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笔记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43950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笔记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笔记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笔记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笔记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笔记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笔记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笔记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笔记Word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笔记Word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笔记Word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笔记Word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笔记Word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笔记Word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笔记Word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笔记Word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笔记Word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笔记Word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笔记Word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笔记Word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笔记Word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笔记Word下载.doc

《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笔记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笔记Word下载.doc(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笔记Word下载.doc

是利用残留在物体上的印记来研究有关的社会心理现象的方法。

现代心理学始建于1879年,以德国教授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为重要里程碑。

西方社会心理学一般定位由1908年开始,这一年,出版了两本社会心理学的书,一本是罗斯写的,另一本是麦独孤写的《社会心理学绪论》,他用的心理学理论是本能论。

观察法的优、缺点:

优点:

在于它的现实性,它主要研究在现实生活条件下,自然发生的过程,并可以在长时间内进行,因而能得到有关行为发生顺序和发展过程的资料。

缺点:

对自变量缺乏控制,难于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

实验法的优、缺点:

对实验情景的控制程度高,因而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比较清楚、明确。

实验情境与生活现实距离过远,使研究结果往往缺乏概括力。

调查法的优、缺点:

直截了当,针对性强。

问卷法比访谈法更经济,更省时,可以同时收集到大量的信息,结果也有较大的概括性。

主要问题在准确性上,被试者回答问题可能发生有意无意的偏差。

第4节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

论述:

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

P18

1.学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2.学习社会心理学的实践意义

第2章个体的社会化

第1节什么是个体的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

个体在社会环境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标准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体得以独立地参加社会生活。

每个人降生到人间后,就面临着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什么是个体社会化,有那些特点?

(个体社会化概念),有如下特点:

1.长期性

a-因为人不同于动物,初生儿吸取食物以维持营养,披衣盖被以维持体温,总之,在生存生长方面,有个特别长的生活依赖期。

b-初生儿面临的社会环境极端复杂,他逐渐长大起来,要掌握的社会事务和道理很多。

总之人不同于动物,有一个特别长的学习时期,所以个体实现社会化是个特别长的过程。

2.发展性

个体从不认识和不掌握社会事务、社会标准到认识和掌握它们,是个发展过程:

a-这种发展是随个体身体的发育、年龄、智力和经验的增长而发展的。

所以个体社会化的发展过程是与个体生理、心理的成熟发展过程相适应的。

不到一定年龄阶段,不能认识和掌握复杂的社会生活的要点和准则。

b-个体社会化应该理解为一个贯穿个体一生自始至终的过程,所谓"

活到老,学到老"

就是这个过程的写照。

第2节个体社会化的机制

认同:

或叫"

自居作用"

,个体以自己学习模仿的那个"

榜样"

自居,追求自己处于与他们同一的地位、处境与形象。

再社会化问题:

个体从一种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或工作方式向另一种方式迅速转变与适应的过程,称为再社会化问题。

社会角色:

个体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环境中所处的地位、身份,而根据这种社会地位、身份,规定了这个个体应该具有的心理和行为。

角色网络(角色从):

个体所担任的多种多样的丛杂的社会角色构成网络,被称为角色网络或角色丛。

皮克马利翁效应: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研究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对学生的成绩所产生的影响,这种效应称为皮克马阿利翁效应。

性别角色:

社会认为适合于男性或女性的一套行为、兴趣和思想方式。

个体社会化的机制有:

依从、自居、内化。

依从基于强化的原则,自居基于"

榜样人物"

的吸引。

个体从出生到青年成熟期,可称为社会化的初步形成阶段;

从成人到老年时期,可称之为社会化的继续发展阶段。

个体社会化还存在改造和重建的问题。

戏剧中的角色由剧作家规定;

而现实生活中的角色由社会及其相应的文化规定。

皮克马利翁效应,亦称罗森塔尔效应、期望效应。

人类学家鲍里在1957年比较了110个未开化的社会团体,研究他们教育子女、形成男女角色的社会化过程,发现社会对男女行为的强化与鼓励使不同的。

性别角色的社会分工除了生理的自然方面原因之外,主要是由文化的、社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所以它属于历史的范畴,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北大社会心理学串讲笔记

(二)

第3章自我--自我意识

第1节什么是自我、自我意识,第2节它是怎样形成发展的

自我:

在心理学中就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察觉。

察觉是一种心理经验,是一种主观意识,故心理学中讲自我就是讲自我意识。

在我们的经验中、意识中,可察觉到生理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和心理的自我。

自我意识表现为高度的自我察觉,个体关注于自己的思想、情感、别人对自己的反应,处于这种状态时,个体得以更多更好地处理有关自己的信息。

第3节自我及自我意识的表现

自我及自我意识总是在与别人相处时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现在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上。

自我表现往往只是自我意识的一部分,而非它的全部。

京格1965实验说明了自我表现往往依赖于某种参照点,在对人关系中,则对方的特点与情况常常成为你的自我表现的参照点。

第三节自我评价及其研究

自我评价:

是指个体对他自己的判断,是一个人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我评价是通过个体对自己心理活动的分析来实现的。

迪纳和瓦尔波姆在1976年作实验,说明看到镜子里的自我,提高被试对自我的注意,减少了理想的自我与现实中的自我之间的分裂。

自我经历着躯体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个体主要是从自己的身体、衣着、物品、以及家庭和父母对自己的态度来作自我判断,从而表现出自豪或自卑的情绪。

第二阶段主要从自己的名誉、地位,社会中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等方面来作自我评价和判断,表露出自尊或自卑的自我体验。

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对自己智慧、才干、自己的道德水平的方面的评价和判断,从而产生如自我优越感等自我体验,追求政治上的、事业上、道德上的上进和发挥自己的才智。

第4章社会动机

第1节社会动机的研究在心理学体系中的地位与意义

动机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他涉及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动力问题的探讨。

社会动机是推动个体具有某种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原因和动力。

个体心理学对于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性、积极性问题考虑很少。

第2节需要、动机和心理行为

需求是客观的,需要则是主观的。

动机和行为的关系:

1.动机和行为具有一致性的关系有什么样的动机,2.就能推动什么样的行为。

3.动机和行为具有不4.一致性表现在不5.是一对一的关系,6.同7.样的行为可能体现不8.同9.的动机;

同10.样的动机可能体现不11.同12.的行为。

第3节动机的分类

自然动机:

也称为物质性动机,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引起的,以个体的生理需要为基础。

社会动机:

也称为精神性动机,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引起的,它是人类所特有的,在一定生活条件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内部动机:

指人们对活动本身感兴趣,由于活动能使人们获得满足,活动本身就是人们自己的奖赏与报酬,无需外加的奖赏。

外部动机:

指那种不是由活动本身引起而是由与活动没有内在联系的外部刺激或原因诱发出来的动机。

动机的分类:

按照动机的性质归类:

自然动机和社会动机

按照动机的作用归类:

主导动机和一般动机

按照动机的范围归类:

广泛动机和局部动机

按照动机与活动本身的关系归类: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

生理的、安全的、归属与爱、尊重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生理需要是自然的、基础动机,其它几项是社会动机。

第4节动机的特征

动机转换:

指一个动机为另一个动机所替代,也称动机更替,它对改变个体的行为有直接的影响。

挫折:

是一种主观感觉,它是在个体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在个体通向目标的道路上,遇到障碍而感到灰心丧气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

简答:

动机的特征:

1.动机强度是动机的第一特征,2.它表明动机在强度上有强弱之分。

3.动机清晰度是动机的另一个特征,4.它表明动机指5.向的目标6.,7.在意识程度上有高低之分。

8.动机转换是动机的第三个特征,9.它指10.一个动机为另一个动机所替代,11.也称动机更替,12.它对改变个体的行为有直接的影响。

第5节侵犯

侵犯:

亦称侵犯行为,指有意图的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

宣泄:

即精神发泄,这是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最早在精神病治疗中使用过的一种方法,让患者将自己痛楚或精神创伤的经验诉说出来,象把满肚子的脏东西从内心深处倾吐、排除出去,没有了压抑之感,病也就好了。

本能论是一种先天论、生物决定论,学习论则是一种后天论、环境决定论。

侵犯的几种理论:

1.本能论

这是早期心理学家看法,认为人天生带来一种侵犯冲动、好斗的本能。

人类在战争中相互残杀只是这种本能的表现,这种把本能看作人的侵犯行为根源的观点,显然是心理学上的一种自然观、生物观。

2.挫折论

这是另一种有影响的侵犯理论,认为挫折这种消极的主观状态总会引起侵犯行为。

3.学习论*

*论述:

学习论是怎样解释侵犯行为的?

1.学习论认为个体的社会行为,2.包括个人的侵犯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3.是环境影响造成的。

这种理论认为只要改变外界的环境条件,4.就能改变人的社会行为,5.改变个体的侵犯行为。

6.学习论代表人物有:

a斯金纳---强调学习的强化机制,以为对侵犯行为直接给予奖赏、鼓励,个体的侵犯行为就会得到巩固、强化。

b班社拉--提出学习模仿机制,认为个体不一定要亲身受到奖罚,而只需通过观察别人受到奖罚,同样可以形成或消除侵犯行为。

如何控制以避免侵犯?

1.宣泄宣泄即精神发泄,这是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最早在精神病治疗中使用过的一种方法,让患者将自己痛楚或精神创伤的经验诉说出来,象把满肚子的脏东西从内心深处倾吐、排除出去,没有了压抑之感,病也就好了。

西方学者运用宣泄原则来理解和处理侵犯问题。

以为侵犯多半由遭受挫折引起,就认为应提供机会与场合让怒不可遏或积有怨愤的个体把胸中的不平说出来。

气消了,可能引发的侵犯行为也就减免了。

但单纯依靠发泄,也可能越发泄,旧恨未消,又添新愤。

2.惩罚:

惩罚可以抑制一些人的侵犯行为。

但不是唯一的与根本的办法。

惩罚可能减少明显的侵犯行为,却会导致出现隐蔽的侵犯行为,使人无法抓获。

惩罚必须与教育相结合,并以教育改造为主,才能起作用。

3.自我控制对侵犯行为重要的是学会自我约束与控制。

发挥自我意识的积极能动作用。

要对侵犯行为的后果具有明确意识。

设身处地地想象受害者的不幸与痛苦。

而且从道理上说服自己,感到它的不对,产生内疚之感。

这才不只是对后果产生忧虑不安而已。

第6节青少年犯罪与利他教育

利他:

亦称利他行为,是为了使别人获得方便与利益,而不图报的助人为乐的行为。

第5章社会知觉

第1节知觉与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

专指具有社会意义的那种知觉。

而社会意义是离不开人的,所以社会知觉也称人知觉、对人知觉、人际知觉。

感觉是人对外物现象个别属性的认识,知觉则是整体性的认识。

知觉的整体性和理解性是知觉的两大重要特征。

自我知觉,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也是社会知觉、人际知觉的一个方面。

第2节社会认知的范围

印象形成:

是把一个人若干有意义的特性,进行综合、概括,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征。

阿希对性格的印象形成进行研究。

对于印象形成中的特征,分为中心特征和边缘特征。

以"

热情"

、"

冷淡"

为中心特征,以"

文雅"

、"

粗俗"

为边缘特征。

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包括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他人与他人的关系。

研究者塔旧里(1955)。

社会认知的范围:

①对他人表情的认知;

②对他人性格的认知;

③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

④对人的行为原因的认知。

对他人表情的认知通过哪些线索?

1.面部表情人是富有表情的社会人,2.人的表情是反映他身心状态的一种客观指3.标4.。

其中人的面部表情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刺激,5.它既有先天遗传的成分,6.也有后天习得的成分。

在面部表情中,目光接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俗话说:

"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7.身段表情身体姿势和姿态传递着信息,8.人们可以通过身段表情,9.来判别认知他人的情感和意图。

10.言语表情我们对他人的认知,11.不12.仅取决于他说话的内容,13.也取决于他怎么说,14.如说话的音调、速度、节奏等等。

第3节社会知觉的特点

社会知觉的特点:

复杂性、主观性、易出偏差。

第4节社会知觉的若干效应

首因效应:

当与人接触、进行认知的时候,首先被反应的信息,对于形成人的印象起主要作用。

在人们交往中这种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别人下判断,而在最初印象形成之后,人对后来的信息较不重视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因。

晕轮效应:

也称光环效应,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些主要品质有个良好的印象之后,就会认为这个人的一切都好,反之也一样,如果被认定是坏的,那么他就被消极的光环所笼罩,这种效应称为晕轮效应。

第一印象:

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称为第一印象。

定势:

是指以前的心理活动,会对以后的心理活动形成一种准备状态或心理倾向,从而影响到以后的心理活动的进行。

社会刻板印象:

人们由于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而集合在一起,因此对不同的人群的认知总有一种共同的较为固定的看法,这些看法未必准确。

但却对我们认识他人有重要影响。

我们把这种较为固定的看法称为社会刻板印象。

鲁钦斯在1975年用实验方法来研究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但却总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过程。

狄恩、柏斯切德、沃尔斯特,研究晕轮效应。

社会刻板印象形成的基础:

1-职业2-地区3-性别4-年龄5-民族

第5节影响社会认知的主客观因素

影响社会认知的客观因素:

1、刺激的特点2、当时的情境

情人眼里出西施"

,说明感情影响认知。

影响社会认知的心理因素:

1.兴趣与动机:

兴趣的个别差异往往决定着认知的选择性,2.人们的兴趣往往会使他们把不3.感兴趣的事物排除到认知的背景上去,4.而5.集中注意力于感兴趣的事物。

动机是推动人的行动的动力,6.是一个人发动和维持活动的心理倾向,7.符合人的动机的事物,8.往往会成为知觉的对象与注意的中心。

9.需要与价值:

需要可以说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是所产生的一种内在状态,10.当个人因缺乏某种东西而11.产生需要时,12.该东西对于他就具有有较大的价值、较重要的意义。

而13.对个人具有意义与价值的东西,14.容易构成认知刺激,15.而16.且对其有价值的特征常常有夸大的倾向。

17.过去的经验:

认知者经验不18.同19.,20.所站的角度不21.同22.,23.即使社会刺激一样,24.却有不25.同26.的认知内容,27.例如对某一个人的认知,28.艺术家重视人的外貌、身材、姿势、语调等,29.学者专家则可能侧重那个人的智慧能力及专业知识。

30.情绪影响:

人对事物的知觉也受个体情绪的影响,31.一个人当前的情绪状态,32.会多少影响他对人的判断。

人们在愉快的状态下,33.会感到眼前一片阳光明媚,34.当人忧郁烦闷时,35.会感到一切36.都没有希37.望。

北大社会心理学串讲笔记(三)

第6节归因理论及其评价

归因:

就是根据人的外部特征,对其内部的心理状态,或行为的原因,所作的解释和推论。

共变原则:

如果在许多情况下,一个原因总是与一个结果相联系,而且没有这个原因时,这个结果不发生,那么我们把这个结果归于这个原因。

排除原则:

如果情境原因足以引起行为,就排除个人归因,反之亦然。

非期望性(非顺从性):

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或不为社会所公认,即是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

基本(主要)归因错误:

在个人行为的归因上,人们倾向于低估情境的作用,高估个人或内因的作用。

海德是归因问题研究的创始人,1958年在《人际关系的心理学》一书国从朴素心理学角度提出归因理论

1.他把行为的原因基本分为两类:

内因与外因

2.他认为人们归因往往使用两个原则:

共变原则和排除原则

维纳1972年提出了他的归因理论,是在海德的归因理论和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基本观点认为:

内因--外因方面只是归因判断的一个方面,还应增加另一个方面,即暂时--稳定方面,两方面都很重要,是彼此独立的。

贝姆于1972年提出自我知觉理论。

正如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因果关系的归因中,所作的那样,我们试图使用本质上相同的资料,以及相同的归因过程,对我们自己的行动进行因果关系的归因。

琼斯与戴维斯的对应推论理论

行动者倾向于作情境归因,强调情境的作用,观察者倾向于作内部归因。

自我服务倾向就是在归因时,人们愿意把积极的结果归因于自己,把消极结果归因于情境。

简述琼斯与戴维斯的对应推论理论

1.一个人的行为不2.符合社会期望,3.或不4.为社会所公认,5.即是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

6.如果我们知道,7.某人从事某个行为,8.是自由选择的,9.而10.并非受外在强大的压力才作的,11.我们也会认为这个行为与内部品质相对应。

简述基本(主要)归因错误产生原因:

1、我们有一种信念,2、相信人们对自己的活动结果负责,3、所以对从内因去评价结果,4、而5、忽略外因对结果的影响。

6、情境中的行动者比情境中的其它因素往往更突出。

简述凯利三度理论

凯利吸收了海德的共变原则,并发展了海德的归因理论,于1967年提出三度理论:

1、说明行为的原因可以使用三种不同的解释:

(1)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人。

(2)归因于行动者的对方,(3)即行为者知觉的对象。

(4)归因于行为产生的环境,(5)

2、要找出真正原因,主要使用三种信息:

一致性、一贯性、特异性。

3、有了上述三种信息,就可以进行归因判断。

第6章社会态度

第一节态度概念

态度:

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态度的心理成分:

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

感情成分是态度的核心。

态度的一般特征,包括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具体性和态度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态度的内在特征,包括认知的复杂性和评价的单纯性。

第二节态度的形成

纽科姆1935年作了一项有关女大学生态度的研究。

霍夫兰德提出态度的学习论,学习论的基本假设是:

态度与其它习惯一样,都是后天习得的。

学习论中,态度学习的主要机制有:

联想、强化、模仿。

诱因论的具体形式有:

认知反应论和预期价值论

关于态度的理论,主要有:

学习论、诱因论和认知一致性论。

在认知一致性论中,有代表性的理论有海德1958的平衡理论;

费斯汀格1957的失调理论。

平衡理论的假设主要由两个:

1.强调我们的认知结构中存在着"

趋向平衡的压力"

,2.根据这一原则,3.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必须彼此适应,4.构成一幅明显的、一贯的及有意义的生活图画,5.驱使人们朝向平衡的主要动机是达到一种和谐的社会与人际关系。

6.不7.平衡结构趋向于转变成平衡结构,8.这个假设是平衡理论的核心。

平衡理论经常采用最小付出原则。

平衡结构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

不平衡结构则为负。

认知失调理论的重点在于讨论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两种来源:

决策及从事违反态度的行为。

态度形成的过程:

针对一个具体事物的态度,凯尔曼认为态度的形成过程要经过三个阶段:

依从、认同和内化。

1.依从依从是指2.人们为了获得奖励和避免惩罚而3.采取的与他人要求在表面上相一致的行为。

依从行为不4.是自己愿意这样做,5.而6.是迫于外界强制性的压力所采取的一时性的行为。

在态度形成的过程中,7.依从是很普遍的现象。

在个体生活的早期,8.他的态度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依从。

9.认同10.认同11.是个体自愿地接受心目中榜样人物的观点,12.信念,13.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们相一致。

认同14.可以是想象的,15.也可以是实际的。

实际上,16.我们正是用其它社会角色的态度、观点等作为参照物,17.来指18.导我们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19.内化内化是态度形成中,20.最重要的阶段。

我们知道,21.每个团体都有有求其成员遵守的规则,22.其中有明确的,23.也有模糊的,24.违反这些规则就会受到惩罚,25.我们把这些成文的、或不26.成文的规定,27.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28.并以次来行动。

这个过程就是内化。

我们对事物的态度主要是靠内化过程而29.形成的。

只有通过这个过程,30.形成的态度才会稳固。

总之,态度的形成是学习过程中,经验积累的结果,其具体过程是从依从到认同再到内化。

儿童早期态度形成过程中,家庭,父母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父母拥有奖励与惩罚权力

儿童如果想要取得他们所喜欢的东西,就必须得到父母的允许。

当儿童对某一事物持有态度或做出的行为是"

正当"

的时候,父母就会以微笑、赞扬、或奖励的方式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