼逐渐改变现代城市的面貌,成为二十世纪都会城市的重要景观。

“摩天大楼”大量出现,主要由于(  )

A.炼钢技术的改进B.化学工业的进步

C.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D.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22.随着城市化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现象剧增。

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有

A.新式交通工具得到广泛使用B.联邦政府在郊区兴建大批住宅

C.普通劳动者的基本收入得到法律保障D.大型国有企业多位于郊区

23.右图是20世纪初欧美国家报刊上的一幅漫画(图中大树意为自由贸易,树底下坐着的是英国,而正在采摘果子的为美、法、俄、荷等国)。

下列对这幅漫画的解读,不准确的是

A.英国仍然坚持传统的自由贸易政策

B.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世界市场激烈

C.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D.英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24.[2013·泰兴模拟]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中认为:

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

“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局面”是因为实行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依法治国”方略

25.[2013·洛阳模拟]保罗·约翰逊在《现代:

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写道:

“(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

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

”这场“求变之风”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

A.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B.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

C.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D.加快了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3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26.[2013·浙江卷]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

材料一

松江府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

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苏州府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桑蚕为业”

嘉兴府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湖州府

 “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

材料二 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

时人有诗:

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

……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

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

材料三 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

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

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

……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说明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阅读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

(5分)

 

(2)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

(3分)

 

(3)阅读材料三,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5分)

 

27.[2013·山东卷]美国杜邦公司的历史是两个多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缩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片断一 初创

1802年,从法国购进机器,在特拉华州的威尔明顿市郊创建了火药厂,生产黑色火药。

不久,法国订单便源源不断到来。

1805年,美国军方宣布,其所需火药将全部由杜邦火药厂生产。

片断二 发展

1902年,建立东部实验室,它是美国最早的工业实验室之一。

1903年,建立中央实验站,并利用其在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生产清漆和其他非炸药类产品。

片断三 转型

1920年,关闭了威尔明顿市郊的火药厂。

1922—1925年,研发出快干型耐磨亮漆,用于汽车生产;制造出成本低廉且耐用的塑胶产品。

1929—1943年,发明尼龙;研制出可用于音像磁带、雨衣、不粘锅等产品的新型涂料。

1958年,成立公司国际部。

此后,海外投资持续增长。

——据胡国成《美国现代化工之父——杜邦》等

(1)据片断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杜邦火药厂初创时期利用了哪些有利条件。

(3分)

 

(2)据片断二,指出杜邦公司的发展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些特点。

(3分)

 

(3)据片断三,概括指出杜邦公司自1920年起进行了哪些战略调整,并说明其历史背景。

(6分)

 

28.[2013·咸宁模拟]服饰和社会习俗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在西方现代文明伴随着工业化浪潮向全世界扩散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服饰和社会习俗的改变也成为中西文化融合的表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

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

……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苗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迎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留之反劳。

——《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基本主张,并说明其主张的理由。

(4分)

 

材料二

材料三 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现代化历史来看,实际历史上呈现出的,是不同时期的中国人……通过自觉或不自觉的试错的方式,来试图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

——《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是如何“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的。

(4分)

 

材料四 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

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

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

——王文泉等主编的《中国近代史》

(3)根据材料四,归纳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的新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5分)

 

29.[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反法西斯盟国组成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和日本东京分别对战犯进行了审判。

该审判原则于1946年12月11日经联合国大会通过,1950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据此制定了《纽伦堡原则》,其内容有:

从事构成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的人承担个人责任,并因而应受惩罚。

违反国际法应受处罚的罪行是:

(一)反和平罪:

计划、准备、发起或进行侵略战争或破坏国际条约、协定或承诺的战争;

(二)战争犯罪:

违反战争法规或习惯,出于某种目的或在占领区内,实施包括但不限于谋杀、虐待或奴役平民居民,谋杀、虐待战俘;(三)反人道罪:

对任何平民居民进行谋杀、生物实验、放逐和其他非人道行为,或基于政治、种族、宗教背景的迫害,而此类行为已实施或此类迫害已执行或此类行为与任何反和平罪或任何战争犯罪相关联。

——摘编自何勤华《纽伦堡审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惩处的战争责任对象有何不同。

(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纽伦堡原则》的意义。

(8分)

参考答案

试卷类型:

A

2014届高三月考试题二

1.C【解析】本题考查西周时期的政治与经济。

①中的“最早”在材料中无法体现,表述错误。

②中“完整的宗法结构”应该包括周王、诸侯、卿大夫、士,题目中显然是不完整的,因此表述也是错误的。

从“册封”“侯”“土田”等信息可以看出实行分封制,故③表述正确。

从关键词“青铜器”“西周康王”可以判断④的表述是正确的。

故选C。

2.D【解析】据材料的关键词“异姓不养”“其子归宗”等可知,中国古代收养养子特别注重宗法姓氏关系,古代人认为族人只能祭祀与自己同族的人,同族意味着同姓。

不收养异姓人,说明深受宗法制的影响,故选D。

3.C【解析】本题通过文字材料考查中国纺织业的发展。

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说明在商朝时期已经出现养蚕缫丝的纺织业,故本题选择C项。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和《说文解字》中的记载不能确定商朝时期出现纺织业,故排除A、D两项;黄道婆是元朝时期的人,故B项不合题意。

4.C【解析】本题以材料形式考查了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旨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A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雕鞍银镫,装饰焕烂”相符;B、D两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最为僭越,伏请切令禁断”相符;题目只涉及统治阶层对商人的限制态度,未涉及人民群众的态度,故C项中“全社会”的说法过于绝对。

本题应选C项。

5.D【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

材料反映了明朝取道江南经江西越大庾岭到广东的商道忙碌的情形,结合明朝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这一知识点,判断D项正确。

其他三项在材料中未涉及。

故本题应选D项。

6.A【解析】结合材料情况,只能说明中国同中亚和欧洲贸易关系密切,其余三项从材料中不能直接得出,故选A。

7.B【解析】本题以图片形式考查了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旨在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再认再现的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雅典的民主是本城邦男性公民的民主,故排除C、D两项;由题干中的图片可知当时雅典人口约有40万,享有民主的自由民只有16.8万,故A项中“超半数”的说法与其不符。

8.A【解析】本题考查调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干反映的现象是南京国民政府自主决定关税,而《南京条约》规定“协定关税”:

中国向英国商人征收进出口货物税,必须同英国政府商议。

故选A。

9.B【解析】据题干中“近代民主色彩……中国近代化的先声……启蒙作用”分析,应是《资政新篇》。

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它明确提出了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主张平等的外交等,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具有进步性。

10.B【解析】此题以柱状图为切入点,考查考生的思考判断能力,解此类题关键是读图,看数据的变化,获取有效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从图示可以看出1843—1847年英国输入中国的产品呈增长趋势,原因是《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被迫开放通商口岸,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1848—1852年则呈下降趋势,原因是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B项符合题意。

11.A【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近代某一派别的主张,可将题干设问转换为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派别的主张。

据“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可知,材料反映了洋务派主张创办民用工业,A项正确。

B、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12.B【解析】本题以饼状图为切入点,考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从图片可以看出外国资本一直占有重要份额,民族资本受到外国资本的挤压,故本题选择B项。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因此A项错误。

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因此C项错误。

中国产业资本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国内局势而非国际局势,故D项错误。

13.A【解析】注意题干中时间是20世纪初,为辛亥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因此“相对有利的国际和国内形势”“政治革命”都不符合题意,排除B、D两项;材料内容也没有体现“广州是外资输入的主要地区”,排除C项。

在“实业救国”思潮的鼓舞下,更多人投资实业,故选A项。

14.C【解析】此题是图片型选择题,解题关键是获取图片有效信息。

图片是民国时期关于“力士香皂”的广告,并且由著名影星“胡蝶”代言,其广告内容为:

“力士香皂芬芳馥郁,历久不退,且着虚和润,无干燥损虚之弊,敢进一言为介绍。

”A项表述绝对,“都”字表述不合理;B项中著名影星代言并不能得出其社会地位崇高的结论;C项是对广告内容的正确理解,广告内容突出了产品功效;D项中,材料体现不出普通民众对明星代言的认同程度,“广泛认同”表述不当。

15.C【解析】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后,采取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以稳定财政、增加收入和巩固统治。

材料信息即是此情景的反映。

从题目中的时间信息“1928年”可知当时正值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因此排除B项。

从材料中关税、盐税收入等信息可知此情景与整顿税务有关,与倡用国货无关,故排除A项。

D项与史实不符。

故选C项。

16.A【解析】材料反映上海出现洋楼、洋轿、洋灯、洋锅,说明①正确;“莫不以洋为尚”说明②正确;③说法不符合史实;中国近代社会生活虽然受到西方影响,但仍保留大量传统东西,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体现的是土洋并存,故排除④。

17.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的基本史实为切入点,考查对光荣革命的理解。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英国资产阶级的政治意图。

1688年的光荣革命,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拥立他的妻子玛丽为女王,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所以D项体现了主题。

A项没有反映出这一事件的真正目的,故排除;B项本身与史实不符,故排除;英国防止独裁的主要手段是建立君主立宪制,以议会来制约国王的权力,故排除C项。

18.C【解析】本题考查从图片中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420年,由于传统贸易商路的局限,欧洲人只知道欧亚大陆,后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非洲、美洲等大陆和太平洋等海洋的发现,欧洲人认识世界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19.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史观的理解能力。

提取信息“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由此可判断体现了①③⑤。

20.C【解析】本题以古今中西方经济发展变化的趋势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把握和阐释历史阶段特征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把历史时间和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对应起来。

根据题干提供的时间信息“1820年和“结尾的简短一章”分析,这一“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应该出现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前期。

A项出现于15—16世纪,B项出现于16—18世纪中期,D项确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均与题干时间条件不符,排除A、B、D。

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始于1765年,1820年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与题干要求的时间段相符。

故选C项。

21.A【解析】据材料中“1885年”“摩天大楼”,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可知,钢铁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建筑和城市面貌的改变,故选A项。

22.A【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885年汽车发明,到20世纪初,汽车、有轨电车等新式交通工具性能进一步完善并得到广泛的应用,从而利于洛杉矶居民向郊区搬迁,答案选A项。

23.C【解析】本题考查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理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美国工业生产超过英国,结合图示自由贸易大树下的英国受到美、法、俄、荷等国等国挑战,故C项错误。

24.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此题主要涉及政党关系问题。

之所以“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局面”,主要还是由于新中国实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B项符合题意;A、C两项虽是三大基本制度之一,但不符合题意;D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治国方针,也不符合题意。

25.A【解析】据材料可知,这场“求变之风”发生时间在20世纪80年代,其结果是“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