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3年中医大赛试题题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80804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103年中医大赛试题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103年中医大赛试题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103年中医大赛试题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103年中医大赛试题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103年中医大赛试题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2103年中医大赛试题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2103年中医大赛试题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2103年中医大赛试题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2103年中医大赛试题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2103年中医大赛试题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2103年中医大赛试题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2103年中医大赛试题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2103年中医大赛试题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2103年中医大赛试题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2103年中医大赛试题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2103年中医大赛试题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2103年中医大赛试题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2103年中医大赛试题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2103年中医大赛试题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2103年中医大赛试题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103年中医大赛试题题库.docx

《2103年中医大赛试题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03年中医大赛试题题库.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103年中医大赛试题题库.docx

2103年中医大赛试题题库

2017年中医适宜技术大赛试题

(一)必答题

1、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是什么?

2、那本中医专著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

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达生篇》总结的临产六字真言是什么?

5、我国民间用于哺乳妇女断奶的中药是什么?

6、“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故只要人体正气旺盛就不会感染疫疠之邪。

这种说法对吗?

7、上为阳,下为阴,内为阳,外为阴。

这种说法对吗?

8、“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是前人对虚实夹杂证的概括。

这种说法对吗?

9、我国药学史上第一部炮制专书是什么?

10、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第一部药典是哪部专著?

11、中医认为产妇产褥期的生理特点是什么?

12、有一种植物,是第四纪冰川运动遗留下来的最古老的裸子植物,具有“植物界的大熊猫”之称,为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其果实入药名“白果”。

该植物名是什么?

13、有一种中药的提取物及其配制成的药物,对艾滋病具有高度的分辨力和跟踪力,应用时“弹无虚发”,药到生效,被专家们誉为艾滋病的克星。

该中药是什么?

14、“小小伞兵随风飞,飞到东来飞到西,降落路边田野里,安家落户扎根基”。

该谜语是指中药什么?

15、它有“水鸡头”、“鸡头苞”、“鸡头肉”等别称,古代药书中说它是“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粮菜佳品,现代人将它作为杂粮食用。

它是什么?

16、有一种药物既是令人喜爱观赏植物,又常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现已成为美容化妆品常用药物,被称为美肌健肤“天下之最”。

该药物是什么?

17、从一种中药植物中提炼出的一种药物,为一种高效、速效、低毒的抗疟新药,正在为全球遏制疟疾蔓延作出贡献。

该植物是什么?

18、中医临床诊断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9、我国第一部医案专著是《伤寒九十论》还是《诊籍》?

20、中医诊断疾病的一般规律是先辨证后辨病,还是先辨病后辨证?

21、中医诊断应包括哪几项诊断?

22、“气”作为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其生理功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3、专治肾阴虚证的六味地黄丸由哪些药物组成?

24、常用的中医按摩手法有哪几种?

25、拔火罐法的作用机理有哪些?

26、小儿指纹的部位有哪些?

27、中医学历来十分重视疾病的预防,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强调了“治未病”的重要性,那么中医“治未病”包括那几个方面?

28、人体正经经络有多少个穴位?

29、中医对药物的服用时间有一定要求。

宜空腹服用的药物有哪些?

30、中医认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那么“思则”什么?

“恐则”什么?

“惊则”什么?

31、具有安胎作用的中草药有哪些?

32、《神农本草经》共记载了多少种药品?

33、被后人尊称为“药王”的医家是谁?

34、刺痛即疼痛如针刺之状,常见于什么证?

35、中医对煎药用具有严格要求,最好选择沙锅或瓦罐,其次可选什么?

36、中药汤煎煮的一般程序什么?

37、中药汤特殊药物要求的煎煮方法是什么?

38、感冒后鼻塞流涕,用什么中医适宜技术最有效?

39、我院推广的中医适宜技术有哪些?

40、拔火罐有哪些作用?

42、自汗的特点是什么?

43、治疗胁痛肝胆湿热证,应首选那个方剂?

44、我们医院配制的解热搽浴液由哪些药物组成?

45、丁桂芒硝散贴肚脐能治疗哪些病证?

46、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艾条灸矫正胎位不正的疗效非常好。

那么艾条灸治疗选哪个穴位?

47、点按哪个穴位能治疗落枕?

48、治疗带状疱疹的三黄二香散由哪些药物组成?

49、中医最早记载“心肺复苏”的医家和书籍是?

50、世界上应用导尿术的第一人是谁?

(二)抢答题

1.中医学历来十分重视疾病的预防,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强调了“治未病”的重要性,那么中医“治未病”包括那几个方面?

()

2.拔火罐法的作用机理有哪些?

()

A负压作用B温热作用C调节作用D不同罐法不同作用

3.中医诊断疾病的一般规律是?

()

A病证结合B四诊合参C先辨证后辨病D先辨病后辨证

4.中医的灸法包括以下哪几种?

()

A艾柱灸B艾条灸C雷火神针D太乙神针

5.刮痧不能用于以下哪几种疾病?

()

A严重心脑血管疾病B急性扭伤的疼痛部位C精神病D感冒

6.中医脐疗法包括以下哪几种?

()

A脐部敷药法B脐部按摩法C脐部灸法和拔罐法D脐部针刺法

7.升降散由以下哪几种药物组成?

()

A制大黄B石膏C僵蚕D蝉衣和片姜黄

8.玉真散治疗闭合性损伤及痹症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

A见效慢B治愈率高C复发率低D使用方便

9.丁桂芒硝散以下哪几种病症禁用?

()

A脐周皮肤炎症B脐部溃烂C腹痛脾胃实热证D胃脘痛之虚热证

10.省卫生厅要求临床医师和护士必须掌握几种中医适宜技术?

()

A8种B12种C15种D20种

11.时行感冒与感冒风热证的区别点,关键在于:

()

  A.恶寒的轻与重

  B.发热的轻与重

  C.咽喉肿痛与否

  D.有无流行性

  E.脉数与否

12.治疗咳嗽,应以治肺为主,还应注意治:

()

  A.肝、脾、肾

  B.心、肝、肾

  C.心、脾、肾

  D.心、肝、脾

  E.肝、胃、肾

13.喘证的病变部位在:

()

  A.心、肺

  B.肺、肾

  C.心、肾

  D.脾、肾

  E.肺、脾

14.肺胀痰浊壅肺证的治法是:

()

  A.化痰降气,健脾益肺

  B.宣肺化痰,止咳定喘

  C.宣肺定喘,健脾益气

  D.健脾化痰,宣肺定喘

  E.健脾化痰,补土生金

15.肺痨的外在致病因素是:

()

  A.燥邪

  B.瘵虫

  E.痰浊

  D.瘀血

E.水饮

16.治疗盗汗阴虚火旺证,应首选:

()

  A.玉屏风散

  B.六味地黄丸

  C.一贯煎

  D.当归六黄汤

  E.生脉散

17.尿血与血淋的鉴别,主要在于:

()

  A.尿色的深浅

  B.尿量的多少

  C.尿味的情况

  D.有无尿痛

  E.以上均非

18.胸痹重证,阴寒极盛者,其治法是:

()

  A.散寒化痰通络

  B.理气通阳化瘀

  C.芳香温通止痛

  D.益气温阳散寒

  E.回阳救逆固脱

19.不寐实证,其病位多在:

()

  A.心、脾、肾

  B.心、肝、小肠

  C.心、肺、大肠

  D.心、脾、肝

  E.肝、胃、心

20.气厥实证反复发作的原因,常是:

()

  A.精神刺激

  B.头部外伤

  C.嗜食肥甘

  D.思虑过度

  E.先天禀赋

21.痫证风痰闭阻的治法是:

()

  A.涤痰熄风,开窍定痈

  B.清肝泻火,化痰开窍

  C.涤痰开窍,化瘀通络

  D.熄风开窍,化痰定志

  E.化痰通络,镇心安神

22.胃痛的治疗,主要是:

()

  A.调肝理气止痛

  B.调肝和胃止痛

  C.理气和胃止痛

  D.调理脾胃止痛

  E.调肝理脾止痛

23.治疗噎膈气虚阳微证,偏于肾虚者,应首选:

()

  A.启膈散

  B.五汁安中饮

  C.通幽汤

  D.右归丸

  E.左归丸

24.呕吐的病位在:

()

  A.肠、肝、脾

  B.胃、肝、脾

  C.脾、胃、肺

  D.肺、胃、肾

  E.肝、胃、肠

25.呃逆与干呕、嗳气在病机上的共同点是:

()

  A.胃气上逆

  B.寒气上逆

  C.肝胃气逆

  D.肺胃气逆

  E.积热上冲

26.系统提出用酸收法治疗泄泻的医家是:

()

  A.张仲景

  B.李东垣

  C.朱丹溪

  D.张景岳

  E.李中梓

27.治疗痢疾表邪未解而里热已盛者,应首选:

()

  A.藿香正气散

  B.人参败毒散

  C.葛根芩连汤

  D.芍药汤

  E.白头翁汤

28.腹痛与下列哪项无关:

()

  A.手三阴经

  B.足三阴经

  C.手少阳经

  D.足少阳经

  E.足阳明经

29.感冒属表寒里热者,其治法是:

()

  A.清热生津,散寒解表

  B.解表清里,宣肺泄热

  C.辛温解表,宣肺泄热

  D.解表清里,宣肺止咳

  E.解表宣肺,泄热止咳

30.雷头风的治疗,应首选:

()

  A.桑菊饮

  B.清震汤

  C.川芎茶调散

  D.芎芷石膏汤

  E.黄连上清丸

31.水肿发病涉及的脏腑是:

()

  A.心、肝、脾

  B.肝、脾、肾

  C.肺、脾、肾

  D.脾、肾、心

  E.肾、心、肺

32.下列各项,除哪项外,均为各种淋证的共同表现:

()

  A.小便频急

  B.腰部疫痛,

  C.淋沥涩痛

  D.尿血而痛

  E.小腹拘急

33.治疗尿路阻塞之癃闭,应首选:

()

  A.桃红四物汤

  B.失笑散

  C.丹参饮

  D.代抵当丸

  E.血府逐瘀汤

34.腰痛发病的关键是:

()

  A.寒湿

  B.湿热

  C.肾虚

  D.气滞

  E.血瘀

35.下列各项,除哪项外,均属消渴的常见变证:

()

  A.肺痨

  B.吐血

  C.中风

  D.痈疽

  E.水肿

36.治疗肝肾亏损,髓枯筋痿之痿证,应首选:

()

  A.六味地黄丸

  B.虎潜丸

  C.大补阴丸

  D.补肝汤

  E.右归丸

37.治疗虚劳应以补益下列哪项为主:

()

  A.心、肾

  B.心、肺

  C.肺、肾

  D.脾、肾

E.肝、肾

38、根据阴阳的可分性,前半夜为()

A.阴中之阳

B.阴中之阴

C.阳中之阴

D.阳中之阳

E.阴中之太阳

39、“阳病治阴”的治疗原则适用于()

A.阴虚阳亢

B.阳虚阴胜

C.阳气暴脱

D.阴损及阳

E.阳损及阴

40、按五行生克规律肝之“母”是()

A.心

B.肾

C.肺

D.三焦

E.脾

41、按五行生克规律脾的“所不胜”是()

A.心

B.肺

C.肝

D.肾

E.胃

42、根据五行相生规律所制定的治疗方法是()

A.扶土抑木

B.益火补土

C.泻南补北

D.培土制水

E.佐金平木

43、“阴病治阳”的方法适用于()

A.阳偏盛

B.阴偏盛

C.阳偏衰

D.阴偏衰

E.阴阳两虚

44、“胃之关”是指()

A.脾

B.肛门

C.幽门

D.肾

E.贲门

45、“太仓”是指()

A.脾

B.大肠

C.六腑

D.小肠

E.胃

46、被称为“仓廪之官”的是()

A.心

B.脾胃

C.膀胱

D.胃

E.小肠

47、脾统血作用的实现,实际上是取决于()

A.脾阳温煦

B.气的固摄

C.饮食质量

D.脉道约束

E.血量充盈

48、心主神志的物质基础是()

A.津液

B.精髓

C.血液

D.宗气

E.元气

49、“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因为()

A.心为阳脏

B.心主血脉

C.心主神志

D.心脉相连

E.心志为喜

50、思为脾之志,但还与何脏相关()

A.心

B.肝

C.肺

D.肾

E.心包

51、肝主疏泄,最主要的关系是()

A.气机调畅

B.血液运行

C.津液代谢

D.情志活动

E.消化机能

52、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指()

A.先天之精气

B.后天之谷气

C.宗气

D.元气

E.卫气

53、中焦的功能特点可概括为()

A.如衡

B.如雾

C.如沤

D.如露

E.如渎

54、女子胞的生理主要与下列哪些脏腑关系最密切()

A.肾、心、肝、脾

B.心、肺、肝、肾

C.脾、胃、心、肝

D.肺、脾、肾、胃

E.肺、脾、心、胃

55、泄泻初期采用“利小便而实大便”方法的根据是()

A.小肠主分清别浊

B.大肠主传导糟粕

C.膀胱主存泄小便

D.小肠主受盛化物

E.胃气主通降下行

56、具有协调气机升降关系的两脏是()

A.肺与-肾

B.肾与肝

C.肝与肺

D.肺与脾

E.脾与心

57、“罢极之本”是指()

A.肾

B.肝

C.心

D.脾

E.筋

58、人体“气之根”是()

A.肾

B.肺

C.肝

D.脾

E.胃

59、哪种气的主要作用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

A.营气

B.卫气

C.胃气

D.宗气

E.元气

60、哪些脏与气的生成关系最为密切()

A.胃肝心

B.肾心肺

C.肺肝脾

D.脾肾肺

E.心脾肺

61、下列哪项是气机升降之枢纽()

A.脾胃

B.肝胆

C.脾肾

D.肝肺

E.肾肺

62、宗气生成与哪些脏腑有关()

A.脾肺肾

B.脾肝心

C.脾胃肺

D.脾胃肾

E.脾肾肝

63、具有慓悍滑疾特性的气是()

A.卫气

B.营气

C.宗气

D.真气

E.中气

64、.宗气汇聚于()

A.腹中

B.心中

C.胸中

D.气街

E.丹田

65、哪项不是乳痈的病因病机()

A.产后冲任失调 

B.产后饮食不节,阳明蕴热

 C.乳头破碎染毒

D.情志不畅,肝气郁结

 E.乳汁郁积

66、与津液排泄障碍最相关的脏是()

A.脾肾

B.肺膀胱

C.脾肺

D.肾膀胱

E.肺肾

67、与血液正常循行有关的两种力量应是()

A.推动力与防御力

B.防御力与温煦力

C.推动力与温煦力

D.温煦力与固摄力

E.固摄力与推动力

68、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称为()

A.孙络

B.支络

C.浮络

D.细络

E.别络

69、主司关节运动,联系四肢百骸的是()

A.十二正经

B.十二皮部

C.十二经别

D.十二经筋

E.奇经八脉

70、足少阳胆经接交的经脉为()

A.接肺经交大肠经

B.接三焦经交肝经

C.接胃经交脾经

D.接肝经交肺经

E.接肝经交三焦经

71、不分布于下肢的经络有()

A.冲脉

B.任脉

C.阳跷脉

D.阴维脉

E.胃经

72、足厥阴肝经起于()

A.大趾外侧爪甲端

B.大趾爪甲后丛毛处

C.大趾赤白肉际

D.第二趾甲后

E.足小趾端下

73、冲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之后,有一支脉与何经相并而夹脐上行()

A.足阳明经

B.足厥阴经

C.足太阴经

D.足少阴经

E.足少阳经

74、起于胞中,出于会阴的经脉有()

A.督任带

B.督冲带

C.督任冲

D.督任跷

E.督任维

75、有加强表里两经在体表联系和渗灌气血作用的是()

A.奇经

B.十二经别

C.十五别络

D.十二经筋

E.孙络

76、“内燥”病变,多见于()

A.肺肾三焦

B.肺脾肾

C.肺胃大肠

D.肝胃大肠

E.肺胃三焦

77、指出哪一项是火、暑邪共同的致病特点()

A.易致痈疡

B.耗气伤津

C.生风

D.动血

E.易于挟湿

78、燥邪最易伤()

A.心

B.小肠

C.肌腠

D.肺

E.胃

79、为外感病先导的邪气是()

A.疫疠

B.风邪

C.火邪

D.湿邪

E.寒邪

80、湿邪致病,病程较长,缠绵难愈,这是由于()

A.湿为阴邪,阻滞气机

B.湿性重浊,留滞机体

C.湿性粘滞,不易祛除

D.湿为阴邪,易伤阳气

E.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81、内寒主要与哪几脏有关()

A.心肺肾

B.心脾肾

C.心肝肺

D.心肾肝

E.心三焦肾

82、最易导致疼痛的外邪是()

A.寒邪

B.湿邪

C.瘀血

D.火邪

E.疫疠

83、温燥之邪多见于()

A.冬末春初

B.春末夏初

C.夏末初秋

D.秋末冬初

E.夏季

84、下列何气能全兼五气()

A.寒

B.暑

C.湿

D.火

E.风

85、易损阳气,易袭阴位的邪气是()

A.湿邪

B.寒邪

C.风邪

D.凉燥

E.暑邪

86、六淫中可直中少阴为病者是()

A.燥邪

B.暑邪

C.湿邪

D.火邪

E.寒邪

87、凉燥发病多见于()

A.冬秋之季

B.夏末秋初

C.春夏之交

D.秋中夏末

E.深秋近冬

88、水饮停于肠间,属于()

A.痰饮

B.悬饮

C.溢饮

D.支饮

E.水湿

89、七情之中,易伤肺的是()

A.怒

B.忧

C.思

D.喜

E.恐

90、与痰饮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A.心肝脾

B.肺脾肝

C.肺脾肾

D.心肾脾

E.肝脾肺

91、“大实有赢状”的病理机制为()

A.邪气亢盛,正气不足

B.实邪结滞,气血不达

C.气血不足,运化无力

D.正气强盛,邪气有余

E.邪实正虚,虚实错杂

92、外感热病,高热、咳喘,烦渴,少气懒言,其病理变化属于()

A.虚中央实

B.实中夹虚

C.由实转虚

D.因虚致实

E.实的病变

93、五脏之中,最易出现阳气亢逆的是()

A.肝

B.心

C.肺

D.脾

E.肾

94、“阳胜则阴病”是指()

A.阳热亢盛,热极生寒

B.阳热亢盛,损伤阴液

C.阳热偏盛,阴寒内生

D.阴液亏虚,阳气上逆

E.阳热亢盛,外感寒邪

95、肺病最基本的病理变化是()

A.肺气虚损

B.肺阴不足

C.气阴不足

D.痰浊阻肺

E.宣降失常

96、阴阳互损最易发生于()

A.肾

B.肝

C.肺

D.胃

E.心

97、与“寒从中生”病理形成密切相关的脏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98、逆证候性质而治的治法称为()

A.正治法

B.反治法

C.从治法

D.反佐法

E.攻邪法

99、塞因塞用治法适用于()

A.虚实夹杂

B.真实假虚

C.表实里虚

D.真虚假实

E.表虚里实

100、先攻后补适用于正虚邪实病变中的哪种情况()

A.正尚耐攻

B.正不耐攻

C.邪不甚重

D.邪气过盛

E.正气强盛

101、用热远热,用寒远寒是指()

A.因人制宜,慎用寒热药物

B.因地制宜,慎用寒热药物

C.因时制宜,慎用寒热药物

D.寒热夹杂,慎用寒热药物

E.虚寒不用寒药,虚热不用热药

102、阴盛格阳病变,治当()

A.阳病治阴

B.热因热用

C.寒者热之

D.阴病治阳

E.寒因寒用

103、阳盛格阴病变,治当()

A.阴中求阳

B.阳中求阴

C.热者寒之

D.寒者热之

E.寒因寒用

104、“阳中求阴”之法确立的理论依据是()

A.阴阳对立

B.阴阳互根

C.阴阳消长

D.阴阳转化

E.阴阳交感

105、因人制宜的原则应考虑病人的以下情况,但应除外()

A.年龄

B.居处

C.生活习惯 

D.性别

E.体质

106、下列哪项不是特殊邪毒()

A.强酸

B.虫兽毒 

C.药毒 

D.食毒 

E.疫疠之毒

107、最易引起走黄的是()

A.托盘疔

 B.沿爪疔 

C.乳痈 

D.有头疽 

E.面部疔

108、气滞作痛的特点是()

A.游走性疼痛无定处  

B.攻痛无常,时感抽掣

C.皮色不红,不热

D.形势胀急,痛无止时 

E.痛而硬,皮色不泽

109、患者恶寒较甚,发热,无汗,身楚倦怠,咳嗽,咳痰无力,舌淡苔薄白,脉浮无力。

治疗应首选:

()

  A.杏苏散

  B.参苏饮

  C.荆防败毒散

  D.葛根汤

  E.桂枝汤

110、患者,女,20岁。

每遇生气后即咳逆阵作,口苦咽干,胸胁胀痛,咳时面赤,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其证候是:

()

  A.痰热郁肺

  B.肝肺气逆

  C.肝火犯肺

  D.阴虚火旺

  E.肺热津伤

111、患者,男,32岁。

素日嗜酒,外出着凉后,始见时时振寒,发热,继而壮热汗出,烦躁不宁,咳嗽气急,咳吐腥臭浊痰,胸满作痛,口干苦,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应首选:

()

  A.清金化痰汤

  B.《千金》苇茎汤

  C.桑白皮汤

  D.加味泻白散

  E.《济生》桔梗汤

112、患者,男,42岁。

呼吸气促,喉中哮鸣有声,胸闷如窒,口不渴,形寒怕冷,面色晦暗,舌苔白滑,脉弦紧。

治疗应首选:

()

  A.二陈汤

  B.麻黄汤

  C.定喘汤

  D.射干麻黄汤

  E.平喘固本汤

113、哮喘患者,气短息弱,自汗畏风,面色皓白,咳嗽痰稀,舌淡苔白,脉弱。

其诊断是:

()

  A.哮证缓解期,肺虚

  B.哮证缓解期,脾虚

  C.哮证缓解期,肾虚

  D.虚喘,肺虚 医学教育网搜 集整理

  E.虚喘,肾虚

114、患者,男,42岁。

喘逆上气,咳痰不爽,痰质稠、色黄,恶寒身热,无汗,舌红苔黄,脉浮滑而数。

治疗应首选:

()

  A.麻杏石甘汤

  B.黄连解毒汤

  C.清金化痰汤

  D.银翘散

E.桑白皮汤

115、患者,女,57岁。

有15年肺胀病史。

1周前,劳累后出现面浮删,呼吸喘促难续,心悸,胸脘痞闷,尿少,怕冷,纳呆,舌苔白滑,脉沉细。

治疗应首选:

()

  A.济生肾气丸

  B.真武汤

  C.实脾饮

  D.参附汤

  E.金匮肾气丸

116、虚劳患者,口干唇燥,不思饮食,大便燥结,甚则干呕,呃逆,面色潮红,舌红干少苔,脉细数。

其证候是:

()

  A.肺阴虚

  B.脾胃阴虚

  C.肝阴虚

  D.肾阴虚

  E.心阴虚

117、患者,男,27岁。

干咳少痰,咳声短促,痰中带血,五心烦热,时有盗汗,形体消瘦,胸部闷痛隐隐,舌红少苔,脉细数。

其诊断是:

()

  A.咳嗽肺阴亏耗证

  B.肺痨肺阴亏损证

  C.哮证肺虚证

  D.喘证肺虚证

  E.虚劳肺阴虚证

118、患者2个月前患悬饮,经积极治疗,饮邪已退病情好转。

现仍胸胁灼痛,呼吸不畅,闷咳,天阴时明显,舌暗苔薄,脉弦。

治疗应首选:

()

  A.柴胡疏肝散

  B.柴枳半夏汤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