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95359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75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5页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5页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5页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5页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5页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5页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5页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5页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5页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5页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5页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5页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5页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5页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附件五:

 

铝行业清洁生产

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

 

目录

前言1

1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2

2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与内容2

3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评价基准值及权重分值14

4铝工业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方法26

4.1定量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26

4.2定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28

4.3企业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的考核评分计算28

4.4铝行业清洁生产企业的评定29

5指标解释29

 

前言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铝工业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特制定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用于评价氧化铝厂、电解铝等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作为创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的主要依据,并为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企业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两级,即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和代表国内一般水平的“清洁生产企业”。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指标体系每3~5年修订一次。

本指标体系由中国铝业公司起草。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指标体系自公布之日起试行。

 

1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

本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铝行业,包括氧化铝厂、电解铝厂、铝用碳素厂(含阳极和阴极)。

2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与内容

根据清洁生产的原则要求和指标的可度量性,本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大部分。

定量评价指标选取了有代表性的、能反映“节能”、“降耗”、“减污”和“增效”等有关清洁生产最终目标的指标,建立评价模式。

通过对各项指标的实际达到值、评价基准值和指标的权重值进行计算和评分,综合考评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状况和企业清洁生产程度。

定性评价指标主要根据国家有关推行清洁生产的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政策、资源环境保护政策规定以及行业发展规划选取,用于定性考核企业对有关政策法规的符合性及其清洁生产工作实施情况。

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

一级指标为普适性、概括性的指标,二级指标为反映铝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各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具体、易于评价考核的指标。

本评价指标体系分氧化铝生产系统、电解铝生产系统、铝用碳素阳极生产系统、铝用碳素阴极生产系统,氧化铝生产系统分拜尔法氧化铝生产系统、烧结法氧化铝生产系统、联合法氧化铝生产系统。

拜尔法生产氧化铝的企业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见图1,烧结法生产氧化铝的企业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见图2,联合法生产氧化铝的企业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见图3,拜尔法氧化铝生产企业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见图4,烧结法氧化铝生产企业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见图5,联合法氧化铝生产企业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见图6。

电解铝生产企业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见图7,电解铝生产企业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见图8。

阳极生产企业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见图9,阴极生产企业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见图10,铝用碳素生产企业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见图11。

烟(粉)尘排放量

SO2排放量

外排生产废水量

新蒸汽冷凝水利用率

二次蒸汽利用率

赤泥附液利用率

蒸发结晶碱利用率

污染物指标

氧化铝物理性能

氧化铝一级品率

产品质量

循环母液碱与全碱之比

循环效率

蒸发汽水比

成品氢氧化铝含水率

分解产出率

外排赤泥附碱含量

氧化铝相对溶出率

溶出装置运转率

企业工业水重复利用率

新水消耗

石灰消耗

碱消耗

氧化铝总回收率

焙烧工序能耗

电耗

新蒸汽消耗

工艺能耗

综合能耗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综合利用指标

二级指标

生产技术指标

资源指标

能源指标

一级指标

拜尔法生产氧化铝企业定量评价

 

图1拜尔法生产氧化铝企业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熟料烧成煤单耗

污染物指标

碱耗

外排生产废水量

烟(粉)尘排放量

SO2排放量

赤泥附液利用率

新蒸汽冷凝水利用率

二次蒸汽利用率

氧化铝物理性能

氧化铝二级品以上率

产品质量

蒸发汽水比

成品氢氧化铝含水率

种分分解率

碳分分解率

外排赤泥附碱含量

氧化钠净溶出率

氧化铝净溶出率

熟料烧成窑运转率

企业工业水重复利用率

石灰石单耗

新水单耗

氧化铝总回收率

焙烧工序能耗

电耗

新蒸汽消耗

工艺能耗

综合能耗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综合利用指标

二级指标

生产技术指标

资源指标

能源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烧结法生产氧化铝企业定量评价

 

图2烧结法生产氧化铝企业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蒸发结晶碱利用率

氧化铝物理性能

氧化铝二级品以上率

氧化铝一级品率

产品质量

熟料烧成煤消耗

烟(粉)尘排放量

SO2排放量

外排生产废水量

赤泥附液利用率

新蒸汽冷凝水利用率

二次蒸汽利用率

污染物指标

循环母碳碱与全碱之比

蒸发汽水比

成品氢氧化铝含水率

种分分解率

碳分分解率

外排赤泥附碱含量

烧结系统氧化钠净溶出率

烧结系统氧化铝净溶出率

拜尔系统氧化铝相对溶出率

熟料烧成窑运转率

拜尔系统溶出装置运转率

企业工业水重复利用率

石灰石单耗

新水单耗

碱耗

氧化铝总回收率

焙烧工序能耗

电耗

新蒸汽单耗

工艺能耗

综合能耗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综合利用指标

二级指标

生产技术指标

资源指标

能源指标

一级指标

联合法生产氧化铝企业定量评价

 

图3联合法生产氧化铝企业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制度执行情况

建设项目劳动安全“三同时”执行情况

二级指标

执行职业

卫生

法规

执行劳动

安全

法规

执行环境

保护

法规

环境管理体系及CP审核

落后生产能力工艺设备和产品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情况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制度执行情况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执行情况

老污染源限期治理项目完成情况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情况

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情况

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

3~4效外热式蒸发工艺

氢氧化铝回转窑焙烧工艺

压缩空气搅拌种分槽

双筒叶滤机

普通锥形单层或多层沉降槽

新蒸汽直接加热溶出工艺

镓回收或多品种氧化铝

满足氧化铝年生产规模≥800kt/a

平底机械搅拌分解槽

管道化预热及全过程间接加热溶出工艺

赤泥干法输送及堆存

强制循环结晶器排盐技术

流态外焙烧技术

5~6效降膜蒸发技术

平盘或水平带式成品过滤机

立盘种子过滤机

一段或二段砂状氧化铝分解技术

平底、深锥高效沉降槽

立式叶滤机或大型单筒卧式叶滤机

一段或二段磨配水旋器分级磨矿工艺

铝土矿预均化工艺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执行国家行业重点鼓励发展工艺设备和产品

一级指标

拜尔法生产氧化铝企业定性评价

 

铝土矿保障年限30年及以上

图4拜尔法氧化铝生产企业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3效外热式自然循环蒸发工艺

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制度执行情况

建设项目劳动安全“三同时”执行情况

二级指标

执行职业卫生

法规

执行劳动安全

法规

执行环境保护

法规

环境管理体系及CP审核

落后生产能力工艺设备和产品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情况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制度执行情况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执行情况

老污染源限期治理项目完成情况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情况

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情况

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

氢氧化铝回转窑焙烧工艺

压缩空气搅拌种分槽

间断碳分工艺

双筒叶滤机

直接蒸汽加热脱硅工艺

低铝硅比熟料烧结工艺

镓回收或多品种氧化铝

满足氧化铝年生产规模≥800kt/a

立盘种子过滤机

常压脱硅或间接加热脱硅技术

平底机械搅拌种分槽

流态外焙烧技术

4~6效蒸发技术

平盘或水平带式成品过滤机

砂状氧化铝分解技术

立式叶滤机或大型单筒卧式叶滤机

连续碳分工艺

高铝硅比熟料烧结工艺

铝土矿预均化工艺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一级指标

烧结法氧化铝生产企业定性评价

执行国家行业重点鼓励发展工艺设备和产品

铝土矿保障年限30年及以上

图5烧结法氧化铝生产企业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制度执行情况

建设项目劳动安全“三同时”执行情况

二级指标

执行职业卫生

法规

执行劳动安全

法规

执行环境保护

法规

环境管理体系及CP审核

落后生产能力工艺设备和产品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情况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制度执行情况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执行情况

老污染源限期治理项目完成情况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情况

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情况

间断碳分工艺

直接加热脱硅工艺

低铝硅的熟料烧结工艺

3效外热式自然循环蒸发工艺

氢氧化铝回转窑焙烧工艺

压缩空气搅拌种分槽

双筒叶滤机

新蒸汽直接加热溶出工艺

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

连续碳分工艺

常压脱硅或间接加热脱硅技术

高铝硅比熟料烧结工艺

流态化焙烧技术

镓回收或多品种氧化铝

满足氧化铝年生产规模≥800kt/a

立盘种子过滤机

管道预热及全过程间接加热溶出工艺

一段或二段砂状氧化铝分解技术

强制循环结晶器排盐技术

拜尔系统5~6效降膜蒸发技术

平盘或水平带式成品过滤机

平底机械搅拌分解槽

平底、深锥高效沉降槽

立式叶滤机或大型单筒卧式叶滤机

一段或二段磨配水旋器分级磨矿工艺

铝土矿预均化工艺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执行国家行业重点鼓励发展工艺设备和产品

一级指标

联合法氧化铝生产企业定性评价

铝土矿保障年限30年及以上

图6联合法氧化铝生产企业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粉尘排放量

SO2排放量

氟排放量

外排生产废水量

干法净化系统粉尘净化效率

干法净化系统氟净化效率

电解槽集气效率

污染物指标

阳极效应系数

电解槽平均电压率

铝锭质量合格率

新水单耗

企业工业水重复利用率

氟化盐单耗

碳阳极(毛耗)单耗

碳阳极(净耗)单耗率

铝锭综合交流电耗

电流效率

原铝直流电耗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综合利用指标

二级指标

生产技术指标

资源指标

能源指标

一级指标

电解铝生产企业定量评价

 

氧化铝单耗

 

图7电解铝生产企业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制度执行情况

建设项目劳动安全“三同时”执行情况

二级指标

执行职业卫生

法规

执行劳动安全

法规

执行环境保护

法规

环境管理体系及CP审核

国家要求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设备和产品

氧化铝输送采用浓相或超浓相技术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情况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制度执行情况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执行情况

老污染源限期治理项目完成情况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情况

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情况

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

自焙阳极电解槽

全厂性污水处理(二次)及回用

电解槽阴极使用半石墨化

或石墨化碳块

计算机自动控制氧化铝浓度加料技术

280kA及以上大型预焙阳极电解槽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执行国家重点鼓励发展工艺设备和产品

一级指标

电解铝生产企业定性评价

 

图8电解铝生产企业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烟(粉)尘排放量

SO2排放量

氟排放量

石油类排放量

煅烧余热利用量

污染物指标

阳极炭块一级品合格率

焙烧炭块外观合格率

成型工序实收(成品)率

企业工业水重复利用率

企业新水单耗

残极单耗

石油焦单耗

煤沥青单耗

焙烧工序能耗

煅烧工序能耗(回转窑)

综合能耗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综合利用指标

二级指标

生产技术指标

资源指标

能源指标

一级指标

碳素阳极生产企业定量评价

 

阳极炭块二级品合格率

石油焦煅烧实收率

沥青烟排放量

外排生产废水量

COD排放量

图9碳素阳极生产企业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烟(粉)尘排放量

SO2排放量

氟排放量

石油类排放量

回收沥青焦油利用量

污染物指标

加工工序收(成品)率率

焙烧炭块外观合格率

成型工序实收(成品)率

企业新水单耗

企业工业水重复利用率

煤焦油单耗

人造石墨单耗

煤沥青单耗

焙烧工序能耗

煅烧工序能耗(电煅炉)

综合能耗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综合利用指标

二级指标

生产技术指标

资源指标

能源指标

一级指标

碳素阴极生产企业定量评价

 

阴极炭块二级品合格率

无烟煤煅烧实收率

无烟煤单耗

阴极炭块一级品合格率

沥青烟排放量

外排生产废水量

COD排放量

图10碳素阴极生产企业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制度执行情况

建设项目劳动安全“三同时”执行情况

二级指标

执行职业卫生

法规

执行劳动安全

法规

执行环境保护

法规

环境管理体系及CP审核

国家要求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设备和产品

连续混捏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情况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制度执行情况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执行情况

老污染源限期治理项目完成情况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情况

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情况

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

间断沥青熔化槽

交流电机变频调速

阳极生产采用回转窑无燃料煅烧技术

或阴极生产采用直流电煅炉煅烧技术

新型阳极环式焙烧炉及燃烧自动控制

沥青连续熔化及电捕焦油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执行国家重点鼓励发展工艺设备和产品

一级指标

铝用碳素生产企业定性评价

燃煤式焙烧炉

全厂性污水处理(二次)及回用

燃煤式罐式炉

图11铝用碳素生产企业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图9铝用碳素生产企业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3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评价基准值及权重分值

在定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评价基准值是衡量该项指标是否符合清洁生产基本要求的评价基准。

本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定量评价指标的评价基准值的依据是:

凡国家或行业在有关政策、规划等文件中对该项指标已有明确要求值的就选用国家要求的数值;凡国家或行业对该项指标尚无明确要求值的,则选用国内企业近年来清洁生产所实际达到的中上等以上水平的指标值。

本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基准值代表了行业清洁生产的平均先进水平。

在定性评价指标体系中,衡量该项指标是否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情况,按“是”或“否”两种选择来评定。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权重分值反映了该指标在整个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中所占的比重。

它原则上是根据该项指标对铝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实际效益和水平的影响程度大小及其实施的难易程度来确定的。

铝工业生产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各评价指标、评价基准值和权重分值见表1~11。

清洁生产是一个相对概念,它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而不断完善,达到新的更高、更先进水平,因此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及指标的基准值,也应视行业技术进步趋势进行不定期调整,其调整周期一般为3年,最长不应超过5年。

表1拜尔法生产氧化铝企业定量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

权重分值

二级指标

单位

权重分值

评价

基准值1

(1)

能耗

指标

30

综合能耗

kgce/t.Al2O3

10

490

工艺能耗

kgce/t.Al2O3

10

470

新蒸汽消耗2

(若溶出用熔盐新蒸汽消耗)

t/t.Al2O3

5

2.8

(1.5)

电耗

kwh/t.Al2O3

4

250

焙烧工序能耗

kgce/t.Al2O3

1

105

(2)

资源

指标

20

氧化铝总回收率

%

8

81

碱消耗

kg/t.Al2O3

3

65

石灰消耗

kg/t.Al2O3

1

250

新水消耗

m3/t.Al2O3

5

5

企业工业水重复利用率

%

3

95

(3)

生产

技术

指标

25

溶出装置运转率

(若熔盐加热溶出运转率)

%

3

95

(90)

氧化铝相对溶出率

%

3

93

外排赤泥附碱含量

kg/t.干赤泥

3

4.0

分解产出率

kg/m3

3

90

成品氢氧化铝含水率

%

2

4.5

蒸发汽水比

t/t.蒸汽

3

0.33

循环效率

kg/m3

2

145

循环母液碱与全碱之比

2

7.0

产品质量:

氧化铝一级品率

%

2

100

氧化铝物理性能:

(1)粒度:

-45μm含量

%

1

12

(2)比表面积

m2/g

1

70

(4)

综合

利用

指标

10

蒸发结晶碱利用率

%

3

100

赤泥附液利用率

%

3

100

二次蒸汽利用率

%

2

100

新蒸汽冷凝水利用率

%

2

100

(5)

污染物

指标3

15

外排生产废水量

m3/t.Al2O3

5

0

SO2排放量

kg/t.Al2O3

5

0.2

烟(粉)尘排放量

kg/t.Al2O3

5

0.6

注:

1评价基准值的单位与其相应指标的单位相同。

2原矿浆采用熔盐加热时评价指标使用表1中括号内数字。

3污染物排放指标不包括自备热电站部分。

表2烧结法生产氧化铝企业定量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

权重分值

二级指标

单位

权重分值

评价

基准值1

(1)

能耗

指标

30

综合能耗

kgce/t.Al2O3

10

1200

工艺能耗

kgce/t.Al2O3

10

1120

电耗

kwh/t.Al2O3

4

430

新蒸汽消耗

t/t.Al2O3

3

2.8

熟料烧成煤单耗

kg/t.Al2O3

2

440

焙烧工序能耗

kgce/t.Al2O3

1

105

(2)

资源

指标

20

氧化铝总回收率

%

8

89

碱耗

kg/t.Al2O3

3

65

新水单耗

m3/t.Al2O3

5

5.0

企业工业水重复利用率

%

3

92

石灰石单耗2

kg/t.Al2O3

1

1100

(3)

生产

技术

指标

25

熟料烧成窑运转率

%

3

90

氧化铝净溶出率

%

3

92

氧化钠净溶出率

%

3

97

外排赤泥附碱含量

kg/t·干赤泥

2

4.0

碳分分解率

%

3

91

种分分解率

%

2

50

成品氢氧化铝含水率

%

2

7

蒸发汽水比

t/t.蒸汽

3

0.28

产品质量:

0

氧化铝二级品以上率

%

2

100

氧化铝物理性能:

0

(1)粒度:

-45μm含量

%

1

12

(2)比表面积

m2/g

1

70

(4)

综合利用指标

10

二次蒸汽利用率

%

4

100

新蒸汽冷凝水利用率

%

3

100

赤泥附液利用率

%

3

100

(5)

污染物

指标3

15

外排生产废水量

m3/t.Al2O3

5

0

SO2排放量

kg/t.Al2O3

5

0.5

烟(粉)尘排放量

kg/t.Al2O3

5

3.5

注:

1评价基准值的单位与其相应指标的单位相同。

2表2中石灰石单耗指标,若采用了部分石灰,应统一折算为石灰石。

3污染物排放指标不包括自备热电站部分。

表3联合法生产氧化铝企业定量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

权重分值

二级指标

单位

权重分值

评价

基准值1

(1)

能耗

指标

30

综合能耗

kgce/t.Al2O3

10

1050

工艺能耗

kgce/t.Al2O3

10

980

电耗

kwh/t.Al2O3

4

350

新蒸汽单耗

t/t.Al2O3

3

3.0

熟料烧成煤消耗

kg/t.Al2O3

2

230

焙烧工序能耗

kgce/t.Al2O3

1

105

(2)

资源

指标

20

氧化铝总回收率

%

8

91

碱耗

kg/t.Al2O3

3

65

新水单耗

m3/t.Al2O3

5

5.0

企业工业水重复利用率

%

3

92

石灰石消耗2

kg/t.Al2O3

1

700

(3)

生产

技术

指标

25

拜尔系统溶出装置运转率

%

2

95

熟料烧成窑运转率

%

2

90

拜尔系统氧化铝相对溶出率

%

2

93

烧结系统氧化铝净溶出率

%

2

90

烧结系统氧化钠净溶出率

%

2

95

外排赤泥附碱含量

kg/t.干赤泥

2

4.0

碳分分解率

%

2

91

种分分解率

%

2

50

成品氢氧化铝含水率

%

2

7

蒸发汽水比

t/t.蒸汽

2

0.35

循环母碳碱与全碱之比

1

8.5

产品质量:

0

氧化铝一级品率

%

1

80

氧化铝二级品以上率

%

1

100

氧化铝物理性能:

0

(1)粒度:

-45μm含量

%

1

12

(2)比表面积

m2/g

1

70

(4)

综合

利用

指标

10

二次蒸汽利用率

%

3

100

新蒸汽冷凝水利用率

3

100

赤泥附液利用率

%

2

100

蒸发结晶碱利用率

%

2

100

(5)

污染物

指标3

15

外排生产废水量

m3/t.Al2O3

5

0

SO2排放量

kg/t.Al2O3

5

0.5

烟(粉)尘排放量

kg/t.Al2O3

5

2.5

注:

1评价基准值的单位与其相应指标的单位相同。

2表3中石灰石单耗指标,若采用了部分石灰,应统一折算为石灰石。

3污染物排放指标不包括自备热电站部分。

表4拜尔法氧化铝生产企业定性评价指标项目及分值

一级指标

指标分值

二级指标

指标分值

备注

(1)执行国家行业重点鼓励发展生产能力、工艺设备和产品的符合性

32

铝土矿保障年限30年及以上

2

定性评价指标无评价基准值,其考核按对该指标的执行情况给分。

对一级指标“

(1)”所属各二级指标,凡采用的按其指标分值给分,未采用的不给分。

对一级指标“

(2)”所属各二级指标,凡该项目原未存在或业已淘汰的按其指标分值给分,尚存在的不给分。

对一级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