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赏析简答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82666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烛之武退秦师》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赏析简答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烛之武退秦师》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赏析简答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烛之武退秦师》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赏析简答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烛之武退秦师》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赏析简答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烛之武退秦师》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赏析简答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烛之武退秦师》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赏析简答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烛之武退秦师》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赏析简答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烛之武退秦师》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赏析简答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烛之武退秦师》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赏析简答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烛之武退秦师》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赏析简答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烛之武退秦师》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赏析简答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烛之武退秦师》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赏析简答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烛之武退秦师》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赏析简答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烛之武退秦师》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赏析简答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烛之武退秦师》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赏析简答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烛之武退秦师》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赏析简答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烛之武退秦师》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赏析简答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烛之武退秦师》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赏析简答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烛之武退秦师》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赏析简答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烛之武退秦师》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赏析简答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烛之武退秦师》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赏析简答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

《《烛之武退秦师》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赏析简答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烛之武退秦师》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赏析简答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烛之武退秦师》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赏析简答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

《烛之武退秦师》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赏析简答题部编版必修下册

《烛之武退秦师》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

班级:

姓名:

题型:

【重点课下注释默写】【文言现象:

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选择题】【课内赏析简答题】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①选自《》(《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

题目是编者加的。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著作,旧说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所作。

此书依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烛之武,郑国大夫。

②【晋侯、秦伯】。

秦穆公(?

—前621),名任好,秦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

③【以其无礼于晋】。

以,。

④【贰于楚】。

⑤【晋军函陵】。

军,。

⑥【氾(fán)南】。

⑦【佚(yì)之狐】。

⑨【若】。

⑩【辞】。

⑪【臣之壮也】。

壮,。

⑫【犹】。

⑬【无能为也已】。

也已,。

⑭【子】。

⑮【寡人】。

⑯【然】。

⑰【许之】。

许,。

⑱【缒(zhuì)】。

⑲【既】。

⑳【敢以烦执事】。

敢,。

执事,。

㉑【越国以鄙远】。

国,。

鄙,。

远,。

㉒【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

邻,。

㉓【邻之厚,君之薄也】。

㉔【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舍,。

㉕【行李】。

㉖【共(gōng)其乏困】。

共,。

其,。

㉗【尝为晋君赐矣】。

尝,。

为,。

赐,。

这里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的事。

㉘【许君焦、瑕】。

焦、瑕,。

㉙【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

设版,。

版,。

㉚【既东封郑】。

封,。

㉛【肆其西封】。

肆,。

㉜【阙(quē)秦】。

阙,。

㉝【将焉取之】?

焉,。

之,。

㉞【唯君图之】。

唯,。

之,。

㉟【杞(qǐ)子、逢(páng)孙、杨孙】。

㊱【乃还】。

㊲【子犯请击之】。

子犯,晋国大夫狐偃(晋文公的舅舅)的字。

之,。

㊳【公】。

㊴【微夫(fú)人之力不及此】。

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得到秦穆公的帮助才回到晋国做了国君。

微,。

夫人,。

㊵【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因,。

敝,。

㊶【失其所与,不知(zhì)】。

与,。

知,。

㊷【以乱易整,不武】。

武,。

㊸【吾其还也】。

其,。

㊹【去之】。

之,。

二、文言现象积累:

1、通假字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②共其乏困:

③夫晋,何厌之有:

④秦伯说,与郑人盟:

⑤失其所与,不知:

2、古今异义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指出加点字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

①夜,缒而出: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③既东封郑:

④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⑤既东封郑:

⑥越国以鄙远:

⑦阙秦以利晋:

⑧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⑨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⑩烛之武退秦师:

⑪越国以鄙远:

⑫共其乏困:

⑬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⑭邻之厚,君之薄也:

⑮且贰于楚也:

4、重要虚词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敢以烦执事:

③越国以鄙远: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⑥以乱易整:

①今急而求子:

②夜,缒而出: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③失其所与,不知:

④吾其还也:

①子犯请击之:

②是寡人之过也:

③臣之壮也:

④夫晋,何厌之有:

⑤辍耕之垄上:

⑦邻之厚,君之薄也:

⑧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⑨因人之力而弊之:

5、特殊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③佚之狐言于郑伯:

④夫晋,何厌之有:

⑤(晋惠公)许君焦、瑕:

⑥(烛之武)辞曰: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⑦(烛之武)夜,缒而出:

⑧(烛之武)许之:

⑨敢以(之)烦执事:

⑩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⑪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⑫是寡人之过也:

⑬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6、重要实词

①辞曰:

“臣之壮也,;……”(辞:

②犹不如人(犹:

③且君尝为晋军赐矣(为: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版:

⑤又欲肆其西封(肆:

⑥不阙秦(阙:

⑦惟君图之(惟:

⑧乃还(乃:

⑨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

⑩因人之力而敝之(因:

;敝:

⑪失其所与,不知(与:

⑫亦去之(去:

三、重点句子翻译: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4、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5、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6、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四、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秦军汜(sì)南夜缒(zhuì)而出佚(yì)之狐

B、共(gòng)其乏困若不阙(jué)秦许君焦瑕(xiá)

C、秦伯说(yuè)杞(qǐ)子、逢孙、杨孙戍(sù)之

D、微夫(fū)人之力不及此失其所与(yǔ),不知(zhì)

2、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

假如)以乱易整,不武(替代)

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

增加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

C、共其乏困(供:

供给)朝济而夕设版焉(济:

渡河)

D、夫晋,何厌之有(厌:

厌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

略微)

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不能早用子(古代对人的尊称)

B.夜缒而出(在夜里)

C.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只有)

D.吾其还也(表示商量语气,还是)

4、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舍郑以为东道主

D、敢以烦执事

5、下面关于“微”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

B.微闻鼠有作作索索(暗暗地)

C.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略微,稍微)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

6、下列句子中,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的“以为”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吴广以为然②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③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以为妙绝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⑤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A、①③B、②④C、③⑤D、②⑤

7、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B、秦伯说,与郑人盟

C、失其所与,不知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8、下面关于“之”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

B.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结构助词,的)

D.何厌之有?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9、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

B、以乱易正,不武。

C、敢以烦执事。

D、越国以鄙远。

10、下面对各句句式特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倒装句中的介宾结构后置)

B、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C、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

D、以乱易正,不武。

(被动句)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退”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若不阙秦,将焉取之B、越国以鄙远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D、既东封郑

1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晋,何厌之有?

(讨厌)

B.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供给)

D.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撤走)

14、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A、公从之。

B、烛之武退秦师。

C、夫晋,何厌之有。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15、下列各句中的“其”不作人称代词的一项是()

A、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C、君知其难也D、失其所与,不知

1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

军队)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

出门所带的包裹)

C、朝济而夕设版焉(版:

筑土墙用的夹板)

D、秦伯说,与郑人盟(盟:

盟誓)

1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先秦散文分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两大部分,《左传》属历史散文。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纪传体史书,其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C.解释《春秋》的著作代表性的有三部,分别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D.《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而《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1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执事:

对人的敬称,此代指秦伯。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

东边道路上招待客人的主人。

C.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

那个人,指秦穆公。

D.失其所与,不知所与:

结盟。

19、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B.秦伯说,与郑人盟

C.失其所与,不知D.何厌之有?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是:

B.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既:

既然

C.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

增加

D.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肆:

伸展,扩张

2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秦伯说,与郑人盟B.殚其地之出

C.宋有富人,天雨墙坏D.晋军函陵

22、下列各项中“子”的用法不同于其他项的一项是(  )

A.吾不能早用子B.子亦有不利焉

C.子犯请击之D.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

2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且贰于楚也 (从属二主)晋军函陵 (驻扎军队)

B.何厌之有 (厌倦)焉用亡郑以陪邻 (增加)

C.若毒之乎 (怨恨)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地位低下)

D.焉用亡郑以陪邻 (为什么)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认为)

24、下列各句中的“焉”与例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朝济而夕设版焉

A.皮之不存,毛将焉附B.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D.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5、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②焉用亡郑以陪邻③既东封郑④又欲肆其西封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2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见:

拜见。

B.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

然而。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尝:

曾经。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唯:

只有。

2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表现烛之武机智善辩的一组是(  )

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②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③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④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⑤邻之厚,君之薄也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A.①③④B.①⑤⑥C.②③⑥D.②④⑤

28、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

A.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

B.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的实力不相上下。

C.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

但是把城池划过去后,就马上修筑城池进行防御。

D.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2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秦两国国君亲率大军围攻郑国,郑国国土被占,国都被围,形势十分危急,佚之狐慧眼识英雄,推荐烛之武去说退秦师。

B.烛之武虽对自己一直未被郑伯重用而牢骚满腹,但在郑伯的自责面前,能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地奔赴敌营以解除国家危难。

C.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时,既充分考虑到郑国利益,又处处在为秦国利益着想,不卑不亢,委婉得体,表现出杰出的外交才能。

D.这篇优秀的历史散文,叙事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30、下列对原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佚之狐的话“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反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B、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

C、秦晋围郑的原因有二:

一是郑“无礼于晋”,二是郑“贰于楚”。

D、本文除去主体说辞部分层层深入、步步紧逼之外,首尾几个自然段的叙事,尽管文字简洁,情节的推进变化却是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五、课内简答题:

1、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是“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而后“夜缒而出,见秦伯”,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试比较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的异同。

3、用自己的话给下列人物写一句话的评说。

(可多角度、有创意地评论)

(1)烛之武:

(2)佚之狐:

4、秦国和晋国出兵攻打郑国的理由是什么?

5、交代秦晋围郑的理由有何作用?

6、交代秦晋围郑的形势有何作用?

7、从文中可看出,烛之武对国家大事了解得很透彻。

既然他一直不被用,为什么了解得那么透彻呢?

【参考答案】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①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

题目是编者加的。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史著作,旧说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此书依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烛之武,郑国大夫。

②【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

秦穆公(?

—前621),名任好,秦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

③【以其无礼于晋】指晋文公出亡经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

以,因为。

④【贰于楚】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亲附于楚。

⑤【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

军,驻军。

⑥【氾(fán)南】氾水的南面,也属郑地。

⑦【佚(yì)之狐】郑国大夫。

⑨【若】假如。

⑩【辞】推辞。

⑪【臣之壮也】我年轻的时候。

壮,古时男子三十为“壮”,即壮年。

⑫【犹】尚且。

⑬【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

也已,表肯定语气。

⑭【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⑮【寡人】诸侯谦称,意思是寡德之人。

⑯【然】然而。

⑰【许之】答应了这件事。

许,答应。

⑱【缒(zhuì)】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⑲【既】已经。

⑳【敢以烦执事】冒昧地用(“亡郑”这件事)麻烦您。

敢,自言冒昧的谦辞。

执事,办事的官员,代指对方(秦穆公),表示恭敬。

㉑【越国以鄙远】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

国,指晋国,地处秦、郑之间。

鄙,边邑,这里用作动词。

远,指郑国。

㉒【焉用亡郑以陪邻】哪里用得着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陪,增加。

邻,邻国,指晋国。

㉓【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就相对削弱了。

㉔【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舍,放弃(围郑)。

㉕【行李】外交使者。

㉖【共(gōng)其乏困】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

共,同“供”,供给。

其,指代使者。

㉗【尝为晋君赐矣】曾经给予晋君恩惠。

尝,曾经。

为,给予。

赐,恩惠。

这里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的事。

㉘【许君焦、瑕】(晋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这两个地方。

焦、瑕,均在今河南三门峡市。

㉙【朝济而夕设版焉】指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

济,渡河。

设版,修筑防御工事。

版,筑土墙用的夹板。

㉚【既东封郑】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之后。

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

㉛【肆其西封】扩张它(晋国)西边的疆界。

意思是晋国灭了郑国以后,必欲灭秦。

肆,延伸、扩张。

㉜【阙(quē)秦】使秦国土地减少。

阙,侵损、削减。

㉝【将焉取之】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焉,哪里。

之,指代土地。

㉞【唯君图之】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唯,句首语气助词,表示希望。

之,指“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㉟【杞(qǐ)子、逢(páng)孙、杨孙】杞子等三人都是秦国大夫。

㊱【乃还】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㊲【子犯请击之】子犯请求袭击秦军。

子犯,晋国大夫狐偃(晋文公的舅舅)的字。

之,指秦军。

㊳【公】指晋文公。

㊴【微夫(fú)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得到秦穆公的帮助才回到晋国做了国君。

微,(假如)没有。

夫人,那人,指秦穆公。

㊵【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

因,依靠。

敝,损害。

㊶【失其所与,不知(zhì)】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

与,结交、亲附。

知,同“智”。

㊷【以乱易整,不武】用混乱相攻取代和谐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武,指使用武力时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

㊸【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

其,语气助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

㊹【去之】离开郑国。

之,指代郑国。

二、文言现象积累:

1、通假字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③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2、古今异义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

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

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

使者,出使的人;今:

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

那个人;今:

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3、指出加点字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

①夜,缒而出:

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③既东封郑:

名词作状语,在东边

④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⑤既东封郑:

名作动,把……作为疆界

⑥越国以鄙远:

名作动,把……当作边邑

⑦阙秦以利晋:

名词作使动,使……得利

⑧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动词作名词,恩惠

⑨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动,使……灭亡

⑩烛之武退秦师:

使动,使……退却(撤兵)

⑪越国以鄙远:

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⑫共其乏困:

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⑬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⑭邻之厚,君之薄也:

形容词作动词,厚,变雄厚;薄,变薄弱

⑮且贰于楚也:

数词活用为动词,从属二主

4、重要虚词

①以其无礼于晋:

连词,因为

②敢以烦执事:

介词,拿,用

③越国以鄙远:

连词,表目的,来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连词,表目的,来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介词,把

⑥以乱易整:

介词,拿,用

①今急而求子:

连词,表承接,才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

连词,表承接

①子亦有不利焉。

句末语气词,啊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代词,怎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代词,哪里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句末语气词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

语气词,还是,表商量

①子犯请击之:

代词,他们,指秦军

②是寡人之过也:

结构助词,的

③臣之壮也:

主谓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④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⑤辍耕之垄上:

动词,往、到

⑦邻之厚,君之薄也:

主谓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⑧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结构助词,的

⑨因人之力而弊之:

结构助词,的/代词,他

5、特殊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状语后置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状语后置

③佚之狐言于郑伯:

状语后置

④夫晋,何厌之有:

“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

有何厌

⑤(晋惠公)许君焦、瑕:

省主语

⑥(烛之武)辞曰: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省主语

⑦(烛之武)夜,缒而出:

省主语

⑧(烛之武)许之:

省主语

⑨敢以(之)烦执事:

省略介词宾语,指灭郑之事或退兵之事

⑩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省宾语之:

指郑国

⑪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省略介词“于”

⑫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用“也”表判断

⑬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判断句,通过语意直接表判断

6、重要实词

①辞曰:

“臣之壮也,;……”(辞:

推辞)

②犹不如人(犹:

尚且)

③且君尝为晋军赐矣(为:

给予)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版:

筑土墙用的夹板)

⑤又欲肆其西封(肆:

扩张、延伸)

⑥不阙秦(阙:

侵损)

⑦惟君图之(惟:

句首语气词,)

⑧乃还(乃:

于是撤军)

⑨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

假如没有)

⑩因人之力而敝之(因:

依靠;敝:

损害)

⑪失其所与,不知(与:

结交,亲附)

⑫亦去之(去:

离开)

三、重点句子翻译: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翻译:

因为它(指郑国)对晋国君无礼,而且对楚国有二心。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翻译:

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做边邑,您知道这一定很困难啊。

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

邻国变得强大,就是您的力量变得弱小啊。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翻译:

如果放弃攻打郑国,把郑国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者来往时,(郑国)就能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

4、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翻译:

晋国,哪里有什么满足?

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往西扩张边界。

5、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翻译:

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使秦国受到损害来使晋国得到好处,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6、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翻译:

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达到这个地步的。

依靠他人的力量,却又反过来损害他,是不仁道的;失去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

四、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