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构造教案完整.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81255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31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屋建筑构造教案完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房屋建筑构造教案完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房屋建筑构造教案完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房屋建筑构造教案完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房屋建筑构造教案完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房屋建筑构造教案完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房屋建筑构造教案完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房屋建筑构造教案完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房屋建筑构造教案完整.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房屋建筑构造教案完整.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房屋建筑构造教案完整.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房屋建筑构造教案完整.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房屋建筑构造教案完整.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房屋建筑构造教案完整.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房屋建筑构造教案完整.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房屋建筑构造教案完整.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房屋建筑构造教案完整.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房屋建筑构造教案完整.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房屋建筑构造教案完整.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房屋建筑构造教案完整.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房屋建筑构造教案完整.docx

《房屋建筑构造教案完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屋建筑构造教案完整.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房屋建筑构造教案完整.docx

房屋建筑构造教案完整

第一章构造概述(1、2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建筑构造知识

教学重点:

构造组成

教学难点:

构造组成

教学方法:

启发式

教具:

挂图

新授:

1.建筑——人们从事生产、生活和活动的房屋和场所。

2.建筑学——专门研究建筑物的设计与建造的一门科学。

3.建筑物——工程技术产物,是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综合体。

4.建筑设计——确定建筑物的建筑风格、建筑功能及空间尺度,决定建筑物的使用价值。

 §1.民用建筑及结构的分类

一.建筑分类

1.居住建筑——住宅、公寓、宿舍等。

2.公共建筑——人们从事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生活服务等公共事业的活动中心,具有较强的功能性、观赏性、科学性、艺术性。

根据使用性质和功能不同,公共建筑具体可划分为18类。

3.层数的划分

低层建筑——1~3层

多层建筑——4~6层

中高层建筑——7~9层(9层以上设电梯)

高层建筑——10~30层,H>24m

超高层建筑——>40层,H>100m

4.超高层建筑应用举例:

(1)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总建筑面积37.73万m²,地上101层,地下3层,建筑主体净高492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结构最高的高楼,在“楼顶高度”和“人可到达高度”两方面都是世界第一,这一总投资超过10亿美元的巨型工程将于2008年竣工。

(2)目前世界最高的建筑是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高度达452米、95层的双子塔,而中国台北正在建造高度超过480米的金融大厦,中国香港也准备上马新的摩天大楼,高度尚未确定。

据统计,世界排名前10位的摩天楼,亚洲占了6幢,而中国大陆及港台就占了4幢。

(3)美国东部地区时间2001年9月11日上午8时50分和9时08分,被劫持的美洲航空公司2架大型客机先后撞向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楼北楼和南楼,引起世贸中心两座主楼相继坍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给人们留下难以抹去的伤痛。

位于纽约曼哈顿闹市区南端的世界贸易中心,是美国纽约市最高、楼层最多的标志性现代化建筑群。

大楼于1966年开工,历时7年,1973年竣工。

它由5幢建筑物组成,其主楼呈双塔形,塔柱边宽63.5米,以110层、411米的高度作为摩天巨人而占据世界建筑史前列。

大楼采用钢结构,用钢7万8千吨,楼的外围有密置的钢柱,墙面由铝板和玻璃窗组成,有“世界之窗”之称。

大楼有84万平方米的办公面积,可容纳5万名工作人员。

(4)巴黎埃菲尔铁塔1887年1月26日动工,1889年5月15日开放,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埃菲尔铁塔占地一公顷,除了四个脚是用钢筋水泥之外,塔身全都用钢铁构成,总重量7000吨。

塔分三层,第一层高57米,第二层115米,第三层274米。

除了第三层平台没有缝隙外,其他部分全是透空的。

从塔座到塔顶共1711级阶梯,每一层都设有酒吧和饭馆,供游客在此小憩,领略独具风采的巴黎市区全景:

每逢晴空万里,这里可以看到远达70公里之内的景色。

①上海金茂大厦——中华第一高楼。

地下3层,地上88层,高度420.5m。

中国第一、世界第三,投资5.4亿美元。

②中天广场——广州天河体育中心。

地下2层,地上80层,高度321.9m。

二.构造组成

1.承重构件

(1)基础——埋在自然地面以下,承受房屋的全部荷载,并将其荷载传递给大地。

基础应坚固、稳定。

(2)承重墙——承受由房屋各楼层和屋盖传来的荷载,并传给基础或其他承重构件。

(3)楼地面——楼层——承受各楼层水平分布荷载,分隔构件。

地面层——承受首层水平分布荷载,防潮,隔湿。

(4)梁、柱——(略)

2.围护、分隔、联系构件——

(1)内外墙体——保温、隔热、防潮、防水、防火、隔声等。

(2)楼梯——垂直交通设施,承受人流的荷载。

(3)门窗——采光、通风、供人们进出、围护、分隔等作用。

3.装饰构件

作用:

美化房屋建筑

类型:

铝合金、工程塑料、雨阳篷、木地板、瓷砖、大理石等。

三.结构类型

1.根据材料分

(1)钢结构——用于大跨度屋盖体系、工业厂房结构、吊车梁等。

(2)钢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整体性、可塑性好、价格低、应用广泛。

(3)混合结构——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结构,应用于中、小民用建筑。

2.根据受力和构造特点分

(1)承重墙结构——材料为砌体或钢筋混凝土墙板,称为“砖混结构”,应用于7层以下的住宅。

(2)框架结构——由钢混凝土横梁和立柱组成,内部空间大,布置灵活。

(3)剪力墙式结构

*概念——在框架结构中横向或纵向布置与房屋同高、同宽的钢混凝土墙体,以承受水平方向的荷载,此墙体即为“剪力墙”。

*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承受垂直荷载,剪力墙承受水平荷载。

*剪力墙式结构——结构的垂直和水平荷载均由剪力墙承担,此即为剪力墙式结构。

(4)筒式结构——当剪力墙式结构的平面尺寸较小而其高度较大时,纵向、横向尺寸相近,便形成了筒式结构,常用于高层建筑。

(5)大跨度空间结构——网架结构、悬索结构、壳体结构等,应用于具有特殊形体或空间要求的建筑中。

训练:

围护、分隔、联系构件

总结:

建筑分类

检测:

根据受力和构造特点分

作业:

承重墙结构

§2.民用建筑等级划分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民用建筑等级划分

教学重点:

耐火极限

教学难点:

耐火极限

教学方法:

启发式

教具:

挂图、多媒体

一.根据重要性及使用要求划分

特等、甲等、乙等、丙等、丁等(表1-1)

 

二.根据防火性能划分

1.燃烧性能——建筑物的主要构件,在明火或高温作用下,燃烧与否以及燃烧的难易。

(1)非燃烧体——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不起火、不微燃、不碳化的材料,如:

石、砖、混凝土等。

(2)难燃烧体——难起火、难微燃、难碳化。

如沥青混凝土、水泥刨花板等。

(3)燃烧体——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立即起火燃烧或微燃。

2.耐火极限——指建筑构件遇火后能支持的时间,建筑构件达到下述三个状态下,即达到耐火极限:

三.根据耐久年限划分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训练:

燃烧性能

总结:

建筑分类

检测:

耐火极限

作业:

耐久年限

§3.民用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与影响因素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教学重点:

设计原则

教学难点:

设计原则

教学方法:

启发式

教具:

挂图、多媒体

一.构造与设计的关系

主要研究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组合原理和组成方法。

二.设计原则

1.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

2.有利于结构安全;

3.方便施工、适应建筑工业化;

4.经济节约。

三.影响因素

1.荷载因素——荷载是作用在建筑物上的外力,包括自重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所有外力。

2.自然因素——包括房屋使用期内所处的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如日照、风、雨、雪、冰冻、地下水等。

3.使用因素——建筑物在其使用过程中,产生诸如机械振动、噪音、火灾等不利于正常使用的干扰因素。

训练: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总结:

建筑分类

检测:

耐火极限

作业:

耐久年限

§4.建筑统一模数制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建筑统一模数制

教学重点:

模数

教学难点:

模数

教学方法:

启发式

教具:

挂图、多媒体

一:

四化一改

1.设计标准化——统一设计构配件,建设其类型,形成整个建筑物的标准设计。

2.构配件生产工厂化——即构配件生产集中在工厂进行,做到商品化。

3.施工机械化——用机械取代繁重的体力劳动,用机械在施工中安装构件与配件。

4.构配件、组合件具有较大的通用性和互换性,故尺寸应统一协调。

墙体改革

二:

模数:

尺度协调的增值单位

1M=100mm

训练:

四化一改

总结:

建筑分类

检测:

模数

作业:

模数

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造(1、2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概念及分类

教学重点:

各种基础概况

教学难点:

基础沉降缝的处理

教学方法:

启发式

教具:

挂图、多媒体

§1.基础构造

一.概念及分类

1.基础——建筑物的墙体或柱在地面下的延伸。

2.地基——支承建筑物全部荷载的土层。

3.对地基与基础的要求——地基的沉降、不均匀沉降,基础的刚度、强度、抗剪性能等。

4.地基的分类——天然地基、人工地基。

5.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地基性能、上部结构等。

 二.各种基础概况

1.刚性基础——基础几乎不发生绕曲变形,即为刚性基础。

2.扩展基础

3.柱下条形基础

“联合基础”:

能有效防止不均匀沉降。

4.筏基础

5.箱形基础

刚度很大,能有效调整基底压力,适用于高层建筑、地下室建筑。

6.壳体基础——具有结构高耸、与地面积较小的特点,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且稳定性好,节约钢材。

 

三.基础沉降缝的处理

1.设置原则——建筑平面转折处,高度变化较大处。

2.设置位置——地基土压缩性有显著变化处,结构和基础类型不同处

3.设置形式——悬挑式、跨越式、平行式。

§2.地下室的防潮与防水构造

一.类型

1.按功能分

2.按顶板标高分

3.按材料分

 二.防潮、防水材料

1.防水材料防水

2.钢筋混凝土自防水——混凝土中加入防水剂或提高密灰度。

三.防潮构造

1.墙体材料——钢筋混凝土→自防水→保证防潮性能。

2.墙体材料——砖砌体→砖筑砂浆为水泥砂浆,灰缝饱满→刷冷底子油一道→刷热沥青两道形成→防潮层→回填土→隔水层。

 

四.防水构造

 

五.地下室变形缝与管线穿墙构造

1.在地下室结构或防水施工时,将变形缝止水带埋没或安置于变形缝处:

2.管线穿通地下室墙体时,管线同墙体须妥善连接:

训练:

扩展基础

总结:

建筑分类

检测:

基础沉降缝的处理

作业:

基础沉降缝的处理

第三章墙体与地下室(1-3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墙体与地下室知识

教学重点:

各种墙体概况

教学难点:

基础沉降缝的处理

教学方法:

启发式

教具:

挂图、多媒体

§1.概述

一.墙体的作用

  承重、围护、分隔。

二.墙体的类型

1.按位置分:

外墙、内墙。

3.按受力情况分:

承重墙、非承重墙。

4.按材料分:

砖墙、石墙、砌块墙、板材墙等。

三.墙体的承重方案

1.横墙承重

该方案是将楼板及屋面板等水平承重构件,搁置在横墙上,适用于房间开间尺寸不大的宿舍、住宅等建筑。

2.纵墙承重

楼板及屋面板均搁置在纵墙上,横墙只起分隔空间和连接纵墙的作用。

适用于房间较大的建筑物。

3.纵横墙混合承重  一栋房屋中纵墙、横墙都是承重墙。

4.墙与柱混合承重

由墙和柱共同承受水平承重构件使来的荷载,为墙、柱混合承重;适用于室内需要大空间的建筑。

 §2.砖墙构造

一.材料和强度

1.砖的种类

 普通砖——孔洞率<15%或没有孔洞的砖,已禁止使用;

 多孔砖——孔洞率≤15%,孔尺寸小而数量多的砖,用于承重部位;

 空心砖——孔洞率≥15%,孔尺寸大而数量少的砖,用于非承重部位。

2.砖的规格尺寸

 

(1)普通砖——240×115×53(长、宽、厚)

  一个砖长=两个砖宽+一个灰缝=四个砖厚+三个灰缝

  即:

240=115×2+10=53×4+9.5×3

 

(2)标准砖强度等级:

由抗压和抗折强度确定,共分:

MU30、MU25、MU20、MU15、MU10、MU7.5六个等级。

 (3)1立方米砖柱中有512块砖。

3.砌墙砂浆  由胶凝材料(水泥、石灰、粘土等)和填充材料(砂、矿渣)混合加水搅拌而成。

4.砖砌体强度

 二.组砌方式

  组砌原则:

内外搭接、上下错缝,错缝距离不小于60㎜

1.实心墙(砖墙中每层砖称每皮砖)

2.空斗墙

用普通砖侧砌或平砌与侧砌结合砌成,墙体内部形成较大的空间。

名词:

斗砖——侧砌的砖,眠砖——平砌的砖

3.多孔砖墙与空心砖墙

 

(1)多孔砖为竖孔,用于砌筑承重墙,自重小、保温好、造价低;

  砌法:

整砖顺砌、上下皮

 

(2)空心砖为横孔,用于砌筑非承重墙,错开半砖,不需砍砖。

4.复合墙

  为改善墙的保温、隔热性能,常采用普通砖与其它高效保温材料组合形成复合墙:

 

三.砖墙细部构造

1.勒脚

 

(1)勒脚概念:

外墙外侧与室外地面接近的部位。

 

(2)勒脚作用:

   ①保护墙脚,防止各种机械性的碰撞;

   ②防止地面水对墙脚的侵蚀;

   ③美观,对建筑物立面处理产生效果。

 (3)勒脚做法:

抹水泥砂浆或水刷石,或镶贴天然石材,其高度≥500㎜

 (4)防止勒脚脱落措施

2.墙身水平防潮层

为了隔断毛细孔,阻止毛细水进入墙内,在勒脚部位设置连续的水平阻水层,即墙身水平防潮层。

 

(1)防潮层作法

   

   ②防水砂浆防潮层——掺防水剂

   ③细石混凝土防潮层—细石混凝土+钢筋阻断毛细水,防止不均匀沉降

   ④防水砂浆砌砖防潮层——用防水砂浆砌三皮砖防潮。

 

(2)防潮层位置

   ①当室内地面为实铺构造时,外墙防潮层的位置应设在室外地面以上,首层室内地面混凝土垫层上下表面之间,一般在室内地面以下60㎜处。

当室内地面相对标高±0.000m,防潮层标高-0.06m;

   ②当室内为实铺构造时,内墙两侧地面有标高差时,防潮层应分别设在两侧地面以下60㎜处,还要加设垂直防潮层(靠土一侧);

   ③当室内地面为实铺构造内墙两侧地面等高时,应设在地面以下60㎜处;

   ④采用室铺式木地面时,设在室外地面以上,木搁栅垫木之下;

   ⑤防潮层在墙中应该连续设置。

3.散水与排水沟

 

(1)排水沟又称明沟,用混凝土浇筑成宽180㎜、深150㎜的沟槽≥1%坡度。

 

(2)散水

又称排水坡、护坡。

散水宽度≥600㎜,应此屋檐挑出的宽度大150~200㎜。

散水坡度为3%~5%。

散水每隔6~12㎜设伸缩缝,伸缩缝及散水与外墙接缝,填充热沥青。

散水用混凝土、砖、块石等材料作面层。

4.门窗过梁

门窗过梁是指门窗洞口上的横梁,用于支承洞口以上的砌体自重和梁、板传来的荷载,并传给门窗间墙。

 

(1)砖砌平拱过梁

其跨度不大于1.8m,高度小于240㎜。

灰缝呈楔形上宽下窄,其宽度:

底面不小于5㎜,顶面不大于15㎜,砖为学数对称中心。

 

(2)钢筋砖过梁

用砖平砌,并在灰缝中加适量钢筋的过梁,其跨度在2m,在第一皮砖下的砂浆层内放置钢筋,其高度不少于5皮砖,底面砂浆层厚度不小于30㎜,钢筋数量每120㎜墙厚不少于1

5,伸入砌体长度不小于240㎜,端部做垂直弯钩。

 (3)钢筋混凝土过梁

洞口跨度大于2m,荷载较大、有较大振动等,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

  施工方式:

现场浇灌、预制装配(多采用)

  截面形状:

矩形、L型,伸入墙内长度,不小于240㎜

5.窗台

窗台是窗洞下部的排水构造。

砖砌窗台有平砌、侧砌,破度用斜砖砌、抹灰形成等。

窗台底面外缘处应做滴水,即做成锐角或半圆凹槽,以免排水时沿底面流至墙身。

6.圈梁

 

(1)概念——沿房屋外墙四周及部分内横墙设置连续闭合的梁。

 

(2)作用

   ①加强房屋整体性和空间刚度;

   ②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墙体开裂等;

   ③增强墙体稳定性。

 (3)圈梁的设置——连续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形成封闭状,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应截面的附加圈梁,圈梁在窗顶可兼作过梁,纵墙承重时,每层均应设置圈梁。

 (4)圈梁的截面尺寸及配筋

根据材料不同,有钢筋混凝土圈梁,钢筋砖圈梁。

截面:

矩形,厚度:

同墙厚≥240㎜,高度≥120㎜

配筋:

烈度6~7级,纵筋量4

8,箍筋间距250㎜

烈度8级,纵筋量4

10,箍筋间距200㎜

烈度9级,纵筋量4

12,箍筋间距150㎜

非地震区:

纵筋≥4

8,间距≤300㎜

7.构造柱

 

(1)概念——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的立柱,与墙体及圈梁紧密连接。

 

(2)作用——从竖向加强层与层间墙体的联接,它与圈梁共同形成空间骨架,以增强房屋的整体刚度,提高墙体抵抗变形的能力,并使砖墙在受震开裂后,也能裂而不倒。

 (3)截面尺寸

   ①截面不小于240×180㎜,一般为240×240㎜,纵筋为4

12。

箍筋间距不大于250㎜,在柱上、下端适当加密。

   ②设防烈度7度时,房屋超过6层,烈度8度时,房屋超过5层和设防烈度9度时,纵筋为4

14,箍筋间距不大于200㎜,房屋四角构造(上升)截面。

   ③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宜砌成马牙搓,并应沿墙高每隔500㎜设2

6拉结钢筋,并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④后砌的非承重砌体隔墙沿墙高每隔500㎜配置2

6钢筋与承重墙或构造柱拉结,伸入墙内不小于500㎜。

   ⑤设防烈度为7度,层高>3.6m或房屋长>7.2m,设防烈度8、9度时:

如果外墙转角未设构造柱,沿墙高每隔500㎜配2

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1m.

训练:

墙体与地下室知识

总结:

构造柱

检测:

圈梁的截面尺寸及配筋

作业:

圈梁的截面尺寸及配筋

 §3.变形缝(5、6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变形缝

教学重点:

伸缩缝

教学难点:

基础沉降缝的处理

教学方法:

启发式

教具:

挂图、多媒体

新授:

一.概念——为了防止房屋破坏,将房屋分成几个独立变形的部分,使各个部分能独立变形,互不影响,各部分之间的缝隙称为变形缝。

 二.分类

1.伸缩缝——防止因温度影响使房屋破坏的变形缝;

2.沉降缝——防止房屋结构的不均匀沉降而设置的变形缝;

3.防震缝——防止因地震作用导致房屋破坏的变形缝。

 三.设置

1.伸缩缝——伸缩缝从基础顶面开始,将房屋上部结构分为两个温度区段,并留有一定的宽度(基础本身不分开,基础以上部分分开)。

参考表3—8、表3—9

2.沉降缝——将建筑物从基础到屋顶全部分开,当发生不同沉降时不致相互影响(基础分开,基础以上部分也分开);沉降缝可兼作伸缩缝,其宽度一般:

20~30mm。

设置原则:

 

(1)房屋的相邻部分高差较大(相差两层以及两层以上)

 

(2)房屋的相邻部分结构类型不同(如砖混与框架)

 (3)房屋的相邻部分荷载差异较大

 (4)房屋的长度较大或平面形状复杂

 (5)房屋相邻部分一侧设有地下室

 (6)房屋相邻部分建造在地基上的压缩性有显著差异处

 (7)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

3.防震缝——防震缝将房屋分成若干形体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基础部分不设置,基础顶面以上全部结构设置,缝两侧均应设置墙体)。

设置原则:

 

(1)地震设防裂度6度以下地区地震时,对房屋影响轻微可不设防;

 

(2)地震设防裂度6~9度地区,按一般规定设防,并设防震缝;

 (3)地震设防裂度为10度地区,建筑抗震设计应按有关专门规定执行;

 (4)地震设防烈度8~9度地区的多层砌体房屋,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设置防震缝:

   ①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

   ②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

   ③房屋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

训练:

变形缝

总结:

防震缝

检测:

沉降缝

作业:

沉降缝

 

§4.砌块墙构造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砌块墙构造

教学重点:

组合原则

教学难点:

组合原则

教学方法:

启发式

教具:

挂图、多媒体

一.类型及特点

1.类型

 小型砌块——空心砌块、混凝土砌块

 中型砌块——实心砌块、石膏轻骨料混凝土砌块

 大型砌块——微孔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水泥炉渣混凝土砌块

2.特点——尺寸大、空重小,自重轻、有效面积增加;墙体自重小,保温、隔热性能好,砌筑速度快,价格低。

二.组合与拼接

1.组合原则——砌块排列整齐、有规则,错缝、搭接不应有通缝;

2.拼接方式——灰缝平直,砂浆饱满,上下皮错缝,转角、交界处加固钢筋;

3.构造形状——平缝、错口缝、槽口缝。

三.加强措施

1.增加芯柱和构造柱——提高砌块墙的强度和延性;

 芯柱——将空心砌块上下孔洞对齐,在孔中分层插入钢筋并分层浇灌混凝土;

2.墙体设拉结钢筋网片——有芯柱或构造柱的墙体,设置拉结网片;

3.设置圈梁与过梁——(略)

§5.隔墙构造

隔墙——把房屋内部分割成若干房间或空间的墙,不承重。

一.对隔墙的要求

1.重量轻

2.厚度薄

3.隔声

4.耐火、耐湿

5.便于拆装

6.强度高、耐久性好

二.隔墙的类型

1.块材式隔墙——采用普通砖、空心砖、加气块等,防火、防潮、隔音。

2.立筋式隔墙——也称龙骨式隔墙,以木材、钢材等构成骨架,把面层钉结,涂抹或粘贴在骨架上形成的隔墙,有空气夹层,隔声效果较好。

3.板材式隔墙——采用工厂生产的制品板材,以砂浆或其它粘结材料固定形成的隔墙,如加气混凝土条板墙,炭化石灰板墙等,隔声效果较差。

三.常用隔墙的构造

2.砌块隔墙——表观密度小、重量轻,但隔声性较差、吸湿。

由于加气混凝土极易吸湿,故不宜用于厨房、厕所或盥洗室潮湿环境。

3.钢丝(板)网抹灰隔墙——隔声差、重量轻、强度高、变形小、防火、防潮。

4.纸面石膏板隔墙(立筋镶板隔墙)——表观密度小、防火性能好、加工性能好、表面平整、粘贴。

5.板材隔墙

训练:

砌块隔墙

总结:

块材式隔墙

检测:

板材隔墙

作业:

板材隔墙

 §6.墙面装饰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墙面装饰

砌教学重点:

装饰构造

教学难点:

装饰构造

教学方法:

启发式

教具:

挂图、多媒体

一.装饰的作用

1.保护墙体

2.改善墙的物理性能,保证室内的使用条件

3.装饰墙面,使房屋美观

二.装饰的分类

1.按装饰部位分:

室外装饰——强度高、耐水、抗冻、抵抗大气侵蚀。

室内装饰——要求有一定强度和耐水性。

2.按材料和工艺分:

 

(1)抹灰类装饰——各种灰浆抹面、小石子饰面等。

 

(2)贴面类装饰——以天然石材或人工石材镶贴在墙面上的方法。

 (3)涂刷类装饰——采用石灰浆、大白浆等及各种涂料涂刷墙面。

 (4)裱糊装修——将各种装饰壁纸(布)裱糊在墙面上。

 (5)镶钉类装饰——纤维板、胶合板、装饰面板。

3.装饰构造

 

(1)抹灰类

  为了避免出现裂缝,保证抹灰层牢固和表面平整,抹灰要分层进行,抹灰分底层、中层、面层,抹灰层的总厚度依位置不同而异。

  

   ①混合砂浆抹灰

 比例:

1:

1:

6的水泥、石灰膏、砂拌成,底层与面层材料同。

   ②水泥砂浆抹灰

   用1:

3水泥砂浆打底,用1:

25水泥砂浆抹面。

   常用于室外饰面和厨房、厕所等潮湿房间的墙裙——墙裙。

   室外抹灰要进行嵌条分格——引条(引条构造)

   室内阳角处——水泥砂浆护角线

   ③水刷石饰面

   水刷石是采用15㎜厚1:

3水泥砂浆打底,再抹10㎜厚的1:

1.2~1.4水泥石屑浆,用铁抹压平,待到六成干燥时,用小型喷嘴将外表面石屑间的水泥洗掉,使石屑露出1/3左右。

 

(2)贴面类

   

   ②瓷砖贴面

 主要用于室内需经常擦洗的墙面,不能用于室外饰面。

又称釉石瓷砖,底胎为白色,表面釉可白色,也可其他颜色。

   ③天然石材贴面

   主要是花岗岩和大理石:

   

   

 (3)清水墙

利用砌墙材料的质感和颜色取得装饰效果称清水墙面。

清水墙面要用1:

2~1:

2.5的水泥砂浆勾缝,根据需要可在勾缝砂浆中掺入颜料。

训练:

按材料和工艺分

总结:

装饰构造

检测:

涂刷类装饰

作业:

涂刷类装饰

第四章楼板层与地面构造(1、2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楼板层与地面构造

砌教学重点:

对楼板层的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