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科技写作训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84374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7.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科技写作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小学生科技写作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小学生科技写作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小学生科技写作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小学生科技写作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小学生科技写作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小学生科技写作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小学生科技写作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小学生科技写作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小学生科技写作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小学生科技写作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小学生科技写作训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小学生科技写作训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小学生科技写作训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小学生科技写作训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小学生科技写作训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小学生科技写作训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小学生科技写作训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小学生科技写作训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小学生科技写作训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科技写作训练.docx

《小学生科技写作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科技写作训练.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生科技写作训练.docx

小学生科技写作训练

科技知识讲座:

小学生科技写作训练

              

    

小学生的科技写作,除了遵循作文的一般规律之外,还必须充分体现"科技"的特点,具体说,就是强调"三性"。

科学性小学生的科技写作,内容要符合客观实际;叙述事实过程要准确;引用数字和实例要可靠。

在写一般记述文中,为了生动形象,常使用夸张、想象等手法。

但是,写科技文章时,虽然也要求生动、形象,却必须实事求是,不允许对客观实际和科学道理任意夸张想象。

这是不能违反的一条基本原则。

    创造性科技写作的内容要富有创造精神,即创新意识。

文章应该着重写自己新观察到的现象、新研究的材料、新实验的结果、新设想的内容、新发明的东西和新采用的方法等。

小学生的科技活动,在科学道理和实际应用价值上,大多不会超过成年人现在已经达到的水平。

但是,在小学生知识水准的基础上与学校教科书中的内容相比较,写作必须要有新鲜感和独创性。

    趣味性小学生的科技写作大多是写课外的科技活动,而课外活动又常是根据兴趣爱好进行的,往往体现了小学生活动的趣味性、随意性强。

正是这种活泼、有趣的特点能较强地吸引着同龄人的参与。

因此,科技写作也应该表现出相应的特点,要以灵活多变、生动、有趣的内容吸引读者。

   通过写作实例,介绍低、中、高年级小学生在科技写作和科技阅读中,教师如何在内容和方法上进行指导训练。

.1小学生观察记录

    下面将按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写作要求,分低、中、高年级分别介绍小学生的观察记录、小实验、小调查、小制作说明、小发明(小设想)、小论文、科幻作品的写作特点,以及如何训练指导。

    观察是在科学研究中应用最早、最广泛、最基本的科学方法。

比如天文学、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物候学、动植物分类学、临床医学等等,都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观察在科技写作训练中也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通过观察活动,使学生逐步学会观察,养成观察的习惯,发展观察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自然观。

    观察是指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对自然界的事物,在自然存在的条件下,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并比较持久地对某种对象的感知和描述;同时还伴随着积极的思维活动,从而获得对自然事物的感性认识。

    用语言描述观察过程,对小学生来说是发展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步骤。

小学生往往不能独自(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全面地观察事物的各种属性。

通过语言描述,相互交流,启发补充,最终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有助于小学生逐步学习观察,教师也能从中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指导。

因此对经常从事观察活动的小学生,要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他们养成写观察记录(观察日记)的习惯,这对于提高写作水平很有益处。

训练写观察记录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真实。

记录的一定是自己实际观察的现象,不能靠想象来编造。

    第二,要集中。

一定要围绕一个中心来写,不能把观察到的没有关系的现象堆积在一起。

    第三,要具体。

一定要写出事物的特点(形状、姿态、变化、声音、色彩等),不能写得笼统、马虎。

    第四,要写出感受(看法)。

这种感受应该是作者自己特有的,不能重复书本或别人的。

    第五,要手勤。

最好准备一个小本,带在身边,随时记录;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靠补记、追记,那样效果往往不好。

    下面介绍低、中、高年级的观察记录(日记)。

    一、低年级的观察日记

    蚕豆萌发过程记录

3月12日

用水浸泡蚕豆,蚕豆变大了。

3月13日

蚕豆更大了。

3月14日

蚕豆长了一个很小的白根。

3月15日

蚕豆的白根长了。

蚕豆皮裂了一个大口。

3月16日

把蚕豆种在土里。

3月17日

蚕豆在里的根长长了。

3月18日

土面上裂了一个小口。

3月19日

小口更大了。

3月20日

小口旁边的土高了。

3月21日

小口的地方有一个白芽。

3月22日

白芽高了。

3月23日

白芽变绿了。

3月24日

绿芽抬头了。

3月25日

绿芽长得有点直了。

3月26日

绿芽已经直了。

3月27日

绿芽长高了(2.6厘米)

3月28日

绿芽长小绿叶了。

3月29日

绿芽变大了。

3月30日

绿叶展开了。

    我喜欢观察蜘蛛网

    在我家院子里的长青树上,结了许多蜘蛛网,我经常去观察。

蜘蛛网是圆的,像铁丝笊篱,丝很细,在阳光下发出晶亮的光。

蜘蛛趴在网中间像一朵花的花蕊,蜘蛛的腿像蚂蚁的腿,不过比蚂蚁长得多。

一天我又到长青树那儿看蜘蛛。

蜘蛛正坐在网上等着吃小飞虫,我就把一只蚂蚁放在网上。

蚂蚁被粘住了,不停地挣扎,蜘蛛网在不停地动,蜘蛛飞快地爬过去,把蚂蚁拖到树叶深处吃掉了。

我觉得蜘蛛吃蚂蚁很有意思,就又把几个蚂蚁放在网上,不一会儿就被一个个拖走吃掉了。

我越看越有趣,又把几个蚂蚁放在网上,这时,蜘蛛不出来了,大概是吃饱了。

听妈妈说,蜘蛛是益虫,最喜欢吃蚊蝇,可到底怎么吃?

我没有看到,还得继续观察。

        二、中年级的观察记录

看恐龙化石

    今天我高兴极了,妈妈带我到无锡博物馆去看恐龙化石。

一走进博物馆的大门,迎面就看到两条巨大无比的"恐龙",我吓了一跳,连忙藏到妈妈背后。

妈妈说:

"那是恐龙化石,不要怕。

"我走近去仔细地看,一条恐龙的化石有三层楼那么高,身长22米。

那条小的也有两层楼高,身长6米多。

大的身子宽,尾巴和脖子又粗又长。

小的身子窄,脖子短,尾巴长。

我问妈妈:

"那大的是不是恐龙妈妈,小的是不是恐龙孩子?

"妈妈说:

"不,它们是两种恐龙,大的叫'合川马门溪龙',它是1957年在四川省重庆市以北的合川县挖掘出来的,它是我们亚洲发现的最大恐龙,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

小的叫'棘鼻青岛龙',是在山东莱阳县挖掘出来的。

"

    妈妈边讲边带着我走上二楼标本厅。

我在标本厅里发现了10多个大鸭蛋,我好奇地问妈妈:

"鸭蛋放在这儿干什么?

"妈妈说:

"这是恐龙蛋。

"我高兴地跳起来,有恐龙蛋就能孵小恐龙了!

可是妈妈说:

"恐龙蛋也成了化石了,孵不出小恐龙了。

"我听了很伤心。

我想恐龙为什么会在地球上灭绝呢?

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去探索这个奥秘。

    物候观测报告

    物候现象是显而易见的自然现象。

它的发生给人们指示出许多科学道理。

我们物候小组通过观测,初步地认识了三种杨树的物候现象与天气的关系。

现将观测记录情况报告如下:

    1.毛白杨

2月20日

芽开放

日均气温5℃

4月8日

展叶

日均气温12℃

4月17日

展叶盛期

日均气温18.85℃

3月8日

花序出现

日均气温9.675℃

3月15日

开花

日均气温8.1℃

3月17日

开花盛期

日均气温13℃

3月22日

开花末期

日均气温5.35℃

    由此可见:

展叶盛期需要的温度,比展叶需要的温度高,开花需要12℃左右,而开花末期的温度只有5℃左右。

    2.大叶杨

2月20日

芽开放

日均气温5℃

4月8日

展叶

日均气温12℃

4月17日

展叶盛期

日均气温18.85℃

3月8日

花序出现

日均气温9.675℃

3月15日

开花

日均气温8.1℃

3月17日

开花盛期

日均气温13℃

3月22日

开花末期

日均气温5.35℃

    以上情况说明:

开花的三个时期需要的温度是不同的。

正因为温度不同,才产生了开花的始期,盛期和末期。

    3.小叶杨

3月11日

芽膨大

日均气温7.75℃

3月17日

芽开放

日均气温8.25℃

3月21日

展叶

日均气温15.14℃

4月5日

展叶盛期

日均气温18.73℃

3月22日

花序出现

日均气温5.35℃

3月27日

开花

日均气温14.125℃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

芽膨大不需要很高的温度。

大约在7℃左右,芽开放比芽膨大需要的温度高。

    三、高年级的观察记录(报告)

看星星观月亮

    11月28日,是17年一次的火星与太阳大冲日,晚上,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高高兴兴地来到南京大学天文系"览月观星",我们的心情多么激动啊!

这次活动是由江苏省天文学会和南大天文系联合主办的。

    首先,大家听了肖教授的介绍。

他说:

"为什么叫'大冲'呢?

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转的轨道都是椭圆形的,在太阳、火星、地球转到一条线上时,地球和火星的距离最近,大约是85000公里,这就叫大冲。

火星上大部分是沙漠,但是,由于火星上的光亮全是由太阳反射的,所以我们看上去,火星是红色的。

"肖教授停顿片刻又说:

"人们传说月亮上有嫦娥和玉兔,这不是真的。

月亮上只有大大小小的环形山和陨石坑,环形山最大的能装下一个海南岛,最小的只有脸盆那么大。

这些大的环形山和陨石坑在天文望远镜里可以看到,小的就看不到了。

"肖教授的介绍生动有趣,使我们知道了许多天文知识。

    接着,我们在三楼平台上用天文望远镜观看火星、月亮。

我们看到的火星那么小,是因为它离我们远的缘故。

它圆圆的,发出一丝丝淡红色的光。

透过望远镜看月亮,果然同肖教授介绍的一样,上面有大大小小的,千奇百怪的环形山。

    这次活动不仅增长了同学们的天文知识,而且提高了我们对天文观测的兴趣。

很多同学表示以后要经常观测星空,看看它们有什么变化规律……没想到一次览月观星活动,给我们的教育真大啊!

  蜗牛

    "蜗牛蜗牛,下雨不愁。

背座房子,墙跟漫游。

太阳出来,赶快缩头。

"这是小时候妈妈教给我的一首儿歌。

为什么蜗牛不怕雨而怕阳光?

为什么蜗牛喜欢在墙跟生活?

正是这首儿歌引起我对蜗牛的浓厚兴趣。

    我家的院子里有一溜花台,花台紧靠墙跟,墙跟被茂盛的花草遮蔽,几乎一年四季都是湿淋淋的,长满了青苔。

我正是在这阴湿的环境里第一次找到了蜗牛。

    观察久了,我发现寻找蜗牛的踪迹并不难,蜗牛所过之处总要留下一道银白色的痕迹。

蜗牛不是有很多的天敌吗?

它干吗要给敌人留下这蛛丝马迹呢?

我捉过几只蜗牛用放大镜观察,发现银白色的粘液是它那扁平的足上分泌出来的。

我设法把它的粘液小心翼翼地烤干,结果蜗牛爬行起来倍加困难。

原来蜗牛是靠足腺的分泌液减弱身体与地面的摩擦力的。

这种分泌液对蜗牛至关重要。

炎热的阳光会使分泌液干结,使蜗牛增丧失行动的能力。

所以,蜗牛特别怕阳光暴晒,而喜欢在阴湿的墙跟生活。

    说到足,可不要误解为一般动物的腿。

蜗牛爬行是靠接触地面的肌肉质腹足。

腹足的肌肉作波浪式的蠕动,于是,身体便极慢地向前运动。

人们把行动迟缓比作蜗步,的确是再准确不过了。

    开始,我以为蜗牛没长眼睛,它的行动是靠头上的触角探路。

后来经过观察,发现它的眼就长在后一对触角顶端,只不过样子特别,不易发现罢了。

尽管蜗牛有眼,但似乎视力极差,每次我的手靠近而还没有接触它的身体时,它无反应。

    天气炎热的时候,你休想捉到蜗牛,它们纷纷躲进了墙洞和草丛。

每当下雨时,蜗牛就兴高采烈,四出活动。

    没想到一首儿歌竟然这样强烈地激发起我求知的欲望。

家门口的墙跟早已布满了我的足迹,我算是真的弄懂了妈妈教我的那首儿歌的含义了。

       以上观察记录是以不同的观察方式来介绍观察记录的类型。

观察记录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1.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这是以观察时是否借助仪器来区分的。

小学生在科学技活动中的观察,多数是用人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直接感知,这是直接观察。

观察物体的细小构造,如蚯蚓身上的刚毛、花蕊、花粉。

如要借助放大镜、望远镜等则属于间接观察。

    2.质的观察和量的观察

    又称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

小学生的科技观察多数是定性观察。

定量观察又称观测或测量,如观测太阳高度,测量物体的温度。

    3.长期观察

    科技活动中对大自然的变化,一些自然现象,动植物的生长情况,天体的视运动等等,都需要进行长期观察。

长期观察的目的在于了解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所以做好观察记录显得特别重要。

    从学生的习作例文中可以看到,一篇好的观察记录,首先是来自教师的观察指导,这种指导,主要是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选择提供给学生认识的材料;引导学生充分地感知;指导学生正确的思维;引导学生检验和应用知识等。

其次来自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过程。

即主要通过学生的感觉器官去直接感知客观自然事物。

只有有了充分的感知,才能形成相应的"表象"。

而且感知得愈充分,形成的表象愈准确,愈精细。

    由于小学生的感知往往从兴趣出发,又具有笼统而不精细,抓不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和相互联系的特点,因此尽管观察的内容大多是他们经常接触的甚至熟悉的东西,他们却不一定能形成清晰的表象。

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写观察记录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观察目的,指导学生独立地进行观察

    怎样使学生明确观察目的,要视学生的知识能力的情况而定。

对低年级可以分阶段地引导得具体些。

如观察植物的叶,先引导学生观看叶上"有些什么",再看其他叶是否也是这样,然后归纳叶上有什么,再进行下一步的观察。

最初阶段需要一步步的领着进行。

而对中高年级则不宜引导得过于具体,观察什么通常是由疑问引出来的,因此教师引导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是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独立观察的能力,而不是越俎代疱,明示或暗示。

也不应像课堂教学业那样局限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应该允许有较大的灵活性,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2.选择、提供足够丰富的观察材料

    怎样引导学生解决在观察中发现的问题,选择、提供足够丰富的观察材料是提高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特别是低、中年级的学生,学习往往直接受兴趣支配。

例如,同样是观察昆虫,如果选择蝴蝶、蜜蜂、蟋蟀作材料,就比选蛾子、土蜂、蝗虫作材料更能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

因为他们更喜欢美丽的、勤劳的、好斗的昆虫,这样观察效果就会好一些。

即使到了高年级,学生对观察的目的性逐渐有所认识,观察兴趣不至于完全受事物本身的新奇所左右。

但有趣的材料无疑对他们仍然有相当的吸引力。

    3.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理解自然现象

    实践表明,学生对观察活动本身有极大的兴趣,他们一般都能积极观察,但是多数学生的观察常停留在"事实性"的水平上,达不到所要求达到的认识层次或者说是勉强得出结论。

怎样在掌握事实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自然现象,是搞好观察记录的一个重要课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大方向是不满足于学生对观察对象的直接兴趣、操作兴趣,关键是要重视发展学生的认识兴趣,使学生做到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观察,对自然现象能产生迁移。

具体到每一个观察内容,就要研究怎样引导学生想象和思维。

.2小学生实验报告和调查报告

    一、实验报告

    在科学研究中,实验的定义是根据研究课题规定的任务,利用专门的仪器、设备,对研究对象进行积极的干预,人为地控制、变革或模拟研究对象,以便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观察研究对象,从而获得经验事实的一种方法。

由此可见实验和观察的目的一样,都是为了获得认识自然事物的事实材料。

实验方法是在观察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观察的提高。

实验和观察的主要区别在于:

    在观察中观察者不能改变观察对象的自然存在状态,只能被动的进行观察。

天上没有云,你就得等待有云的时候再去观察;观察只能搜集自然现象所提供的东西,不能充分证明客观的必然性。

而实验却可以人为地控制、变革自然现象,干预自然过程,不受自然限制,所以实验是一种主动行为;实验还能证明客观的必然性,在科学研究中,可以通过实验事实去检验假设、理论的正确性。

从实验开始到结束,都离不开观察,而且更多的是需要通过间接观察才能获得;因此仍然需要准确、具体、集中地记录实验中发生的每一个过程、每一种现象、每一个细微的变化……有了写观察记录的基础,学写实验记录(实验报告)就比较顺利。

那么小实验记录应该怎么写呢?

    第一,要准确记录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第二,写清楚进行实验所遵循的科学道理;

    第三,要得出明确的结论。

进行实验,或是为了说明某个问题,或是为了检验某个想法,或是为了证实某个方案是否可行,对这些问题应该做出明确的回答。

    下面介绍几篇低、中、高年级的实验记录。

    低年级

蛤蜊钻沙

    我们来到美丽的石老人海滩,正赶上退潮,很多被海水淹没的地方变成了海滩。

妈妈说:

"海滩里也许有蛤蜊。

"我听到这里,赶快蹲下,用手一层层地把海沙翻开,里面果然有蛤蜊。

不一会儿,我就找到了许多大小不一的蛤蜊,因为太多了,我就把它们放在沙滩上,想等一会儿再拿。

可是等我再去拿的时候,却一个蛤蜊也没有了。

我想:

蛤蜊又没有长腿和脚,能跑到哪去呢?

这时我看见海滩上有几个洞,便用手去挖,没挖几下,就把蛤蜊挖出来了。

原来它们趁和妈妈不注意的时候又钻回沙滩里去了。

我觉得挺有趣,就叫妈妈过来看蛤蜊钻沙。

我把几只蛤蜊放在沙滩上,只见它们慢慢地把壳张开,先用吸盘在海沙上挖了一个洞,然后头朝下,屁股朝天,立起身子,一点一点地往下钻,直到把身子全部掩盖住为止。

我觉得挺好玩,就又把它挖出来,再让它们钻。

一连几次,好像捉迷藏一样,真有意思。

   中年级

尼龙牙刷的卷毛变直了

    尼龙牙刷很受欢迎,但是它有个缺点:

用了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卷毛现象。

    能不能想法把这些卷毛的牙刷修好呢?

经过看书学习,我找到一个十分简单的修理方法:

用一个小铁夹子,把卷起来的毛夹直,然后放在热水里,过十分钟左右取出来,冷却后把夹子去掉,这时卷毛就变直了,牙刷又可以使用了。

这很像弄皱了的衣服,经过熨增斗烫过,又变得平整了。

这个道理不是十分浅显的吗?

       高年级

做一只裸蛋

    看了《少年科学画报》上的"做一只裸蛋",我很感兴趣,决定亲手做做这个实验。

    我先拿了一个鸡蛋,用彩色铅笔在蛋壳上画了一个小孩的脸。

然后在一只玻璃杯中倒了些食用醋,把鸡蛋泡在醋里。

过了一会儿,蛋壳上出现了许多小小的气泡。

小气泡不断往上冒,逐渐增多,积在醋面上,形成了一条白色的细丝。

同时,彩笔画的小孩脸,颜色逐渐变浅,蛋壳表面的一层物质也开始脱落,整个鸡蛋在玻璃杯中半沉半浮。

后来,蛋壳上出现的气泡比先前大了许多,往上冒的速度也加快了,醋面上积成的细丝越来越宽,像线一样粗了。

过了一夜,画在蛋壳上的小孩脸不见了,蛋壳那层物质已经全部脱落,浮到醋面上来了,又过了一夜,蛋壳表面出现了一个个小坑。

起初,小坑很小,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后来,这些小坑越来越大,越来越深,也越来越多。

我好奇地把手指伸进杯中去摸蛋壳。

呀!

蛋壳变坏了。

最后,蛋壳终于全部溶解,裸蛋做成了。

    我只知道蛋壳被醋溶解了,却不明白为什么醋能溶解蛋壳。

我去问爸爸。

他笔着告诉我:

"醋中含有醋酸,醋酸有腐蚀性,蛋壳是被醋酸腐蚀掉了。

如果把鸡蛋放在不含醋酸的液体里,那就不能把蛋壳去掉。

"

    听了爸爸的话,我很高兴,心想:

小实验不仅有趣,还能帮助我学习科学道理。

今后我一定多做些小实验。

    

给灰喜鹊做手术的报告

    病情:

1982年7月28日,一只受伤的灰喜鹊落在郊外,是当年生的幼鸟,胸部化脓,不能飞翔,奄奄一息。

    诊断:

伤口是汽枪子弹打伤造成的,子弹仍留在体内,急需手术治疗。

    治疗过程:

    ①用清水冲洗伤口,洗去脓血;

    ②扩大伤口,用镊子取出子弹;

    ③用镊子夹药棉花蘸碘酒擦洗伤口,进行消毒。

用绣花针、棉线缝合伤口。

将口服土霉素,碾成粉状,外敷消炎。

手术进行顺利。

    护理过程:

    ①头两天人工喂水,填喂蝉、蚂蚱等食物。

精心照顾。

    ②两天后,伤鹊自己能吃食、喝水,看来已渡过了危险期。

仍喂蝉、蚂蚱等。

单独放在屋里,已不怕人,能在人手中进食。

    ③一周后,伤口无炎症,拆线。

    ④两周后,手术治疗成功,基本恢复健康。

吃、喝、行动、鸣叫正常,只是脚有点跛。

并入大笼和喜鹊、松鸦、寒鸦等9只鸟同笼饲养。

    主治医师:

王金海(制定医疗方案)

    护理人员:

生物组全体成员。

       1.小学生的观察实验方法

    用得较多的有以下三种实验方法:

    

(1)定性实验这类实验只要求对研究对象性质作出回答,不涉及量的关系。

一般是通过实验,判定研究对象具有什么性质,具有哪些性质,或是判明某种因素是否存在,以及某些因素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所以实验并不要求学生达到全面、精确的认识层次,只作定性研究就够了。

    

(2)对照实验这类实验是运用比较的方法来揭示事物的某种性质或形成原因。

具体做法是运用实验分作两组进行,把实验对象作为"试验组",同时另设一个"对照组",作为比较的对象和标准,然后把两个组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试验组"是否具有某种性质。

对照实验要求两个组的条件尽可能一致。

    (3)模拟实验这类实验是指由于受到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对某些自然现象进行直接的实验,不得不借助间接的手段进行实验,先设计与该现象(即"原型")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地研究原型的规律性。

这种实验手段就是模拟,这类实验最困难的问题是培养学生自己设计与原型相似的模型,因此常常要用类比推理的思维方法,把实验结果推广到原型上去。

模拟实验对发展学生的联想、想象、分析、综合、概括和类比推理等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2.观察实验的指导

    这类科技写作,教师往往对观察记录的指导,不需花费太多的精力,而对实验却要腾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教师在进行指导学生写实验记录(实验报告)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如下。

    

(1)实验器材和实验前的准备小学生的实验器材在要求上并不严格,多数都可以找到代用品或利用废旧材料经过简单加工就可以使用,它的意义不仅仅只是解决实验的研究上的急需,重要的是能够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

当然必要的器材,以及器材的使用、实验操作要领、安全规则等等,都要结合具体的实验进行切实的指导。

如酒精灯破了、手割破了、手割破了、起火了……学生出意外,多数是缺乏经验引起的,单靠简单的批评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应该通过意外事故让大家吸取教训,防范于未然。

    实验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他们往往对实验本身很关心,而对实验解决什么问题关心较少,特别是对实验中发生的变化观察不细。

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学心理,引导他们明确实验目的。

目的不明确,仅凭兴趣摆弄,既容易出事故,又不利于培养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2)科学态度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实验是教学生用科学手段学习科学的过程,因此在实验中处处离不开科学态度和心理品质的教育,如认真进行操作,细心观察实验现象,准确记录实验资料,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以及实事求是、克服困难、培养毅力等心理品质,既是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也是进行科学态度的教育及心理品质培养的过程。

科学态度、科学求实精神是指导实验观察的核心。

要鼓励支持学生如实报告实验现象,同时要尊重小学生的观察,实验如果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只能通过重新进行来解决。

不能由教师用现成"正确"的结论来否定不成功的实验。

这样做,不仅是教学生学科学,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科学求实精神,更重要的是在教他们如何做人。

    (3)逐步指导学生设计实验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能发展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指导学生设计实验,首先是靠平时的点滴培养。

一般可以从设计验证实验入手(低中年级),因为这时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比较明确。

通过从相反的方向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蛤蜊钻沙》。

    有些实验,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比较丰富,可以从这些经验入手指导学生设计实验。

如《尼龙牙刷的卷毛变直了》,《给灰喜鹊做手术的报告》。

    二、调查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