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试题复习材料解答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952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设备试题复习材料解答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建筑设备试题复习材料解答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建筑设备试题复习材料解答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建筑设备试题复习材料解答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建筑设备试题复习材料解答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建筑设备试题复习材料解答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建筑设备试题复习材料解答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建筑设备试题复习材料解答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建筑设备试题复习材料解答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建筑设备试题复习材料解答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建筑设备试题复习材料解答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建筑设备试题复习材料解答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建筑设备试题复习材料解答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建筑设备试题复习材料解答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建筑设备试题复习材料解答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建筑设备试题复习材料解答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建筑设备试题复习材料解答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建筑设备试题复习材料解答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建筑设备试题复习材料解答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建筑设备试题复习材料解答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设备试题复习材料解答版.docx

《建筑设备试题复习材料解答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设备试题复习材料解答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设备试题复习材料解答版.docx

建筑设备试题复习材料解答版

2016建筑设备复习材料

一、填空

1、本课程介绍的《建筑设备工程》包括建筑给排水系,暖通空调系统,建筑电气三部分内容。

2、给排水工程主要由三方面内容所组成,分别是给水、排水和建给。

3、以地面水为水源的给水系统一般包括:

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和泵站。

4、给水水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地表水,另一类为地下水。

5、天然水体中的杂质按尺寸的大小可以分成悬浮物、胶体和溶解物三类。

其中悬浮物、胶体是净水处理的主要对象。

6、排水系统的制式,一般分为合流制与分流制两种类型。

7、新建的排水系统一般采用分流制,老城镇改造一般采用合流制。

7、净水工程的常规工艺流程有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四个组成部分。

9、输配水工程主要包括水泵及水泵站、给水管网以及排水管网等。

10、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作用原理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种。

8、给排水工程常见管材可分为金属管、非金属管和复合管材三类。

12、在公共建筑中,卫生器具布置的间距:

一组并排布置的蹲式大便器,即小间的隔墙中心距,应在1~1.1m之间,成排布置的小便器,小便器间的中心间距应在750~800mm。

而靠近墙边的小便器中心与墙的终饰面之间的距离要大于500mm。

台式洗脸盆成组布置,台盆间距宜为700~800mm,靠近墙边的,台盆中心与墙终饰面之间的距离也要大于500mm。

9、钢管有三种常见形式,分别是普通钢管、镀锌钢管和无缝钢管。

10、卫生间常见布置位置在建筑平面端部、楼梯间旁边。

11、便溺器具的冲洗设备可分为两类:

水箱和自闭式冲洗阀。

12、冷热水管和水龙头并行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水平方向平行安装,热水管应在冷水管上方;竖直方向平行安装,热水管应在冷水管面向的左边;在卫生器具上安装冷、热水龙头,热水龙头应安装在面向的左侧。

13、存水弯内存有一定深度的水,这个深度称为水封。

水封可以防止排水管网中所产生的臭气、有害气体或可燃气体通过卫生器具进入室内。

14、室内给水系统由引入管、给水管网、水表节点、配水龙头或生产用水设备、给水附件等基本部分组成。

附加设备有水泵、水箱或气压装置及贮水池。

15、民用建筑中,初步设计阶段估算室内管网所需压力可按建筑层数,确定自地面算起的最小保证压力:

一层10米H2O、二层12米H2O;三层16米H2O;六层28米H2O。

16、根据使用灭火剂的种类和灭火方式,可以将建筑消防系统分成三种,分别是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水幕系统。

17、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主要由水枪、水龙带、消火栓、供水管网和水源所组成。

22、水枪喷射口径有13mm、16mm、19mm三种。

18、水龙带直径有50mm,65mm两种,长度一般有15m、20m、25m、30m四种。

19、消火栓口距地面的安装高度为1.1m,栓口应栓口出水方向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相垂直安装。

20、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有效的自救灭火设施,也是应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自动灭火系统。

21、湿式系统适用于室内温度不低于4℃且不高于70℃的环境。

22、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由闭式喷头、湿式报警阀、水流指示器、管道系统和供水设施所组成。

23、水幕系统主要由水幕喷头、雨淋报警阀组或感温雨淋阀、供水与配水管道、控制阀、水流报警装置和火灾探测器组成。

24、水泵选择时,应使水泵的流量大于等于设计流量,水泵的扬程大于等于系统所需要的压力,并使水泵在高效率状况下工作。

考虑到运转过程中,随着使用水泵会有磨损导致消能降低,一般大10~15%作为附加值。

25、室内给水系统按照水平供水干管的敷设位置,可以把室内管道布置分成下行上给式、上行下给式和环状式三种形式。

26、管道的防护主要包括防腐、防冻防露、防噪声。

27、室内排水系统一般由卫生器具(或生产设备受水器)、排水管道系统、通气管道系统、清通设备、抽升设备、

室外排水管道及某些特殊设备等部分组成。

33、大便器排水管最小管径不得小于100mm。

34、生活排水管道的立管顶端应设置伸顶通气管。

28、污水管道上常见的清通设施有三种,分别是检查口、清扫口和检查井。

36、排出管在穿越建筑外墙或其基础时,应预留洞口,确保洞口内管顶上部净空不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通常不应小于0.15米。

37、排水管道与建筑物基础的水平净间距,当管道埋深浅于基础时,不应小于2.5m,当管道埋深深于基础时,应不小于3.0m。

29、屋面雨水的排除方式按照雨水管道的敷设位置可分为外排水系统和内排水系统两种系统。

39、雨落管的管材多采用镀锌铁皮管或塑料管,镀锌铁皮管常做成矩形,断面尺寸一般为

80mm﹡100mm或80mm﹡120mm,塑料管管径为75mm或100mm。

30、天沟坡度上应在0.003-0.006m之间。

31、雨水悬吊管管径不小于连接管的管径,但也不宜大于300mm,否则就很难被悬吊在桁架或梁上。

32、雨水埋地管的管径不宜小于200mm,也不应超过800mm。

33、热水系统供水的温度通常是在55~60℃之间。

34、建筑内热水供应系统按照热水供水范围的大小,可分为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和局部热水供应系统。

35、根据热水加热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热水的供水方式分成两类,一类是直接加热供水方式,另一类是间接加热供水方式。

36、按照热水循环方式的不同,热水供水方式可分成全循环供水、半循环供水和不循环热水供水三种类型。

47、雨水水落管沿外墙设置的间距应由计算确定,估算时一般民用建筑雨落管间距为8-16m,工业建筑为24m。

48、中水系统由中水原水系统、中水处理设施、中水供水系统所组成。

37、中水系统中,优质杂排水水源有冷却排水、沐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

38、办公楼中水可用于冲洗厕所、洗车、冷却、绿化等。

39、常用的水景控制方式有:

手动控制、时间继电器控制、音响控制。

40、游泳池给水系统分为三种供水方式:

定期换水供水方式、直流供水方式、循环供水方式。

41、游泳池水的净化主要包括预净化、过滤、消毒、加热等步骤。

54、冷水龙头洗涤盆安装时,盆面离地面高度为800mm,龙头配水点高出地面1米。

42、通风系统的分类,按照空气流动的动力源泉,可分为自然通风系统和机械通风系统;按照通风系统作用范围,可分为全面通风系统和局部通风系统。

43、局部排风系统由局部排风罩、风管、净化设备和风机组成。

57、排风罩有吸气罩和接受罩两种。

✓44、自然通风强化措施包括捕风装置、无动力风帽、太阳能诱导。

45、风机的基本结构有叶轮、电机、外壳。

46、空气调节基本控制参数—“四度”分别为:

温度、湿度、速度及洁净度。

47、空调系统按空气调节的作用可分为舒适性空调和工艺性空调。

48、空调精度就温度而言,按允许波动范围的大小,一般分为Δtn≥±1℃、Δtn=±0.5℃和Δtn=±(0.1~0.2)℃三类精度级别。

49、建筑物的采暖负荷和空调负荷均可按公式Q=qf×F进行概算。

50、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有:

空气处理设备、送/回风管道、冷热源。

51、空调系统的分类,按系统的分布关系,可分为分散式与集中式;按是否同时提供冷水和热水管路,可分为两管制与四管制(或三管制);按各部分水系统是否连通,分为直连系统与间连系统;按是否同时提供热风和冷风,可分为单风道系统与双风道系统;按所送空气是否与从房间排出的空气混合,分为直流系统与回风系统;按所送空气或水的流量是否不断调节,分为定风量系统与变风量系统或定水量系统与变水量系统。

52、空调系统按空气处理设备的位置来分类,可分为集中式空调系统、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分散式空调系统(局部空调系统)。

53、空调系统按负担室内负荷所用介质来分类,可分为全空气系统、全水系统、空气—水系统、制冷剂系统。

54、空调工程中使用的冷源,有天然的和人工的两种。

55、最常见的冷源设备是冷水机组和冷风机组。

其中冷水机组又包括水冷冷水机组和风冷冷水机组。

56冷却水系统通常由冷却塔、冷却水泵和管路组成。

57、目前常用的制冷剂有氨和氟利昂。

58、吸收式制冷可利用低位热能用于空调制冷,因此有利用余热或废热的优势。

59、常见的热源设备是锅炉、城市热力网、电站余热。

73、在热力站中,局部采暖系统与热网的连接可以分为:

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

60、热泵节能效率常用能效比来衡量。

热泵输出热量的功率与输入电能的功率的比值称为能效比(简称COP值)。

61、必须单独集中建设的冷热源机房有氨制冷机房,燃煤锅炉房。

62、可设置在主体建筑物内的冷热源机房有氟利昂冷冻机房、燃油和燃气锅炉房。

63、锅炉房面积的确定,建筑面积10000~50000m2,占建筑面积2~3%;建筑面积10000m2以下,占建筑面积4%;锅炉房高度一般为4.0~7.5m。

64、氨压缩制冷机房高度应不低于4.8m。

65、对空气的主要处理过程包括热湿处理与净化处理两大类,其中热湿处理是最基本的处理方式。

66、最简单的空气热湿处理过程可分为四种:

加热、冷却、加湿、除湿。

67、喷水室根据所喷水温的不同,可对空气进行加热、冷却、加湿和去湿,同时还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68、干蒸汽加湿器是将干蒸汽这种水的存在形式,加入到空气中,使空气湿润的装置。

69、组合式空调机组也称为组合式空调器,是将各种空气热湿处理设备和风机、阀门等组合成一个整体的箱式设备。

70、大中型建筑应在每个防火分区内设置空调机房,最好能设置在防火区的中心位置,以利于减少空气的输送距离。

71、各层空调机房布置时,最好能在垂直方向上同一位置布置,这样可缩短冷、热水管的长度,减少管道交叉,节省投资和能耗。

72、风管布置应尽量避免交叉,以减少空调机房与吊顶的高度。

73、常见空调末端有:

全空气系统末端、风机盘管末端、空调室内机、辐射换热类末端、风扇。

88、置换通风常见气流组织形式是下送上回。

74、喷嘴送风适合于影剧院、体育馆等大层高、大跨度空间。

气流由喷口高速喷出,带动室内空气进行强烈混合。

90、地板送风适用于敞开式办公室,大空间。

91、椅背送风适用于影剧院、大型会议室。

要求有地板下空间。

92、利用电工学和电子学的理论与技术,在建筑物内部人为创造并合理保持理想的环境,以充分发挥建筑物功能的一切电工、电子设备和系统,统称建筑电气。

75、建筑电气系统分类从电能的输入、分配、输送和使用上划分,可分为:

变配电系统、动力系统、照明系统、智能系统等。

94、根据建筑物用电设备和系统所传输的电压高低或电流大小,划分为强电系统和弱电系统。

95、强电系统主要包括空调、冰箱、照明等用电系统。

弱电系统主要包括有线电视、电话线、家庭影院的音像输出线路、计算机局域网。

76、电力系统由发电厂、电力网和用户组成。

77、电力网是输送和分配电能的渠道,由不同电压等级的变电所、配电所和电力线路所组成。

78、变电所是将一种电压变换成另一种所需电压的设施,由变压器和高低压配电装置组成。

79、变电所可以分为升压变电所和降压变电所两大类型。

100、配电所是只有一级电压配电装置而无变压器的电力分配设施,俗称开闭所。

101、≥3kV的供电,电压偏移不超过±5%。

≤10kV高压供电,低压电力网电压偏移不超过±7%。

102、室内主要场所的照明灯电压波动不得超过-2.5%~+5%。

电压频率波动一般不得超过±0.5%。

三相电压不平衡程度不应超过±2%。

103、设备容量是是建筑工程中所有安装的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的总和。

80、供电负荷可分为三级。

分别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三级负荷。

81、照明总配电箱与分配电箱的连接通常有三种方式,分别为:

放射式供电线路、树干式供电线路、混合式供电线路。

82、导线、电缆的导体材料有铝和铜两种。

107、塑料绝缘线是建筑内配电线路最常用的一种导线。

聚氯乙烯绝缘及护套电缆适宜于高层建筑使用。

裸铰线主要用于高压架空线路。

83、BLV—(3×50+1×35)K—WE表示3根50mm2的相线和1根35mm2的中性线;其导线材质为铝芯,绝缘材料为聚氯乙烯,敷设部位是沿墙铺设,线路敷设方式为瓷瓶配线。

109、住宅中导线截面照明常用2.5mm2、插座:

2.5mm2、总线:

10-16mm2。

84、变电所按其变压器及高压设备的安装位置,分为室内型、半室外型、室外型及成套变电站等。

85、室内型变电所由高压配电室、变压器室、低压配电室和值班室组成。

86、箱式变电所又称组合式变电所。

它由三部分,即高压室、变压器室和低压室组成。

87、配电箱内一般装有用来接通和切断电路的闸刀开关(或空气自动开关);用来作短路故障的保护设备(如熔断器),以及用来监视供电系统运行情况的仪表(如电压表、电流表、电度表)。

✓88、建筑电气配电系统的接线方法最常用的有放射式、树干式和混合式三种。

114、照明灯具开关的位置,应考虑使用灵活方便,一般应安装在房门的近旁(不要被门扇挡住),开关边缘距门框边缘的距离0.15~0.2m,开关距地面高度1.3m。

✓89、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中,放射式系统可分为单电源单回路放射式和双回路交叉放射式两种。

90、暗装插座一般距地高度为0.15~0.3m。

✓91、在交流电路中,由电源供给负载的电功率有两种,其中无功功率是用于电路内电场与磁场的交换,并用来在电气设备中建立和维持磁场的电功率

92、电光源按发光原理可分为热辐射光源和气体放电光源。

93、暗敷线路有电线管、焊接钢管、硬塑料管及半硬塑料管等方式。

二、名词解释

1、中水工程

建筑中水工程是利用民用建筑或建筑小区排放的生活污水、废水或设备冷却水等,经适当处理后,回用于建筑或建筑小区作为生活杂用水的压力供水工程系统。

2、高空排放设备

受技术条件限制,将未经过处理的或处理不彻底的废气排放到高空(如最少15米等),通过在大气中的扩散进行稀释,使降落到地面的有害气体浓度不超过卫生标准中的规定。

✓3、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φ):

反映了空气的潮湿程度。

当相对湿度φ=0时,是干空气;

当相对湿度φ=100%时,为饱和湿空气。

4、避风天窗

普通天窗往往在迎风面上发生倒灌现象,为了稳定排风,需要在天窗外加设挡板或采取特殊构造形式的天窗,以使天窗的排风口在任何风向时都处于负压区,这种天窗称为避风天窗。

5、两管制系统。

在同一时间水管中仅送热水或冷水,因此只需一根送水管和一根回水管的系统称为两管制系统。

6、四管制系统。

系统中全年任何时候均供送热水和冷水,因此可进行各种加热和冷却处理的系统形式。

热水管路和冷水管路分别包括各自的供水管和回水管,总共四根管而得名。

✓7、回风系统

将送入的空气部分或全部抽回重复使用的系统,分为一次回风系统(含全回风系统)、二次回风系统。

6、一次回风系统

一次回风系统将从房间抽回的空气与室外空气混合、处理后再送入房间中,由于从室内抽回的空气通常比室外空气更接近送风状态,因此可减少加热或冷却空气所需的能量,运行费用较少,是一种广泛采用的系统形式。

一次回风系统属于典型的集中式空调系统,也属于典型的全空气系统。

该系统是由室外新风与室内回风进行混合,混合后的空气经过处理后,经风道输送到空调房间。

8、热泵

热泵是一种能使热量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的能量利用装置。

8、表面式换热器

使冷、热媒(冷媒水、热水或热蒸汽)通过金属表面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使空气加热、冷却或去湿的设备。

9、空气型末端:

将空气送入房间,并将一部分空气从房间排出(含空气在房间中循环使用)。

10、辐射型末端:

不将空气送入房间,而仅将冷热水送入,通过换热器直接将热量作用于房间空气(房间空气通常为自然对流)。

11、三相四线制

三根相线和一根中线,UVW各相间380V,UVW各相对N为220V。

其中中线是必要的,而且绝对不允许断开。

因为中线断开后,由于负载不对称,有些负载承受的电压就要超过它的额定电压,造成电器损坏。

所以中线上不允许装熔断器。

三相负载不对称时应采用三相四线制星型连接。

12、三相五线制

是电力系统的一种符号TN--S,包括三相电的三个相线(A、B、C线)、中性线(N线);以及地线(PE线)

✓13、有功功率

有功功率又叫平均功率,是保持用电设备正常运行所需的电功率,也就是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能量(机械能、光能、热能)的电功率。

三、简答:

✓1、工程中常见的给水方式有哪几种

(1)直接给水,

(2)水箱供水,(3)单设水泵,(4)水池、水箱、水泵联合供水,

(5)气压给水,(6)分区供水。

2、离心泵的基本工作参数有哪些?

流量Q、扬程H、轴功率、效率、转速、允许吸上真高度及气蚀余量

3、各种管道平面排列及标高设计相互发生冲突时,应按照哪些原则处理?

(1)压力管道让无压(自流)管道

(2)可弯管道让不可弯管道(3)小管径管道让大管径管道(4)冷水管道让热水管道

3、热源的优先选用顺序。

首先考虑利用工业余热、废热、地热和太阳能;其次应优先选用热力网或区域性锅炉房供热,最后设燃油、燃气的热水机组,在热力供应富裕的地区或者是夜间低峰用电价格便宜的地方,采用电能作为制备集中生活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源。

4、管道交叉时的处理方式。

第一,给水管在污水管之上;第二,电力管线在给水管和污水管之上;第三,煤气管、热水管、热力管在冷水管和污水管之上。

4、常用的喷泉给排水系统有哪些?

1.直流给水系统2.陆上水泵循环给水系统3.潜水泵循环给水系统4.盘式水景循环给水系统

6、建筑通风的任务

建筑通风的任务是使新鲜空气连续不断地进入建筑物内,并及时排出生产和生活中的废气和有害气体。

可概括为通风换气。

5、简述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各自的特点

通常采暖主要是保持工作区的温度,新鲜空气通过门窗渗透获得;通风则将新鲜空气送入,将污染的空气排出,以保证工作区的卫生条件。

空气调节则保持工作区的温度和湿度及合理的风速,一般保证新鲜空气的送入。

6、住宅建筑、商用建筑、工业厂房建筑热湿负荷特点

住宅建筑:

内部人员、设备和照明的发热量少,主要受室外气象条件影响

商用建筑:

内部人员、设备和照明的发热量大,同时受室外气象条件影响

工业厂房:

空间较高,设备产热产湿量大,同时受室外气象条件影响

7、全空气处理系统的优缺点?

优点:

①所有空调区域的空气集中在空调机房进行处理②控制、管理集中方便

缺点:

①风管截面大、占用很多空间,使用场合受到限制②各房间无法单独调节,不用时无法关闭,造成浪费

10、冷却塔如何使水冷却?

冷却塔通过热水在塔内喷淋,与周围空气进行热交换(包括显热交换和水蒸发引进的潜热交换),使水的温度降低。

11、混合通风和置换通风各自含义。

混合通风指的是用送风冲淡室内有害物浓度,造成一个与排风状态接近的室内空气环境。

而置换通风是指用送风把有害物挤出室内,室内的空气环境和送风状态接近。

12、供电负荷类别有哪些,举例说明。

负荷类别主要以照明和非工业电力来区分,其目的是为了按不同电价核算电力支付费用。

1)照明和划入照明电价的非工业负荷:

民用、非工业用户和普通工业用户的生活、生产照明用电、空调设备用电等,其他如:

总容量不超过3KW的晒图机、太阳灯等。

这类负荷范围较广。

苏州城市居民用电0.5283元/千瓦·时。

2)非工业负荷:

商业用电,高层建筑内电梯用电,民用建筑中采暖风机、生活上煤机和水泵等动力用电。

原非居民照明用电与非普工业用电并轨后统一改称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用电。

苏州商业用电0.899元/千瓦·时。

3)普通工业负荷:

指总容量不足320kVA的工业负荷,如纺织合线设备用电、食品加工设备用电等。

苏州的工业用电是1.1元/度。

8、如何选择导线和电缆的截面?

按发热条件选择:

导线和电缆通过电流就要发热,从而使导线温度升高。

导线、电缆在允许长期工作温度时通过的最大电流称为导线电缆的允许载流量,因此只要导线、电缆通过的实际工作负荷电流小于导线、电缆允许的载流量,在实际运行中就不会超过允许的长期工作温度,以免导线、电缆的绝缘老化甚至损坏。

9、常用的插座接线规律是什么。

左零右火上零下火左零右火中PE大孔接PE

四、绘图

1、用图表示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并说明该系统的优点、缺点、适用场合。

图笔记优点:

只需一套管沟系统,施工较简单,造价比分流制排水系统低20%~40%,管沟维护管理简单、费用低,减少了在城市道路上道铺设污水管时,对道路交通和周围居民的影响,同时汇集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部分雨水送到污水处理厂,减轻了较脏的初期雨水对水体的冲击

缺点:

当暴雨来临时,仍然是会有部分污水漫溢后流入水体,造成水体的周期性污染。

适用场合:

(1)雨水稀少的区域;

(2)污水和雨水都要处理的,对水体卫生要求特别高的地区;(3)旧城改建

2、试用图体现居住小区给水管J、污水管W、煤气管M、雨水管Y、热力管T排列在建筑一侧时布置的间距要求。

笔记

1、以集中式热水供应系统为例(间接加热),绘制热水系统的组成图。

要求绘制出热媒系统和热水供应系统。

笔记

(请见笔记第五章热水供应→二、热水系统的组成)

2、简述压缩时制冷剂制冷原理,画出压缩式制冷机工作原理图

利用液态制冷剂在低压低温下吸热气化而达到制冷目的

✓3、集中回风型二次回风空气处理流程图

✓4、关于常用供电系统方案,请绘制二路高压进线,两台变压器,高压母线分段,低压母线也分段的供电方式。

五、论述

1、常见管材的分类,每种分类例举两种管材。

1、金属管

1)钢管优点:

强度高、韧性大、质量轻、长度达,加工安装相对也不难,螺纹连接或焊接

缺点:

耐腐蚀能力差,造价高

2)铸铁管优点:

耐腐蚀,造价低;缺点:

脆,重。

2非金属管

1)混凝土管及钢筋混凝土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