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师培训考试题1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3804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源管理师培训考试题1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能源管理师培训考试题1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能源管理师培训考试题1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能源管理师培训考试题1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能源管理师培训考试题1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能源管理师培训考试题1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能源管理师培训考试题1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能源管理师培训考试题1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能源管理师培训考试题1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能源管理师培训考试题1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能源管理师培训考试题1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能源管理师培训考试题1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能源管理师培训考试题1doc.docx

《能源管理师培训考试题1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管理师培训考试题1doc.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能源管理师培训考试题1doc.docx

能源管理师培训考试题1doc

三、名词解释

能源管理体系

能源管理体系就是从体系的全过程出发,遵循系统管理原理,通过实施一套完整的标准、规范,在组织内建立起一个完整有效的、形成文件的能源管理体系,注重建立和实施过程的控制,使组织的活动、过程及其要素不断优化,通过例行节能监测、能源审计、能效对标、内部审核、组织能耗计量与测试、组织能量平衡统计、管理评审、自我评价、节能技改、节能考核等措施,不断提高能源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有效性,实现能源管理方针和承诺并达到预期的能源消耗或使用目标

合同能源管理

是指从事节能服务的单位通过与用户签订合同,为用户的节能项目进行投资或者融资,向用户提供能源效率分析、项目设计、采购、施工等服务,并分享项目节能效益的一种节能机制

 

节能管理

所谓节能管理,是指以节能为导向,对目标系统的能源生产、转换、输送、利用等活动进行有效的规划(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节能评估

所谓节能评估,是指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用能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分析和评估,提出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的对策和措施,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清洁生产

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四、问答题

1、企业能源审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参考答案:

摘要(企业概况、企业能源消费结构、主要能源消耗指标、能源利用效果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节能潜力分析、审计结论和建议)

1审计事项说明(审计目的、审计依据、审计期、审计范围和内容)

2企业基本情况

2.1企业简况2.2企业主要生产工艺概况2.3企业用能系统概况

3企业能源管理系统

3.1企业能源管理机构3.2企业能源管理规章制度3.3企业能源计量管理

3.4企业能源统计管理3.5企业能源定额管理3.6节能监测管理

3.7企业节能技改管理

4企业能源利用状况分析

4.1企业能源消费状况4.2企业主要耗能设备4.3产品能耗指标的核算

5节能潜力分析和建议

5.1企业节能潜力分析5.2节能技术改造方案和建议

6审计结论

2、试写出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对节能工作的指导意义。

1)、能量守恒必须将体系和环境一起来考虑,单独考虑体系时,能量是不守恒的,为节能工作的可能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2)、体系能量在转化过程中,节能工作的方向是减少能量向环境的转移。

如各种燃料转变成热量再由热量转变成各种其它能量时,应尽量将燃料燃烧的热量转移到体系中去,减少转移到环境中去的热量。

3)、能量有品位高低,一般情况下,不要将高品位的能量等量转变成低品位能量。

如将电能转变成热能时,不要直接转变,可通过制热机提高能源效率系数。

4)、低品位能量不能完全转变成高品位能量,在转变的过程中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所付出的代价是一部分能量转移到了环境中去,如能充分利用转移到环境中去的这部分能量,则可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

3、在节能节水型企业评价考核中,统计管理工作的考核标准是什么?

答:

(1)有符合要求、规范统一的统计报表和计算方法;

(2)统计台帐完整,原始记录齐全准确;

(3)统计分析对节能节水工作指导性强;

(4)及时上报股份公司节能节水统计报表,符合规定要求。

4、简述实施企业能源审计的意义。

1)、是改进企业能源管理的最有效的措施,是企业建立能源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是提高企业节能融资信誉,提高用能效率和效益的有效办法;

2)、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节能技术与政策服务市场、发展节能投资市场、是实施节能社会工程、实施节能援助计划的有力保障;检验节能活动成效的工具;

3)、是贯彻节能法及其配套法规的有效保证,是政府进行用能单位节能监督管理的途径;

4)、是广大节能技术服务中心适应开拓业务的重要领域,是稳定与提高节能从业人员队伍的途径。

5、试写出节能工作的四个层次。

答案:

4个层次分别为:

1)、不使用能源

2)、降低能源的使用质量

3)、通过技术手段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4)、通过调整经济和社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简述钢铁行业中,余热、余压、余能的回收利用技术。

参考答案:

1.高炉炉顶余压发电(TRT)技术利用炼铁高炉炉顶余压发电,是一种不消耗燃料、无污染的发电设备。

气流带动发电机输出电力,一般可回收高炉鼓风机所需能量的25%-30%。

吨铁可发电20-40kWh,降低工序能耗8-16公斤标准煤。

在高炉TRT技术中,干式TRT将干式除尘技术和余压发电技术结合,可提高煤气余压发电效果。

2.高炉煤气综合利用技术

高炉煤气热值约800-1000千卡/m3,吨铁可得到3500-4000m3的煤气。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途径,充分综合利用高炉煤气是节能降耗的一项重要措施。

目前钢铁企业应用途径有:

锅炉燃料(其中有纯烧高炉煤气锅炉)、燃气轮机(其中有纯高炉煤气燃气轮机)、各种工业炉窑用燃料、蓄热式燃烧技术用混合煤气燃料等。

3.转炉煤气回收利用技术

转炉炼钢过程中,炉内产生大量转炉煤气(80-90m3/t钢),转炉煤气具有很高的显热(1400℃-1500℃)和潜热(CO:

60%-90%、热值2000大卡/m3左右),充分利用其显热、回收其潜热节能效果显著。

转炉煤气回收技术主要有OG法和LT法,主要包括:

转炉煤气回收、净化技术、安全监测技术、自动计量及控制技术等。

回收的煤气可用于合金烘烤、烤包、工业炉窑,也可与焦炉煤气、高炉煤气混合使用。

实现转炉煤气回收后,可使炼钢能耗平均下降11.3kg/t。

4.工业炉窑综合节能技术

冶金行业有大量的加热炉和热处理炉窑,近年来相关节能技术发展较快。

主要包括:

⑴合理的炉型曲线设计;⑵不定型耐火材料应用;⑶新型燃烧装置选择及布置方式;⑷高效烟气余热换热器;⑸计算机控制技术应用等技术改造。

采用蓄热燃烧技术后,加热炉燃耗降低约30%,锻造炉节能50%,罩式炉节能40%,钢包烘烤器节能50%。

采用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可减少炉子尺寸,降低投资;延长炉子的寿命;减少氧化烧损,提高工件的加热工艺质量;降低燃料消耗。

5.干熄焦技术

在冶金焦炉中,利用惰性气体将红焦冷却熄灭,并回收其热量,即为干法熄焦。

干法熄焦与用水直接进行湿熄焦相比,具有回收焦炭显热、改善焦炭质量和防止污染环境等优点,红焦的80%显热被回收利用,每吨焦炭余热可生产0.4~0.5t的中压蒸汽,不向大气排放含有焦粉、焦油、腐蚀性物质的脏蒸汽,焦炭强度得到提高,可降低焦比,提高产量,余热蒸汽可带动发电机发电,节能效益显著。

简述实施企业能源审计的意义。

参考答案:

1)是改进企业能源管理的最有效的措施,是企业建立能源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是提高企业节能融资信誉,提高用能效率和效益的有效办法;

2)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节能技术与政策服务市场、发展节能投资市场、是实施节能社会工程、实施节能援助计划的有力保障;检验节能活动成效的工具;

3)是贯彻节能法及其配套法规的有效保证,是政府进行用能单位节能监督管理的途径;

4)是广大节能技术服务中心适应开拓业务的重要领域,是稳定与提高节能从业人员队伍的途径。

2、企业能源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

1).合理组织生产:

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减少残次品率,利用电网低谷组织生产,均衡生产,减少机器空转,各种用能设备是否处在最佳经济运行状态,排查生产管理方面的“跑冒滴漏”,提高生产现场的组织管理水平,减少各种直接和间接能耗、物耗损失等。

2).合理分配能源:

不同品种、质量的能源应合理分配使用,减少库存积压和能源、物资的超量储备,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利用效率。

3).加强能源购进管理:

提高运输质量,减少装运损耗和亏吨,强化计量和传递验收手续、提高理化检验水平,按规定合理扣水扣杂等。

4).加强项目的节能管理:

新上和在建、已建项目是不是做了“节能篇”论证,核算其经济效果、环境效果和节能效益是否达标。

5).规章制度落实情况:

企业能源管理各种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合理,是否落实到位,如能源、物资的招标采购竟价制度,对质量、计量、定价、验收、入库、票据、成本核算是否严格把关,要认真细致地排查、分析、诊断问题。

一般企业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漏洞多,浪费大,管理节能是不花钱的节能,只要加强管理,严格制度,就能见效。

3、结合实际分析某每年需购入能源总量为7l0万t标煤的钢铁厂应如何加强能源管理。

参考答案:

主要从钢铁厂的三个工序——炼铁工序、炼钢工序、轧钢工序中的能源管理进行阐述。

其中炼铁工序能耗占转炉炼钢总流程的88%左右,而在该工序中,高炉炼铁占总流程的58%,所以就节能应该重点放在炼铁工序,特别是高炉工序。

另外,炼钢工序和轧钢工序也有相当的节能潜力。

该厂应针对各流程工序采用多种节能技术和能源回收技术。

节能措施

建立能源管理中心,完善能源管理体制和手段,提高能源管理水平。

实现合理、安全、有效的供应能源,使得能源相互转换,互为补充,达到降低消耗、节约能源的效果。

采用大型化、连续化、现代化的技术装备,各主体工艺采用的主要节能措施分述如下:

A.球团工序

a、最大限度地利用环冷机冷却废气的余热;

b、选用高效节能设备,较大功率电动机一律采用高压供电;

B.焦化工序

a)回收焦炉煤气,每年回收焦炉煤气2395×104GJ;

b)配套建设干熄焦装置,有效利用红焦显热。

每年回收蒸气170万t,电19253×104kWh,折标煤27万t;

c)采用热值仪和磁氧分析仪,分别测定和调节加热煤气热值和废气中含氧量,以稳定加热制度,合理燃烧,减少炼焦耗热量;

d)蒸氨工段、粗苯蒸馏工段有效利用生产过程中的热源,采用蒸氨废水/氨水、贫油/富油换热,提高最终换热温度,节省了蒸汽、循环水用量;

e)设置废热锅炉回收废液燃烧炉产生的高温过程气中的余热,产生的蒸汽并入管网。

C.高炉工序

a)回收高炉煤气,每年回收高炉煤气4199×104GJ,折标煤143万t;

b)煤气清洗采用干式除尘,设置干式TRT发电装置,可比湿式TRT发电装置发电量提高30%。

c)回收热风炉烟气余热,用以预热助燃空气及煤气,提高热风炉热效率和送风温度;

D.炼钢工序

a)转炉烟气净化采用LT干法除尘,以节约用水;设置转炉煤气回收系统,每年回收转炉煤气841×104GJ,折标煤29万t;

b)转炉设置汽化冷却装置,利用烟气余热产生蒸汽回收利用能源,每年回收蒸气82万t,折标煤9万t;

c)转炉采用副枪和炉气分析结合的动态控制模型,提高终点命中率,降低氧耗,缩短冶炼周期;

d)转炉一次除尘风机采用变频调速,与不调速风机比较,年可节省电力约3057×104kwh。

E.热轧工序

a)采用蓄热式节能型步进梁加热炉,节约燃料10%以上;

b)均热段上加热采用炉顶平焰烧嘴供热,以保证钢坯表面及中心的温度均匀性;其它段采用低NOx可调烧嘴,使燃料完全燃烧。

NOx排放量低,同时保证坯料均热,有效节能;

c)3)每座步进梁式加热炉采用两台助燃风机及一台稀释风机,当低产或保温时,只开一台助燃风机,节约用电;

d)水梁立柱采用双层绝热包扎,炉衬采用复合炉衬及高效保温材料,减少热损失,降低能耗。

同时水梁立柱采用汽化冷却,回收蒸汽;

e)采用计算机控制,坯料的热工控制和传送运行控制实现全自动化,提高加热质量,节约能源,改善劳动条件;

F.冷轧工序

a)退火炉利用废气余热将辐射管内燃烧空气自身预热到~400℃;

b)退火炉利用废气余热加热保护气体,再用热保护气体喷射预热带钢,将带钢预热到~200℃;

G.自备电厂

充分利用富余煤气,建设煤一气混烧的350MW大型发电,提高热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废气、余热的综合利用水平,实现钢铁基地煤气“零”排放,达到节能降耗目标;

1、简述企业能源审计报告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

必须要有下列内容,也是能源审计报告审核内容:

(1)企业概况;用能(工艺)概况、能源管理概况、能源流程;

(2)企业能源计量与统计;能源统计报表;能源消费实物平衡表;

(3)主要用能设备运行效率监测分析;公共部门用能分析;

(4)企业能源消耗指标计算分析;

(5)重点工艺能耗指标与单位产品能耗指标计算分析;

(6)产值能耗指标与能源成本指标计算分析;

(7)节能效果与考核指标计算分析;节能责任目标;

(8)影响企业能耗指标变化的因素分析;节能潜力分析估计;

(9)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已经实施和“十一五”可以实施的节能技改措施列表;实现初步规划设想与措施。

(10)企业合理用能意见与建议。

 

3、下图是地源热泵工作示意图,试分析该热泵在冬天和夏天的工作原理

地源热泵是指以岩土体或地下水、地表水、海水、污水作为低温热源的体供体或热量的释放体,由热泵机组、地能采集系统、室内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的供热(冷)空调系统。

图中V1、V2、V3、V4四个阀门由控制系统控制,冬天室内需要供热时,阀门V2、V3打开,阀门V1、V4关闭,如图中虚线所示的路线,图中组件3作为蒸发器,从与地下换热的流体中获取热量,组件5作为冷凝器放出热量传递给室内系统导热流体,该流体在组件8中释放热量给所需的室内环境,导热流体可以是水或其热导热油。

夏天,室内需要制冷时,阀门V1、V4打开,阀门V2、V3关闭,图中组件5成为蒸发器,组件3作为冷凝器,将组件8所处环境中的热量转移至地下,达到制冷的目的。

(可在次基础上作更为详细的说明)

地源热泵系统可利用浅层地热资源进行供热与空调,具有良好的节能与环境效益,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但由于缺乏相应规范的约束,地源热泵系统的推广呈现出很大的盲目性,许多项目在没有对当地资源状况进行充分评估的条件下,就匆匆上马,造成地源热泵系统工作不正常,影响了地源热泵系统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2、下图是天然气三联供工作示意图,试分析该图工作原理并进一步说明三联供的优点

上图的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即CCHP(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Power),以天然气为燃料带动燃气轮机或内燃机发电机等燃气发电设备运行,产生的电力满足用户的电力需求,天然气燃烧发电后的废气通过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蒸汽通过热交换器向用户供热或作为蒸汽吸收式制冷机的热源进行制冷供用户使用,达到冷热电三联供的目的。

天然气经过梯级利用使其利用效率从常规发电系统的40%左右提高到80%左右,大大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可作更为详细的分析)。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冷、热、电三联供填补了热电机组夏季热负荷的低谷带来多发电的效益

2、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和CO2的排放

3、提高了热电机组的负荷率,提高了机组的效率,降低了发电煤耗

4、缓和夏季电力供应矛盾,减少了电力系统顶峰设备容量,节省了大量投资

5、供冷系统与供热系统用同一系统,大大减少了电力空调的使用,减少了温室气体及破坏大气臭氧层气体的产生,有利于环境保护。

3、某工业用能设备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A一次性投入35万元,每年的产生的节约能源费用10万元,因节能技术而增加的年维修费用1万元,使用寿命8年,设备残值4万元;方案B一次性投入45万元,每年的产生的节约能源费用13万元,因节能技术而增加的年维修费用2万元,使用寿命10年,设备残值6万元,在资金年利率为10%,标准投资回收期为8年的情况,分别用简单补偿年限法、动态补偿年限法及净收益-投资比值法判断两节能技术改造方案是否可行及哪个方案更优?

(30分)

1、简单补偿年限法

 

单独实施两方案均可行,比较而言A方案优于B方案

2、动态补偿年限法:

 

 

单个项目方案A和B都可行,但方案A动态回收期小于方案B,所以方案A优于方案B。

3、净收益-投资比值法

    计算公式如下:

 

 

 

单个项目方案A和B都可行,比较而言,方案B优于方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