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选修五 第二章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导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84665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8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选修五 第二章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二地理选修五 第二章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二地理选修五 第二章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二地理选修五 第二章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二地理选修五 第二章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高二地理选修五 第二章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高二地理选修五 第二章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高二地理选修五 第二章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高二地理选修五 第二章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高二地理选修五 第二章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高二地理选修五 第二章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高二地理选修五 第二章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高二地理选修五 第二章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高二地理选修五 第二章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高二地理选修五 第二章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导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高二地理选修五 第二章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导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高二地理选修五 第二章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导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高二地理选修五 第二章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导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高二地理选修五 第二章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导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高二地理选修五 第二章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导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选修五 第二章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导学案.docx

《高二地理选修五 第二章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选修五 第二章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导学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地理选修五 第二章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导学案.docx

高二地理选修五第二章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导学案

主备人:

雷永妮审定人:

雷永妮审核人:

包科领导:

年级组长:

井顺贤使用时间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课前依据课本知识,自主完成,勾画课本基础知识并写上提示语,有疑惑的地方用红笔标注。

2、限时3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及时上交。

3、课堂小组积极合作,互相交流探讨,高效展示点评,分层达成目标。

4、★为重点班A、B层必做和平行班A层必做,重点班C层,平行班B、C可选做。

【学习目标】

我国干旱的分布与成因

【重点、难点】

1.我国干旱灾害的特点

2.我国干旱灾害分布与成因

【自主学习】

一、我国的干旱灾害

1.我国干旱灾害的特征:

、持续时间长、。

2.我国旱灾的成因

①降水方面的原因:

降水量低于平均值就容易出现干旱,降水的是形成季节性易旱地区分布的基础,降水的对于干旱的形成有直接影响。

地点

时间

成因

长江以南地区

7、8月

7、8月降水偏少

华北和东北地区

和春夏连旱

6-9月为雨季

西南地区

受西南风影响,5-10月为雨季

②水资源方面的原因:

耕地少多,水资源多少。

水土资源分布不平衡。

③社会经济方面的原因:

耕地高,农业用水量大;北方播种面积增加,春旱威胁大;人口增加,生活和工业用水量增大。

二、我国干旱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旱灾多发区

时空变化特点

成因

时间

空间

东北区

华北区

长江区

华南区

西南地区

【合作探究】

一、我国东南沿海会出现干旱灾害吗?

为什么?

答:

二、1968年以来持续了十多年的非洲严重干旱,导致数十万人死亡;1988年北美大范围的干旱,使美国粮食减产27%。

你能总结出干旱会造成哪些危害吗?

答:

三、阅读“1951~1988年中国干旱等效频度分布”图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图中能反映出来的我国干旱灾害的特点有哪些?

答:

(2)找出我国旱灾最严重的区域。

答:

 

四、阅读“我国代表性城市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回答问题:

1.表中降水相对变率的大小说明什么问题?

答:

2.我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哪一个季节易出现干旱?

答:

3.我国江南丘陵哪一个季节易出现干旱?

答:

【当堂检测】

干旱灾害是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

下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

 

(2)分析②、②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

 

(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

 

主备人:

雷永妮审定人:

雷永妮审核人:

包科领导:

年级组长:

井顺贤使用时间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5、课前依据课本知识,自主完成,勾画课本基础知识并写上提示语,有疑惑的地方用红笔标注。

6、限时3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及时上交。

7、课堂小组积极合作,互相交流探讨,高效展示点评,分层达成目标。

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2课时)

【学习目标】

洪涝灾害的分布与成因

【重点、难点】

1、我国洪涝灾害的分布差异2、我国洪涝灾害的成因

【自主学习】

二、我国的洪涝灾害

1.我国洪涝灾害的成因

①自然原因:

夏季的和引起的暴雨;气候异常导致的长时间暴雨。

②人为原因:

植被破坏,,造成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河流排水不畅;,使湖泊的蓄洪能力减弱。

2.我国洪涝灾害的分布

①时间分布:

我国洪涝灾害多发生于春、夏、秋季,以季最为集中。

其中长江以南地区,雨季集中在或4—7月;华北、东北地区,预计出现在;华北降水集中在7、8两月。

②空间分布:

方地区降水量大,雨季长,暴雨多,是灾害多发地区。

3、我国洪水类型、形成原因、主要分布地区、发生时间对比:

类型

形成原因

主要分布地区

发生时间

暴雨洪水

降雨多,暴雨集中;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人类经济活动。

东部季风区

4—9月

融雪洪水

受气温升高影响形成

西北和东北山区

4—5月融雪洪水

7~8月冰川融水

【合作探究】

一、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课本39页到40页)

1.分析其与水位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答:

2.1998年城陵矶水文站流量小于历史最大流量,但洪水水位超过了历史最高水位。

试判断下列观点是否正确,并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

 

3.根据上述的有关资料,从洪水水位和流量、洪水的持续时间等方面,概括1998年洞庭湖一带洪水的基本特征。

答:

二、我国l998年长江流域洪水灾害的形成原因。

答:

 

三、为什么七大江河流域是我国防洪和防治水土流失的重点?

答:

【当堂检测】选择题

据统计,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000多年间,我国发生较严重的旱灾有1000多次,平均每两年发生一次。

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干旱灾害具有()A.出现次数多B.持续时间长C.影响范围广D.灾情严重,危害大

2.下列与干旱不属于同一类型的在还是()A.泥石流B.洪涝C.台风D.寒潮

3.我国洪涝灾害分布总的特点是()①东部多、西部少②沿海多、内陆少③平原湖区多,山地高原少④山脉西坡北坡多,南坡东坡少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4.下列形成洪涝灾害原因的因果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气候异常—热浪袭击—洪涝灾害B.围湖造田—湖泊面积缩小—湖泊调节径流功能减弱

C.地形对气流的抬升—地形雨丰富—河流排水不畅D.上游植被破坏—中下游泥沙淤积—河流排水顺畅

5.我国东部地区经常发生洪涝灾害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地势西高东低,水流湍急B.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强弱不同C.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D.台风的影响所致

6.古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我国地区的现象,其发生的时间是中旬,长达一个月之久。

()

A.长江中下游 梅雨  6月       B.黄河中下游 锋面雨  7月

C.东北地区  锋面雨 8月       D.东南沿海  台风雨  5月

7.下列地区中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的是 ()                 

 A.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     B.江南丘陵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C.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北平原和四川盆地

8.旱灾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

我国的四大干湿地区中,出现旱灾最少的是()A.干旱地区  B.半干旱地区   C.湿润地区   D.半湿润地区

 我国淮河流域频发洪水,每年都必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抗洪救灾。

据此回答9~10题。

9.淮河多水灾的原因是 ( )                       

 ①支流多 ②每年南北支流同时进入汛期 ③流域内落差小 ④气候异常 ⑤暴雨频繁 ⑥季风活动的年际变化大 ⑦河道弯曲狭窄 ⑧湖泊淤积

 A.②③④⑥⑦   B.①③⑤⑦⑧  C.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⑦⑧

10.下列治理淮河水灾的措施,正确的是(   )              

 A.移民建镇,退田还湖,平垸行洪

B.因洪泽湖泥沙淤积严重,截断淮河与洪泽湖的水道联系

C.加固大堤,利用京杭运河水道排泄洪水

D.上游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中游修蓄洪分洪工程;下游开挖整治入海入江水道

主备人:

雷永妮审定人:

雷永妮审核人:

包科领导:

年级组长:

井顺贤使用时间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8、课前依据课本知识,自主完成,勾画课本基础知识并写上提示语,有疑惑的地方用红笔标注。

9、限时3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及时上交。

10、课堂小组积极合作,互相交流探讨,高效展示点评,分层达成目标。

11、★为重点班A、B层必做和平行班A层必做,重点班C层,平行班B、C可选做。

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3课时)

【学习目标】

我国寒潮的形成与移动路径

【重点、难点】

1.我国寒潮发生的时间与危害

2.寒潮南下路径及沿途变化

3.台风的源地

4.台风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台风造成的危害

【自主学习】

三、影响我国的寒潮

1.概念:

寒潮是指规模较大、、温度较低的侵袭现象。

主要发生在冬半年。

2.特征:

降温快、、来势猛、风力强、、范围广。

3.冷空气来源:

北冰洋地区和。

4.入侵路径:

①西路:

北极→西伯利亚西部→我国。

②中路:

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和蒙古→内蒙→河套→。

③东路:

西伯利亚北部→蒙古东部→。

5.危害:

①北方:

遭冻害;②热带、亚热带:

可能被冻死;③草原牧区:

暴风雪覆盖草场,造成“”;④干旱地区:

引起;⑤对交通运输造成不良影响:

严重的大雪、冻雨会压断电线,折断电杆,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

【合作探究】

一、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警报

北方有一股强冷空气,其前锋今天中午已经移到我国内蒙古西北地区东部一带,并将继续向东南方向移动,影响我国大部地区。

预计,明天到后天,我国东部地区将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江南、华南部分地区有雷雨大风,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大部,将出现7-9级大风,气温将有明显下降,其中,华北地区北部和东北地区气温将下降15-20摄氏度,请各有关单位做好防冻保暖工作。

1、寒潮南下途中产生的锋面,具有冷锋性质还是暖锋性质?

锋面过境后,气温将发生什么变化?

2、从材料中概括出寒潮的特点。

答:

 

二、阅读课本43页图文资料“寒潮入侵我国的主要路径”,思考以下问题:

1.分析寒潮发生在什么季节?

答:

2.强冷空气的源地在哪里?

移动方向如何?

答:

 

3.指图中说出入侵我国的三条寒潮路线。

答:

 

4.寒潮能影响到我国的哪些地区?

不易受寒潮侵袭的地区在哪里?

为什么?

答:

 

三、阅读教材44页材料“寒潮危害我国一例”和45页材料“‘白灾’和‘黑灾’”,思考我国各地区寒潮带来的灾害有何不同?

答:

 

四、寒潮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危害,难道寒潮对人类就没有有利的影响吗?

答:

 

五:

阅读表格“1951—1990年我国各地区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次数”,第45页,分析问题:

1.哪一个地区寒潮与强冷空气活动次数最多?

答:

 

2.地形对冷空气活动有什么影响?

答:

 

【当堂检测】

一、下图示意入侵我国寒潮的源地和路径,读图回到有关问题。

(1)西路寒潮源地是,先后途经我国准噶尔盆地、河西走廊、_______________高原东侧南下。

(2)中路源地是C区域一带,从D_________湖西侧南下,先后经我国内蒙古高原、___________山脉、_________高原、华北平原,到达我国长江流域和华南。

(3)说明我国A、B地形区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原因。

 

(4)寒潮对我国农作物危害最大主要在什么季节?

哪些措施可以减轻寒潮灾害?

 

(5)C区域为北半球的寒冷中心。

试分析其成因。

 

(6)简要分析东路和西路寒潮对我国的影响差异及其成因

 

二、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1月以来,新疆等地连续4次遭受强冷空气袭击,出现60年一遇的寒

潮暴雪灾害,降雪持续时间之长、降雪量之大、积雪之厚、气温之低,历史罕见,给群

众生活、交通运输、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影响。

材料二 北疆降雪分布图。

(1)据图描述该地暴雪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说明该地多暴雪的原因。

 

(2)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考虑,分析暴雪融化后,大量融水可能带来的危害。

 

三、读“中国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的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原因。

 

(2)说出寒潮对我国农作物产生危害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原因。

 

【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主备人:

雷永妮审定人:

雷永妮审核人:

包科领导:

年级组长:

井顺贤使用时间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2、课前依据课本知识,自主完成,勾画课本基础知识并写上提示语,有疑惑的地方用红笔标注。

13、限时3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及时上交。

14、课堂小组积极合作,互相交流探讨,高效展示点评,分层达成目标。

15、★为重点班A、B层必做和平行班A层必做,重点班C层,平行班B、C可选做。

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3课时)

【学习目标】

我国寒潮的形成与移动路径

【重点、难点】

1、台风的源地

2、台风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台风造成的危害

【自主学习】

四、影响我国的台风

1.概念:

西太平洋上的总称。

2.能量来源:

海水蒸发旺盛,湿热空气上升,水汽凝结成云而释放出大量的。

3.多发季节:

影响我国的台风长发生在每年的5—10月,尤其以最多。

起点

走向

途经地区

菲律宾以东洋面

向西

南海、广东,或越南

向西北

或琉球,福建、浙江、江苏

向西北再转向东北

群岛和半岛

4.路径

 

5.影响:

①有利影响:

可以缓解,降温消暑;②不利影响:

造成的经济损失逐年上升。

6、阅读课本、查阅资料,并结合自己以前学过的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台风灾害总特征

源地

台风发生地区

发生时间

分布

集中区

范围

差异

【合作探究】

一、阅读台风构造示意图,探究以下问题:

1、台风由哪部分组成?

答:

2、台风警报中,为什么说“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而不说“台风中心最大风力”?

答:

二、阅读课本,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为什么在赤道的海洋上不会生成台风?

答:

 

2.为什么在高纬度的海洋上也不会生成台风?

答:

 

3.想一想,台风登陆后会逐渐减弱还是逐渐增强?

答:

三、阅读课本图2-13,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我国的台风形成源地在哪里?

移动方向如何?

答:

2、读图说出:

影响我国的台风路径有几条?

移动规律如何?

答:

 

3、台风能影响我国哪些地区?

答:

4、历史上台风从来没有出现过两次完全相同的路径,你能说出影响台风路径改变的因素吗?

答:

 

四、1、台风能带来哪些灾害?

答:

2、怎样辨证地看待台风灾害?

答:

 

3、台风对我国的影响有什么变化趋势?

答:

 

【当堂检测】

1、(2009年海南高考地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可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

2008年我国风暴潮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92.24亿元。

(1)指出引发我国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的天气系统。

 

(2)简要回答海南岛沿海风暴潮类型、空间分布特点及减灾对策。

 

2、阅读材料,读图回答问题。

(10分)

风暴潮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

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

风暴潮根据风暴的性质,通常分为由台风引起的台风风暴潮和由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两大类。

下图中的甲图和乙图都是以某海湾为中心,并且两海湾都是风暴潮的易发区。

(1)简析①、②两海湾风暴潮的主要类型及风暴潮多发季节的不同。

(4分)

 

(2)2007年3月3~5日,正值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前后,乙图中②海湾出现了38年以来的最强风暴潮,给沿海区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试分析此次风暴潮势力特别强大的主要原因。

(4分)

 

(3)为了预防和减轻风暴潮造成的严重损失,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2分)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可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

2008年我国风暴潮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92.24亿元。

(1)指出引发我国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的天气系统。

(2分)

 

(2)简要回答海南岛沿海风暴潮类型、空间分布特点及减灾对策。

(8分)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2004年8月12日20时,台风“云娜”在B地(属浙江省)登陆。

13日,该台风减弱并向江西省移去(图12)。

我国气象部门利用气象卫星、多普勒雷达站与自动气象站网组成气象综合探测系统,跟踪“云娜”自生成至消亡的全过程,并做出了及时、准确的预报。

政府部门根据台风预报,对受“云娜”影响的危险地区,实施人员撤离等应急措施。

“云娜”是此前半个世纪在浙江登陆的最强台风,造成的人员伤亡远少于以往各次强台风所造成的人员伤亡。

(1)说明该台风造成人员伤亡较少的主要原因。

(4分)

(2)2004年8月12日下午,A、B两地的风向分别为、。

说明该台风对涉及区域造成的重要影响。

(6分)

主备人:

雷永妮审定人:

雷永妮审核人:

包科领导:

年级组长:

井顺贤使用时间

自然灾害与防治训练案(三)

1.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①洪水 ②干旱 ③台风 ④泥石流 ⑤寒潮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③

2.对人类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有(  )

A.台风  B.滑坡、泥石流 C.尼罗河两岸的盐碱化 D.寒潮

3.关于洪水造成的危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冲毁房屋、淹没农田 B.引起瘟疫和传染病的爆发

C.水电供应中断,生活秩序紊乱 D.对农业危害较大,对工业没有多大影响

4.关于长江洪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洪灾,完全是由于长江流域降水多,又多暴雨造成的

B.长江洪灾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C.1998年的特大洪水,有自然因素,人为原因的加剧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D.“小雨量、高水位、大洪灾”,说明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大,而三峡对干流的扼制起了重要作用

5.在我国,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寒潮多发生在(  )。

 A.秋季和春季 B.冬季和春季 C.秋季和冬季 D.初冬和秋末

6.从气候和农业两方面考虑,我国春旱最严重的地区是(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西北地区 D.江淮地区

7.台风的最大风速和最强暴雨出现在(  )。

 A.台风中心区 B.外围过渡区 C.任何地区 D.中心附近环状区

8.我国易发生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有(  )。

 A.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B.气候复杂多样 C.地形复杂多样 D.海岸线长

9.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台风是(  )。

 A.形成于温带海区的气旋 B.形成于亚热带海区的反气旋

 C.形成于热带亚热带海区的气旋 D.形成于热带海区的反气旋

10.下列天气过程中属于暖性反气旋控制下的有(  )。

 A.寒潮 B.台风 C.梅雨 D.伏旱

11.右图表示我国部分地区某年6月初-7月初降水量分布(实线,单位:

mm)和气压分布(虚线,单位:

百帕),读图回答:

(1)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特殊的天气是__________,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容易出现的气象气候灾害是__________,经常引起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

(2)图中的气压中心是__________气压的组成部分,7月,该气压系统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__________天气。

如该气压系统季节性北跃提前,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__________灾害。

12.材料一:

2002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降低对天气和气象极端事件的脆弱性”。

该主题表达了对越来越频繁的天气、气候灾害及其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的强烈关注和加强对天气气候的监测和预报,最大限度地降低天气气候极端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减轻灾害性天气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材料二:

下表是2002年8月浙江舟山某地某日气象观测资料:

时间

气温(℃)

气压(百帕)

降水(毫米)

风速(千米/小时)

12时前后

25

1002

10

30

18时前后

30

990

50

230

24时前后

27

1004

10

50

(1)我国的主要气象气候灾害有__________、旱涝和________等。

(2)与材料二相对应的气压系统和天气系统分别是(   )

A.低气压、伏旱        B.低气压、寒潮  C.高气压、伏旱         D.低气压、台风

(3)该天气系统多形成于________,其灾害主要由_______、______和风暴潮造成,在______季节影响我国_______地区;

(4)在该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特点是( )

A.狂风暴雨 B.阴雨绵绵C.高温晴好   D.寒冷少雨

(5)该日18时前后上海的风向为(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13.下图为“我国干旱灾害发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出干旱频次大于30的地区。

 

(2)我国干旱灾害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气候比较湿润的季风区,其原因是什么?

 

(3)说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发生旱灾的季节出现的天气现象分别是什么?

 

(4)说明东部地区旱灾损失严重的原因。

 

主备人:

雷永妮审定人:

雷永妮审核人:

包科领导:

年级组长:

井顺贤使用时间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6、课前依据课本知识,自主完成,勾画课本基础知识并写上提示语,有疑惑的地方用红笔标注。

17、限时3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及时上交。

18、课堂小组积极合作,互相交流探讨,高效展示点评,分层达成目标。

19、★为重点班A、B层必做和平行班A层必做,重点班C层,平行班B、C可选做。

第一节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分布

【学习目标】

1、我国自然灾害的四大基本特点及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类型

2、我国灾害类型的空间分布区域,归纳总结出我国的三大自然灾害带及其主要灾害类型

【重点、难点】

根据各自然灾害的具体分布归纳出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

【自主学习】

一、按分区列举你知道的我国自然灾害

华北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南地区:

西南地区:

青藏高原:

西北地区:

 

二、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1、种类多:

以、和的危害最大

2、频率高:

高于世界各国平均的频率

3、分布范围广:

4、地域差异大:

东部、中部、西部

三、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

1、沿灾害带2、沿灾害带3、灾害带

【合作探究】

一、分析我国三大自然灾害带的主要灾害类型和灾害多发的原因。

1、沿海灾害带

 

2、沿江灾害带

 

3、山前灾害带

 

二、比较说明我国沿海与内地、南方与北方自然灾害的类型差异。

 

【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1.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A.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是世界上的人口稠密区之一B.经济迅速发展,是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C.地处世界两条灾害带的交汇处,灾害多发D.灾害防御能力有限,灾害监测系统不健全

读右图,完成2~4题。

2.图中所示的地貌类型属于()

A.三角洲平原B.冲积扇平原

C.山麓沙丘D.河流沿岸冲积平原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