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航空器防静电的规定+发动机状态监控地面站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82104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用航空器防静电的规定+发动机状态监控地面站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民用航空器防静电的规定+发动机状态监控地面站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民用航空器防静电的规定+发动机状态监控地面站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民用航空器防静电的规定+发动机状态监控地面站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民用航空器防静电的规定+发动机状态监控地面站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民用航空器防静电的规定+发动机状态监控地面站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民用航空器防静电的规定+发动机状态监控地面站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民用航空器防静电的规定+发动机状态监控地面站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民用航空器防静电的规定+发动机状态监控地面站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民用航空器防静电的规定+发动机状态监控地面站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民用航空器防静电的规定+发动机状态监控地面站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民用航空器防静电的规定+发动机状态监控地面站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用航空器防静电的规定+发动机状态监控地面站设计.docx

《民用航空器防静电的规定+发动机状态监控地面站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用航空器防静电的规定+发动机状态监控地面站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民用航空器防静电的规定+发动机状态监控地面站设计.docx

民用航空器防静电的规定+发动机状态监控地面站设计

1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民用航空器(以下简称航空器)防静电维护管理要求和防静电维护操作要求。

2依据

MH/T3010.17—2009《民用航空器防静电维护》

3术语

3.1静电释放electrostaticdischarge

当带电体周围的场强超过周围介质的绝缘击穿场强时,因介质产生电离而使带电体上的电荷部分或全部消失的现象。

3.2静电释放敏感器材electrostaticdischargesensitivedevice

由于静电释放通过或穿过器材表面,从而改变物理特性或电子特性的器材。

4规定

4.1静电的产生

在下列情况,航空器可能产生静电:

—尘粒、冰雨及空气从航空器金属表面流过时;

—航空器在滑行、加油、喷漆、抛光、擦拭、清洁、除漆、铆接时;

—当工作人员在地毯上行走时。

4.2静电对航空器的安全形成的威胁

—产生静电火花,容易引起火灾和爆炸;

—引起电子元器件局部结构破损和性能降低,影响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引起电子装置误动作、误触发,从而引发事故;

—对元器件造成“硬击穿”,导致元器件介质击穿、烧毁或永久性失效;

—对元器件造成“软击穿”,使元器件的性能劣化或参数指标下降而形成故障隐患。

—产生电磁干扰,容易影响通讯导航系统的正常功能。

4.3防静电维护规则和要求5.1管理

4.3.1应建立静电防护制度,制定静电防护设施检查程序。

4.3.2应对相关人员进行静电防护培训。

4.3.3接触静电释放敏感器材的维修工作人员应采取防静电措施进行工作。

4.3.4防静电设施和设备应有专人负责,并保障其性能完好。

4.3.5定期检查防静电各项规定执行情况。

4.4操作

4.4.1工作人员应了解静电的危害,掌握静电防护知识及静电防护设施的使用要求和程序。

4.4.2工作人员应穿着防静电工作服或纯棉质地的工作服进行工作,以降低由于人体运动而产生的电荷积累,应避免内衣外露,避免工作服袖子等接触静电释放敏感器材,防静电工作服应符合GB12014的要求。

4.4.3工作人员在没有佩戴防静电腕带情况下,不应接触或者拆装静电释放敏感器材。

4.4.4工作人员在佩戴防静电腕带前,应用双手充分接触金属设备架,以释放身体的静电,佩戴防静电腕带时应使腕带紧贴于皮肤表面,确保接地良好。

4.4.5当航空器进厂检修时,应及时接好航空器的接地线,接地线应符合机型维护手册的要求。

4.4.6在拆装静电释放敏感器材时,避免手指、衣物接触部件上或插头内的插钉。

4.4.7对已拆下的静电释放敏感器材,应轻拿轻放,用具有防静电功能的堵盖将裸露在外的插头或插钉盖好,或及时恢复防静电外包装。

4.4.8在拆装印刷电路板时,应按航空器维护手册要求接触所允许的区域,不应用手接触印刷电路板上的焊点、集成电路或元器件。

4.4.9恢复印刷电路板防静电外包装的操作如图1所示。

封闭防静电包装袋时应用棉绳或专用的防静电贴签,不应用订书钉或普通塑料胶带。

(图示中文--警告:

静电敏感元件,只能在无静电工作区打开包装或进行处理。

 

图1将静电释放敏感器材放入防静电包装袋中

4.4.10在对静电释放敏感器材实施检查时,不应破坏器材原有防静电包装袋。

4.4.11静电释放敏感航空器材的包装、运输及存放应符合MH/T3014.3的要

求。

5附录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民用航空器发动机状态监控地面站的设计。

2.依据

2.1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T3011《发动机状态监控地面站》

3.术语

3.1符号和缩略语

ACARS飞机通讯寻址与报告系统(AircraftCommunicationAddressingandReportingSystem)

BIT自检(Built-In-Test)

CRC循环冗余码(CyclicRedundantCode)

DAU数据采集组件(DataAcquisitionUnit)

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ManagementSystem)

DMU数据管理组件(DataManagementUnit)

EEC电子发动机控制器(ElectronicEngineController)

EMC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

EMI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

EMS发动机监控系统(EngineMonitoringSystem)

EMU发动机监控组件(EngineMonitoringUnit)

FADEC全权限数字发动机控制(FullAuthorityDigitalEngineControl)

FDR飞行数据记录器(FlightDataRecorder)

GSS地面支持站(GroundSupportStation)

OEM原始设备制造商(OriginalEquipmentManufacturer)

QAR快速存取记录器(QuickAccessRecorder)

4.规定

4.2地面站总体考虑因素

4.2.1地面站的数量取决于飞机、维修基地的数量,数据传输方式,以及营运人对系统性能、便携性、网络和用户访问的需求。

4.2.2根据对数据响应要求的不同,地面站的任务分为:

a)一级任务,包括:

超限告警;事件诊断;

b)二级任务,包括:

参数趋势、预测;趋势分析;寿命件跟踪、管理;数据库更新;

c)系统硬件检测。

一级任务应优先处理。

4.2.3地面站的输入数据来自键盘输入、专用采集设备、存储芯片、软盘、磁带、加密无线通讯以及其他计算机系统。

4.2.4地面站的输出数据应能够根据需求输出给不同用户。

输出形式包括标准格式的报告、数据表与曲线图。

输出方式包括打印、显示屏以及与其他计算机的通信。

4.2.5地面站输出信息的结构与格式应便于阅读,手动数据输入应减至最少。

4.2.6地面站应配备适当的软硬件,以实现其功能。

4.3系统功能要求

4.3.1超限(事件)诊断

4.3.2地面站应能处理机载监控系统识别与记录的超限(事件)数据,或利用与机载系统类似的辅助算法分析处理连续记录的飞行数据,辅助技术人员确定事件原因。

4.3.3地面站宜引入自动排故程序或专家诊断系统确定事件的可能原因,评估发动机损伤程度,给出适当的维修措施建议及包含详细操作步骤的维修参考文件。

4.4参数趋势与趋势分析

4.4.1参数趋势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预测发动机何时达到性能极限,确定发动机维修需求。

4.4.2参数趋势数据可以通过机载系统在设定条件下进行记录,由地面站进行分析;也可以由机载系统记录完整的飞行剖面,地面站提取数据并进行分析。

4.4.3趋势数据均应以趋势图显示,图中:

——趋势变化能够反映出装机发动机相关参数的变化;——通过是否形成有效的连续趋势反映出采集数据的总体质量;——趋势的缓慢变化表示发动机正常运行情况下性能的正常衰退;——趋势的突然变化表示发动机性能特性的改变或传感器故障。

若能证实数据有效,排除传感器故障,则应对参数进行趋势分析,以确定发动机故障所在。

4.4.4趋势漂移可以通过目视观察或自动检测逻辑发现。

对于大型机队营运人,地面站宜引入趋势漂移自动报警功能。

4.5发动机部件寿命计算地面站应能通过机载系统记录的参数计算发动机部件的寿命。

4.6飞行剖面监控地面站应能通过机载发动机监控组件(EMU)记录的飞行数据,监控飞机实际飞行剖面,以满足运行安全要求与商业需求。

如:

通过对比合同中设定的飞行剖面,确定原始设备制造商(OEM)按飞行小时或循环向营运人征收的费率。

4.7数据存储

4.7.1地面站应使用数据库存储数据,以实现其功能。

4.7.2地面站应能接收来自机载发动机监控组件(EMU)及快速存取记录器(QAR)等设备的飞行数据,并存入数据库。

4.7.3地面站宜设置与其他系统的接口,以减轻系统的存储与处理负担。

4.7.4地面站宜具有发动机电子飞行日志功能。

4.8接口设备与机载系统的初始化

4.8.1接口设备

4.8.1.1地面站应能通过飞机通讯寻址与报告系统(ACARS)、永久性快速存取记录器(QAR)、数据传输设备、专用数据提取设备或无线移动通讯设备等下载机载数据。

4.8.1.2无线技术的传输可靠性高,地面站应考虑与未来新的无线传输技术兼容。

4.8.2机载系统的初始化地面站可上传由机载发动机监控组件供应商或原始设备制造商(OEM)指定的初始化数据,包括:

——机载发动机监控组件算法所需的新装发动机、单元体或部件寿命;

——机载发动机监控组件寿命计算所需的换算系数或改进算法;

——机载发动机监控组件进行详细部件构型检测所需的新装发动机或部件构型信息;

——更新的发动机超限值;

——机载发动机监控组件参数趋势功能所需的最新的发动机型号或性能数;

——机载发动机监控组件异常检测功能所需的发动机振动基线;

——数据采集标准与过滤方法,如参数、频率、采集条件等;

——发动机附件与机载发动机监控组件构型信息。

4.8.3数据校验

4.8.3.1在不同系统或设备之间存在数据交换,或者系统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无线传输时需进行数据校验,确保数据没有损坏。

如:

机载发动机监控组件与数据传输设备或专用数据提取设备之间,数据传输设备、专用数据提取设备与地面站之间以及地面站与用户、原始设备制造商(OEM)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过程。

4.8.3.2数据校验可采取以下方法:

——校验程序法:

通过检查正确数据的构成要素识别出数据失真、数据块和数据页丢失等问题;

——循环冗余码法:

通过查找文件结构的变化识别出拷贝前后的差错,该方法有效性略优于校验程序法。

4.9输入数据

4.9.1连续记录的飞行数据地面站应能接收飞行数据记录器(FDR)及快速存取记录器(QAR)等设备提供的连续数据。

4.9.2已处理的飞行数据

4.9.3事件(快照)数据

地面站应能接收机载系统产生的事件(快照)数据。

注:

事件或快照数据由可检测到的征兆或失效产生。

当发动机发生超限或出现喘振、熄火、数字控制通道改变等可检测事件时,监控系统将存储数据记录。

4.9.4趋势数据

地面站应能接收趋势数据。

当数据量很大时,需压缩地面站数据库中的趋势数据。

可以采用将历史趋势数据相加取平均值的方式,生成更加清晰的整体趋势。

注:

趋势数据按时间顺序排列,通常由发动机数据与飞行数据组成,格式与事件数据相同。

4.9.5寿命件使用时间数据地面站应能接收和处理机载系统记录的寿命件使用时间数据。

4.9.6自检(BIT)数据地面站应能接收来自机载系统的自检数据,结合电子技术出版物进行故障隔离。

4.10维修构型数据

4.10.1地面站应能获取必要数据,用以维护构型数据库。

此类数据包含发动机位置、零件件号和序号、寿命件寿命数据及机载发动机监控组件(EMU)的构型信息等。

4.10.2应保证构型数据库实时更新。

4.11维修记录地面站应能接收维修记录数据。

维修数据包括发动机或附件拆装记录、被监控部件的拆换等维修工作记录、维修工作状态跟踪记录、飞机维修或飞行日志等。

4.12数据有效性

4.12.1地面站应能发现系统产生的错误数据,并在输出结果中提供适当的警报信息。

地面站应在输入软件程序中加入适当的错误捕捉技术,以避免人工录入错误。

4.12.2地面站应能进行数据的有效性检测,包括时程数据、寿命件使用时间数据及发动机构型数据。

4.13基本要求地面站应具备对大量数据进行存储、处理以及报告的能力。

4.14数据库结构地面站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可采用分布式结构或集中式结构。

分布式结构在拷贝数据时应采用适当的控制机制,以确保数据同步性与操作有效性。

4.15数据库的大小发动机监控系统设计者应根据系统需求确定数据库的存储量,在数据量与系统速度之间取得一个平衡。

4.16数据存档、备份与恢复

4.17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4.17.1地面站应采用安全可靠的存储介质定期存档旧数据和备份当前数据库信息,以确保数据库安全。

4.17.2地面站应能从数据库中恢复已存档或已删除信息。

数据恢复系统应提供选择性恢复数据库子集的功能。

如,特定时期内特定飞机或发动机的数据。

4.18数据库的安全

地面站应能为数据库的存取、维护和保护提供不同级别的安全性。

地面站数据库的存档或备份信息应加以维护,以便系统故障或数据丢失后仍可访问。

4.19输出数据

4.19.1基本要求地面站应能为维修和支援部门提供输出数据,用于单台发动机或整个机队的性能评估、性能保证管理等。

输出数据应以兼容格式提供,以确保能够与现有的数据库和电子制表软件相连接。

4.19.2维修数据

4.19.1.1时程数据图表地面站应能从机载发动机监控组件(EMU)记录的时程数据中获取性能指标及趋势,并生成图形。

若飞机使用多台发动机,可以通过对比各台发动机的性能图表检测出其中某台发动机的性能衰退。

该信息对于性能保证管理至关重要。

4.19.3维修建议

4.19.3.1地面站应能针对机载发动机监控组件记录的,或飞行员触发的事件或超限向维修人员发出警报。

4.19.3.2地面站应能根据事件数据生成同类事件或超限的一系列标准格式的图表。

其中应包含对单台发动机及机队同类事件的初步分析结果。

4.19.4状态报告

4.19.4.1地面站应能提供发动机当前的状态信息,包括寿命、性能、振动及超限(事件)数据等。

4.19.4.2地面站应能生成发动机或机队的快速简报。

所有发动机突变数据均集中在简报中,如简报中没有显示发动机数据的突变,则无需逐一查看机队每台发动机的详细数据。

4.19.5维修支援数据

4.19.5.1作用:

地面站为维修支援系统提供两种重要信息:

发动机及部件拆卸预测和上行数据。

4.19.5.2发动机及部件拆卸预测地面站应能利用数据库中寿命件使用时间开发出外推算法,制定拆发计划。

该算法可以通过当前寿命消耗率预测出各部件的最佳拆换时间,以及为满足发动机出厂寿命需更换的部件。

4.19.5.3上行数据

地面站应能与维修支援系统进行日常的数据交换,以便维修支援系统利用发动机寿命件的剩余寿命安排返厂维修,制定库存计划。

4.20专家系统

4.20.1地面站宜引入专家系统,进行事件数据分析、故障诊断、隔离故障原因并给出适当的维修措施。

注:

专家系统是一种收集专家知识,通过与维修人员相同的逻辑步骤自动处理机载发动机监控组件记录的数据,并将其提供给一般技能人员的软件程序。

4.20.2单元体性能分析地面站宜安装单元体性能分析软件,以确定引起发动机性能衰退的部件,并帮助使用者确定适当的纠正措施。

4.20.3在线维修手册

地面站宜引入电子维修手册,作为地面站传统功能的补充,给出部件拆换决策的方法及流程。

4.21使用者考虑因素

4.21.1用户需求分析

地面站开发初期应对用户需求进行全面分析,编写系统需求文档,详细说明功能算法、硬件平台、接口及运行环境等。

分析重点应集中于用户接口部分。

4.21.2人机交互界面

地面站的界面应友好,可操作性强。

4.21.3用户帐户管理

设计者应对数据访问控制加以考虑,以确保终端用户能够访问自己权限内的数据,并防止未授权用户更改数据。

4.21.4用户指导

地面站开发者应为使用者提供操作手册、系统操作者培训和系统管理者培训。

4.22系统开发考虑因素

地面站开发者应了解客户对软硬件的需求,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方法完成项目的开发。

系统开发应考虑以下因素:

——软件。

应考虑编程语言、操作系统、数据管理系统需求、软件模块化、软件模块接口、标准化软件接口、系统配置管理的需求。

——硬件。

应考虑硬件平台的便携性、用户接口、打印机、计算机、大容量存储设备、维护成本、系统维护的需求。

——其他。

应考虑软件系统安全性、与其他系统的整合、软件文档需求、系统测试、更新系统软件等。

5.附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