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农山林散养鸡技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94423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赣农山林散养鸡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赣农山林散养鸡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赣农山林散养鸡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赣农山林散养鸡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赣农山林散养鸡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赣农山林散养鸡技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赣农山林散养鸡技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赣农山林散养鸡技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赣农山林散养鸡技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赣农山林散养鸡技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赣农山林散养鸡技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赣农山林散养鸡技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赣农山林散养鸡技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赣农山林散养鸡技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赣农山林散养鸡技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赣农山林散养鸡技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赣农山林散养鸡技术.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赣农山林散养鸡技术.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赣农山林散养鸡技术.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赣农山林散养鸡技术.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赣农山林散养鸡技术.docx

《赣农山林散养鸡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赣农山林散养鸡技术.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赣农山林散养鸡技术.docx

赣农山林散养鸡技术

山林果园散养鸡技术与管理

(内部参考资料)

 

赣农生态有机农场

2015年12月

 

目录

山林果园散养鸡技术与管理

农户散养鸡技术与管理

规模化科学散养鸡技术与管理

 

山林果园散养鸡技术与管理

山林散养鸡即利用山草坡、果园林地等天然的青草、昆虫、蚯蚓、草籽等资源优势,以及隔离条件好、疾病发生少、成活率高、投资少的特性,同时利用鸡好动活泼、觅食力强的特性,从大自然获得所需要的部分青饲料和蛋白质饲料,从而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鸡经济效益的饲养方法.

一般来说,进行山林散养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鸡舍建造.

鸡舍应建在林地内避风向阳、地势高燥、排水排污条件好、雨季不涝且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方.可建造塑料大棚鸡舍或改造旧建筑物为鸡舍,小鸡舍内安装弹性塑料网或竹编网,网眼直径1厘米,网距地面100厘米左右.若是旧房改造,应前后开采光窗和地窗.采光窗距地150厘米,地窗距地20厘米.

成鸡鸡舍两边滴水檐高1.5米左右,顶盖茅草,鸡舍建筑面积按8-10只/平方米计算.棚舍前的开阔林地用1.5-2米高的尼龙网圈起来,作为草鸡的活动场所.棚舍内外放置一定数量的料槽、饮水器.

二、品种选择.

应根据鸡群对围林野养的适应性和市场需求来确定.选择活泼、大小整齐的健康鸡雏.

一是选择耐粗放、行动灵活、觅食力强、抗病力强的纯草鸡或地方草鸡血统占75%以上的杂交鸡种.二是选择对严寒和雨淋有一定适应性的快羽鸡种,或体色、体态经选育提纯过的地方鸡种,如苏北

三、严格管理

1.鸡场建设应符合鸡场场址选择的社会和自然条件.

2.严禁参观者入场、入舍.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要更衣并经紫外线消毒,每年定期进行体检,传染病患者不得从事养鸡工作.

3.严格执行消毒程序.鸡舍周围,每2~3周消毒1次,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1~2个月消毒1次.鸡场、鸡舍进出口要设消毒池,每周更换1次消毒药.

鸡舍内要定期进行带鸡消毒,正常情况下每周1次,有病情况下可每周2次,在免疫前、中、后3天不进行带鸡消毒.鸡舍腾空后要进行彻底清扫、洗刷、药液浸泡、熏蒸消毒.消毒后至少闲置2周才可进鸡.进鸡前5天再进行熏蒸消毒1次.定期对蛋箱、蛋盘、喂料器等用具进行清洗和熏蒸消毒.

4.鸡场内应分设净道和脏道.净道是专门运输饲料和产品的通道;脏道是专门运输鸡粪、死鸡和垃圾的通道.净道和脏道不能交叉.死鸡及时运走焚烧或深埋,鸡粪及时运到指定地点,采用堆积生物热或干燥的处理方式作为农业用肥,不得作为其他动物的饲料.

5.鸡舍通风口应设置纱窗或安装铁丝网,防止鸟、兽进入.定期灭鼠,投放鼠药要定时、定点,及时收集死鼠和残余鼠药,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6.坚持全进全出制饲养.全进全出制是指同一鸡场或同一鸡舍饲养同一批鸡,采用统一饲料、统一免疫程序、统一管理措施和同时出场,出场后对整体环境实行彻底打扫、清洗、消毒.

该制度的实施,能彻底切断传染病的流行环节,消灭鸡舍病原体,从而保证下一批鸡的安全生产.蛋鸡场要把成年鸡、育成鸡、雏鸡隔离饲养,其设备、管理及饲养人员应分开.

7.常备清洁饮水.鸡的饮水要符合国家标准.感官性状不得有异臭、异味、不含肉眼可见物;pH值6.4~8.0;细菌学检查标准:

大肠杆菌不超过1个/100毫升.饮水使用前和使用过程中要进行水质分析和检测.经常清洗、消毒饮水设备.要采用封闭式节水饮水系统.

8.选用优质饲料.使用符合无公害标准的配合饲料,建议参考使用饲养品种手册提供的营养标准.不应在饲料中额外添加增色剂.饲料包括配合饲料、浓缩料、添加剂和原料等,在感官上都应具有一定的新鲜度,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嗅、味和组织形态特征,无发霉、变质、虫蚀,添加剂产品应取得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批准文号.产蛋期及开产前5周鸡饲料中不应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制药工业副产品不应用作饲料原料.各种饲料使用时遵照标签规定的用法用量使用.

9.按标准用药.蛋鸡在雏鸡、育成鸡前期为预防和治疗疾病而使用的药物要符合国家规定的NY5040标准,即为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允许使用的兽药.育成鸡后期(产蛋前7~10天)停止用药.

产蛋阶段正常情况下,禁止使用任何药物,包括中草药和抗菌素.产蛋阶段发生疾病用药物治疗时,在整个用药过程中,所产鸡蛋不得作为商品蛋出售.

四.成本核算

鸡苗的价格是1元左右,饲料的喂量是不能太大,大概是3-5元成本,而疫苗的用量也比集约化养殖的成本低大概是0.6元左右,不包括人工的代价.

只是这三种最多不超过7元每只,人工和药物及其他杂费大概是3元左右,综合成本是11元左右,每只鸡的利润是1.5公斤是10元每公斤15元每只成本是11元,每只利润是4元,养殖5000只就是2万元.养殖2批就可以有4万元的毛利润.

优质肉鸡生产概况与发展方向

第4课时

主要介绍了优质肉鸡的概念、分类、优质鸡生产概述与发展趋势、影响优质鸡肉风味的因素。

  第一节  优质肉鸡

  说到优质肉鸡,我们首先应明白什么是家禽产品的质量。

家禽产品质量的概念包括五大方面,即卫生、成份、营养、感官和技术方面。

而肉鸡的感官质量指的是色泽、风味、口感、嫩度和多汁性等方面。

在我国,肉鸡的质量通常指的是感官质量。

我国的肉鸡根据其质量划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

肉质最高的称为优质肉鸡。

它直接来自于未经过与引进鸡种杂交的地方鸡种。

  第二类:

肉质次高的称为半优鸡。

它来自于地方土种鸡与引进快大型商用肉鸡鸡种的杂交种。

  第三类:

肉质最差的是从西方育种机构引进的快大型白羽肉鸡。

实际上,任何来自于西方的快大型肉鸡种不论羽色均属此类。

  习惯上,我国家禽界把第一类和第二类,即优质肉鸡和半优肉鸡都称为优质肉鸡。

由于土种鸡纯种繁殖力低、生长慢,不能适应商品生产的需要,所以,优质肉鸡生产通常用的是通过杂交育种而育成的优质鸡种,即充分利用我国的地方鸡种作为素材,选育出各具特色的纯系(含合成系),通过配合力测定,筛选出最优杂交组合,以两系、三系或四系杂交模式进行商品优质肉鸡生产。

  更为简单地说,凡具有中国地方品种鸡(即土鸡)的特点,其风味、口感、滋味上乘,羽色、肤色各异,含地方鸡血缘为主,适合中国传统加工工艺加工或传统烹调方式,受消费市场欢迎的良种鸡,就是优质肉鸡。

  值得说明的是,本书只针对优质肉鸡。

在我国,目前还没有明确的优质蛋鸡产业。

第5课时

第二节  优质肉鸡的分类

  按照生长速度,我国的优质肉鸡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快速型、中速型和优质型。

优质肉鸡生产呈现多元化的格局,不同的市场对外观和品质有不同的要求。

 

(一)快速型

  以长江中下游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等省市为主要市场。

要求49日龄公母平均上市体重1.3-1.5千克,1千克以内未开啼的小公鸡最受欢迎。

该市场对生长速度要求较高,对“三黄”特征要求较为次要,黄羽麻羽黑羽均可,胫色有黄有青也有黑。

  

(二)中速型

  以香港、澳门和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主要市场,内地市场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港、澳、粤市民偏爱接近性成熟的小母鸡,当地称之为“项鸡”。

要求80-100日龄上市,体重1.5-2.0千克,冠红而大,毛色光亮,具有典型的“三黄”外形特征。

  (三)优质型

  以广西、广东湛江地区和部分广州市场为代表,内地中高档宾馆饭店、高收入人员也有需求。

要求90-120日龄上市,体重1.1-1.5千克,冠红而大,羽色光亮,胫较细,羽色和胫色随鸡种和消费习惯而有所不同。

这种类型的鸡一般未经杂交改良,以各地优良地方鸡种为主。

 

第6课时

  第三节  优质鸡生产概述与发展趋势

  一、生产概况

  我国的优质鸡产业始于30年前,尤其是在广东省。

最初,优质鸡生产是为了满足香港和澳门市场的需要。

然后,国内市场的需要量越来越大,刺激了优质鸡商业育种和商品生产的快速进步。

目前,全国已有20余个品牌的优质肉鸡,主要分布于沿海一带地区,如广东、福建、江苏和上海等省市。

在广东,优质(黄羽)肉鸡的市场份额已占整个肉鸡生产的90%,鸡种来自于数家颇具规模的育种公司,每个公司的生产能力均达到年销售优质肉鸡商品鸡苗2,000-3,000万只。

优质肉鸡的育种和生产作为新兴产业正在我国由南向北迅猛发展。

  我国有地方鸡种100多个,载入《中国家禽品种志》的有27个。

近二十年来,依据我国丰富地方品种资源和一些国外品种,培育了一批改良品种和配套品系。

截止1997年,仅全国优质黄鸡协作攻关组培育的配套系就有十余个。

进入九十年代,优质鸡一词的内涵和外延有了较大变化,优质鸡育种和生产也在全国展开,市场由原来的香港、澳门、广东向上海、江苏、广西、浙江、福建扩展,并向四川、重庆、湖南、湖北、甘肃、河南、河北等省、市蔓延。

1994年,我国自己培育的优质鸡上市近10亿只;截止2000年底,估计年饲养量达20亿只。

  二、发展趋势

  近几年来,我国优质肉鸡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优质鸡生产总量逐年上升,特别是与快大肉鸡上市量的比例逐年提高,大有部分取代快大肉鸡之势。

  优质肉鸡种类繁多,呈十分广泛的地域分布。

每一个育种与生产企业都应十分清楚自己的产品定位,明确育种目标。

快速类型的特点是早期增长速度、整齐度、成活率和适应性为主;中速类型的特点是既有优质肉鸡的外观,又有性成熟早的优势,且增重速度较快,繁殖性能和抗病力较高;特优质类型虽然价值最高,但是其缺点是产蛋和其它繁殖性能较低,鸡群整齐度和抗病力较低,育种公司和养殖户应注意克服这些缺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愈来愈重视食品安全,追求优质、营养和无公害的绿色食品,这已逐渐成为人们追求的消费时尚。

今后的发展趋势是开发绿色无公害优质肉鸡生产,这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养鸡生产的所有环节。

第7课时

第四节  影响优质鸡肉风味的因素

  优质肉鸡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消费者提供具有优质风味的鸡肉。

  鸡肉的特征风味来自于水溶性滋味化合物和挥发性香气化合物的联合作用,这些化合物是由生肉中成分之间的反应产生的。

这些物质的浓度和它们之间反应的速率受许多参数影响,因此也受饲养生产或加工方法的影响,了解影响肉质风味的因素,有利于帮助养殖户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有关的研究逐渐揭示了肉味的形成机理,增强了生产者在饲养优质肉鸡过程中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鸡肉最终风味的能力。

但是,值得说明的是,鸡肉的风味的形成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过程,很多问题还在研究之中。

  可能影响鸡肉风味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品种(或品系)类型、饲料等。

许多研究已对生产因素对鸡肉感官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具体如下:

  

(一)遗传因素(品种)

  不同生长速度的品种其风味的差异,且因年龄和重量不同而不同。

当重量相同而年龄不同(63天和144天)时,两种生长慢的品种的胸脯和大腿肉的风味强度有明显的增加。

但是,当其在相同年龄被屠宰时,风味并无明显区别,这归因于年龄的不同。

  

(二)年龄

  随着鸡年龄的增长其风味增加。

有研究者对公鸡肉和母鸡肉进行了分析,观察到在4-12周龄期间,风味可接受性增加。

当鸡越长越大达到成熟时,鸡便经过了生理变化,这会对肌肉中的滋味和风味前体物质有影响。

  (三)性别

  性别对风味的影响与年龄有关,当公鸡达到性成熟时,产生的风味较强。

  (四)饲料

  一些饲料对风味有降低作用,含有高不饱和油脂特别是鱼油的饲料会引起鸡肉鱼腥腐坏味。

饲料对肠道菌群的改善可以影响鸡肉风味。

最新的研究表明了与正常喂养的鸡相比,每天用全麦和新鲜绿色蔬菜喂养的鸡其肠道中大肠杆菌和粪链球菌以及其它菌类的菌数较高;如此得到的鸡肉风味较之正常喂养的鸡更丰富、肉味更浓、更具烧烤味。

此外,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性,能抑制由脂肪氧化引起的不良风味。

 

第8课时

土鸡放养的地方围栏知识

土鸡群具有一定的野性,其飞翔能力比一般的家鸡要强一些。

对于周围有住户的,为了不给他人造成影响,放养的场地可以使用稀眼的鱼网进行围栏,对于人口密度较低的地方或使用山地进行放养的,则不需要进行围栏。

养殖者只需要在放养的地方按2000只左右搭建一个简易的草棚即可。

刚刚放养是先将其放养到草棚中进行喂养,让其熟悉地方,并养成回棚休息的习惯。

捉鸡销售一般选择在晚上进行,照手电到棚内一只只抓取即可。

 

第9--10课时

养鸡需掌握的十大生理习性

养鸡户只要认真掌握鸡的生理习性,顺着鸡的“脾气”给予应有条件,就可发挥鸡的良好遗传优势,达到较理想的效果,鸡的特异生理习性有以下10个方面.

1.小鸡怕冷,成鸡怕热:

孵化出壳雏鸡的保温能力弱,而雏鸡正常体温又比成鸡体温低3℃,因此,低温期雏鸡易“打堆”取暖,所以必须做好育雏保温工作.随着日龄的增加,体温日趋稳定而全身密披羽毛又无汗腺,故成年鸡怕热,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也由于鸡正常体温比猪、牛等高,所以它们之间的病不易互相传染.

2.鸡易受惊,抗敌害能力差:

鸡舍内外的突然异声或鸡舍的猫、鼠、蛇等物,极易引起鸡群的“应激反应”,从而影响鸡的生产性能,所以要保持安静的饲养环境.

3.鸡只有日龄性换羽而没有季节性换羽:

雏鸡从长绒毛到长扇羽后,仅在开产前有零星脱羽象征开产外,当年鸡不再换羽,鸡跨年度后要换羽.鸡自然换羽休蛋期在80~100天.人们应在自然换羽期间对鸡进行强制换羽以缩短休蛋期.

4.鸡对光十分敏感:

鸡舍无光线便停食,因此,育成期控料必须与控光相结合,以防超重.产蛋初期起逐渐延长补光时间,促进光线对鸡脑垂体后叶的刺激,导致卵巢机能活动,有利产蛋率上升.但控光、补光都要有计划,绝不可紊乱,用强光刺激毫无好处.

5.鸡消化功能特异性:

鸡没有牙齿和软腭、颊,在啄料和饮水时,靠仰头进入.因此,料、水槽设置要妥当,防料水溢出.消化食料靠肌胃强有力收缩挤碎,所以要定期添喂砂粒.鸡肠道内容物呈微酸性,有利于有益微生物繁殖,应防范饲料发霉变质而不利正常消化吸收.饲料在鸡体内停留时间短,再加上在肠道有益微生物的作用,所以鸡粪蛋白质反而超过原饲料.

6.鸡生殖功能特异性:

公鸡有互斗性,母鸡间有啄癖性,因此要适时断喙.公鸡的交配器官短,交配动作快,所以笼养和网上养种鸡的底板要坚固,有利于提高受精率.母鸡的产蛋间隔为24小时,15小时后一般不产蛋.

7.鸡的排废气量大:

鸡群与猪相同体重下,鸡比猪排出二氧化碳气体多2倍左右.粪中产生氨气也比猪粪多.

8.母鸡啄癖是种恶习:

啄癖在断喙后也有发生,因此发现有脱肛病的鸡宜尽快隔离饲养,鸡局部负伤不可涂红药水,而应用紫药水或单独关养.

9.鸡对环境反应敏感:

鸡舍废气含量高、湿度大,这都十分不利鸡的生长.鸡对眼前出现从未见过的异物、异色都会引起应激反应.鸡在产蛋期不能移动也不可乱抓,否则,易引起休蛋.

10.疾病多:

鸡的疾病比牛、猪等动物多,并且鸡病易产生并发或继发.对鸡舍的隔离消毒,常保持清洁卫生是防病的重要手段.

第11课时

另类养鸡好方法

1、加喂糖水法:

雏鸡孵化后15小时内,在饮水中加入8%的蔗糖,搅拌溶化后给其饮用,可使雏鸡死亡率降低50%。

2、加喂食醋法:

在雏鸡出壳后15天内,每天坚持用1份醋加10份水浸泡鸡饲料进行饲喂,可以大大减少雏鸡白痢病和鸡霍乱的发生,提高雏鸡的成活率。

3、雏鸡剪冠法:

小鸡出壳后24小时内、尚未开食前,剪掉雏鸡鸡冠,不仅能节省饲料,还能避免鸡成年后的各种冠伤,蛋鸡开产后产蛋率可提高4%。

4、加喂胆碱法:

在蛋鸡饲料中添加0.05%的胆碱,产蛋率可提高3%,平均蛋重增加2.8克。

5、播放音乐法:

在雏鸡孵化出壳时播放雏鸡出壳鸣叫的声音,能使小鸡出壳整齐一致,提高孵化率。

饲养蛋鸡、肉鸡时,每昼夜有规律地播放12小时令鸡激奋的悦耳小夜曲,每播放1小时停1小时,连续7~8周,这样可使肉鸡日增重提高3%,蛋鸡产蛋率提高10%。

 

第12课时

防止良种鸡退化

一、合理选配:

有了优良的鸡群,而不进行合理的选配,任其乱交乱配,那么,所产生的后代就不会好。

因此,在同一品种的鸡群中,每8-10只母鸡挑选1只特别优秀的公鸡,并具有独特的优良性能,如受精率、孵化率、抗病力强或外貌上具有某一特色的优点,利用这一公鸡,选择相似优良性状的母鸡进行交配繁殖。

这样选配结果会使后代的生产性能显著提高。

二、提纯选优:

鸡的优良品种很多,在一个地区选择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生产性能和经济价值高、受群众欢迎的品种鸡。

实践证明,在一个地区推广一个品种为好,这样发展速度快,效果显著,也不容易混杂。

同时,对于毛色杂乱、换羽特别早、产蛋过迟、鸡蛋特别小的鸡,一旦发现,应立即转群或淘汰。

三、建好孵化育雏点:

在品种鸡推广的地区,各重点场要兴办孵化育雏点,把引进的良种鸡蛋在点上进行孵化,集中养10天左右再卖给农民喂养。

同时还应向他们传授品种鸡的科学管理和疫病防治技术。

四、严格选留种鸡:

当引进的良种鸡达到一定数量时,应该把当地的劣种鸡逐渐淘汰,由少到多,从公鸡到母鸡,最后全部被良种鸡取代。

在实现良种化的过程中,还要注意选留种鸡,特别要加强对种公鸡的选留和培育,并开展良种的鉴定工作,逐步建立良种鸡雏繁育

体系,使优良的高产鸡群持久地保持下去。

 

第13--14课时

优质肉种鸡专用增蛋药

----------肉种鸡产蛋率从3%到70%以上仅需20天

(决定鸡场盈利的人为因素:

产蛋量?

出雏率?

  针对肉种鸡产蛋周期短、产蛋率低、培养成本高,这一行业公认的难题,本人联合国内数位资深育种专家、药理学专家、一线兽医专家,在漯河金吉禽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种鸡场,经过近两年的反复试验,终于研制出行业内最具竞争力的——肉种鸡专用增蛋药。

主要成份:

淫羊藿、破故子、女贞子、刺五加、当归、党参、白芍、黄芪、黄柏、栀子等十九种纯中药。

功能:

本品可直接作用于家禽的脑垂体,调节体内生殖激素的分泌,从而有效调节家禽生殖激素的有规律释放,达到补肾壮阳、益气健脾、暖宫活血、通经活络之功效,可降低鸡蛋胆固醇。

主治:

1、各种原因引起的产薄壳蛋、沙壳蛋、软壳蛋、畸形蛋、血斑蛋、小蛋等。

 2、各种原因引起的卵泡出血、破裂、坏死;输卵管出血、炎症、水肿等造成的产蛋下降、产蛋上升缓慢等。

 3、种鸡开产前后或产蛋率达到3%时,开始添加本品,17—20天即可达到产蛋高峰;并且明显降低脱肛、肛裂、啄肛等现象的发生。

(据漯河金吉种禽有限公司青脚麻、岭南黄等种鸡两年来的实验,有效率高达98%以上。

 4、全程使用本品产蛋高峰可维持4—6个月(75%左右)。

受精率、出壳率均正常.

 5、中途(产蛋率超过3%时)使用本品,可明显保持产蛋高峰、提高受精率;但对产蛋率上升速度不是太明显,这与开产时基础没打好有关。

建议前10—15天,按1000斤饲料添加本品1公斤使用;然后转为正常量。

 6、种公鸡每月使用本品7—15天,可增加射精量,提高精子密度及精子成活率,减少血精,死精的发生,同时有效兴奋生殖机能,减少种公鸡抚摸时间,使其迅速射精。

使用方法:

全程使用每1000公斤饲料加本品1公斤。

实证举例:

漯河金吉(种鸡)禽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有十三年从业史的现代化规模养殖厂,拥有八万套种鸡。

主要饲养青脚麻和岭南黄品种,所产鸡蛋均送广州孵化。

自2006年五月开始使用本品,从3%的产蛋率上到70%仅需17—20天;每批鸡70%的产蛋率均维持5个月以上,淘汰鸡时产蛋率仍在50%以上。

成本价30元每公斤,50公斤起发,100公斤以上八折优惠。

    面向全国  免费托运。

商品蛋鸡效果更佳

第15课时

怎样应对养鸡业“寒流现象”?

所谓的‘寒流现象’就是每年10—11月到次年的4—5月的青年鸡产蛋死亡,降蛋,淘汰从而导致绝大多数部分养殖户亏损倒闭的一种自然现象。

病毒主要是由H5N1RE—1,H5N1RE—4,H9和非典型ND引起的,容易混淆的是鼻炎,喉炎,传支。

小鸡主要威胁30—80天,蛋鸡主要威胁200左右的鸡,300天次之,400天的几乎没有影响。

本现象主要是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给鸡民带来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

只要是鸡民你的损失你自己最清楚。

无论什么疫苗,无论多高明的兽医(中国那怕有一个神医,也不会大江南北流行,你做为兽医合格吗?

),寒流现象2005,2006,2007年一直在流行,且有越想办法,越难以防止的势头。

如何在寒流现象中减少损失,我建议学员们采取以下措施:

改变进雏时间,躲避寒流现象。

在寒流期间200天左右的鸡无论说多么高明的兽医和无论你怎么做疫苗也逃不掉落蛋的命运,而400左右的鸡只要做好防疫,即使落蛋幅度也不大。

因此,3---6月份(也就是春雏)已经不是最佳的进鸡时间了。

我认为应该改为10-月到次年的1月为最佳,因为到寒流现象时鸡已近一年,得病的机会少,即使闹病淘汰也可以保本。

而3—6月进的鸡刚产蛋或者200天左右只要一得病就会让我们血本无归。

2007年11—12月出现了雏鸡的最低价格,这时期进鸡应该是2008取的最大效益的。

现在鸡蛋价格上涨,雏鸡价格也随着上涨,大鸡场已经到3元/只,鸡场获得了最大的效益,同时5个月----10个月后也是鸡民可能赔本的时期。

2008年3月后我建议不要在进鸡,进了也不一定赚,或者为孵化场服务,或者为收蛋的服务,或者为卖兽药的服务!

这也是鸡民不赚钱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你没有了鸡非要进不可,就进你计划的1/3最好。

进雏的时间直接决定你一年的效益。

加强抗体检测,迎击寒流现象。

抗体检测是是检验疫苗效果的最好方法。

在寒流现象期间对200天左右的鸡,每一个月进行一次H5,H9和ND的抗体可以做到有的放失,减少混合感染的机会。

即使抗体检测做的很好,寒流想象也会影响大你的鸡,但是它的损失是很小的。

不要在鸡得病问兽医什么疾病,你知道是什么病有什么价值呢!

无论什么病毒疾病你的损失都是不可估量的,要把疾病消灭在萌芽之中,只有定期检测抗体。

限制载畜量,减少寒流现象。

载畜量就是单位面积内的畜禽的数量,在中国大部分养殖区或者村庄已经严重超标,这是造成疾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一个村庄或者一个地区只要有一户或者一个地方开始闹病,其他地方或者户,无论你怎么用疫苗和药物预防,得病是只是个时间问题。

限制载畜量是个大问题,是政府行为,咱说了不算。

要想获得高效益,我建议大家把3批鸡压缩到2批,2批压缩到1批。

 

第16课时

禽类养殖何时出栏好

一、肉鸡、母鸡在7周龄、公鸡在9周龄增重速度达到高峰,肉鸡在8~9周龄、体重在1.8~2.2千克时出笼较理想。

这时期,肉鸡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肉质好,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二、肉鸭.肉鸭6周龄体重可达2.5千克,7周龄可达3千克,8周龄可达3.2千克以上。

如果以分割肉出售,则等到8周龄胸肉达到最丰满时为佳;如以整鸭出售,则以7周龄上市效益较好。

三、肉鹅、鹅的生长发育一般来说分三个阶段。

20日龄时的体重是初生体重的10倍,但适应环境变化的抗病力较差。

这段时间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成活率,提高雏鹅品质。

20~40日龄为中雏,也有的称童鹅或青年鹅。

虽然体重较大,但胸肌不厚,屠宰率低,可食部分少。

40~60日龄为成鹅,人们通过饲养手段,限制其身体发育,促进体内大量蓄积脂肪,以增加体重.此时,鹅膘肥肉嫩,味道鲜美,屠宰率高,可食部分比重大。

70日龄后,鹅就开始第一次换羽,膘度大减,体重降低,屠宰率也较低。

实践证明,不论什么品种的鹅,20~60龄生长发育比较快,绝对增重高,以后随着饲养日龄的增加而下降,因而耗料与成本却要增加.可见肉鹅养至60日龄出售经济效益最高。

第17课时

冬鸡流感易引起产蛋下降

秋冬季节,随着天气转凉,温度下降,疾病也随之增多,尤其是蛋鸡产蛋下降现象较为普遍,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根据笔者近几年的调查,发现秋冬季节流行性感冒是鸡产蛋下降的罪魁祸首。

  临床症状正在产蛋高峰期的鸡群多发该病,产蛋高峰过后的鸡群发病率较低,临床主要表现为:

发病初期鸡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