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师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809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60.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音乐教师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小学音乐教师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小学音乐教师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小学音乐教师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小学音乐教师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小学音乐教师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8页
小学音乐教师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8页
小学音乐教师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8页
小学音乐教师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8页
小学音乐教师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8页
小学音乐教师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8页
小学音乐教师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8页
小学音乐教师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8页
小学音乐教师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8页
小学音乐教师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8页
小学音乐教师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8页
小学音乐教师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8页
小学音乐教师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8页
小学音乐教师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8页
小学音乐教师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教师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小学音乐教师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教师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音乐教师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改变漠视音乐教育在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完善人格、美化人生等诸多方面的作用;

改变忽视音乐审美育人的目标;

改变只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音乐兴趣爱好的培养。

15.音乐教材的审美因素包括立意美、情境美、韵律美、曲调美、配器美、伴奏美等。

16.音乐教学注重从感性入手,以情感人、以美育人以及教育的潜效应。

音乐教学方法的审美原则包括参与性原则、情感性原则、愉悦性原则。

17.音乐课程目标的功能有:

明确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提示音乐教育计划要点,提供音乐学习的经验方法,确定音乐教育评价的基础。

音乐教学目标的作用是明确教学方向,主导教学过程,提示教学方法,决定教学结果,明示教学内容,规范教学进度,提出教学要点,检验、评价教学过程和效果。

18.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这段话包含了三个方面的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知识与技能目标。

19.新的课程观建立在对传统的知识本位和学科本位的批判与反思的基础上,突出以人为本,强调课程的整合。

首先是体现以知识本位向人本位转化,即以学生作为课程的核心;

其次是课程目标由单一的认知性目标向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转化。

20.对于音乐课程来说,其特质是情感审美,其教育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其教育效应不在于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而体现在熏陶、感染、净化、震惊、顿悟等情感层面。

所以说,音乐教育是有情感的老师面对有情感的学生。

21.音乐课程最核心的目标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

22.培养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首先要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其次活动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第三学习方式应灵活多样,第四活动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第五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搞一言堂。

23.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四个方面。

(二)简答(9)

24.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目标的内容从哪几个层面进行表述,各包含那些内容?

课标从三个层面表述:

一是情感态度价值观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5)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二是过程与方法

(1)体验

(2)模仿(3)探究(4)合作(5)综合

三是知识与技能

(1)音乐基础知识。

(2)音乐基本技能。

(3)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

(4)音乐与相关文化。

25.课标中提示音乐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

(2)注意音乐教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

(3)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

(4)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

(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6)因地制宜实施《标准》。

26.课标中关于教学内容的几点提示分别是什么?

(1)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学要注意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

(2)演唱——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有情的歌唱;

技能应结合演唱实践进行;

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

注意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自信心,在歌唱中受到美的愉悦和熏陶。

(3)演奏——器乐教学应与唱歌、鉴赏、创造等密切配合。

(4)识读乐谱——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

学生要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要以音乐为载体,在感性积累和认知的基础上进行。

(5)创造——应重视音乐实践中的创造过程,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

27.简述音乐教育中的以美育人。

音乐教育的育人目的是通过美育的方式实现的。

因此,音乐教育的全过程应是一种自觉的审美过程,应贯穿所有的审美因素,并以美感的发生为根本内容。

这样,在长期、多次的美感发生和发展中,音乐教育才会影响学生的情感状态和意向,形成审美情操,完善人格发展。

对于音乐教师来说,最重要的工作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帮助学生发现美感。

对于学生来说,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表现在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效应上。

28.基础音乐教育的任务有哪些?

(1)通过提供给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之中,并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习最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技能技巧,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

(2)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

(3)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4)奠定其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

(5)通过音乐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创造精神、合作意识。

(6)陶冶高尚情操。

(7)发展创造力。

(8)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9)培养对人生和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29.教学中应从哪几方面体现音乐课程的审美价值?

首先,应尽一切可能给学生提供各种类型、风格多样的音乐体验,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具有音乐审美鉴别能力的听众。

其次,应充分揭示音乐要素(节奏、旋律、音色、和声、力度、速度、体裁、结构、表演形式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里的部分,而不是进行枯燥的、单纯的技巧训练和灌输死记硬背的知识。

第三,应以整体体验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并产生情绪的反映和情感的体验,而不是将音乐的个种元素支离破碎地讲授。

第四,注重艺术实践的本质,强调音乐概念和音响的统一。

第五,技能技巧的训练应贯穿着学生的情感参与。

30.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表现音乐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

因此,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就必须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要选择有艺术价值的表演曲目。

在音乐表演活动中,教师要在处理歌曲、乐曲的力度、速度、音色、和声、情绪上下功夫。

为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还有必要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技能。

例如歌唱的姿势、呼吸、发声、共鸣、咬字吐字情感处理等都是音乐表现不可缺少的基础性能力。

我们不能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但也不能忽略技能技巧在教学中的必要性。

31.教学中如何体现“音乐听觉艺术”的特点?

音乐是听觉艺术。

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

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

第一,音乐教学必须立足于听,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其对音乐良好的感受能力,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作为进而学习音乐其他方面技能的基础。

第二,音乐教育必须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把全部教学活动牢固的建立在听的基础上。

所以,只有紧密的围绕着听来进行和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才能适应音乐艺术的规律,使音乐教学收到良好的成效。

32.识谱教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认识、表现各种节奏符号,模唱乐谱,视唱乐谱,认识常用的音乐记号等。

在表现节奏符号时可以用人声、乐器甚至是物体表现,也可以用有节奏的儿歌等语言形式表现,还可以用拍手、跺脚等肢体动作来表现。

模唱乐谱对于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很有帮助。

而视唱能力是识读乐谱中的一种较高的能力。

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也就具备了自学的能力。

第二部分:

音乐知识(4)

教材中出现的音乐基础知识。

名词解释

33.常用调式有几种?

什么是大调?

说出几首大调歌曲。

大调——大调式的简称,也叫“大音阶”。

由七个音构成的,do为主音,主三和弦为大三和弦。

大调式有三种;

自然大调,和声大调和旋律大调。

其中自然大调最常用。

C自然大调音阶:

(Do=C)

34.什么是变拍子?

说出几首变拍子的作品。

变拍子——由于作品的需要,有时固定的拍子不能从头到尾都是一种节奏,一种速度,这时候需要变换拍子(往往是因为情绪或是歌词的需要),这种变换我们称其为“变拍子”。

35.常用的音乐体裁有哪些?

什么是进行曲?

说出几首进行曲风格的作品。

进行曲——是一种富有节奏步伐的歌曲。

最初它产生于军队的战斗生活,用以鼓舞战士斗争意志,激发战士的战斗热情,后来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也常采用这种体裁来表达集体的力量和共同的决心。

雄劲刚键的旋律和坚定有力的节奏是进行曲的基本特点。

36.常用的曲式结构有哪些?

什么是回旋曲式?

说出几首回旋曲式的作品。

回旋曲式——音乐作品的曲式之一,由同一主部和不同的插部多次循环交替而构成的曲式。

它可用于单独的乐曲,也可用于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等套曲的某一乐章(一般是末乐章)。

结构:

ABA!

CA!

·

或BACA!

DA!

第三部分:

音乐技能(45)

(一)视唱或听辨教材中的表演及欣赏曲目的旋律片段(以四、五、六年级为主,适当加入低年级的个别名曲),写出作品标题、曲作者及国籍,简要分析作品的节奏、旋律、结构等音乐要素,以及音乐的情绪或情感,音乐的体裁与形式,音乐的风格与流派等。

(二)为四乐句歌曲编配钢琴伴奏

(一)视唱曲谱

37——53.视唱下列作品的旋律片段后写出相应的教材分析。

(《赛马》《渔舟唱晚》《祝你快乐》《阿细跳月》《北京喜讯到边寨》《春江花月夜》《单簧管波尔卡》《海滨音诗》《春之声圆舞曲》《晨景》《空山鸟语》《瑶族舞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让我们荡起双桨》《晚风》《我心里想》《哦,十分钟》等)

(二)聆听音乐

54.聆听音乐片段后写出相关内容。

(主要作品同上)

曲名情绪节拍作曲家国籍演出形式

(三)编配伴奏

55.写出C大调正三和弦和属七和弦的原位及其转位(五线谱),并在下方写出和弦标记。

56.为C大调自然音阶配和弦,并在下方写出和弦标记。

57.以主和弦原位的形式,写出Ⅰ——Ⅳ——Ⅴ——Ⅰ——Ⅴ7——Ⅰ的和弦连接。

58——67.在曲谱下方的相应位置写出和弦标记。

(10首作品见附件1)

68——79.为歌曲《欢乐颂》编配钢琴伴奏。

(另有5首作品见附件2)

(1)在歌曲相应位置写出和弦标记。

(简谱)

(2)写出钢琴伴奏谱。

(五线谱)

(四)软件应用

80.用简谱的打谱软件书写歌片。

如《让我们荡起双桨》

81.用powerpoint制作一张带音响的歌片。

第四部分:

教育心理学、音乐教学论(19+2)

(一)小学生音乐审美心理主要特征。

(二)音乐教学论

(一)填空

82.音乐感知能力包括音乐感觉能力和音乐知觉能力。

音乐感觉能力是指人们借助听觉器官辨别音高、音强、音长、音色等细微差别的能力。

83.音乐知觉能力是指人们对音乐的形式(节奏、旋律、和声力度、速度、结构等)的细微变化的辨别能力以及对音乐整体感受的能力

84.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时的一种倾向性意识。

产生这种倾向性意识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情感的原因,一种是需要的缘故。

85.音乐感知能力的训练应融于音乐实践活动之中,如唱奏活动中,引导学生听辨自己或同学的唱奏效果,从音乐要素的角度发现音乐形象及情感表达上的优、缺点,进而提高音乐感知能力。

86.音乐课程改革提倡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精神,尤其提倡在艺术作品的排练中陶冶这种情操。

87.表现包含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及识读乐谱四项内容。

其中,前三项是实质性的表演内容,而识读乐谱是一种辅助性的为表现音乐服务的教学内容。

88.在音乐教学中,认识表现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

性质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领域;

地位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作用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89.表现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信地演唱、演奏能力和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操的陶冶。

90.表现类教学活动要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促进表现兴趣,建立表现信心,也要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技能技巧,还要引导学生在比较与鉴别中明确自己表演的优缺点,以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表现能力。

91.正规的音乐学习活动取代学龄前的游戏性音乐活动是小学生音乐学习活动方式质的飞跃。

92.小学生的情感发展特点是:

情感内容日益丰富,社会道德感有很大发展,情感意志、情感稳定性与控制力不断增强,美感不断发展,行为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了进步,但果断性和坚持性还比较差,需要老师和家长监督。

93.小学生的音乐审美心理的主要特征表现在:

音乐感知属于从具体到抽象,对美的理解是从肤浅到较深刻;

低年级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具有较强的情绪性特点、易变化,到了中高年级能在音乐审美活动中有意识地表达思想感情,并加入感情色彩。

(二)名词解释

94.想象——以原有表象或经验为基础,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95.联想——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

96.直接兴趣——由事物或活动本身而引起的倾向性意识。

如喜欢唱歌、跳舞等都属于直接兴趣。

(直接兴趣因情感而产生)

961.间接兴趣——对事物或活动本身没兴趣,但对它所产生的结果感到需要,转而对事物或活动产生的倾向性意识。

如音乐知识的学习对提高音乐能力有帮助,学生因此而喜欢就属于间接兴趣。

(间接兴趣因需要而产生)

962.音乐审美——辨别、领会音乐的美。

音乐审美首先是音乐形式(音响是音乐的形式)的审美。

音乐形式的审美体现在音乐的基本要素(节奏、旋律、音色、和声、力度、速度等)的形式美上。

其次是音乐内容的审美,包括:

立意美、情境美、音韵美、曲调美,配器美、伴奏美等等。

(一首好的歌曲往往贴近学生生活,表达学生的心声,或是蕴含美好的寓意,衬托美丽的梦幻,展现炽热的情怀。

这种立意与情境之美对学生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使之心灵萌发美的种子。

同时,好的歌曲还具备“动听”、“耐唱”的特点,具有优美的曲调,从而产生动人、感人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听了还想听,唱了还想唱,百听不厌,百唱不烦。

这种曲调和音韵的美磁石般地吸引着学生。

(三)联系实际

97.音乐课程中的学科综合包括哪几个方面?

结合实际谈一谈如何体现以音乐为本的学科综合。

音乐课程中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

既包括感受、表现、创造、音乐文化等音乐教学的各方面内容的充分结合,也包括音乐与舞蹈、美术等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还包括音乐课程与语文、历史等有关的非艺术课程的结合,更包括音乐课堂教学与音乐课外活动、学校音乐教育与校外音乐教育的结合。

98.结合实际谈一谈在音乐教学中怎样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

音乐教学中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是音乐教育重要的指导思想,应给予高度重视。

音乐教学中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一、突出音乐听觉体验。

二、音乐教学必须强调音乐情感体验。

三、音乐教育必须强调以审美为核心。

99.基础音乐教育为什么要把培养兴趣作为重要理念?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基础教育把兴趣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

一是就教育现状而言——音乐教育由于没有升学考试的外力推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就成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甚至是唯一动力,学生没有音乐学习兴趣,音乐课程就有可能成为虚设。

二是就音乐教学而言——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其基础性主要不是音乐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是音乐学习兴趣,或者说音乐兴趣是基础中的基础,因为,没有兴趣做基础,包括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内的音乐教学的基本任务就难以完成。

三是就终身教育而言——音乐兴趣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即是学生在人生旅途中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自身音乐能力的动力和催化剂。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要善于用自己对音乐的热爱之情影响学生的音乐兴趣,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并给予鼓励,要善于通过活动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此外还要注意从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上关注对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

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教学过程注重参与和体验,教学评价注重引导和激励等。

100.结合实际谈谈,音乐教学如何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影响音乐审美的要素有很多:

教学内容——选择具有欣赏价值,能够唤起美感的歌曲或乐曲作为音乐教材是极其重要的,是实现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础和前提。

教学方法——音乐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有着与一般学科不同的教学方法。

主要体现为:

从感性入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重视教育的潜效应。

教学过程——对于小学生而言,在一定程度上,音乐艺术主要还不是一门知识,而是一种内心体验,一种音乐审美愉悦的体验,而没有亲身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的人,是不可能获得这样一种体验的。

因此,教师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从而使他们获得音乐审美体验。

教学环境——音乐教学环境的审美特点,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听觉环境和视觉环境的优美,二是两者间的和谐。

小学音乐教师考试参考样题

专业基础知识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在下列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

一个符合题意的准确答案,并将其字母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1分,共17分)

1.戏曲唱腔具有三方面的特点,即抒情性、叙述性

和()

A.程式性B.即兴性

C.戏剧性D.柔和性

2.我国东北一带流行的一种走唱曲艺术形式是()

A.南曲B.采茶

C.二人转D.喇叭腔

3.民族器乐曲的曲式结构,大多以什么为基础?

()

A.曲牌B.声部

C.乐段D.民歌

4.汇合了徽派、汉派、京派的优点并加以融合,才使京剧

进入到成熟阶段的人是()

A.俞秀IllB.谭金培

C.陈迂乾D.马如飞

5.指出-FYtJ哪一个音程的音数是4.57()

A.增五度B.小六度

c.减七度D.倍减八度

6.下列哪一个和弦是减三和弦的第一转位?

ABCD

7.在下列力度记号中,由强到弱按顺序排列的一组

是()

A.PP-f-mrB.f-MP-r’

C.P-MP-fD.MP-PP-F’

8.下列拍子中,哪一个是混合拍子?

A.6/4B.12/8

C.’7/8D.2/4

9.下列哪一个调式是大调的近关系调?

A.小调B.g/J。

、调

C.F大调D.小调

10.《山在虚无缥缈间》词作者韦瀚章,曲作哲咔()

A.黄自B.麦新

C.黎锦晖D.任光

11.在学堂乐歌的发展中,最有贡献的音乐教育家是沈心工

A.聂耳B.李叔同

C.黄自D.黎锦晖

12.下列中,哪一个是歌唱发声的动力?

A.嗓子B.吸气

C.呼吸D.咽腔

13.合唱指挥者,在排练合唱前,应做好三个案头工作,即

认识作品、分析作品和()

A.组织队员B.视唱作品

c.调动情绪D.表现作品

14.本世纪波兰音乐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

A.科达依B.肖邦

c.希曼诺夫斯基D.埃内斯库

15.贝多芬一生写了九部交响曲,其中哪一部交响曲加人人

声?

A.第三B.第五

c.第九D.第六

16.闻名歌剧《黑桃皇后》的作哲咔()

A.柴科夫斯基B.柏辽兹

C.瓦格纳D.舒曼

17.浪漫乐派闻名钢琴家、作曲家李斯特的国籍是()

A.法国B.匈牙利

c.德国D.意大利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6个备选答案中,选择2~6

个符合题意的准确答案,并将其字母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少

选、多选、错选该题均无分。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5分,

共12分)

1.下列乐曲中,不是古曲的是()

A.《金蛇狂舞》B.《夕阳萧鼓》

c.《阳关三叠》D.《醉渔唱晚》

E.《胡笳十八拍》F.《渔光曲》

2.在我国民族乐器中,吹奏类乐器是()

A.笛子B.箫

C.唢呐D.圆号

E.笙F.管子

3.闻名京剧传统剧目是()

A.《二进宫》B.《玉堂春·

三堂会审》

c.《长生殿·

小宴》D.《霸王别姬》

E.《林冲夜奔》F.《卧龙吊孝》

4.聂耳创作的群众歌曲涉及面和形式非常广泛,有()

A.救亡歌曲B.劳动歌曲

c.儿童歌曲D.抒情歌曲

E.队列歌曲F.叙事歌曲

5.我国闻名作曲家施光南的作品是()

A.《打起手鼓唱起歌》B.《驼铃》

C.《当归谣》D.《吐鲁番的葡萄熟了》E.《多情的土地》F.《周总理,您在哪里》

6.欧洲浪漫主义乐派,早期的代表人物是()

A.韦伯B.世懋特

C.柏辽兹D.门德尔松

E.舒曼F.肖邦

7.“交响曲之父”海顿的作品是()

A.《哀伤交响曲》B.《热情交响曲》

c.《离别交响曲》D.《早晨交响曲》

E.《中午交响曲》F.《夜晚交响曲》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